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全国卷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 第六模拟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高三全国卷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 第六模拟 Word版含解析

第 1页 共 20页 ◎ 第 2页 共 20页 2021 年名校试题重组 语 文(第六模拟) (本试卷共 22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传统文化短视频,顾名思义即是记录传统文化的网络短视频。截至 2019 年 5 月初,“抖音”平台上关于传统 文化相关的短视频数量超过 6500 万条,累计播放量超过 164 亿次,传统文化话题成了“抖音”上最热的话题之 一。目前,短视频客户端用户集中在 24 岁左右,而短视频传统文化传播的不断完善,也有利于在年轻人群体中 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探讨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受众心理。 人类永无止境的好奇心催促着人们主动进入新环境、新领域,获得新知识。而“复古风”从生活服饰刮到了 传统文化领域,从前与受众保持一定距离的“高冷”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和跨时空性特质下,源源不 断地传播到受众的面前。受众对于生动丰富、充满趣味的小众传统文化是新奇的,基于好奇与求新的心理,受众 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短视频,重新认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相对于“抖音”其他类型的信息,传统文化等知识的传播是以一种较为轻松的方式传递严肃的传统文化信 息,受众在观看其他类型比如搞笑类短视频时可能会有浪费时间的隐忧,但是观看知识类短视频能够增强受众技 能知识、丰富精神世界,给受众带来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而在此基础上,出于短视频的知识传播作用,短视频 客户端不再只有休闲娱乐的作用,也是一款轻松学习、获得知识的工具。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认为,在后现代的社会中,人们通常通过“消费”这个行为来表达自己,彰 显地位或品位。当今时代,受众整体的文化水平以及生活格调都在提高,审美观念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不仅仅要 求简单的好看、眼球刺激,还要有个性、流行等因素。“美而不同”是大多数人追求的新境界。传统文化一直作 为高雅文化存在,在注入短视频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后开始接地气,不同于传统信息传播的呆板与生硬,有个性的 传统文化传播符合大众审美,更容易在受众中间扩散传播。 在传播活动中, 从众是指个体 (或群体)受到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或行为,使之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在短 视频领域,传统文化短视频在受众点赞、转发的二次传播中,引起了其他用户的跟随观看。而大多数情况下,由 于“抖音”客户端无限推送的信息流模式,很多用户会选择点赞量多的视频进行观看。而平台功能的便利性使得 人们在从众心理的指导下,由好奇的观看转化为参与视频拍摄。如共青团中央的“抖音”号与京剧演员珮瑜合作, 共同发起了抖音话题“我要笑出国剧范”,并为话题提供示范视频,引发了众多受众的模仿,截至目前此话题阅 读量超过 26 亿人次。在从众心理的推动下,优秀的传统文化短视频获得了爆炸式的传播。 新媒体技术大大丰富了知识传播的渠道与载体,短视频突破了以图文传播为主的“两微”传播,丰富了现代 人接收信息的方式。虽然存在短视频“短小微”局限、所传达的内容不够深入、视频制作者水平不高导致视频质 量不够精致等问题,但目前,短视频依旧处于风口位置,传统文化传播者在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发挥受众主导 地位、推动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产出的同时,也要寻求更为深入的传播方式。 (摘编自郝玉佩《短视频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与受众心理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观看短视频能增强受众技能知识、丰富精神世界,给受众带来一种满足感、充实感。 B.在后现代的社会中,人们都想通过“消费”这个行为来表达自己,彰显地位或品味。 C.当今时代,“美而不同”的审美观念提高了受众整体的文化水平以及生活格调。 D.从众心理推动受众点赞、转发、观看、参与拍摄,使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获得传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证,主要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探讨短视频时代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倍受热捧的原 因。 B.文章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阐明自己的观点。 C.文章用共青团中央与京剧演员合作发起抖音话题并提供示范视频的实例证明从众心理对优秀传统文化传 播的影响。 D.最后一段总结全文,论及短视频作为新媒体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与存在问题,给文化传播者指 出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第 3页 共 20页 ◎ 第 4页 共 20页 A.短视频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唤醒青年用户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积极 的作用。 B.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传统文化也为抖音视频平台带来了丰富的内 容,注入了新活力。 C.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和跨时空性特质是受众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短视频,重新认识博大精深的 传统文化的主观因素。 D.在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需要寻求不同领域的合作来实现传播效果的优质与 传播方式的深入。 1.【答案】D 【解析】A 原文有限定语,“观看知识类短视频”;B 项把原文中的“通常“替换为“都想”。C. 因果倒置, 是受众整体的文化水平以及生活格调的提高改变了以往的审美观念,并追求“美而不同”的新境界。 2.【答案】B 【解析】“比喻论证”没有。 3.【答案】C 【解析】“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和跨时空性特质”是引发关注的客观因素。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社会情绪是个体在长期社会交往中所体验到和表达着的情绪。它的一个最大特征便是其“由点到面”不断扩大 范围的放大效应。一个人的愤怒只是属于某一个人,但它一旦在社会之中得到放大,那就是属于更多人或更大群 体的社会问题了。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报道负面事件的传播速度在不断加快。社会情绪在此时如果没 有一种适当的疏导,酿成更大社会骚乱的可能性便是随时存在的。社会负面情绪的放大可能带来社会悲剧性的后 果,因此,对于社会负面情绪的治理和引导至关重要。 对一个结构严谨的社会而言,社会情绪当然是有其积极性的一面,人民会因此情绪的鼓舞而安居乐业,各得 其所,各行其是,这自然是一种社会的常态以及占社会大多数的人的生活态度。但应该清楚,社会负面情绪的危 害更为突出,比如,一种集体性的不满、抗议乃至于上访、集会游行之类的社会行为,这背后都必然是有着一种 负向的情绪在发挥着作用。 归纳而言,社会情绪可以有两个维度的表达,其一是正向的、积极而乐观的;其二则是与之相对而言的情绪 表达,它是负向的、消极而悲观的。而且,需要强调的是,这两种情绪之间必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谓“乐极生悲” 或者“喜极而泣”之类的民间表达,都属于是人群之中正常的情绪类型之间的表达与转化。在这方面研究丧礼过程 的人类学家都会有这样的一种观察,在本来是令人哀伤的丧礼之上,人们往往会表现出一种异常欢快的情绪姿态, 甚至会载歌载舞,尤其是面对高寿之人的寿终正寝,情形更是如此,即情绪的表达直接就出现了反方向的情绪扭 转。这无疑是借用了一种情绪正负向相互转化或互补的原理。在一种社会情绪的管理和引导之中,切莫忽视了极 端情绪的这种可以相互转化的能力和机制。 社会情绪能够相互转化的能力和机制恰恰体现了一种情绪的可改变性、可转化性、可引导性以及可排解性的 特点。但是无论是怎样的一种转化机制,其核心原则都是不能够使得一种强烈的情绪淤积于胸中,或者淤积于群 体之中,而是要想尽各种办法使其逐渐地释放出来,就 像治水一样,其根本在于疏导而不在于围追堵截。 社会负面情绪往往是由一种冲突的发生而产生的。西方专门有“冲突社会理论”,其理论的核心也一样是用疏 导的办法来解决。社会学家达伦多夫的社会冲突论的核心便是根基于此,通过设置社会有机体在情绪管理上的一 种“排解阀”而使淤积的情绪能够宣泄排解出去。实际上,从社会的原理而言,冲突性的情绪并不是特别难以去化 解,因为其紧迫性、直接性和暴露性的特性,通过一种及时巧妙的疏导和调节机制,便可以使一种看起来极为危 险和紧迫的社会负面情绪得到一种化解、比如,人们因为不知道真相是什么,因此便对食品安全问题特别在意, 就会由此而产生一种恐慌以至愤怒的情绪,而如果有权威机构能够及时公布真相,实际上负向的情绪也就可能随 之烟消云散,迎刃而解了。在此意义之上,这种表露出来的负面社会情绪实际上可能并不是一种最难以化解的社 会情绪。在这方面,“大禹治水”的范例便蕴含着一种使人受益的思想智慧。 (摘编自赵旭东《社会情绪治理“宜疏不宜堵”》) 材料二: 社会情绪及其治理是当前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社会学家罗斯在《社会控制》中强调了社会控制的规范 属性即社会控制是对越轨行为的制裁。在社会控制的传统定义下,人们通常将法律、宗教戒律、习俗、礼仪视为 社会控剂,并且习惯性地将社会控制与强制权力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社会控制远不只是 人们所熟悉的权力机构实施的控制,诸如社会舆论、群体情感等也都是社会控制的有力方式。前者属于正式的社 会控制或者“硬控制”,后者属于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或者“软控制”。 社会情绪不是个体情绪的叠加或混合,而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 情堵互动的结果和情绪反应,是社会多数人所共享的情绪体验。在社会互动中,人们善于利用情绪对他人施加影 响,通过情绪控制他人,以使特定行为发生成得以避免。将情绪视为一种社会控制方式,有助于我们对诸多社会 现象的产生机制以及社会行动的内在逻辑获得新的理解。例如,为什么作为一种情绪的气在冲突中极为常见,为 什么舆情民意能够影响司法审判。 将社会情堵视作一种社会控制方式,不仅为我们理解社会情绪提供了新视角,而且为相关部门的社会治理提 供了新思维。在社会公共空间中,社会情绪未必就是攻击性的破坏性的;作为一种获得关注和控制力的方式,它 第 5页 共 20页 ◎ 第 6页 共 20页 可以是建设性的。对社会情绪的硬管控很可能会承化社会情绪。升级对控制力的竞争,对公共领域的理性对话、 多元治理产生负作用。相反,若是得社会情绪视为社会治理的一种可能资源,有助于丰富社会治理的工具箱,推 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摘编自邢朝国《社会情绪:一种社会治理资源》)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种集体性的社会负面行为,背后都会有一种负向的情绪在发挥着作用,必须重视社会负面情绪的治理和引导。 B.人们会因为各种社会情绪的鼓舞而安居乐业,各得其所,各行其是,这也是一种社会的常态以及多数人的生活 态度。 C.可以改变性、可转化性、可引导性以及可指解性的情绪特点决定了任何消极的社会情绪都可以由权力机构强力 控制。 D 社会学家罗斯认为,社会控制就是对越轨行为的制裁,将情绪视作一种社会控制方式,社会情绪可以是建设性 的。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社会情绪在新媒体时代传播速度是很快的,如果没有一种适当的疏导,造成社会骚乱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B.社会情绪有积极乐观的正向表达和消极而悲观的负向表达,社会管控只须针对负向的、消极而悲观的情绪。 C.社会负面情绪的治理“宜疏不宜堵”,其主要理论依据是西方的“冲突社会理论”和中国的“大禹治水”。 D.对社会情绪的硬管控极有可能带来较大弊端,实践表明,在进行社会治理时,“软控制”要优于“硬控制”。 6.社会负面情绪有哪些特点及危害?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简要概括。(6 分) 4.【答案】A 【解析】 (B 项,以偏概全。“人们会因为各种社会情绪”中的“各种社会情绪”既有积极性的一面也有消极 的一面。C 项,曲解文意,消极社会情绪是可以疏导的,本项仅强调权力机构的“强力控制”。D 项,张冠李戴。 “ 将情绪视作一种社会控制方式,社会情绪可以是建设性的”不是罗斯的观点。) 5.【答案】A 【解析】 (B 项,“只须针对负向的、消极而悲观的情绪”太绝对,正负向社会情绪都需要疏导。C 项,“大禹 治水”不属于其理论依据。D 项,无中生有,“ 在进行社会治理时,‘ 软控制’要优于‘硬控制’”于文无据, 且文中并没有提及“实践表明”。) 6.社会负面情绪的特点:①传播速度快;②一般是由一种冲突的发生而产生。(4 分) 社会负面情绪的危害:此 种情绪放大可能带来社会悲剧性的后果。(2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白灵之死 后来部队发生了揭露国民党潜伏特务事件,并因此而导致了一场内乱,使这支刚刚蓬勃起来刚刚形成气候的 红军游击队又急骤直下陷入灭顶之灾。 那个特务以投奔革命的名义潜入根据地时,也带着西安地下党的路条;他比白灵晚半年来到南梁,被分配给 一位游击大队长做随身秘书。他在前几天突然逃亡,游击队的情报小组从获得的证据最终鉴定出这个人可怕的身 份。紧接着举行了廖军长和毕政委的最高层密谈,内容不得而知。又紧锣密鼓似的在当晚举行了支队长以上的干 部大会,内容依然不得而知。 白灵开始预感到自己已跌入一种危险的境地。这并不是她过于敏感,而是凭她的常识。她平时能旁听各种重 要会议,包括廖、毕二人的最高决策。凡这些会议或决策,都由他们两三个机要人员作出记录,形成文字,写成 决议,整个根据地的重大决策和军政大事都对她不存在保密的问题。她没有被通知旁听廖、毕的最高会议尚可自 慰,而支队长以上指挥官会议也回避她参加,她就感到了不正常,一种被猜疑、不被信任的焦虑开始困扰着她; 尤其是支队长以上指挥员会议之后,整个根据地里陡然笼罩着一片沉默紧张的严峻气氛,白灵从那些指挥员熟悉 的脸上摆列的生硬狐疑的表情更证实了某种预感。 她晚上失眠了,这是进入根据地一年多来的第一次困扰。第二天晌午,她被通知参加全军大会,会议由毕政 委做肃反动员报告,宣布组成肃反小组名单,紧接着就对十一个游击队员当场实施逮捕。白灵在惊恐里猛然发现, 十一个被宣布为潜伏特务的游击队员全部是由西安投奔红军的男女学生,禁不住一阵哆嗦。 白灵被调出军部编入游击支队。游击队员们不再跟她学写名字,不再求她补缀衣服,更不给她唱动听的信天 游曲儿,全都用一种狐疑,一种警惕戒备的眼光瞅她。 白灵很痛苦却无法摆脱,整个根据地里迅速掀起一股强大的仇恨风暴,甚至比对国民党当局的仇恨还要强烈。 这是对内奸的,她可以理解,却忍受不住被怀疑被仇恨的压迫和冤屈。 她终于决定要找廖军长去说明自己,突然被两个女队员扯回窑洞,正告她不许乱跑乱找,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早 已被专人监控着。七八天后,又实施了第二次逮捕,被拘捕的七个人仍然是从西安来的学生。白灵心里稍一盘算, 全部从西安陆续来到根据地的二十一名学生,只剩下连她在内的二女一男了,这时她又感觉到,同样的下场已不 可逃脱,而且已经为时不远。 第 7页 共 20页 ◎ 第 8页 共 20页 第二次逮捕发生的前一天晚上,第一批被逮捕的十一个人中的五个被活埋。第二天,就有一张布告贴在各大 队聚会的窑洞门口。白灵是在她做文化教员经常进出的那个窑洞门口看到的,五个人全部被判定为特务。到离第 一次逮捕刚刚半月时间,头批被逮的十一个中余下的六个和二次被逮的七个中的两个又被处死,同样采取的是挖 坑活埋的刑罚。 这种处死的办法并不被队员们看为残忍,因为子弹太珍贵了。游击队员手中的枪和枪膛里的每一颗子弹都是 从敌人手里夺来的,为此有许多游击队员牺牲了性命。这个时候,在根据地发生了更严重的一件事,第一大队的 大队长被肃反小组下令逮捕。 大队长在一次高层会议上拍着胸脯对毕政委喊:“我敢拿脑袋担保那些西安学生绝对不会全部是特务。你把 他们一个个活埋了等于自己消灭自己!往后谁还敢投奔到咱们这杆军旗下……” 肃反早已超过了原先的对象范围,也不管你是不是从西安来的那条路数了。廖军长和毕政委的分歧终于发展 到表面化公开化,廖军长说:“你这是……”他气急如焚却不知给毕政委扣什么主义的帽子合适,急迫中联想到那 个叛变投敌的姜政委:“你跟那个叛徒是一路子货!”毕政委没有再继续争辩,而是签发了逮捕廖军长的命令。毕 政委召集全体将士会议,宣布肃反取得彻底胜利,不仅挖出了潜伏到根据地来的一小帮特务,重要的是挖出了一 条隐伏在红军里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其中的骨干分子结成了一个反党集团…… 白灵是在这个大会上被逮捕的,她是西安来的二十一个人中最后被抓的一个,那是廖军长下了死令保护的结 果;廖军长自己已被打入囚窑,白灵的保护伞自然没有了。 白灵被抓得最迟,却被处死得最快,这可能主要是她与廖军长的过密关系被看作死党,也可能是她的野性子 招致的结果。她被关进囚窑,日夜呼叫不止,先是呼叫毕政委:“我要跟你说话!”接着呼叫毕政委的尊姓大名, 随后就带有侮辱性挑衅性地呼叫毕政委的外号:毕——眼——镜——毕瞎子!看守囚窑的游击队员汇报给肃反小 组,便决定提前审问她。 白灵的嗓子堪称天生的铁嗓子金嗓子,在囚窑里像母狼一样嗥叫了三天三夜,嗓子依然洪亮,精神亢奋,双 眼如炬。她看了一眼审讯她的肃反小组成员说:“叫毕政委来,我有重要话说。” 毕政委进来时踌躇满志地扶扶眼镜。白灵已无法控制腾起的激情,便抛出砖头一样的话:“听说你也是‘关中 大地方人’?”她引用了廖军长和她说笑时的用语,“我因为跟你同是关中人感到耻辱!”毕政委当即变了脸色:“你是 最狡滑,也是隐藏最深的一个。你已经打入我们的心脏!” 白灵已不在意毕政委说她是什么,说她是什么不是什么都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时间,是她不可能再争取得 到的和他直接说话的时间。她像一头拼死的母狮凶猛而又沉静地咆哮起来:“你的所作所为,根本用不着争辩。 我现在怀疑你是敌人派遣的高级特务,只有经过高级训练的特务,才能做到如此残害革命而又一丝不露,而且那 么冠冕堂皇!如果不是的话,那么你就是一个野心家阴谋家,你现在就可以取代廖军长而坐地为王了。如果以上 两点都不是,那么你就是一个纯粹的蠢货,一个穷凶极恶的无赖,一个狗屁不通的混蛋!你有破坏革命的十分才 略,却连一分建树革命的本领也不具备!我过去最憎恨的是那些软骨头叛徒,现在最瞧不上眼的就是你这号难以 形容的人……” 毕政委烧骚得坐不住了,拍响了桌子:“廖军长庇护你,你迷惑了他!我早看穿了你,你骂我不在乎,这是反 革命垂死的疯狂……” 白灵冷笑一声说:“我早已不考虑我的下场了。我的下场早都摆在那儿了。我今天死比前半月前一月死没有 两样,唯一的好处是我把骂你的机会等到了!你处死我,你也同时记住:你比我渺小一百倍!” 节选自《白鹿原》 7.对小说的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是(3 分) A、小说开头“导致了一场内乱”的交代明显的受了古典小说的影响,这种剧透是话本儿小说常用的手法。 B、小说对白灵之死的过程逐步深入,一步一步的将在白领颈上的绞索勒紧,让我们愈来愈感受到痛苦与压抑, 手法极为老道。 C、作者在叙事过程中大量运用陕西方言表明了自己陕西作家的身份,也更令作品具有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D、作品对大队长的描写也是非常成功的,这个形象从侧面表明了白灵等人的无辜,也更加深了白灵之死的悲 剧色彩。 8.作品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白灵之死的悲壮的? (6 分) 9.白灵临终对毕政委的痛斥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请予以分析。(6 分) 7.【答案】C 【解析】作者没有“大量运用陕西方言”。 8.①在人物形象上,突出了白灵的善良、睿智、坚定、忠诚,毁灭这样的生命有悲壮之感。 ②情节上,从被排挤、疏远到被监视、逮捕,最后活埋逐步将悲壮的气氛升级。 ③主题思想上,为我们揭示了极“左”思想给革命事业造成的危害,这是用鲜血凝聚德沉痛教训,更是体现了 白灵之死的悲壮。 第 9页 共 20页 ◎ 第 10页 共 20页 9.白灵运用了选言推理。①毕政委要么是天才要么是蠢货。 ②如果毕政委是天才,那么他或者是特务,或者是 野心家阴谋家。(分析思路正确即可,不必追求逻辑名词的准确)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 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 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 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 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 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印。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 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日阃【注】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 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 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 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 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 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 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 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 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馀,不能复为官。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注】阃 kǔn:宫门的门槛。 10.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 乃得尽其智能 B.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 乃得尽其智能 C.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 乃得尽其智能 D.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 乃得尽其智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帝,指汉文帝刘恒,因为他擅长于政治经济的治理,所以庙号被尊为“文”。 B.匈奴,汉朝时活跃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屡次进犯边境,对西汉政权造成强大威胁。 C.尺籍伍符,指记载军令、军功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不容奸诈的守则。 D.持节,节即符节,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使臣奉命出使时,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冯唐回答文帝疑问,直言冒犯龙颜。文帝向他询问李齐的情况,他认为李齐不如廉颇和李牧,直言文帝即 使得到像廉李一样的大将,也不能重用,文帝大怒。 B.冯唐谈论将帅,借古制劝谏君王。他告诉文帝,古代帝王派遣将帅,礼节隆重;国内大事由帝王决断,因 功封爵赏赐之事由将军在外裁定上奏,朝廷不从中干预。 C.冯唐性格耿直,论魏尚出于公义。魏尚厚待军吏,威慑东胡,因报功有误被削去爵位;他直言文帝法律严 苛,赏轻罚重,文帝采纳了他的劝谏,赦免魏尚。 D.冯唐被推举为官,却年事已高。汉景帝即位,任命他为楚国丞相,不久被免职;汉武帝即位时,征诏贤良 之士,大家举荐他,但他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l)良久,召唐让日:“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日:“鄙人不知忌讳。”(5 分) 第 11页 共 20页 ◎ 第 12页 共 20页 (2)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5 分) 10.【答案】B 【解析】“军市之租皆自用”主谓宾结构完整,“居边”的主语为“李牧”,二者联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 除 AC;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翻译为“把征收的税金自行用来犒赏部下”,赏赐决于外,介词结构后置,正确语 序为“赏赐于外决”,根据语意,需从“飨士”之后断开,排除 D。 11.【答案】A 【解析】“文帝,指汉文帝刘恒,因为他擅长于政治经济的治理,所以庙号被尊为‘文’”错误。谥号被尊为‘文’。 12.【答案】C 【解析】C 项,“威慑东胡”错误。由原文“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可知,魏尚威慑的是匈奴”。 13.(l)过了很久,(文帝)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 “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让,责备;间,私下里;谢:谢罪;大意 3 分) (2)赵王迁即位,竟听信郭开的谗言,最终杀了李牧,让颜聚取代他。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逃,被秦人俘虏 消灭。(北,失败;禽,通“擒”;为秦所禽灭,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大意 3 分) 参考译文: 冯唐,他的祖父是战国时赵国人。他的父亲移居到了代地。汉朝建立后.又迁到安陵。冯唐以孝行著称于时, 被举荐做了中郎署长,侍奉汉文帝。一次文帝乘车经过冯唐任职的官署,问冯唐说:“老人家怎么还在做郎官? 家在哪里?”冯唐都如实作答。汉文帝说:“我在代郡时,我的尚食监高祛多次和我谈到赵将李齐的才能,讲述了 他在钜鹿城下作战的情形。现在我每次吃饭时,心里总会想起钜鹿之战时的李齐。老人家知道这个人吗?”冯唐 回答说:“他还比不上廉颇、李牧的指挥才能。”汉文帝说:“凭什么这样说呢?”冯唐说:“我的祖父在赵国时, 担任过统率士兵的职务,和李牧有很好的交情。我父亲从前做过代相,和赵将李齐也过从甚密,所以能知道他们 的为人。”汉文帝听完冯唐的述说,很高兴,拍着大腿说:“我偏偏得不到廉颇、李牧这样的人做将领,如果有这 样的将领,我难道还忧虑匈奴吗?”冯唐说:“臣诚惶诚恐,我想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 汉文帝大怒,起身回宫。过了好长一会儿,才又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就不能私下告 诉我吗?”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 在这时,匈奴人新近大举侵犯朝那,杀死北地都尉孙印。汉文帝正为此忧虑,就终于又一次询问冯唐:“您 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冯唐回答说:“我听说古时候君王派遣将军时,跪下来推着车毂说,国门以 内的事我决断,国门以外的事,由将军裁定。所有军队中因功封爵奖赏的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归来再奏报朝 廷。这不是虚夸之言呀。我的祖父说,李牧在赵国边境统率军队时,把征收的税金自行用来犒赏部下。赏赐由将 军在外决定,朝廷不从中干预。君王交给他重任,而要求他成功,所以李牧才能够充分发挥才智。派遣精选的兵 车一千三百辆,善于骑射的士兵一万三千人,能够建树功勋的士兵十万人,因此能够在北面驱逐单于,大破东胡, 消灭澹林,在西面抑制强秦,在南面抵御韩魏。在这时,赵国几乎成为霸主。后来恰逢赵王迁即位,他的母亲是 卖唱的女子。他一即位,竟听信郭开的谗言,最终杀了李牧,让颜聚取代他。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 被秦人俘虏消灭。如今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郡守,他把军市上的税金全部用来稿赏士兵,还拿出个人的钱财,五 天杀一次牛,宴请宾客、军吏、亲近左右,因此匈奴人远远躲开,不敢靠近云中郡的边关要塞。匈奴曾经入侵一 次,魏尚率领军队出击,杀死很多敌军。那些士兵都是一般人家的子弟,从村野来参军,哪里知道“尺籍”、“伍 符”这些法令律例呢?他们只知道整天拼力作战,杀敌捕俘,到幕府报功,只要有一句话不合实际情况,法官就 用法律制裁他们。应得的奖赏不能兑现,而法官却依法必究。我愚蠢地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 太重。况且云中郡郡守魏尚只犯了错报多杀敌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给法官,削夺他的爵位,判处一年的刑期。 由此说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我确实愚蠢,触犯了禁忌,该当死罪,该当死罪!”文 帝很高兴,当天就让冯唐拿着汉节出使前去赦免魏尚,重新让他担任云中郡郡守,而任命冯唐作车骑都尉,掌管 中尉和各郡国的车战之士。 汉文帝后元七年(前 163),汉景帝即位,让冯唐去做楚国的丞相,不久被免职。汉武帝即位时,征求贤良 之士,大家举荐冯唐。冯唐这年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经五丈原 温庭筠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①无言语,从此谯周②是老臣。 【注】①象床宝帐:五丈原诸葛亮祠庙中神龛里的摆设。②谯周: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在他的怂恿下,后主降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第 13页 共 20页 ◎ 第 14页 共 20页 A.“铁马”“云雕”“柳营”写出蜀军飞速北进、直逼长安、威震中原的气势。 B.“天清杀气”,既点出秋高气爽的季节,又暗示战云密布,军情十分紧急。 C.“妖星照渭滨”暗写诸葛亮去世。相传诸葛亮死时,有大星坠落渭水之南。 D.诸葛亮之死让昏庸的后主醒悟过来,但北伐中原的大业依然没有取得成功。 15.本诗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14.【答案】D 【解析】“诸葛亮之死让昏庸的后主醒悟过来,但北伐中原的大业依然没有取得成功”理解错误。“下国卧龙空 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蕴含着无穷感慨,诸葛亮的忠诚,唤不醒昏庸的蜀后主,“不由人”包含着对蜀国灭亡 的无奈与遗憾。 15.①诸葛亮祠庙的摆设默默无语,表达对诸葛亮死去的痛惜。②诸葛亮逝后,谯周却成为重臣,表达对统治者 的讽刺。③谯周的卑劣、后主的昏庸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形成对比,表达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追怀。 整首诗内容深厚,感情沉郁。前半以虚写实,从虚拟的景象中再现出真实的历史画面;后半夹叙夹议,却又 和一般抽象的议论不同,它用历史事实说明了褒贬之意。“象床宝帐无言语”意思为“诸葛亮祠庙里的摆设默默 无语”,表达了诸葛亮死后,蜀汉国势便江河日下,供奉在祠庙中的诸葛亮像已无言可说,无计可施。这是诗人 从面前五丈原的诸葛亮庙生发开去的,表达对诸葛亮死去的痛惜。“从此谯周是老臣”意思为“诸葛亮逝后,谯 周成为重臣”,“老臣”两字,本是杜甫对诸葛亮的赞誉“两朝开济老臣心”,用在这里,讽刺性很强。诗人把谯 周误国降魏和诸葛亮匡世扶主作了对比,读者自然可以想象到后主的昏庸和谯周的卑劣了。诗人用含而不露的手 法,反而收到了比痛骂更强烈的效果。尾联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诗人把谯周误国降魏和诸葛亮匡世扶主作对比, 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对昏庸的蜀后主和卑劣的谯周的讽刺。进一步显示了诸葛亮系蜀国安危于一 身的独特地位,也加深了读者对诸葛亮的敬仰爱戴和缅怀。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议论“思”与“学”的关系时,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而孔子在《〈论语〉十则》 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琵琶行》用语简洁凝练,仅仅““ ”一句就交代了地点、时间、人物和 事件;”“ ”一句就点明了季节特征,渲染了事件发生时的落寞氛围。 (3)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生命的短暂与 渺小。 【答案】 (1)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3)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要注意如下字词的正确书写:罔、殆、浔、荻、瑟瑟、蜉蝣、沧海、粟。每空 1 分,错、漏、多一字该空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身处互联网时代,面对海量信息,光是_________浅阅读远远不够。 能够引发读者思考的深度阅读,与研究 学习探索辨析、欣赏品鉴等密切相关,( )。 对此,作家们往往采取截然不同的阅读方式,以接近深读 状态。比如,王安忆每天浏览十万字不在话下,笑谈自己“泡在文字里才能喂饱”;毕飞宇则以“把玩古董”的 __________细读作品妙处,好的作品一下午品读四五页心里就“美得不行”。“我们或许可以天赋异禀地成为过目 不忘的读者,却无法天生成为 _____的读者。领会文字中复杂含混的意义,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去感受, 都需要后天勤学苦练方可获得。”法国作家梭罗在经典著作《瓦尔登湖》中说过,“读书需要训练,就如同运动员 所接受的训练那样,而且,人们差不多要终其一生,追求这个目标”。如果说有的阅读只是为了简单的 ________, 那么真正的阅读“不是那种用奢逸麻痹我们、让更高贵的感官一直沉睡的阅读,而是必须踮起脚尖、用我们最警 觉和清醒的时间去进行的阅读”。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走马观花 心态 洞若观火 功用 B.浮光掠影 心情 明察秋毫 功利 C.走马观花 心情 明察秋毫 功用 D.浮光掠影 心态 洞若观火 功利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是阅读高质量的核心指标 B.是高质量阅读的核心指标 C.核心指标是高质量的阅读 D.核心指标是阅读的高质量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领会文字中复杂含混的意义,感受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都需要后天勤学苦练方可获得。 B.领会文字中复杂含混的意义,享受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都需要后天勤学苦练方可获得。 C.觉察文字中复杂含混的意义,感受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都需要后天勤学苦练方可获得。 D.觉察文字中复杂含混的意义,享受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都需要后天勤学苦练方可获得。 17.【答案】D 【解析】走马观花: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粗地观察一下。浮光掠影: 第 15页 共 20页 ◎ 第 16页 共 20页 比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语境强调“浅阅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可知该用“浮光掠影”。 心态: 简单的说,就是心理状态。心情: 感情状态。语境强调毕飞宇则以“把玩古董”的心理状态来阅读,可 知用“心态”更合适;洞若观火:意思是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明察秋毫:形容目光敏锐,连 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语境强调我们或许可以天赋异禀地成为过目不忘的读者,却无法天生成为观察事物 非常清楚的读者。可知用“洞若观火”更合适。功用:功能、用途。功利:功效利益。语境强调有的阅读只是为 了简单的功效利益。可知用“功利”更合适。 18.【答案】B 【解析】本题中,联系上文“身处互联网时代,面对海量信息,光是浮光掠影浅阅读远远不够”可知,下文应 对应“高质量阅读”更合适。 19.【答案】C 【解析】划线的句子有两处错误:一处是“领会”与“意义”搭配不当,可以改为“觉察”,排除 AB;另一处 是“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去感受”,与前面的句子句式结构不一致,语序不当,可以改为:感受文本中细腻逶迤 的美;排除 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6 个字。(6 分) 有一种观点认为之所以__①__,就是因为没有推行垃圾分类,或者垃圾分类推行不得力,这种观点实际上是站不住 脚的。从国际经验来看,垃圾分类倒逼源头减量的滞后效应非常明显,在经济增长和消费膨胀的条件下,垃圾产生量__ ②__。同时,分类得到的各类垃圾也必须有足够的设施加以处理和利用。离开现代化、多元化的垃圾处理设施,城乡社 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都无从谈起,垃圾分类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我们必须继续__③__并且继续建设高标准的垃圾处 理设施,才能使垃圾不再“围城”“围村”。 【答案】 ①出现“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的现象 ②短期内不会出现下降 21.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40 个字。(5 分) 针对东北当时鼠疫的烈性传染,伍连德发明了一种更加有效的针对性的口罩——“伍氏口罩”,它用双层纱布 缝制而成,能够相对有效地防止飞沫的传染,达到了隔离病毒的作用。伍氏口罩制造简单,使用方便,经过不断 地推广,被当时东北疫区的医护人员纷纷使用。最终实践证明,这种口罩能够降低鼠疫扩散过程中的死亡率和传 染率。“伍氏口罩”由此一战成名,受到世界各地医界人士好评。 【答案】 能有效隔离病毒、制造简单、使用方便的伍氏口罩在东北防控鼠疫中一战成名。(要点 4 分,句意通顺连贯 1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60 分) 金秋十月,某市开展“书香校园”评选活动。读书益智、益德、益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一本好书,就似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书籍是 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等中外名言无不以读书的价值启迪人们。青年阅读量的多少,已经成为一个家庭乃 至一个民族、国家用来衡量能否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的重要参考。 但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不理解阅读,不愿意阅读。有学生说:“我们作业这么多,阅读太浪费时间。” 还有学生说:“我们在阅读啊,刷题不也是一种阅读吗?”有家长说:“考上理想的大学是硬道理,阅读不是现在 该考虑的事。”有学校说:“书香进校园,抓阅读也跟升学率有关。”类似的说法远不止这些。 请结合材料内容,或者面向本校(统称“信阳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阅读,从现在做 起”,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或者你身处书香校园,请给你的校长(统称“信阳中学校长”) 写一封感谢信,多角度表达你的理解和认识,感恩与敬佩。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人文积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限制。材料提供的真实情境是,信阳市教育局开展书香校园、书香班级评选工作。以此为引,着重介 绍了读书阅读的意义:益智、益德、益人。并通过引用名人词句,分别论证了读书对人的智力、品德发展乃至民 族复兴的重要意义。然后指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对读书阅读的错误认识,目的是引起考生对这一现象的深入思考 和正确认识。三段材料都引导考生对阅读的价值和书香校园的意义进行思考。不论是写书信还是演讲稿,命题人 都将写作重点放在了对热爱阅读和书香校园建设的认识和思考上。 第 17页 共 20页 ◎ 第 18页 共 20页 2.典型任务限制。材料任务指令限制严格,“读书阅读”“书香校园”是关键词。考生可写一篇演讲稿,表达对 阅读的认识和思考,针对材料提供的现实中有的同学不理解阅读,不愿意阅读的现象进行思考、做出正确评价, 提出希望和建议,扣住“热爱阅读,从现在做起”的倡议主题;也可写一封感谢信,表达“你”对阅读以及书香 校园建设的理解认识,表达对不理解阅读,不愿意阅读现象的批评,表达对校长创建书香校园的感谢、感恩、敬 佩之情。脱离了书香校园、读书阅读这个大语境,泛泛而谈读书或者只谈书籍不谈阅读,则属于偏题或者跑题。 开放性 1.写作任务开放。考生根据自己所擅长的文体和知识储备,可以写一篇演讲稿。号召同学们“热爱阅读,从现在 做起”;可以写一封信,表达对所处书香校园的校长的感激之情。只要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符合写作要求即可。 2.素材选择开放。可以直接运用材料中提供的素材支撑论点,也可以在材料提供的素材的基础上联想发挥,不论 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只要针对第一段中不理解阅读,不愿意阅读的现象展开论述,扣住材料第三段的任务 即可。 3.文体开放。考生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综合材料来看,演讲稿要求观点明晰,思路清晰,比较适合 写议论文。而书信私密性较强,利于表达情感,写成记叙文或者抒情性的散文更能打动人。不管选择什么文体, 考生都必须明确文体特征,切忌写成“四不像”。 解题 本题属于典型的情境设置类任务驱动型作文,紧密结合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联系考生读书阅读的实际情 况,针对性强,很有教育意义。试题虽设置了明确的写作任务,但欲完成此任务,又必须根据以下写作指令来进 行:情境指令——书香校园下对“读书阅读”的思考;文体指令——演讲稿或者书信;主题指令——热爱阅读, 从现在做起,或者感恩校长建设书香校园;对象指令——信阳中学的同校长;内容指令——结合材料内容中的现 象,深入思考;目的指令——体现你对读书阅读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多角度表达你对书香校园建 设的理解和认识,对校长的感恩与敬佩。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如果缺少思路,就必须回到材料文本,认真反复阅读,方可在材料中寻到思路。比如, 既然读书的意义是“益智、益德、益人”,考生就可以把这三条作为文章的分论点,而刘向、欧阳修、歌德、高 尔基这些名人语句则可以作为文章的道理或者事实论据来支撑论点。此外,材料还举出了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学生 对读书阅读的错误认识,考生可以合并归纳,作为反面论点进行“驳论”,然后引出自己的观点。思路就在材料 中,考生必须加强材料作文的文本意识。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感恩书香校园,读书修身强国。 阅读,益智、益德、益人。 书香氤氲古今,阅读受益终身 热爱阅读,从今天开始。 热爱阅读,从我做起。 书香校园,涵养人生。 热爱阅读,继往开来。 偏题立意: 书籍的重要性。(断章取义,未能针对核心任务立意) 书山有路勤为径。(题目的任务与勤奋无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认识正确,但没有完成任务指令) 刷题算不算阅读?(忽略任务,局部立意) 书香校园,从我做起。(脱离任务指令) 【范文】 书香氤氲古今,阅读受益终身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书香氤氲古今,阅读受益终身”。 赫尔博特曾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十月,学校一如既往地让书香沁满校园,而一些同学却对此不理 解,他们认为读书占用了他们大量课外时间;认为考上大学即可,现在读不读书也无所谓;认为除了考试,其他“读 书”没有太大用处……正因此,今天我站在这里便是想告诉大家:书香可氤氲古今,阅读能受益终身。 同学们,书香氤氲,让你腹有诗书,气度非凡。古有“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认知,而今亦 有仿佛从画卷中走出来的娴雅才女武亦姝。因自幼诵读诗文,她得以在中国诗词大会上气定神闲,终得冠军。她 波澜不惊,甚至连夺冠都不惊不躁,一如蒙曼教授所言,这是她久经诗书熏陶,骨子里的气质。与此同时,与她 同台的主持人董卿——家喻户晓的央视一姐,也是一个爱读书、会读书的人,她能身体力行地传递读书的美好, 她在朗读者里一次次气度非凡的开卷,便将书香中她的知性、温情、博学传递给了观众。 书香的熏陶,会使人的周身散发如何也虚假不来的过人气质。我们读书,吟诵诗文,也能在文字中涵养气质, 提升自我。 同学们,诗书氤氲,令你犹药医患,立勇立学。西汉文学家刘向曾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患。”学 业与读书并不矛盾,相反,读书能够益智、益德、益人。犹如欧阳修所言:“立勇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读书者传道授业,传播思想。每一次阅读,都是与作者的对话,都是与自己灵魂的对话。 读书可以锻炼思维,积累涵养,从别人的思想中获得启迪;向无声的老师求学,最终会让我们在自己的学业 上获益匪浅。 同学们,书香氤氲,使你年华盛放,实现梦想。新时代领路人曾说:“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深刻认识自己肩上的使命,把读书爱好浸入灵魂,把 读书习惯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新时代青年一定能够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也能为日后工作储备知识,为梦 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同学们,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尚有青春,那还等什么,拿起书本,路上春色正好,天上 太阳正晴。热爱阅读,从今天开始。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范文点评】 第 19页 共 20页 ◎ 第 20页 共 20页 本文标题采用对联形式,既契合题意,又兼具文采和韵律,很能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开头采用驳论形式引 出论点,既能结合材料分析,又有自己的思考。此外,文章思路清晰,文采斐然,还能结合现实,谈当代青年与 读书学习的关系,立意站位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