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第02期)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03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语文(第02期)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03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含解析)

专题 03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 一、【18 届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奔走的大树 刘江 ①小区外的一块公共绿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大树的驿站。这驿站来过伟岸的松树, 来过繁花似锦的野海棠,还来过秋叶如金蝶翻飞的银杏,但长则一年短则几个月就都走了。 不知他们从哪里来,也不知奔向何处去。 ②我对树的记忆就是从奔走开始的,但那时候奔走的不是树,是我。 ③小时候最怕一个人走路,但偏偏有些路却非你一个人走不行,从那时候起,我对树就 有了一种无由的依赖和信任。每每提心吊胆地在那山与山、村与村之间奔跑时,只要远远地 望见一棵大树,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安全感,似乎那在风中哗哗摇曳的树们真在呼喊:来, 到我身边来。所以当我奔向那一棵棵大树时,好像那树也迎着我奔来。也只有跑到那树下, 我才敢歇一口气,擦一把头上的热汗。 ④那时候的树是不走的。等过上三年五载,我也长高了,胆大了,再走小时候走过的路 时,发现那些树还在,就有一种老朋友重逢的感觉。 ⑤我们村最大的一棵槐树得十个孩子才能合抱,树冠能占三亩地。站在远处找我们村, 那树就是标志。由于它长在一片坟茔里,所以就连那树下的灌木丛也没人敢动,密密扎扎连 成一片,成了鹰鹞狐兔出没的地方。其实我们的村子基本处在槐树的包围之中,无论从哪个 方向进村,迎接你的都是一棵大槐树。迎娶新媳妇进村时几班子吹手摆擂台在槐树下,送过 世的老人搭路祭也是在槐树下;远行的人儿告别在槐树下,回家的游子团聚也是在槐树下。 所以老人们在讲述村里发生的大事时都离不开那些老槐树。经年累月,村里的老人一辈辈走 了,但那槐树还在,它们见证着村子的历史,承载着村子的信息,护佑着一村的男女老幼。 秋夜里,躺在谷场上,你能听见风经过每一棵大树的脚步,能听见树与树的对话。 ⑥不只是村口,田间地头也是很有一些树的,或挺拔的白杨,或解馋的山杏,或苍劲的 椿树,那树是田野的风韵。劳累时,擦一把汗,望一眼树,心头就会生出一种慰藉和希望。 而在外人眼里,那以树为背景的劳作和歇息似乎都平添了几许田园的诗情画意。 ⑦万万想不到,有一天攀上走过了千百遍的山峁抬头望去时,路边的槐树不见了。站在 那槐树离去的地方再向村口望去时,村口的大树也都不知奔向了何方。没有了大树遮蔽的村 庄,就像失去了灵魂的人,散摊在那里,明晃晃地暴露在天地之间,任风吹雨打无遮无拦。 沟畔上挂满了废弃的白色地膜,风起时像有一种悲切的呐喊,简直惨不忍睹。据说理由是分 田到户了,一分地要有一分地的收入,树影响庄稼的生长。一家举斧,家家效仿,能伐的伐, 能挖的挖,似乎一切只有变了现装进自己的腰包里才可靠。 ⑧冤屈的树,带着村庄的信息和留恋远走他乡。 ⑨一日出门,楼下停着一辆车,车上载着一棵大树,开车的是老家的一位相识。他说, 那棵树卖了四万。我的心口一震,但又从另一方面幻想,若是各地进城的大树都能站成一道 风景,对那些来自同一块土地的务工者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想那劳苦之余他们若能指认 自己家乡的树木,在它下面歇歇脚、说说话,就是抹抹委屈的眼泪,也可以聊解乡愁。可惜 的是人们尽管给那棵来自我们家乡的树又是搭棚又是输液,很是享受了一番城市的待遇,但 它只捱过了一个夏季,在一个夜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以何种方式奔向了何方。 ⑩人,找不到回家的路,树能够给你指引;但真到了路边连一棵树都没有的那一天,不 知道人还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家?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小区外的一块公共绿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大树的驿站”开头,意在引 出对大树的描写,说明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B. 文章写“我”在成长过程中,对树的依赖和信任,并详细叙述人与树之间密不可分 的联系,以此来暗示作品的主题。 C. 第⑨段中的“另一方面的幻想”,是指那些大树被卖到城里后,能够慰藉进城务工者 的乡愁,从而肯定大树进城的意义和价值。 D. 文章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成功刻画了那些从乡村“奔走”到城市里的大树形象,警 示人们一旦失去树木,也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2.请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 3.联系全文说说标题“奔走的大树”有何含义。 【答案】 1.B 2.(1)开头首先借“奔走的大树”引出对小时候村里“不走”的大树的回忆。(2)其 次具体描述“冤屈”的大树“远走他乡”的惨状。(3)最后总结全文,告诉人们应善待自然, 守护精神家园。 3.(1)“奔走的大树”指的是大树被人们从乡村移到了城市。(2)讽刺了违背自然规律、 人为造景等急功近利的做法。(3)警示人们不忘根本,善待自然,守护精神家园。 【解析】 1.试题分析:A 项,“意在……重要作用”错;C 项,“肯定大树进城的意义和价值”错; D 项,“一旦 点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 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 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 主要回答收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 二、【18 届湖南省师范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月考(11 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稀粥南北味 张抗抗 稀粥在中国,犹如长江黄河,源远流长。 稀粥对于许多中国人,亦如生命之源泉,一锅一勺一点一滴,从中生长出精血气力、聪 明才智,还顺便喝出来的许多陈规积习。 少年时代在杭州,江浙地方的人爱吃泡饭。把剩下的大米饭搅松,用水烧开,就是泡饭。 泡饭里有锅底的饭锅巴,吃起来很香。佐以酱瓜、腐乳和油炸蚕豆,最好有几块油煎咸带鱼, 就是普通人家价廉物美的享受了。江南一带,泡饭也就是稀饭,家家离不开泡饭,与北方人 爱喝稀粥的习性并无二致。 外婆住在江南腹地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外婆家爱喝白米粥,煮粥必用粳米。用粳米烧 的粥又粘又稠,开了锅,厨房里便雾气蒙蒙地飘起阵阵粥香,听着灶上锅里咕嘟咕嘟白米翻 滚的声音,像是有人唱歌。熄火后的粥是不能马上就喝的,微微地闷上一阵,待粥锅四边翘 起了一圈薄薄的白膜,粥面上结成一层白亮白亮的薄壳,粥米已变得极其柔软几乎融化,粥 才成其为粥。那样的白米粥,天然地清爽可口,就像是白芍药加百合再加莲子熬出来的汁。 温热地喝下去,似乎五脏六腑都被清洗了一遍。 我们家早也喝粥,晚也喝粥,而且总是见锅见底地一抢而空。南方人喝粥就是喝粥,有 些单调,不像北方人那样,还就着馒头烙饼什么的。那个时候,稀粥对于我来说,多半出于 家传的习惯,别无选择,所以偶尔也抱怨早上喝粥肚子容易饿,晚上喝粥总要起夜。外婆就 皱着眉头,用筷子轻轻敲着碗边说:“小孩不懂事,早十几年,一户人家吃三年粥,就可买 上一亩田呢,你外公家的房产地产,就是这样省吃俭用挣下来的……”外婆喝粥有个习惯, 她喝饱了以后,放下筷子,必得用舌头把粘在粥碗四边的粥汤舔干净,干净得就像一只没用 过的碗,那时外婆的粥才算是真正喝完。 当我在寒冷的北大荒原野上啃着冻窝头、掰着黑面馒头时,我开始思念外婆的白米粥。 白米粥在东北称作大米粥,连队的食堂极偶然才炮制一回,通常是作为病号饭,必须经过分 场大夫和连首长的批准,才能得此优待。后来我有了一个小家,待后院菜园子的豌豆成熟, 剥出一粒粒翡翠般的新鲜豆子,再向农场的老职工讨些大米,熬上一锅粥,待粥快熟时,把 豌豆掺进去,再加上弄来的一点白糖,便成了江南一带著名的豌豆糖粥。一时馋倒连队的杭 州老乡,纷纷如蝗虫拥入我的茅屋,一锅粥顿时告罄,就差没像我外婆那样把锅舔净了。 在当时年年吃返销粮的北大荒,所有以粗粮制作的主食里,唯有粥还是可以接受并且较 为容易适应的——这就是大碴子粥和小米粥。 大碴子,其实就是把玉米粒轧成几瓣约如绿豆大小的干玉米碎粒。用一口大锅把玉米碴 子添上水,急火煮开锅,改为文火焖。焖的时间越长,碴子就熬得越烂,越烂吃起来就越香。 等到粥香四溢,开锅揭盖,眼前金光灿烂,一派辉煌,盛在碗里,如捧着个金碗,很新奇也 很庄严。大碴子粥米粒饱满又实沉,咬下去富有弹性和韧劲,嚼起来挺过瘾。从每一粒碴子 里熬出的粘稠浆汁,散发着秋天田野上成熟庄稼的气息,洋溢着北方汉子的那种粗犷和力量。 煮大碴子粥必须在碴子下锅时,放上一种长粒的饭豆。那种豆子紫色粉色白色还带花纹, 五光十色的令人眼花缭乱。五彩的豆子在锅里微微胀裂,沉浮在金色的粥汤里,如玉盘上镶 嵌的宝石…… 小米粥喝起来感觉要温柔些细腻些,且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易被人体吸收,是北方妇女 生小孩坐月子和哺乳期的最佳食品。在北大荒农场的土炕上生下我儿时,有农场职工的家属 送来一袋小米。靠着这袋小米,我度过了那一段艰难的日子。每天,几乎每餐每顿,我喝的 都是小米粥。在挂满白霜的土屋里,冰凉的手捧起一碗黄澄澄冒着热气的小米粥,我觉得自 己还有足够的力量活下去。热粥一滴滴温热我的身体烤干我的眼泪暖透我的心,我不再害怕 不再畏惧。我第一次发现,原来稀粥远非仅仅具有外婆赋予它的功能,它可以承载人生,可 以疏导痛苦,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 多年后回广东老家探亲,稀粥竟以我从未见过的丰富绚丽——绿的菜叶红的肉丁黑褐色 带花纹的松花蛋和金黄色的海米,衬以米粒雪白的底色,就像一幅点彩派的斑斓绘画,呈现 在我面前。街头巷尾到处都有粥摊或粥挑子,燃得旺旺的炉火上,熬得稀烂的薄薄的粥汤正 咕咕冒泡,一边摆放整齐的粥碗里,分别码着新鲜的生鱼片、生鸡片或生肉片,任顾客选用。 确定了某一种,摊主便从锅里舀起一勺滚烫的薄粥,对着碗里的生鱼片浇下去,借着沸腾的 稀粥的热量,生鱼片很快烫熟,再加少许精盐、胡椒粉和味精,用筷子翻动搅拌一会儿,一 碗美味的鱼生粥就炮制而成。粥米入口便化,回味无穷;鱼片鲜嫩可口,滑而不腻。一碗粥 喝下去,周身通达舒畅,与世无争,别无他求。我在广州吃过烧鹅乳猪,却独独忘不了这几 角钱一碗的鱼生粥或鸡丝粥。却有几位外国朋友,闻粥色变,发表意见说,为人一世,最不 喜欢喝稀粥,也不能理解中国人对于粥的爱好。 而我,喜欢喝在这块土地上所能喝到的或精致或粗糙或富丽或简朴的各式各样的粥。 (选自《张抗抗散文》,有删改)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吃稀粥的生活片断,以小见大,反映出人生的阅历和 世情的嬗变,以及自己对稀粥的特殊情感。 B. 文中生动再现粥的烧制和模样、人吃粥的情形和积习,而老乡如蝗虫般拥入茅屋喝 “豌豆糖粥”的细节,主要表现了粥的味美。 C. 文章写北方人就着馒头烙饼喝粥最简,写北大荒喝大碴子粥和小米粥最详,这样处 理可见作者的匠心,有直达人心的艺术魅力。 D. 行文围绕喝粥展开故事,最后着落在广东人喝粥上,稀粥从未见过的丰富绚丽,既 表现了粥的美味,也让人对美好生活有了憧憬。 5.文章始末写“稀粥南味”,中间穿插“稀粥北味”。请简要赏析这样写的好处。 6.结合全文,简说对“稀粥对于许多中国人,亦如生命之源泉”的理解。 【答案】 4.B 5.①脉络清晰。作者走南闯北,依序展开南北喝粥的经历。②主旨凸显。北大荒的粥 更能承载人生,影响命运,故设置为文章的主体部分,使主旨有张力。③前后呼应。稀粥南 味有别于稀粥北味,更清爽香鲜可口,始末都写“稀粥南味”,更具回味,结构也显整饬。 6.①稀粥,南北方人通吃,从中生长出精血气力和聪明才智。②喝粥的本质也许源于 贫穷,但借此解决了生计问题。③物质不再匮乏的今天,喝粥成为习俗,饱含温情和情趣。 ④中国人对于粥有独特的爱好;外国朋友不喜喝粥也不能理解。 【解析】 4.试题分析:B“主要表现了粥的味美”错,主要表现了那个年代物质匮乏。 5.试题分析:分析文段作用可从三个角度去思考:一从内容本身所写。就是看该句段 写了什么内容, 点睛: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常需要查看它在文中的地位:如果是统领句,那么解释句 意时要从后面的语段中梳理内容层次;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 理解它的内涵;如果是总结句,此时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三、【18 届广西南宁市高三上学期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屋顶上的梦 宁肯 如果从空中看,1957 年的北京就是一大片四合院,一大片房顶,屋顶一般是猫和鸽子 的世界。偶尔会有小孩爬上来,探头探脑,与猫、鸽子互不相扰。现在无论什么时候想起自 己小时候一个人独自坐在一大片房顶上,就觉得有一个梦始终没做完,总想回到儿时的屋顶, 那时的一片青瓦的北京。 我记得刚开始上房时我还太小,十岁左右样子,一般总是被小伙伴们托着屁股上,或者 踩着大点孩子的肩膀上。不是哪儿都能上,一般是院与院的分隔墙,连接墙,这种墙都比较 矮,墙那边就是另一个院。一般都是从后院上,我们院说是后院其实不过就是个露天夹道, 夹道另一边是别人家的院子,院子的大门已在另一条陌生的街上了。别小看这种夹道,北京 胡同所有院与院连接全靠它,叫“××夹道”的胡同也特别多。夹道一般不是正式胡同,宽 了才叫胡同。一般这地界都很幽静,小时不知为何有这种地方,只觉得神秘,静悄悄,而哪 个孩子天性不喜欢幽暗、神秘?在这儿玩的东西可多了,捉迷藏、弹球、拍三角、种花、养 草鱼、掐蛐蛐,还有就是实在没事了上房。 前院也能上房,但大人见了会骂,只有到了后院——夹道才是我们的天下。我们后院上 房的地方有两个,一个夹道一出口的右面的连接墙,一个是里两处山墙连接的凸出的“出水 口”,雨水从两房之间顺这儿流下。这儿跳起来,扒着“出水口”的瓦,可引体向上,脚翻 上一蹬就到了上面。一般大点的孩子才在这儿上房,我是小学快毕业了才像吊死鬼儿似的挂 上去。我在这儿出过事,一次吊上去正艰难地引体向上,结果出水口突然垮了,把我连人带 砖瓦一起掉下来,右手砸破一个大口子,鲜血迸流,可我连医院也没上,上了点红药水几天 就好了。那儿以后,那个出水口彻底废了。 房上是一个陌生世界,别人看不到你,你看得到别人,除非下面有人知道你上房了,但 即使如此,这人也在你居高临下的监控之下,你会随时隐蔽。在这个意义上,高处是一种梦 想的权利,也是一种实际的权力。换句话说,你到了房上意味着你获得了一种超越别人、观 察别人的权力,你不仅看见自己院中熟悉的人,还看到了别的院陌生的人。此外,更重要的 是,放眼望去,屋顶世界完全是一个新世界,不再有胡同,不再有院门,不再有道路,世界 是平的,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房上虽没有道路但你却可以走得很远,甚至感觉可以在屋顶上 走遍北京。当然,这也只是想想,我从来也不会走出太远,一般最远也不过是穿过四五个院 子,在一个叫小西南园的胡同拐角处抱着一棵电线杆子下来。电线杆下半截有水泥方柱,我 出溜到水泥方柱处,站稳了,跳,就算完成了房顶旅行。 小西南园是条很窄很短的胡同,北口对着周家大院口,中间横过的前青厂胡同,胡同东 头连着琉璃厂,对,就是那条著名的文化街,鲁迅经常走的街,我上小学的街。我从电线杆 子下来一溜烟跑回自己的院子,再次上到房上,大口喘息,无比兴奋。有时是我一个人,有 时是我们一大群孩子。一群孩子通常走得更远,像一次房上的长征,这很危险,因为人多动 静大,难免被下面哪个院子的大人发现,那会被骂死,甚至打将上来。也正为如此,更吸引 我们一次这么干。孩子世界之所以和成年人世界不同就在于天生的超现实性,房顶世界刚好 满足了这点。房顶通常是压抑的,因此带来了超越性,因为遮挡因此带来了想象,它鼓励了 孩子一种东西:世界除了是你看到的样子还有另外的样子;可以做你不能做的,做了是那么 的有趣。 此外,屋顶上的世界对于喜欢孤独的孩子还有特别的意义,这点我同样体验很深。屋顶 上那种明亮又隐蔽的空间,让像我这样平时家里没大人的孩子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和与安 慰。我与上面哥哥姐姐隔得太远,几乎是意外出来的,或者像是投胎,我刚懂事上面就全是 成人世界,我非常孤独,别的孩子都有相邻的兄弟姐妹我没有,别人都有家,我觉得好像没 有,因此我经常就一个人跑到房顶上看太阳。在屋顶上,一切都是平的,没什么高出我,谁 也看不见我,一个人面对暴晒的阳光,独自享受着世界的寂静。多少年后,具体地说四十年 后,我读到意大利小说大师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不禁感叹人类看上去多么不同也有 共同的东西,《树上的男爵》写了一个孩子一生都生活在树上不愿下来,这不正是我小时的 心境吗?卡尔维诺写出了儿时我内心深处的东西。 (选自《收获》,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几段用大段篇幅回忆儿时“上房”的经历,既为下文作铺垫,也表明自己对这一 行为印象深刻。 B. 文章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如“我”上房扒掉出水口的一段描写、场面生动,画面感 强,富有表现力。 C. 作者提到琉璃厂这条“著名的文化街”,并说是“鲁迅经常走的街”,是为了使文章 更具文化气息。 D. 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又有恰当的议论或抒情,作者想象力丰富,感悟深刻。 8.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9.文中“屋顶上的梦”对于“我”有哪些意义?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 7.C 8.尽管我和卡尔维诺笔下的孩子生活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内心深处对孤独的 感受是相同的,表达出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可以在优秀作品中得到共鸣的意思。 9.①在屋顶上能获得一种超越别人、观察别人的权力。②在屋顶上发现了一个平的、 完整的,可以走到远方的新的世界。③满足了孩子世界天生的超现实性,鼓励了对远方和未 来的向往。④屋顶上的世界对于喜欢孤独的孩子有特别的意义,让我感受到亲和与安慰。 【解析】 点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 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 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性格(物 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 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含义的分析注意从表层和深层的角 度进行分析,表层含义注意结合小说的情节作答,深层含义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作答。 四、【18 届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挺拔之姿 朱以撒 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艺术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 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 生活,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 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 闪过阳光的亮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山野稼穑, 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 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 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那 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 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 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 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 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 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 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 “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 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 过了,余韵袅袅。 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竹子 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写的都是湘 沅泽畔之物。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要不,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 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 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当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 兀傲的意象。争相轩邈,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崛。相比于王维在夜间 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李 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板桥曾在《兰竹石图》上题写了“各 适其天,各全其性”,认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个人,一定是心怀素淡,性喜萧 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 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 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 了。庾子山《小园赋》中有不少数字,不过最让人欣赏的是“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读到此处,清出来了,简也出来了。在魏晋这样一个尚竹时代,竹是环境的背景,也是心境 的背景,如果观察他们的雅集轨迹,竹林七贤、金谷宴集、兰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间, 在这里挥麈清谈、稽古观心,是很有一些清简之趣的,像王羲之的《大道帖》、王献之的《鸭 头丸帖》、王珣的《伯远帖》,都那么小,一张便笺般大小,清简出风尘,三笔两笔,精气神 都聚于此了。在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一个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常轨 剑走偏锋,却不可落入尘俗的泥淖里。想想当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比于今人内 怀奔竞之心,好冠盖征逐之交,那时节的人在处理人的关系上显然清简得多。 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寻常生活的每一个角 落,紧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渐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 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而另一面 又使我察觉到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力蓄积着,不使外泄。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 子的挺拔俊秀,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我还是固 执地认为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 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 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 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 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 让热烈的阳光照彻。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三段运用了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文意生动,兼之长句短句错杂,富于 变化,体现了散文之美。 B. 文章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综合运用了记叙、说理、抒情等表达方式,谈古论今, 托物言志,旨在表达对农耕兄弟的赞美,对乡村文化的眷恋。 C.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这句话是说, 每一个懂竹的人都会获得内在支撑,成为有风骨的人。 D. 随着年龄的增长、境遇的改变,同样的竹子,“我”却“读”出了不同的内涵。 11.赏析文章末段的文字。 12.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你最欣赏其中哪种精神气质?结合生活经验谈谈 你的体会。 【答案】 10.B 11.①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 ②赞美了竹子 争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 ③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增强了 抒情性。(从语言角度赏析也可得分) 12.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 【解析】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B 项错在“旨在表达对 农耕兄弟的赞美,对乡村文化的眷恋”,主旨理解错了。这篇咏物散文紧扣竹子坚韧忍耐、 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托物言 志,对竹子那样的精神气质给以热烈的礼赞。笔触常常探入文化的深。,揭示人生别样的意 义。 点睛:文学类文本 5 选 2 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 容的考查。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 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先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 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 点睛:赏析文章的句子或段落,首先要找出句子或段落在文本中的位置。这一题目标很 明确,即赏析文章末段的文字,答题时不仅要赏析段落的内容,还有分析它最为文本结尾段 的作用,所以要结合文本主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解答。 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觉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此题第一问比较简单,文“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这是对主子形象的分析概括。 第二问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的体会”,之一问的回答要围绕文本内容来谈,切不 可脱离文本信马由缰地发挥,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并且有一定是字数限制,只有做到这 些才会得高分。竹子的精神气质在文本中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作者对竹子的描写中及作者自 己对竹子所作的评价里,如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 要一一从文本中筛选并概括,还要尽量答全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竹子的精神品质,除 了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外,还考查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答题内容一定要积极乐观 向上。 五、【18 届吉林省舒兰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相约雨巷 ①撑一把油纸伞,相约雨巷。 ②纵然是红尘之外还有红尘,纵然是路的尽头已没有尽头。纵使我枯瘦如叶,我都要择 路 而来。只因半个世纪的情缘,我早已相思成疾。还是用当年的纸伞挡雨,却怕你的名字 湿成深 深浅浅的泪痕,以勾起我心灵的唯一伤痛。从此再也无法紧握你的身影取暖,甚至走尽 这雨巷。 ③巷已成墟,亦如我破碎的心,有的只是一池雨打芭蕉的寂寞,一地风吹落叶的惆怅, 一种对月独酌的凄清,还有一个结着淡淡愁怨的姑娘所勾勒的凄婉,一个凄婉又迷茫的故事, 一段没有结尾的雨中曲。 ④不管你是否已化蝶而去,那刻骨铭心的回忆早已在心头择荒而憩,汲取我的血液。待 到哪一天我猝然老去,入土而眠,你依然清纯如往昔,倚我灵魂轻盈而舞。日月轮回,斗转 星移,哪怕是千年之后的千年,而相遇之初的美丽,那颜色,那芬芳,那忧愁,甚至是那太 息的目光仍会如约来袭。如诗、如词的音律在我的心头鸣起。 ⑤我相信在那人海茫茫中的邂逅,或许早已注定了我今生的牵挂与等待的维系。我要在 生命终结前,了却未竞的心愿——撑一把油纸伞,相守于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你不来, 我不走。 ⑥等待是一种痛苦的欢愉,我发觉我成为一棵枯干的树时,已能听到风吹树皮剥落的声 音,仿佛遥远的绝响,那么悲壮,那么凄凉。戛然而止时,我将轰然倒下,将痴情演奏为千 古绝唱。待到来世,用我的残骸和灵魂化为一生只能梦你一次的花——丁香,仍在此处为你 苦苦守候。 ⑦或许你终有一天姗姗来迟,或许会讶异,身旁竟有一花孑然而立。清纯如你,芬芳如 你,甚至还带有你忧愁的回忆。那似曾相识的感觉,是否会让久违的怦然心动濡湿于你,隐 约忆起那“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 ⑧然你终究淡淡一笑之后,翩然离去,不再回首。身后的花在微笑过后,悄然枯萎、隐 去,只留下几滴绝望成灰的眼泪和那个紫陌红尘里不老的回忆在空气中慢慢回味…… 13.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笔下的雨巷是寂寞的、惆怅的、凄清的、凄婉的。这实际上也是作者内心情感 的反映。 B. 《雨巷》这首诗和诗中的丁香、姑娘等意象让“我”痴迷了半个世纪,“我”渴望能 到那意境中去感受一番。 C. 本文写作缘起于诗歌《雨巷》,用诗话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理想孜孜不懈的追 求,感染力极强。 D. 本文与戴望舒的著名诗篇《雨巷》一样,通篇运用第二人称手法,便于更热切地抒 发自己的情感。 14.本文体现了怎样的语言风格?文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试举几例(最少两种)。 15.作者说“你不来,我不走”,他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自己“等待”的长久和“你” 的形象,应该如何理解作者等待的“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 13.D 14.婉约、委婉细腻、抒情晦涩的语言风格。(意思对即可)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排 比、比喻、夸张、引用、拟人等。如排比:纵然是红尘之外还有红尘,纵然是路的尽头已没 有尽头。纵使我枯瘦如叶,我都要择路而来。比喻:我发觉我成为一棵枯干的树时,已能听 到风吹树皮剥落的声音。 15.表面来看,作者在这雨巷中等待,希望遇到一个戴望舒《雨巷》中所描述的美丽忧 愁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并想象了自己等待的苦难和姑娘经过自己身边时的情景。但和戴望舒 相同,作者笔下的“你”是一种象征,象征了“美”“爱”“光明”“温暖”“浪漫”“古典” 等所有美好的理想,等待是所有追求者必须经历的过程。(结合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六、【18 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10 月)第二次验收考试】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孤独的守望 方爱华 ⑴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 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飞离城市,开始找寻 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 ⑵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进了 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画家。一笔画山, 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 ⑶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弯清溪。凝神敛息,闭目细听,一股 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更是说不出的爽朗。 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会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叮 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细看那水宁静之极,无波无痕, 柔润如美玉。那是谁家的女儿?押着唐韵,携着汉风,一点点地走近,走近,将心清凉成一 片温润的水域。 ⑷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地。 ⑸我在进入小村的那一瞬,突然变得很宁静。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从这幅静默的油画 中走出来,一路跋山涉水而来的疲倦和烦躁一扫而光。一处处低矮的农舍以最简单的装束站 立在我面前,而它后面是五彩锦缎装扮起来的山坡,像一首天地之间的赞歌,我看见纯朴与 艳丽和谐的统一。 ⑹田园,多么美妙的字眼,它让许许多多流浪的心灵找到了家的温暖。袅娜的炊烟,鸡 鸣狗叫,满山遍野的牛羊,子孙绕膝,我多么希望看到曾经在这里上演过的那些温暖和最原 始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啊。然而这里拥有的除了安静还是安静。看不见炊烟,听不见鸟语,也 听不见动物的欢鸣,就连风都停驻在不知什么名字的山那边。 ⑺物竞天择,时代犹如一列火车,轰鸣着滚滚向前。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 掩盖,那些没了主人的房屋,虚掩的房门,荒凉的院落,都似在诉说着一种久已淡去的生活, 房前屋后的柿子树上,挂满红艳艳的小灯笼,就连地上也落了许多熟透的柿子。这些原本代 表丰收的累累果实,在这里忽然受到冷落。 ⑻一方石碾,丰碑一样默默地站在时光的怀抱里。深深的皱纹里记载着多少酸甜苦辣的 过往?它在怀念那些五谷丰登的日子吧,还有那吱吱唱着的远去的歌谣。我看见空地上面的 水井里面装满了生活的百般滋味。 ⑼所有的土地都荒芜着,那些被收割的玉米秸杆,怀抱成一堆坐在秋阳里,哀伤而无助。 曾几何时啊,仿佛还看到它们挺拔着腰杆,向上生长着浓浓的丰收和喜悦。一些被开垦的梯 田就那么闲散敞着怀,留着斑驳的印记,像是刻满了主人点滴的心事。几垄白菜,几颗萝卜 成了这些被弃置土地的最后守望者。 ⑽我停下探访的脚步,对着一片宁静和绚丽沉默。 ⑾我不知道繁华在身后隐退的时候,是不是一些东西也会随之消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 村庄就这样被遗弃在远离尘世的地方,在时光的隧道里独自演绎着一场兴衰与荣辱。美丽与 孤独同在,寂寞与哀愁共存。 ⑿在村庄的深处,终于见到了真正的主人。一位老人,就那么安然地倚在门口,身后巴 掌大的小院里,两棵参天的老槐,像硕大的两把巨伞,卫士一样的护着庭院。树是老人出生 时爷爷种下的。 ⒀老人手捧山里红,热情地招待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她说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只有 这些山里的果子。问她为什么不和儿女一起走,老人只憨憨地一笑:“舍不得啊,几十年的 家!” ⒁已是夕阳西下,那些山、那些树、那些落寞的房屋都开始变得暗淡起来。我最后一次 回望山村的时候,老人正被金色笼罩,仿佛坐在一片灯影里。 ⒂她在守望着一个人的山水,守望着一个她自己的家么? (选自《散文百家》2010 年第 2 期,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的人群”代表着现代文明的繁华喧嚣,表达作者想暂 时逃离这喧嚣的城市。 B. 第 7-9 段写村庄的各种景象和自己感受,是希望人们对美丽村庄行将消失给予高度 关注。 C.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采用“移步换景”的记游手法,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写 景状物淡而有味。 D. 本文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使景、事、情、理完美融 合。 17.“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地”, 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8.文章末段文字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 16.C 17.(1)承接上文内容,直接点名小山庄“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自己暂时 逃离喧嚣城市、享受到自然美景后的喜悦心情。(2)与后文写荒凉的村庄形成鲜明对比,揭 示主题,以便更好地突出作者对美丽山村行将消失和人类精神世界越来越荒芜的痛惜之情。 18.(1)老人孤独地守望着被他人遗弃,独有自己一人的村庄和精神家园。(2)被人遗弃 的村庄孤独地守望着被弃置的土地,怀念着过去美好的田园生活。(3)作者对传统田园生活 深切热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作者和老人都只能孤独地守望着这美丽的精神家园(心灵栖 息地)。 【解析】 16.试题分析:“语言朴实”错误。 17.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句子作用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分析句子和上下文在结构 和内容上的关系,从内容看此句的上文写自然风景,下文写荒凉的村庄,从结构看是承上启 下,内容表达对上文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后文的荒凉形成对比,揭示美丽山村行将消失和人 类精神世界越来越荒芜主旨。 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 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 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 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此题是文章的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的作用。 七、【18 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生今世的证据 刘亮程 ①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 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没用处了。我们搬去的地方会有许多新东西。一切都会再有 的,随着日子一天天好转。 ②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要一年 年地长下去啊。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一年,万 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把 破瓦片留下,最好留下一小块泥皮,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 个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头和 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③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④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那是我曾有过的生 活吗。我真看见过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 我真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我真的沿那条黑寂 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我真的有 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它的横杈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找到它 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还有,我真沐浴过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 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 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 ⑤现在,谁还能说出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旧墙、刮 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 ⑥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如果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没有扬起又落下的尘土, 没有与我一同长大仍旧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没有还在吹刮着的那一场一场的风,谁会证实 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 ⑦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只几十年功夫,它变成另一个样子。尽管我 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许多年前他们往这些墙上抹泥巴、刷白灰时,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 皮迟早会脱落得一干二净。他们打那些土墙时我便清楚这些墙最终会回到土里--他们挖墙边 的土,一截一截往上打墙,还喊着打夯的号子,让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在打墙盖房 子了。墙打好后每堵墙边都留下一个坑,墙打得越高坑便越大越深。他们也不填它,顶多在 坑里栽几棵树,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 是什么。 ⑧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一只早年间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鸣叫唤醒 人们的大红公鸡、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每个午后都照在(已经消失的)门框上的那一缕夕 阳……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 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 意义? ⑨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1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第一段中,作者将自己不懂得珍惜曾拥有的事物的原因归结为:实用主义的评价 标准和喜新厌旧的心态。 B. 文中提及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只是诸如鸟声、榆树、土墙、炉灶、月光等可看、 可听、可触的有形之物。 C. 本文笔触细腻、细节生动、善用修辞,第二段就用了拟人、呼告、排比等修辞手法 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D. 本文立意深刻,作者没把重心放在反复吟咏对故乡的怀念上,而是更理性地探究思 乡之情产生的原因,家园之于人的意义。 20.本文展现了作者对“今生今世的证据”情感态度,请就此梳理文章思路。 21.结合全文,概括说明作者为什么需要今生今世的证据? 【答案】 19.B 20.(1)作者以离开故乡时不懂珍惜过往生活证据的懊悔开篇;(2)接着表达没留下证 据便无法印证过往生活和内心生存的茫然,然后表达能证明过往生活的外物证据的消失是人 力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的无奈;(3)最后表达出对家园证据废失,思乡之愁和精神无处皈依 的担忧失落。 21.(1)因为故乡曾经拥有的和熟悉的人事景物来可以证明自己过去的成长和生活。(2) 因为过往生活中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精神生活可以证明我们的精神家园的存在。(3)表达作者 对不忘过往,坚守故乡和精神家园的警醒。 【解析】 19.试题分析:文中的证据既有诸如鸟声、榆树、土墙、炉灶、月光等有形之物,也有 快乐、孤独、 八、【18 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 字,完成文后各题。 万鞋墙 梁衡 陕北多山,千山万壑。有村名赤牛,世代农耕,名不见经传。近年有退休回村的干部老 高,下决心搜集本地藏品,建起一农耕博物馆。我前去参观,不外乎锄、犁、耧、耙、车、 斗、磨、碾之类,也未有见奇。当转入一巨大窑洞时,迎面一堵高墙,齐齐地码着穿旧了、 遗弃了的布鞋,足有两人之高,数丈之长。我问:“有多少双?”答道:“13000 双。”我脱 口而出:“好一堵万鞋墙!” 这鞋平常是踩在脚底下的,与汗臭为伴,与尘土、泥水厮磨,是最脏最贱之物,穿之不 觉,弃之不惜,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今天忽然被请到墙上,隆重聚会,就像一支浩浩荡 荡的翻身奴隶大军,顿然感到它的伟大。不管什么鞋,都已经磨得穿帮破底、绽开线头,鞋 底也磨成了薄片。仔细看,还能依稀辨出原来的形状、针脚、颜色。每一双鞋的后面都有一 个故事,从女人做鞋到男人穿它去种田、赶脚、打工等,一个长长的故事。我们这一代人都 是穿着母亲亲手做的布鞋长大的,又穿着布鞋从乡下走进城市,每一双鞋都能勾起心底一段 甜蜜或辛酸的回忆。这鞋墙就像是一堵磁墙,又像是一个黑洞,我伫立良久,一时无语,半 天,眼眶里竟有点潮湿。 在回县里的车上,大家还在说鞋。想不到这个最普通的穿戴之物,经今天这样一上墙, 竟牵动了每一个人的神经。一种鞋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中国革命是穿着草鞋和布鞋走过来 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建第一个驻外使馆,大使临行前才发现脚上还穿着延安的布鞋, 匆忙到委托店里买了一双旧皮鞋上路。大约在上世纪 60 年代以前,北方农村的人一律穿自 家做的布鞋,小时穿妈妈做的鞋,成家后穿老婆做的鞋。布鞋是维系农耕社会中的男女关系、 农民与土地关系的一根纽带。我想,做鞋也成了农村妇女生命的一部分,从少女时学纳鞋底 开始,一直到为妇为母,满头白发,满脸皱纹,她们一针一线地纳着青春,纳着生命。遇孩 子多的人家,做鞋成了女人的沉重负担。男人们很珍惜这一双鞋,夏天干活尽量打赤脚,出 门时穿上鞋,到地头就脱下来,两鞋相扣小心地放在田垄上,收工时再穿回来。每年农历正 月穿新鞋是孩子们永远的企盼,也是母亲笑容最灿烂的时刻。要说乡愁、亲情、家,布鞋是 最好的标志。 鞋不但是人情关系的标志,还是社会进步的符号。有人说,看一个人富不富,就看他家 地上摆的鞋。我是 1963 年进大学的,同班有一位从湘西大山里考来的同学,赤着脚上课。 老师问,为什么不穿鞋。他说长这么大,就没有穿过鞋。1968 年大学毕业,按那时的规矩, 我到内蒙古农村当农民劳动一年。生产队饲养院的热炕,是冬季的晚上村民们聚会、抽烟、 说事的热闹地方。腾腾的烟雾和昏暗的灯光中,炕沿下总是一大堆七扭八歪,又脏又瘪的鞋, 其中有一双就是我从北京穿来的,上面已补了 13 个补丁。90 年代我已在北京中央国家机关 工作,那时的会议通知常会附一句话:请着正装。“正装”什么意思?就是要穿皮鞋。 那几天在县里采访,虽还有许多其他内容,但脑子里总是转着那些鞋。立一堵墙以之纪 念,是人们常用的方法,最著名的如巴黎公社墙、犹太人的哭墙,还有国内外经常看到的烈 士人名墙,但集鞋为墙,还是第一次见到。鞋虽踩在脚下,不像帽子风光,却要承一身之重, 走一生之路,最是苦重,也最易被人忘记。 我们常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却很少人说到“游子脚下鞋”。做鞋,首要是结 实。先要用布浆成“衬”,裁成帮,裹成底。将麻搓成绳,锥一下,纳一针。记得幼时,深 夜油灯下,我躺在母亲身旁,是听着纳鞋底的刺刺声入睡的。现在市面上已找不到人工布鞋 了,那天我在县里托人找了一双,不为穿,是想数一下一双鞋底要纳多少针。你猜多少?2500 针。那堵鞋墙共有 13000 双鞋,你算一下,总共有多少针呀!每一个人都说自己的事业轰轰 烈烈,走过的道路艰苦曲折,又有谁想到脚下千针万线的慈母鞋呢? 鞋墙不朽。 (有删改) 2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品开头一段写赤牛村名不见经传和老高建起的农耕博物馆也未有见奇,以此来反 衬“一堵万鞋墙”给“我”的惊奇感受。 B. 第二段通过“隆重聚会”和“像一支浩浩荡荡的翻身奴隶大军”这两个比喻,把无 生命的鞋写活了,一个“请”字表达了作者的敬意。 C. 以“赤着脚上课”反映出湘西的贫困,以“一大堆七扭八歪,又脏又瘪的鞋”反映 出农村的落后,以“着正装”反映城市的富裕。 D. 这篇散文运用以小见大的构思手法,通过塑造“穿之不觉,弃之不惜”的鞋这个意 象,表达了深刻的主旨,形成幽默的风格。 23.梁衡的散文善于运用联想、想象,请以第三段为例简要分析。 24.作品结尾说“鞋墙不朽”,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作品以这句话结尾有什么用意? 请简要分析。 【答案】 22.A 23.①从鞋墙联想到中国革命的历史,联想到第一个驻外使馆大使临行前匆忙买一双旧 皮鞋上路的情形。②想象农村妇女纳鞋的情景和男人们珍惜鞋子的情景等。③这些联想与想 象,拓宽了思路,丰富了内容,深化了主题。 24.第一问:鞋子所象征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所代表的社会进步,所象征的乡愁、亲情、 家等应永远缅怀,永远传承。 第二问:照应题目与开头,使作品结构严谨;揭示作品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万鞋墙的 赞美之情。 【解析】 2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 一项”,这是一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审题,从题干中审出要求和方向,比如本题中,“梁衡的散 文善于运用联想、想象,请以第三段为例简要分析”,“第三段”是目标,“联想和想象”答 题的方向;然后分析“联想”和“想象”这两种手法。“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 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比如第三段中的“中国革命的历史” 和“第一个驻外使馆大使临行前匆忙买一双旧皮鞋上路的情形”,这都是因为作者观看了鞋 墙而引发的联想;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平常观察的事物和知识 经验),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比如第三段中农村妇女纳鞋的情景和男人们珍惜鞋子的 情景。 24.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品结尾说‘鞋墙不朽’,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作品以 这句话结尾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这是针对结尾设题,既考查内涵,又考查作用。先 到上文找到所写的有关“鞋子”“鞋墙”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感慨的句子,可以发现,文中的 鞋子已经不是具体实在的物品,它象征了我们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它承载了我们的乡愁、亲 情,它有着家的温暖,它的变化代表了时代社会的进步;而“不朽”的意思是永不磨灭,永 远存在于人类的记忆或记载中,这就表明上面所说的精神将会永远传承下去。作用上,先从 结构上看,主要是与标题和开头的照应关系,这样让文章首尾圆和;再从内容上来看,作为 结尾,一般要揭示作品的主题,表达作者对万鞋墙的赞美之情。 九、【18 届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死之间 雷抒雁 一位墨西哥的作家曾说:“死亡不是截肢,而是彻底结束生命。”是的,即使一个人的手 不慎失去了,残肢还会提醒他手曾经的存在。死亡,如雪的融化,雾的消散,云的飘移,永 远没有了,没有了。 可是,记忆没有随着死亡消失,每天,一进房门,你就寻找那张让你思念、惦记,你如 此熟悉的面孔。如果没有找到,你会情不自禁地喊一声“妈妈”,然后,一个房间一个房间 地去找,看她是在休息还是在操劳——是在洗那些永远洗不完的衣物,是在为孩子们做晚饭, 还是在专注地看电视?可是,这一回,你的声音没有得到回应。房子里空荡荡的,她不在。 看着墙上那张照片,你知道她已永远离开了。那张一直带给你欢乐的母亲的照片,你突然发 现其中竟有一缕忧伤。难道,照片也有灵性,将她对你无微不至的关怀凝聚在目光中? 我不愿再走进母亲的房间,不愿触动她老人家遗留下的衣物,就让它原样留存着,任灰 尘去封存。唉,每一件遗物都是一把刀子,动一动就会刺伤那脆弱的神经。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不再流泪。谁不知道死是人生的归宿!生,让我们给生命打了一个 结,死,便是一种解脱。妻子这样安慰我,儿子也这样安慰我。他们很快就从痛苦中跳出来, 忙忙碌碌,快快乐乐,去干他们自己的事,好像母亲的离世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母亲的死, 给他们留下的只是短暂的痛苦,并没有留下伤口,而在我的心里,却留下了很深的伤口,有 很多的血流出,我常常按着胸口,希望那伤口尽快愈合。可是很快我发现,愈合的只是皮肉, 伤痕的深处无法愈合,时常会有疼痛蔓延开来。 我永远不会忘记 2001 年 9 月 6 日下午 5 时,在中国作协的会议室学习讨论的过程中, 我以一种近乎失态的焦灼,希望会议早点结束,然后迫不及待地奔向母亲的住处。快到家时, 我打电话给家里,想马上听到母亲的声音。铃声空响,我希望她是到楼下散步去了。 推开门,像往常一样,我喊了一声“妈妈”,无人应声。我急忙走进里面的房间,看见 妈妈躺在地上呻吟着。我扑过去,一把抱住她,想让她坐起来,问她怎么了。她只是含糊不 清地说着:“我费尽了力气,可是坐不起来。”我看着床上被撕扯过的被单,看着母亲身上揉 皱的衣服,知道她挣扎过。可是一切挣扎都没有用,母亲左边的身子已经瘫痪了,无法坐住。 她痛苦、无奈,无助得像个孩子。这个曾经十分坚强的生命,怎么突然变得如此脆弱! 可是,无论如何,我明白了那个下午失态的全部原因。一根无形的线——生命之线牵扯 着我的心。我的心如紊乱的钟摆,失去了平衡。我以从未有过的急切,想回到妈妈的身边。 也许,只要她的手抚摸一下我,或者,她的眼神注视一下我,我心中失控的大火就会熄灭。 仅仅两天之后,当妈妈咽下最后一口气,永远地离开了她生活了 81 年的这个世界的时候, 我觉得,我生命的很大一部分被带走了,随着她走了。我猜想,一个人的理论生命也许很长, 它就是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被失去亲人、失去情感分割,生命最终变得短暂了。 医治心灵伤痛的唯一处方就是“忘记”。可是,对于亲人,要忘记又谈何容易!只好寻 求书籍,寻求哲人,让理性的棉纱,一点一点吸干情感伤口上的鲜血。 我想起了一则关于死亡的宗教故事。有一位母亲,她抱着病逝的儿子去找佛,希望能救 活她的儿子。佛说,只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的儿子死而复生,解除你的痛苦:你到城里去, 向没有死过亲人的人家要一粒芥菜籽给我。那位被痛苦折磨得愚钝了的女人马上去找,可是 她找遍了全城,竟然没有带回一粒芥菜籽。因为,世上根本没有没有失去过亲人的家庭。 (摘自《名家散文集》,有删改) 2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叙述视角,偶尔插入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种人 称各尽其妙,形成了相互辉映之效。 B. 妻子和儿子很快就从痛苦中跳出来,并且劝慰“我”,可见他们对“母亲”的情感不 深厚,无法切身感受为人子者的丧亲之痛。 C. 本文以抒情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记叙等多种表达方式,细腻地刻画了作者失去母 亲后备受煎熬、悲伤无法排遣的内心世界。 D. 本文在生存与死亡、疼痛与忘却、焦虑与平静的两极振荡之中,抒发了作者对亲情、 死亡等命题深刻而又独特的探讨和领悟。 26.文章的标题叫“生死之间”,意蕴丰富。请结合你对标题的理解和文章内容,梳理 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情感。 27.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段的“宗教故事”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必不可少,请结合全 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25.B 26.①先写“死”,写母亲的去世在作者心中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表达了作者失去亲 人后难以化解、疗愈的悲痛之情。②再写“生”,追忆母亲病逝,进一步抒发丧母之痛。③ 最后,作者于“生死之间”提出要以理性化解丧亲之痛,或许是“生者”对“死者”最好的 怀念。 27.(示例一)不能删去。 ①从主旨看,用宗教故事作结,表明家家都曾有亲人去世,人人都有可能失去至亲,痛 苦是人生常态,难以避免,深化了正视亲人离世的痛苦,用理性化解痛苦的主题。 ②从结构看,承接上段作者“让理性的棉纱,一点一点吸干情感伤口上的鲜血”的观点, 收束了全文。 ③从艺术效果看,用富含哲理的故事作结,寄寓深远,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有言有 尽而意无穷的回味。 (示例二)可以删去。 上一段作者已经为自己找到了答案——用理性治愈丧亲之痛,宗教故事只是这一观点的 一个例证而已。删去此段,从结构上会使文章结尾更加简洁,主题上文章主旨更加突出,情 感更加鲜明。 【解析】 2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认真阅读文本分析,B 项, “可见他们对‘母亲’的情感不深厚”无中生有。 2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此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清晰地梳 理文章各段落之间的关系,划分文章层次。可将本文划分为三个层次:①—④,母亲已经逝 去,作者却不能忘怀;⑤—⑦,追忆怀念母亲;⑧—⑨,找到疗救方法。 点睛:回答此题不能仅仅概括各层的内容,应该以作者的感情为线,总结作者的写作思 路。本题先写“死”,再写“生”,最后,作者于“生死之间”提出要以理性化解丧亲之痛, 或许是“生者”对“死者”最好的怀念。 十、【18 届吉林省高三 10 月阶段性统一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草院落 郑飞雪 ①一年前去过那家小院,小院里花草的气息从不同的季节飘散出来。 ②去往乡村的路途其实有些远,也坎坷,先穿越邻县的高速路,再盘旋到寿宁县高海跋 的山路,一路翠竹林立,云雾飘缈,很快就忘却了身后的红尘。路愈往山巅,愈陡峭,愈感 觉那座院落的离世与神秘。 ③车子到达乡村后,双脚像兔子着落到青草地,我感觉又回到了出发地——家乡。朴实 的村民从村街店铺里探出头,用与我家乡相仿的方言向朋友问候着,有一两句拗耳,只稍慢 下语速重复着,也能捕捉出话里的大致意思。错把他乡当故乡,便是此情此景的感觉了。 ④空气中飘送着稻草香,小院就座落在青青的田野边,田边一条潺潺流水,像是专为客 人引路的,沿着水流方向从东向西走小段路,到达宅院门口。那宅院,像临水的花,映照在 涧边。寂寞,却有寂寞的言语。探头,可见院子里摇摆着各色花草,像微信里的图照一样春 光灿烂,像主人一样熟悉亲切。当然,它们霸着这方水土,霸着这座院落,自然是院落里磊 落的主人了。一群风尘仆仆的远客闻着香,蜂蝶一样来寻访芳踪。 ⑤很普通的一些花草装扮着空旷的院地,院子显出特别的乡村格调,好像在这里遇见儿 时的伙伴,笑容从模糊的记忆里慢慢洇开,浮现出往昔熟悉的容颜,猛地,一眼就叫出它们 的名字:葵花、丝瓜、辣椒、月季、茄子……这些花,挨挨挤挤站满院子,像左邻右舍聚拢 过来瞄一眼稀客。紫茄有些腼腆,见不得生人,静静挨着墙角羞怯着,吐出紫星星一样的花 儿,这朦胧的花朵却如星光一样照亮城里人尘封的梦。一片菜花,一片开在院墙内的菜花, 如紫云英一样勾起春天的梦幻,这是多么富足的分享。黄瓜很愉悦,纤巧的滕蔓沿着院墙攀 升,像一首爱情歌谣,把明亮的心情传达远方。重重碧叶垂挂的瓜,是嫩黄的。这纯净的颜 色,一下子唤醒岁月深处单纯的记忆。它从母胚蒂结出来,就是以天然的肤色遗传命名。黄 瓜,一个名附其实的乳名。而今市场菜摊上的黄瓜长满癞刺,裹着葫瓜丝瓜一样的绿衣裳, 像赶潮的青年装扮星范,让人掂量时无从下手,也无法分辨内在的本质,锋芒毕露,完全改 变了最初的基因。 ⑥玫瑰躲在玉米棒下浅笑,鱼腥草簇拥着石榴花向墙角绵延,吊兰从假山的缝隙里冒出 来,争着抢着在池水边摇头晃脑,生命依恋的情怀从缠绕的枝叶间蓬勃而出。让人感叹时光 匆忙,也欣赏存在的实意和温暖。与世无争的闲适,正是生命的从容与尊贵。 ⑦朋友建房时突发奇想,在院里开辟了一块地,不灌溉水泥,花卉、蔬菜、野草可以在 泥土里混杂生长,错落有致、和谐生趣,让生活视野呈现出别样的风情。我喜欢这草木群居 的院子,像主人相邀南来北往的客,演奏着浪漫的音乐交响曲,提琴、簧管、快板、慢板、 大调、小调……或舒缓、或激扬、或沉郁、或热情、或优雅、或荒凉,花草们用执着的深情, 绽放成土地上坚定的生命。 ⑧朋友说,这些花籽菜籽草籽,都是母亲随手撒下的。母亲年迈了,怕她走不上山坡, 风雨里走不进田园,保留了这院内的土地,让她随性操持。一位母亲对生活的操持性情,就 像蜜蜂在花粉丛中辛劳,像菜们草们执意要从土地里冒出来,没有人会阻遏这天性的执念。 子女对母亲的了解如花草与泥土相通,泥土培育花草,草木感知土地深处的脉博。母亲细碎 的脚步日转星移,从东边撒下一粒籽,萌发一颗芽;西边栽种一株苗,结出一个瓜。枝叶蓬 勃成周边欢愉的生命,年迈的母亲就喜欢这样簇拥的生命,相互牵依,相互缠绕,寂寞滋生 出许多热闹。一片瓜菜的季节延伸着一位母亲的时光,母亲的富足就是看着土地上的热闹。 手抚过的花朵、瓜果,枝叶,盛开土地的温情,像母亲琐碎的叮咛,牵挂着远程的脚步。 ⑨宽广的土地多像慈母,容纳远远近近性格迥异的孩子。 (选自 2017 年第 2 期《散文选刊·下半月》,有删节) 28.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第②段交代了前往乡村路途遥远、坎坷,为下文具体描写院落的情况作铺垫, 同时暗示作者对小院的向往之情。 B. 本文写作者到达乡村后,朴实的村民用方言和他交流,近似的乡音,让作者“错把 他乡当故乡”,使作者感到亲切。 C. 本文描写院落里的花卉、蔬菜、野草自在无拘地生长,让人感受到了存在的实意和 温暖,以及生命的从容与尊贵。 D. 本文虽然不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但也注重人物的刻画,文章采用了多种手法将“母 亲”这一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29.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第⑤段文字。 30.本文主要描写花草院落的迷人景象,最后两段却交代“母亲”劳作的情况,作者为 什么这样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28.D 29.①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交代院里挨挨挤挤的花草、果蔬。②运用拟人、比喻、对比 等修辞手法,使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诗意。③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表现了院内花草的勃勃生机。 30.①小院之所以弥漫着花草的气息,都是“母亲”劳作的结果,作品赞美小院,更是 为了赞美“母亲”;②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创造的,文章最后两段写母亲的劳动,抒 发了对劳动的赞美之情;③小院里布满了花草果蔬,不仅增添了生活情趣,同时也是包容坚 定的生命的象征,而母亲也恰恰像土地一样包容“性格迥异的孩子”,作品以此作结,升华 了作品主题。 【解析】 28.试题分析:作品对“母亲”的情况只是一般交代,没有具体描写,也没“采用多种 手法”,因而也不会“栩栩如生”。 2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赏析句子的题目,题中给出赏析的角度“表达技巧与思想内容”, 答题的关键 点睛:综合赏析语段的从语段的内容、手法、侧重点和情感的角度进行分析,答题时注 意语段的位置,开头、结尾还是中间,情感要联系文章的主旨。 30.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段安排是否合理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先明确观点,然后分 析原因,分析原因注意从情节、人物、主旨以及文章的姐欧股关系的角度分析,此题如安排 合理,然后分析,“前面描写的花香是“母亲”劳作的结果,情节合理,从主旨的角度看是 劳动的赞美之情,升华主旨。 十一、【18 届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老屋小记 史铁生 二十三岁时我曾到一家街道生产组去做工,做了七年。我们常常一边干活儿一边唱歌, 如今回想,能够符合它的只应当是一句平白的歌词,惟颤动的一条直线,可一旦去找它却又 飘散。当时 V 带我头一回看见那两老屋:尘灰满面,屋门前有一块不大的空场,一群老太太 正在屋前的太阳地里劳作,纷纷停了手里的活儿,直起腰,从老花镜的上缘挑起眼睛看我。 V 仰头叫了一声“B 大爷”,房顶上蹲着一个老头,正在给漏雨的屋顶铺沥青。“怎么着爷们 儿?来吧!甭老一个人在家里憋着……”B 大爷笑着说,露出一嘴残牙。 老太太们盼望这个小生产组能够发达,发展成正式工厂,有公费医疗,一旦干不动了也 能算退休,儿孙成群终不如自己有一份退休金可靠。我们干的活儿倒很文雅:在仿古的大漆 家具上描绘出仕女佳人,花鸟树木,山水亭台……然后在漆面上雕出它们的轮廓、衣纹、发 丝、叶脉……再上金打蜡,金碧辉煌地送去出口,换外汇。很多年以后,我在一家五星级饭 店里看见了那样几件大漆的仿古陈设:一张条案、几只绣墩、一堂四扇屏风。它们摆布在幽 静的厅廊里,我一阵他乡遇故知般的欣喜。走近细看,不错,正是那朴拙的彩绘和雕刻,一 刀一笔都似认得。我左顾右盼,很想对谁讲讲他们的来历,但马上明白,这儿不会有人懂得 它们,不会有人关心它们的来历,不会再有谁能听见那一刀一笔中的希望与岑寂。 冬天的末尾,老屋里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但阵阵笑声不单是因为新屋就要破土动工,还 因为 B 大爷带来“基建队”中的一个傻子。这是我的小学同学,可怎么这样老了呢?驼背, 而且满脸印纹。 “多少年了呀,你还记得我?” “那我还能不记得?你是咱班功课最棒的。” 众人插嘴说:“那最孬的是谁呢?”“小学上了十一年也没毕业的,是谁呢?”“俩腿穿 到一条裤腿里满教室跳,把新来的女老师吓得不敢进门,是谁?”B 大爷领着三子走了,甩 下老屋里的一片笑骂。 B 大爷对旁人说:“三子呀,人可是一点儿不傻,只不过脑子不好使。”B 大爷领着三子 和 V 去挖地基,三子一边挖土一边念念叨叨地为我叹息:“谁承想他会瘫了呢?唉,这下他 不是也完了?这辈子我跟他都算完了……”V 听了眦瞪三子:“你他妈完了就完了吧,人家 怎么完了?再胡说留神我抽你!”三子便半不吭声,拄着锹把抵头站着。B 大爷去拽他,他 慌抹了一把泪,脸上还是歉意的笑。——这些都是后来 B 大爷告诉我的。三子的话,又在我 心里灌满了惶恐和绝望,一个傻子的话最可能是真的。 摇着轮椅,耳边和心里都空荒的岑寂。我常常觉得,应该有一首平缓、沉稳又简单的曲 子,来配那两间老屋里的时光,来配它终日沉暗的光线,来配它时而的喧闹与时而的疲倦。 或者也可以有一句歌词,一句最为平白的话,不紧不慢反反复复地唱,便可呈现那老屋里的 生活,闻见它清晨的煤烟味,听见它傍晚关灯和锁门的轻响。 这一天,我沿着一条大道不停地走,暮色苍茫中,碰上了一个年轻的长跑者。一个天才 的长跑家——K, K 在我身旁收住脚步,愕然地看着我,便推起我,默默地跑——也许那个 年代,恰可以这孤独的长跑为象征、为记忆、为诉说吧。K 因为在“文革”中出言不慎,未 及成年就被送去劳改,三年后改造好了回来,却总不能像其他人一样有一份正式工作。K 从 未受过正规训练,只靠两样天赋的东西去跑:身体和梦想。他每天都跑两三万米,还要拉上 六七百斤的货物蹬几十公里路,其间分三次吃掉两斤粮食而已。生产组的人都把多余的粮票 送给他,只临近大赛的那一个月,他才每天喝一瓶牛奶,然后便去与众多营养充足、训练有 素的专业运动员比赛。年年的“春节环城赛”我都摇着轮椅去看他跑,年年他都捧一个奖杯 或奖状回来,但仅此而己,多少年后我和 K 才懂了那未必不是上帝的好意相告:梦想就是梦 想,不是别的。有个十三四岁的男孩要跟 K 学长跑,K 便当起了教练。后来,这男孩的姐姐 认识了 K,爱上了 K,并且成了 K 的妻子——那时 K 仍然在拉板车,在跑,在盼望得到一份 正式工作,或被哪个专业田径队选中。 从老屋往北就是护城河了。河很窄,水流弱小、混浊,我摇过小桥,沿河“漫步”,烈 日晒了一整天的河水疲乏得几乎不动,没有浪,浪都像是死了。若是大雨过后,河水涨大几 倍,浪也活了,浪涌浪落。老屋里的歌,应该是这样一句简单的歌词,不紧不慢反反复复地 唱:不管浪活着,还是浪死了,都是水的梦想…… 31.下文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回忆了一群平凡小人物的幸与不幸、绝望与盼望的生存状态,他们或以死亡激 烈地反抗,或以坚守冷静地抵制,来表现对人生困境的抗争。 B. “他乡遇故知”的兴奋激动本应是敞开心扉的畅聊,却因无法分享将“我”的情感 无情地推向无人能知的寂寞与寥落,可见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C. 本文语言不放任感情的泛滥抒发,不纵容回忆的恣意招摇。这种语言风格很好演绎 了史铁生回忆散文的特点——寓深远于相素,寄激情于从容。 D. 本文的叙述方式,并不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来描写,而是在简朴直白 之中随意讲述着关于人生、关于生命等重大命题的深刻故事。 32.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处画横线的句子的作用。 33.米克·巴尔说:“在第一人称回顾往事的叙述中,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叙事眼光。一 为叙述者‘我’目前追忆往事的眼光,可称为‘叙述自我’;另一为被追忆的‘我’过去正 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可称为‘经验自我’。”结合这句话,请对这篇散文的叙事视角进行分 析。 【答案】 31.B 32.①内容意蕴上,以歌词和节奏来喻指普通人物的平凡生活和故事情节的简洁单调。 ②情节组织上,起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文章开篇以“歌”来浓缩对老屋的回忆,奠定情感 基调;中间以对“歌”的怀想来品评这段往事的意蕴;结尾呼应开头,以“歌声”的回环往 复来体现情节的完整性,凸显怀旧的意味。③人物刻画上,表现作者情感的冷峻、克制与压 抑。④思想主旨上,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正因为有梦,单调的生活变得复杂,窄小的心 灵变得广阔,充满苦难与绝望的现实变得有期望。 33.①“经验自我”是 23 岁时的“我”,用于对情节的叙述,写出年轻时的“我”的所 见所闻所感,拉近“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②“叙述自我”是现在的“我”,用于对过往 人和事的评述,写出“我”的所思所想所悟,推远“我”的故事与读者之间的距离;③两个 “我”同时在场,让读者既感受主人公的心灵体验,又体会人生的哲理思考,在感性和理性 之间极大丰富作品的审美内涵。 【解析】 点睛:散文的结尾在内容上一般有深化或升华主旨的作用,在结构上要注意照应的作用, 答题时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即可。此题答出语句的含义后和足以从结构和主旨的角度进行分 析。 33.试题分析:注意结合题干中对“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的概念的解释,用文中 的情节解释这两种视角即可。即指出文中哪里是“叙述自我”,哪里是“经验自我”,再分析 这样写的好处。 十二、【18 届山西省(康杰中学,忻州一中,长治二中,晋城一中,临汾一中)高三上 学期第二次名校联合考试(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是在太阳和月亮交界的静音中,走进了树的年轮,在年轮里找到了月亮的脚印,轻 轻、轻轻的,轻得只有时间才能听到脚步声……一陈狂喜,我从梦中惊醒,摸摸头发,头发 湿漉漉的;摸摸衣服,衣服上停着水汽。 ②原来,我坐在后龙山一块飞来石上瞌睡了。夜色下的山林盛满了银灰色的月色——无 声、淡薄,是一种神秘的静。我站起来,伸伸膊胳,仰望月亮,月亮孤独、无言,是一种沉 默的静,就像严肃的高考试场,当考生接到考卷,低头看考题的一刹那,考场里一种沉默的 静音,这种静音是各种心态交织在一起在沉思,在沉思中孕育着前途和理想,每个考生的心 都会随着某一试题飞向远方。月色饱满、宽厚的静,沿着地平线一直伸向远方,没有一点声 音,静静地在孕育着生命。大地沉睡了,山林沉睡了,野兔、山猫进入了梦乡……走进月色, 仿佛听到了小鸟的开门声,知了的梦呓声,毛毛虫在树叶背面的产卵声…… ③直立在月色中的千年古樟,树冠被无声的月亮勾画出银亮的绒边,这银亮的绒边就像 跳跃着文弱的火焰,整棵古樟几乎被月亮照得通明。古樟下一株栀子花静静地开放着,我刚 来时,它躲在黑夜里,瘦瘦的,青里带黄的叶片里藏着十几个花蕾。你选择了我坐在飞来石 上做梦时,悄悄地在无声的月色中完全绽放了自己,我梦的时间有多长,长到能使一个花蕾 绽放成鲜花吗? ④我弯下腰,扶起倒伏的栀子花,把脸贴着带露水的花瓣,没有声音,闻到一股香中带 苦的味道。我把摸过头发,摸过衣服的手指放在鼻下闻了闻,也有一种香中带苦的味道,这 是月亮上那个仙女的味道。苦难的栀子花像一个无人过问的哑女,静静生长在一个无人知晓 的山林中,风吹雨打,野兔山猫糟蹋你,你沉默无言。你在月色的抚慰下,静静地吐着芳香, 悠然的草木香,这香气含着几份苦味,比芳香多了些深厚,有点像农家小妹一样素洁婉丽, 也像农家悠长而流汗的日子。 ⑤院子中的山茶花,沉默、哑音。深绿色的叶子和树干,一年四季落满了灰尘,像一个 失音的女孩,没有听到它向上伸展的声音,只见它年年长高,开花。 ⑥院子中的石榴树,没有听到它枯萎的声音,只见它年年有枯死的树枝在风雨中落下, 没有声音。静静的,静静地在三年内枯死。 ⑦静音见证了一切生命的成长和灭亡。 ⑧静音在黎明的曙光中慢慢放大。 ⑨山林一点一点地亮起来,是一种麻麻的亮。乡村上空飘浮着一层薄薄的,影影绰绰的, 像雾,不像,像风,不像——是被黑夜过滤过,经月亮星星筛选过,洁净无污染的寻梦声— —静音。它随着黎明的曙光,抚摸天下万物,便有了四季花草,使花更艳,草更绿,水更清。 我呼吸着新鲜无声的空气,沐浴在曙光的静音中,林旁立着一株野百合,郁郁的,散发 出一阵阵醉人的浓香,洁白鲜嫩的花瓣上落满了露水,像刚刚沐浴后的少女,在黎明的静音 中熠熠生辉。 ⑩紧接着,永思堂开始开门,这是两扇厚重的木头门,门柱和柱础已经磨合得十分圆融, 只是厚重,开门时发出沉长的磨动声。拔闩声,开门声,接着村民走动的脚步声,汽车喇叭 声,各种生活的噪声撕碎了黎明的静音。 如此纯洁的静音,被生活的噪音揉碎,就像被时间揉碎了一个精美的梦境。 静音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生存环境,也是大自然的一种内涵。人都想在一种没有噪音的 环境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代人用分贝衡量生活中的噪音,都想有一个理想的静音环境。我看电视,把电视打 到静音键,怕声音影响儿子学习,儿子玩电脑,把电脑打到静音键,怕被我发现。人们追求 理想中的静音,但事实上真正的静音是没有的,人类生活在地球这个巨大的磁场中,地球在 公转和自转的过程中是会有声音的,所以你在地球上找不到一个真正的静音环境。 业余时间我喜欢画画,用的是本地一种特制的白裱纸,染制之后,色泽映现出古雅苍 老,如同见到过去的日子。我摊开白裱纸,先画一轮圆月,圆月下是一条静静流淌的月牙河, 月牙河是一幅长幅画卷,它记录了乡村的凡人细事,记录了四季花草,记录了随风飘荡的白 云,记录了户部侍郎江一麟,衣锦还乡,牵着枣红马来河边饮水。记录了近代著名实业家, 南通垦牧公司总经理江智源携巨款回故里重建永思堂……我欣赏自作的作品,静静的月色 下,月牙河酣睡在月色中,一动也不动,没有声音,河水仿佛停止了流动,美术作品都是用 静止的画面把人的思维带入故乡的昨天,今天、明天。 我放下手中的美术作品,家人已睡,夜已深,山峦、田野、乡村、河流都静得出奇, 仿佛走入一个巨大的梦境。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17 年 6 期,有删减) 3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②段划横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同时又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用“小鸟的开 门声,知了的梦呓声,毛毛虫的产卵声”反衬了月夜的静寂。 B. 第③段划横线句子中“无声的月亮”匠心独运,月光本就无声,作者刻意突出这一 点是为了表现月夜的宁静;“勾画”一词生动,富有想象力。 C. 第⑩段中“撕碎”一词用得很形象,它将噪声对黎明静音的破坏表达得淋漓尽致, 让读者似乎看见静音支离破碎的样子。 D. 本文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静音,表达了对静音的向往,但同时作者又明白在地球上 真正的静音是不存在的。 35.作者为何说“静音见证了一切生命的成长和灭亡”? 36.作者在结尾处叙述自己描绘了一幅圆月月牙河图,有人认为此处是赘笔,请结合文 章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34.A 35.栀子花、山茶花在沉寂中无言地生长、开花;院子中的石榴树在沉寂中无言地飘落 枯死的树枝,并最终在沉默中枯死。万物的生长和死亡都是无言的,所以说“静音见证了一 切生命的成长灭亡”。 36.不是赘笔。圆月月牙河图突出了画面的静谧、优美、朦胧的氛围,并用静止唤起了 作者对乡村的怀念向往之情,使文章更具美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文章以月光美景开始, 又以月光图结束,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圆融。(如有回答是赘笔的,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 34.试题分析:第二段画线句子没用运用比喻修辞,“仿佛听到了小鸟的开门声……”, 此处的“仿佛” 点睛:此题属于结尾的作用的分析,注意从内容和形式的方面分析。散文的结尾在内容 上一般有深化或升华主旨的作用,在结构上要注意照应的作用,答题时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即 可。 十三、【18 届高考全国卷语文预测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墙南池子的莲花开了,母亲该回来了罢。 母亲去世已经三年有余,按照古书上的说法,我也是戴孝三年有余了,也该“既葬,除 服”了。而母亲的音容笑貌,犹在耳侧,刻骨铭心,日日不能忘却,今生却无从瞻仰了。 莲花,是母亲生前最爱。她是读过书的。外公外婆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便只能疼这么一 个女儿。那个年代,小户人家做生意,颇有些闲银,便央人求了方圆十里有名的先生,教母 亲读书习字,作画吟诗。先生爱莲,说这是花中之最,母亲便照葫芦画瓢,不知不觉也钟情 上了。 周敦颐《爱莲说》里写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篇幅甚小,意味犹长。后人想说些什么出来,却又无从 下手,捉襟见肘了。 幼时,母亲便常常拿这篇文章训我们兄弟姐妹四人。那时,父亲早逝病故,母亲便用着 她那怯弱的身材,以一人之力扛下了所有的重担,幸而,我们是很听话的,也很有志气的。 后院墙南有一小池塘,废弃多年,母亲老来闲来无事,便像模像样地打理起来,待我外 地工作回来看望母亲,却发现已变了大样:墙修葺了一番,土刨过了,上面工工整整地种着 些萝卜青菜,花花草草,还有一棵半人高的橘子树,想来明年便可收获了。那池塘,水虽然 仍是浑浊的,但是上面零星地漂着些巴掌大的绿叶,有的还带着矮矮的拐杖,想来应该不矮, 应是出水面变低了。 我望着母亲,她在院子里忙忙碌碌的身影,艰难却不容有半刻迟疑,不觉有些伤感,她 的儿女均不在她身旁,求学的继续求学,工作的早已有了新家,即使是旧历新年,也总缺那 么一两个人,不得团圆。她是像伺候她的儿女一般伺候着这些灵活的生物啊,有多少个夜里, 被寒气冷醒,急急忙忙护理她的萝卜青菜,橘树花草,池塘一家,一天到晚,忙着除草施肥, 季节采摘。 突然有一年,人全齐了,大家都急急忙忙从外地赶回来,邻居帮忙打了电话,说是母亲 突然摔倒了,中风,现在住着医院呢。二弟,三妹,四妹都拖家带口地回来了,医院不方便, 便住到城里的旅馆去了,孩子们也闹得慌。出门太久,人世太深,彼此不常联系,竟有些生 疏开来,我们淡薄地叙着旧,轮流看护着母亲。 有一天,母亲突然睁开了皱巴的眼睛,叫来了我们兄妹四人,我们都很惊喜,她说: “送我回家吧,我活不长了。” “妈妈,你放心,好心养病,别担心其他的事。” “就是就是。别耍孩子脾气。” “我想看看墙南池子里的莲花,天一热怕是早开了,还有菜园子。” 我们面面相觑。 母亲的气息变得越来越衰弱,我们只得依了她。还有什么,比临死之人的心愿更来得迫 切紧要呢。母亲不喜欢住医院,我是知道的,因为父亲便是死在了医院里,从此,母亲见了 阴森森的医院墙,都害怕得绕道走,如今让她住了那么多天,她该是难受得发慌了。做子女 的总怕自己孝道做得不够,怕别人说闲话也怕自己良心不安,可是尊重病人的心愿,难道不 是第一位的吗?如果当时我们立即同意了母亲的想法,那母亲在她遗留的不多的时光里,应 该都是幸福而快乐的。 我们将坐着轮椅的她,艰难地送回了那个生我们养我们的小村庄,大家的眼眶都略有些 湿润,可是没有人说话,没有一个人想打破这可怕的寂静,每个人的心里都风起云涌的。唉, 够闹心的了。 母亲的身材,比之前瘦小的身板还要缩小了一半,她安详地睡在轮椅里面,盖着新买的 花毯子,像个不谙世事的婴儿,亦或是天使。 临近傍晚时分,我们到了,我轻声唤母亲:“妈,我们到了。”她像是从极长的睡眠里苏 醒过来,缓慢地睁开了疲倦的眼睛,突然地,像是黑夜突然被火柴划破了,黑色的瞳孔兀地 亮了起来。我猜, 她是满足了。然后她唤我们四人过来,侧着身紧紧地围住她,将我们年 老粗糙的手跟她同样年老粗糙的手合起来,像一朵莲花,用力地握了一下,深长地各看了我 们一眼,什么都瞒不过母亲,我们便什么都懂了。 后来,母亲回家后第三天,便在睡梦里去世了。这应该是最好的逝去了,在睡眠中溘然 长逝,不折腾,也不难受。我们清早起来给她送早餐,她已经安详地去了,脸上带着微微的 笑。我们便没有什么可悲伤的地方了,只是惋惜。逝去的总要到逝去才懂得珍惜。我们清楚 地知道:我们再也没有母亲可喊了。 母亲生前常说,莲尤其生得清冽可爱,亭亭玉立像少女的裙摆。母亲用过很多比喻形容, 她不晓得,这跟大名鼎鼎的朱先生的描述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了,像那段经典的名句中写的: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 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她常说自己是粗人,却一本正经地教导我们:你们要像这莲一样,清清白白地做人,母亲不 求你们飞黄腾达,达官显贵,但求你们问心无愧,母一生,足矣。 如今,我们四人托了母亲的福,经年不聚的缘分到了头,便时常地联系着,像小的时候 一样,嬉戏热闹开来,但愿我们的子女,也同我们如此这般,永远恩恩爱爱。我们也立了心 愿:将来如果病重无法医治,都不再医治,人活一辈子,应当像莲一样,夏去便衰败罢,这 是自然规律。该吃吃,该喝喝,该走,便走了。 徐徐晚风吹来,在这日近西山的浓霞中,那含苞的莲顺势一点点,一点点撑开了身子骨, 便迎风招展了。 选自《读者》 37.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母亲自小受外公外婆的疼爱,后来母亲因受老师的熏陶,不知不觉钟情上了莲花, 之后便一直用莲花来教导我们清白做人。这体现了莲花是一种高贵的象征。 B. 文中引用周敦颐的《爱莲说》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使文章对莲花的叙述增添了 又一光鲜色彩。为后文凸显母亲的品格、赞颂我们对母亲的爱埋下了伏笔。 C. 母亲中风住院,孩子们回到家里,却略显生疏。让人感叹世事变迁以及对虚假病态 的社会的揭露。 D. 当母亲说活不长让我们送她回家时,我们面面相觑,只是表面的对母亲进行简单的 关心。这与后文母亲逝去的惋惜形成鲜明的对比。 38.古今中外,莲在各类人群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请联系文章内容,结合生活实际, 谈谈莲地位如此重要的原因。 39.请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最后一段的寓意进行分析,并简要谈谈作用。 【答案】 37.A 38.作答要点:结合文章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谈感想、结合“莲”的自身特点及其象征 意义等。合理即可。 39.作答要点:描写手法、借物喻人、思想感情、深刻寓意、结合文本。答到 3 点即可。 【解析】 3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B.赞颂我们对母亲的爱表述不 恰当,C.对虚假 十四、【18 届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四次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风 林斤澜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 来到眼前了。 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 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 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名 句是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 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 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 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 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 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我住 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 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 清早,着大顿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 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 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 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 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雨, 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 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选自《北京晚报》) 40.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历经飞沙走石的北国春风,“有了别样的体会”,感到北国春风不如南国春风。 B. 作者“好不痛快人也”的感慨,源于对北国春风和人们在春风中劳作场景的感受。 C. 对比是本文的主要写法,如南国春风与北国春风的对比,麦苗返青与山桃鼓苞的对 比。 D. 作者对北国春风欲抑先扬,把自己对北国春风的体会抒写得淋漓尽致。 41.为什么作者起初在北方怀念江南的春风,后来却说“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请简 析。 42.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对江南春天中“看不见”的春风另有一番描述。请你结合文 章内容,谈谈这样写好在哪里。 【答案】 40.B 41.①北国的春天时间短,风沙大,使作者怀念轻柔的江南春风。②后来作者看到北国 的春风吹开冰冻,催生万物,产生了痛快淋漓的深切感受,因此怀念北国的春风。 42.①用另一种角度写南国看不见的春风,与开篇对南国春风的描述形成对比,表明感 情的变化。②用轻柔的南国春风,与强劲的北国春风对比,凸显北国春风的作用。③从怀念 南国的春风转为怀念北国的春风,突出文章主旨。 【解析】 40.试题分析:A 项,“感到北国春风不如南国春风”错,作者实际是借南国春风的轻柔 来衬托北国春风 点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 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 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此题主要对比的手法和主旨的 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 十五、【18 届陕西石泉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守住你的瓦尔登湖 杨虎 1949 年,梭罗和他的湖首次来到了中国。译者徐迟在序言中这样说道:“你能把你的心 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我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然后你 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认为它太浓缩,难读,艰深,甚至会觉得它莫名其 妙,不知所云。”那时正值天翻地覆,安静的梭罗不知能走进多少人的内心? 中国内地的读者再次看到大洋彼岸这个“怪人”的身影已是 33 年后的 1982 年了。但这 一次,席卷古老大陆的文学热潮即将汹涌起马尔克斯的魔方、乔伊斯的呓语,而狂热的读者 们则兴奋地从小说中检索着改革、承包等字眼,为物质时代正义凛然地登场暗暗兴奋不已。 又一次,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被时代的喧嚣所淹没。 其实,这本书本来就是为人类中那些安静的内心写的,小众化正该是它的命运。这本诞 生在湖边的书,或许是大自然最美的精灵之一湖泊为寻找芸芸众生中和她质地一样的心湖而 假手梭罗发出的信号。 共鸣,从来只发生在知己之间。 水是大地的灵者,是人生的天籁表达。如果河流象征着人生奔突冲撞的青年时代,海洋 则像是童年和老年的重叠,而湖泊这大地上晶亮的眼睛,则是人生静穆平和信念坚定的中年。 我不知道梭罗是怎么下决心要为人类写这一本宁静的中年之书的。或许,是瓦尔登湖翻卷的 浪花突然击中了他的灵魂;或许,这一需求潜伏已久,也许更早以前,他在某个喧闹的时刻 突然听到了自己内心的低语,就像叶芝在伦敦的街头忽然热泪盈眶:“我就要动身走了,去 茵纳斯弗利岛;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不管我站在车 行道,还是人行道,我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 这样的向往,也许也曾多次在你我的内心翻涌,只是,我们不愿像梭罗那样去正视一个 真实的自己,不敢像他那样舍弃世俗的一切去寻找和守住自己的瓦尔登湖。 人类中那些柔软与敏感的心灵总是代替凡夫俗子去感受天籁,并九死不悔地承担由此落 在自己命运中的狂喜与极苦。梵高如是,高更如是,梭罗也如是。但这一次,是人类与大自 然最美丽的邂逅 1844 年一个落叶纷飞的秋日,27 岁的亨利·戴维·梭罗只影单身,仅带着 一柄斧头和二十五美元二十一美分,住进了杳无人迹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在此之前,他 已给爱默生当了两年助手。再往前,他亲眼目睹了恋人的他嫁和相依为命的哥哥的死亡。再 往前,1837 年,他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 大自然是灵魂永恒的港湾。犹如母亲和情人,瓦尔登湖澄净的色彩让梭罗翻涌的内心一 下子抵达了安静并狂热起来。安静的是他的情绪,狂热的是他的思绪,是他长久以来寻找的 对话与表达。从 1844 年秋到 1847 年,短短一千多个日夜,瓦尔登湖拍岸的水声从梭罗心上 流过,再一次流出就成了芬芳的墨香。 但这本书绝不是隐逸者说。事实上,它隐含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就是对自我的尊重与发 现,对生命的真实与神圣的寻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可能是一块小小 的瓦尔登湖。只是,碌碌红尘里的你我总是在对碌碌红尘的房子、职务与收入等的追赶与算 计中忽略了自己的内心。静静跟着梭罗的脚印走下去,你蛰居的生命就会豁然舒伸,你内心 的瓦尔登湖就会为你打开美丽的四季。 发现并守住你的瓦尔登湖吧,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的梭罗。要知道,人间每走一个 人,天上就会落一颗星。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 4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段中的序言,向读者介绍了梭罗的《瓦尔登湖》的阅读方式,并委婉含蓄地对《瓦 尔登湖》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采用徐迟的话在修辞上属于引用。 B. “共鸣,从来只发生在知己之间”,这句话的内涵既指梭罗和安静的瓦尔登湖产生了 共鸣,也指心灵安静平和的读者会和梭罗的《瓦尔登湖》这本书产生共鸣。 C. 文章将梵高、保罗、高更和梭罗这些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并举,是为了证明拥有 柔软和敏感心灵的人们比普通人更能感受大自然触动心灵带来的狂喜与极苦。 D. 之所以说梭罗和瓦尔登湖的相遇“是人类与大自然最美丽的邂逅”,是因为瓦尔登湖 使梭罗的心灵抵达了宁静,而思绪却狂热起来,进而催生了一部伟大的书籍。 44.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中提及“又一次”。 45.请简要探究尾段画横线句子的含意与作用。 【答案】 43.A 44.“又一次”指《瓦尔登湖》被时代的喧嚣淹没发生过不止一次,第一次在新旧交替 的 1949 年,第二次在改革开放初期的 1982 年。表达了作者对中国读者错失《瓦尔登湖》的 遗憾之情。 45.①瓦尔登湖是心灵宁静的象征。作者呼唤我们“发现并守住你的瓦尔登湖吧”,意 思是呼唤人们不要在喧嚣的物质社会中迷失自我,而要让心灵回归宁静并坚守宁静。②“我 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的梭罗”,意思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梭罗一样,摆脱碌碌红尘、纷扰 世事、功名利禄的羁绊,都能像梭罗一样尊重自我与发现自我,追求生命的真实与神圣。③ 这句话起到了点明文章主题、呼应标题的作用。 【解析】 43.试题分析:A .“并委婉含蓄地对《瓦尔登湖》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析不当。 译者徐迟的话只是说明心灵的安静对正确理解《瓦尔登湖》的重要性,并指出如果没有一颗 安静的心,就会误读这本书,就不能理解其真正的内涵,并没有涉及对这本书的客观公正的 评价。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 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 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 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 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 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十六、【18 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小题。 被时间打败的故乡 王 波 ⑴从未想过自己会在故乡无路可走,但眼前的事实差点儿就是这样。通往老房子的 3 条路,有两条已完全被草木封锁,仅剩的暂且可绕行的路,竟也荒草丛生。 ⑵实际上,5 年前情况就已经这样了。只是今年,有个女人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棍儿站在 山坡上,当她远远地有气无力地喊我的小名时,我才认出她是当年村里公认最壮实的女人。 看到比我母亲略年长的她,刚刚年届六十已衰老至此,我忍不住一阵心酸,随即无可奈何地 意识到,我的故乡彻底被时间打败了。 ⑶时间先是打败了老房子。 ⑷在倚山而居的自然村落里,我们家位于最靠近山脚的一条居住线上。1984 年夏秋之 际,开始有人家搬进城,这条线上前前后后住过的 12 户人家,如今空无一人。除了有两三 处房子勉强可以住人,剩下的老房子,或摇摇欲坠,或已坍塌,或早已变为菜地、麦田和桔 园。在植物恣意生长的土地上,外人丝毫不会看出这里曾经有人居住的痕迹。 ⑸时间随后打败了老房子的主人。 ⑹在回乡上坟的车上,父亲一路讲的是村里村外同龄人的死讯,大都因癌症而不治。我 对这些人的记忆,停留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前。而能被记住的,大多是方圆几十里呼风唤雨或 性格突出的“人物”。他们有些人进了城,有的人依旧留在农村,但他们结局大致相似—— 当年的狂放、不羁乃至霸气,先后都被时间抹去,归拢于山坡上一座座小小的坟头里。 ⑺时间也打败了老房子主人们的恩怨。 ⑻这些曾经在乡间田头为了一棵树、一厘地而寸步不让的男人女人们,先后成了“城里 人”。置身于陌生而广阔的城市空间里,他们觉得天地顿然开阔。再回望与自己几无利益瓜 葛而草木依旧的乡村时,他们像城里人一样,看到的不再是残酷的丛林法则,而是温情的丛 林记忆。那些当年抄起铁锹在房前或垄间打得头破血流的人们,在城市街头偶遇或回乡祭祖 重逢后,已然能微笑致意;他们的后代则继续在城市里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嘲笑父辈们的目 光短浅和不识时务。 ⑼留在村里的为数不多的人家,反倒一如既往,偶尔会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起争执, 不肯在村里村外丢面子,有时会找到城里的旧人来求证论理、主持公道。“城里人”自然知 道,农村没有一些城里人想象的那般诗意、淳朴和美好,甚至更多的是丛林法则式的愚昧、 狭隘和残暴,但他们仍会以过来人身份,劝导执拗不化的乡亲,今天所有的斤斤计较,将来 都会云散烟消,被时间一一打败。 ⑽的确,在他们成群结队决定告别农村生活那一刻起,故乡就注定要被时间打败了。 ⑾越来越多的人搬进城后,村里再也组织不起护渠、引水、修路、挖井的队伍。半山腰 处,夏有蛙鸣冬有薄冰的池塘最终干涸,山脚下的溪边再也不见用棒槌捶打衣物的女人,通 往田地的道路逐年垮塌荒废,村头洼地的水井渐渐被淤泥石块填埋。 ⑿时间打败了这些属于农村的公共设施,也就从根基上瓦解了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即便是村里最强势的男人和最壮实的女人,也只能自生自灭。被扼住咽喉的故乡,只能苟延 残喘。 ⒀“村上死个人,眼瞅着就抬不上山了。”在他们这茬人嘴里,这是形容故乡衰落的最 有力道的话;而在心里,这句话也时时让步入晚年的他们不安和恐惧。 ⒁时间就这样打败了他们这代人,也打败了故乡吐故纳新的能力。我一度以为,逃离农 村的人们会摆脱被打败的命运。 ⒂只是现在我才发现,告别乡村进入城市的我们,其实和他们一样被时间打败得溃不成 军。不满三岁的女儿,不知祖坟为何物,站在坟前喜笑颜开,徒留我和父亲神情凝重;望着 车窗外连绵不断的丘陵山峰,她随口而出的是“小乌龟爬山坡”;望着那个喊我乳名的老奶 奶,她一脸茫然。眼前的老人孩子,对她来说,全是陌生人,倒是邻居养的一只踱步的公鸡 和几只母鸡以及拴在树下的山羊令她兴奋,那是她在电视和手机视频里认识已久的“朋友”。 ⒃她不知道,在故乡被时间打败之后,我和她都将成为回不去故乡的人。 (选自 2015 年 2 月 25 日《中国青年报》,略有删节) 4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对于故乡被时间打败始终感到无可奈何。 B. 本文环境、人物描写和情节的推进,都能很好地为表现主题服务。 C. 作者将客观叙述描写和主观感受抒写相结合,笔调凝重深沉。 D. 作者内心苦苦挣扎,对故乡被时间打败心有不甘。 47.第⒂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请作简答。 48.清代文华殿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张英得知在安徽桐城老家的家人与邻居争墙基地 界的事后,写了一封信给家人,该信是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 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便拆墙,后退三尺让路。请联系这个故事与本文内容, 简要说说本文第⑼段画线句子的内涵与张英诗句的内涵有何异同。 【答案】 46.B 47.反衬(“对比突出”)了女儿对于故乡的人、事、物的陌生淡漠,更加突出表现了作 者面对面目全非的故乡所感受到的无奈和失落。 48.参考要点:相同处都是说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值得为眼前利益斤斤计较)。不同处: 张英诗句主张强势一方应该主动作为,谦让友善。(态度主动退让,与邻为善);第⑼段画线 句子意思是争执双方的任何得失都经不起时间消磨,无须斤斤计较。(态度消极无奈,在时 间面前人很可怜,任何争斗都无价值。 【解析】 46.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 一项”,这是一 点睛:对于句段的作用题,考生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思考,一是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 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要考虑的;二是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 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四是掌握常见答题模式。 答题方向如下: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抒发了……感情,进一步写出了…… (题旨或作者意图);结构上,作为开头与标题的关系——点题(照应标题),与下文的关系 ——为下文写……埋下伏笔(张本、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照应下文……) (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本题中,考生应抓住题干中“表达作用”这一提示语,说明本题 主要是从内容上回答画线句的作用。 48.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联系这个故事与本文内容,简要说说本文第⑼段画线句子的 内涵与张英诗句的内涵有何异同”,这是比较题,比较的点是“句子的内涵”,要求是“异同”。 “今天所有的斤斤计较,将来都会云散烟消,被时间一一打败”“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 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将来都会……”“让他……不见……”,这 是说不要为眼前的利益而斤斤计较,要放开眼界,这是相同点;再从两句话的情境来分析, 文中的这句话,争执的双方都会“云散烟消”“被时间一一打败”,人类在时间面前很可怜, 而题中,张英是文华殿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是强势的一方,他主动退让,表现出的是谦让 友善的一面。 十七、【18 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简单 三毛 许多时候,我们早已不去回想,当每一个人来到地球上时,只是一个赤裸的婴儿,除了 躯体和灵魂,上苍没有让人类带来什么身外之物。等到有一天,人去了,去的仍是来的样子, 空空如也。 曾几何时,我们不再是婴儿,那份记忆也遥远得如同前生。回首看一看,我们普普通通 的活了半生,周围已引出了多少牵绊,伸手所及,又有多少带不去的东西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缺了它们,日子便不完整。 许多人说,身体形式都不重要,境由心造,一念之间可以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这是不错的,可是在我们那么复杂拥挤的环境里,你的心灵看见过花吗?只一朵,你看 见过吗?我问你的,只是一朵简单的非洲菊,你看见过吗?我甚而不问你玫瑰。 不了,我们不再谈沙和花朵,简单的东西是最不易看见的,那么我们只看看复杂的吧! 唉,连这个,我也不想提笔写了。 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们崇拜神童,没有童年的儿童,才进得了那窄门。人类往往少年老 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欢将别人的成就与自己相比较,因而觉得受挫。我们一直粗糙的活着, 而人的一生,便也这样过去了。我们一生复杂,一生追求,总觉得幸福的遥不可企及。不知 那朵花啊,那粒小小的沙子,便在你的窗台上。你那么无事忙,当然看不见了。对于复杂的 生活,人们怨天怨地,却不肯简化。 对于这样的生活,我们往往找到一个美丽的代名词,叫做“深刻”。简单的人,社会也 有一个形容词,说他们是笨的。 恰好我又远离了家国。到大西洋的海岛上来过一个笨人的日子,就如过去许多年的日子 一样。在这儿,没有大鱼大肉,没有争名夺利,没有过分的情,没有载不动的愁,没有口舌 是非,更没有解不开的结。 也许有其他的笨人,比我笨得复杂的,会说:你是幸运的,不是每个人都有一片大西洋 的岛屿。唉,你要来吗?你忘了自己窗台上的那朵花了。怎么老是看不见呢?你不带花来, 这儿仍是什么也没有的。你又何必来?你的花不在这里,在你的窗,在你心里,不在大西洋 啊! 一个生命,不止是有了太阳、空气、水便能安然的生存,那只是最基本的。求生的欲望 其实单纯,可是我们是人类,是一种贪得无厌的生物,在解决了饥饿之后,我们要求进步, 有了物质的享受之后,又要求精神的提升,我们追求幸福、快乐、和谐、富有、健康,甚而 永生。我们不肯节制,不懂收敛,泛滥情感,复杂生活起居。到头来,“成功”只是“拥有” 的代名词。我们变得沉重,因为担负得太多,不敢放下。 其实,快乐,只是国王的新衣,只有聪明的人才看得见。童话里,不是每个人都看见了 那件新衣,只除了一个说真话的小孩子。我们不再怀念稻米单纯的丰美,也不认识蔬菜的清 香。我们不知四肢是用来活动的,也不明白,穿衣服只是使我们免于受冻。灵魂,在这一切 的拘束下,不再明净。感官,退化到只有五种。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感应到其他的人已经麻 木的自然现象,其他的人不但不信,而且好笑。 这里,对于一个简单的笨人,是合适的。对不简单的笨人,就不好了。我只是返璞归真, 感到的,也只是早晨醒来时没有那么深的计算和迷茫。我不吃油腻的东西,我不过饱,这使 我的身体清洁。我不做不可及的梦,这使我的睡眠安恬。我不穿高跟鞋折磨我的脚,这使我 的步子更加悠闲安稳。 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 觉得清畅。我当心的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 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选自《三毛全集》,有删减) 4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第二段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人活的久了,身边就会产生很多牵绊,这些东西虽带 不走,但也不可或缺,因为缺了它日子便不完整。 B. 人们崇拜神童,作者却认为进得了那窄门的都是没有童年的儿童,可见作者对待神 童是心怀怜悯的,她不赞同现在对人的评价方式。 C. 文章末尾两段连用排比,这样写不仅使作者自己的简单生活具体化,增强了文章的 感染力,同时起到首尾照应的作用,深化了主题。 D. 作者行文善用比喻说明道理,文中把快乐比作“国王的新衣”,是想告诉我们只有如 童话里那个诚实的小孩,让心无尘埃,就再无迷茫。 50.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你忘了自己窗台上的那朵花了。怎么老是看不见呢?你不带花来,这儿仍是什么也没有 的。 51.文章的标题是“简单”,作者却用大量笔墨描述“复杂”,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 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 49.A 50.①作者认为“你”自己本身就拥有“花”,只是因为比作者“复杂”,心灵对美丽生 活视而不见。②对于羡慕大西洋岛屿的“你”,假如不带着简单的心灵,即使来到这里也见 不到你想要的。 51.①内容角度,作者写现代的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环境里,粗糙的活着,努力使自 己深刻,是为了批判这些无视“美”的生活态度。②结构角度,形成对比,拿复杂的生活状 态与作者简单的生活状态做对比,拿贪得无厌的拥有与能少则少的放下作对比。③艺术效果, 突出主旨,作者对复杂否定的越多,对简单的提倡也就越发明显,这与题目“简单”并不背 离。 【解析】 49.试题分析:从全文作者所推崇的简单生活态度上看,我们身边引出的牵绊是要去除 的东西,“缺了 点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 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 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 主要回答收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如此题运用对比的手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