-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配套学案:诗歌部分 第四单元【精读】河床 Word版含解析
- 1 - 【精读】 河床 学 习 目 标 1.反复朗读,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气势雄浑的特点。 2.仔细体会,理解中心意象河床的特点。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1.走近作者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出生于湖南桃源三阳港镇王家坪村。1950年参加中国人 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其间,推出处女作《人 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1953年 6月元山战役中因头部负伤回国治疗。伤愈后进 河北荣军学校学习。1955年主动报名参加开发大西北。1956年调青海省文联任创作员。1957 年被错划为右派,此后从事农垦,1979年平反。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在青海 省作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97年被省文联评聘为一级作家。 2000年 3月 23日,昌耀因患肺癌在西宁逝世。 著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等,代表作有《慈航》《山旅》《划呀,划呀,父亲们》 《河床》等。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 象之中。其新边塞诗歌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 成协调的整体。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语,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 2.了解背景 诗人首先创造的是一组由诗人的命运自传和心灵经历开始, 而逐渐推向整个西部时空, 显现高原精神生命的长诗(或组诗)。它们包括《大山的囚徒》《慈航》《青藏高原的形体》(从 《河床》到《寻找黄河正源卡日曲:铜色河》共六首)等等。它们记写了“反右”时期诗人以 无罪的戴罪之身在西部乡村服刑的生命行迹,以及在结束了那段岁月后,诗人置身于现代场 景中,再次从那座大高原上折射的精神生命图景。这些诗,从整体上呈示出一种沉郁、顿挫 的大生命的庄重与阔大。对苦难的深刻体验和对青藏高原的原始风情的描述,是昌耀创作的 两个最重要的灵感源泉。《河床》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诗人不仅传达出神秘而雄性的河床 给人的奇异感觉,而且推向黄河源头,显示出母亲河的精神生命。也正是这种神秘、孤寂、 阳刚、大气的气质与诗人自身生命过程中折射出的情绪交叉综合在一起,使我们感受到一个 特殊年代诗人命运的行迹,一种劫后余生的生命律动。 (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 读准字音 巴颜喀.(kā)拉 喇.(lǎ)叭 近狎.(xiá) 兀.(wù)鹰 - 2 - 长唳.(lì) 跛.(bǒ) 飓.(jù)风 腭.(è)骨 胝.(zhī)掌 团 (luán) 进入课堂 (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 1.诗歌以“河床”为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诗题“河床”是全诗的核心意象,标题有揭示全诗中心的作用。诗人以辐射性的构 思,无限伸展的空间序列形式,为我们勾勒了一幅黄河源河床的巨人般躺倒、巨人般屹立的 形象。 2.“河床”这个主要意象具有怎样的形态特征?试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白头的巴颜喀拉”是河床的发源地。“雪豹”和“鹰”都是高原带有原始色彩的 动物,圣洁又神秘。这两句,诗人从审美心理上就已经与河床成为一体了,审美距离也随着 诗歌感性的递进而递进,直至消失。这正是诗人巧妙的抒情手法的成功运用。 (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 疑 难 点 析 1.诗人笔下的河床有何特点? 诗人写出了河床的地域特征,除此之外,还用其多彩的诗笔描绘出了河床外的形态特征 和内在的性格特征。 地域特征是它来自黄河源头,起源于巴颜喀拉山;形态特征表现为:宽阔浩荡(“巨人般 躺倒”“巨人般屹立”)、有时滋润(“我须臾不停地/向东方大海排泻我那不竭的精力”)、有 时干枯(“我刺肤文身,让精心显示的那些图形可被远观而不可近狎”)、沟壑纵横(“我在每 一个瞬间都表现为大千众相”);性格特征表现为:坚实宽厚(“那些马车响着刮木,使奏着迎 神的喇叭,登上了我的胸脯。轮子跳动在我鼓囊囊的肌块”)、雄性美(“我拓荒千里”)、富 有使命感(“我把龙的形象重新推上世界的前台”)、博爱(“我在每一个瞬间都同时看到你 们”)。 2.诗中用了多种人称,“我”“他们”“他”“她”“你们”,分别指代什么? “我”指河床,诗人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为河床代言,消弭了河床与阅读者之间的隔膜; “他们”指唐古特车夫,也泛指熟悉河床,与河床有过“亲密接触”的人们;“他”指兀鹰; “她”指母狼,这里把动物都拟人化了,使之更加形象;“你们”有两种不同的指代,一指 黄河(象“也永远怀念你们——消逝了的黄河象”),表达诗人对消失了的物种的一种亲切缅怀 的情绪;一指人类,把河床和人类并举,有一种不分“你我”的和谐感,使读者更能进入诗 - 3 - 歌的意境,感同身受。 结 构 图 解 总 结 中 心 《河床》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不仅传达出神秘而雄性的河床给人的奇异感觉,而且 推向黄河源头,显示出母亲河的精神生命。也正是这种神秘、孤寂、阳刚、大气的气质与诗 人自身生命过程中折射出的情绪交叉综合在一起,使我们感受到一个特殊年代诗人命运的行 迹,一种劫后余生的生命律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