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20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含解析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国卷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20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含解析 1

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20)‎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蔓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31‎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D.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讲了垃圾分类的意义,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 B.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C.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D.《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3.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31‎ 材料一:‎ 任何一门艺术的道理都包含在作品表达中,因此长期大量欣赏优秀艺术作品,永远都是“慢”这门艺术最佳的途径。戏曲的道理也不例外。在戏曲风行的千百年里,无数目不识丁的农民扶老携幼在乡村戏台下津津有味地欣赏,从来没有生发过“不懂”戏曲的感慨。戏曲之所以曾经拥有广泛的受众,就是由于这些观众有长期欣赏戏曲的经验积累:他们既熟悉戏曲演绎的故事,亦熟悉戏曲叙事方式和舞台表演手段,所以才能与舞台上戏剧人物的喜怒哀乐产生共鸣,才能为生旦净丑的唱念做打鼓掌喝彩。‎ 当前我们面临的窘境是曾经妇孺能解的戏曲,今天连大学生都慨叹“不懂”。这是因为戏曲生存语境变了,现代人在成长过程中很少欣赏戏曲,更难以通过优秀戏曲的长期熏陶形成审美经验。更重要的原因是,现代社会公共教育建构了有异于传统的知识谱系,其中几乎没有戏曲独特的文本、音乐和表演形态的身影,戏曲历史叙事和伦理取向也有异于现有谱系,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现代观众和戏曲的隔膜。‎ ‎(摘编自傅谨《如何让更多人“看懂”“听懂”戏曲》,《人民日报》2019年7月19日)‎ 材料二:‎ 一位当代戏曲剧作家指出:“不少剧目在舞台上倡导的东西,正是观众厌恶的东西;而它所反对的,又恰恰是人们所喜爱的。”不过,尽管内容和观念陈旧,但是中国戏曲的表现手段有着独特的魅力,令世界各国艺术家们青睐。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提出的“间离效果”的艺术方法就深受中国戏曲表演的启发。法国前卫戏剧理论家阿尔托极力推崇东方剧场,说它是一种演员的剧场,而西方剧场则完全忽略了演员身体的动作,一味强调语言对白就是一切,致使作为视觉艺术的戏剧竟然无从发挥形象之美。‎ 把莎士比亚戏剧移植到中国戏曲中,使两者形成了优势互补。戏曲中自由的舞台时空可以表现莎剧中广阔的宇宙,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可以表现莎剧中各种人物和激情;而莎剧中普遍的人性和复杂的人物心理则可以在戏曲的虚拟传神、简繁有致的形式中得以凸现和延展、夸张和强化、发扬和光大。莎士比亚戏剧在这种结合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和意义,戏曲也在此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形式,在与西方戏剧文化的对话中更新陈旧的观念。‎ ‎(摘编自张德明主编《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 材料三:‎ 在戏曲现代戏创作中,由于现代社会迅速变化的生活节奏和碎片化的生活内容,程式语汇赖以生存生长的高度稳定性、可辨识性遭遇了难以破解的难題。怎么办?张曼君选择了打破程式、回到歌舞。“‎ 31‎ 在我的创作实践中,也一直试图借此建立起自己的表达线路图,进而拓展表演艺术空间,促进产生新的时空可能性、新的美学思维形态。”从赣南采茶戏《十二月等郎》中的“二胡舞”到评剧《红高粱》中的“抬轿舞”、秦腔 《狗儿爷涅槃》中的“板凳舞”等,张曼君对戏曲现代戏的艺术处理,已然不是上场拿范、台口亮相的样式,而大量运用了现代歌舞形式和意象符号。戏曲理论家和德称之为“三民主义”(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习俗),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戏曲理论家周育德称之为“无动不舞”,生动概括了她的导演特色。‎ ‎(摘编自郑荣健《“张曼君现象”对戏曲现代实践的启发》,《中国艺术报》2019年1月28日)‎ ‎1.下列不属于现代人“不懂”戏曲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现代人在成长过程中很少欣赏戏曲,缺乏戏曲审美经验。 B.现代社会公共教育几乎没有构建与戏曲相关的知识谱系。 C.戏曲的历史叙事和伦理取向与现代人的观念有所不同。 D.曾经妇孺能解的戏曲与当代观众的隔膜在进一步加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前,无数农民虽目不识丁却能津津有味地欣赏戏曲,是由于他们熟悉戏曲演绎的故事、戏曲叙事方式和舞台表演手段。 B.中国戏曲陈旧的内容和观念,并不能遮掩其表现手段的独特魅力,这种手段受到世界各国艺术家们的青睐,甚至被借鉴。 C.由于西方戏剧艺术方法的缺陷,莎士比亚戏剧中普遍的人性和复杂的人物心理很难得到表现,借鉴中国戏曲,可以弥补这个问题。 D.针对戏曲现代戏创作中遭遇的难以破解的难题,张曼君在创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办法,受到了相关专家的高度评价。 3.中国戏曲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请结合材料分析。‎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10月1日—3日,2018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逐一揭晓,为人类智慧文明的高塔,再次垒上耀眼的一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两位免疫学家——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的本庶佑。‎ 31‎ ‎10月8号,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分别是诺德豪斯和罗默。评委会指出,他们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以解决世界最大难题,藉由建构出能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大大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 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设立的系列奖项,用于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学发现与发明成果。从生物学家发现免疫系统制动机制而衍生癌症治疗新方法,到物理学家用光镊移动微小物体并制造最短最强激光脉冲,再到化学家掌控酶和抗体定向进化的力量,无一不是基础科学领域的发现,发展成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益工具、手段和方法。今年的获奖名单,再次秉承了诺贝尔的遗愿,也让全球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对做出这样贡献的科学家有所敬重。‎ ‎2018年10月8日《科技日报》‎ 材料二:‎ ‎2018诺贝尔奖得主“背景”大揭秘 泰晤士高等教育2019年世界大学排名TOP200‎ ‎2018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学术背景 排名 学校中文名 国家/地区 总分 奖项分布 ‎2‎ 剑桥大学 英国 ‎94.8‎ 诺贝尔化学奖 ‎3‎ 斯坦福大学 美国 ‎94.7‎ 诺贝尔经济学奖 ‎5‎ 加州理工学院 美国 ‎94.1‎ 诺贝尔化学奖 ‎6‎ 哈佛大学 美国 ‎93.6‎ 诺贝尔化学奖 ‎8‎ 耶鲁大学 美国 ‎91.3‎ 诺贝尔经济学奖 ‎10‎ 芝加哥大学 美国 ‎90.2‎ 诺贝尔经济学奖 ‎15‎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美国 ‎87.7‎ 诺贝尔化学奖 ‎19‎ 康奈尔大学 美国 ‎85.1‎ 诺贝尔物理学奖 31‎ ‎27‎ 纽约大学 美国 ‎81.0‎ 诺贝尔经济学奖 ‎65‎ 京都大学 曰本 ‎67.3‎ 贝尔生理学或民学奖 ‎77‎ 麦克马斯特大学 加拿大 ‎64.4‎ 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8年10月9日《新浪看点》‎ 材料三:‎ 纵观诺奖百年来的奖励对象,大致可划为两类:发现问题者与解决问题者。某种程度上也是科学与技术的分野与关联。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轴上,发现问题占据着前半篇的中心位置,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宗师们光芒万丈,用一系列触及因果、存在、时空等哲学位面的伟大问题,圈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命题与类别范畴。但2008年金融危机及此后十年证明,人类依然面临着一系列老问题——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粮食供应、流行疫病……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创新,核聚变、新能源、人工智能,与成为普及实用的“答案”尚有距离。简言之,与畅想相比,用技术的突破解决世代交替期的老问题,更为迫切。‎ 无论有心或无意,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从某一角度上可谓顺应、抚慰了世界的焦虑,也鼓舞了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者。生理或医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门目的性与实用性最强的——服务人类的生命健康;化学奖获得者的研究对象酶,堪称发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人类老朋友,此番又在能源与医疗上辟出了新的实用途径;去年还在为引力波的探索而喝彩的物理学奖,今年则授予了对激光应用的工具改良。由此可见,诺奖不功利,但从不排斥解决实际问题者。而这一场国家间解决问题的竞赛,虽然历经磨砺,但却意义非凡,造福人类。‎ ‎2018年10月《科技日报》‎ 材料四:‎ 31‎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本庶佑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他开展研究工作时,正赶上日本科研经费增长期,从年轻时就能够获得研究补助资金和各种支持,所以他从来没有过放弃研究的念头。他认为,日本科研人员退休年龄延长,占据了青年科研人员的位置,所以有必要打造竞争性科研环境,加强培养青年科研群体。本庶佑现年76岁,37岁时成为教授。他十分重视基础医学,治学态度严谨,早早就获得国际学界高度认可。人们在赞叹本庶教授22年如一日坚持专项科研的可贵精神和业绩的同时,也应该深入考察日本顺应世界医药研发事业发展新形势,力保日本医药科研与开发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思维和政策、运作举措。‎ 日本早在2001年就提出“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的口号,这项计划公布之后,日本人18年就拿了18个诺贝尔奖,相当于每年一个,日本人究竟为何屡获诺奖?首先让我们看看日本学者的待遇: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06年调查,大学教授年收入71.4万元,仅次于飞行员。2008年,日本大学教授平均工资已达到90万人民币。再让我们看看日本在科研上的投入: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科学研究,2007年科研经费占GDP的3.67%,是全世界最高的,远远超过美国。日本企业、大学也十分支持科学家:日本企业专门为科学家设立各种奖项,让他们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安心工作。而日本大学多半是研究型大学,用科研带动教学,不浮躁,不功利,拼的是真实的科研成果。科学家赤崎勇50岁还没什么成就,但名古屋大学依然支持他,甚至花巨资为他建造实验室,后来,赤崎勇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培养的学生天野浩,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师夷长技以自强,科学落后就是真正的落后,科学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2018年10月《中国青年报》‎ 31‎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概括了2018年度诺贝尔奖部分奖项的获奖情况,其中,基础科学的深入研究为自然科学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起了推动作用。 B.材料二介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背景,由此可见,如果他们没有在世界顶尖院校的学习或工作经历,就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上有如此突出的贡献。 C.材料三指出,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或许是因为针对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老问题,用技术解决问题更为迫切,同时也可以鼓舞这样的实践者。 D.几则材料介绍诺奖的相关情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以不同角度为切入点,使读者深入了解这一全球瞩目的活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化学家诺贝尔设立诺贝尔奖项,旨在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学发现与发明成果。今年的获奖名单,也让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 B.2018年诺奖获得者主要来自英美日加等拥有世界一流教学资源和学术实力的国家,他们对物理、化学或经济学等领域有独到的研究。 C.本庶佑获得诺奖时已经76岁,赤崎勇50岁还没什么成就,可见,科研之路,年龄不是问题,态度决定高度。 D.诺德豪斯和罗默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建构出能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从而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 3.随着2018年度诺贝尔奖项的尘埃落定,这些科学家的成功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作为青年学子,你对我国的科研工作有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作答。‎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对脱贫攻坚进行了新的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扶贫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创新,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以此为根本遵循。自2013年年底作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不断丰富与完善,系统回答了扶贫中“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核心问题。目前,我国扶贫必须在实践中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我国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紧,任务重。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精准扶贫的核心是扶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现农村地区脱贫奔富最核心是要充分利用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优势,找准路子,因地制宜开展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项目。这需要紧紧抓实“三个覆盖”:产业发展覆盖到村,强化致富门路,加大回引创业力度,把产业发展作为打好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道路硬化覆盖到社,夯实基础设施,“要想富、先修路”“人心齐、泰山移”;技能培训覆盖到户,提升造血功能,细化技能培训规划,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转移的培训力度。‎ ‎(选自“搜狐网”,有删改)‎ 材料三:‎ 在短短数十年里,中国已经使得近7亿人口脱离绝对贫困,是世界反贫困史上的奇迹。不过,新的反贫困运动仍有必要,因为全球化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导致收入分化和社会不公平,社会矛盾激化,出现不稳定。从这个角度来看,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保护社会的最基本手段。也就是说,扶贫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基本社会公平和正义。但是,现实中的精准扶贫往往产生着新的问题,影响社会公平的实现。因为精准扶贫基本上是一种财富再分配,就存在着一个分配给谁的问题。因为是通过分配方式进行,经常会导致村民“阶级”的再分化,产生新一类型的社会“不公平”,一般表现在不同宗族之间、家族之间、村民群体之间。一旦涉及利益分配,这些传统的因素和新产生的因素都会卷入进来。这样很容易产生新的“认同”‎ 31‎ 政治。在很多地方,社会对基层官员的信任度本来就不高,“精准扶贫”是一种新的政治,搞不好容易造成新的隔离和新的对立。‎ ‎(选自“和讯网”,有删改)‎ 材料四:‎ 精准扶贫是一项惠民工程,目的之一是能够让农村地区改变贫困面貌,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小康社会。一个地区的文化程度往往决定着这个地区的经济状况,村民的文化程度不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贫困由此而生。农村人口数量庞大,诸多访问对象的文化程度只停留在小学低年级水平。六十岁以上的村民接受教育的人极少,中年人中大多女性没有接受过教育。文化水平过低使得村民对大多事物的理解存在偏差,不愿接受新鲜的东西。他们对于国家政策的理解上也就产生了困难,一般不太关注国家的政策导向,所以出现了对精准扶贫参与度不高的现象。发展教育,提高村民认知水平和文化程度对解决贫困问题尤为重要。‎ ‎(选自《科学与财富》期刊,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如果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脱贫”的目标,就必须在“扶贫”的实践中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B.“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技术指导,可见“扶技”是实现农村地区脱贫奔富的最核心。 C.精准扶贫基本上是一种财富再分配,一旦涉及利益分配,就容易产生新一类型的社会“不公平”。 D.作为一项惠民工程的“精准扶贫”,却常被一些文化水平低的农民误解,有些村民不愿意接受。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1‎ ‎ ) A.四则材料都关注到精准扶贫所产生的困惑与难题,但对实现扶贫目标并没有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 B.四则材料都没有注重对新闻事实的“点”上的详细报道,而重在“面”上对精准扶贫进行了深入思考。 C.对于“精准扶贫”的新闻报道,材料一重在理论支撑,材料二重在“扶技”问题,后两则重在产生的难题。 D.四则材料虽然来源不尽相同,有报纸,有网站,有杂志,但都捕捉到社会热点,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 3.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精准扶贫”?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 材料一:    ‎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是以书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使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孩子课外阅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佳方式之一。以往的亲子阅读,主要是针对上学的孩子,而如夸,亲子阅读的范围已扩展至学龄前儿童,甚至几岁的小娃娃。因为“阅读”对孩子们来说不仅意味着文字阅读,还包括图画等非文字阅读;亲子阅读有朝着更低龄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有些家庭并没有阅读习惯,可看到别的家庭都进行亲子阅读后,便盲目跟从,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后,由于选材、方法、指导等欠妥,不仅阅读氛围没有营造起来,孩子没有获益,反倒浪费了时间、精力和金钱。‎ ‎(摘编自刘天放《奠让“亲子阅读”流于形式》)  ‎ 材料二:‎ 31‎ ‎(摘编自“家长帮·阅读”)‎ 材料三:    ‎ 一些家长对亲子共读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共读就是给孩子传授知识,将共读等同于学算术、学认字、背唐诗、背英语单词,过早将孩子带入应试教育模式,这样反而增加了孩子的烦恼。实际上,阅读是一扇窗口,亲子共读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美好与乐趣,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因此,家长要避免将急功近利的情绪带到共读中。亲子共读不要在意眼前的收获,而要放眼长远,使孩子在阅读中学习到优秀品质。‎ 亲子共读也无须拘泥于场所和环境,不是待在家里才能进行亲子共读,要带着孩子大胆走出家门,多参加阅读活动,多走进大自然,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阅读产生更美好的感悟。为孩子提供多元化的阅读环境,让他们明确自己的阅读兴趣,会使亲子共读更有效率。亲子共读贵在坚持,需要家长多用心。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但会冷了孩子的心,还会给他们的性格培养带来不好影响。‎ 31‎ ‎(摘编自胡蔚《亲子共读贵在用心》)  ‎ 材料四: ‎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家、教授凯瑟琳·斯诺说,大量研究发现,亲子阅读和儿童的语言发展在短期内有着直接的联系。丰富的家庭阅读环境对孩子的语音意识、词汇发展、文字意识以及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从长期来看,当孩子进入小学之后,亲子阅读对孩子的快速认读、阅读理解、独立思考和表达及未来的终身发展都有帮助。‎ 研究发现,亲子阅读对儿童深层次的阅读理解能力、词汇发展等方面都提供了独立贡献超过20%的影响因素。在美国的研究中,中产阶级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发展中产生的差异大概为33%。亲子阅读能够独立贡献20%的差异,也就是说33%由社会经济地位带来的差异中,有20%是可以通过亲子阅读来弥补。在美国,通过20年的实践,让很多人认识了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实践过程中,除了家长态度积极,很重要的一点是社会力量支持,美国很多的社会组织和公立图书馆都会提供机会,给孩子派书送贴纸,鼓励他们阅读。波士顿的公共图书馆一直有一项名为“1000本书”的阅读计划,鼓励孩子在6岁上小学之前读满1000本图画书。凯瑟琳·斯诺说:“我觉得这是中国社会可以借鉴的,早期阅读不仅是家长和老师的责任,还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   ‎ ‎ (摘编自《哈佛教授:亲子阅读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31‎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母阅读习惯不好(每天阅读不足半小时)的家庭,孩子日阅读时长普遍较短,这表明父母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作用不容忽视。 B.家长进行亲子共读,目的主要集中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增进亲密的亲子关系上,为了拓展知识界限、提升能力的也比较多。 C.对于亲子共读的内容,家长的选择多倾向于为儿童创作的作品,认可老师的推荐,受网站或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内容的影响较大。 D.家长进行亲子阅读,较少考虑为学科(如语文、英语)成绩提升打基础,为了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而制定个性化家庭教育方案的也不多。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亲子阅读中,书的介质作用和阅读的纽带作用相结合-再加上形式多样化,使得亲子阅读范围已经覆盖了0-3岁的小孩。 B.亲子阅读对儿童的语言发展在短期内影响很大,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对语言发展的影响逐渐消失,而对独立思考等有影响- C.在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大概为33%,而通过亲子阅读可以弥补其中大概六成的差异。 D.儿童的早期阅读需要家长重视和社会力量的支持,美国在后一方面做得较好,有一些成功的经验,这值得中国社会借鉴。 3.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要做的具体事情和应避免出现的问题。‎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机器人新闻是使用算法自动从结构性数据中生成的新闻,这种依赖数据生成新闻的程序一旦开发出来就可以高速生产出海量的内容。所谓机器新闻写作是一种自然语言生成引擎,利用算法程序,通过采集大量的各种题材及高质量的数据,建立各种分类的庞大数据库,借助人工智能(AI)实现从数据到认识、见解和建议的提升和跨越,最后由机器自动生产新闻。由此可见,机器人新闻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自动化,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动化新闻。‎ 目前热度正居高不下的机器人以其强大的精准性、时效性和数据挖掘能力在新闻领域中脱颖而出。通过“多、快、好”且本来就备受关注的新闻消息吸引并锁住大众,机器人新闻俨然成为了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 紧随着西方国家将机器人应用于新闻生产的成功实践,近几年来,把机器人撰写新闻稿件应用于新闻生产过程也在国内新闻生产领域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和推广,并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成的报道也主要是那些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消息、快讯等新闻题材。‎ ‎(摘编自《机器人新闻:开启新闻生产模式新样态》)‎ 材料二:‎ 最先出现的腾讯梦幻写手,第一次将AI(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应用于国内新闻生产中;新华社推出的“快笔小新”则是开启了央媒机器人写稿的先河;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让写稿机器人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了2.0的时代。其它的如阿里巴巴与第一财经、南方都市报等都争先恐后地加入到利用机器人生产新闻过程的大潮中,并推出了自己的新闻机器人“DT稿王”和机器人“小南”。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促进传媒业传统思维的转化、采编流程的优化以及内容结构的深化,日渐成为新闻生产过程的最佳触媒。‎ 人工智能在目前还没有办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但人工智能在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上的优势是传统记者所无法比拟的,物联网时代的海量传感器可能使媒体面临更多的大数据挖掘报道,这将使机器人新闻的优势持续扩大。‎ 31‎ 同时,机器人新闻可以用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人工智能也能轻松地对每个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进而生产定制化的新闻产品。‎ 那些重大的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又无法通过实时直播传输的讯息,比如初发地震、突发性洪涝灾害等专业新闻媒体可能无法实时记录的场景,对于机器人新闻来说并不值一提,通过实时数据检测和数据分析,算法会自动识别、筛选和数据处理,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将消息发布和传达给受众,并且精准、有效。‎ ‎(摘编自《新闻写作机器人将被普遍应用》)‎ 材料三:‎ 目前的AI写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它背后的潜力依然让“靠写字谋生”的笔者不能平静。如今,业内都在讨论AI的“奇点”,“奇点”可以理解为AI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变成强人工智能。李开复认为,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如同人类可以推理和解决问题的AI)需要漫长的时间,但是从强人工智能到超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智慧)可能仅仅需要一天的时间。‎ 虽然当下,写作者还可以惴惴度日,但高枕无忧的写作时代已经结束了。如果奇点真的来临,作为写作者的人的价值真的毫无存在的必要了吗?‎ 雨果科幻文学奖获得者,《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给出了她的思考:“在未来,工厂机器流水线留给机器人,人会以更加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人的独特性会体现出来:思考、创造、沟通、情感交流;人与人的依恋、归属感和协作精神;好奇、热情、志同道合的驱动力。”人和机器人最大的差别不是计算能力和文字转化,而是人的情感、道德内核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索。你给AI再多次的训练,它也只不过是更改一个个值对应的函数和概率,却理解不了这些值背后的含义,更不用说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来作为新作品的题材了。创造者的个性化思考才是文字作品的价值所在!‎ ‎(摘编自《机器人书写时代到来,营销行业将被彻底颠覆》)‎ 31‎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机器人新闻起源于西方国家,广泛运用于国内新闻生产领域,俨然成为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 B.人工智能的优势显而易见,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机器人新闻的优势还将持续扩大,但目前人工智能还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 C.人工智能可充分利用其数据处理能力的优势,分析用户的阅读习惯,从而生产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阅读产品。 D.人工智能的出现意味着写作者高枕无忧的写作时代已经结束了,但写作者的人的价值依然存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机器人新闻,具有“多、快、好”的特点,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正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 B.人工智能不仅可将人从日常繁重的写作流水线上解脱出来,而且还可以促进人以更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 C.“奇点”的来临虽然对写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它不理解“值”背后的含义,更缺乏写作者的个性化思考。 D.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都写到了国内媒体对机器人新闻的重视,但前者重在介绍机器人新闻写作新样态,后者重在介绍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应用情况。 (3)机器人新闻有哪些优点和局限?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办会目标是“世界园艺新境界,生态文明新典范”。‎ 时代特色:2019北京世园会将充分汇集世界各国最新的园艺创新资源,充分展示人类科技文化创新的最新成果,全面反映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绿色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趋势,反映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绿色生活、建设美丽家园的新常态。‎ 中国风格:2019北京世园会将努力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化到世国会的总体规划、园区建设、园艺展示、活动策划、综合服务等各个环节,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让世界感知中国,让中国融入世界,推动我国由世界国艺生产大国向世界园艺产业强国迈进。‎ 北京品牌:2019北京世园会将紧紧围绕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举办一届园艺、科技、文化、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与八达岭长城交相挥映的园艺盛会。‎ 文化盛宴:2019北京世园会将汇聚不少于1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等官方参展者,不少于100个国内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国内外专业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非官方参展者,吸引不少于1600万人次的参观者。深化相互交流,促进共赢发展,让绿色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让园艺成为创意的新载体,打造“世界园艺新境界,生态文明新典范”的文化盛宴。‎ ‎(摘編自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官方网站)‎ 材料二:‎ 31‎ 我们应该追求携手合作应对。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現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昨天,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闭幕,在座许多嘉宾出席了论坛。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建设一条开放发展之路,同时也必须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这是与会各方达成的重要共识。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习近平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三:‎ 不久前,美国航天局的卫星数据显示,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在全球森林资源持鉄减少的背录下,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推动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连续多年开办防沙治沙国际培训班,帮助非洲等地发展清洁能源…中国的绿色发展经验广为传播,正在惠及世界。‎ 北京世园会搭建的,不仅是世界园艺业展示和欣赏的平台,也是贸易和合作的平台。“肯尼亚是非洲鲜切花出口大国,希望通过北京世园会这个窗口,我们能打开中国切花市场。”肯尼亚驻华使馆参赞约輸・奥迪普道出了对北京世园会的期待。中国花卉园艺业同样对北京世园会充满期待。‎ ‎(摘编自《迎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光时刻》,《光明日报》,2019年4月29日)‎ 材料四:‎ 中国馆不仅仅从外观上看很有特色,还有很多细节也十分耐人寻味。为了减少场馆内的空调使用,节约能源,中国馆可以将室外的风吸到地下,然后通过一段200多术的管线,在夏季的时候将风输送到场馆给室内降温。此外,中国馆的屋顶还有一套完整的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之后可以作为植物的灌溉用水、景观用水。‎ 为体現生态文明的成果,展现科技与创新的力量,园区将汇集最新视听科技技术,依托科技与文化、科技与园艺打造以科技与未来为主题的系列表演,通过“科技+文化”“科技+园艺”双轮駆动,将举办“奇幻光彩森林”“音乐喷泉表演”“机器人表演”等具有科技内容的表演,引领人们更好地体验绿色生活。‎ ‎(摘编自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与世界对话生态文明》,人民网,2019年4月23)‎ 31‎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融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于一体,将通过多个细节安排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B.2019北京世园会将吸引众多参展方和参观者,能以园艺为载体,深化多方合作,弘扬新的生活理念。 C."一帯一路"、北京世园会等活动彰显中国开放发展的思想,走绿色开放发展之路是世界各国的共识。 D.北京世园会许多细节之处充分体现科技元素,充分展现科技与创新的力量,有力体现绿色生活理念。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世园会的办会目标注重创新,关注文化,兼顾国际发展新趋势、本土文化特色和提升城市品位等多方面内容。 B.世界各国携手合作有利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的相关问题,有利于人类实现共同的梦想。 C.中国的绿色发展经验惠及世界的多个国家,2000年到2017年,中国绿化面积总量占全球的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 D.北京世园会是一场中国与世界生态文明的对话盛会,能展现北京的城市建设的目标,能扩大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 3.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哪些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民间文学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历史上和当代的许多大作家,都是喝着民间文学的乳汁长大的。民间文学为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这种文化基因是其他任何东西不能替代的。‎ 民间文学是塑造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力量。民间文学所蘊含的风俗习惯、伦理观念、价值观、审美趣味等,参与了当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塑造过程。‎ 民间文学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提供了原创性的精彩文本及样式。在与世界各民族交往中,观音、妈祖等中国民间文学中的神话形象,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民间文学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宝库,也是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 ‎(摘编自郭超《民间文学再不抢救,今后就没有了》)‎ 31‎ 材料二:民间文学的演述始终与某一生活情境联系在一起。民间文学与生活情境之间的联结最为牢固,同时也具有多向度的社会意义。倘若脱离了具体的生活情境,民间文学便无以演述,也失去了演述的必要。比如,在壮族地区,情歌只有在歌圩的情境中才能充分显示出生活的价值。‎ 民间文学的实际状况让民间文学研究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即城乡一体化进程迅速导致民间文学口传文本枯竭,民间文学研究不再可能从田野中荻得源源不断的文本资源。如今,在大部分乡村,人们已听不到村民演述农耕生活的各种口头文学了。‎ ‎(摘编自万建中《打捞失落的民间文学》)‎ 材料三:近年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一直在为民间文学传承人才的发掘、培养而努力。命名了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并通过民间艺术表演展示活动、民间文艺学术研讨及交流活动、民间文化传承人专题研修班等相关研修和培训活动,为培养民间文学传承人和研究学人搭建发展平台。‎ 八年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启动了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经过一大批民间文学专家及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这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已经亮相。该数据库包含神话、传说、史诗、歌谣、谚语、歇后语、谜语、民间说唱等,几乎囊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口头文学收集的原始资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大的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堪称“民间四库全书”。‎ 尽力恢复民间文学曾经生存的民俗场,是破解民间文学传承难题的关键。否则,对传承人的保护就只能是暂时的,建立庞大的数据库可能也会治标不治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恢复民俗场。比如,受到现代文化娱乐活动的冲击,山歌这样一种民间文学形式也就失去了传承的民俗场。但是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完全可以在一些旅游景点开展山歌对唱的民俗表演活动,这种民俗表演既能够吸引游客,又能够培养新的传承人,不失为一种新的民俗场类型。‎ ‎(摘编自王锦强《如何唤醒沉睡的民间文学资源》)‎ 材料四:但从发展趋势来看,传统民间文学作品中那些富于感染力和思想性的内容,将长期存活在人民的口耳之间,不过,它们必然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异,被讲唱的机会也将大为减少。大量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直接相关的新的口头创作,则会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它们在现在和未来,都将是民间文学中占主要位置的部分。‎ 31‎ 不过,大多数民间文学研究者由于向来把主要精力放在传统的民间文学方面,忙于“抢救”而往往忽略了对各种新的口头创作的研究,因此,这一领地还是我国现阶段民间文学研究上的薄弱环节。‎ ‎(摘编自安德明《变异与永恒——民间文学的现状与未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不可替代的文化基因,许多著名作家就是从民间文学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才创作出了文学精品的。 B.民间文学不仅塑造了当代中国的人文精神,也为中国与世界各民族交往、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载体。 C.民间文学的演述往往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和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及各种仪式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 D.城乡一体化进程使我们距离传统的民间文学越来越远,我们很难再从田野和乡村中获得演述农耕生活的各种口头文学。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掘和培养民间文学传承人才,命名杰出传承人并开展各种展示、交流、研修和培训活动,是解决当前民间文学传承问题的重要举措。 B.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是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的阶段性成果,是人类最大的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堪称“民间四库全书”。 C.传统民间文学演述的民俗场因现代化进程的冲击而遭遇破坏,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但我们还是可以在民俗场的恢复方面做些努力。 D.保护传统的民间文学固然重要,但也不能无视现实生活中丰富鲜活的口头文学现象,应关注当代产生的活跃在民间的口头创作。 3.以上四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数字化教学仍然以PPT演示、网络资源搜索、在线讨论测试等形式为主。教师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设计教学、频繁操作设备、组织课堂活动、批改作业、进行网络互动等,这与传统教学差别不大。师生间、生生间缺乏深度互动,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教学观念并无更新。智慧教学是数字化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与数字化教学相比,教学环境由传统教室向智慧学习环境转型,教学观念也从“标准化生产”‎ 31‎ 向个性化学习转变。智慧教学平台能自动向教师推送备课素材,引入外部优质的开放教育资源,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情、开展个性化指导,自动分析学生作业成绩,等等。师生间实现课内外、校内外、线上线下的多类型、多层次交流。‎ ‎(摘编自杨现民《论我国数字化教育的转型升级》,《教育研究》2014年5期)‎ 材料二:‎ 教学资源库建设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花了大价钱、大功夫建起一个“大而全”的教育资源“杂货铺”,为何成了好看不好用的摆设,使用的人少之又少?要破解这个难题,可以参照金融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例子。一是走产教融合之路。主持院校联合了全国3个行业协会、45所院校和50家企业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整合,率先实现全国金融专业群(包括院校学生及社会学习者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有效解决了优质教学资源“怎么建”的问题。二是更新教学模式。运用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技术,将金融运营等工作场景转化为数字化模拟应用场景,尝试混合式教学、情境教学、翻转课堂等,大大激发教与学的活力,解决了优质教学资源“怎么用”的问题。三是实行多元评价。设置校企“在线双导师”,支持教师应用网络空间进行在线点评与在线实训指导,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一次性终结性评价为主的模式,提高了过程性评价的比重,解决了资源库应用效果“怎么评”的问题。‎ ‎(摘编自《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好还得用好》,《光明日报》2018年5月25日)‎ 材料三:‎ 法国和挪威等国家开始将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作为核心课程的重要部分,英国、爱沙尼亚、芬兰等也正计划改变传统课程的构建方式,使得学习者能够使用快速变化的技术来驾驭世界。但他们坚决反对以数字化技术来代替教学,强调用数字化技术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指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主题内容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学习如何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生活。数字化技术向学习者提供模拟环境,可以帮助他们应用知识或技能并展开交流合作,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这一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也至关重要。教师要从知识提供者转变为教练,集中精力指导与训练学生开展学习,而不是提供信息。这些做法对于我们在数字化教育中的“思想纠偏”很有借鉴意义。‎ ‎(摘编自余胜泉《欧洲数字化教育发展现状与启迪》,《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1月)‎ 材料四:‎ 31‎ 数字化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人文意蕴缺失的问题。由于教育者与学习者置身虚拟的教学环境之中,数字化教育缺乏现实情境中面对面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和对学习者的情感关怀,这极易造成学习者的情感冷漠及交往能力退化。数字化环境不必考虑现实社会的利益关系、规范约束,在这样自由的环境中,学生易发生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数字化教育为学习者提供的海量信息资源,尤其是可带来强烈刺激的图片、视频,使学生更倾向于回避独立思考、探索问题,有的学生甚至成为网络游戏的奴隶,身心发展严重受损。‎ ‎(摘编自王森《数字化教育人文意蕴的缺失与回归》,《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9年1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前我国的数字化教学主要采取PPT演示、网络资源搜索等形式,存在师生间、生生间缺乏深度互动,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教学观念守旧等不足。 B.依靠数字化技术的升级,智慧教学大大节省教师的时间与精力,减少了教师对设备的依赖,从而使他们能把注意力放在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上。 C.金融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调用多方面的社会力量,很好地利用了各种数字化技术,并在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上有所创新,以此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D.欧洲不少国家十分重视数字化与教育的融合,希望改变传统课程的构建方式和转变教师的角色,并利用数字化技术,并来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比我国当前的数字化教学,未来的智慧教学变得更加高效、更加开放,师生间的互动将更加深入,同时教师也能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B.教学资源库建设成为摆设的重要原因,是片面追求教学资源的数量与种类,忽略了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无法提供足够好用的优质教学资源。 C.在数字化教育过程中易出现人文意蕴缺失的问题,这既与数字化技术虚拟化的特点有关,当然也与教育者和学习者不恰当的使用方式有关。 D.在世界范围,积极改变传统教育、大力推进数字化教育已是大势所趋,这说明数字化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有着全面的优势。 (3)当前我国的数字化教育,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着哪些需要转变的地方?‎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31‎ 智慧医疗是一种以患者数据为中心,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医疗服务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数据获取、知识发现和远程服务。数据获取由医疗物联网完成,知识发现依靠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远程服务则由云端服务与轻便的智能医疗终端共同提供。‎ 以产检为例,孕妇怀孕期间需要进行数次产检,通常需要反复从家里到医院检查.实际上,孕妇的大部分常规检查,如宫缩、胎心、胎动等都可以借助仪器完成。如果采用智慧医疗模式,该孕妇只需要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快生产时去医院产检即可,其余可以在家里通过终端设备自助完成,并将信息传输到医院,再由医生给出检查报告。‎ 香港某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倪明选告诉记者,与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相比,智慧医疗具备多个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智慧医疗推进较为积极的并非医药企业,而是电信运营。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市场,电信运营商多在积极向这一领域扩张,将其视为全新的盈利增长点。‎ 中国的智慧医疗产业目前仍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政策及规范也有待完善。现行政策按医院审批和监管模式进行,不利于智慧医疗的发展,同时目前还存在对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信息保护的缺失。‎ ‎(摘编自《中国证券报》戴小河《智慧医疗产业步入启动期,细分领域龙头初现》)‎ 材料二:‎ 材料三:‎ 不久前,在孙逸仙纪念医院精准肿瘤外科治疗中心,医生利用三维可视化系统,为一个7岁小女孩成功切除了一个巨大的肝母细胞瘤。‎ 因肿瘤与周围脏器紧密纠缠,手术的难度非常大。“切多了,孩子很可能大出血,下不了手术;切少了,短期内肿瘤就会复发。”中心副主任陈亚进说。现有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MR)扫描技术,都只能表达某一界面的解刹信息,医生们只能凭经验由多幅二维图像去“构想”‎ 31‎ 病灶与其周围组织的三维几何关系。全息投影和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医生完整切除病灶,病人也从中获得更多信息。最后,陈亚进为这名女童切下了一个直径为15厘米、重达1.4公斤的肿瘤,出血少于200毫升,达到精准微创的效果。‎ ‎(摘编自新华社《未来大家会怎么看病?告诉你些医疗“黑科技”》)‎ 材料四:‎ ‎8月19日,在湖南某大学举办的第20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上,一款被称为“大超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惊艳“亮相”:100份病历的导入和批量诊断总共只需要4.8秒,单个病例仅需0.05秒,“大超人”利用“临床大数据十超级计算+人工智能技术”,通过IPAD和病人交互,根据症状描述开具检查单。检查结果出来后,系统自动出具诊断结论,给出最佳治疗方案,一线临床医生要做的只是对结论予以确认,最终人工智能和医生的诊断结论一致度达到98﹪。‎ ‎456分!11月6日晚,2017年度国家执业医师资格综合笔试的合格线一公布,某信息机器人“智医助理”以超出分数线(360分)96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我国甚至是全球第一个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评测的机器人。‎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医疗界的“阿尔法狗”真的来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患者数据是智慧医疗服务模式的基础。数据获取由医疗物联网完成,依靠大数据处理技术实现知识发现。 B.由"2010-2016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统计表"可知,中国医疗信息化资金规模逐年扩大,增长率则逐年递减。 C.三维可视化系统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弥补了以往医生只能凭经验构想病灶与其周围组织几何关系的不足。 D.医疗界的阿尔法狗-"大超人"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不仅检查速度惊人,且和医生的诊断结论几近一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智慧医疗推进较为积极的并非医药企业,而是电信运营商,这说明中国的智慧医疗产业模式目前仍没有成熟。 B.材料二说明,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资金规模逐年扩大,但各年增长率数据显示,中国医疗信息化已进入低速发展阶段。 C.精准、微创一直是外科手术的追求,材料三说明全息投影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31‎ ‎ 使这一目标在各类手术中能得到完全实现。 D."大超人"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医生诊断结论一致度达到98%,起决定作用的是临床数据,其次是超级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3.与传统医疗相比,智慈医疗有哪些显著优势?请结合上述材料加以概括。‎ ‎ ‎ ‎ ‎ ‎ ‎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D; 3.民众方面:(1)提高垃圾分类认知。 ‎ ‎(2) 坚持垃圾分类。‎ 政府方面:(1)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 ‎(2)动员民众积极参与、全民参与;‎ ‎(3)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各个环节的配套衔接工作,提高其运行效率;‎ ‎(4)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解析:1.“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仅仅是原因之一。 2.A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没谈垃圾分类的意义。‎ B“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错。‎ C原文是“应当……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措施”,选项变未然为已然。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紧扣题干中“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这个问题来筛选相关信息;同时还应注意题干中“结合材料”一语,不能随意编造。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虽然知道垃圾应该分类的人很多,但仅了解简单分类的人也不少,由此要对居民加强宣传力度,强化他们的垃圾分类意识,使他们掌握分类方法并养成良好习惯。从材料二中“有人说”的话语和“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可知,政府要担负起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责任,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罚措施。 ‎ ‎ ‎ ‎2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C; ‎ 31‎ ‎3.内容、观念方面:把西方戏剧移植到中国戏曲中,丰富戏曲的表现形式,更新戏曲陈旧的观念。思维、样式方面:打破戏曲的程式,运用现代歌舞形式和意象符号,建立一种戏曲现代实践的新思维、新样式。 解析:1.“戏曲与当代观众的隔膜”不是现代人不懂戏曲的原因,而是结果。 2.“很难得到表现”说法过于绝对。 3.根据把莎士比亚戏剧移植到中国戏曲中,使两者形成了优势互补”在与西方戏剧文化的对话中更新陈旧的观念”对戏曲现代戏的艺术处理,已然不是上场拿范、台口亮相的群式,而大量运用了现代歌舞形式和意象符号。戏曲理论家龚和德称之为’三民主义’(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习俗)“加以概括。 ‎ ‎ ‎ ‎3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D; 3.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重视基础科学的教育。 ‎ ‎②提升青年学历层次,使之努力跻身世界顶尖大学受教。 ‎ ‎③重视理论研究,更注重解决问题的技术实践。 ‎ ‎④打造竞争性科研环境,加强培养青年科研群体。 ‎ ‎⑤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 ‎ ‎⑥提高科研学者的待遇,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 ‎ ‎⑦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兴办科研型学校。 解析:1.“如果……就”说法绝对。 2.“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是前提条件,“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是结果。 3.本题难度中等,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解答本题,首先抓住题干中“科学家的成功""思考”"青年学子我国的科研工作”等关键信息,然后定位答题区间。从材料二可看出,跻身世界顶尖大学的重要作用,可从培养学生方面来提建议。从材料三可看出,应注重解决问题的技术应用的实践。材料四较多谈到曰本一些科学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内外因素,可从经费支持、科研环境、治学态度、科研学者待遇、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等方面借鉴日本的做法,提出建议。 ‎ ‎ ‎ ‎4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A; 3.①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在实践中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 ‎②充分利用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优势,找准路子,因地制宜开展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项目。‎ ‎③全力避免产生新一类型的社会“不公平”,尽量实现社会的真正“公平”。‎ 31‎ ‎④发展农村教育,扩大相关宣传,让村民更好地理解国家政策,提高精准扶贫参与度。 解析:1.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实现农村地区脱贫奔富最核心是要充分利用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优势,找准路子,因地制宜开展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项目。”所以选项B中说:“扶技”是当前精准扶贫的核心,理解有误。 2.四则材料都关注到精准扶贫所产生的困惑与难题,但对实现扶贫目标并没有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材料一中没有提到精准扶贫的困惑和难题。 3.更好地开展“精准扶贫”的措施可以结合“目前,我国扶贫必须在实践中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实现农产业发展项目。”“因为是通过分配方式进行,经常会导致村民阶级的再分化,产生新一类型的社会不公平’,一般表现在不同宗族之村地区脱贫奔富最核心是要充分利用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优势,找准路子,因地制宜开展脱贫攻坚间、家族之间、村民群体之间”“六十岁以上的村民接受教育的人极少,中年人中大多女性没有接受过教育”“发展教育,提高村民认知水平和文化程度对解决贫困问题尤为重要”等內容概括得出。‎ ‎ ‎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D; 3.(1)具体事情:①家长要坚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好坚持每天两小时以上的阅读。②选择多种阅读环境和阅读样式,让孩子获得更多的自由阅读空间。(2)应避免出现的问题:①不要盲目跟风,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②避免急功近利,不要在意眼前的收获。③避免时常中断,不能坚持,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解析:‎ ‎1.本题考查检索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受网站或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内容的影响较大”与材料二不符,家长选择网站或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内容的比较少。‎ ‎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评价文本的基本倾向的能力。A曲解文意,原文说“甚至几岁的小娃娃”,所以选项中“已经覆盖了0-3岁的小孩”表述错误。B“对语言发展的影响逐渐消失”错,于文无据。 原文说亲子阅读对儿童的语言发展在短期内有积极促进作用,没有信息表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亲子阅读对孩子语言发展的影响会消失。C“中产阶级家庭和低收人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大概为33%”错,应是“中产阶级家庭和低收人家庭的孩子在发展中产生的差异大概为33%”。‎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 ‎ ‎6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C;‎ ‎(3)优点: ‎ ‎①自动化程度高、写作效率高,发稿多快好。‎ ‎②可以用来满足个性化阅读需求,生产出定制化的新闻。‎ 31‎ ‎③在地震等传统媒体无法实时直播的领域。能精准、有效、最快发布信息。‎ 局限:‎ ‎①无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力,目前只能报道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消息、快讯等新闻题材。‎ ‎②机器人只能靠函数和概率,无法理解背后的含义,更无法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来作为新作品的题材。‎ ‎③机器人无法具备人的情感.道德内核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索。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选项A,“广泛运用”有误,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可知,近几年来,把机器人撰写新闻稿件应用于新闻生产过程也在国内新闻生产领域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和推广,并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成的报道也主要是那些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消息、快讯等新闻题材。‎ 只是“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和推广”。故答案选A。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选项C,“它”应指人工智能。‎ 根据原文可知,它也只不过是更改一个个值对应的函数和概率,却理解不了这些值背后的含义,更不用说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来作为新作品的题材了。‎ 创造者的个性化思考才是文字作品的价值所在!故答案选C。 (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筛选、概括、整合的能力。‎ 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机器人新闻有哪些优点和局限?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对题干的把握,考生可以从如下原材料中进行筛选:目前热度正居高不下的机器人以其强大的精准性、时效性和数据挖掘能力在新闻领域中脱颖而出。‎ 31‎ 通过“多、快、好”且本来就备受关注的新闻消息吸引并锁住大众,机器人新闻俨然成为了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 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促进传媒业传统思维的转化、采编流程的优化以及内容结构的深化,日渐成为新闻生产过程的最佳触媒。‎ 人工智能在目前还没有办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但人工智能在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上的优势是传统记者所无法比拟的,物联网时代的海量传感器可能使媒体面临更多的大数据挖掘报道,这将使机器人新闻的优势持续扩大。‎ 同时,机器人新闻可以用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人工智能也能轻松地对每个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进而生产定制化的新闻产品。‎ 它也只不过是更改一个个值对应的函数和概率,却理解不了这些值背后的含义,更不用说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来作为新作品的题材了。‎ 创造者的个性化思考才是文字作品的价值所在!‎ ‎ ‎ ‎7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C; 3.①积极倡议携手合作,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 ‎ ‎②推动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连续多年开办防沙治沙国际培训班,帮助非洲等地发展清洁能源。‎ ‎③注重科技与创新的力量,用科技引领绿色生活。‎ ‎④搭建各类平台,促进多方经济产业发展。‎ 31‎ ‎⑤中国增加绿化面积,改变环境。 解析:1.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C项,“是世界各国的共识”错误,原文“这是与会各方达成的重要共识”,选项扩大了主体的范围。故选C。 2.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加因果等。题中C项,“中国绿化面积总量占全球的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错误,“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故选C。 3.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哪些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唯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現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概括第一点;根据“推动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连续多年开办防沙治沙国际培训班,帮助非洲等地发展清洁能源”概括第二点;根据“通过‘科技+文化’‘科技+园艺’双轮驱动,将举办‘奇幻光彩森林’‘音乐喷泉表演’‘机器人表演’等具有科技内容的表演,引领人们更好地体验绿色生活”概括第三点;根据“北京世园会搭建的,不仅是世界园艺业展示和欣赏的平台,也是贸易和合作的平台”概括第四点;根据“不久前,美国航天局的卫星数据显示,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概括第五点。‎ ‎ ‎ ‎8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B ‎3.①材料一侧重介绍民间文学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②材料二侧重介绍民间文学面临的问题。‎ ‎③材料三侧重介绍我国相关部门在抢救民间文学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④材料四侧重介绍应关注当代新的民间文学创作。‎ 解析:1.“民间文学不仅塑造了当代中国的人文精神”以偏槪全。原文是“民间文学是塑造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力量……参与了当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塑造过程”。‎ ‎2.“是人类最大的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说法绝对,材料 三中说的是“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大的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 ‎3.四则材料因各自定位不同、出发点不同,所以侧重点也有所差异。在阅读过程中,要抓住重点语句分析其与中心话题的关系,从而把握各材料的重心。材料一强调民间文学的重要意义,旨在阐明民间文学再不抢救,今后就没有了。材料二通过介绍民间文学具有浓厚的生活属性,指出民间文学面临枯竭的现状。材料三通过介绍我国相关部门在抢救民间文学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唤醒沉睡的民间文学资源。材料四则介绍当代新的民间文学创作,意在引起关注。 ‎ ‎ ‎ ‎9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D; ‎ ‎(3)①视教学为“标准化生产”的陈旧观念。 ‎ ‎②在建设教学资源库片面追求“大而全”(或:不重视教学资源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 31‎ ‎③以数字技术代替教学。‎ ‎④把教师当作知识提供者而不是促进“深度学习”的教练。‎ ‎⑤在数字化教育忽略人文意蕴的培养。 解析:(1)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项,“从而使他们能把注意力放在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上”错误,原文“师生间实现课内外、校内外、线上线下的多类型、多层次交流”。故选B。 (2)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D项,“在人才培养上有着全面的优势”错误,原文“数字化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人文意蕴缺失的问题”。故选D。 (3)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当前我国的数字化教育,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着哪些需要转变的地方,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教学观念也从‘标准化生产’向个性化学习转变”“教学资源库建设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花了大价钱、大功夫建起一个‘大而全’的教育资源‘杂货铺’”“但他们坚决反对以数字化技术来代替教学,强调用数字化技术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教师要从知识提供者转变为教练,集中精力指导与训练学生开展学习,而不是提供信息”“数字化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人文意蕴缺失的问题”概括答题要点。‎ ‎ ‎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A; 3.①利用互联网远程服务,有助于整合医疗资源,缓解看病难问题,降低就医成本。(据材料一) ‎ ‎②利用三维可视等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减轻病人痛苦。(据材料三)‎ ‎③利用大数据处理等技术,有助于减轻医务人员负担,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据材料四); 解析:1.增长率不是逐年递减,而是有波动,图表显示2013年增长率提高。 2.B项“中国医疗信息化已进入低速发展阶段”于文无据,资金增长率的降低不等于低速发展,充其量说明产业扩张速度减缓。‎ C项中“这一目标在各类手术中能得到完全实现”的分析以偏概全,夸大事实。‎ 31‎ D项“起决定作用的是临床数据,其次是超级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强分主次,违背原意。 3.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智慧医疗的显著优势,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如果采用智慧医疗模式,该孕妇只需要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快生产时去医院产检即可其余可以在家里通过终端设备自助完成,并将信息传输到医院,再由医生给出检查报告不久前,在孙逸仙纪念医院精准肿瘤外科治疗中心,医生利用三维可视化系统,为一个7岁小女孩成功切除了一个巨大的肝母细胞瘤""100份病历的导入扣批量诊断总共只需要4.8秒,单个病例仅需0.05秒,‘大超人利用临床大数据+超级计算+人工智能技术’,通过IPAD和病人交互,根据症状描述开具检查单”概括答题要点。‎ ‎ ‎ 3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