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学案2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 学案 鉴赏诗歌形象 形象的类型 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物形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事物形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怎样)的形象? 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步骤: (1)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 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等。 (2)结合诗句中相关的语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特征。 (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答题示例: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分析】:从环境描写看,陆鸿渐的新居虽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需沿着野外小径直到桑麻之中才能见到。再加“篱边菊”的点缀,可看出是一个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作者的动作(扣门)、心理(欲去问西家)及邻人的叙述(归来每日斜),烘托出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也表现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一)。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二)。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步骤三)。 2、 题葡萄图 (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怎样)的形象? 答: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步骤1什么形象) 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步骤2形象的特征) 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步骤3形象的意义) 3、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答案】(1)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概括形象特点) (2)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形象的基本特征) (3)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形象的意义) 4、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翻译: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觅封侯,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已成梦中之串,梦一醒知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招裘。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故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答案】(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概括形象特点) (2)、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沧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形象的意义) 5、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地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答案】: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概括形象特点)不怕天寒雪大,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格外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老渔翁孤寂无援而又卓然独立的形象(形象特征),寄托着诗人自己的精神,是诗人自身的写照,表现了诗人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苦闷的精 神面貌(形象意义)。 6、 玉阶怨 ·谢眺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注释]玉阶怨: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从所存歌辞看,主要是写"宫怨"的。 (1)谢眺的《玉阶怨》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本诗刻画了一个思妇形象.(概括形象特点)萤虫飞回休息,说明夜已经很深了,主人公借着缝制衣服来打发时光,表现对爱人的思念。(形象的特征)诗人借思妇这样一个形象抒发了自己内心的 苦闷.(形象意义) 7、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答案】 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形象。(概括形象特点)“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形象 的特征)“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也体现了家人对诗人的思念。(形象意义) 8、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为我们刻画了什么形象? 【答案】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可爱的学钓鱼的山野孩子的形象。(概括形象特点说)诗的一、二两句重在写形,写一个头发蓬乱的山野孩子随意坐在那儿学钓鱼;三四两句重在写神,写孩子怕吓跑了鱼而不敢与 问路的行人答话,显得真实可信。(形象的特征)对孩子的喜爱之情油然纸上。(形象意义) 9、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试简析词中主人公形象 【答案】 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闺中女子)形象。开头景物具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皱了思妇的心;闲逗鸳鸯、揉搓杏蕊的细节,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看斗鸭等动作情态体现了更深的愁苦相思及孤单寂寞。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 10、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答案】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轻视的一面。 11、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①荷飐风②,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③落水中。 注:①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②飐风:在水中摇摆。③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简析这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并分析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少女形象,各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王诗中少女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两首诗都传达出作者的欢悦、惊喜之情。 12、 鹊桥仙 ·陆 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陆游《鹊桥仙》中的“渔夫”和柳宗元《渔翁》中“渔翁”的形象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相同之处:两首作品表面上是写渔翁或渔父,实际上都是自己咏怀之作。两个形象都远离世间红尘,追求高洁境界。 (2)“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和“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两句都是写渔父的生活, 但表现手法不同,试作分析。 【答案】陆词该句是正面直接写渔父的生活,而柳诗该句是从侧面(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来间接表现渔翁的生活;陆词该句主要运用白描手法(排比手法亦可)。柳诗该句则是情景交融,将渔翁的高洁情操跟一尘不染的山水景物浑然融合在一起。 13、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芳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杜甫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充饥。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这姓吴的一来就在枣树四周插上篱笆。老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劝告吴郎。 (1)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个方面来劝告吴郎的?你觉得诗中的劝告有什么特点? 【答案】作者从五个方面来劝告:①我的做法:扑枣任西邻;②妇人的处境:无食无儿,贫到骨;③妇人扑枣时心情恐惧,所以更应该体贴;④你插篱笆的影响;她会怀疑你真不让打枣;⑤大的社会背景:官府剥削加上兵荒马乱,大家活得都不容易。 (2)从这首诗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答案】 心系黎民,忧时伤世。 13、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作者贬谪黄州兵后的第三年。 (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答案】 词人是一个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人物形象。 (2)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该词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14、 病 牛 李 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 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 熟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注:李纲,南北宋之交的一位坚决主张抗金的政治家。由于投降派的排挤被罢相。这首诗是他被罢相之后贬到武昌时写的。孔平仲是一位颇具才气的诗人,此诗写于其正当得志之时。 (1).这两首诗中都描绘了“牛”的形象,其形象是否相同?请结合两诗简要赏析。 答:两诗中形象不同。李纲《病牛》:此牛在未病之前耕耘过许多田地,让人收获过千万担的谷物。在它老病时,却遭到冷遇,没有谁来同情它。到了最后病牛只能空怀有“但使众生皆得饱”的良好愿望。这是一个流尽血汗仍愿奉献到底的崇高形象。 孔平仲《禾熟》:此诗中的“老牛”在完成自己一年的耕作后,从“禾黍香”“谷登场”的丰收中获得了“粗了耕耘债”的轻松与满足。正悠闲自得地享受看主人给自己的奖赏,它不争不怨,知足而乐,随遇而安。这是一个知足而乐,悠然自得的形象。 (2).古人云:“诗言志。”请结合两诗中“牛”的形象,评说两位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思想或反映的各自的思想境界。 答:这两首诗所反映的思想境界也大不相同。李纲诗中的病牛正是自己形象的写照,诗中倾诉的是为国为民不惜自身的情怀,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孔平仲是一位颇具才气的诗人,从个人思想情感来说,他没有什么抱怨情绪,能够心安理得地接受眼前的一切。 15、 第 四 桥 (宋)萧立之 自把孤樽擘蟹斟①,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无人管, 柔橹风前语夜深。 【注】此处暗用晋人毕卓“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的典故。 综观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人物的心境。 【答案】诗中刻画了一个寄情山水、傲岸不羁、逍遥潇洒、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秋天的月夜,诗人泛舟江上,自斟自酌,乐在其中;轻柔的橹声如人语呢喃,反衬出夜的宁静和幽美,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心境。虽然孤独一人,但无茕茕孑立的孤独凄凉之感,而是在橹声秋色中显得怡然自得。 16、 村 晚 (宋)雷 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中刻画了牧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诗歌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刻画出牧童天真顽皮、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作品在前两句的写景,突出了傍晚乡村静谧的特点,为牧童的出场作了铺垫。“横牛背”、“信口吹”等牧童的动作神态,活画出调皮天真的个性特征。 17、 小 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试分析这首诗中“小松”形象的特点。 【答案】小松虽从小被埋没,无人赏识,但却有锐不可挡的生命力、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 而且有凌云的壮志。本诗通过该形象的塑造,表达诗人不甘埋没的远大志向,同时也批评时人的短浅目光。 18、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里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①? 注:①阿谁,即“谁”。 诗中柳树有什么特点?简述三四句抒发了什么情感。 【答案】①特点:繁茂、悦目、柔美、孤寂。 ②后两句通过柳树生长之地荒芜冷落,暗示人才生不逢时, 只好终日寂寞。 19、 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这首诗的前四句和后四句分别写出了什么景物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前四句写宣城景色明媚如画,表达出诗人赞美宣城的愉快的心情;后四句写秋色已深,萧瑟苍凉,表达出诗人的寂寞,感慨光阴易逝,怀念前人的思想感情。 20、 题义公禅房 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1)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征? 答:山谷秀美、山峦清净、空气清新、和润阴凉、自然幽雅。 (2)诗的语言特征怎样? 答:表现自然明快、词句清谈秀丽。阴易逝,怀念前人的思想感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