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兰店区第 38中学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考 试 高二语文试卷 总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命题人: 2020、1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4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优秀的革命者、建设者们常常以笔 为犁,以梦为马,用革命的诗词记录着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表现出昂扬的 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毛泽东诗词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充分抒发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1925 年前后,大革命高潮风起云涌,青年毛泽东勇立潮头。他在橘子洲上以一篇(沁园春·长沙》, 讴歌壮丽的秋景,发出了时代之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回答又是无比坚定的, 是“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因为他们是革命理想的象征,是新世界的开创者,只有他们, 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只有他们,才能担负起“到中流击水,浪遏飞 舟”的崇高使命。 1936 年 2 月指挥红军东征的毛泽东,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沟里又写下《沁园春·雪》。北 国的茫茫寒雪,在他如椽的巨笔下,气势恢宏,气象万千;北国的晴日,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红 装素裹,分外妖娆”。当时的红军依然困难重重,但毛泽东对革命斗争充满激情,对革命前途、 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么,到底谁才是主宰历史浮沉的主人? 谁才是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毛泽东再一次回应了十年前自己的时代之问:“数风流人物,还 看今朝。”千百万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大众,才是历史和时代的真正主人。 毛泽东诗以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深情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 内在精神。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好似一幅幅长篇画卷,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中国革命斗争与建设 事业的伟大实践,特别是记录了若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堪称一代诗史,史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岁月的迁转,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时时吟诵的名句名篇。这些充满强 大战斗精神的火红诗句,这些高度凝练中国革命与建设各个不同阶段奋斗精神的史诗篇章, 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 毛译东诗词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生动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 五次反围剿,敌强我弱,战斗是残酷的,但在毛泽东笔下,“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 关山,今朝更好看”(《菩萨蛮·大柏地》)。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与人类历史的英雄传奇。 红军战士突破重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取得伟大胜利。在毛泽东笔下,长征的千山万水, 深沟险壑,不过是“泥丸”“细浪”,充分体现出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魄。 展示了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革命斗志,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战斗意志与斗争精种, 它体现为“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藐视一切因难的战略定力,体现为敢于“扫 除一切害人虫”的强大自信,体现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决 心。 中国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这 一进程中表现出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毛泽东以他的壮丽诗篇对这一历史进 程、伟大实践进行了高度概括与总结。1965 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写下(水调歌头·重上井 冈山》。三十八年前,他在这里缔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 三十八年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又面临着种种重大挑战与考验。回顾历史,是为了 总结经验,更好地创造未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就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伟大的 历史总结,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前进动力。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也一定能够达 到。 (摘编自康震《风展红旗如画》) 材料二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巅峰之作。“惜秦皇汉武,略输文宋;唐宗宋祖,稍逊风 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以“惜”字起笔,对秦始皇、汉式帝、唐太宗、 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人物进行评说。1958 年年底,他在《毛主席诗词十九 首》上批注道:“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升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 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 阶级。” 就个体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 皇”“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他甚至说过:“解决中国的问题,须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克思加秦始皇。”他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 商量。”毛泽东评价汉武帝刘彻:“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式、 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毛泽东对唐太宗的战争指挥艺术非常推崇。“自古 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东征西讨,毛泽东称其是“一代天骄”。 (摘编自汪建新《毛泽东诗词中的帝王将相》)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毛泽东诗词记录了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诗词中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 激情和英雄主文气概。 B.面对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浪潮,青年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无比坚定地表示,革命青年能 担负历史使命。 C.随着岁月流转,毛泽东诗词中的佳句被人们吟咏铭记,世代流传,缘于毛泽东诗词革命现实主 文的风格特点。 D.在毛泽东笔下,长征途中的残酷现实,不过是“泥丸”“细浪”。这充分体现其藐视一切困难的 大无畏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北国雪霁的壮美景色,在毛泽东诗词中以写实手法表现为“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体现他对革 命斗争的激情。 B.毛泽东诗词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历程做了高度概括与总结,为后人更好地面向未来、创 造未来提供前进动力。 C.材料二中,毛泽东在回复郭沫若的诗里提到,人们对“焚书坑儒”可能存在误解,说明“焚书坑 儒”并非事实。 D.材料二中,毛泽东在诗词中肯定古代帝王的历史功绩,特别是多次指出秦始皇在军事力面的 高超指挥才能。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毛泽东诗词现实主义风格的一项是( 3 分 )( ) A.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B.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C.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D.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4.结合材料二内容,谈谈毛泽东对古代帝王的评价对我们有何启示?请简要分析。(4 分) 5.请简要分析梳理材料一的行文结构。(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炒米和焦屑 汪曾祺 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幕,穷亲威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 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 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 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 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 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作“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 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 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 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 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 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 快要过年了。 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也 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 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 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 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据 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 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时 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 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 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郑板桥说“穷亲威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 要简单。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 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我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 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油 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作“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这种食品是只有“惯 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 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急就的食品,叫作“焦屑”。煳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们那 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锅巴是 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攒够一定的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焦屑也像炒米一 样。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 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和焦屑,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在不能正常煮 饭时,可以用来充饥。有一年,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还小,还在上小学,两支军队在我们 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不知道出于一种什么信念,大家都以为红十字会是 哪一方的军队都不能打进去的,进了红十字会就安全了。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 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特别关照,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 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 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 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 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第二天,没事了,大家就都回家了。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文章先写四川“炒米糖开水” ,再写家乡高邮的炒米,在对比中凸显食物特点,引发读者的阅 读兴趣。 B.作者在文中多处用细腻的笔触来写炒米和焦屑的制作、吃法等,是为了凸显其家乡的贫穷和 动荡。 C.作者在文中讲述了生活中吃炒米的故事,多用口语化的表达,读起来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 息。 D.文中画线句子承上启下,既小结炒米方便的特点,又引出另一种可以急就的叫焦屑的食品。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中写到郑板桥与炒米的故事、父亲的朋友算卦的故事、避难红十字会的故事,丰富了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B.文章平淡质朴,不事雕琢,多用民间鲜活的口语,少用修辞;多是聊天谈话的语气,如叙家常。 C.文章结尾部分写炒米和焦屑的应急之用,将其放在幼年躲避战乱的背景下来写,增强文章的 年代感。 D.文章虽然题为“炒米和焦屑" ,但大部分篇幅写的是炒米,用于焦屑的笔墨相对很少,表明作 者还是比较钟情于炒米的。 8.结合文本,分析文章开篇引用《板桥家书》中关于炒米的叙述的作用。(4 分) 9.作者最后说“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怎样理解这句话?(5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 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县。亡卒群 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 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 “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 谏,以章献后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后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 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 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 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知徐 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 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 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 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B.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 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 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D.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 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科举考试到明清发展为四个级 别,最低一级是乡试。 B."归沐",本意指"回家沐浴",后指官吏休假,休假天数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汉代"五日一休 沐",唐代"旬休"。 C."三司",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度支、户部、盐 铁"三司,长官是三司使。 D."社稷",古代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要到郊外祭祀,即社稷。后来"社稷"被 用来借指国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李迪才华出众,受人赏识。柳开对他写的文章很是赞赏,认为他能堪大任,后来李迪参加科举 考试,果然高中,走上仕途,颇有建树。 B.李迪富有谋略,亲力亲为。就任亳地知县后,他暗中打听察访,然后部署精锐士兵,最终擒获一 群洗劫城邑的逃兵,斩首示众。 C.李迪为人正直,敢于进谏。李迪屡次上疏劝谏,不同意册立章献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 了章献皇后的打击报复,贬官衡州。 D.李迪胆量非凡,富有豪气。元昊攻打延州时,不少守将用其他名义来躲避战争,李迪却主动要 求戍守边疆,仁宗皇帝没答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4 分) (2)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4 分) 14.“社稷臣”,谓关系国家安危之重臣。文末李迪为什么被称为“社稷臣”,请简要说明。(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7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寄平甫弟衢州道中 王安石 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 幽鸟不见但闻语,小梅欲空犹有香。 长年无可自娱戏,远游虽好更悲伤。 安得冬风一吹汝,手把诗书来我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炯”写浅溪受到日光照耀后光彩明亮;“碎”写其光影细碎,这应与野林的蔽日有关。 B.前两联从多种感觉写景,“阴翳长”是视觉,“但闻语”是听觉,“犹有香”则是嗅觉。 C.作者长年远游,虽有美景相伴,却是无人作陪,自娱自乐也未能消除心中的孤独和悲伤。 D.冬风一吹,汝即手把诗书,飘然降临;尾联“安得”引出的一问,表现出作者想象力之奇。 16.作者借本诗向平甫弟传递了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4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10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 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有“九层之台,起于累 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则说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 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強抗争的精神。 (3)《琵琶行》中,听闻琵琶女自诉身世后,诗人白居易写了他听到几种乐声的不同感受, 被贬浔阳之后听到乐声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而听琵琶女弹出的曲调则感觉 “______________”。 (4)《涉江采芙蓉》中写两个相爱相思的人不能相聚相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韩愈《师说》中认为那些教授断句知识的老师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师”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1 分) 有一年,我回去,正是夏天。早晨起来听见无数鸟在院落里叫,推门出去哗啦全部飞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看,上几百只的感觉,黑压压的全部落在那棵海红树上。有野鸽子、大麻雀、小麻雀,鹤, 鸠,长尾巴喜鹊,有只黑尾巴鸟,但不是乌鸦,①___________。反正穿着一身黑玄衣。另外有 一种花斑鸟。我也不知道它叫什么,这种鸟或少年时代掏鸟窝的时候曾经在洞里按住一只, 它们把巢安置在山间的小洞穴里,衔一些干树枝做成巢,像我们陕北的窑洞。我到了南方后, ②___________,不无道理,想不到我们陕北的鸟也是半穴居动物。是它们模仿了人类,还是人 类模仿了它们?我实在搞不不清楚。 有一次我发现我最喜欢的啄木鸟也在树上,我打小就很喜欢这种鸟,它们勤劳,不断地 吃虫子,它们那一身花衣服真好看,它们啄虫子的声音像在吹奏乐器,我喜欢这种乐器。 母亲的房前,有一块倒掉的水泥碑,就像一个人从后跌倒睡下去一样。在电视剧里,后倒 也是一种行为艺术,是英雄式的死亡方式。坏人们死的时候才一个劲地往前扑,可惜不管哪种 方式,都已经寿终正寝。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 分 )( ) A.比拟、比喻、反问 B.比喻、反问、排比 C.比拟、比喻、设问 D.排比、夸张、设问 19.文中画框的句子可改写成:“早晨起来听见无数鸟叫,推门出去,上几百只鸟全部落在那棵海 红树上。”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 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 10 个字。(4 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 流畅。(4 分) ①在经典艺术作品中寻求精神共鸣,②用自己独特又有创意的方式守护着历经时光沉 淀的人类精神财富,③是当下很多青年人热衷的事。④然而,当下市场提供的传统电视剧或网 播剧精品内容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为目标,⑤同时经典电视剧故事、人物有重新激励 大家共鸣的特质,⑥网友有发言欲望。⑦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剧,⑧具备故事性和文学性, ⑨观众看后能留下思考和启发, ⑩能提升自己的生活与文学审美。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5 个字。(4 分) 近日,在大足石刻宝顶石刻景区,拥有世界最大石雕半身卧佛像称号的卧佛--全长31米 的释迦牟尼涅粲图启动整体修复,预计整个修复工作将耗时八年。作为国家文物局选定的首 批川渝石窟保护示范项目之一,卧佛保护修缮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前期勘察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究设计及局部病害治理阶段,历时三年,目前已完成。第二阶段工作为试验性保护修复,于 6 月 29 日启动。第三阶段为全面保护修复实施阶段,预计到 2023 年修复完毕。据大足石刻研 究院院长黎方银介绍,所有用于卧佛彩绘修复的矿物颜料,都将在实验室内进行前期试验后 再用于造像的修复工程。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清朝的陕西人王杰,参加科举本应是探花,因为字迹工整清秀大受乾隆皇帝欣赏而拔为 状元;王杰入值上书房任总师傅时,教学十分严格,一次责罚读书不用功的皇太子颙琰 (即后来的嘉庆皇帝)下跪,恰巧被乾隆进屋看到,乾隆让儿子站起来,说:“教者天 子,不教者亦天子,君君臣臣乎?”王杰针锋相对地说:“教者尧舜,不教者桀纣,为师 之道乎?”乾隆叹服,令太子复跪。后来,颙琰慢慢收敛野性,学业大进。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讨论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王杰、乾隆和颙琰三人,你对哪个 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B; 3.D; 4.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善于分辨,切忌盲从,如:毛泽东不主张对秦始皇的“焚书 坑儒”人云亦云②应多方面结合史实对人物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如:以秦始皇为例,毛泽东提 到不应盲目地批评秦始皇,应全面客观评价。 5.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安排。①第一段总说,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诗词表现出浪漫主义激情和英 雄主义气概,毛泽东诗词是其中杰出的代表。②第二至五段分说,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 的精神,抒发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主义情怀;以革命现实主义风格,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 史进程与内在精神;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刻画了共产党人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③最后 一段总说,以毛泽东诗篇为例,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表 现出的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 解析:1.缘于毛泽东诗词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特点”于文无据。 2.A.“以写实手法表现为‘红装素裹,分外妖娆’”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北国的晴日,在他浪 漫的想象中,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可知,这是诗人浪漫的想象,而非写实。C.“说明‘焚书坑儒’并 非事实”错误。材料二原文是“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其中“商量”表怀疑,并不是肯 定的结论。D.“多次指出秦始皇在军事方面的高超指挥才能”错误。材料二第二段原文是“毛 泽东对唐太宗的战争指挥艺术非常推崇”。 3.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选自《贺新郎·别友》,又名《贺新郎·赠杨开慧》。用“昆 仑崩绝壁”“台风扫寰宇”喻指未来革命风暴的猛烈壮阔,具有浪漫主义的特点。 4.作答时,可结合材料二内容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与理解。材料二中毛泽东多次肯定秦始皇的 历史功绩,也多次褒扬古代的帝王,而与此同时,他又在《沁园春·雪》的批注中表现出对封建 主义的批判,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却能够体现出毛泽东的史/主义思想,警示后代学人在读书时 应具有批判精相客观辩证思考的能力,要以史为鉴、以人为鉴。 5.本题是一道主观题,结合材料一内容对行文结构进行分析与理解即可。文章总一分一总的结 构安排较为明晰,第一段主要是说优秀的革命者们、建设者们用革命的诗词记录着伟大的理 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而“毛泽东诗词 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因此可概括出答案①。第二段到第五段是分说,第二、三段主要写毛 泽东诗词体现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第四段主要写毛泽东诗词体现的革命现实主义风格,第五 段主要写毛泽东诗词体现的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由此可概括出答案②。最后一段总说“中国 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这一进程中表现出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而毛泽东以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壮丽诗篇对其进行了高度概括与总结,因此可概括出答案③。考生应认真概括各段落内容, 写清答题要点,不要遗漏关键信息。 6.B; 7.D; 8.①内容上:形象生动地介绍了炒米是百姓普遍的吃食以及背后的温暖情谊。②结构 上:文章开头以《板桥家书》中的话引出下文对炒米的叙述。③效果上: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使吃炒米这一风俗具备雅趣。 9.①表现“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②这个战乱中与炒米相伴的夜晚,作者不写常 人心目中的离乱之苦,而说是“浪漫主义的夜晚”体现了作者幽默的笔触;③作者能以淡定从容 的心态回顾这段经历表现了他的达观与超脱。 解析:6“是为了凸显其家乡的贫穷和动荡”表述错误。 7.“表明作者还是比较钟情于炒米的”表述错误。 10.D; 11.A; 12.C; 13.(1)当时发生蝗灾旱灾,(仁宗)问李迪用什么办法渡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 内府藏库来辅助国家的支出费用。 (2)(李迪)任徐州知州,想要巡视境内各地通过祭祀名山为皇上祈福。 14.章献太后想要专制,李迪义正词严,使宦官亲近而又不敢有非分之想,章献太后最终保全了 好的名声,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树立起来。 解析:10.“由是”是固定结构,不可断开,可排除 A、C 两项。“贬寇准雷州”句意完整,不可断 开,“丁谓使人迫之”句意完整,不可断开,排除 B 项。故选 D。 11.题中 A 项,“最低一级是乡试”错误,应该是“院试”。 12.题中 C 项,不是“立即”,是“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之后。 13.【参考译文】 李迪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曾祖父躲避五代战乱,全家迁徙到濮。李迪厚道有器 量学识,曾经携带自己写的文章去见柳开,柳开对此很惊奇,说:“先生是辅佐的人才。”后来 参加科举考试举进士第一,被升做知制诰。真宗驾临亳,李迪是留守判官,于是就任亳县知县。 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调派士兵搜捕,很久没有抓到。李迪到了之后,全部撤走了调派的士 兵,暗中察访流贼的去处,部署晓谕精锐士卒,一举擒获流贼,斩首示众。(李迪)曾经回家休 假,(仁宗)忽然传诏(李迪)去内东门,(仁宗)拿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报的年度支出收入财物 使用数目给李迪看。当时发生蝗灾旱灾,(仁宗)问李迪用什么办法渡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 内府藏库来辅助国家的支出费用。皇帝说:“朕想让李士衡替代马元方,等他到了,会拿出金 帛数百万借给三司。”李迪说:“天子在财物上没有内外之分,希望下诏赐给三司,来表示陛下 的恩德,何必说借。”皇帝很高兴。起初,皇上将册立章献皇后,李迪屡次上疏劝谏,认为章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皇后出身寒微,不可以母仪天下,章献皇后很痛恨他。天禧年间,李迪出任给事中。周怀政策 划阴谋的事件,皇帝非常生气,想责罚到太子,群臣没有人敢说话。李迪从容上奏说:“陛下有 几个皇子,竟然要出这个策略。”皇上恍然大悟,因此只诛杀了周怀政。仁宗即位后,章献太后 干预政事,贬寇准到雷州,因为李迪与之结党附会,被贬到衡州。丁谓派人迫害他,没有成功, 李迪任河南府知府。李迪进京朝见皇上,当时章献太后垂帘摄政,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 先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现在我保护并培养天子到今天这地步, 你认为怎么样?”李迪回答说:“我受先帝深厚恩德,现在见到天子明圣,我不知皇太后美好的 德行,竟然不知道到这种地步。”太后也高兴。李迪任徐州知州,想要巡视境内各地通过祭祀 名山为皇上祈福,仁宗对辅臣说:“祈祷不是李迪所应当做的,还是不要让他前往。”元昊攻打 延州,军事长久松弛,守关将领中有人借用其他名义来躲避前战争,李迪愿意戍守边疆,(仁宗 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李迪是贤相。当仁宗初立,章献后临朝称制, 很依仗自己的才能,将有专制的隐患,李迪义正词严,能使宦官亲近而又不敢有非分之想,等 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树立起来,章献太后也保全了好的名声,古人所说的社稷臣在这里就 看到了。 14.本题考查理解并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根据“方仁宗 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 就,章献亦全令名”,可以得出答案。 15.C; 16.①于衢州道中看到美好风光而生的喜悦之情。溪光明亮,野林影长,幽鸟歌唱,小梅飘 香。心境开朗,心情舒畅。②远游时感到的寂寞伤感之情。“远游虽好更悲伤”便是对此情的 印证。③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作者在尾联中表达了希望弟弟前来共论诗书的愿望。 解析:错在“自娱自乐也未能消除心中的孤独和悲伤”,原句是“无可自娱乐”,即不能自娱自乐。 17 (1)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呕哑嘲哳难为听;如听仙乐耳暂明 (4).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8.C; 19.①原句“在院落里”,突出鸟叫的位置,与下文“推门出去”,鸟受到惊吓,飞到海红树上相 照应。②原句“哗啦全部飞掉了”,突出“我”“推门出去”鸟受到惊吓,着急飞走的具体情形,生动 形象,现场感强。③原句用“黑压压的”修饰落在海红树上的鸟,与前文无数”“上几百只”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出鸟的数量之多,画面感强。④原句“一看,上几百只的感觉”交代“上几百只”是作者的主观 感受,更加符合生活实际。 20.①我叫不出它(这只鸟)的名字;②被人称为半穴居动物; 解析:18.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 解答时需要准确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准确辨识。文中“无数鸟”“上几百只”运用了夸张 的修辞手法;“反正穿着身黑玄衣”“它们勤劳”“可惜不管哪种方式,都已经寿终正寝”运用了比 拟的修辞手法;“像我们陕北的窑洞”“它们那一身花衣服真好看,它们啄虫子的声音像在吹奏 乐器”“有一块倒掉的水泥碑,就像一个人从后跌倒睡下去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是它 们模仿了人类,还是人类模仿了它们?我实在搞不清楚”为设问。文中没有使用“反问”和“排比” 的修辞手法。 19.作答时,应在理解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将画框的句子和题干改写后的句子进行对比分 析,可从用词特点、句式特点、语境、情感等方面进行思考。①用词特点:原句有表明位置的 词语,符合逻辑顺序。改写后的句子删除了“在院落里”,没有体现位置,导致下文写鸟受到惊吓 全部飞走稍显突兀原句有拟声词、形容词等,如“哗啦”模拟声音,“黑压压”体现形态,使描写更 加生动形象。②句式特点:修饰语独立成句,强调事物特点或情感,如“一看”前后句式长短相间, 有节奏感。③语境方面:原句与前后文内容照应,与上下文的语境、整段的意境相符,语境和谐。 ④情感方面:原句抒情色彩浓厚,修改后的句子情感平淡。结合以上分析,分条作答即可。 20.答题时需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第①处结合前句“但不是乌鸦”可以看出“黑 尾巴鸟”与乌鸦相似,但不是乌鸦,再联系后面的内容“另外有一种花斑鸟,我也不知道它叫什 么”可知,第①处应填“我叫不出它(这只鸟)的名字”之意的句子。第②处前文提到“窑洞”,再根 据后文“不无道理,想不到我们陕北的鸟也是半穴居动物”可知,第②处应与“半穴居动物”的称 呼有关。另外,通过第②处前面的“我到了南方后”可以得出,第②处应填南方人对自己的评价。 因此,第②处应填“被人称为半穴居动物”之意的句子。 21.答案:④“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为目标”句式杂糅,修改为“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 求。”⑤“激励”与“共鸣”搭配不当,将“激励”修改为“激发”;⑥偷换主语,在“网友”前加上“让”或 “使”;⑩成分残缺,在“文学审美”后加宾语“能力”。 22.答案:世界最大石雕半身卧佛启动整体修复,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预计 2023 年完成。 解析:根据“近日,在大足石刻宝顶石刻景区,拥有世界最大石雕半身卧佛像称号的卧佛--全长 31 米的释迦牟尼涅粲图启动整体修复,预计整个修复工作将耗时八年”可以概括出的信息为: 世界最大石雕半身卧佛像动整体修复。根据“作为国家文物局选定的首批川渝石窟保护示范 项目之一,卧佛保护修缮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可以概括出的信息为:卧佛保护修缮工程分三 个阶段进行。材料“第一阶段为前期勘察研究设计及局部病害治理阶段,历时三年,目前已完 成。第二阶段工作为试验性保护修复,于 6 月 29 日启动。第三阶段为全面保护修复实施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计到 2023 年修复完毕”由于字数限制,三个修复阶段的具体内容可以省略,只需要注意“预 计到 2023 年修复完毕”即可。据此整合成一个不超过 65 字的段落。 23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 实践创新: 问题解决 审题 1.真实情境限制。本题目的真实情境来自清代王杰教授皇太子颙琰这一历史 事件:王杰责罚读书不用功的皇太子颙琰下跪,乾隆看到后说:“教者天子,不 教者亦天子,君君臣臣乎?”王杰针锋相对地说:“教者尧舜,不教者桀纣,为师 之道乎?”乾隆叹服,令太子复跪。后来,颙琰慢慢收敛野性,学业大进。考生 写作时应该紧紧围绕“王杰惩罚太子并针锋相对地质疑乾隆”这一情境展开思考 和联想,所有感受和思考都必须建立在题中材料的基础上,从而写出自己对其中 某位历史人物的“最深”感触。不能仅把材料做引子,然后另起炉灶,套作宿构。 2.典型任务限制。材料设定的情境是班级举行读书讨论会,限定考生必须针对材 料中的历史事件展开论述;考生要回答“王杰、乾隆和颙琰三人,你对哪个感触 最深”这一问题,“最”字突出一种比较意识,引导考生深入思考和权衡这三位历 史人物带给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辩证分析,形成逻辑化表达;考生要写一篇发言 稿,即应注意发言稿的写作格式,并有在读书会上发言的讨论交流意识。 3.价值判断限制。以史为鉴,鉴往知来。命题者让考生重新审视历史,在历史中 评判人物,融通主客,摆进自己,最终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以此分析 社会现实、指导人生实践。综合分析,题目任务旨在引导考生聚焦个人感触,突 出写作的主体性,引发真实写作,话题涉及的严于律己、虚心向学、尊师重教、 质疑权威等与考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现实紧密相连,要清晰意识到每个历史人物 所能给予自己的力量与启迪。 开放性 1.立意角度开放。“王杰、乾隆和颙琰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考生可以见仁 见智,认真比较分析,做出判断,选择感触“最”深的人物。例如,若选乾隆皇帝 可立意为:为君之道当慧眼识珠,知人善任,尊师重教,虚心纳谏;为父之道当 爱子有道,教子有方,宽严分明,有过必改。若选王杰的角度则可立意为:于己 做事认真,自律严谨;为师不畏强权,严于执教;为臣忠职敢言,心存社稷。而 选颙琰可立意为:虚心受教,教诲入心,知错就改,方成大器。 2.论证选材开放。考生不论选择哪个人物确定立意,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 进行论证。不论是道理论证还是事例论证,都应做到事例真实典型,引用观点紧 扣中心主旨。考生应深入挖掘材料,从中提炼论据,进行归纳或者演绎论证。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选择乾隆的角度立意,应强调他为君大胆选材、不拘一格、尊师重教、知错 就改的重要性,可以列举乾隆本身的事例,还可以联系现实社会,如教育部出台 文件依法保证教师享有“惩戒权”的意义等。从乾隆作为家长这一身份的角度出 发,则应强调爱子有道、教子有方、宽严分明、有过必改等,可联系现实中家长 对孩子的溺爱纵容,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纵容的家长等等。 3.写作文体开放。“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材料虽然要求 写应用文——发言稿,但在发言稿的框架内,考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自己 擅长的文体,但是不管是写议论文、记叙文,还是写散文,考生都应该保证文体 特征鲜明,不能写成“四不像”。 解题 本材料模仿 2020 年全国卷Ⅰ作文题“历史人物评说”,不同的是材料中只有史 实,没有后人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这就等于不再提供思考的方向提示,可以 认为增加了难度,也可以认为增加了开放度。考生感受历史,品评人物,观照现 实,在历史对照中实现个人品德修养提升,也提高辩证思维能力。重点要思考的 是:材料所针对的是什么?当下的不拘一格用人才、尊师重教、严于律人律己, 指向何方?要始终牢固地坚信所有应试的作文都有其当下的意义,在今天有重大 的现实意义,并把现实中的事件与此相联系,从历史中探索、思考、提炼价值和 意义。另外,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树立文本意识,紧扣材料,就事论事,就事 析理,不能随意借题发挥,更不能套作、宿构。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良师当严,忠臣当诤。 2.君子智明,显哉乾隆。 3.纳百川,成大事。 4.怀明智之心,成明智格局。 5.识贤匡天下,谦虚量无极。 6.为人一丝不苟,为师严格有方。 7.明珠照山河,吾最敬王杰。 …… 偏题立意: 1.细节决定成败。(只关注到王杰字迹工整清秀,却忽略了核心事件) 2.不忘初心。(把王杰捍卫师道尊严当成了不忘初心,且忽略任务) 3.忠君爱国。(忽略任务,变成了话题作文) …… 范文展示:严师教之,高徒之始 亲爱的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严师的教育,是高徒的开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我们平常最为熟悉不过的人。嘉庆 皇帝的老师王杰深明大义,不畏王权,令我感触最深。正是因为有了他的教导, 嘉庆皇帝收敛野性,学习大进,清朝在嘉庆年间也曾一度繁荣兴盛。 优秀被赏识,诗书字自华。王杰字迹清秀,终被赏识。 也许没有王杰的字迹清秀,就不会有乾隆皇帝的赏识,他也不会破格成为状 元。可见,字迹的工整美观从古至今都是那么重要。王杰本应是探花,因字迹工 整清秀而被拔为状元。如果没有王杰日复一日地苦练书法,他也不会有那么高的 成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以要想得到赏识,就应 该从点滴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终会有人欣赏。 公正立天地,严厉存温情。王杰严厉正直,大公无私。 王杰教学严格,敢责罚读书不用功的皇太子下跪。在古代封建社会,封建等 级伦理至关重要。其中,君臣是“三纲五常”之首。而皇太子颙琰,按照传位常理 就应是以后的皇帝。可是王杰深明大义,不畏封建伦理,在他看来,读书不用功 就应受到责罚。在如今平等的社会,教师惩戒权明显淡化。陕西一位女教师惩罚 学生后,迫于学校、学生家长的压力辞职,现在很多教师不敢使用惩戒权,以至 相关人士呼吁让教育惩戒权适当回归。由此可见,王杰是多么得严厉无私。 撑天担师德,拔地谱华章。王杰不畏王权,坚守师道。 面对乾隆皇帝的严厉责问,王杰丝毫没有被吓到,而是以“教者尧舜,不教 者桀纣”来对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令皇帝叹服。在当时封建皇权的威压下, 王杰能够保持如此镇定自若是多么可贵!也正是他的勇敢无畏、不畏王权,使颙 琰收敛野性,学业大进。乾隆皇帝想以君臣的关系示威于他,王杰以师生关系针 锋相对,一问一反问,彰显王杰作为教师应有的冷静与应具备的素养。 严厉师者的教导,是高徒养成的良好开端。王杰作为老师的优秀品格值得当 今教育界借鉴。我们都应该遵守严厉教师的教诲,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点评 本文开篇亮明观点“严师的教育,是高徒的开始”。接下来紧扣材料从王杰的角度 切入,诠释观点,总领下文的三个分论点,结构清晰严谨。一点小遗憾就是第一 个分论点没有很好地落到“严师”这个中心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