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陕西省商洛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
商洛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3、必修4。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读《雷雨》不免要涉及“周朴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旧话题。一言以蔽之:一个性格十分复杂的反面人物而已。他像康大叔那样凶残,像葛朗台那般贪婪,他也有鲁四老爷似的道貌岸然,但他又不与其他的文学作品中的反面形象重合。特别是“周鲁相认”那一场,周朴园对鲁侍萍那种似爱非爱的感情和前后判若两人的态度,可以说是一种叶公好龙式的“爱”。 30年来,周朴园有如叶公,把他和侍萍这一段恋情作为“龙”的形象,牢牢地“画”在他的记忆中。这体现在他的一部分现实生活中比如他保留了侍萍“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家具等),保留了她“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的习惯,他甚至念念不忘“那顶老的箱子里,纺绸的衬衣,没有领子的”旧衬衣以及那件旧雨衣••••••作者让周朴园如此念“旧”恋“旧”,是颇具苦心的,善良的读者和观众也许会因此对他有所原谅。可不,连鲁侍萍不也几乎被软化了么? 但即使痴情至此,细心的读者仍不难看出,周朴园画的“龙”,只是为了供自己在灵魂空虚、感情寂寞时咀嚼。一旦“生龙”降临,他决不会用这张旧船票重登当年的客船。 把握了这一点,认识“相认”的戏就不困难了。从周鲁相遇到相认,周朴园发问四次;你——你贵姓?”“你姓什么?”“你是谁?”“你、你、你是——”精明的周朴园问得拙,聪明的鲁侍萍答得巧,情节一波四折,事态则越来越明朗,周朴园的语气也越来越迫切。真相大白后,周朴园的态度、语言陡变,但变而不离其宗。他首先要弄清“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两大问题。答案是令他放心的:这纯属邂逅。于是他用30年“画龙”的良苦用心暂时稳住了侍萍的情绪。周朴园毕竟不是叶公,他老谋深算,伺机出击,力图将30年的积案了断于瞬间。我们不妨来看看他带“好”字的七段台词:“那更好了。”“那双方面都好。”“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也好,我们暂且不提这一层。”“好得很。”“好,好,好。”“很好。”鲁侍萍既不要他偿还感情债,也不要他以金钱抵偿,更“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周朴园最后的威胁全部解除,对他确实再“好”不过。 在这一过程中,周朴园到底给了鲁侍萍什么呢?一,让她“看一看”儿子周萍,这一点做到了;二,给了她一张5000块钱的支票(被侍萍当面撕了)。5000块钱值多少?有一个参照数据,当年周朴园“ 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这么一比,鲁侍萍30年受的苦只值这笔“收入”的1/720!这就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和“爱”! (摘编自吕厚泽《叶公好龙似的情和爱——周朴园》,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朴园像康大叔般凶残又如葛朗台般贪婪,还像鲁四老爷似的道貌岸然,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反面形象在他身上都有所体现。 B.周朴园处心积虑,30年如一日,把他与鲁侍萍的那段恋情作为“龙”的形象,牢牢地“画”在他的记忆里,以博取鲁侍萍的原谅。 C.从周朴园与鲁侍萍相遇到相认,周朴园连续发问了四次,真相大白后,周朴园从态度到语言都似乎陡变,但答案却让他放心。 D.周鲁相认过程中,周朴园让鲁侍萍与儿子周萍相认,又给了鲁侍萍一张5000块钱的支票作为赔偿,30年的积案了断于瞬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在提出“周朴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基础上,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B.文章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把周朴园对鲁侍萍那种似爱非爱的感情与叶公好龙作类比。 C.文章第一段总述,本论部分结合《雷雨》内容进行论证,全文层次分明,思路十分清晰。 D.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如第四段列举周朴园发问四次的语言,有力支撑了论点,令人信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朴园用他30年来种种“念”旧“恋”旧的行为深深地打动了善良的读者和观众,并取得了他们的原谅。 B.把握住周朴园决不会因鲁侍萍的再次出现而接受她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准确深入地认识“周鲁相认”。 C.周朴园保留了鲁侍萍喜欢的家具,保留了她的一些习惯等,这些都只是他空虚寂寞时的一种自我安慰。 D.鲁侍萍当面撕了周朴园给她的支票,并非嫌钱太少,而是对周朴园对她的“情”和“爱”的一种否定。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7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法律及政策文件,为慈善和志愿服务的发展创造了全新的制度环境。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对外发布,意见指出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吸引支持各类人才通过各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也在加深,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逐渐被更多的人认识。 我国志愿服务在公益事业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作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补充,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初心, 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服务。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18年7月,全国志愿者总数达91541104人,志愿团体总数达470846个,服务总时长共计960886172小时。这说明我国志愿服务在近两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我国社会治理和慈善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中国企业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8》) 材料二: 材料三: 现阶段,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发展已进入深水区,存在政策保障不够完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够高等问题,志愿服务组织在总体上也存在数量不足、能力不强、发展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传统的以政府推动型的志愿服务亟需转型。目前,我国志愿服务平台广泛,类型多样,全国有几十个不同类型的志愿者平台,平台之间由于各种原因互相独立,信息难以共享,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志愿服务的“互联互通”。民政部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志愿服务大数据资源库,实现相关部门间的志愿服务数据共享与汇聚的目标。此文件为未来三年“互联网+”志愿服务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对“互联网+”志愿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摘编自北国网) 材料四: 调查显示,在18~69岁的调查对象中,有38.2%的人曾经有过志愿服务经历;近一年以来有25.5%的人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18~69岁人口的占比情况,可推断我国18~69岁的人群中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大约有3.96亿人,其中近一年来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简称活跃志愿者)大约有2.65亿人。非群众身份的居民更倾向于参与志愿服务,活跃志愿者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最高,活跃志愿者的经济条件也相对更好。 总体上看,我国志愿服务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其队伍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他们不仅创造了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还具有美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正能量的积极传播者。但我们在推动志愿服务的广泛参与时,需注意分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志愿服务参与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要在全面发展志愿服务的同时可重点发展“老年关怀”“医疗护理”“扶贫济困”等志愿服务领城;也要加强志愿服务培训机制建设,多层次、多领域、多时点地提供培训机会,推动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和网络化;还要整合现有的各类志愿者管理和服务平台,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管理服务平台,从而实现志愿者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的效用最优化。同时,需要加大政府对志愿服务的财政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增加志愿服务对民众的吸引力。 (摘编自《中国志愿服务参与状况调查报告》)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志愿服务的社会整体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B.我们对志愿服务方面信息的了解有多种渠道,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信息是通过网络方式得到的。 C.现阶段,我国志愿服务还存在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传统的以政府推动型的志愿服务需要转型。 D.非群众身份的居民更愿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文化程度高的志愿者的占比更高,经济条件也更好。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政府通过激励手段吸引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事业,使得我国志愿服务成为我国慈善领域的重要力量。 B.人们参加志愿服务事业的原因各种各样,但离不开外部影响、有利社会、有利自我、有利企业几方面。 C.我国志愿服务平台众多,但各平台互相独立,信息难以共享,使得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举步维艰。 D.当前,我国志愿服务的参与既不平衡,也不充分,只要政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6.根据上述材料,说说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具有怎样的优势?(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抄检大观园 曹雪芹 一语未了,人报:“太太来了。”凤姐听了诧异,不知为何事亲来,与平儿等忙迎出来••••••凤姐也着了慌,不知有何等事。只见王夫人含着泪,从袖内掷出一个香袋子来,说:“你瞧。”凤姐忙拾起一看,见是十锦春意香袋。 王夫人说道:“且叫人传了周瑞家的等人进来,就吩咐他们快快暗地访拿这事要紧。”凤姐听了,即唤平儿进来吩咐出去。 一时,周瑞家的与吴兴家的、郑华家的、来旺家的、来喜家的现在五家陪房进来。王夫人嫌人少不能勘察,忽见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走来,方才正是他送香囊来的,便要他也进园内照管照管。 王善保家的道:“如今要查这个主儿也极容易,等到晚上园门关了的时节,内外不通风,我们竟给他们个猛不防,带着人到各处丫头们房里搜寻。”王夫人道:“这话倒是。”因问凤姐如何。凤姐只得答应。于是大家商议已定。 晚饭后,王善保家的便请了凤姐一并入园,喝命将角门皆上锁,便从上夜的婆子处抄检起,不过抄检出些多余攒下蜡烛灯油等物。于是先就到怡红院中,喝命关门。宝玉迎出凤姐来,问是何故。凤姐道:“丢了一件要紧的东西,大家查一查去疑。”袭人自己先出来打开了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检一番,不过是平常动用之物。随放下又搜别人的,挨次都一一搜过。到了晴雯的箱子,袭人等方欲代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看了一看,也无甚私弊之物。回了凤姐,凤姐听了,笑道:“既如此咱们就走,再瞧别处去。” 又到探春院内,探春命丫头们把箱柜一齐打开,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请凤姐去抄阅。凤姐笑道:“既然丫头们的东西都在这里,就不必搜了。”探春冷笑道:“你果然倒乖。连我的包袱都打开了,还说没翻。明日敢说我护着丫头们,不许你们翻了。你趁早说明,若还要翻,不妨再翻一遍。”凤姐知道探春素日与众不冋的,只得陪笑道:“我已经连你的东西都搜查明白了。”周瑞家的等都陪笑说:“都翻明白了。” 那王善保家的自恃是邢夫人陪房,因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只听“拍”的一声,王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掌。 遂到惜春房中来。因惜春年少,吓得不知当有什么事,故凤姐也少不得安慰他。谁知竟在入画箱中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来,又有一副玉带板子并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因问是那里来的,入画只得跪下哭诉真情,说:“这是珍大爷赏我哥哥的••••••”惜春说:“我竟不知道。这还了得!••••••嫂子别饶他这次方可••••••嫂子若饶他,我也不依。”凤姐道:“素日我看他还好。谁没一个错,只这一次。二次犯下,二罪俱罚。” 来迎春房内时,迎春已经睡着了,遂往丫鬟们房里来。因司棋是王善保的外孙女儿,凤姐倒要看看王家的可藏私不藏,遂留神看他搜检。先从别人箱子搜起,皆无别物。及到了司棋箱子中搜了一回,才要盖箱时,周瑞家的伸手掣出一双男子的锦带袜并一双缎鞋来。又有一个小包袱,打开看时,里面有一个同心如意并一个字帖儿。一总递与凤姐。凤姐看那帖子是大红双喜笺帖,是司棋表弟潘又安的。这王家的一心只要拿人的错儿,不想反拿住了他外孙女儿,又气又臊,只恨没地缝儿钻进去。凤姐只瞅着他嘻嘻地笑,向周瑞家的笑道:“这倒也好。不用你们作老娘的操一点儿心,他鸦雀不闻的给你们弄了一个好女婿来,大家倒省心。”周瑞家的也笑着凑趣儿。王家的气无处泄,便自己回手打着自己的脸。凤姐见司棋低头不语, 也并无畏惧惭愧之意,倒觉可异。料此时夜深,且不必盘问,只怕他夜间自愧去寻拙志,遂唤两个婆子监守起他来。带了人,拿了赃证回来,且自安歇,等待明日料理。 (有删改) [注]“抄检大观园”的结果是抄检的起因被忽视,而毫无牵连又无辜的晴雯、入画等都被逐出贾府。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探春和惜春两人都拥护抄检,探春一开始就命丫头们把箱柜一齐打开,惜春一开始害怕,后来则要惩处入画。 B.文章刻画人物时运用了细节描写,比如,用“闯”“掀”“捉”“倒”等动词表现了晴雯直率、敢于反抗的性格。 C.王善保家的向王夫人进谗言抄检大观园,结果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查出了自己的外孙女司棋的情事。 D.抄检大观园时,起初平淡无事,后写探春大义凛然,最后写王善保家的自打嘴巴:这段情节可谓波澜起伏、变幻不定。 8.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选文表现了王熙凤怎样的性格?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寻知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为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寨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人在外,战马铁甲皆备。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画缴进,上遂释然。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櫂歌》。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 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B.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C.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D.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康,今南京市的古称。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建康”不同。 B.奏疏,臣子向皇帝的奏折,其中可报告工作、歌功颂德、议礼论学、陈政要、言兵事。 C.缗钱,可以指用绳穿连成串的钱;在汉代也可以作为计算税课的单位;又可泛指税金。 D.长短句,文中指词。词是一种韵文文体,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辛弃疾关注民生。他在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期间,给皇帝上疏,希望皇帝告诫州县以仁爱百姓为本,惩处违法贪赃者。 B.辛弃疾忠心国事。他奉命筹建飞虎军时,藏起御前金字牌,最终建成飞虎营栅,再陈奏事情的本末,画图进献,解除了皇上疑虑。 C.辛弃疾注重大局。任江西安抚使时,成功赈灾;信州谢源明不顾幕僚的反对向辛弃疾求助,辛弃疾将十分之三的米船给了信州。 D.辛弃疾很有文才。辛弃疾曾经和朱熹一起在武夷山游玩,并写了《九曲櫂歌》;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为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5分) (2)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月① 杜 甫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②。 [注]①该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此时诗人身陷叛军中,与家人远隔。②国西营:长安西部的兵营,是抗击安史叛军的军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以蟾宫和玉兔指代月亮,以清朗的月光表达家国之思。 B.诗歌颈联对仗工整,“丹心”“白发”凸显诗人的家国之痛。 C.尾联借景抒情,劝月“休照”兵营,以免将士们睹月而思家。 D.全诗抒发了思家念亲之情,表达了对战事与人民疾苦的忧心。 15.诗中开头两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师说》中“ ▲ , ▲ ”两句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用“ ▲ , ▲ ”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西方世界常常将“不同的”看成是“对立的”,认为这些要素相互矛盾,难以共存。在历史发展的问题上,西方世界普遍认为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道路及其制度体系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佳途径,因而对其他的历史实践 ▲ ,甚至蓄意抹杀一些成功的道路探索。中国先贤对于“和”有着独特的哲学认知,我们倾向于从整体性的视野对“不同的”东西保持开放与包容,以 ▲ 的胸襟兼容并蓄,从而实现“ ▲ ”“协和万邦”的稳定格局。( ▲ )。而这一观点,又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形成了理论上的呼应。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虽然有着内在的动力结构、相同的价值追求,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具体实践中,却表现为不同的发展势态,呈现出不同的道路模式。马克思主义拒绝把历史道路看成是僵化的公式或模板,而是强调从辩证与发展的视角出发,尊重各国的具体实际,坚持在多元发展中寻求共同进步。从事实上也可以看出,这种“ ▲ ”的发展格局已经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全新趋势,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验证,更为世界各国反思自身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启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屑一顾 海纳百川 同而不和 并驾齐驱 B.视而不见 虚怀若谷 和而不同 并驾齐驱 C.不屑一顾 海纳百川 和而不同 并行不悖 D.视而不见 虚怀若谷 同而不和 并行不悖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相较于各元素之间的对立,我们更看重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依赖,更加强调一种多样性的统一 B相较于各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依赖,我们更看重它们之间的对立,更加强调一种多样性的统一 C.我们更看重它们之间的对立,更加强调一种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各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依赖 D我们更看重各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依赖,而不是它们之间的对立,和多样性的统一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不仅为世界各国反思自身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启示,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验证 B.这不仅为世界各国反思自身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启示,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验证 C.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验证,更为世界各国反思自身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启示 D.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验证,更为世界各国反思自身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启示 20.下面是丹凤中学给退休教师的慰问信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您的辛勤奉献,奠定了学校蓬勃发展的雄厚基础;您的鼎力相助,激励着学校好多孩子的健康成长;您的爱岗敬业,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年轻的教师。您为学校的发展尽了绵薄之力,您是丹凤教育的宝贵财富,是丹凤人民的骄傲。 莫道桑榆晩,为霞尚满天。在我校的发展史上,记载着您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学校再攀高峰的征途中,仍等着您的关注和支持。在新的一年里,热诚欢迎“常回家看看”,为学校工作抛砖引玉。 21.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②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③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④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⑤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1)指出各诗句所写的传统节日。(每句1分,5分) (2)将所写诗句按其所描写的传统节日在一年中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1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在运用时,我们经常会写错别字, 甚至有些官方文件中也会经常出现错别字。如前不久,某部门印发的红头文件中就将“报效国家”写成“报销国家”,后解释为输入法出了问题,而在审核上存在疏忽,没有把好关。此事引发了人们的批评,但也有人持“见怪不怪”的态度,认为时下文字差错比比皆是,而且我们每个人都会写错别字,出现一两个错别字不必大惊小怪。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