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6
不同的文体,其使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不一样的。有的以记叙为主,有的侧重描写,有的有宏大的场景,有的注重感情的表达,有的关注细节的描写等。 实用类文本的类型主要有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积累相关的文体知识,只有对文体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准确把握文体特征,解题时才能从容不迫。 传记:1.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里面。2.阅读传记时,要注意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新闻:1.用事实说话,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现实问题。2.阅读新闻时,要注意看清标题,揣摩新闻类型;抓住各个要素,了解主要内容;理清行文线索,分析段落层次;明确中心意思,理解文本大意;辨明表现手法,以供分析综合。 报告:1.材料真实,针对性强。2.阅读报告时,要注意文本运用的典型材料,使用的对比材料和有关数据。同时,要注意分析概括文本所包含的观点,并能结合实际作出自己的判断。 科普文章:1.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2.阅读科普文章时,要注意分析文本所呈现的科学现象,包含的科学道理及其现实意义。 另外,在分析文本的表现手法时,考生还要注意联系已有知识,比如各种抒情方式、论证方法、修辞手法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二等兵——吉布森回家了 【美】约翰·费特曼 星期三深夜,诺克特县城欣迪曼镇上大多数人已进入梦乡。陆军二等兵吉布森(外号“小鸭子”)的遗体从越南运回家来了。 时值夏天,天气闷热,但当载着灰色军棺的灰色灵车开进镇子的时候,下起了暴雨。豆大的雨点落在铮亮的灵车上熠熠闪光,街上一片雾气。黑暗中的欣迪曼显得十分静穆。 日前,二等兵吉布森的遗体经奥克兰市空运至辛辛那提市,由陆军上士里特护送回家。在欣迪曼镇,当军棺从车上抬出时,殡仪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对他的同事小声说:“这就是小鸭子,他们把他带回来了。”在他生前,人们一般都叫他“小鸭子”。长期以来许多人虽然跟他熟,但总得想一想才能说出他的全名。 到星期四上午,镇上几乎无人不知道“小鸭子”回家了——或者说快要回家了。上午,家属们陆续到达。他们是:哥哥、妹妹,还有吉布森的妻子卡罗琳。 他们伫立于装在玻璃罩中的遗体周围,任凭眼泪洒落在玻璃上。人们站在隔壁的加油站和外面的街道上,轻声说着话。 士兵的双亲诺曼·吉布森夫妇,在家等候。吉布森太太这个月以来一直在生病,家人不让她动身前往欣迪曼。临近晌午,人们送“小鸭子”回家。 1.本文写的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外号叫“小鸭子” “小鸭子”的遗体被放入灵车运回家。一路上,山谷中的闷热令人窒息。 这支队伍缓慢地走过一段长长的路程——翻过一架高高的山脊向南,沿着爱丽斯曼河而行,途径安布而奇小镇。 在安布而奇,当灵车穿过人群时,当地人站在烈日下,女人们哭了,男人们纷纷脱帽。 当灵柩抬进门廊,穿过大门来到前面的起居室时,悲怆的哭喊声划破寂静。凄惨的声音一声高过一声,传向山谷。“小鸭子”回家了。 这个下午直至深夜,人们络绎不绝。有步行来的,有乘各种车辆驶过满是泥土的山路来的。人们带来了鲜花和食品。到后来,满屋满院都是人。人们一次又一次地走过去凝望棺材里面的死者,流着泪。 死者的母亲是一位面目慈祥的山区妇女,灰白色的头发梳在脑后结成一个发髻。她拖着病躯,神情恍惚地走进人群说:“无论怎样,他的遗愿一定会实现。” 死者的父亲是个高而黝黑的汉子,两眼哭得通红。他说:“他并不想当兵,但他知道当兵没有错,因此他努力干。他献出了一切。我真为他感到自豪。现在,他们就这样把他送回家了。” 午夜时分,又下起了暴雨。吊唁的人们聚在屋子里、走廊上。还有些人站在屋檐下的墙边。 “小鸭子”最近曾回国休假。在他顺帕奇河而下归队后不到一个月,他又回来了——他将埋葬在故乡。 部队说他在西贡附近被迫击炮弹片击中,但死亡详情无从知晓。 “只有亲眼看见一面国旗盖在你儿子身上时,你才会懂得它的意义。” 父亲说完又转过身对着灵柩哭泣不止。 星期五下午,“小鸭子”被运往普罗维登斯宗教浸礼会,安放在布道坛后面。教堂的灯亮了一个通宵。人们陪着死者,不停地祈祷。死者父母在浸礼会待了整整一夜。 “小鸭子”的母亲解释道:“这是他的最后一个夜晚。” 葬礼于星期六上午10时举行。 埃弗里奇是“小鸭子”生前的好友。他致悼词时,泣不成声。 “小鸭子”在越南阵亡前不久,曾写过两封信给自己的妻子。埃弗里奇读了其中一封信: “宝贝,我被编在靠近三角洲的那个连。人人都说那是块险恶之地。宝贝,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碰上这种事情,但我希望你做个好姑娘,好好生活。要是可以重新开始,我就会早早地做好准备。你一定奇怪我为什么总跟你说这些事。可是你不晓得最近这儿的形势有多严峻。你一定要听着,假如我出了什么事,我要求你做的是——好好生活。以后我会再去看你的。” 陆军派来6名抬棺人,其中5人在越南服过役。抬棺人把国旗从灵柩上揭下,里特上士把它交给年轻的寡妇。她在过去的3天中,只哭不说话。 然后,这位士兵的未亡人跪在灵柩边,喃喃地说:“噢,小鸭子。” 接着,人们将“小鸭子”埋在他为之献身的土地里。 (原文有删改) 相关资料 ①越战(1959—1975)为受美国等反共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国)对抗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共产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又称越共)的一场战争。美国共向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弹,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美国自己的损失也非常惨重,5.6万人丧生,30 的美国士兵的遗体被从越南战场运回家乡安葬。这是成千上万以这种方式返回家乡的美国士兵中的一员。叙述性的手法似乎平淡无奇,但是作者精细的观察和自然的描述却使读者难以置身局外,感情上也会产生强烈共鸣。尽管作者是基于美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这篇报道仍然具有不可抵御的感染力。 2.在描写中,作者似乎一直置身事外,让邻居和家属说话,这样使他的描写留有余地,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为了使文章更加感人,作者用了吉布森的外号——小鸭子,并让这个称呼多次出现。“小鸭子” 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此场战争也引发了美国国内的反战游行等。 (选自“百度百科”) ②谁来承担这些责任?林登·约翰逊总统曾与艾森豪威尔的儿子有过一番辩论。约翰·艾森豪威尔告诉约翰逊,不要把责任推在别人身上,在越南问题上,杜鲁门“给予了金钱的援助,艾森豪威尔派进去几个人当顾问,但肯尼迪派去的人首先开了火,而你是扩大战争的人”。每个美国总统都有份。 (选自《普利策新闻名篇快读》) 文本中的几处自然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渲染悲伤气氛,表达家乡人对吉布森的哀悼。文章第2自然段描写了运载吉布森棺材的车到欣迪曼镇时下起了暴雨,使得欣迪曼十分静穆,描写了整个镇都沉浸在悲恸之中的情境。(2)使文章前后照应。文章开篇写吉布森回家时下起了暴雨,在人们吊唁时又一次描写了暴雨的降临,以此渲染人们悲伤的心情,使文章前后照应。 是死者在战场以外的角色,它饱含着亲友对吉布森的爱,让人觉得这死去的士兵就好像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样亲切,从而对他的死亡感到更加悲伤和痛惜。 1.所谓表现手法,就是作者用来实现其写作意图,表现文章中心思想,再现或表现生活某一片段的写作方法。 2.任何文本都会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一个文本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有时也不止一种,因此,考生应该重点抓住其中一种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实用类文本由于体裁的不同,往往有不同的基本特征,因此,考生要想准确解答分析文本特征类题,首先要铭记各种实用类文本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再重点关注其特殊性。解答时,应该通读全文,明确文本有哪些基本特征,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并答出这种特征对文本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一、(2018届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周有光的传奇人生 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大学毕业,本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当外交官,他却选择了学经济;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的毕业生,都到美国留学,可他由于经济原因去了日本;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去向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入狱,周有光只好专攻日语;本来可以在海外享受优裕的生活,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国;本来研究经济已经有所成就,他却被指定研究语言。 面对这样的“错位”人生,他却很坦然:“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 1955年,时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的周有光到北京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会议结束后,组织上通知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而早在1920年,周有光参加过上海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这一运动当时还受到苏联支持。 于是周有光扔下经济学,半路出家一头扎进语言学中。改行之后的周有光到北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参加拟定拼音方案的工作,该方案于1958年正式公布。而这段“改行”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既来之,则安之”。“要真正改行,就要深入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一直到今天,我都没有离开这个机构。” “有人曾给我们讲笑话:你们太笨了,26个字母干三年。”周有光回想起这段往事仍不忘调侃,但他认为,“这三年时间花得还是很值得的”。“事实上,直到今天还有人在提意见,而他们提的意见我们都研究过,几乎没有新的意见。今天就得到了这么点安慰。”1958年,周有光开始在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讲授汉字改革课程,讲义《汉字改革概论》也于1961年出版。 周有光曾有“周百科”的外号,拜其连襟沈从文所赐。1980年开始,他成为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中方三委员之一。谈到当年翻译《百科全书》的细节时,周有光称,“我们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不过由于当时国内购买力很差,就压缩成10本,称为《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此后,周有光又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社科部分总编委。 80岁时,周有光决定让生命重新开始。他把80岁当作0岁。92岁那年,收到一份贺卡,上面写着:祝贺12岁的老爷爷新春快乐!至今提起,老先生还乐不可支。 “开阔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历史眼光”,这是后学者对周有光的评价。当世界各地出现了“汉语热”时,一些人推断21世纪将是汉语的世纪,周有光保持了相当的冷静:“汉语的国际地位,应当作恰如其分的正确估计。汉语的国际性最弱,这是很多中国人不愿意承认的,但是,不承认并不能改变事实。要想改变事实,只有改变汉语本身,提高汉语的规范化水平。” 他的专业研究因年老体衰告一段落,但他并未停止思考,更未放弃一名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他在桑榆晚年再扬帆,开辟新领域——研究社会现实问题,撰写有关文化、历史方面的文章。晚年的周有光又先后出版《百岁新稿》《朝闻道集》等数部新著。周有光曾在纪念自己华诞的座谈会上通过视频向大家问好。他在视频中说到读书,称“读书要和生活发生关系,如果读了书不能立言,就白读了。”在旁人眼中,老人依然在与时俱进。虽然处于高龄却天天上网,喜欢接触电脑,对外面的事情了解得很清楚,也有自己的看法。 相关链接: ①周有光(1906—2017),原名周耀平,出生于江苏常州,著名语言学家、经济学家,因主持制定《汉语拼音方案》而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百度百科) ②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周有光娶的就是张家的二姐张允和,夫妻俩相敬如宾70年。(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但是他却能坦然面对自己错位的人生。 B.1955年,因为周有光早年参加过上海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所以组织上安排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 C.周有光娶了九如巷张家四个才女之一的张允和,夫妻俩相敬如宾70年,与沈从文成为连襟,这也是他人生“传奇”的一个方面。 D.周有光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这与他有着“开阔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历史眼光”、还有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感是分不开的。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半路出家研究语言学,周有光并没有怨言,到后来一直没有离开过语言学研究,这体现了一个学者的时代担当和奉献精神。 B.“周百科”的外号,虽是沈从文所赐,但从周有光参与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和参与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来看,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C.作为“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的研究非常扎实,甚至到了今天,人们对《汉语拼音方案》也没有提出多少批评意见。 D.周有光晚年仍研究社会现实问题,撰写有关文化、历史方面的文章,并对所谓的“汉语热”有着冷静的思考。 E.本文记叙了周有光的传奇一生和他对祖国语言文字工作的杰出贡献,表现了他热爱国家、与时俱进、淡泊名利的优秀品格。 3.作为人物传记,本文引用了周有光先生的很多话语,请结合文本概述这样表达的好处。 二、(2018届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人是什么单位? 熊培云 计划经济盛行的时代,中国人多生活在单位文化里。陌生人见面,或是办点什么大事小情,难免会被问及“是什么单位的”。单位无所不在,正因为此,当刘震云将单位文化描述成“一地鸡毛”时,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我曾说,一人即一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疆土,它区别于自己所属的疆土。同样,区别于“你属于某个单位”,每个人更应该回答的是“自己是什么单位”,“人是什么单位”。 有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单位之中。” 有说:“我是思考的单位。” 前者,“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单位之中”,道出了人类的困境或者人性的弱点。单位是人类制造出来的工具,在意识到单位可以并可能像工具般更换以前,人所受到的这种“奴役”几乎是一辈子的事。 后者,“人是思考的单位”,这也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前提。正因为人人都能思考,都在思考,都“各怀鬼胎”,民主作为利益协调器才成为可能和必要。 然而,以上回答仍停留于从政治学或社会学意义上阐述人的功用,而没有从哲学意义上触摸到人的本质。我以为,一个人若要真正解放自己的心灵,就必须在时间与空间上对人之内涵拨云见日。故而我关于“人是什么单位”的回答是“人是时间单位”“人是时间的尺度”。 为什么“人是时间单位”?道理很简单,人是生命,有生卒年月,人归根到底是一段时间。没有时间,就没有生命。我们在时间中获得生命。 理解人是时间单位而非空间单位十分重要。即使你穷尽有生之年仍不能像凡高那样获得死后的哀名,或者像华盛顿一样收获永恒的荣耀,但是,它至少可以使你不至于沦为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或只知按部就班被动奉献(工作)的螺丝钉。 “我是时间单位”,“我是时间的尺度”,我们关于生命意义的挖掘,并非忠诚于地理与环境,而是忠诚于我们自己的一生。 人应该爱时间,而不是爱空间。时间之爱是面向个体的,是绝对的,那是我们惟一的存在;而空间之爱则是相对的,是面向公众的,是通过物质或精神的契约才得以实现的。正因为此,我愿意以更广阔的视角将我所 热爱之国视为时间之国,一种立于时间维度上的精神与思想之国,而绝非空间意义上逆来顺受的,或与生俱来的“嫁鸡随鸡”式的地理与政治之热爱。 所以我说,人应该为时间耕耘,而非为空间奔命;一个人无论占有多少疆土,如果不能在时间上做自己的主人,其所拥有的仍不过是贫困一生。以生命与时间的名义,每个人作为其所生息的时代中的一员,不应该停留于寻找地理意义上的与生俱来的归属,而应忠诚于自己一生的光阴,不断创造并享有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光。 (选自《重新发现社会》,有删改) 1.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2.作者举两个“有说”的例子,有什么作用?请简析。 3.理解“人是时间单位”,有何重要意义?请简要概括。 一 1.B 【解析】B项,根据文章的第三、四段可知,该项强加因果,“周有光早年参加过上海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和“组织上安排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在文中没有体现出因果关系。 2.CE 【解析】C项,“人们对《汉语拼音方案》也没有提出多少批评意见”理解错误。E项,“淡泊名利”在文中没有明显体现。 3.①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本的真实性。②使周有光的人物形象更丰满,彰显传主的精神风貌和品格。③有助于读者真切、深刻了解周有光的人格魅力和影响,提升传记的阅读价值。 二 1.首先,分析单位文化盛行的现状,提出“人是什么单位”的问题;然后,列举两种答案并分析其局限;接着,提出“人是时间单位”的观点并进行阐述;最后,号召人们热爱时间,创造并享有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光。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分层,然后根据内容加以概括。通读全文,可将本文分为四层: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 2.第一个回答,道出了人类的困境或者人性的弱点;第二个回答,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前提。作者举例是为说明这两种回答没有从哲学意义上触摸到人的本质的局限性,为后文作者从哲学意义上回答这个问题作铺垫,使后文的论述更具说服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往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内容上,往往是写了什么,突出了什么。回答此题时,要把两个事例的作用分开来说,因为它们所论证的观点不同。结构上,要与其上下文联系分析。 3.理解人是时间单位,不至于变得狭隘或被动奉献;就会懂得在挖掘生命意义的时候,忠诚于自己的一生,参与并见证一个时代;就会懂得热爱时间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光。 要做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类题目,考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准确判断。要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作出客观周全的判断,不可以偏概全,不可主次颠倒,不可主观臆断。文本的主要观点是隐藏在文本的材料之中的,基本倾向是隐含在作者对材料的处理和评说之中的,因此,对文本材料的准确解读是获取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的基础。 2.独立思考。在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再参照自己平时对真善美的评判标准,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进行评判,同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积累进行分析,这样就很容易形成具有个性色彩的评价。 3.尊重事实。在强调个性评价的同时,考生绝对不可以纯粹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进行评价。强调个性化评价必须以尊重人类的共同情感和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取向为前提,必须建立在对文本本身充分认知的基础之上,否则,做出的评价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域 外 林语堂 海南岛那时是在宋朝统治之下,但是居民则大多是黎人,在北部沿岸有少数汉人。苏东坡就是被贬谪到北部沿岸一带去的,这中国文化藩篱之外的地方。元祐大臣受苦难折磨的有数百个,只有他一个人被贬谪到此处。朝廷当政派为防止元祐诸臣卷土重来,在那一年及以后数年,决定惩处或贬谪所有与前朝有关联的臣子。苏东坡贬谪到海南岛不久,司马光后代子孙的官爵一律被削除,好多大官都被调了职,其中包括苏子由和范纯仁,调往的地方不是南方就是西南。甚至连老臣文彦博,已经九十一岁高龄,也没饶过,不过只是削除了几个爵位。对苏东坡打击最甚的就是凡受贬谪的臣子,其亲戚家族不得在其附近县境任官职,其子苏迈原在南雄附近为官,现在也丢了官职。 现在苏东坡所有的,几乎只有那一栋房子①了。按照他名义上的官阶计算,朝廷三年来欠他两百贯当地的钱币,按京都币值计算,是一百五十贯。所欠的官俸既未发下,苏东坡写信给好友广州太守,求他帮忙请税吏付给他。这个朋友王吉曾经听苏东坡的话兴建过医院,周济过贫民,可是不久即以“妄赈饥民”的罪名遭上方罢斥了。苏东坡的欠薪发下与否,已不能稽考。 他现年六十岁,到底以后还在外流放多久,颇难预卜,生还内地之望,甚为渺茫。两个儿子将家室留在惠州,陪伴他同到海南。为了到达任所,苏东坡必须溯西江而上,船行数百里到梧州,然后南转,从雷州半岛渡海。他一到雷州,便听说他弟弟子由前往雷州半岛贬谪之处,刚刚经过此地。据揣测说,苏氏兄弟被贬谪到这个地方,是因为他俩的名字与地名相似(子瞻到儋州,子由到雷州),章惇觉得颇有趣味。子由也带了妻子、第三个儿子和三儿媳妇,他们几年前一直和他居住在高安。 1.文章开头一段的具体作用: (1)交代海南岛的特点,居住的多是黎人,没有教化。 (2)介绍当权者对前朝大臣的贬谪情况。为了防止元祐诸臣卷土重来,统治者对与前朝有关联的臣子都进行了贬谪等处罚。 (3)交代苏迈丢官的具体原因。 苏东坡到了梧州附近的藤州,与弟弟子由相遇,境况凄凉。当地是个穷县,兄弟二人到一个小馆子去吃午饭。子由吃惯了讲究的饭食,对那粗糙麦面饼实在难以下咽。苏东坡把自己的饼几口吃光,笑着向弟弟说:“这种美味,你还要细嚼慢咽吗?”他们站起身来走出去,带着家人慢慢向前走,尽可能慢走,因为他们知道一到雷州,就要立刻渡海了。 雷州太守一向仰慕苏氏兄弟,他对二人的到来予以盛大接待,结果第二年因此遭受弹劾,被调离任所。子由在雷州的住处,后来被改为一座庙,是他兄弟二人死后,人们用以纪念他们的。 苏东坡必须出发了,子由送他到海边。离别的前夕,兄弟二人及家人在船上过了一夜。苏东坡的痔疮又发,甚为痛苦,子由劝他戒酒。二人用一部分时间一同作诗,苏东坡试探出子由最小的儿子的诗才。这次离别是生离死别,真是令人黯然销魂。 在绍圣四年六月十一日,苏氏兄弟分手,苏东坡携幼子和雷州太守派的沿途侍奉他的几个兵上了船。航程很短,在此晴朗的天气,看见岛上山峦的轮廓矗立于天际,他心中思潮起伏。大海对他来说不像对西方诗人那么富有魔力,实际上,他已经是“眩怀丧魄”了。一路平安无事,登岸之后,苏东坡父子向西北岸的目的地儋州前进,七月二日到达。 在当时人看来,海南岛根本不适于人居住,夏天极其潮湿、气闷,冬天雾气很重,秋雨连绵,一切东西无不发霉。据苏东坡说,在岛上可以说要什么没有什么。他写信给朋友说:“尚有此身付与造物者,听其运转流行坎止无不可者,故人知之,免忧煎。” 这次到海南岛,以身体的折磨加之于老年人身上,这才是流放。 (原文有删改) 【注】①一栋房子:指苏东坡流放到惠州时自己修建的“白鹤居”(今称“朝云堂”)。 作者为什么说“这次到海南岛,以身体的折磨加之于老年人身上,这才是流放”?请做简要分析。 文本中的几处自然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海南岛不适于人居住,但朝廷却把六十岁的苏东坡贬谪到这个地方,这表现了朝廷对苏东坡的刻意打压等。(2)流放到海南岛的苏东坡经历了艰难的跋涉,这对于一个老人来说是一种折磨,到海南岛需要坐船溯西江而上到达梧州,然后南转从雷州半岛再坐船到儋州。(3)这次流放不仅是针对苏东坡本人,也牵扯到了苏东坡的家人和朋友。家人中,儿子苏迈丢官;弟弟苏子由被贬谪等。朋友中,广州太守王吉因为听从苏东坡的话建立医院、周济百姓遭到罢斥;雷州太守因为迎接苏东坡,第二年遭到弹劾等。(4)表现作者对当权者的不满和对苏东坡的无限同情。海南岛是蛮荒之地,而朝廷却把他贬谪到这里。 (4)为全文定下悲凉的感情基调,引出下文对苏东坡流放海南岛的描述。 2.文章详细阐述了苏东坡辗转去海南岛的过程,看似琐碎的记叙,却将年迈的苏东坡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读者眼前出现了一位垂暮之年仍千里奔波的老者,表达了作者对苏东坡的无限同情。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关注点有: 1.注重客观公正。 2.注重个性思考。 3.注重评述结合。 评价=我认为×××(亮出观点)﹢理由(①文本中的依据;②自己的分析与理解;③现实生活中的论据)+结论。 一、(2018届吉林省高三10月阶段性统一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半个世纪前的一天,法国巴黎市民从当天报纸上看到一个十分醒目的消息:昨天,法国物理学家夏里·法布里教授,作为新当选的法国科学院院士,出席了科学院院士例会。按照老规矩,院士第一次参加例会,要宣读一篇高水平的论文。不过,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夏里·法布里教授没有宣读自己的论文,而是宣读了在他指导下的一位中国年轻的物理学家的论文。教授自豪地告诉与会者,这位年轻的中国物理学家由于出色的研究成果,将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位荣获这一荣誉的中国人。 巴黎的报纸还刊登了夏里教授和这位中国年轻科学家的大幅照片。这一消息使巴黎人惊奇异常,因为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又愚昧的国家,而今天,竟然有一位年轻的中国人登上了法国神圣的科学殿堂。要知道,即使是法国科学家,要获得法国国家级科学博士学位,也是不容易的。 这位令巴黎人大吃一惊的中国人,就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严济慈。 严济慈出生在浙江东阳县的一个小村庄,他是农民的儿子。7岁时,进入严家祠堂的蒙馆读书,读四书五经,但他对那些艰涩的圣贤之言没有兴趣。有一次,他父亲到杭州去办事,无意中在一个书摊上发现一本《笔算数学》,便买回来给了严济慈,严济慈高兴极了。当时,村子里谁都没有学过高深的数学,也找不到可以请教的老师。严济慈硬着头皮自己“啃”,硬是“啃”下了这本书。 14岁时,严济兹考上了浙江东阳县立中学,成绩是所有考生中最优秀的。家里省吃俭用,把这个 “严家几辈子才出的读书人”送进了中学的大门。严济慈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他刻苦用功,每学期的成绩都在班上名列前茅,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中学学业。 这年夏天,他来到省城杭州报考大学。考虑到家里经济困难,他决定报考离家最近的南京高等师范,因为师范不仅免交学费,还免费提供食宿。在等候发榜的日子里,有一天,他看见南京河海工程学校张贴的招生告示,心想:反正没事,不如再去考考看,于是,又报考了河海工程学校。 不久,考试揭晓,严济慈两所大学都考上了,而且名列全省第一。这一来,轰动了杭州城,也速速传到他的家乡东阳县。为此,浙江省教育厅把东阳中学列为全省的重点中学。 从南京高等师范毕业后,严济慈远涉重洋,到法国留学,把目标选定在著名的巴黎大学理学科。按校规,20多门主课,考试通过一门即可得到一张文凭,考取8张文凭就可毕业。但由于课程艰深,考试繁难,考取一张文凭并非易事,不少学生在校多年,一张文凭也没拿到。 巴黎大学一年举行两次考试。这次勇敢尝试的结果,成绩优等,使他一进校就获得了第一张巴黎大学的文凭。巴黎有令人流连忘返的名胜古迹,也有令人难以抗拒的物质诱惑。严济慈对于一切不为所动,每天从下榻的旅馆,到教室,到图书馆,到实验室,四点一线,从不偏离。一年之后,夏天的考试又来临了,严济慈以惊人的记忆力和扎实的知识功底,通过了3门主课的考试,夺得了3张主凭,这是巴黎大学的校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 获得硕士学位以后,严济慈在巴黎大学著名物理学家夏里·法布里教授的著名实验室做工程师,研究当时物理学的一个难度极大的课题——石英在电场下的形变(压电效应)。面对难题,除掉不能再减少的睡眠,分分秒秒都用来研究,最后终于成功了。他的论文《石英在电场下的特变和光学特性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夏里教授在第一次出席科学院院士的例会时拿到会上宣读,轰动了巴黎。 (摘编自《中外著名科学家小传》)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法国报纸刊登消息,法国物理学家夏里·法布里教授新当选法国科学院院士,他将在科学院院士例会上宣读自己的一篇论文。 B.在法国巴黎人的眼里,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又愚昧的国家,竟然有一位年轻的中国人登上了法国神圣的科学殿堂,这令他们非常惊愕。 C.严济慈出身农家,他对古代经典作品没有兴趣,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笔算数学》,他靠自己钻研读通了这本书。 D.严济慈抵御住了巴黎的名胜古迹的吸引力和巴黎令人难以抗拒的物质诱惑,每天在旅馆、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穿梭,从不偏离。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 A.严济慈从南京高等师范毕业后留学法国,以优异成绩考入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连续通过3门主课考试,获得了3张文凭。 B.严济慈先后报考南京高等师范和河海工程学校,都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中,轰动杭州;因此东阳县东阳中学被列为省重点中学。 C.严济慈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夏里·法布里教授,经过艰苦努力,课题研究取得成功,完成了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硕士学位。 D.夏里·法布里教授打破惯例,没有宣读自己的论文,而是宣读严济慈的论文,轰动巴黎这表现法国人已经改变了对中国的偏见。 E.本文主要选取严济慈学业生涯中的事迹,选材典型,突出表现他认真、刻苦学习的品质赞扬他永不知足、奋发向上的精神。 3.这篇人物小传在叙述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二、(2018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12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世博网8月25日消息:8月的上海世博园烈日当空、人潮涌动。过去的3个多月里,累计已有4400万人次参观者,感受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滚滚车轮”。 “经济转型与城乡互动”成为来自五大洲的世博会参展方所共同关心的问题。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成为人类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试验场”。 经济转型给危机城市带来“新生” 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与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波相遇,在全球各经济体经受危机考验的同时,中国与其他国家相似,都希望在世博会上探寻新一轮的经济转型之道。 8月的上海黄浦江畔,夜色醉人,水光旖旎,这座正在建设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的中国特大型城市,经过两年多的综合改造,一个百年外滩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在新建地下车行道的同时,还休闲空间于民。 40年前,相似的一幕在德国港口城市杜塞尔多夫发生。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杜塞尔多夫案例告诉人们,这座传统的“钢铁之都”是如何把握时机转型为服务型城市的。 上世纪70年代,面对工业萧条,港口不再盈利的重重困境,杜塞尔多夫政府决定转变港口职能,引导当地居民回归莱茵河边。新建的莱茵河岸隧道总长2公里,每天有55000多辆车能够从地下隧道行驶。在隧道之上,新建的莱茵散步长廊每年举办各种展览,令游客流连忘返。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一些“老牌”大型城市,随着经济迅猛发展,能源、交通、生态等要素的局限性逐步突显。增长模式的转变成为摆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面前的一道难题。传统工业化城市如何转型、新兴城市的快速扩张如何变得科学、产业结构如何调整等,都是处于快速工业化、后工业化过程中各国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世界许多城市的转型经验也表明,新兴产业对城市转型至关重要。”华东师范大学世博研究院院长林拓说。 城市从来就与乡村密不可分 上海世博会瑞士展区总代表乌利˙希克对记者说,城市的每一个“自我循环”,都离不开乡村的支持;今天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所关注的经济转型问题,与良好的城乡互动也有着紧密关联。 城乡之间的良好互动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美好愿景。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专门开辟了一方“乡村”小天地——来自中国浙江宁波的滕头村在此展示。它代表9亿中国农民和32亿世界各国农民所在的农村,诉说“融城之梦”。 走进宁波滕头案例馆,不仅可以在岁月走廊上,聆听到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到大寒的“天籁之音”,还能欣赏到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切身体验乡土生活的真朴闲趣。 “村庄”入选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本身就预示着世人对城市命题的反思。无独有偶,西方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希腊在本届世博会上也展示了其对农耕文明的重视。 希腊驻上海总领事馆官员海恩富说,农业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没有乡村,没有乡村对城市的供给,人类的生存、生活将停滞。“希腊在本届世博会上,展示国家对于乡村的尊重,希望带给更多人启迪。” 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城市化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脚步而来。在中国,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18%,而到2010年,将超过48%。而在全球,到2030年,世界城市人口可能将占总人口的60%。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在高速融入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面临如何摆脱“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处理好“城乡二元结构”等一系列挑战,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世博会,是一个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城市发展和城市化经验和教训的好地方。”经济学家樊纲说,尽管世界各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但“期盼更高质量的生活”是人类追求城市化的动力所在,这是应该肯定的。 世博会期间,前来上海参加书展的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强调,在推进经济转型、二元结构等问题时,必须摆脱“把GDP当作政绩”的惯性思维。 在世博园,人们所看到的宁波滕头村案例,就试图摆脱城市化进程中的“唯GDP论”。为保持“村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生活模式,近年来当地已拒绝了50多个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合作项目。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还是要依靠人的思想转变,进而带来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王战曾说,“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本届世博会对于孕育人类新的生活方式,意义深远。”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新闻报道没有对上海世博会的盛况作过多交代,而是通过典型案例和专家评论着重探讨了世博会提出的问题,使文章更具深度。 B.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如何转型,这既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也是拥有许多新兴城市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 C.在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上,东西方国家却不约而同地表示出对乡村的重视,这说明城乡互动逐渐消除城乡差别,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 D.文章通过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多处对比论述“经济转型与城乡互动”,既体现出这一问题的历史性,也体现出这一问题的普遍性。 2.文章开头两自然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结构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3.从这篇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弊端。结合文本谈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 1.A 【解析】A项,错误,从原文来看,“他将在科学院院士例会上宣读自己的一篇论文”不是报纸消息的内容,报纸消息只是提到“夏里·法布里教授,作为新当选的法国科学院院士,出席了科学院院士例会”。 2.BE 3.①特点:开篇部分用倒叙方式,叙述严济慈成为第一个获得法国国家科学院博士学位的中国人这件事,然后主体部分叙述他自蒙馆、中学、大学,再到法国留学的求学历程,用的是顺叙方式。②好处:倒叙是为了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为了突出强调传主的杰出成就;顺叙则脉络清晰地呈现出传主的求学历程,易于读者阅读理解。 【解析】解答本题,应当注意分析“叙述方式”的特点,即指本文的结构特色,可以从结构安排魚度分析,通过分析可知,本文的一个特点是采用了倒叙、顺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即使分析其作用,可以从表达效果、表现传主形象等方面作答,意思对即可。 二 1.C 【解析】C项,“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的说法太绝对。 2.属于导语部分。主要作用有:内容上,介绍了上海世博会的盛况,指出世界城市化的背景。结构上,引出本篇新闻的要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新闻文体的基本结构有五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的作用是简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内容。这两段属于导语,起到简要介绍新闻内容、引出下文、吸引读者眼球的作用。 3.①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陈旧)使经济发展停滞:“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破坏生态环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人的生活质量。②转变城市功能和经济结构;增强城乡互动;注重生态环境;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解答“对文本描述的现象或提出的观点做出自己的判断”类试题时,考生要注重“二理解,三关注”。 “二理解”指:1.理解文本描述的现象的特点。传记为了描写传主会描述一些现象,新闻中通过对人物、事件等的描写描述相关现象,科普文会直接描述某种现象,而调查报告会对某种现象进行调查并以此得出结论等。解答这类题时要注重概括现象并深入理解隐含在现象背后的本质特征。2.分析文本提出的观点的特点。传记会表述传主的观点或者作者的观点,新闻会通过具体的人、事等表达观点,科普文会通过介绍特定对象来表达观点,调查报告会通过结论表达观点。解答这类问题时要注意抓住体现作者感情倾向的词句。 “三关注”指:1.关注现象发生的原因,把握现象的本质特点。任何一个现象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其他事物、现象紧密联系,分析现象出现的原因,把握现象的特点等,可以使自己的判断更准确。2.关注文本提出观点的前因后果,把握文本表述的内容。文本提出的观点是基于描述的内容、探讨的问题、叙述的事件或塑造的人物等,因此对某一观点的判断要注重分析其提出的原因等。3.关注“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现象或观点做出准确的判断。按照约定俗成的标准来审视“三观”,同时要注意对问题的分析要一分为二,力求客观、公正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晶球”谭延闿 谭延闿,1880年生于湖南省茶陵县,字组庵。1904年中进士,28岁点翰林,授翰林院编修。1907年他组织“湖南宪政公会”,积极推行立宪,成为湖南立宪派首脑。辛亥革命时他响应革命,长沙光复后,被推举为湖南军政长和参议院议长。 谭延闿为人圆滑,通权达变,善测政治风向,三次任湖南都督,还曾担任国民政府主席,最后出任第一任行政院院长,成为动荡时局中为数稀少的“政坛不倒翁”,被人讥为八面玲珑的“水晶球”。国民党元老胡汉民则干脆把谭延闿比作“药中甘草”。甘草在中药中并不名贵,但素有“百药之王”之誉,有调和百药的功能。也有人把谭延闿的处世总结为一个“混”字,讥嘲他为“混世魔王”。谭延闿对此也公开承认,并声称“混之用大矣哉”。北伐胜利后,蒋介石登上了最高权力宝座,谭延闿很知趣,让出国民政府主席一职,任行政院院长。面对蒋介石的独裁,身居高位的谭延闿有一整套应对之策,即“三不”主义:一不负责、二不谏言、三不得罪人。每次开会,他都闭目养神,抱着葫芦不开瓢。他深知在蒋介石手下办事不易,情愿无所事事,乐得自在,做一个伴食宰相。 谭延闿不爱美人,却对美食情有独钟,唯一的嗜好便是下馆子,南京有名的饭店都让他吃遍了。他吃得异常考究,吃得不再被蒋介石视为“眼中钉”,吃成了著名的美食家。因其“好吃”,亦擅长食法,故其制的“谭家菜”颇负盛名。 谭延闿嗜食鱼翅,每餐少不了。胡汉民请谭延闿吃饭,他知道谭延闿的爱好,故意让厨子把鱼翅安排在其他菜的后面,还当面说鱼翅不好吃,味同嚼蜡。酒至半酣,谭延闿急得抓耳挠腮,实在熬不过,只得央求道:“如蒙不弃,请赐嚼蜡如何?”胡汉民大笑,令人端上鱼翅。 1930年9月21日午饭时,谭延闿又吃了一顿鱼翅大餐。酒足饭饱之后,到东郊马场去观看骑马。途中谭延闿头疼欲裂,急命司机返回中山东路的中央医院,待车开到中山陵山门时,谭延闿已不能言。司机急忙将车开回谭延闿位于成贤街的寓所,中央医院的大夫随后赶来,诊断是脑出血。 蒋介石最清楚谭延闿在党内和政府中的特殊作用——他有“中和”的大本事。有他在,蒋介石与胡汉民之间的矛盾还有个和缓的润滑剂。于是蒋介石命令:不惜一切抢救。但已无力回天。延至9月22日,谭延闿溘然长逝。 谭延闿猝逝,胡汉民为之神伤,撰挽联云: 景星明月归天上,和气春风生眼中。 以此称赞谭延闿的“中和”之道。 谭延闿去世后,国民党财政部部长宋子文拨专款为之大修陵墓,墓址选在中山陵侧的灵谷寺。时逾一年,谭墓始修成,其宏伟气派仅逊于中山陵。1931年9月24日,是谭延闿的国葬日,蒋介石特意从汉口赶回南京,为谭执绋并主祭。国民党中央及国民政府各要员均赶来为谭延闿送灵。此事影响甚大,上海某小报刊出一副藏头挽联,将“混球”二字嵌入其中,对谭延闿的“混世魔王”和“水晶球”绰号大开其涮: 混之为用大矣哉!大吃大喝,大摇大摆,命大福大,大到院长;球的本能滚而已!滚来滚去,滚入滚出,东滚西滚,滚进棺材。 (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谭延闿为人处世的方法是否可取?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一 可取。(1)谭延闿生活在动乱年代,加上蒋介石的独裁专制,使得人人自危,所以谭延闿只能用圆滑来保护自己。(2)谭延闿的“吃”其实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正是他的贪吃才使蒋介石放心。(3)正是谭延闿的这种为人处世的方法“ 在人物传记文本阅读中,“文本提出的观点”一般包括传主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二者是不同的,传主的观点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作者的观点一般是正确的。 1.文章第2自然段着重讲述了谭延闿的圆滑,历数了谭延闿的种种圆滑的表现:被人称为“政坛不倒翁”“水晶球”“药中甘草”;北伐胜利后,主动让出国民政府主席一职;面对蒋介石的独裁,采取“三不”主义,情愿无所事事。 2.文章第3、4、5 中和”了各派系的争斗,稳定了局面。 示例二 不可取。(1)生活的时代不是一个人圆滑世故的原因,谭延闿应该敢于反对、抗争。如果每个人都像谭延闿这样圆滑世故、不思进取,那么社会就没有办法进步了。(2)“混”更是错误的,混吃等死,人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3)嗜食鱼翅更是一种奢侈的表现,虽然贪吃使蒋介石不再猜忌他,但这种吃太过浪费。 自然段讲述了谭延闿的贪吃。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谭延闿的性格来看,这是他为人处世的一种生存智慧,借贪吃来打消蒋介石对他的戒心。 3.文章第6自然段至结尾,讲述了谭延闿的去世及人们对他去世的态度。 探究性试题的解题策略: 1.第一句话亮出自己的观点。 2.一定要借助文本材料或相关事例(理论)等对观点进行证明。 一、(2018届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范立欣:在纪录片里寻找“归途” 来自四川的农民工张昌华夫妇,20年前开始在广东打工,希望用微薄的收入抚育留在家乡的一双子女,使他们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可失去双亲陪伴、日渐成年的女儿张琴,选择了退学离家,成为新一代打工妹,让父母的梦想破灭。 “这样的事情如果不被记录下来,是我们这代人的失职。”范立欣,一位30岁出头的中国导演,撸了撸袖子,猛吸一口气,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 从表面上看,影片《归途列车》讲的是张昌华夫妇回家的路途,他们和所有农民工一样,在售票窗口前失望,在绿皮车厢里挣扎,在村口小路上放下又一年沉重的包裹。但范立欣没有把镜头停止在旅途的终点,而是对准了空巢的老人,对准了1岁就成为留守儿童的张琴。 范立欣赞同一位网友的说法:这样的“现代化”会破坏一个国家最基础的构成——家庭。 “从更深的层次看,影片要问的就是‘归途’在哪里?”他说,选择春运这个题材,也是因为中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各种矛盾,都能在这里找到观察点。影片与其说是在讲春运,不如说“展现了一个困于昨天和明天之间的、中国农民工家庭命运的故事”。 成为“范导”之前,范立欣是中央电视台的一名摄影师。时常下乡的他,往往前一刻还在家徒四壁的乡村工作,后一刻就在灯红酒绿的三里屯聚会。这种强烈的反差让这个“爱激动、爱打抱不平的人”更多地关注到城市化进程中持续存在的矛盾。 他曾经纠结和疑惑:也许,对这个国家而言,春运所折射的种种社会阵痛,都是难以逾越的阶段。而他又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思考和追问:那些苦苦追求最后一班列车的农民工,会不会被高速前进的社会列车抛到身后? 有人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镜头对准蓬勃发展的中国背后那些小人物的辛酸,他们是社会的主流吗?面对这样的问题,范立欣放下杯子,向本刊记者一字一句地说:这是中国2.4亿农民工的真实生活写照。 2009年,在美国的圣丹斯电影节,北京一所中学的访问团被安排观看《归途列车》。放映完毕后,一名男生激动地跑上台,从范立欣手里抢过话筒。他说,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自己看完后很伤心,他并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让我好好学习了,因为他们想让我把这个国家建设得更好”。 孩子的责任感让范立欣感到安慰。他觉得,在这个无法跨越的发展阶段里,每个人都可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收起一些城市人的优越感,拿出更多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对农民工更加友好一点,哪怕是地铁上让个座,对餐馆的小妹道声谢。 一位美国中部的观众看完电影后,感谢范立欣让他理解了在外贸服装厂工作的张昌华,说看到他为改变儿女命运付出的努力,就像看到自己的父亲一样,这是中国人的坚韧、努力以及对家庭的爱。而在以前,这个美国男人会抱怨,这些努力工作并把产品出口到美国的中国工人,“把我们的饭碗抢走了”。 范立欣感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人类情感,是共通的,纪录片是一个可以让外国人了解并理解中国的媒介。 在范立欣眼里,纪录片从融资、制作到发行,跟其他电影一样,也是一个产业。在这个产业链里,不是“谁给钱谁就是爷”,他和所有投资方都用合同的形式规定,制片人与投资者,无权干涉导演对影片的剪辑权。 眼下,范立欣正致力于对国内纪录片导演进行培训,让他们更明白国际运行规则,学习撰写提案等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技巧。他同时开始寻找中国纪录片“本土生存”的路径。 《归途列车》在7个城市“一城一映” 之前,范立欣找过国有发行公司,可最少一百万元的拷贝制作和宣传费让他却步。后来,在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在内的7个城市,范立欣选定了每个城市的一家影院,用一个影厅长线定期放映《归途列车》,票房收入双方分账。范立欣觉得,既然中国的城市还无法支撑起一家艺术电影院,那么在商业电影院里逐渐打造一个艺术电影厅,应该是可行的、有市场的,这有利于中国纪录片业的发展。 随着一年的春运进入尾声,《归途列车》在全国的展映之幕渐落,但“归途”的故事不会结束,它事关春运、社会,也事关纪录片在中国。 相关链接: ①2013年范立欣在《纽约时报·电影版》公布的“全球20位40岁一下最有才华的电影导演”评选中金榜题名,成为该项评选中唯一华人导演。 ②范立欣认为,任何一个故事、一群人都应当放在一个历史时间段去看,一切现象的存在都是有更大意义的,在任何一个故事中都可以看到社会变迁。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范立欣将镜头始终聚焦在一对外出打工的农民夫妇春运归途上,展现出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背后普通小人物的辛酸。 B.《归途列车》融入了导演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与思考,真实展现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深刻变化。 C.把镜头对准社会底层人物,才使得《归途列车》引发国人思考内省,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理解中国的窗口。 D.在范立欣看来,仅有社会价值的纪录片必须像其他电影一样,自觉地去适应市场环境,才有可能争取到更广阔的传播渠道。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材料开篇介绍农民工张昌华夫妇的想法、做法与最终的结果,以此引出对范立欣关注农民工以及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表述。 B.范立欣认为他选择春运题材拍摄纪录片《归途列车》的目的是讲述过去与未来中国农民工家庭命运的故事,是要为中国农民工寻找出路。 C.范立欣爱激动、爱打抱不平的性格决定了他对中国农民工的强烈关注,但这种关注也招来了一些人的质疑,认为他没有抓住社会的主流问题。 D.材料中表述了不同人看过纪录片后的感受、并且在此之后进行了评论,侧面表现了影片具有一定影响力。 E.范立欣成为出色的记录片导演的具体原因有:有同情心与社会责任感,有敏锐的视角,有国际视野等。 3.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归途’的故事不会结束,它事关春运、社会,也事关纪录片在中国”?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二、(2017—2018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鲁迅传 1881年,鲁迅出生在绍兴城内一座周姓宅子里。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过江西一个县的知县老爷,后来又到北京当上内阁中书。绍兴城并不大,周介孚既是翰林,又做京官,自然能赢得一般市民的敬畏。周家门上那一块“钦点”“翰林”的横匾,明白无误地宣告了周家的特殊地位。鲁迅真是幸运,他的人生起点,就设在距乐园很近的地方。 祖父虽然脾气暴躁,有时候要打骂孩子,但在教鲁迅读书这件事上,却显得相当开通。那时一般人家的孩子,开蒙总是直接读四书五经。周介孚却不这样,他让鲁迅先读历史,从《鉴略》开始,然后是《诗经》,再是《西游记》,都是选小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书。即使读唐诗,也是先选白居易的那些比较浅直的诗,然后再读李白和杜甫,这就大大减轻了鲁迅开蒙的苦闷。 鲁迅的父亲周伯宜,神态一本正经,却比祖父更为温和。他家教虽严,却从不打小孩子。至于母亲鲁瑞,对他的挚爱就更不必说了,几个孩子当中,她最喜欢的就是鲁迅。总的来说,他还是相当幸运的,至少在童年,他经常都是沐浴在温和宽厚的长辈之爱中。 他性格活泼、机灵,自然也就调皮。三味书屋里有一项必修的功课,叫作“对课”,老师出一句“红花”,让学生按照词义和平仄,选相对的两字——譬如“绿叶”“紫荆”来回答。有一回,一位姓高的同学偷看了寿镜吾先生的对课题目,是“独角兽”,就悄悄地来问他。鲁迅说:“你对‘四眼狗’好了。”那人上课时竟真以“四眼狗”回答寿先生,寿先生是近视眼,正戴着眼镜,听了自然大怒,把那同学狠狠地骂了一顿,再看鲁迅,却在一旁用书遮着脸,憋不住要“咕咕”地笑出声来。 一个健康顽皮的男孩子,往往有几分野性。鲁迅虽是长在城里,却没有一般城市中少年人的孱弱相。他七八岁的时候,常受到另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名叫沈八斤的亲戚的威吓,心中非常生气,可是家中有规矩,不许与别人打架,他就只好用画画来发泄,画一个人躺在地上,胸口刺着一支箭,上面写着:“射死八斤!” 鲁迅是个聪明的孩子,四书五经之类的正经书并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他对这些枯燥乏味的说教,从心里不感兴趣。因此,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自己来开辟另外的求知途径。首先是看杂书,从画着奇形怪状的神话人物的《山海经》,到《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之类的神话传说,凡是他觉得有趣的,都千方百计搜来读。其次是抄杂书,从陆羽的《茶经》一直抄到《西酉丛书》里的古史传和地方志。再就是绘画,先是从大舅父那里借来绣像本的《荡寇志》,把里面的一百多张绣像全都描下来。后来更自己买来好几本画谱,用纸蒙着,一页一页地描。 小妹妹端姑病逝,他才八岁,却已经感觉到失妹的痛苦,躲在屋角里哭泣,大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为妹妹啦!” 一个人像一棵树,有了一粒优良的种子,庆幸的是又有一片肥沃的土壤,你仿佛看见一株茁健的嫩芽长成了大树。 (摘编自王晓明《现当代名人传记之鲁迅传》) 相关链接: ①鲁迅十八岁时,考入南京水师学堂。毕业后,即被派往日本留学。但到东京预备学校毕业时,他决定要学医了。原因是:不想中国人都像他父亲一样被庸医治死;要让中国人身体健壮。后来鲁迅觉得国民现在的问题不是身体健康与否,而是思想不觉悟。 ②毛主席评价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他在1918年,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的作品,大多取自普通人的生活,反映现实,针砭时弊,揭露黑暗社会。 (张凡《重读<鲁迅传>》)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鲁迅的“人生起点,就设在距乐园很近的地方”,这表明鲁迅小时候衣食无忧,生活优越,在物质条件上起点很高,但在读书受教育上还有一段路要走。 B.文章认为“总的来说,他还是相当幸运的”,意思是说鲁迅遇到的启蒙老师,如循循善诱的祖父、家教严格的父亲、慈爱有方的母亲等,对他来说是三生有幸。 C.“射死八斤”的故事发生在鲁迅七八岁时,当时受到亲戚沈八斤的威吓,但家中又不许打架,他只得将心中的怒气用画画来发泄,表现了他也有能屈能伸的性格。 D.鲁迅是个聪明的孩子,四书五经之类的书难以满足他的求知欲,他对这些枯燥乏味的说教从心里不感兴趣,就自己开辟另外的求知途径,这为他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价,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传记开篇介绍鲁迅的祖父周介孚既是翰林,又在京做官,赢得一般市民敬畏,使得周家拥有特殊地位。这既交代了鲁迅成长的家庭背景,也突出了鲁迅人生的幸运因素。 B.鲁迅的祖父脾气暴躁,有时候爱打骂孩子,在教鲁迅读书这件事上,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他让鲁迅先读历史,然后都是选一些小孩喜欢的闲书让他读,有些负面作用。 C.这篇传记主要节选了鲁迅少年成长时期的一些故事,那时他性格活泼、机灵,也很调皮。如文中叙写了三味书屋里“对课”的故事,鲁迅以“四眼狗”回答寿先生的“独角兽”。 D.本文对传主事迹的记叙采用的并不是顺叙方式,文末才写到鲁迅八岁那一年的事儿,小妹妹端姑病逝,他却已经感觉到失妹的痛苦,这充分说明鲁迅具有热爱亲人的品质。 E.鲁迅幼年良好的教育、广泛的阅读和后来的留日经历促成了他成长中的自觉意识,从而形成了他解剖社会、针砭时弊的文学风格。 3.文章结尾写道:“你仿佛看见一株茁健的嫩芽长成了大树。”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材料加以探究。 一 1.B 2.BC 【解析】B项,“要为中国农民工寻找出路”拔高了思想,于文无据;C项,“爱激动、爱打抱不平的性格决定了他对中国农民工的强烈关注”错误,他关注的不仅仅是农民工问题。 3.①这句话是对范立欣以及他所拍摄的纪录片的高度评价,肯定了其在直面春运热点、反映社会问题和中国纪录片行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②从春运角度:春运问题作为当下中国社会城乡结构矛盾的缩影,不会因为一部纪录片而得到解决,但“归途”所引起的人们对于这一热点的广泛关注和思考还将继续。③从社会角度:处于高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不只局限于“春运归途”,范立欣等纪录片导演们会继续将镜头对准那些需要人们反思的社会问题。④从行业角度:虽然中国纪录片业起步较晚,但范立欣无疑开了个好头,同时他也在坚守纪录片准则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纪录片发展模式,我国纪录片行业前景广阔。 【解析】《归途列车》在全国上映,引发了各方的共鸣与热议,此句是对纪录片《归途列车》的高度评价,即“归途”这个话题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分析时,应分别从春运、社会和行业的角度来分析归途的意义。 二 1.C 【解析】C项,写鲁迅画“射死八斤”的画,并不是表现他的“能屈能伸”,而是表明鲁迅作为一个顽皮健康的孩子,所具有的“几分野性”。 2.AE 3.① 成长环境:鲁迅出生在条件优越、赢得市民敬畏、地位很高的周家,在童年时期都是沐浴在温和宽厚的长辈之爱中。②个人素养:鲁迅从小就是个聪明、健康、顽皮、有几分野性的孩子,还具有仁慈、善良、热爱亲人等品质;所受教育良好,饱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书,在这些书难以满足他的求知欲时,还开辟另外的求知途径。③文学成就:鲁迅为了改变国民的精神状态,弃医从文。1918年,鲁迅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繁多,大多取自普通人的生活,反映现实,针砭时弊,揭露黑暗社会,取得的成就巨大。毛主席评价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被人民称为“民族魂”。总之,鲁迅的确是从一株茁健的嫩芽长成了参天大树。 【解析】理解结尾的这句话,需要理解结尾处“一粒优良的种子”、“一片肥沃的土壤”、一株嫩芽长成了大树这几个概念的内涵。其中“一粒优良的种子”是指鲁迅的良好素养,包括鲁迅所受的早期教育,鲁迅聪明、灵活、善良的个性等等;“一片肥沃的土壤”是指鲁迅的成长环境,家庭地位、教育背景以及长辈对鲁迅的关爱。鲁迅的个人素养及成长环境,共同成就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使其成为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成为“民族魂”,由一棵嫩苗长成了参天大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