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断句教案
文言复习之断句教学设计 【故事导入】 一个在外地打工的儿子,给父母写了封信,结果,读过之后,母亲嚎啕大哭,其父则是笑了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封独特的信。(多媒体展示信的内容)如下:儿的生活好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对此故事,由学生断出自己的理解,老师点评并得出结论:生活是一门艺术,言谈是一种技术,而在彼此交流中,断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文言断句(板书)。 (时间控制在2到3分钟) 断句历史传承中扮演的角色,从《三字经》中的“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就已经体现了它的启蒙作用,而在生活中,它有必不可少,因而,高考断句成了一种趋势,我们来了解一下高考动向。(幻灯片展示“考点解析”以及“基本题型”,为了强调它的重点性,由老师读出来)(大约1分钟) 【考点解析】 2015年,断句首次加入山东高考范围,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分值3分;全国卷-新课标Ⅰ从2014年起,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学生句读能力,分值3分。至2015年,山东卷、新课标Ⅰ、新课标Ⅱ、浙江卷、四川卷、重庆卷、广东卷、湖北卷、湖南卷、江苏附加题均已出现断句题型,分值为3到6分不等。 【基本题型】 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x处) 对于基本题型,有两点形式上需要学生注意,其一是,划线统一向右倾斜,不能左右参差不齐;其二,注意后面要求的限断几处,力求最佳得分。(这一环节,普通班强调一下,特色班可以忽略) 【学习目标】 1.熟悉课本文言文基本断句模式。 2.归纳、探究、总结断句方法。 【预习过程】 浏览知识链接并依据自己的理解尝试对山东的考题断句。 【学习过程】 检查预习情况,通过山东高考题来检验学生的断句水平,而后,由学生陈述自己的断句依据,以此引出我们断句先从课本做起。明确:学习断句,课本是最好的依托与凭借。这样既容易把握又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的重视。 预计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乃命太史卜斋三日”断句不清。断法一:乃命太史/卜斋三日。断法二:乃命太史卜/斋三日。学生之间解决争议,解决症结。教师总结:关键问题在于“命”,这是一个使令性动词,可以解释为“命令,让”,主语让宾语怎么样,通过判断 主语为“君王”,接下来都是君王的动作,应该是主语让宾语太史做什么,当然是占卜,故而,第二种断法正确。 老师总结:看来,同学们在断句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我们该怎样断好句子呢,还是先从课本中的简单句子探究起来。让我们先来看这样的一段话(多媒体展示《六国论》首段)。 (秉承从课内到课外的原则,此时转入到【课本分析】环节,首先对课本内的语句进行分析,并以此得出方法结论。课本内的文言句子断句及其分析保持在20分钟左右。) 针对《六国论》首段,由学生直接有节奏地读出来,并且说出自己断句的依据或理由。学生可能会提到的依据:印象中的停顿(熟读成诵);凭借语感,肯定他的良好的语感的同时,进一步指出,“他的这种超强大的语感是最简单可行的,要得益于他平时的诵读训练和对文段的整体把握”,“师:可是有些复杂一点的句子仅仅凭借语感是无法准确解决的,那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还有的可能回答,有特殊的词,比如“曰”“也”,甚至可能会有同学想到主语的问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整段文字的内容理解,写了谁?写了他的什么?也即找到这一段主要说了什么主语?主语又都发生了什么事情?主要写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不是什么,是什么”“有的人的观点”“苏洵我的回答”,然后得出结论一:确定主语,通略大意。 师:谁能告诉大家,能够担任主语的词语有哪些?(由学生来回答)老师总结强调,能担任主语的有名词和代词,其中,名词包含人名、地名、官职等等;代词主要为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余(表示“我”)、予,第二人称——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第三人称——彼、此、其、之(表示“他”)。 除此之外,有些特殊的名词,比如“顷之烟炎张天”中的“顷之”是一个时间名词,做状语,在前后也会相应有断句,同时可以多媒体展示其他类似的词。 得出结论二:名词代词,主语来用 师:一个句子有了主语,那么这个主语做了什么事情呢?对于他所发生的谓语,我们要抓住什么?也即由什么词来担任谓语——生:动词。师:所以,我们在判断句子是否该断句的时候,还要看他的动作词语。 根据学案提供的两个例子,由学生找到里面的动作词语,很显然“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个句子中主语为“予”,谓语动词为“履披踞登攀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动作均由一个人发出;而另一个例句“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中,我们会看到,动作较多,并且并不完全由一个主语发出,所以,不同主语,不同动作转换,一定要明确动作的发出者是谁,这都是帮助我们断句的依据。 得出结论三:寻找谓语,动作提示 师:除了寻找主谓语之外,还有什么可以辅助我们断句的呢?生:语气词(并列举一系列的词语)师:刚才有同学提到了“者也”这样的语气词,也即虚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标志。其实,古时候人们写文章是不用断句的,那么人们如何理解呢?虚词这个时候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勾连句子的作用,“之乎者也”就成了基本的标点符号。但是不是所有的“之乎者也”都要断开呢? 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分别举三个例子“古之学者必有师”“者”作“……的人”或表示间断停顿,不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也”常用在句间,表句间语气舒缓,不断;“生乎吾前”用在句中同“于”,作介词,不断。 得出结论四:标志虚词,可定句读 第五种方法比较简单,学生会直接就说出来,故略提即可“两人对话,曰云言白” 示例六七,可以针对具体例子,选取学生分析与探究的形式。可以让学生随意说说自己从这几个例句中找到的断句的特点,进行详细阐释。其中“名不正则言不顺”,朗朗上口,并且非常熟悉,可以直接高声读。 在几种方法探究的过程中,对于重点句子或难点,老师引导学生注意并分析。预计可能会出现的难点如下: 名词代词断句的情况,需注意名词代词做主语或宾语,做主语在前面断开,作宾语在后面断开。虚词要特别留意“者”“也”“乎”的特殊情况。动作词语,不同人不同动作。 【知识小结】 7种方法的总结:确定主语,通略大意;名词代词,主语来用;寻找谓语,动作提示;标志虚词,句读符号;两人对话,“曰云言白”;修辞、句式,辅助断句;固定结构,完美帮助(2分钟,总结,屏幕展示,学生积累) 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要抓住主谓宾,主语宾语可以省略,但是谓语绝对不会省略 【牛刀小试】 师:同学们,“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纵使方法千百条,终究不过纸上兵,要想断得更准,做得更好,还要一番练习。我想,接下来我的这张小测试是不会难倒你们这把牛刀的。 由组长当堂发测试题,预计15分钟,考虑到上课发卷耗时,在上课前发到手里,方便及时拿出使用。 四个题,本着简易及故事性强并且兼顾高考的原则,由三个故事以及一个高考题构成,因山东题比较简单,故放在预习环节,三个故事分别为“肝肠寸断”“孔子赞文王”“鲤鱼跃龙门”,同时考虑到全国卷为未来高考方向,选了相对容易划分的2014全国1卷(2015较有难度)。 形式:做题(学生可以选取两个自己喜欢的做),小组讨论、寻找争议,展示自己的答案并谈自己的理解和依据,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预计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肝肠寸断”中“部伍”(军队)一词不知何意容易错误断为“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 “破其腹中肠皆寸寸断”中间断处学生可能会找不准,只要注意一点“抓住主语”,是谁破腹,是什么寸寸断,将会发现在“中”后断开非常合理。 “孔子赞文王”中 “请入洛西之地赤壤之国千里”“仁哉文王轻千里之国”这两个可能会出现争议。“请入洛西之地赤壤之国千里”注意,“入”应为使动用法,是文王使这块土地划入到商纣的版图;“仁哉文王轻千里之国”注意前后主语都是“文王”,而只有第一句交代主语后我们才能判断后面的主语是谁,并且“仁哉文王”完全可以构成主谓倒装,例如,“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再如,“美哉,高青!大哉,高青!” “鲤鱼跃龙门”中“即有云雨随之”,可能会有学生在“云雨”后面断开,要注意后面的句子“天火自后烧其尾”,主语,是“天火”,并且,“随之”是随着云雨,不能误解为时间词语。 “韩文篇”,“日导帝狗马”,可能会有在“帝”后面断开的,注意“导”,意为“引导,引诱”,那么,引诱皇帝做什么呢,要把皇帝所发出的动作连上,皇帝是个兼语,注意这一点,这类似于山东卷中的“乃命太史卜”。 总之,有争议才会有讨论,因此,课堂中的激情火花往往是在讨论中生成的。 【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这节课了解了如何断句,方法很多,但最为主要的就是找好句子的主语,只有明确了主语,我们才能去判断它的谓语动作是什么。有了这样的方法,在凭借各位的预感能力,相信断句不是一件难事。 我们希望大家都可以像跳跃龙门的小鲤鱼一样,哪怕是经过重重磨难,只要不放弃,只要肯努力,成功就在不远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