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6)

‎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文震孟,字文起,待诏征明曾孙也。祖国子博士彭,父卫辉同知元发,并有名行。震孟弱冠举于乡,十赴会试。至天启二年,殿试第一,授修撰。‎ 时魏忠贤渐用事,数斥逐大臣。震孟愤,上《勤政讲学疏》,言:“陛下当大破常格,鼓舞豪杰心。陛下昧爽临朝,寒暑靡辍,政非不勤。然鸿胪引奏,跪拜起立,如傀儡登场已耳。祖宗之朝,君臣相对,如家人父子。咨访军国重事,闾阎隐微,情形毕照。奸诈无所藏,左右近习亦无缘蒙蔽。”疏入,忠贤屏不即奏。乘帝观剧,摘疏中“傀儡登场”语,谓比帝于偶人,不杀无以示天下,帝颔之。一日,讲筵毕,忠贤传旨,廷杖震孟八十,贬秩调外。韩爌力争言官抗疏不纳震孟亦不赴调时顾同寅坐以诗悼熊廷弼为有司缉获波及震孟并斥为民。‎ 崇祯元年以侍读召,充日讲官。震孟在讲筵,最严正。时大臣数逮系,震孟讲《鲁论》,反覆规讽,帝即降旨出尚书乔允升、侍郎胡世赏于狱。帝尝足加于膝,适讲《五子之歌》,至“为人上者,奈何不敬”,以目视帝足。帝即袖掩之,徐为引下。故事,讲筵不列《春秋》,帝以有裨治乱,令择人进讲。震孟,《春秋》名家,为首辅温体仁所忌,隐不举。次辅钱士升指及之,体仁佯惊曰:“几失此人!”遂以其名上。及进讲,果称帝旨。‎ 八年七月,入阁预政。两疏固薛,不许。阁臣被命,即投刺司礼大奄,震孟独否。掌司礼者曹化淳,雅慕震孟,令人辗转道意,卒不往。震孟刚方贞介,有古大臣风,惜三月而斥,未竞其用。归半岁,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卷一百三十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韩爌力争/言官抗疏/不纳/震孟亦不赴调/时顾同寅坐/以诗悼熊廷弼/为有司缉获/波及震孟/并斥为民 B.韩爌力争/言官抗疏/不纳/震孟亦不赴调/时顾同寅坐以诗悼熊廷弼/为有司缉获/波及震孟/并斥为民 C.韩爌力争/言官抗疏/不纳震孟/亦不赴调/时顾同寅坐/以诗悼熊廷弼/为有司缉获/波及震孟/并斥为民 D.韩爌力争/言官抗疏/不纳震孟/亦不赴调/时顾同寅坐以诗悼熊廷弼/为有司缉获/波及震孟/并斥为民 答案 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试”,此处指明清科举时每三年一次的中央考试,由礼部主持。会试中选后参加“殿试”,殿试第一的通称状元。‎ B.“闾阎”,原本指里巷的门,后借指平民居住的地方,也借指民间或平民百姓。文中“闾阎隐微”指民间细微的隐情。‎ C.“廷杖”,即是在朝廷上行杖打人,是对朝中的官吏实行的一种惩罚。“廷杖震孟八十”,即在廷堂打震孟八十大板。‎ D.“入阁”,此指“入内阁做事任职”。明初所设内阁,是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成为明朝中央行政机构。‎ 解析 明代内阁只是政务的辅助机构,通过票拟、修旨来辅政,始终未能成为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答案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震孟嫉恶如仇,敢于直言进谏。魏忠贤把持朝政,贬斥大臣,为非作歹,震孟愤而上疏,请求皇帝打破常规,鼓舞豪杰,了解民情,免受蒙蔽。‎ B.震孟讲学认真,规讽入情入理。他讲君臣之道,皇帝因此释放被拘大臣;讲《五子之歌》时,皇帝坐姿不端,震孟目视表明态度,让皇帝改正。‎ C.震孟学问造诣高深,为人景仰。他生于世家,精通《春秋》,皇帝想听人讲解《春秋》,次辅钱士升就点名上报了他,皇帝对文震孟的讲解很满意。‎ D.震孟坚守道德操守,决不趋炎附势。新入内阁,按例要把名片送给司礼监太监,唯独震孟没有这样做,即使司礼太监叫人传言,他也坚决不去。‎ 解析 温体仁对文震孟是“隐不举”,钱士升极力举荐,温体仁才不得不上报。‎ 答案 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谓比帝于偶人,不杀无以示天下,帝颔之。‎ ‎(2)故事,讲筵不列《春秋》,帝以有裨治乱,令择人进讲。‎ 答案 (1)(魏忠贤)说(文震孟)把皇帝比作木偶,不杀了(他)就不能够警示天下,皇帝点头赞成。‎ ‎(2)按照先例,御前讲经没有列入《春秋》,崇祯皇帝认为《春秋》有益于治理国家,命(内阁)择人进宫讲解。‎ ‎【参考译文】‎ 文震孟,字文起,是待诏大学士文征明曾孙。祖父文彭曾任国子博士,父亲文元发曾任卫辉府同知(知府的副职),皆以名声品行著称。文震孟二十岁乡试中举,十次赴京会试。至天启二年,殿试获第一,被授翰林院修撰官。‎ 当时魏忠贤逐渐把持朝政,多次贬斥大臣。文震孟愤懑难抑,上《勤政讲学疏》,说:“陛下要改弦更张,激励豪杰奋力进取。陛下拂晓临朝,寒冬盛夏不停息,治政不是不勤奋。但是,鸿胪寺官员引导大臣朝见皇上,跪拜起立,如傀儡登场而已。祖宗当年上朝的时候,君臣相对,如同家人父子。皇上向大臣咨访军国大事以及民间细微的隐情,对国政民事了如指掌。奸诈之徒没有地方藏身,左右亲近之人也没有机会蒙蔽。”文震孟把他的奏疏呈上,却被魏忠贤私下扣押隐瞒,没有立即呈报到皇帝那里。某日,皇帝正在看戏,魏忠贤趁机摘取文震孟奏疏中“傀儡登场”的话语,(魏忠贤)说文震孟把皇帝比作木偶,不杀了(他)就不能够警示天下,皇帝点头赞成。一天,给皇上讲经结束,魏忠贤传旨,在廷堂上杖打文震孟八十大板,贬官调往京外。韩爌极力争辩,谏官上奏章直言进谏,皇帝不采纳,文震孟也不去调任之地,恰好这时顾同寅因写诗悼念熊廷弼而犯罪,被有司捕获,波及文震孟,文震孟与他一并被贬斥为平民。‎ 崇祯元年,文震孟被以侍读官征召,担任了日讲官。震孟在讲筵,最庄严端正。当时多位大臣被逮捕入狱,文震孟为崇祯皇帝讲解《鲁论》(《论语》在鲁地流传的一种版本),他反复讲解,规劝讽喻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感悟了,马上下旨从狱中释放出尚书乔允升、侍郎胡世赏。一天,文震孟讲经,崇祯皇帝把一只脚搁在膝上(翘二郎腿),正好讲解《五子之歌》,到“为人上者,奈何不敬”时,文震孟用两眼直瞅着崇祯皇帝的脚。崇祯皇帝立即用袖子掩住脚,再慢慢地把脚抽回,放下。按照先例,御前讲经没有列入《春秋》,崇祯皇帝认为《春秋》有益于治理国家,命(内阁)择人进宫讲解。文震孟精通《春秋》,为当时名家,被首辅温体仁嫉恨,隐瞒而不举荐。次辅钱士升直接点名说文震孟,说他可当此任,温体仁无奈,假装吃惊地说:“几乎漏了这个最佳人选!”于是把他的名字列入报给皇上。等到文震孟进宫讲《春秋》,果然很合崇祯皇帝的心意。‎ 崇祯八年七月,崇祯皇帝让文震孟入阁参与朝政。文震孟两次上疏坚决辞谢,崇祯皇帝不允许。按照惯例,阁臣一经任命,就向司礼太监投递名帖,唯独文震孟不这样做。掌管司礼监的太监曹化淳,一向仰慕文震孟,令人辗转表达情意(希望文震孟去司礼监叙话),文震孟最终还是没有去。文震孟刚直方正忠贞耿直,有古代大臣的风范,可惜入阁三个月就被罢免,没有完全发挥他的才能。归家半年,就去世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陆逊,字伯言,吴都吴人也。世江东大族。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术与康有隙,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逊年长于康子绩数岁,为之纲纪门户。孙权为将军,始仕幕府,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禽。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扇动山越,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黄龙元年,权东巡建业,征逊辅太子。时建昌侯虑于堂前作斗鸭栏。逊正色曰:“君侯宜勤览经典以自新益,用此何为?”虑即时毁彻之。射声校尉松于公子中最亲,戏兵不整,逊对之髡其职吏。南阳谢景善刘廙先刑后礼之论,逊呵景曰:“礼之长于刑久矣,廙以细辩而诡先圣之教,皆非也。君今侍东宫,宜遵仁义以彰德音,若彼之谈,不须讲也。”先是二宫并阙中外职司多遣子弟给侍全琮报逊逊以为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若其不佳,终为取祸。且闻二宫势敌,必有彼此,此古人之厚忌也。琮子寄,果阿附鲁王,轻为交构。逊书与琮曰:“卿宿留阿寄,终为足下门户致祸矣。”琮既不纳,更以致隙。及太子有不安之议,逊上疏陈:“太子正统,宜有盘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书三四上,及求诣都,欲口论適庶之分,以匡得失。既不听许,而逊外生顾谭、顾承、姚信,并以亲附太子,枉见流徙。太子太傅吾粲坐数与逊交书,下狱死。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余财。‎ ‎(选自《三国志·陆逊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先是/二宫并阙中外职司/多遣子弟给侍/全琮报逊/逊以为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 B.先是/二宫并阙/中外职司/多遣子弟给侍/全琮报逊/逊以为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 C.先是/二宫并阙/中外职司多遣/子弟给侍全琮报逊/逊以为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 D.先是/二宫并阙中外职司/多遣子弟给侍全琮报逊/逊以为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 B [本题采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做题时综观四个选项,发现主要的分歧点在前半部分。对前半部分进行断句,理解文意是关键。“先是”是“当初”的意思,“二宫”代指当时的太子和鲁王,“二宫并阙”指“东宫太子孙和和鲁王宫的孙霸各立门户”,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故排除A、D两项。“全琮”是人名,作“报逊”的主语,其前应断开;“遣”表“派遣”,“子弟”作其宾语,二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综上,应选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江东,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右,以西为左,故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 B.印绶,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也借指官爵。‎ C.髡,古代一种刑罚,指剃掉头顶周围的头发,是对人的侮辱性的惩罚。‎ D.藩臣,无论宗室外姓,有封国的亲王郡王都可称藩王,藩王的臣子称为“藩臣”。‎ D [“藩王的臣子称为‘藩臣’”说法错误,藩臣是相对君主而言的,是君主的臣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陆逊少负才干,为政体恤百姓。他少年时因年长堂叔几岁,便为堂祖父治家;兼任海昌县令期间,开仓放粮,救济旱灾贫民,勉励并督促耕织生产,百姓得利。‎ B.陆逊智勇兼备,刚正不避权贵。讨伐费栈,因敌兵设计,他多树旗鼓,虚张声势以迷惑敌人,终使匪兵溃散;孙松治军不严,他当着孙松的面对其职吏处以髡刑。‎ C.陆逊耿直务实,为人坦荡真诚。建昌侯孙虑在住所堂前修造斗鸭栏,他直言斥责,孙虑即刻拆毁;全寄阿附鲁王,他写信劝全琮不要纵容儿子,全琮全不在意。‎ D.陆逊正谏不讳,为臣结局凄凉。他认为太子与藩王势均力敌是国家大忌,两者恩宠地位有差别方能相安无事;终因受太子太傅的牵连招致孙权的斥责,愤恨而死。‎ D [“终因受太子太傅的牵连招致孙权的斥责,愤恨而死”错误,从原文中并不能看出陆逊受孙权的斥责是受太子太傅的牵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礼之长于刑久矣,廙以细辩而诡先圣之教,皆非也。(5分)‎ 译文:                                    ‎ ‎                                    ‎ ‎(2)书三四上,及求诣都,欲口论適庶之分,以匡得失。(5分)‎ 译文:                                    ‎ ‎                                    ‎ ‎[答案] (1)礼高于刑已经很久了,刘廙用微不足道的言论违背先圣的教导,那都是不对的。(得分点:“细”“诡”“非”各1分,句意2分)‎ ‎(2)(陆逊)上书多次,甚至请求到京城,想要亲口论述嫡庶的差别,以匡正过失。(得分点:“诣”“適庶”“得失”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世代都是江东有声望的家族。陆逊年幼丧父,跟着堂祖父庐江太守陆康(住)在任职官署。袁术和陆康有仇,准备攻打陆康,陆康送陆逊和亲属们回到吴县。陆逊比陆康的儿子陆绩大几岁,就为陆康管理家务。孙权做将军时,开始在将军府中任职,出任海昌屯田都尉,并兼任县令。海昌县连年大旱,陆逊开仓放粮,救济贫民,勉励和督促农业生产,使百姓得到利益。会稽的山贼首领潘临,长期以来是当地的祸患,多年没能抓获。陆逊率领招募的部下士兵,进入深山险地讨伐,所到之处都被降服。丹杨盗匪首领费栈接受曹操的委任,煽动山越,作为内应,孙权派陆逊讨伐费栈。费栈党羽众多而前往讨伐的兵马很少,陆逊就增设牙旗,分散布置鼓角,晚上潜入山谷间,擂鼓呐喊前进,盗匪当时就失败逃散。黄龙元年,孙权向东巡视建业,征召陆逊辅佐太子。当时建昌侯孙虑在住所堂前修造斗鸭栏,陆逊严肃地说:“君侯您应当勤奋阅读经典来自我更新进步,做这些东西干什么?”孙虑立即拆毁了斗鸭栏。射声校射孙松在公子中最受孙权喜爱,放纵士兵,军纪松弛,陆逊当着他的面对他的属吏给予剃发的处罚。南阳谢景赞扬刘廙先刑后礼的言论,陆逊呵斥谢景说:“礼高于刑已经很久了,刘廙用微不足道的言论违背先圣的教导,那都是不对的。你如今侍奉太子,应该遵循仁义来宣明善言,像刘廙那样的言论,是不应该宣扬的。”当初,东宫太子孙和和鲁王宫的孙霸各立门户,朝廷内外的职务,多数派官宦子弟担任。全琮告知陆逊,陆逊认为子弟如果有才,不愁不被任用,不应徇私情来求得名利;如果才德不好,终究会招致灾祸。而且听说两宫势均力敌,必定会各自结成派别,这是古人深深忌讳的。全琮的儿子全寄,果然逢迎攀附鲁王,轻率地与太子互相构陷。陆逊写信给全琮说:“您庇护阿寄,终究会给您的家族带来灾祸啊。”全琮完全不接受这些意见,反而因此与陆逊有了矛盾。等到出现了太子地位不安稳的议论,陆逊上书陈述:“太子是正统,应该有磐石一样坚固的地位,鲁王是藩臣,应当使他所受的恩宠和地位与太子有差别,彼此各得其所,上下得以相安无事。臣恭谨地叩头流血把这意见报告给您。”(陆逊)上书多次,甚至请求到京城,想要亲口论述嫡庶的差别,以匡正过失。孙权全不采纳,而陆逊的外甥顾谭、顾承、姚信,都因为亲近攀附太子,含冤被流放。太子太傅吾粲因多次和陆逊通信而获罪,投入狱中死去。孙权多次派遣宫中使者责备陆逊,陆逊愤恨而死,时年六十三岁,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