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东烟台模拟卷Word版附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东烟台模拟卷Word版附答案)

语文 第 1页(共 8 页)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我国音乐文化已有 8000 多年历史。时至今日,现代音乐创作依然延续着某些传统音乐 的创作方式。 我国历史上,传统音乐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是周朝的礼乐;西周时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宫 廷雅乐体系及一系列礼乐制度。尽管周公“制礼作乐”的初衷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稳定, 却也历史性地将之托举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滥觞。在西周礼乐制度下,周代宫廷音乐中的雅乐 主要适用于重大仪典、祭祀等场合,其音乐风格庄严肃穆,乐句缓慢悠长,富有端庄高远之 美。雅乐被历代文人士大夫奉为音乐正宗。先秦雅乐的遗风余韵,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 理、伦理观念和审美倾向,是中华文明历史的重要开篇。 当代古典音乐演唱家哈辉提出“新雅乐”概念,并着手创立“新雅乐”体系。为了取得 多元化视听效果,也为给观众尽可能还原古代社会生活真实场景,新雅乐演唱者在舞台造型 上力求符合古代中国女性贤淑、优雅的特点,在服装和饰品上也试图对汉服进行复原,举手 投足间尽显周代的礼仪风范。此外,新雅乐还注重运用现代配器、编曲技法甚至流行音乐元 素,使其表现出一种古典与现代相互交融的特点。 “新雅乐”取材不仅限于古代雅乐。还有的取材于古典诗词,把经典古诗词用今天的旋 律重新谱写,代表作品有《游子吟》《关雎》等;有的则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提取德、 礼等思想范畴进行全新创作,代表作品有《礼》《孔子曰》等。“新雅乐”创作始终坚持“以 礼修身、以乐化性”的艺术宗旨,不仅在曲调形式上保留了古风意境之美,而且将古代雅乐 所承载的“仁德”精神用现代手法进行表现,这既是对传承千年礼乐文化的“复活”,又发 扬了儒家以礼乐为本的教化精神。 以儒家为主要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被称为“礼乐文化”。礼乐是中华古代文明的 重要象征。古人对音乐的理解并不单是以声音表达情感的“艺术”,更非只是休闲生活的娱 乐和点缀,而是要通过以和为德的“乐”来陶冶人的心性情操,实现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礼记·乐记》就指出:“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 而反人道之正也。”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成于乐”就是要通过“乐” 的陶冶和调节,来提升人的道德修养,成就理想人格。 语文 第 2页(共 8 页) 当前,有一部分人沉迷于刺激、热闹、宣泄的“快餐音乐”。有些现代流行音乐作品为 盲目取悦听众,过于注重情感的宣泄与感官的娱乐,而缺少文化内涵、精神品质的追求,其 文化理念、审美定位都与古人对音乐的理解大相径庭。 总之,现代音乐创作有必要放弃一味追求“新奇特”“短平快”的趋势,而着力向民族 传统、向古代雅乐回归,创作出更多富有民族特色、中国气派的时代华章,以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为目标,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摘编自孙甜甜《激活古典雅乐的端庄之美》) 材料二: 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至今就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期。这一时期正是我国市场经济起步并不 断高速发展之时,我国港台地区、日本、欧美、韩国的流行音乐先后大举进入内地市场,冲 击着人们审美思潮,影响、改变着时代中青少年的音乐认知。青少年在这种音乐文化环境中, 塑造着个性化的文化观念。“追星族”“粉丝群”纷纷涌现,他们高昂的激情,不断刺激着 流行音乐市场的勃发。 人们欣赏流行音乐的工具也在发展。从收音机、录音机到手机视频、Ipad 等高科技成 果,这些产品越来越“近距离”地满足了人们的欣赏需求。今天,我们随时可以看到在街头 戴着耳机,在地铁低头凝视手机视频欣赏流行音乐的年轻人。流行音乐深入地介入到青少年 人的生活中,深刻地影响着青年人的思考方式与社会行为方式。 流行音乐不像传统音乐、古典音乐那样深具严肃性,也不需要欣赏者必须具有一定的音 乐素养以便深刻理解作品的意义与内涵,不论是否学习过音乐知识,都能够很好地欣赏、模 仿,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需求去理解音乐内容。 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来看,20 岁上下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时期。他们的情感与 意志都已基本塑造完整,只需要合适的机会和环境来表达个人情怀。众多青少年在种类丰富 的流行音乐中,可以找到与之心态相适应的欣赏对象,尽情聆听,陶醉其中,使情感得以疏 导,心境变得平和,精神得以升华,最终获得美的享受。此外,流行音乐在青少年中不仅仅 用来自娱自乐,同时还是娱乐消遣、交际交往的有效方式。卡拉 OK 使他们从音乐欣赏者转 变为参与者,这不仅使年轻人在消费的同时获得了身心愉悦,培养了乐观的性格和心态,还 使人与人交流了感情,获得了改善、增进人际关系的益处。 (摘编自李春沐《建设良好的流行音乐文化氛围》) 材料三: 从民间俗乐到国家仪式正乐,丝路上音乐交流涵盖演奏技巧、乐器等的互通;既有对家 国的颂美咏唱,也有对人类和平相处、睦邻友好的呼唤赞美。“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音 乐弥漫丝路沿线地区人民的“生活世界”,浸润人民的身心情感,成为各个时代丝路上各国 人民“民心相通”的先行者、奠基者和典范形态。 我们要以传统音乐为素材进行现代音乐的加工展演,根据传统乐器的特殊性及表现潜 力,充分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受众的文化消费习惯和取向,改编优秀的传统乐曲;从 内容或形式上对一些经典的古典音乐进行再创造再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强化音 乐艺术与技术发展的融合。比如“一带一路”世界合奏的音乐视频,就是利用中国元素的特 色和数字技术手段,巧妙地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京剧与说唱、虚拟与现实融为一体, 受到广泛传播和好评。 语文 第 3页(共 8 页)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交”,而音乐 “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正是 丝路沿线各国人民相亲相交的最佳媒介。我们要在认清自我文化特征、树立坚定文化自信的 基础上,紧跟时代潮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务实创新的精神,不断推 进丝路音乐文化的交流融通,以音乐为纽带联结丝路沿线各国人民的情感与感性经验,架起 联通“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的友谊之桥。 (摘编自孙晓杨《音乐交流: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纽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雅乐,周代亦称礼乐,因周公制礼作乐而产生,被奉为音乐正宗,影响绵延至今。 B.从模仿古代雅乐表演转为注重发扬礼乐为本的教化精神,意味着新雅乐走向成熟。 C.域外流行音乐大举进入,丰富了内地的音乐市场,彻底改变了青少年的音乐认知。 D.作为“一带一路”的使者,音乐是物质互通媒介,也是文化融合和感情交流纽带。 2.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立足当下,追根溯源,提出现代音乐创作要继承民族传统和古代雅乐的主张。 B.第五段主要运用了引证法,重点论证了“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作用。 C.文章对“快餐音乐”的辩证分析,能引发人们对现代音乐创作走向进行深入思考。 D.文章整体上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使论证内容纲目清晰,层次井然。 3.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雅乐,就是用现代配器、编曲技法和流行音乐元素来演绎古代雅乐的艺术形式。 B.新雅乐尽管借鉴周代典礼、祭祀上宫廷雅乐的表演形式,但却与之有着质的区别。 C.追星族、粉丝群的广泛存在,体现出青少年对于流行音乐文化的公开化拥护态度。 D.改编传统乐曲,既是对各地受众文化消费习惯的尊重,也是传统音乐文化的创新。 4.流行音乐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4 分) 5.当下我们应该如何营造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屈原(节选) 郭沫若 郑詹尹注 把酒喝一点怎么样呢? 屈 原 我回头一定领情的啦,太卜。 郑詹尹 你该不会疑心这酒里有毒的吧? 屈 原 果真有毒,倒是我现在所欢迎的。唉,我们的祖国被人出卖了,我真不忍心活 着看见它会遭遇到的悲惨的前途呵。 郑詹尹 真的啦,像这样难过的日子,连我们上了年纪的人,都不想再混了。 屈 原 大家都不想活的时候,生命的力量是会爆发的。 郑詹尹 好的,你慢慢喝也好,我还想去躺一会儿。 屈 原 请你方便,怕还有一会儿天才能亮呢。 [郑詹尹复提着灯笼由原道下场。] [①大风渐息,雷电亦止,月光复出,斜照殿上。] 屈 原 啊,宇宙你也恬淡起来了。真也奇怪,我现在的心境又起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变 换。我想,毕竟还是人是最可亲爱的呵。不怕就是你所不高兴的人,在你极端 语文 第 4页(共 8 页) 孤寂的时候和他说了几句话,似乎也是镇定精神的良药啦。(复在殿中徘徊) 啊,河伯!(徊徘有间之后,在河伯前伫立)请让我还是把你当成朋友,让我 再和你谈谈心吧。你知道么?现在我所最担心的是我的婵娟呀!她明明是被人 家抓去了的。她是很尊敬我的一个人,她把我当成了她的父亲、她的师长,她 把我看待得比她自己的性命还要贵重。(稍停)她最能够安慰我。我也把她当 成了我自己的女儿,当成了我自己最珍爱的弟子。唉,我今天实在不应该抛撇 了她,跑了出来。她虽然在后园子里面看着那些人胡闹,她虽然把我的衣裳拿 了一件出去,但我相信那一定是宋玉要她做的,宋玉那孩子,他是太阴柔了。 (将神案上的酒爵拿起将饮,复搁置)唉,这酒的气味,我终竟是不高兴。河 伯,你是不是喜欢喝酒的呢?你现在的情形又是怎样?我也明明看见,别人也 把你抓去了。你明明是为我而受难,为正义而受难呀。啊,我真不知道该怎样 报答你的好呵!(复在神殿中徘徊) [此时卫士甲与婵娟由右首出场。屈原瞥见人影,顿吃一惊。] 屈 原 是谁? 婵 娟 啊,先生在这儿啦,我婵娟啦!(用尽全力,踉跄奔上神殿,跪于屈原前,拥 抱其膝,仰头望之,似笑,又似干哭) 屈 原 (呈极凄绝之态)啊,婵娟,你怎么来的?你脸上怎么有伤呀?你怎么这样的 装束? 婵 娟 (断续地)先生,我高兴得很。……你请……不要问我。……我……我是什么 话都不想说。我只想……就这样……就这样抱着先生的脚,……抱着先生的 脚,……就这样……死了去吧。 [屈原不禁潸然,两手抚摩着婵娟的头,昂头望着天,如此有间。] [婵娟始终仰望屈原,喘息甚烈。] 屈 原 (俯首安慰)婵娟,我没有想到还能够看见你,你一定是逃走出来的,你是超 过了死线了。你知道宋玉是怎样吗? 婵 娟 (仍喘息)他……他跟着公子子兰……搬进宫里去了。 屈 原 那也由他去吧。谁能够不怕艰险,谁才可以登上高山。正义的路是崎岖的路, 它只欢迎勇敢的人。……那位钓鱼的人呢? 婵 娟 听说丢进监里去了。 屈 原 (沉默一忽之后)婵娟,你口渴吧? [婵娟点头。] 屈 原 (两手移去,将案上酒爵取来)这儿有杯甜酒,你喝了它吧。 [婵娟就爵,一饮而尽,饮之甚甘,自己仍跪于地,紧紧拥抱着屈原的两膝, 昂首望之。] [屈原以两手置爵于神案上之后,仍抚摩其头。俄而,婵娟脸色渐变,全身痉 挛。] 屈 原 (屈膝俯身,以两手套其颈,拥之于怀)啊,婵娟,你怎样?你怎样? 婵 娟 (凝目摇头)先生,……那酒……那酒……有毒。……可我……我真高兴…… 我……真高兴!(振作起来)我能够代替先生,保全了你的生命,我是多么地 语文 第 5页(共 8 页) 幸运呵!……先生,我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我受了你的感化,知道了做人 的责任。我始终诚心诚意地服侍着你,因为你就是我们楚国的柱石。……我爱 楚国,我就不能不爱先生。……先生,我经常想照着你的指示,把我的生命献 给祖国。可我没有想到,我今天是果然做到了。(渐渐衰弱)我把我这微弱的 生命,代替了你这样可宝贵的存在。先生,我真是多么地幸运呵!……啊,我…… 我真高兴!……真高兴!…… 屈 原 (紧紧拥抱着婵娟)婵娟!你要活下去呵!活下去呵!婵娟!婵娟!…… 婵 娟 (更衰弱)……啊,我……真高兴!……(喘息与痉挛愈烈。终竟作最大痉挛 一次,死于屈原怀中,②殿上灯火全体熄灭,只余月光) [屈原无言,拥着婵娟尸体,昂首望天,眼中复燃起怒火。] (1942 年 1 月 11 日) 【注】郑詹尹:南后郑袖之父,受南后密令用毒酒毒死屈原。 6.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果真有毒,倒是我现在所欢迎的”,表现出屈原对祖国命运的忧虑,更表现出了他 眼睁睁地看着国家走向灭亡的无奈和痛心。 B.“大家都不想活的时候,生命的力量是会爆发的”一句,与鲁迅先生的“不在沉默中 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有异曲同工之妙。 C.“毕竟还是人是最可亲爱的呵”表明屈原在与郑詹尹交谈之后对他的印象发生了转变, 同时也反映出其一直不被人理解的痛苦。 D.“谁能够不怕艰险,谁才可以登上高山”,既是对宋玉的批判,也是对婵娟的教导和 赞扬,它体现了屈原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追求。 7.下列对剧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郑詹尹给屈原送去毒酒,并以进为退企图引诱屈原喝下,作者仅用寥寥几笔,就将一 个卑鄙、狡诈的反面形象呈现给读者。 B.作者运用诗化的语言,痛快淋漓地抒发人物情感,能引发读者对剧中人物命运的强烈 关注,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特色。 C.作为屈原形象的诗意补充,婵娟在屈原的教导和感化下,自身人格得以不断完善,更 能衬托出屈原作为先觉者的崇高价值。 D.剧本借古讽今,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它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能激发人们的民族 气节和抗争精神,投身民族解放事业。 8.选文中两处画线的舞台说明都写到了“月光”,分别有什么作用?(4 分) 9.剧中是如何塑造婵娟这一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 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时李膺为青州刺. 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 语文 第 6页(共 8 页) 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 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稍迁,拜尚书。性方 峻,不接宾客,士民亦畏其高。征为尚书令,送者不出郭门。 延熹六年,车驾幸广成校猎。蕃上疏谏曰:“夫安平之时,尚宜有节,况当今之世,兵 戎未戢,四方离散,是陛下焦心毁颜,坐以待旦之时也。又秋前多雨,民始种麦。今失其劝 种之时,而令给驱禽除路之役,非贤圣恤民之意也。”书奏不纳。自蕃为光禄勋,与五宫中 郎将黄琬共典选举,不偏权富,而为势家郎所谮诉,坐免归。顷之,征为尚书仆射。八年, 代杨秉为太尉。蕃让曰:“齐七政..,训五典,臣不如议郎王畅。聪明亮达,文武兼姿,臣不 如弛刑徒李膺。”帝不许。中常侍苏康、管霸等复被任用,遂排陷忠良,共相阿媚。大司农 刘祐、河南尹李膺,皆以忤旨,为之抵罪。蕃因朝会,固理膺等,请加原宥,升之爵任。言 及反复,诚辞恳切。帝不听,因流涕而起。 窦后临朝,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征用名贤,共参政事,天下之士,莫不延 颈想望太平。而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蕃 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及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 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论.曰:桓、灵之世,若陈蕃之徒,咸能树立风声,抗论惛俗。而驱驰崄厄之中,与刑人 腐夫同朝争衡,终取灭亡之祸者,彼非不能洁情志也。愍夫世士以离俗为高,而人伦莫相恤 也。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 以携持民心。 (节选自《后汉书·陈蕃传》) 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 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 B.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 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 C 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 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 D.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 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后被举荐的人亦称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 B.刺史,官名,汉始设,本为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宋元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 C.七政,是中国古代天文术语,说法不一,可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D.论,也称评、赞、诠、叙、议、述,名称不一;总称论赞,指附在史传后的评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陈蕃为官清峻,士民敬畏。因政绩清明得到执政威严的青州刺史李膺的赏识和挽留; 陈蕃不接待宾客,为人清高,故其升迁后送行者不敢出外城以相送。 B.陈蕃直陈时政,忠君为国。皇上驾临广成苑打猎,陈蕃认为现在非太平之时,且令百 语文 第 7页(共 8 页) 姓为打猎驱禽除路,有违圣明君主体恤百姓之意,上疏表示反对。 C.陈蕃敬才礼贤,正直低调。对高洁之士周璆敬重有加,专门为他准备一床榻;皇上让 他担任太尉之职时,陈蕃认为自己才能不如王畅、李膺,予以推辞。 D.陈蕃不避强权,刚正不阿。拒绝大将军请托,主持人才选拔,不偏袒权富;面对宦官 掌权、陷害忠良的局面,陈蕃犯颜直谏、以身试险,直至最后遇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⑴蕃因朝会,固理膺等,请加原宥,升之爵任。(4 分) ⑵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4 分) 14.陈蕃“终取灭亡之祸”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简要概括。(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西塞山怀古① 刘禹锡 王濬②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④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①唐穆宗长庆年间,藩镇势力又有所抬头。长庆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 东下经过西塞山,有感而发,乃作此诗。②王濬:晋益州刺史。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 沿长江而下伐吴。③千寻铁锁:东吴末帝孙皓命人用大铁索横于江面,以拦截晋船,终失败。④四海为家: 指国家统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下”“收”两字对举,一方势如破竹,一方闻风丧胆,强弱、高下立判。 B.颔联直写战事及结果,纵有长江天险和千寻铁链,也改变不了东吴灭亡的结局。 C.颈联“人世几回”“山形依旧”对比强烈,人世的悲恨相续衬出山川的冷漠无情。 D.末句写六朝覆灭的遗迹,以破败的故垒和萧瑟的芦苇作结,借景抒情,余味深长。 16.从全诗看,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有哪些?(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⑴《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① , ② ”两句写孔子点评子 路,指出了其不谦虚的缺点。 ⑵荀子在《劝学》中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③ , ④ ”,是用心 专一的缘故。 ⑶王维的《山居秋暝》中,“ ⑤ , ⑥ ”两句含蓄地表达出作者远离官场、 归隐山林的生活志向。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此次进博会,中国馆展区面积约 1500 平方米,以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为主题,从六 语文 第 8页(共 8 页) 个角度全景式地呈现了新中国 70 年来发生的 的变化。 从参观者的交口称赞中,可以感受到本届进博会中国馆众多 的设计亮点。中国 馆充分运用了高科技元素,通过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让参观者可以视听、触及、 参与, 地感受大飞机、中国天眼、深海勇士这些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 在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展区,前来参观体验的观众 。自投 入使用以来,“中国天眼”已经发现 132 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 93 颗已被确认为 新发现的脉冲星。在展区,参观者不仅可以戴上 VR 眼镜,而且能够看到“中国天眼”的微 缩模型,跟随“中国天眼”的脚步探索宇宙深处的秘密。来自江西南昌的参展商李海荣一直 以来非常关注“中国天眼”的消息,体验过后他颇为惊喜:“像置身于时空隧道一样, ( )。”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翻天覆地 匠心独运 身临其境 络绎不绝 B.沧海桑田 别出心裁 身临其境 络绎不绝 C.翻天覆地 别出心裁 设身处地 川流不息 D.沧海桑田 匠心独运 设身处地 川流不息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来自天外的陨石扑面而来,带来视觉上的震撼 B.来自天外的陨石扑面而来,视觉效果非常震撼 C.扑面而来的陨石来自天外,视觉效果非常震撼 D.扑面而来的陨石来自天外,带来视觉上的震撼 20.文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在展区,不仅参观者能够看到“中国天眼”的微缩模型,而且可以戴上 VR 眼镜, 跟随“中国天眼”的脚步探索宇宙深处的秘密。 B.在展区,参观者不仅可以戴上 VR 眼镜,跟随“中国天眼”的脚步探索宇宙深处的 秘密,而且能够看到“中国天眼”的微缩模型。 C.在展区,参观者不仅能够看到“中国天眼”的微缩模型,而且可以戴上 VR 眼镜, 跟随“中国天眼”的脚步探索宇宙深处的秘密。 D.在展区,不仅参观者可以戴上 VR 眼镜,跟随“中国天眼”的脚步探索宇宙深处的 秘密,而且能够看到“中国天眼”的微缩模型。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从一定角度上说,机遇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我们不能 ① ,更多的还要依 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因为几乎所有的施赠者在施与我们礼物的同时,也会明白无误地告诉我 们,说我们无权拥有这些礼物,之所以能够得到它们, ② ,而完全是由于施赠者 的仁慈与恩惠。他 ③ ,另一方面又会让我们最终充满遗憾,拱手让出那本不该得 到的礼物。 22.下面文段有五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 流畅。(5 分) 语文 第 9页(共 8 页) ①如何才能让一种技术手段既有二维码的存储功能,同时又具备防伪功能呢?②“结构 三维码”可为这两方面充分兼容。③将相关信息和防伪元素集合起来,并用物理方式随机雕 琢在结构多层纸上,④使不同部位具有不同颜色和不同深浅,⑤再使用 AI 智能识别技术将 这种结构特征识别出来,⑥最终形成专属于每一件产品的独有标识。⑦“结构三维码”是在 二维码基础上进行的创新,⑧它较好地制止了普通二维码的易复制问题。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有一年,《奇葩说》舞台上来了一个清华大学博士生。他说自己喜欢表达,所以本科学 了法律;后来听朋友说“学法律的应该了解一下真实的资本市场”,所以硕士学了金融;再 后来参加主持人比赛,想尝试自己在这方面的可能性,于是又念了新闻学博士。他最后问评 委:我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 他的这个问题一下子让作为评委的高晓松怒了。 高晓松说:作为清华最优秀的在校博士生之一,你的表现太让我失望了!一个读到博士 的人竟然要问别人“我要找什么工作”!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是“镇国重器”,清华、北 大走出来的学子应该胸怀天下,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追求真理,改造世界。只关心找什 么样的工作、如何赚钱,这与普通技校毕业的学生有什么区别!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语文 第 10页(共 8 页)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 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3 分)D(A 概念混淆,“雅乐”只是“礼乐”组成的一部分;B“从模仿古代雅乐 表演转为注重发扬礼乐为本的教化精神”理解错误,“新雅乐走向成熟”于文无据;C“彻 底改变了青少年的音乐认知”言过其实。) 2.(3 分)C(“辩证分析”错误。) 3.(3 分)A(理解偏颇,新雅乐还有其他表现形式。) 4.(4 分)①我国经济腾飞、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呼唤文化的多元化,吸引了外域流行 音乐进入;(1 分)②科技进步带动了流行音乐的快速传播;(1 分)③流行音乐通俗易懂、 易学易唱的特点适应了人们的娱乐需求;(1 分)④流行音乐种类丰富,契合了广大青少年 的身心发展特征。(1 分) 5.(6 分)①从继承的角度:大力推广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的传统音乐,陶冶 人们的心性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鉴赏能力。(2 分)②从创作的角度:创作富有民族特色、 具有正能量的流行音乐,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2 分)③从交流的角度:加强与世界各地 的音乐文化交流,互相学习,提升技艺,促进文化融合与情感沟通。(2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6.(3 分)C(“对他的印象发生了转变”错误,从“不怕就是你所不高兴的人,在你 极端孤寂的时候和他说了几句话,似乎也是镇定精神的良药”可见,屈原即使是与“不高兴 的人”交谈也能使心境平静,更加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 7.(3 分)B(“现实主义文学特色”不当,应为“浪漫主义”。) 8.(4 分)第一处写风和雷电止息,月光斜照,烘托了宁静恬淡的气氛,也反映出了屈 原在与人交流之后,心境由孤寂转为平静。(2 分)第二处渲染了冷寂凄清的气氛,反衬出 婵娟死后屈原悲怒难言的心情。(2 分) 9.(6 分)①侧面交代。通过屈原对河伯的独白侧面表现出婵娟对屈原的尊敬和支持, 塑造了一个尊敬师长、有正义感的婵娟形象。(2 分)②正面描写。婵娟正式出场后,通过 对婵娟动作和语言的精准刻画,表现出她对屈原的景仰、知恩图报和甘愿献身的精神。(2 分)③对比衬托。将宋玉和婵娟进行鲜明对比,通过宋玉的“阴柔”和对屈原的背叛衬托出 婵娟刚强的气节和光明磊落的胸怀。(2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0.(3 分)D 11.(3 分)B(刺史,汉设立为监察郡县的官员。) 12.(3 分)A(“赏识和挽留”文中无此信息。) 13.(8 分)⑴(4 分)陈蕃利用朝会的时机,坚持为李膺等人申辩,请求加以宽恕,提 升他们的官爵。(注意“因”“固”“理”“原宥”的翻译。) ⑵(4 分)陈蕃一直痛恨这帮人,决心诛杀宦官,恰逢(或:正好)窦武也有这个打算, 语文 第 11页(共 8 页) 陈蕃于是与窦武一起谋划这件事。(注意“疾”“志”“会”“谋”等的翻译。) 14.(3 分)①宫廷争斗,宦官专权;②谋事不密,走漏风声;③宁折不弯,不避强权; ④身逢乱世,敢于直言。(答出任意三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5.(3 分)C(应为“山川的冷漠无情衬出人世的悲恨相续”。) 16.(6 分)①咏史怀古。作者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借六朝更替的往事,抒发了国家 兴亡、物是人非的感叹。②借古鉴今:一是劝诫朝廷居安思危,勤勉于政治,切勿骄奢以亡 国,步六朝旧尘,令后人再伤“往事”;二是正告拥兵自重的藩镇,切莫依据山川形势划地 为王,否则,终将像历史上划江而守的小朝廷一样归于覆灭。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6 分)①为国以礼 ②其言不让 ③上食埃土 ④下饮黄泉 ⑤随意春芳歇 ⑥王孙自 可留(每句 1 分,有错则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8.(3 分)A(翻天覆地:①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②形容闹得很凶。沧海桑田:大海 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匠心独运: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独创性地运 用巧妙的心思。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境地。设身处地: 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络绎不绝: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接不断。川 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19.(3 分)B 20.(3 分)C 21.(6 分)(答案示例)①完全依赖机遇的力量(2 分)②不是因为我们自身的任何价 值(2 分)③一方面会让我们充满期望(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 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22.(5 分)②把“为”改为“使”;③在“将”前面加上“它”;④在“深浅”后面 加上“的结构特征”⑥去掉“专属于”(或:去掉“独有”);⑧把“制止”改为“解决”。 (每改对一处给 1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表达准确、协调,可酌情给分。) 四、写作(60 分) 23.(60 分)参照高考作文阅卷标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