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断句训练(全国)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断句训练(全国)4

‎2018届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断句 训练(全国)‎ 一、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 世 之 治 也 行 善 者 获 福 为 恶 者 得 祸 及 其 乱 也 行 善 者 不 获 福 为 恶 者 不 得 祸 变 数 也 知 者 不 以 变 数 疑 常 道 故 循 福 之 所 自 来 防 祸 之 所 由 至 也 遇 不 遇 非 我 也 其 时 也 夫 施 吉 报 凶 谓 之 命 施 凶 报 吉 谓 之 幸 守 其 所 志 而 已 矣 ‎(取材于《中论·修本》)‎ 答案:世 之 治 也∕ 行 善 者 获 福∕为 恶 者 得 祸∕及 其 乱 也∕ 行 善 者 不 获 福∕为 恶 者 不 得 祸∕ 变 数 也∕知 者 不 以 变 数 疑 常 道∕故 循 福 之 所 自 来∕ 防 祸 之 所 由 至 也∕ 遇 不 遇∕非 我 也∕其 时 也∕夫 施 吉 报 凶 谓 之 命∕ 施 凶 报 吉 谓 之 幸∕守 其 所 志 而 已 矣 二、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中画线部分断句,不超过8处。‎ ‎ 太宗欲相陈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答案: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三、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论语·为政第二》)‎ 注:①孟懿子,姓孟孙,名何忌。‎ 答案: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参考译文】‎ 孟懿子向孔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之后),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告诉他(这件事)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不要违背。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时,要依礼来侍奉他们;当他们去世之后,又要依礼来安葬及祭祀他们。”孟武伯向孔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让做父母的只因为子女的疾病而担心。”‎ 子游向孔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至于狗和马,也都会有人养;如果内心不敬,又用什么来区别这两者?”子夏问孝,孔子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受,仅这样做就能把它当成孝吗?”‎ 四、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夫骚与史千古之至文也其文之所以至者皆抗怀于三代之英而经纬乎天人之际者也所遇皆穷固不能无感慨。而不学无识者流,且谓诽君谤主,不妨尊为文辞之宗焉,大义何由得明,心术何由得正乎?‎ ‎(选自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 ‎(1)文中所称的“骚与史”是指哪两部著作?‎ ‎ ‎ ‎ ‎ ‎(2)这段文字批驳了“不学无识者流”的什么观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 ‎ ‎ ‎ 答案:夫骚与史∕千古之至文也∕其文之所以至者∕皆抗怀于三代之英∕而经纬乎天人之际者也∕所遇皆穷∕固不能无感慨。‎ ‎(1)《离骚》《史记》‎ ‎(2)骚与史(或“屈原司马迁”)是文辞之宗。‎ ‎【参考译文】‎ ‎《离骚》和《史记》堪称千古以来最完美的文章,它们之所以能达到最高的境界,是因为(作者的)情怀直追夏商周三代的精英,并致力推究天道与人事的关系。但他们的遭遇都很困厄,自然不会没有感慨。那些学问不专精又没有见识的人,还认为《离骚》与《史记》虽然讥刺毁谤君主,并不妨碍它们被尊奉为文辞的宗师,(如此)《离骚》《史记》承载的大义怎么能够得到彰显,世道人心怎么才能得到端正呢?‎ ‎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处断句。‎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_其_先_表_之_时_可_导_也_今_水_已_变_而_益_多_矣_荆_人_尚_犹_循_表_而_导_之_此_其_所_以_败_也_今_世_之_主_法_先_王_之_法_也_,有似于此。‎ 答案: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 ‎【参考译文】‎ 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设立标记。澭水突然暴涨,楚国人不知道,顺着标记夜间过河,淹死了一千多人,士兵惊吓的(惊呼声)如城上的房屋倒塌一样。先前测量时,是可以渡水的;但大军过河时,水位已涨高了,楚国人还是按照原来的标记渡水,这就是他们惨败的原因。当今的君主效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就像这种情况。‎ 五、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辞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节选自钟嵘《〈诗品〉序》)‎ ‎(1)《诗品》与刘勰的《______》均为齐梁时的文学批评名著。《诗大序》中将赋、比、兴与______合称为“六义”。‎ ‎(2)选段最后一句话强调了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5个字。‎ 答案: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1)文心雕龙 风、雅、颂 ‎(2)赋和比、兴要结合起来使用(相济为用)‎ ‎【参考译文】‎ 所以诗有三种表现方法:一叫“兴”,二叫“比”,三叫“赋”。文辞已经完了意思还有余,是“兴”;借物来比喻情志,是“比”;直接描写事实,写物而寓意于言,是赋。弘扬这三种表现手法,斟酌地采用它们,用风骨来强化它,用文采来润饰它,使得体味它的人余味无穷,听到它的人动心不已,这是诗中的最高的境界啊。如果专用比兴手法,弊病在用意太深,用意太深,文辞就滞涩。如果专用赋法,弊病在用意浮浅,用意浮浅,文辞就松散,(甚至于)嬉戏而造成(文意)流移不定,文辞没有归宿,就有芜乱散漫的拖累了。‎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大_丈_夫_所_守_者_道_所_待_者_时_时_之_来_也_为_云_龙_为_风_鹏_勃_然_突_然_陈_力_以_出。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者,知仆之道焉。‎ ‎(选自白居易《与元九书》)‎ ‎(1)请写出元九的姓名。‎ ‎ ‎ ‎(2)写出白居易所发起的诗歌运动的名称及其主张。‎ ‎ ‎ ‎ ‎ 答案: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 ‎(1)元稹 ‎(2)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