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延边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为120分。试卷共6页、16道题。‎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楚辞》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之一,它刻画了丰富的女性形象,也营造了独特的女性形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外貌形体上,《楚辞》中的女性形象趋向于柔美、纤弱,体现女子优美的体态和秀丽的容貌。如《大招》“朱唇皓齿,嫭以姱只。比德好闲,习以都只。”大段语言文字铺陈出形象华丽、美丽动人的女子形象,非仅如此,云中君沐浴用的是兰汤,穿在身上的是如花般华美的衣服;山鬼身上披的是薜荔,腰上系的是女萝……香花香草的气息配上女子的绚烂奇艳,“香草美人”的形象顿时跃然纸上。‎ 在性格方面,《楚辞》中的女性往往忧郁、多愁善感。如《湘君》中的湘夫人赴湘君之约,来到河边仍未见湘君的影子,“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一派萧悲的景象,衬托出伊人的愁苦。再如 《山鬼》:“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她的惆怅哀怨之情是用萧瑟的风雨之景衬托出来的。在作者笔下,惆怅哀伤、欲语还羞的姿态更能彰显女性之柔美。‎ 在个性气质上,《楚辞》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出浪漫性的特征,原型大多取材自幻化的神女,往往虚无缥缈。一方面,她们是高高在上的神女,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另一方面,作者赋予她们更多的人性,在作者笔下这些神女也会为情所困,会因想念神君而叹息。即使是身为天帝女儿的湘夫人,也并非人们所预想的那般难以亲近,相反她十分温和可人。昔日众人眼中高高在上、完美无缺的神女,在屈原的《山鬼》里变成了亲和温婉、情感丰富,性格中还有些瑕疵的普通人。神与人截然不同的特点,却奇妙地融合在《楚辞》的女性形象中。‎ ‎《楚辞》中这些女性形象的独特风貌,有其形成的原因。首先,《楚辞》成书于战国时期,这个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原始的生殖力崇拜的强烈色彩已经逐渐退化,对于女性的形象描给开始出于审美需求,实用性的审美观转向为纯审美。其次,《楚辞》产生于南方楚地。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助于楚人丰衣足食,而南方阴湿的气候,又使得他们个性文弱,气质纤细,情感温和,多愁善感。再加上楚地重淫祀,盛行巫风,这种祭祀活动往往充满着神秘感。在此背景下的楚人自然而然把女性形象跟神秘的女巫联系在一起。最后,《楚辞》的作者是屈原,他对于女性有着自己完美的认知和寄托,如《离骚》中“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塑造了一个香草美人的形象,也是屈原借此形象自喻。又加之作者自身政治上的不得志,美人的形象也反映在作者笔下的人物上,对美人的思慕,又何尝不是作者“致君尧舜上”的梦想或人生理想的真实写照?此中的苦闷和困顿,更丰富了《楚辞》的艺术性和审美特征。‎ ‎(改编自匡晶《〈楚辞〉中的女性形象》)‎ ‎1. 下列诗句中不符合《楚辞》女性形象特点的一项是(4分)‎ A.荷衣兮惠带,倏而来兮忽而逝。‎ B.滂心绰态,姣丽施只。小腰秀颈,若鲜卑只。‎ C.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D.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 《楚辞》中的女性特点——(总分式)—→外貌、性格、气质——(例证法)—→《楚辞》中的具体篇章。‎ B. 《楚辞》中的女性性格特点——(例证法)—→相关篇目中的诗句——(融情于景)—→惆怅哀伤。‎ C. 《楚辞》中的神女——(神性减弱,人性增强)—→有瑕疵的普通人——(神人融合)—→《楚辞》中的女性形象。‎ D. 时代背景、人文环境、屈原的认知和寄托—→《楚辞》中的女性形象风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4分)‎ A. 受时代局限,《楚辞》中的女性大多柔弱凄婉、哀伤幽怨,这也是男权社会的鲜明特色。‎ B. 《楚辞》中女性的特点映射出屈原悲苦的人生际遇,这反映屈原一贯的现实主义风格。‎ C. 屈原笔下的女性秀外慧中、超凡脱俗,这完美的个性气质也是屈原自我高洁志趣的展现。‎ D. 《楚辞》中“美人”还可象征君主或美好理想,苏轼在《赤壁赋》中化用了该“美人”意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鞋     刘庆邦 有个姑娘叫守明,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定亲的彩礼送来了,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 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 ‎ “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 ‎ “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妹妹作嫁妆。”‎ ‎  妹妹跟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妹妹看,她把包袱放进箱子,啪嗒就锁上了。‎ 家里只有自己时,守明才关了门,把彩礼包儿拿出来。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她的脸红通通的,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想到新娘子,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 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张开指头拃了拃,心中不免吃惊,天哪,那个人人不算大,脚怎么这样大。脚大走四方,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她想让他走四方,又不想让他走四方。要是他四处乱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她想有了,把鞋做得稍小些,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的脚疼,走不成四方。想到这里,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脸都憋得红了。‎ ‎  “合适吗?”‎ ‎   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就是有点紧。‎ ‎  “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 ‎   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来说脚疼。 ‎ ‎“你疼我也疼。”  ‎ 那个人问她哪里疼。  ‎ ‎“我心疼。”  ‎ 那个人就笑了,说:“那我给你揉揉吧!”  ‎ 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她抱的动作大了些,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摸摸脸,脸还火辣辣的。‎ 瞎想归瞎想,在动剪子剪袼褙注时,她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 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她不记得稿子里说的是什么,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叫什么名字,她却记住了。她当时想,这个男孩子,年纪不大,胆子可够大的,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她这个年龄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想着想着,就把自己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去了。不知道那人有没有对象,要是没对象的话,不知道喜欢什么样的……‎ 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媒人,守明正要表示心烦,一听介绍的不是别人,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一时浑身冰凉,小脸发白,泪珠子一串串往下掉,母亲以为她对这门亲事不乐意,守明说:“妈,我是舍不得离开您!”‎ 媒人递来消息,说那个人要外出当工人,守明一听有些犯愣,这真应了那句脚大走四方的话。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还,她一定得送给那人一点东西,让那个人念着她,记住她,她没有别的可送,只有这一双鞋。‎ 那个外出的日期定下来了,托媒人传话,向她约会。她正好亲手把鞋交给那个人。约会的地点是村边那座高桥,时间是吃过晚饭,母亲要送她到桥头去,她不让。守明把一切都想好了,那个人若说正好,她就让他穿这双鞋上路——人是你的,鞋就是你的,还脱下来干什么!临出门,她又改了主意,觉得只让那个人把鞋穿上试试新就行了,还得让他脱下来,等他回来完婚那一天才能穿。‎ 守明的设想未能实现.她把鞋递给那个人时,让那个人穿上试试.那个人只笑了笑,说声谢谢,就把鞋竖着插进上衣口袋里去了。直到那个人说再见,鞋也没试一下。那个人说再见时,猛地向守明伸出了手,意思要把手握一握。‎ 这是守明没有料到的。他们虽然见过几次面,但从来没有碰过手。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低着头把手交出去了。那个人的手温热有力,握得她的手忽地出了一层汗,接着她身上也出汗了。那个人大概怕她害臊,就把她的手松开了。‎ 守明下了桥往回走时,见夹道的高庄稼中间拦着一个黑人影,她大吃一惊,正要折回身去追那个人,扑进那个人怀里,让她的那个人救她,人影说话了,原来是她母亲。怎么会是母亲呢!在回家的路上,守明一直没跟母亲说话。‎ 后记:我在农村老家时,人家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那个姑娘很精心地给我做了一双鞋。参加工作后,我把那双鞋带进了城里,先是舍不得穿,后来想穿也穿不出去了。第一次回家探亲,我把那双鞋退给了那位姑娘。那姑娘接过鞋后,眼里一直泪汪汪的。后来我想到,我一定伤害了那位农村姑娘的心,我辜负了她,一辈子都对不起她。 (有删改)‎ 注:袼褙:用碎布、旧布糊成的厚片,多用来制布鞋鞋底。‎ ‎4.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灵秘密,守明照镜子时,“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寥寥数语,初恋少女的微妙心理就显露出来了。‎ B.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守明的美好形象,就是在与母亲收人家的彩礼、偷偷监视女儿约会等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逐渐凸显出来的。‎ C.小说擅长在平淡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守明与未婚夫分别后见一黑影,大吃一惊,原来是母亲,这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情节就颇具匠心。‎ D.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如未婚夫和守明约会时随意把鞋插进口袋,分手时又主动与守明握手等等。‎ ‎5. 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亊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概括。(6分)‎ ‎6. 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概括。(6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30分) ‎ ‎(一)文言文阅读(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高祖为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吏,为泗上亭长。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大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辟仇,从之客,因家焉。沛中豪杰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上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亭,止饮,夜皆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妪何哭妪曰:“人杀吾子。”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者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苦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选自《汉书·高帝纪》)‎ ‎7.下列对句子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4分)‎ A.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妪何哭 B.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妪何哭 C.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妪何哭 D.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妪何哭 ‎8.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高祖”即汉高祖刘邦,高祖是刘邦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而起的名号。‎ B.“谒”是进见时用的名帖,又称“名刺”“名帖”,类似于后来的名片。‎ C.“季”是刘邦的字,古代有一定身份的人除了名,还有字,如屈原名平字原。‎ D.“坐上坐”就是坐在职位最高的位置上,“上坐”的“坐”是座位的意思。‎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汉高祖有胸襟,有气量。他到了壮年,才当上泗上亭长,他在观看秦始皇出行时,发出了“大丈夫当如此矣”的感慨。‎ B.汉高祖行事不拘一格。沛县的豪绅和官吏们为奉承县令的贵客,都去送礼,高祖向来瞧不起这种做法,所以一个钱也没带,却戏称“贺礼一万钱”。‎ C.吕公善于相面,看到高祖面相后就很敬重他。酒宴结束送客的时候,吕公告诉高祖要保重自己,并愿意把女儿许配给高祖。‎ D.汉高祖行事灵活变通。他押送民夫到骊山服役,不少民夫半路逃跑,他估计等到达骊山时民夫将全都跑光,于是他放走民夫,自己也准备逃命。‎ ‎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竟酒,后。‎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后人至,高祖觉。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 ‎(二)名句名篇默写(共8分)‎ ‎12、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明显有三处提到“淇水”的句子,其中写女子被抛弃归家途中,用“淇水”起兴,表现内心情感的一句是“   ,   ”。用河水再长也有个岸头来比兴,斥责男子爱情没有边际的一句是 “   ,   ”。‎ ‎(2)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曾说,在他担任总理期间,确实谣诼不断。其中“谣诼”一词出自于《离骚》中的“   ,   ”。‎ 成语“方枘圆凿”一词出自于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离骚》中“   ,   ”这句话与成语“方凿圆枘”意思相似,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第13-14题。‎ 我正在培育的蝴蝶是要灭绝的蝴蝶品种——帕洛斯维第斯蓝蝴蝶,( )。蝶蛹很细小,呈棕色的颗粒状。在   蝶蛹时,我发现蛹壳在往外胀,似乎就要破裂了。几秒钟后,裂缝扩大,一根细长而娇弱的线状物出现在我眼前,是一条昆虫的腿。腿在   ‎ ‎,并且开始往外伸展。慢慢地,迟疑不决地,一只翅膀带着褶皱的蝴蝶出现了。它站在残壳上,摇晃着,努力保持身体的平衡,然后展开翅膀。我的呼吸急促起来。它的美丽令人   。它将织造它的蛹壳,然后躺下,一动不动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最后破蛹而出,   成为一只美丽的蓝色蝴蝶。‎ ‎1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 几个月前,马塔尼博士无意中在圣佩德罗市一个废弃的炼油厂内发现它 B. 是马塔尼博士几个月前无意中在圣佩德罗市一个废弃的炼油厂内发现的 C. 几个月前,在圣佩德罗市一个废弃的炼油厂内马塔尼博士无意中发现的 D. 是马塔尼博士几个月前在圣佩德罗市一个废弃的炼油厂内无意中发现的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 检查 颤抖 瞠目结舌 改头换面 B. 检视 颤动 目瞪口呆 脱胎换骨 C. 检视 颤抖 瞠目结舌 脱胎换骨 D. 检查 颤动 目瞪口呆 改头换面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第15题。‎ 促使你回忆起与父亲去河边钓鱼情形的契机,也许是你再次回到那条河边,也许是你再次见到一朵金银花或闻到一缕花香。此时,你是否会回忆起二十年前河边的金银花丛那醉人的幽香?回忆起温暖的阳光下植物卷曲的叶子?在这里,现实境遇的真实感让位于回忆中感觉的真实感。这些被感觉所唤起的内容,可能是已经被我们“遗忘”的记忆,这些内容其实仍然存在,只不过暂时沉睡在记忆之中,因此有人称之为“非意愿性记忆”。‎ ‎15、为文中画线句找一个例证,以下诗句最合适的一项是(4分)‎ A.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C.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D.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五、写作(50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公元1043年,范仲淹任参加政事,进行了中国古代史上最有力度的变革。他大刀阔斧地选汰官吏。一天他勾销了庸碌无才者,同僚就劝道:“你勾掉这些人很容易,但要想到被勾去的人一家子都会痛哭的啊!”范仲淹严肃地答道:“如果任用这些人,黎民百姓就要遭殃,千家万户就要受难,那时一路(宋代行政单位,相当于后世的省级单位)都会有哭声的。我宁愿让一家去哭,也绝不能让一路都哭!”‎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延边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高一语文试卷(答案)‎ 阅卷安排:默写题(本次为12题)(每人每次大约批105份)‎ 作文组——李宏岩、尹实忠、郭亚秋、姜馨(每人约210份) ‎ ‎5题-----郎秋叶 6题----- 周大力 ‎ ‎10题-----刘丹 11题-----王洁 ‎ ‎1. D (这几句诗出自《诗经•郑风•褰裳》,意思是:你若爱我想念我,赶快提衣蹚溱河。你若不再想念我, 岂无别人来找我?刻画出了一个泼辣、爽朗的女主人公形象,与《楚辞》中的女性忧郁、多愁善感的形象不同。‎ A项出自《九歌•少司命》,写了少司命女神穿着和飘忽不定,也与第二自然段相一致。‎ B项出自《楚辞•大招》,写出了少女的清纯与美丽,与第二自然段《楚辞》描写女子体态优美容貌秀丽相契合。‎ C项出自《九歌•云中君》,表现对云中君的思念之情,与第四自然段神女也会因思念神君而叹息意境相符。)‎ ‎2. C (“神性减弱人性增强”理解有误,原文第四段只说“作者赋予她们更多的人性”,并没有说“神性减弱”;“有瑕疵的普通人”是《山鬼》里的人物,不能以偏概全。)‎ ‎3. D(A “原始的生殖力崇拜的强烈色彩已经逐渐退化”不能说是“时代局限”,更不能说是“男权社会的鲜明特色”。B屈原是浪漫主义诗人,故“这反映屈原一贯的现实主义风格”是错误的。C“这完美的个性气质也是屈原自我高洁志趣的展现”是错误的,屈原笔下的女性是不完美的,是有性格瑕疵的,通过第四自然段“性格中还有些瑕疵的普通人”可以看出来。)‎ ‎4.B(母亲不是一个与守明对立的人物形象,她收彩礼,只是遵从当地习俗,不是因为贪财。她在女儿去约会时跟在后面,是出于保护与关心的目的,并不是监视女儿。母亲与守明不是正反对比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与照应的关系。)‎ ‎5.①做鞋是当时当地的规矩,这样写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时代特点;(2分)‎ ‎②以鞋为线索,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2分)‎ ‎③鞋是情感的寄托物。有助于主人公内在情感与深层心理的发掘与体现。(2分)‎ ‎6. 人物形象:守明是一个朴实、善良,有柔顺品性和传统美德的农村青年女性形象。(2分)‎ 心态:①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满怀憧憬。(2分)‎ ‎②对未来人生和未知命运强烈不安。(2分)‎ ‎(注:该材料为2014年课标2卷小说阅读部分,第4题没有选,提供给大家,讲评试卷时可以补上。‎ ‎4.文末“后记”‎ 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观点一:“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①从形式上看,“后记”与小说没有直接关系,两者是各自独立的文本;②从内容看,小说是乡土生活的诗意想象,“后记”是作者的自我忏悔,两者无法融为一体;③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后记”的“真实”,限制了小说的想象空间。‎ 观点二:“后记”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①从形式上看,小说是一个开放性的文本结构,“后记”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从内容上看,“后记”的“真实”改变小说的田园牧歌风格,于诗意中多了一些冷峻;③从创作倾向上看,“后记”中的自我审视,将传统与现代联系起来,深化了小说的思想主题。)‎ ‎7.B 8.D(“上座”是受尊敬的席位,不是职位最高的位置)‎ ‎9.B(“为奉承县令的贵客”不准确,实为奉承县令。)‎ ‎10. 酒宴快散的时候,吕公就给高祖使了个眼色,坚持要留下高祖。等人们饮完酒,高祖走在最后。‎ ‎11. 走在后面的人到了,高祖睡醒,大家就把刚才发生的事告诉他,高祖听了便暗自高兴,觉得自己了不起。‎ ‎12.(1)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13.B 14.B 15.D ‎16.改革,必将损害一小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但却不能因为这一小部分而牺牲广大人民的利益。‎ 参考构思、立意:(1)生活角度——“改变”等 ‎(2)社会角度——“廉政”等 ‎(3)哲学角度——“整体与局部”等 参考译文:汉高祖(刘邦),是沛县丰邑中阳里(邑和里都是当时的行政单位,邑属于县,里属于邑)的人,姓刘。高祖这个人,胸襟开阔,气量宽宏。不愿干一般人从事的生产劳动。到了壮年,被试用做小吏,当了泗上亭的亭长。高祖曾经去咸阳服徭役,有机会观看秦始皇出行,他大为感叹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啊!”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吕公,跟沛县县令要好,为了躲避仇家,到县令这里客居,于是在沛县安了家。沛县的豪绅和官吏们听说县令家里有贵客,都去送礼祝贺。当时萧何是县里的主吏(也称主吏掾,是协助县令管理人事考核的官职),主管收纳贺礼,他告知各位贵宾说:“礼钱不足一千钱的,请坐在堂下。”高祖虽然只做个亭长,但向来瞧不起那班官吏,于是递上个名帖,假称“贺礼一万钱”‎ ‎,其实一个钱也没带。名帖递了进去,吕公非常吃惊,立即起身到门口迎接。吕公这个人喜欢给人相面,看到高祖面相后就敬重他,并引他到上座坐下。萧何说:“刘季(高祖)向来爱说大话,很少成事。”高祖趁机会要戏弄耍笑一下客人们,就坐了上位,一点也不谦让。酒宴快散的时候,吕公就给高祖使了个眼色,坚持要留下高祖。等人们饮完酒,高祖走在最后。吕公说:“我年轻时就喜欢给人相面,相过许许多多的人,但是没有人像你这样的好面相。希望你保重自己。我有一个亲生女儿,愿意许给你做妻子。” 汉高祖以亭长的身份,替县里押送一批民夫到骊山服役,不少民夫在半路上逃跑了。高祖估计,等到达骊山时,民夫将全都跑光,于是等走到丰邑西面泽中亭时,便停下来休息饮酒,到夜晚就把押送的役夫全部放走。他说:“各位都逃走吧!我从此也逃命去了!”民夫中有十多个年轻力壮的汉子,愿意与高祖一起走。高祖乘着酒兴,当晚就抄小路从泽中走,派一人到前面探路。探路人回来报告说:“前面有条大蛇挡道,咱们还是回去吧。”高祖喝醉了,说:“好汉走路,怕什么!”于是亲自向前,拔剑斩蛇,蛇被斩为两段,道路就通了。又走了几里路,高祖既醉又困,卧于路上。落在后面的人来到高祖斩蛇的地方,见一位老妈妈夜间在那哭泣。人们询问原因,老妈妈说:“有人杀了我的儿子。”有人问:“你的儿子为什么被人杀了?”老妈妈说:“我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变成大蛇,伏在路当中,现在被赤帝的儿子杀了,所以我在此哭泣。”人们以为这位老妈妈说假话,想给他点苦头吃,老太婆却忽然不见了。走在后面的人到了,高祖睡醒,大家就把刚才发生的事告诉他,高祖听了便暗自高兴,觉得自己了不起。那些跟随的人从此也越来越敬畏高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