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2017-10)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2017-10)

渭南市尚德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命题:学科研发中心 杨 华 审核:高三语文组 ‎★注意事项:‎ ‎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古代历史上生活着一类特殊群体,他们不以官职论高低,不以财富论成败,进可拜将封相,退则遨游山野,功成不倨,恃才不傲,平生致力于修身养性,治国安邦,这就是“士”。士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升华和瑰宝,其立身之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其结晶则是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古代的“士”是指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的阶层。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处于“官”与农工商“小百姓”之间的“各界人士”,尤指古代的读书人。士的社会特征就是不当官,不掌权。一旦当官就叫“步入仕途”或“入仕”。按这个特征来界定,如今仍然存在着“士”这个阶层。教授、专家、学者、作家、记者等卫生界、教育界、科技界、文艺界、商界及其他各型的知识分子,凡“学而不仕者”,皆属士的范畴。传统的士讲风骨,重操守。尽管他们经济上处于附庸地位,却极自尊,重义轻利。士尊崇的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他们向往立功、立德、立言而作不朽之人;他们以国为家,倡导“天下为公”;他们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腰无半文,心忧天下”是他们的写照。指点江山、著书立说、“志在天下”是他们的社会属性。士的社会特征及属性,决定了他们创造及发展的文化内容,由人及家,由家而国,由“小术”至“大道”,无一不与国家民族有关。 ‎ 当道者对士的态度大多优礼有加,故“礼贤下士”之古风作为美谈。这种文化土壤栽培出的中国读书人,历来将读书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关心国事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优良传统,这是其他各国没有的社会及文化现象。‎ 中国的士人之“气”,由于恪守的原则太多,往往有几分执着的“呆气”。故士人虽有可敬可爱之处,却往往被视为迂腐的“书呆子”。尽管如此,士仍有着不可小视的社会能量。由于他们居于承上启下的社会地位,又无权以谋私,加之有一定的文化积累,故往往能以较客观的眼光来洞察社会。有时甚至有“一言九鼎”“一言兴邦”的社会效应。‎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儒家文化,而是融会了诸子学说的“士文化”。士文化的本质,于人讲立身,于国论治道。这种文化尽管萌生于封建时代,但它并不是封建文化,而是饱含善良文化基因、刚柔并济、博大精深和充满了人性和理性的智慧型民族文化。孔子的“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均贫富、缩小差距的最早立论。而士文化所憧憬的“大同”社会就是中国古版的“共产主义”。令西方不理解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但不崩溃,反而如日中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可提供历史的答案。‎ 中国的士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文化景观,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否则,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是无法解释的。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法宝之一就是团结党外的仁人志士。仁人志士的共同标准就是爱国。尽管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一开始就对士及士文化有过“焚书坑儒”灭绝性的剿杀,更有长达1300多年制度性地长期禁锢与扼杀,但士人及士文化中以国为家的浩荡之气却与世长存,雄风不衰,并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国魂”。‎ ‎  (节选自《中国的“士”与“士文化”》,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士是古代历史上一类特殊群体,其不以官职、财富论成败,懂进退,知取舍,既可拜将封相,也能遨游山野,致力于修身养性、治国安邦。‎ B.士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草根阶层的灵魂,其结晶是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C.古代的“士”多指读书人,其具有鲜明的特征,即不当官,不掌权。延续至今,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士”这个阶层。‎ D.“志在天下”是士的社会属性,这决定了他们由人及家,由家而国,由“小术”至“大道”,将自身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的士讲风骨,重操守,尽管其经济上处于附庸地位,却极自尊,重义轻利,尊崇气节,向往立功、立德、立言而做不朽之人。‎ B.文章围绕“士”展开,阐释了“士”阶层的内涵及表现,阐明了“士”的本质特征及在历史上的地位,论述了“士文化”的影响。‎ C.中国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于人讲立身,于国论治道,它饱含善良文化基因、刚柔并济、博大精深,富有人性和理性及高度的智慧。‎ D.士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文化景观,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无可替代,士文化中以国为家的浩荡之气雄风不衰,成为民族特有的“国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吃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品质和“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士人的操守。‎ B.中国的士人社会地位、社会属性、优良操守及个人学识,使得他们在辅佐当权者的时候,能够以较客观的眼光来洞察社会,并提出较科学合理的建议。‎ C.中国士文化尽管萌生于封建时代,但并不是封建文化,而是智慧型民族文化。它以儒家文化为主体,融会了诸子学说,憧憬“大同”,具有爱国色彩。‎ D.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当权者对士人的态度是矛盾的,既利用又警惕,正是因为当权者的长期禁锢与扼杀,士文化的生命力才更加旺盛,并与世长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租个儿子过年 宗利华 看到那则启事,他的眼睛亮了一下。‎ 启事的内容别具一格,“期望一名有爱心有亲情观念的男孩子和我们一道过除夕之夜。”署名是,一对年迈的老人。‎ 他笑了。毫无疑问,那个地方太适合他当前的处境了。于是,他给老人打电话,说明自己的意思。那端的女人显得异常兴奋!他听女人说,老头子,终于有人打电话来了!‎ 按照地址,他敲开了那家的门。是一个在这座边远小城常见的四合小院。迎接他的两位老人比他想象的还要老,头发都花白了,而且步履蹒跚。‎ 他正不知道称呼什么才好,却见女主人眼圈发红,张着双手,嘴角抽动着说,孩子,你终于回家了!‎ 他觉得什么部位被猛地敲击了一下,眼睛就潮润了。他不由自主就脱口而出,妈,儿子回来了!他一下想起自己的母亲了。‎ 于是,一切顺理成章了,他被父母拥着走进屋子。一进屋,那股家的感觉就扑面而来。‎ 母亲敲打着他身上的尘土,父亲不动声色地递过一杯红糖水。他开始逐渐进入角色。母亲领着他说,你的房间早就为你收拾好了,一切都是老样子。这边是洗手间,这边是厨房。你先洗一洗。然后,咱一起包水饺。‎ 他洗了一把脸,一边擦着,一边踱进了他的房间。突然视线里就出现了一张放大的照片。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孩。‎ 那是我们的儿子。他一回头,就发现老头站在身后了。但老人说过这句,就闭了嘴。‎ 这时,母亲在外面喊起来,洗好了没有,你们爷俩在那里磨蹭什么?老头马上换了脸色,笑着说,好了,我们就去。‎ 水饺馅是早调好了的。母亲已在擀皮儿了。擀面杖在她的手下发出欢快的声音。他挽挽袖子,坐下来,开始揉面。以往春节,在家里就是这份情景。父亲的任务是烧水,这是一项轻快活,倒上水,打开炉子,就没事了。于是坐在一边,安静地瞧着娘俩快乐地忙活。母亲开始讲一些琐碎事情了。那些事情,他并不感兴趣,但他知道母亲喜欢,所以就听着,有时他会插问一句,母亲就把手里的活暂放一下,瞧着他,跟他解释。‎ 水饺出锅以前,是要放鞭炮的。‎ 母亲的情绪在这时达到了顶点。她站在屋檐下,看着夜空里烟花缤纷,脸上漾着光芒。指挥着说,咱们也可以点鞭炮了。于是,他点燃了,母亲竟拍着手到院子里来了,而且,在鞭炮声中,孩子般地跳起来!‎ 然后,一起吃水饺,一起看春节晚会,一起说着笑着。直到母亲累了。母亲说,我真高兴啊!可我是真累了。父亲走过来,说,你得休息一下了。‎ 他在那天晚上睡得非常踏实。连日的疲惫一扫而光了。当新一天的阳光照射进窗口时,他突然醒来,一下子坐起。半天才清楚了发生的事情。‎ 那对老人看上去神情黯然了。母亲走过来,给他系系扣子,说,孩子,我知道,无论怎样,我不会取代你母亲在你心中的位置,记着,漂泊在外的时候,常给父母打个电话,抽空儿回家看看他们……他觉得眼眶一热,看到母亲泪水下来了,于是伸手轻轻地替她擦拭,一边点着头,我知道了。‎ 老头送出来,悄悄地掏出一张钱,说,真的非常感谢你,这是你的报酬,我们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了。‎ 他坚决不肯要。他说,你们已让我明白太多东西了。‎ 老头仍道着谢,是你了了我们一份心愿。你大妈,她实际上,活不了几天了,她得了癌症!她最大的心愿就是陪儿子在除夕夜再吃一顿她包的饺子。可我们的儿子,他,再也吃不到了。‎ 他根本没听清老人后来在说什么,在那一瞬间,他忽然觉得自己变了模样。‎ 辞别了老人,他飞快地奔向电话亭,拨通了自家的电话。话筒里传来老母亲的声音时,他已是泪流满面了。母亲一下子叫出了他的名字!母亲没听到他说话,就知道是自己的儿子了!‎ 半天,他哭着说,妈,我想回家!电话亭里的小姐莫名其妙地瞧着他。她当然不可能知道,这个打电话的人是一个在逃犯。‎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中间插入“一张放大的照片,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孩”情节,巧妙交代了老人租儿子过年的原因,同时揭示了社会对失独家庭缺少应有的关爱。‎ B、小说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最终被温暖的家庭、温馨的亲情所感化的在逃犯形象,这说明有温度的亲情比冰冷的法律更有感召作用。‎ C、“看到那则启事,他的眼睛亮了一下。”小说从侧面描写人物的神态,表明他对逃亡生活已经厌倦,渴望回归家庭的温暖。‎ D、春节浓浓的氛围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既有失独老人对家庭亲情的渴望,也突出小说主人公“他”对家庭温馨的向往。‎ ‎5.小说以“租个儿子过年”为标题,结合小说内容,试简要分析标题的作用?(5分)‎ ‎ ‎ ‎6.小说结尾点出“这个打电话的人是一个在逃犯”,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6分)‎ ‎ ‎ ‎ ‎ ‎(三)非连续性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据统计,2014年至2015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事件共43起。其中,2015年3月以来就有26起,发生地从大型城市北京、上海,到欠发达的广西、云南,从东北辽宁,到南端省份海南。‎ ‎2015年日本文部科学社对已经认定的校园欺凌事件的统计表明,近年来,日本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发生频率呈激增之势。‎ 校园欺凌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其中直接欺凌包括肢体欺凌和言语欺凌,间接欺凌则指通过散播谣言、利用人际关系、煽动他人恶意对待等方式将受欺凌者排除在某个团体之外。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将欺凌视频或受欺凌人的行为公布在网络上为特征的网络欺凌也成为一种主要方式。‎ 校园欺凌多发生在楼梯拐角、厕所、寝室或上下学路上,这类环境几乎没有外力控制,青少年很容易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做出非理性行为。一些帮派仅由在校学生组成,他们出于对社会帮派的好奇和自我保护的需要,自成一派;另一些帮派则极为复杂,不仅有不同年级的学生,还有成人势力等。‎ 材料二 某重点中学的刘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外貌、成绩等不是他欺负别人最直接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被欺负者的性格不太合群,或者自己不认同。“一般学生没人欺负,容易被欺负的是那些让我们感觉有点“假”的人”,“说话方式让我不喜欢”,或“看起来很不顺眼,很欠扁”。‎ 旁观者也是校园欺凌行为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旁观者对欺凌行为默不作声,或者叫好,就会助长欺凌者的气焰,导致欺凌现象越来越多。如果旁观者能够给予受欺凌的同学以支持,欺凌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就会减少。‎ 多位专家表示,除了青少年自身的成长特点,还要注意校园状况。校园状况是外部社会的缩影,是成人世界的映射,更是教育环境的直接反映。最直接的原因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没人教他们如何应对、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自己情绪的宣泄,最终选择了暴力这种方式。‎ 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寇彧看来,家庭中专制、放任的教养方式最有可能造成学生的不良行为,孩子模仿父母的攻击行为,偶尔做出的越轨行为也得不到有效纠正,久而久之,欺凌者习得了攻击和伤害行为,被欺凌者习得了逆来顺受的应对方式。‎ 材料三 ‎2013年,日本参议院通过《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此外,文部科学省增加了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扩充学校咨询机构及校园社会工作者的规模,并设置24小时不间断服务咨询电话,以帮助学生处理各种问题。‎ 澳大利亚专门建立了政府组织和网站,帮助学校解决欺凌现象,同时将反对欺凌、骚扰、歧视、暴力的教育列入教学大纲。每年三月的第三个星期五,是国家命名的“反欺凌日”。‎ 中国学校普遍对校园欺凌行为不愿承认也不愿正视,但也有些民间机构开始自发地进行校园欺凌行为的干预。广州市“青年地带”于2012年启动了反校园欺凌服务项目,他们与政府合作,给海珠区12所学校每校派驻两名社工。“青年地带”正在筹备开发一个名为“校园零欺凌”的APP,希望能通过新媒体平台,实现青少年、家长和教师的互动,普及预防及应对校园欺凌的知识、信息,实现对校园欺凌真实情况的评估。‎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如何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难题,更是全世界关于青少年成长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 B.校园欺凌方式多种多样,呈现出隐蔽性与帮派化的特点,归根到底其实都是成人社会的映射。‎ C.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涉及青年自身成长特点和教育环境等因素,社会环境的状况直接导致了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 D.目前我国“反校园欺凌”只能依靠民间机构的自发干预,随着时代的变化,“反欺凌”的手段也将应运而生。‎ ‎8.下列针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材料一显示,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欺凌成为校园欺凌的一种主要方式,这种间接欺凌的伤害远大于直接欺凌。‎ B.材料一显示,由于校园欺凌多发生在楼梯拐角、厕所、寝室等几乎没有外力控制的环境,所以学校对此也无能为力。‎ C.材料二中专家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指导,从而帮助他们正确应对、处理孩子间的冲突,正确宣泄情绪。‎ D.材料三显示,发达国家对校园欺凌现象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应对措施,这些都值得我国借鉴。‎ E.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了分析,表明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原因多样,伤害影响深远,应着力解决。‎ ‎9.结合材料内容,请你概括国外、国内为解决校园欺凌问题各自采取的措施。(5分)‎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郭震,字元振,魏州贵乡人。少有大志,十六,与薛稷、赵彦昭同为太学生,家尝送资钱四十万,会有缞服者叩门,自言“五世未葬,愿假以治丧”。元振举与之,无少吝,一不质名氏。稷等叹骇。十八举进士,为通泉尉。任侠使气,拨去小节,尝盗铸及掠卖部中口千余,以饷遗宾客,百姓厌苦。武后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索所为文章,上《宝剑篇》。后览嘉叹,诏示学士李峤等,即授右武卫铠曹参军。‎ 会吐蕃乞和,钦陵①请罢四镇兵,披十姓之地,乃以元振充使,因觇虏情。还,上疏曰:“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设欲大举,固不能,斯离间之渐也。”后然其计,后数年,吐蕃君臣相猜,卒诛钦陵,而其弟赞婆等来降,因诏元振率骑往迎。‎ 神龙中,迁安西大都护,西突厥酋乌质勒部落盛强,款塞愿和,元振即牙帐与计事,会大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乌质勒已老,数拜伏,不胜寒,会罢即死。其子娑葛以元振计杀其父,谋勒兵袭击,副使解琬知之,劝元振夜遁,元振不听,坚卧营为不疑者。明日,素服往吊, 道逢娑葛兵,虏不意元振来,遂不敢逼,扬言迎卫。进至其帐,修吊赠礼,哭甚哀。为留数十日助丧事,娑葛感义,更遣使献马、驼、牛羊十余万。‎ 玄宗诛太平公主也,诸宰相走伏外省,独元振总兵扈帝,事定,宿中书者十四昔乃休。进封代国公,会玄宗讲武骊山,既三令,帝亲鼓之,元振遽奏礼止,帝怒军容不整,将斩之。张说等谏乃赦死,流新州。开元元年,帝思旧功,起为饶州司马,怏怏不得志,道病卒,年五十八。十年,赠太子少保。‎ ‎(节选自《新唐书•郭震传》有刪改)‎ ‎【注】①钦陵:当时的吐蕃首领。‎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B.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C.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D.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学生”,是在古代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生员,因国子监又称太学而得名。‎ B.“中书”即中书省,是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军事机构之一。‎ C.“缞服”指丧服,古时父母去世后,子女要身着丧服,表示孝敬之意和哀悼之情。‎ D.“太子少保”是皇宫官职,负责教习太子,一般作为荣誉性的官衔賜给重臣近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郭震不拘小节。他在太学时曾将四十万钱送给陌生人;在任上曾将铸私钱、卖人口得来的钱财馈赠宾客,老百姓十分厌恶并深以为苦。‎ B.郭震颇具谋略。在对待吐蕃问题上,郭震献出离间之计,武后听从此策,后来事情果如其所料,吐蕃内部发生变故,其首领被诛杀。‎ C.郭震结局凄凉。他因得罪唐玄宗而差点被杀,后被流放到新州,后来念其旧功,又起用他为饶州司马,郭震怏快不得志,在半道病死。‎ D.郭震有胆有识。娑葛认为郭震设计害死自己父亲,打算率兵袭击,部下劝郭震逃跑,郭震没有听从,认为应当毫不怀疑地坚守营垒对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武后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索所为文章,上《宝剑篇》。(5分) ‎ 译文: ‎ ‎(2)元振即牙帐与计事,会大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5分)‎ 译文: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春 日 汪藻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注】茅茨:茅草屋顶。烟暝:烟雨迷蒙。‎ ‎14、这首诗写了一个多雨的“春日”,作者是用哪些典型景物来表现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5分)‎ ‎15、诗的第三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5分)‎ ‎16.(1)李白在《蜀道难》中以浪漫主义手法,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险峻而瑰丽的山川,如“ , ”写出了漩涡飞转,瀑布飞泻的气势。‎ ‎(2)《岳阳楼记》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影的句子是“浮光跃金,_____ 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言说自己深感壮志难酬的苦闷,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句子是“ , 。”‎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着大量的石窟群,大小石窟俯拾即是,东西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 ‎②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③大学不应该成为名利场,大学里真正的大师不仅学识渊博 ,有沉潜专注的研究态度,而且人格高尚,有光风霁月的谦谦风度。‎ ‎④有些企业一面想要以诚信示人,另一面却在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如此南辕北辙,企业的信誉怎么能树立起来?‎ ‎⑤马帮在茶马古道上已传承千年,在中国大西南的土地上,马帮的赶马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走过了山高水低,走过了春夏秋冬。‎ ‎⑥由于缺少有效监督,《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在许多地方沦为一纸空文,只有真正令行禁止,才能达到公共场所“无烟化”的目标。‎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②⑤ D. 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围绕创新为理念,浦发银行信用卡屡创行业“第一”,截至去年累计发卡量已达4140万张,信贷余额2431亿元。‎ B.各级党组织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态度,转变基层干部作风,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C.李克强强调,要抢占流通业革命“先机”,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在硬环境和软环境方面突破四大“瓶颈制约”。‎ D.网易集团CEO丁磊认为,当人们开始意识到网购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消费方式的时候,这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创文”宣传活动策划方案拟好后,我们特意去政教处垂询各位老师的意见。‎ B.您所托为令郎辅导高考作文之事,在下一定鼎力相助,竭尽所能,不负重托。‎ C.商务印书馆刚出版了拙著《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初探》,特赠老友,敬请惠存。‎ D.欣闻您老即将米寿,祝您马齿徒增,健康长寿,期待着您的白寿、茶寿大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做鱼时,当我们用刀剖开鱼肚,就会看到,在腹腔上有一层黑膜。有人说它有毒,其实这层黑膜叫“腹膜脏层”,它能够包覆大部分腹腔内的器官,有吸收撞击、保护内脏的效果;它还能分泌黏液润湿脏器的表面,减轻脏器间的摩擦。所以,这层膜__①___ 。不光是鱼有,____②___ ,连我们人的肚子内也有这样一层膜。____③____ 。不过,由于其主要是由脂肪细胞组成,脂肪含量很高。因此如果不嫌麻烦,就把它去掉;如果嫌麻烦就不用除掉,吃了也不用太担心。‎ ‎ ‎ ‎ ‎ ‎ ‎ ‎21.请把下面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不得遗漏信息,可增删个别词语。(5分)‎ ‎①“3·15”晚会于3月15日20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直播。‎ ‎②广大观众渴望了解种种消费投资陷阱和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侵权事件。‎ ‎③晚会充分满足了广大观众的收视期待。‎ ‎④晚会的主题是“携手共治、畅享消费”。‎ ‎ ‎ ‎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对同学们常提及的“高中关键词”进行了收集,它们是:学习,社会实践,独立,迷茫,竞争,青春,挫败感,理想,合作,成就感,文化修养,意志力,兴趣,创新。‎ 请从中选择两个或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对高中生活的认识,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渭南市尚德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B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草根阶层的灵魂”错,于文无据。据原文,“士”是指“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的阶层”,非“草根阶层”。‎ ‎2.【答案】 C “中国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于人讲立身,于国论治道”错,根据原文,“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儒家文化,而是融会了诸子学说的‘士文化’。士文化的本质,于人讲立身,于国论治道”。‎ ‎3.【答案】 D (“正是因为当权者的长期禁锢与扼杀,士文化的生命力才更加旺盛,并与世长存”错,逻辑关系判定失当,由原文最后一段“但士人及士文化中以国为家的浩荡之气却与世长存……”可知,士文化的与世长存与“当权者的长期禁锢与扼杀”是转折关系,不是因果关系,属强加因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4. D.‎ ‎5. 5分答案:交代了故事发生在过年,围绕租儿子安排情节。‎ 概括了故事主题------亲情家庭的温馨感化作用。‎ ‎6. 6分答案:‎ ‎ ①情节结构上,出人意料的结尾,使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富有波澜。小说从开初他的应聘,到过年的温暖温馨,最后点出逃犯的身份,一波三折。 ②主题思想上,深化文章主旨,突出主题。最后点出“他是一个逃犯”,更有助于表 现家庭亲情的巨大感召作用,家庭的温馨,亲情的温暖让“他”从灵魂上受到震荡, 情不自禁的喊出“我要回家”。③艺术手法上,也能很好照应小说前面多处的伏笔,如“那个地方太适合他当前的处境了”“他觉得什么部位被猛地敲击了一下”,“他在那天晚上睡得非常踏实。连日 的疲惫一扫而光了”。小说的结尾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给读者恍然大悟之感,耐人 回味,发人深思。‎ ‎ 【“内容”、“结构”、“艺术手法”三方面每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答对即可。共6分】‎ ‎(三)非连续性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7.【答案】A (B.“归根到底其实都是成人社会的映射”以偏概全,理解错误。C.“社会环境的状况直接导致了校园欺没现象的产生”理解错误,原文为“最直接的原因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没人教他们如何应对、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D.“只能依靠民间机构的自发干预”,说法过于绝对。)‎ ‎8.【答案】C D(A.“这种间接欺凌的伤害远大于直接欺凌。”属无中生有。B.“所以学校对此也无能为力“强加因果,推论有误。E.材料没有分析校园欺凌现象的“伤害影响深远”。)‎ ‎9.【参考答案】①日本:通过《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增加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扩充学校咨询机构及校园社会工作者的规模;设置24小时不间断服务咨询电话,帮助学生处理各种问题。‎ ‎②澳大利亚:建立了政府组织和网站,帮助学校解决校园欺凌问题;将反对欺凌、骚扰、歧视、暴力的教育列入教学大纲;每年三月的第三个星期五,是国家命名的“反欺凌日”。‎ ‎③中国:广州市“青年地带”与政府合作,给海珠区12所学校每校派驻两名社工;“青年地带”正在筹备开发一个名为“校园零欺凌”的APP,希望实现青少年、家长和教师的互动,普及预防及应对校园欺凌的知识、信息。‎ ‎(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答对三点得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C【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原句标点为“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3分】‎ ‎11.B【考查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中书”非军事机构,而是政务中枢,是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主要负责发布皇帝政令诏书,是中国古代中央最高行政机构。3分】‎ ‎12.D【考查文意和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认为应当毫不怀疑地坚守营垒对敌”错。3分】‎ ‎13.(1)武则天知道了他的所作所为,召他进宫想当面责问这事,但与他谈话之后,认为他是奇才,索要他的文章,郭震献上《宝剑篇》。【“诘”“既”“奇”“索”解释正确各1分,语言连贯1分。共5分】‎ ‎ (2)郭元振就在帅帐中与之谈判,恰逢天下大雪,在谈判过程中,郭元振一动不动,到日暮时,他的皮肤已经被冻裂。【“即”“会”“雨雪”解释正确各1分,“与计事”省略1分,语言连贯1分。共5分。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和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14.正确答案:浮云带雨,田水如镜,客衣沾湿。2分 主要写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春雨连绵。但田野碧绿,鸥鸟悠闲,桃花出篱笑,过午鸡鸣的美景。3分 ‎15.正确答案:拟人 写出了篱边桃花将开未开的情态6分 篱笆外探头伸出了将开未开的桃花,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是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桃花写的具有了人的动感。只要答出这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5分)‎ ‎16.(1)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2)静影沉璧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17.D 【“俯拾即是”:形容多而易得不合语境“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使用正确“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走,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与目标相反此处使用正确“山高水低”:指意外发生的不幸的事情,多指死亡此处望文生义,可改为“险山恶水”“令行禁止”:形容法令严正,纪律严明,执行认真正确。‎ ‎18.C 【3分,A项“围绕”与“为”句式杂糅。B 项“提高”与“态度”不能搭配。D项应该先是“消费方式”然后是“生活方式”。 】‎ ‎19.C 【A.“垂询”乃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含尊敬对方之意。B.“鼎力相助”乃指感谢别人。C.“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 D.“马齿徒增”为谦称,指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20.示例:①起保护内脏和润滑的作用(或“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②很多动物腹腔中都有这层膜 ③食用这层膜并不会有安全问题(6分,答对一句给2分;其他答案,符合文意、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1.参考答案:于3月15日20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直播的主题是“携手共治、畅享消费”的“3·15”晚会充分满足了广大观众渴望了解种种消费投资陷阱和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侵权事件的收视期待。‎ ‎【首先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相同成分,并确定句子主干,然后把其他内容作为修饰成分加以梳理。本题中,①句介绍晚会直播时间和地点;②句介绍晚会的内容;③句介绍晚会的播出效果;④句介绍晚会的主题。通过分析可知,句子主干应为“晚会满足了收视期待”,然后把①②④句的内容变为句子的修饰成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即可(得分点:找准主干得1分,每个修饰成分各1分,标点1分,共5分)】‎ ‎ 四、作文评分建议:‎ ‎1、没有用其中二至三个关键词来呈现所写内容,判为不及格作文,给分在15分到30分之间;‎ ‎2、选用了关键词,而关键词间缺乏有机联系,或者主题不明,文体不清,或者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均在30分至35分之间给分;‎ ‎3、符合要求而无特色的作文,给分在36分至44分之间,这样的作文应占主体;‎ ‎4、符合要求且有特色的作文,给分在45分到55分之间,这样的作文占比应为少数。‎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郭震,字元振,魏州贵乡人。小时候即胸怀大志,十六岁,与薛稷、赵彦昭同为太学学生。有一次,家里送来四十万贯钱。恰好有个穿丧服的人前来拜访,自称家里五代人都没有下葬,希望能借钱办理丧事。郭元振听后,慷慨地把钱都借给了他,没有一点儿吝惜的脸色,也不问这个人姓甚名谁。薛稷等赞叹吃惊。十八岁考中进士,担任通泉尉。以侠义自任,不以细务为意,曾经铸造私钱、贩卖上千人口,所得钱财用来赠送宾客,百姓深以为苦。武则天知道了他所作所为,召他进宫想当面责问这件事,但与他谈话之后,认为他是奇才,索要他写的文章,郭震献上《宝剑篇》,武后看了后大加赞赏,还把他的诗篇赏给学士李峤等人看。就提升了他为右武卫铠曹参。‎ 恰逢吐蕃请和,钦陵要求朝廷回撤西域四镇的守兵,并赏赐十姓突厥之地给他。朝廷派郭元振充任使者前去谈判,趁机察看敌情。郭元振回来后,上疏道:“长期以来的徭役让吐蕃人困苦不堪。他们都希望大唐和吐蕃之间能够实现和平。首领钦陵打算分裂四镇归为己有,在国内专制,因此才没有归顺。假如陛下每年都向吐蕃派去和亲使团,钦陵一定会屡屡拒绝。那么,他的部下一定会怨恨他。即使钦陵想大举侵犯唐境,也会受到部下的牵制。君臣之间有了矛盾,吐蕃内部就会发生变故。”这些谋划得到了朝廷的赞同。几年之后,吐蕃君臣相互猜忌,最终部属诛杀了钦陵。他的弟弟赞婆等前来投降,于是武后下诏派郭元振率领人骑前往迎接。‎ 神龙年间,郭震升任安西大都护。此时,西突厥酋长乌质勒率领的部落逐渐强盛起来,主动向朝廷提出议和。郭元振在帅帐中与之谈判,恰逢天下大雪,在谈判过程中,郭元振一动不动;到日暮之时,他的皮肤已经被冻裂。乌质勒年事已高,又多次俯身下拜,经不住风寒,会谈结束后就死了。乌质勒的儿子娑葛认为是郭元振设计害死了乌质勒,打算率兵袭击郭元振。副使解琬知道了这件事,劝郭元振趁夜逃走。郭元振没有听从,而是从容不迫地安卧帐中。第二天,郭元振身穿素服前去吊唁,半路上遇到娑葛的士兵。敌军没料到郭元振会来,也就不敢轻举妄动,忙说是来迎接、护卫他的。郭元振走进帐中,吊唁赠礼,哭得极为悲切。郭元振在那里住了十天,帮助办理丧事。娑葛被郭元振的信义打动,向唐朝派去使者,进献良马五千、骆驼二百、牛羊十余万。‎ 玄宗诛杀太平公主的时候,各位宰相跑到外省,只有郭元振率领军队护卫皇帝,事情平后定,他宿卫在中书省十四晚才停止。进爵封为代国公,恰逢玄宗在骊山讲习军事,三令之后,玄宗亲自擂鼓。这时郭元振突然出班奏事,打乱了演练。玄宗看到军容不整,非常生气,命人将郭元振立即斩首。张说等人劝谏,才赦免了郭元振的死罪,将他流放到新州。开元元年,皇帝念及郭元振的旧功,又起用他为饶州司马,郭元振怏怏不得志,走到半道,就病死了,享年五十八岁。开元十年,追赠他太子少保一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