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8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2013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 8 一.【题文】阅读文本选段,完成 1~3 题。 “三怕”与“二不怕” 启功的书法成为难得的墨宝,所以假冒之作颇多,还真有几家铺店专卖这种“作品”。 启功听说此事,有次路经此店,便进去一件一件地细看。有人特地走近他身旁问道:“启老, 这字是您写的吗?”他笑微微答道:“比我写得好!”在场的人全都哈哈大笑了。紧接着启 功改口说:“ 这是我写的。”事后他解释说:“人家用我的名字写字,这是看得起我。再 者此人一定是生活困难缺钱,他要是找我借钱,我不是也得借给他吗?”这便是启功的幽默 风趣,他在家养病时,曾写一个字条贴在门上以谢客,上书:“熊猫病了”。让你吃了闭门 羹,却仍不免莞尔一笑。 好多人都知道启功的“三怕”与“二不怕”。启功第一怕是“怕过生日”,所以北师大 把给他办九十岁生日的活动改为庆祝他从教七十年的研讨会和书画展。他的第二怕是怕沾上 “皇家祖荫”,故隐其姓“爱新觉罗”。第三怕是怕良朋给自己介绍老伴。在他著述的《赌 赢歌》中,有一个哀婉而温馨的故事:启功夫妻恩爱,相濡以沫。一次夫人章宝琛对他开玩 笑说:“我死后一定有不少人为你介绍对象的,你信不信?”启功以他素有的幽默笑曰:“老 朽如斯,哪会有人又傻又疯这样子做呢?”夫人进而逼问:“如果你不信,我俩可以赌下输 赢账。”启功颇感意外,便狡黠地笑言:“万一你输了,那赌债怎么能生还?”夫人便说: “我自信必赢。”不料这一时戏言果然灵验。当夫人撒手人寰后,启老家中可谓“门庭若 市”,不少热心朋友乐呵呵地手拿“红丝线”,进门就往启老的脚脖上系。更有人不经同意 便领女方前来“会面”的。这可吓坏了启功,于是他先以幽默自嘲谢客:“何词可答热情洋 溢良媒言,但说感情物质金钱生理一无基础,只剩须眉男子相,如此而已而已。”此招仍不 能挡驾,他干脆撤掉双人床,换成一张单人床,以此明志,谢绝盈门说客。 再说启功的“二不怕”,即一不怕病二不怕死。颈椎病发作,要他做“牵引”治疗,这 般痛苦事,他却开心地喻为“上吊”,形神毕肖地写下《西江月》:“七节颈椎生刺,六斤 铁饼拴牢,长绳牵系两三条,头上数根活套。虽不轻松愉快,略同锻炼晨操,《洗冤录》里 篇篇瞧,不见这般上吊。”一次验血检查,见护士拿着装有他血液的试管不停地摇晃,不解 地问道:“你为什么如此摇晃?”护士答曰:“您的血太稠啦,不摇晃很快就会凝固的,今 后您要少吃肉啊!”此时,恰巧碰上赵朴初老先生也来此抽血化验,赵老颇为感叹地说:“我 吃了一辈子素,现在也是血脂高……”这下可让启功抓住“反驳”的理由了:“你看,我说 一定和吃肉没什么关系嘛!” 1.在店铺里看“假冒之作”时,启功为什么改口说“这是我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写启功的“三怕”,为什么详写第三“怕”,而对前两“怕”则一笔带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启功“反驳”护士的理由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1.对于“假冒”他的书法的人,启功抱着悲天悯人的情怀,考虑到他们的难处,不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愿意谴责、追究他们,所以掩饰说“这是我写的”。这表现了启功的宽厚。 2.启功的前两“怕”广为人知,而且“第二怕”在前文已有交代,不需多说。“第三怕”少 有人知,而且更能体现启功的至情至性,更感人。所以详写“第三怕”而略写前两“怕”。 3.启功“反驳”护士的理由是不够科学的,是开玩笑的。这表现了启功将生死置之度外,“不 怕死”。 1.联系他“事后解释”即可得出答案。 二.【题文】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4 题。 晚清学人杨守敬 杨守敬(1839~1915),湖北宜都人。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刻苦用功。青年时代有两件事 对他影响很大:19 岁时,听谭大勋讲授汪中的《述学》,开始接触乾嘉考据之学;20 岁那 年,偶然得见清人六严缩摹的《舆地图》,便借来临摹,这成为他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开端。 杨守敬曾经热衷科举,25 岁起先后六次赴京参加会试。虽然名落孙山,但因此结识了 许多名流学人,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42 岁时,他作为清政府外交官的随员前往日本,这 成为他学术生涯的转折点。在日本四年,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 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日本人森立之所撰的《清客笔话》,详实记载了他在 日本访书之事,杨守敬自己也写了《日本访书志》。清政府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也搜集了许 多稀见珍本和国内久已绝迹的古籍残本,与杨守敬志趣相投。因此,当黎庶昌有了编纂《古 逸丛书》的设想时,立即决定请他主持校勘。《古逸丛书》在日本刊印后,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他还擅长书法,对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在日本影响巨大。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 父”。 从日本回国的第二年,年已 48 岁的杨守敬第七次参加会试,仍以失败告终,从此绝意 科举,专注学问。杨守敬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在舆地、版本、目录、金石、小学、经学、 辑佚等学术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留下的著作就有 83 种。在杨守敬的学术研究中,舆 地学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编了舆地学著作 20 多种,这些论著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地理学的 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他的杰出才华。 杨守敬的学术代表作是完成于 1904 年 的《水经注疏》。明清以来,《水经注》研究成 果很多。杨守敬的这部著作具有全面总结的性质。他对《水经注》中所记载的 1200 多条水 道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对征引的故实都一一注明出处;对清代学者全祖望、戴震等人的校释 也多有订 正。杨守敬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所以在《水 经注》研究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杨守敬还编制了古今对照的《水经注图》,图文互证, 相得益彰。 1.下列关于杨守敬日本之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守敬的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研究影响很大,他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B.杨守敬在日本访书之事被日本人森立之记载在《清客笔话》中。 C.杨守敬校勘《古逸丛书》,体现了他在版本、目录等方面的学术造诣。 D.杨守敬搜访阙佚,收集到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印摹刻。 2.下列有关杨守敬舆地学研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守敬的《水经注疏》,是在全面总结明清两代《水经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 B.运用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是杨守敬《水经注》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 C.在杨守敬留下的 83 种著作中,有一部分是中国传统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D.杨守敬对《水经注》记载的 1200 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考证,还编制了《水经注图》。 3.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 文章内容,请概括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1.D 2.C 3.①青年时代接触考据学,临摹《舆地图》。②赴京参加会试,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③在 日本搜访典籍,校勘珍本。④第七次会试失败后,绝意科举,专注学问。 4.①好学精神:聪明好学,刻苦用功,博览群书。②治学方法得当:既有考据学的基础,又 能吸收新知识;既能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又不盲从。③广泛交游,视野开阔:结识名流学人, 游学日本,多方涉猎。 1.D 项,属于张冠李戴,原文说的是“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 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而不是“收集到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 印摹刻。” 2.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他 编撰了舆地学著作 20 多种,这些论著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 地理学的各个方面。”而选项改为了“在杨守敬留下的 83 种著作中,有一部分是中国传统 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4. 分析成功的原因,主要通读全文,从作者的行文中可以找寻到三方面,分别是良好的精 神品质,正确的学习方法,还有交友方面。 三.【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两兄弟 熙宁四年(一○七二)七月,苏东坡携眷离京往富有湖山之美的杭州上任。…… 他弟弟子由这时在陈州(淮阳)充任教授,淡泊自甘。陈州位于国都东南七八十里,正在 苏东坡治下的视察行程之中,他随后几年都常常利用机会到弟弟家盘桓小住。有时会住上七 十几天。…… 那几个月……兄弟二人常到柳湖去划船,或是在城郊漫步,谈论政治、家事、前途。…… 苏东坡的一个短处就是老向客人谈论自己的心思,写文章也是发挥自己的见解。当时不是什 么好年月,子由对哥哥太了解。…… 兄弟二人,气质不同,形貌各异。子由高大,丰满的圆脸,两颊附近的松肉很多,而东 坡则健壮结实,骨肉匀停。……最能透露他特性的,就是他那敏感活动、强而有力的嘴唇。 他的脸色红润,热情洋溢,会由欢天喜地的表情一变而成抑郁沉思的幻想状。 苏东坡对他弟弟说:“我知道我一向出言不慎。我一发现什么事情不对,就像在饭菜里 找到个苍蝇一样,非要唾弃不可。” …… 子由说:“有一件事你知道吗?你留意过没有?一日空闲长似两日。所以人若一生七十 年都在空闲中过,他实际上等于活了一百四十年。这是求长寿最容易的办法。” ……子由沉稳、实际、拘谨、寡言;而东坡则轻快、开阔、好辩、天真、不顾后果。…… 在文学风格上,也有一种差异——就犹如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和威廉·詹姆斯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William James)。东坡像威廉,子由像亨利。由各自的才气上看,威廉原应当写小说,而 亨利应当写心理与哲学性的论文。可是威廉·詹姆斯却把他的才华和诙谐注入了通常干燥无 味的心理学和哲学教科书,而亨利·詹姆斯则在小说的天地中注入了他人性的思想和观察这 样充实的内容,这对世界的文化反倒有益而无损。子由没有哥哥才气的一半。但是他的文章 内容充实,具有深度,使他在这一类文章之内,足称大家。 苏东坡知道弟弟的忠言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气质像子由那样恬淡沉静,他必然会乐于接 受的。但是问题不是他如何想,而是他如何感,不是理性的问题,而是感性的问题。我们论 到苏东坡,我们就不能避免“气”这个字。……以苏东坡的情况而言,其意义正同于伟大的 精神,一个人高升到无极限的精神,至大至刚,激烈冲动,因其本身充沛的元力必要发之于 外而不可抑制。佩服苏东坡的人和批评苏东坡的人,就常说到他这种至大至刚之气。孟子在 自己本身觉察到有此力量,这种力量若辅以正义真理,便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 …… 苏东坡既然天赋这样生气蓬勃的精神,他自然常遭遇到道德的矛盾,一方面要保持英 雄本色,不失其与生俱来的大无畏精神;另一面又要顾到同样重要的明哲保身这一人生的本 分。在苏东坡一生的官宦生涯中,有某些时期此种冲突特别尖锐,往往他宁愿保持他的英雄 本色。所以他内心中的冲突总不会太大的。他那伟大的天才不断自由流露而一发不可抑制。 正是: 猿吟鹤唳本无意, 不知下有行人行。 苏东坡与其弟弟子由及家人共度中秋。……临别时,二人难分难舍,子由决定送 兄长 至颍河下游八十里外的颍州……在苏东坡开船出发的前夜,兄弟二人又在颍州河的船上共度 一夜,吟诗论政,彻夜未眠。…… 1.选出下列对文章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最能透露他特性的,就是他那敏感活动、强而有力的嘴唇”这句话形象地突出了苏东 坡好辩、喜欢不顾后果发议论的特点。 B.“由欢天喜地的表情一变而成抑郁沉思的幻想状”中的“幻想状”惟妙惟肖地刻画出苏 东坡天真的一面。 C.“这对世界的文化反倒有益而无损”一句中的“这”指亨利·詹姆斯的心理推理小说为 世界文学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D.文章第一节巧妙地借情况介绍将两兄弟性格进行了对比,这样不仅突出了两人的不同性 格,更为下文作了铺垫。 2.两兄弟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认为两兄弟分别像文中提到的哪一位西方作家?为什 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对两兄弟各有什么样的评价,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苏东坡性格中 “闲不住”的特性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1.C 2. (1)外貌、性格、文学才华。(2)东坡像威廉,子由像亨利。(3)相对而言,东坡没有把他 的全部才气倾注到文学创作上,而更多地关注时事;子由虽然才华不敌东坡,但是他专注于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一类文章而成大家。 3. (1)子由沉稳实际,恬淡沉静,才华不及东坡;东坡开朗天真,直言无隐,才华出众。(2) 作者高度肯定了苏东坡“闲不住”的性格,认为那是一种至大至刚之气。 1.“心理推理小说”无中生有。原材料只说“亨利•詹姆斯则在小说的天地中注入了他人性 的思想和观察这样充实的内容”。“这”应指代威廉把写小说的才华和诙谐注入了心理学和 哲学教科书,亨利在小说天地中注入人性的思想和观察。 2.根据“威廉原应当写小说,而亨利应当写心理与哲学性的论文”和“子由没有哥哥才气的 一半。但是他的文章内容充实,具有深度,使他在这一类文章之内,足称大家”就可以得出 答案。 3.从全文中整合答案即可。 四.【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绍兴的陆游 梁 君 陆游一生,志在报国 ,恢复中原。他的生涯设计是“上马击狂虏,下马草军书”,非 以诗词为旨。可惜,那个扭曲的时代给中华民族造就的,不是收复失地、横扫狂虏的军事统 帅,民族英雄,而是一个报国无门、屡受排挤打击、一腔悲愤的爱国诗人。是幸也非幸也?! 陆游出生于风光旖旎的山阴(今绍兴)乡间。当时强敌压境,山河坼裂,在家人的教育 下, 他自幼研读兵书,练习击剑,立志从戎。28 岁赴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而受到秦 桧的忌恨,复试竟被除名。秦桧死后陆游虽被赐进士出身,终因坚持恢复中原的政治主张而 不得重用,多被贬谪,最后怀着一腔遗恨,“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的一句“位卑未 敢忘忧国”,多少年来成为激励人们倾心社稷的至理名言。 陆游壮志难酬,只好把满腔热血倾注在诗作上,作震天的呼号,作动地的悲鸣,具有巨 大的震撼力和感召力,因而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主张北伐,虽屡遭投降 派谗毁打击,但始终矢志不渝。68 岁时已退居乡间,依然心系国事,渴望统一,写出了传 世名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谁人读来不感慨万分!直到 85 岁临终前,还写下了“但悲不见九州同” 的遗言,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泯的爱国情怀!陆游以一生的追求及其诗作,集中表达了激昂深 重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激励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宝贵精神财富。 步出鲁迅故居,向南寻沈园走去,边走边观赏着小桥流水,边议论着那两首传闻天下的 《钗头凤》,不经意便看见了郭沫若手书的“沈氏园”匾额——这里便是当年为陆游魂牵梦 绕的沈园。据说,现在保存下来的沈园仅为南宋时之一角了。园中树不繁,花不艳,亭榭亦 不奇,但游人纷至,接踵摩肩,实为陆游唐琬而来。人们不仅为陆游强烈的爱国精神所激励, 也深为陆游唐琬真挚的爱情所感动。陆游 20 岁与表妹唐琬结婚,相爱甚笃,却被母亲因故 强行拆离。四年后的 1155 年春,陆游偶游沈园,意外邂逅唐琬,唐琬置酒赠与陆游。陆游 怅然久之,情之所至,神来笔到,在粉墙上题下《钗头凤》。唐琬归去亦和《钗头凤》一 首,不久便因病而逝。陆游辗转任职,几十年风雨生涯,却无时不怀念着唐琬,此后多次来 沈园凭吊、赋诗。在 75 岁垂老之时写出感人至深的《沈园二首》。即在逝世的前一年,陆 游依然在深深地怀念着唐琬:“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1.促成陆 游爱国精神的原因有好多方面,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强敌压境,山河坼裂 B.家人的教育 C.爱家乡旖旎的风光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D.从小志向高远 2.请用一句话概括作者最后一段的写作目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本文记述的是陆游哪几方面的事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1.C 2.通过记述陆游身上所表现的深挚的情爱,赞美了陆游人性中的真、善、美。 3. (1)志在报国却遗恨终生的人生经历;(2)激昂深重的爱国主义诗作;(3)真挚动人的爱情 故事。 1.文中没有涉及 C 项内容。 2.阅读最后一段概括这一段的大意,从表现的内容和赞美内含进行概括。 3.从报国无门、爱国诗作、爱情悲歌三个方面分析概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