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ww.ks5u.com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期半期高2021级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包容性发展最先由亚洲开发银行提出:发展必须具备包容性、可持续性,更为民众所认同。包容性发展在国际、国内受到高度关注,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尽管学者们对包容性发展的理解各异,但综合来看,学者们都认同机会平等和成果共享是包容性发展的核心内涵。包容性发展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它是一种把经济增长过程和结果有机统一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 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发展在发展理念上强调公平正义,在发展目的上注重以人为本,在发展方式上追求可持续发展。‎ 公平正义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追求公平正义的过程。包容性发展强调人人有平等机会参与增长过程,并分享增长成果。过大的或者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使得增长成果难以惠及所有民众,长此以往会削弱社会凝聚力,降低政策的有效性,最终会损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世界银行区分了“机会的不平等(包括受教育等)”和“结果的不平等 (包括收入等)”这两个相关而又不相同的概念。从公平角度看,机会平等要比结果平等更为重要。因此,促进和实现包容性发展,除了要重视努力实现高速、有效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努力消除民众尤其是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所面临的权利贫困和社会排斥外,还要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通过机会平等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缩小结果的不平等,增强增长的广泛共享性和共享的公平性,不断提高民众的福利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机会平等和社会公平正义正是包容性发展的核心要义所在。‎ 经济增长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工具和手段,但是经济增长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容。包容性发展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改善民生联系起来,明确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是以人为本,而衡量转变发展方式成功与否、成效大小的一个根本标准就是看民生保障和改善状况。同时,包容性发展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改善的和谐统一。‎ 中国需要包容性发展而非单一的GDP增长。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当前,中国逐渐形成并确定了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新的发展观。中国要建立包容性的社会政策,就必须在某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如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在培育和提升人力资本方面的基础教育,以提高社会成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 ‎(摘编自向德平《包容性发展理念对中国社会政策建构的启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尽管包容性发展目前没有公认的定义,但学者们对其核心内涵的认识达成了一致。‎ B. 包容性发展的核心内涵决定了这是一种经济增长的过程和结果有机统一的模式。‎ C. 机会平等比结果平等重要得多,因为没有机会平等就不可能缩小结果的不平等。‎ D. 中国已经确立了新的发展观,但在建立包容性的社会政策方面还需要大的努力。‎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世界上存在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造成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这是本文立论的前提。‎ B. 第三四段强调包容性发展的公平公正这一核心要义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根本衡量标准。‎ C. 文章末段,作者从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基础教育、提高民众素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论证了中国需要包容性发展这一观点。‎ D. 对包容性发展,文章先说明内涵及特点,然后结合中国的情况进行充分阐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包括经济增长,也应包括民生改善、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等。‎ B. 通过对我国民生保障和改善状况的分析可以衡量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 C. 由于收入差距过大或不断扩大,因而导致民众无法拥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增长过程,并分享增长成果。‎ D. 中国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吸纳先进的发展理念从而更好地构建政策 ‎【答案】1. C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因为没有机会平等就不可能缩小结果的不平等”错误,第三段说的是“机会平等要比结果平等更为重要……除了要重视努力实现高速、有效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努力消除民众尤其是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所面临的权利贫困和社会排斥外,还要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通过机会平等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缩小结果的不平等”,由此可知,机会平等可以缩小结果的不平等,但缩小结果的不平等还有其他方式。‎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 B项,“第三四段强调包容性发展的公平公正这一核心要义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根本衡量标准”中“核心要义”与“根本标准”内容有误,第三段最后说“从这个意义上说,机会平等和社会公平正义正是包容性发展的核心要义所在”,第四段说“而衡量转变发展方式成功与否、成效大小的一个根本标准就是看民生保障和改善状况”。‎ C项,“从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基础教育、提高民众素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错误,原文末段“中国要建立包容性的社会政策,就必须在某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如……” ,举例是为了进一步阐明需要突破的方面,而不是从这些方面论证。‎ D项,“文章先说明内涵及特点,然后结合中国的情况进行充分阐述”错误,从文中来看,中间充分阐述包容性发展,最后简述中国关于包容性发展的现状。‎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C项,强加因果,根据文章第三段“包容性发展强调人人有平等机会参与增长过程,并分享增长成果。过大的或者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使得增长成果难以惠及所有民众,长此以往会削弱社会凝聚力,降低政策的有效性,最终会损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可知“收入差距过大或不断扩大”与“民众无法拥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增长过程,并分享增长成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故选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马市口 于坚 ‎①马市口?出租车司机听说我要去,笑道,你是老昆明咯,现在没几个人知道这个地名咯。马市口现在一匹马也看不见了,连马的照片都看不见,满街的明星照。如果马出现,行人要去报警。‎ ‎②从前这一带马很多。一到赶集日,马就来了,驮着柴、茶叶、盐巴、女人什么的。夜里就和马锅头一起住在马店里。马锅头(赶马人)喜欢唱歌,马锅头在楼上唱,马匹在楼下黑漆漆的马厩一边嚼干草一边听着。垃圾车都是马拉的,早晚要出现两次,黎明和黄昏,马车夫坐在辕杠上,吊着两条腿,抽着个烟锅,穿着脏兮兮的长围裙,靠着后面的铁皮车兜。马车顺着大街,跑到点就一扯缰绳,呼哧喊一声,马就站住,各家就派人来倒垃圾。那匹马头戴着红色辔头,喷着白气,面朝朝阳,活像天神下凡。‎ ‎③我有个朋友住在马市口一带,他父亲是高老将军,民国时期,高老将军去五华山见龙云大帅,总是骑着一匹高头大马,一直走到龙云办公的光复楼前才飞腿下来,系马垂杨。五十年代初,我父亲去五华山述职,也是骑一匹马,这匹马披着一身黑缎子,我父亲穿一身旧军装,打着绑腿。马是一种生活方式。那时候,骑在马上的男人英雄气十足,很是讨女子欢心,让人嫉妒。六十年代,马市取缔,马锅头就不来了。流散在城里的马匹躲躲藏藏了几年,最后都被拖出去宰了。‎ ‎④何止马,甚至泥巴,现在城里连泥巴都很难见到了。我有个朋友的小孩从来没玩过泥巴,春游的时候发现泥巴好玩,大人阻挡不住,由他玩,结果两手过敏。庄子语:“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首先是对大地的信,“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如果不信大地,中国就不会生出“道法自然”这种真理。中国过去的诗歌绘画,无不是大地之歌,大地的赞美诗。韩干画的马,就是为马神造像。杜甫写马:“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这就是信。马在韩干杜甫们笔下,不是交通工具、战车或者肉食,而是神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垂,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马的黄金时代,也是诗的黄金时代。真不知道人类是怎么想的,消灭了大地,赶走了马匹,人怎么安生、写诗?又何以安死?亚当夏娃的伊甸园,是造在大地之上的。女娲造人,用的是泥巴而不是塑料。道法自然,反自然很容易,但是,道也隐匿在黑暗里了。‎ ‎⑤司机听我说马市口,像是底片被显影似的,半天才反应过来。彼此相视而笑,他面善,那笑容的意思是我白坐这一趟也可以的。他不知道,有匹马一直跟着我。我少年时住在铁局巷里,某一天,一匹骏马出现了,它是跟着收集垃圾的老爹来的。从此,我每天都盼望着那串马蹄声。它一到,我就跑去摸它的耳朵,揪它脸上的毛,拍拍它的屁股,我们情投意合。所以,他们赶它走的时候它就逃来投奔我,我收留了它。它叫我骑士,它喜欢看三国演义和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它崇拜刘关张和堂吉诃德,爱着牧羊女马塞拉。我在书上读到,厩焚,伤人乎,不问马,难受了一个下午。无论我去哪里它都跟着我,它甚至出现在我的婚礼上,我将我的新娘抱到它的背上,春天的夜里,我们在高原上飞奔。我梦想着将来成为一个骑马的人,像我父亲那样骑。我第一次骑马是在郊区,乡村之马不是都灵之马,正在槐树下面沉思什么。好像一直等着似的,一见我,就笑吟吟地晃尾巴,我抬腿上去,它像轿子一样托起我就走,我像吕洞宾那样飘起来,一直飘到草甸子边上。‎ ‎⑥车外的大街上,还是像马市一样热闹,汽车、人声、骂骂咧咧的公交车站,小贩举着喇叭吆喝着。看不见一匹马,马厩在我心深处。‎ ‎(节选自2017年4月27日《南方周末》,有删节)‎ ‎4.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⑤段“像是底片被显影似的”,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司机对“马市口”这个地名的陌生感以及记忆的搜索过程,与文章开头的“马市口?”相呼应。‎ B. 本文以作者寻找马市口的行踪为线索,层层推进,暗示了时代变迁所带来的传统生活方式的破碎与消亡。‎ C. 第②段作者直接描写了过去马市口的日常生活场景,着意刻画出“马”在过去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D. 文中的“马”和“马厩”象征着传统的、质朴的、自然而世俗的生活方式,而对于这种古老的传统的生活方式的消失,作者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并以此抒写了一种“文化乡愁”‎ ‎5. 本文以“马”为写作主体,为何第④段要转而写“泥巴”?请从散文的文体特征分析。‎ ‎6. 于坚散文的语言风格,在世俗化的平实之外,往往还透露出深邃的哲理性和隽永的诗意,请分别从文中举例分析。‎ ‎【答案】4. B 5. 答案示 例:①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结构上:②承接上文,有递进的作用;上文作者由对马市口的找寻进而展开对马以及马所代表的那种传统的、质朴的、世俗化的生活方式的追忆;而比“马”更能够作为传统日常生活和文明品质的载体的,毫无疑问是“泥巴”(土地);③启下:引出中国人“道法自然”的生命观与“诗意生存”的传统;内容主题上:④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作者从对记忆中故乡的地名、物、景以及生活方式的找寻,表达了对传统文明的怀念;⑤同时也暗含了对现代文明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变化的反思;⑥以及对中国传统“道法自然”的诗意生活哲学的思考;艺术效果:⑦增加了散文内容的丰富性,更具深厚的文化内涵,启迪读者思考。 ‎ ‎6. ①世俗化的平实的特点:例如第一、二、三段与司机的对话,以及对过去马市口日常生活的描写和回忆,由于目光关注的是市井世俗的日常,所以语言就更倾向于口语化,质朴自然,更生动真实地再现当下和当年市井日常的生活状态;②深邃的哲理性:例如第四段中“我有个朋友的小孩从来没玩过泥巴,春游的时候发现泥巴好玩,大人阻挡不住,由他玩,结果两手过敏”,“马的黄金时代,也是诗的黄金时代” ,“女娲造人,用的是泥巴而不是塑料。道法自然,反自然很容易,但是,道也隐匿在黑暗里了”等句子,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他认为诗是来源于自然、来源于人间世俗的日常生活的,中国传统生活中“道法自然”的哲学观是一种日常生活中世俗化的诗意的栖居,它是我们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是作者对现实社会中人们生活方式的质疑和在现代文明背景下形成的各种常识的解构。③隽永的诗意:第四、五、六段,作者更倾向于运用书面语言,并多处引用诗句、名著来抒发对马的深厚情结,虚实结合又富于浪漫的想象,体现出悠远文人情怀。‎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项,“本文以作者寻找马市口的行踪为线索”错误,本文线索是“马市口”这个地名,写作思路是作者寻找马市口——回忆从前马市口的生活场景——联想到传统中对土地、自然的信仰——我对马的情结。‎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选材的合理性分析。解答时,要注意题干中“根据散文文体特点”分析,即抓住“形散神聚”的特点,尤其注意对“神”的挖掘。散文的文体特点是“形散神聚”,本来是写马,又写到泥巴,这正是“形散”的特点,而“泥巴”和“马”同样能代表中国传统的“道法自然”,敬畏土地等特点,因而依然“神聚”。从结构上来说,“何止马,甚至泥巴,现在城里连泥巴都很难见到了”,结构上递进,承上启下,承接上文“马”作为普通百姓可能还不是人人都能得见,而“泥巴”(土地)确实中国百姓赖以生存的事物,连“泥巴”都从人们视野里消失了,可见传统文明留存无几;又领起下文,“泥巴”引起作者对“道法自然”的真理的思考,“国过去的诗歌绘画,无不是大地之歌,大地的赞美诗”“真不知道人类是怎么想的,消灭了大地,赶走了马匹,人怎么安生、写诗”,对人类失去诗歌来源的忧虑。从内容主旨来看,作者对“马市口”“马”和“泥巴”的怀念,表现了对传统文明的留恋,对现在见不到马甚至见不到泥巴的“城市”(现代文明)的反思,启迪读者对中国传统“道法自然”的诗意生活哲学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同时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题:作者从对记忆中故乡的地名、物、景以及生活方式的找寻,表达了对传统文明的怀念。‎ ‎【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语言风格的能力。语言风格,又称语言特点,泛指一切语言相别于其它语言的风格特点。本文是一篇抒情性散文。就总体而言,散文的语言特色有散中见整,清新自然。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而且,散文的语言经过情感的陶冶、锻炼,又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本题要求分别从文中举例分析于坚散文的语言风格:在世俗化的平实之外,往往还透露出深邃的哲理性和隽永的诗意。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三个关键词“世俗化的平实”、“深邃的哲理性”和“隽永的诗意”,从文中寻找相应的例子进行分析。文中作者和司机的对话“马市口?出租车司机听说我要去,笑道,你是老昆明咯,现在没几个人知道这个地名咯”,对马市口、马锅头的描写“一到赶集日,马就来了,驮着柴、茶叶、盐巴、女人什么的。夜里就和马锅头一起住在马店里。马锅头(赶马人)喜欢唱歌,马锅头在楼上唱,马匹在楼下黑漆漆的马厩一边嚼干草一边听着”等,都充满了生活气息,显得世俗而平实。深邃的哲理性主要体现在第四段“中国过去的诗歌绘画,无不是大地之歌,大地的赞美诗”“真不知道人类是怎么想的,消灭了大地,赶走了马匹,人怎么安生、写诗?又何以安死?亚当夏娃的伊甸园,是造在大地之上的。女娲造人,用的是泥巴而不是塑料”,这些内容表现作者对“道法自然”和诗意栖居的思考,认为诗意来自于这些自然化的平常之物,反映了作者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反思。“隽永的诗意”可从第四段引用的许多古诗文、第五段作者对“有匹马一直跟着我”的想象中看出,这些语言既丰富了文章内涵,又充满浪漫情怀,显得富有诗意。‎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4月25日,中国联通正式宣布今年将在国内推出16个主要城市的5G试验网,同时通过策略补贴让2G、3G用户向4G和5G迁移。5G在规模试点后,将于2019年开始预商用,2020年规模商用。‎ ‎5G时代已向我们走来。‎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的简称。它通过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融合,为用户提供超高清视频、社交网络等加强虚拟现实的业务体验,促进人类交互方式的再次升级。‎ 早在2013年2月,我国就组织通讯龙头企业联合成立了IMT-2020推进组,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产学研用链条化研究与发展。在国务院2016年12月19日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发展新一代信息产业成为五大领域之首。‎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5G强大的市场潜力的召唤下,各方表现出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国5G的发展。比如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始引入民间资金,资本市场开始加大对5G的投资力度。‎ ‎(摘编自《2018年中国5G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材料二:‎ ‎5G已成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新一轮技术竞争的焦点,它的超高可靠性、超低延时的卓越性能,将在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科技等多个行业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以5G为核心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将催生中国经济的新动能,加速中国各类产业转型升级,给中国带来万亿级的经济效益,到2035年,预计5G的价值链对中国的总产出为9840亿美元,超过美国的7190亿乙美元,占到5G全球总产值的28.11%.作为一种全新网络架构,5G将与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纳米技术等领域的创新紧密结合,极大丰富和改善现有的行业及技术水平,催生更多新兴产业和业态,其商用的普及也将成为拉动中国就业的新引擎。总之,5G技术的研发应用将会成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精准扶贫开发、实现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重要举措。‎ 我们需要加强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公司的合作,并通过优化频谱资源的配置,为5G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要在保障信息安全等的前提下与各国共同推进科技发展,为世界的繁荣与和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编自《<财经>年会2018:预测与战略》)‎ 材料三:‎ 据4月19日外媒报道,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通过领先电信咨询公司 Ana lysys Mason对全球5G竞争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如下:‎ 图:不同国家的5G准备程度 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总裁贝克尔说:“这是一场紧张的比赛。中国和韩国现在略有优势,但是我们可以超越他们并赢得这场比赛。‎ ‎“当一个国家在某一代无线技术中失去全球领导地位时,该国的就业机会就会减少,技术创新机会也流失到海外。”美国调研公司 Recon Analytics创始人表示,“相反,在无线领域引领全球,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正如美国通过4G领导地位所实现的一样。”‎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 ABI Research研究主管米特里斯·马拉基斯则告诉媒体:“到最后,是否有人在5G竞赛中获胜并不重要,因为中国运营商并没有在与美国运营商进行竞争一一他们在不同的国家地区进行运营。但不论谁第一个进行5G部署,都将为全球其他运营商提供学习经验,而合作将为彼此带来更大的收益。”‎ ‎(摘自中国通讯网)‎ ‎7. 根据材料,下列关于5G发展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5G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升级,是一种全新网络架构。它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相结合,将促进人类交互方式的再次升级 B.‎ ‎ 5G应用范围广泛,对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等多个行业都将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它已成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技术竞争的焦点 C. 面对中国5G的发展,有的美国研究人员表现得紧张焦虑,担心失去5G的领导地位;有的则看淡输赢,就因为谁赢都会带来合作。‎ D. 5G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一个长期的工程。未雨绸缪、提前布局是中国5G能够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材料二看,5G已成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新一轮技术竞争的焦点,它超高可靠性、超低延时的卓越性能,使它达到了通信发展的顶峰。‎ B. 从材料三来看,在5G的准备过程中,亚洲一些国家占据了优势,不仅遥遥领先于欧洲国家,也超过了4G时代领先的美国。‎ C. 三则材料围绕着5G这个话题展开,从不同侧面介绍了5G,并且都从正面充分指出了5G发展的现状和长远意义。‎ D. 从三则材料整体来看,由于通信的跨国家、跨行业、跨企业的特点,各国需要加强合作,才能使研究更有实效。‎ ‎9. 怎样才能使5G更好地发展?请结合材料概括。‎ ‎【答案】7. B 8. D ‎ ‎9. 材料一,①通过政策补贴措施,促进2G3G4G用户向5G迁移,实现规模化商用;②加大民间资本对5G的投资力度,保障并推动5G技术研发和应用发展;材料二,③需要加强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公司的合作,并优化资源配置,为5G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④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与各国共同推进科技发展;材料三,⑤在竞争中相互学习和合作,谋求彼此更大的发展。‎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或材料,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根据材料,下列关于5G发展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B项,“都将产生强有力的影响”错误,根据材料二原文“5G已成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新一轮技术竞争的焦点,它的超高可靠性、超低延时的卓越性能,将在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科技等多个行业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可知5G“将在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科技等多个行业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不是“对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等多个行业都将产生强有力的影响”。‎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A项,“达到了通信发展的顶峰”说法过于绝对。‎ B项,“超过了4G时代领先的美国”错误,根据材料三“不同国家的5G准备程度”的图表,在5G的准备过程中,只有中国和韩国略有优势,超过了4G时代领先的美国。‎ C项,“都从正面充分指出”错误,材料一和材料二从正面充分指出了5G发展的现状和长远意义,材料三引用美国调研公司 Recon Analytics创始人的话“当一个国家在某一代无线技术中失去全球领导地位时,该国的就业机会就会减少,技术创新机会也流失到海外。”则是指出了5G发展过程中具有的竞争性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 ‎ ‎ 怎样才能使5G更好地发展?请结合材料概括。”,然后到材料中找到介绍使5G更好地发展的内容,然后结合材料进行概括。根据材料一“4月25日,中国联通正式宣布今年将在国内推出16个主要城市的5G试验网,同时通过策略补贴让2G、3G用户向4G和5G迁移。5G在规模试点后,将于2019年开始预商用,2020年规模商用。”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5G强大的市场潜力的召唤下,各方表现出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国5G的发展。比如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始引入民间资金,资本市场开始加大对5G的投资力度。”,可知为了使5G更好地发展,可以通过政策补贴措施,促进2G3G4G用户向5G迁移,实现规模化商用,也可以加大民间资本对5G的投资力度,保障并推动5G技术研发和应用发展。根据材料二“我们需要加强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公司的合作,并通过优化频谱资源的配置,为5G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要在保障信息安全等的前提下与各国共同推进科技发展,为世界的繁荣与和平做出更大的贡献。”,分析可知为了使5G更好地发展,需要加强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公司的合作,并优化资源配置,为5G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也需要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与各国共同推进科技发展。根据材料三“但不论谁第一个进行5G部署,都将为全球其他运营商提供学习经验,而合作将为彼此带来更大的收益。”,可知为了使5G更好地发展,各国需要在竞争中相互学习和合作,谋求彼此更大的发展。考生可以根据这些材料进行概括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融幼有异才。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日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息。年十三,丧父,哀悴过毁,扶而后起,州里归其孝。山阳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怨。俭与融兄褒有旧,亡抵于褒,不遇,时融年十六,俭少之而不告。融见其有窘色,谓曰:“兄虽在外,吾独不能为君主邪?”因留舍之。后事泄,遂并收褒、融送狱。融曰:“保纳舍藏者,融也,当坐之。”褒曰:“彼来求我,非弟之过,请甘其罪。”吏问其母,母曰:“家事任长,妾当其辜。”郡县疑不能决,乃上谳之,诏书竟坐褒焉,融由是显名。初,曹操攻屠邺城,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后操讨乌桓,又嘲之曰:“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昔肃慎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岁余,复拜太中大夫。性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融闻人之善,若出诸己,言有可采,必演而成之。面告其短,而退称所长,荐达贤士,多所奖进。知而未言,以为己过,故海内英俊皆信服之。 ‎ 曹操既积嫌忌,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书奏,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诛。‎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 B. 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 C. 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 D. 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又称“表字”。《礼记》载“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字是名的涵义的阐发与延伸,必须与名的意义相辅或同义,如张衡,字平子。‎ B. “敕”在古代往往与皇权相联,皇帝下的命令即为敕令,《红楼梦》中贾府匾额上书“敕造宁国府”就彰显了贾府的地位。敕也有告谕、告诫之意。‎ C. 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境环海,因而称国境以内为“海内”,国境以外为“海外”,后用“海外”泛指边远地区。‎ D. 宾客,也可指门客,是中国古代寄食于贵族门下并为之服务的人,后成为贵族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战国时期的“四公子”就以养门客而著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融自幼机敏善辩,孝顺父母。他设法拜见了不轻易见客的河南尹李膺,并巧言应对李膺的质疑,赢得众人称赞。父亲去世后一度因悲伤而损害了身体。‎ B. 孔融临事有主见,勇于担当。张俭为避难来投奔孔褒,孔融自己做主收留了他,后事情败露,官府问责,他便一力承担罪责,后因此而扬名。‎ C. 孔融为人率直,敢于讽谏。针对曹操攻屠邺城,私纳袁熙妻子,讨伐乌桓等事情,孔融上书直谏,遭到曹操嫌忌,最终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D. 孔融生性宽容,能荐贤进士。他推荐的贤士后来都多有提拔,若有知道的贤士后进没有被推荐的,便认为是自己的过错。所以得到人们的信任和敬佩。‎ ‎13. 把文章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俭与融兄褒有旧,亡抵于褒,不遇,时融年十六,俭少之而不告。 ‎ ‎(2)郡县疑不能决,乃上谳之,诏书竟坐褒焉,融由是显名。‎ ‎【答案】10. D 11. A 12. C ‎ ‎13. (1)张俭与孔融的哥哥孔褒有旧交情,逃到孔褒家中,没有碰到孔褒,这时孔融十六岁,张俭认为孔融年轻,没有告诉他(实情)。 ‎ ‎(2)郡县疑惑不能决断,于是向朝廷请示。诏书最后判定孔褒有罪。孔融因此而扬名。‎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这句话的含义是“李膺请孔融相见。问道:‘您的祖父辈曾经与我有交情吗?’孔融说:‘是的。先人孔子与您先人李老君同德同义,互相成为师生、朋友。那么,我孔融与您就是世代交往的世家了”,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膺”“融”“祖父”等,然后借助语法关系以及句末语气词、句首发语词等进行排除,“请”的宾语是“融”,主谓宾俱全,故应在“融”后断开,排除AC两项;“乎”是句末语气词,在“乎”后断开,排除B项,故选D项。‎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A项,“字是名的涵义的阐发与延伸,必须与名的意义相辅或同义”错误,字与名可相辅相成,也可相反相成,如朱熹,字元晦(熹与晦);赵孟類,字子昂(類与昂)‎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项,“针对曹操攻屠邺城,私纳袁熙妻子”错误,从文中来看,文中说的是“曹操攻屠邺城,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可见私纳袁熙妻子的是曹丕而不是曹操。‎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C项对应的内容,考生可以借助“袁熙”快速找到相关的句子,从文中来看,应是曹操的儿子曹丕私纳袁熙的妻子。‎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旧”,形容词做名词,旧交情;“亡”,逃亡;“抵”,到;“少”,形容词意动,以为……少,认为年轻。第二句中,“决”,决断;“乃”,于是;“竟”,最终;“坐”,判定……有罪;“由是”,因此,“是”,这;“显名”,扬名。‎ 参考译文: ‎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孔融小时候就有特殊的才能。十岁时,跟随父亲到了京城。当时河南尹李膺以简朴端重自居,不随便接见士人及宾客,并告诫看门者,不是当代名人及世代有交情之家都不得通告。孔融想看看李膺这个人,特意造访李膺家门,对门者说:“我是李君世交的子弟。”守门的人告诉李膺,李膺请孔融相见。问道:“您的祖父辈曾经与我有交情吗?”孔融说:“是的。先人孔子与您先人李老君同德同义,互相成为师生、朋友。那么,我孔融与您就是世代交往的世家了。”在坐的人,没有不为之赞叹的。孔融十三岁时,死了父亲,悲痛过度损伤了身体,要人扶了才能站起来,州里称赞他很孝道。山阳张俭被中常侍侯览所恨,张俭与孔融的哥哥孔褒有旧交情,逃到孔褒家中,孔褒不在,这时孔融十六岁,张俭认为孔融年轻,没有告诉他(实情)。孔融看见张俭窘迫的样子,就对张俭说:“哥哥虽然在外未归,我难道不能成为您的东道主吗?”于是留张俭住在家里。后来事情泄漏出去,官府一并将孔褒、孔融逮捕送入监狱。孔融说:“收容隐藏张俭的是我,应当判我的罪。”孔褒说:“他来找我,不是弟弟的罪过,我甘愿被判罪。”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家事由长辈做主,我应当承担罪责。”郡县疑惑不能决断,于是 向朝廷请示。诏书最后判定孔褒有罪,孔融因此而扬名。当初,曹操进攻屠杀邺城居民。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于是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弟弟周公。”曹操不明白,后来问孔融这出自哪部经典。孔融回答说:“按现在发生的事情推测,想当然罢了”后来曹操讨伐乌桓,孔 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远征,使得海外萧条,这和从前肃慎不进贡楛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相提并论啊!”一年以后,孔融又被升迁为太中大夫。孔融性情宽容很少去忌恨他人,他喜好与士人交朋友,也乐于诱导并帮助那些晚生后进之人。等他退居闲散的职位后,便每天宾客盈门。每当孔融听到他人的优点, 都把它看作像是自己的一样,别人的言论中若是有值得采纳的,他必定要帮助敷陈引申,使这些意见更加完善。他会当面指出他人的缺点,但是在背后称赞那人的长处,在他所荐举的人士中,有很多后来都受到奖励和晋升。孔融认为知道有才能的人而不举荐,就是自己的过失,因此,国内的英雄才俊都很信服他。 ‎ 由于曹操本来已经对孔融存有很多积怨猜忌,于是曹操便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上奏文诬告孔融。此状被朝廷准奏后,孔融便被捕入狱,不久就被处死街头。孔融当时五十六岁,妻子和儿女也都被诛杀。‎ ‎(二)古代诗歌阅读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 駿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①。‎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②。‎ 阵解星芒尽③,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④。‎ ‎[注]①渭桥:泛指唐代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梁。②辞汉月:离开京城。天骄:匈奴,这里指敌人。③星芒尽:战争结束。④霍嫖姚:霍去病,汉武帝时名将,曾做过嫖姚校尉。‎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 颔联并没有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在“弯弓”与“插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战争。‎ C. 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景象,战争结朿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D. 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 ‎15. 作者采用了哪些手法塑造了将士们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侧面烘托。首联写奔驰的骏马、催马前进的鞭声,从侧面衬托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的形象特点。②动作描写。颔联通过弯弓搭箭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将士们的神勇。③巧妙用典。尾联用霍去病建功立业的典故突出将士们报效国家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标题中,A项考查首联的内容及作用,B项考查颈联内容和作用,C项考查颈联内容和作用,D项考查尾联的内容、语言。读懂全诗,分析各备选选项后再选择。本题中,C项,景象描写的作用分析错误,因为颈联“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描写的景象是: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在正义之师面前,敌人望风而逃。所描写的景象并没有“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而是表现了将士们的神勇无比、敌人的不堪一击。故选C。‎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手法和人物形象。题干要求分析诗中用了哪些手法塑造了将士们什么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解答时可先准确判定使用人物描写的手法,再结合相关诗句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首先要结合注释读懂全诗,首联写战马飞奔,风驰电掣。写“骏马”实际上是写驾驭骏马的战士们,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写马壮是为了说明兵强,骏马奔驰表现了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从“弯弓”到“插羽”,迅速赢得了战斗,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唐军兵强马壮,士气高昂。尾联用典,霍嫖姚,指霍去病,汉武帝时大将,曾任“嫖姚校尉”。这两句以士卒口吻表示:明知血战凯旋后只有霍嫖姚那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麟阁,但他们仍因能报效国家而感到自豪和满足。这更能体现将士们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使此诗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壮色彩。回答时,手法上要明确指出运用了侧面烘托、动作描写、用典等,人物形象要概括出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神勇”、“报效国家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等。‎ ‎【点睛】如何做诗歌赏析中的人物形象分析题:一、看背景。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二、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三、看体裁。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炼性、形象性。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分析表现手法时则从“托物言志”角度出发。如果是抒情诗,则从写的景物(具体名词)中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在回答诸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欣赏这句诗”等问题时,就考虑是否应该答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四、看技法。五、看意象。‎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家傲﹒秋思》中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词句是:‎ ‎ “_________。”‎ ‎【答案】 (1). 寄蜉蝣于天地 (2). 渺沧海之一粟 (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齐彭殇为妄作 (5). 长烟落日孤城闭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蜉蝣、粟、诞、殇。‎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阴道上, ”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心智的渺小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 ,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 ,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 )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 ,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 ‎……‎ 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承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B. 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感官的有限与我们渺小的心智无福感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C. 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D. 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我们有限的感官无福接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 B. 我们的视界为之一扫,我们的俗情为之一开。‎ C. 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 D. 我们的俗情为之一开,我们的视界为之一扫。‎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应接不暇 无所适从 惊魂甫定 高山仰止 B. 摩肩接踵 无所适从 惊魂不定 仰之弥高 C. 目不暇接 手足无措 惊魂甫定 仰之弥高 D. 目不暇接 手足无措 惊魂不定 高山仰止 ‎【答案】17. C 18. A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心智的渺小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心智的渺小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搭配不当,“渺小”“有限”与后面“消受……福祉”不搭配,应该是“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A项,“发现到……心智”不搭配,“承受……福祉”不搭配,且“渺小的心智”与“感官的有限”结构不一致。B、D两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且B项,“感官的有限”与“渺小的心智”结构不一致,语序错误,D项,“接受……福祉”搭配不当。故选C项。‎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横线前面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这是视觉所见,“视界”与前面相连,由所见到所感,“视界”到“俗情”,这是由实到虚的顺序,CD两项先说“俗情”,再到“视界”,不合逻辑,排除CD两项;“视界”应是“打开”,“俗情”应是一扫而光,排除B项,故选A项。‎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看或看不过来。“应接不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摩肩接踵”,形容来往的人很多,很拥挤。第一处,是说“山阴道上”美景太多,眼睛都看不过来,应使用“目不暇接”。“手足无措”,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无所适从”,意思是指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或不知怎么办才好。第二处,从后面“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可知,应使用“手足无措”。“惊魂甫定”,经过惊吓后的心情,才刚刚安定下来。比喻受惊吓后,心神刚恢复过来。“惊魂不定”,形容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第三处,从后面“便会发现”可知,此处应是说“安定”下来,应使用“惊魂甫定”。“仰之弥高”,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表示极其敬仰。“高山仰止”,品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比喻对有气质、有修养或有崇高品德之人的崇敬、仰慕之情。第四处,从后面“钻之弥坚”可知,应使用“仰之弥高”。故选C项。‎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下面是从一封信中摘取的一段话,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得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您的信已收到,寄来的特产我就笑纳了,看到这些家乡特产,我又忆及您对我一贯的关心和爱戴,真是不胜感激。至于您托我为您的犬子毕业联系工作一事,我定会鼎力相助,请您放心。俗语云: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日,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相信您会喜欢。‎ ‎【答案】⑴“笑纳” 改为“接受”‎ ‎ ⑵“爱戴”改为“爱护”;⑶“您的犬子”改为“令郎”;⑷“鼎力相助”改为“尽力而为”;⑸“惠赠”改为“敬赠”。‎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核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般应注意: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台、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笑纳”,用于请求别人接受自己的馈赠,这里用错了,改为“接受”;“爱戴”只能用于下对上,晚辈对长辈,这里用错对象,改为“爱护”;“您的犬子”中“犬子”是谦辞,用错了,应改为“‘令郎”,“鼎力相助”,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话,应改为“尽力而为”;“惠赠”,敬词,用于指别人赠送给自己物品,这里不合语境,应该换成“敬赠”。‎ ‎【点睛】语言表达得体应注意:第一,恰当利用词语的感情色彩。现代汉语中不少词语的褒贬色彩很浓,利用得好,不但语言得体,还能产生极好的表达效果。有时还可以故意改变词语的褒贬色彩。第二,正确使用书面用语和口语。书面用语比较庄重正规,口语比较平和亲近,它们不分孰优孰劣,只是应当使用在不同的地方。第三,正确使用敬辞和谦辞。对上级、长辈等应当使用敬辞,把敬辞用在自己身上就很可笑;谦辞要用在自己身上,把谦辞用在对方身上,就显得不尊重对方;第四,正确选用传达话语的手段。要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选用不用的传达话语的手段。第五,根据场合、对象准确造词造句。‎ ‎2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另举两个典型事例,句式与划线句相同。 ‎ 历史上,现实中,通过改行,在社会中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获得成功的例子是不少的。班超原先只是一名碌碌无为的小吏,他不甘忍受这种生活的摆布,怀着一腔热血,毅然投笔从戎,最终立下了赫赫战功。 ‎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齐白石原先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木匠,他不甘度过这种平庸的日子,怀着对艺术的挚爱,毅然提起画笔,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2). ②法拉第原来只是出身贫寒的装订书籍的普通工人,他不愿碌碌无为,怀着对科学的景仰,毅然钻入知识的海洋,最终步入了科学的圣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仿句要仿形式,句式结构一致,手法修辞相同。仿句要仿写内容,语意切合语境,情感色彩统一。需要联想寻找相关材料,语言得体简明连贯。本题要求另举两个典型事例,句式与划线句相同。本题例句所仿写的句子格式为:“原先只是,他不甘,怀着,毅然,最终。”第一处为“历史上,现实中,通过改行,在社会中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获得成功的”名人,第二处点明其原先身份、职业,第三处点明其原先身份的缺陷,第四、五处点明对新职业的追求并付诸行动,第六处点明其在新领域取得的成就。“历史上,现实中,通过改行,在社会中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获得成功的”名人事例有很多,例如齐白石放弃原先木匠的生活,从事艺术创作,终成一代宗师;鲁迅放弃做好医生的梦想,弃医从文,写下不朽文章;法拉第不甘心只作平凡的书籍装订工,依然投身科学,最终步入科学圣殿。考生从中选择两个事例,仿照例句写作即可。‎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犹太民族有这样一句谚语: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字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的是“世界为我而造”。‎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自信与谦卑 自信是现代人应当具有的一种生活态度,反过来说就是信自,即相信自己。我们应当相信自己,假使你连自己都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值得你信任的呢?只有相信自己,才会建立起成功的信心,才会取得成功。很多人不自信是因为自卑心理,自己认为自己不行,自己都放弃了希望,那么又能期望从别人那儿获得希望吗?所以我认为相信自己是取得成功的基石。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听起来固然十分潇洒,但并不没有人能够真正做到。诚然,我们应当坚持自己的信念,不为外人所干扰。但当别人是真诚地向你提出建议时,我以为我们应当虚心接受。“满招损,谦受益”指的就是过度的自信会招致损失,而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则会得当好处,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正确处理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的关系。‎ 相信自己而不盲目自信,谦虚地接受别人意见而不盲目听从,要充分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善长的方面,在能够自信并且善长的方面充分地相信自己,而在不太了解的领域或是不太懂得的时候适当地听取他人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想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人生的道路十分漫长,前进中布满了荆棘。我们总是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转折。如何迈进每一步都要我们自己做出抉择。没有人能够帮助我们,我们必须依靠自己,必须相信自己踏出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无悔地走下去。“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我们不能依靠他人,但我们可以征求他人的意见,寻找最好的方法。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已经逐渐明白如何相信自己,正如听取别人善意的建议那样,我们走着自己的道路,接受别人理性的指正,道路似乎不再崎岖,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彼岸的希望。 ‎ ‎“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我们反对极端的想法,我们也拥有辩别是非的能力。正确地认知自己的位置和想法,仔细地思考他人的意见,将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作到谨言慎行,坚实地迈出你人生的每一步,在不远处一定会看见彩虹!‎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写好此题,首先要理解所供材料的基本含义。材料的主要信息就是两句话,一句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句是“世界为我而造”。“我只是一颗尘埃”,是说自己渺小,要以谦卑的心态去看待万事万物;“世界为我而造”,是说自己的伟大,“我”能够主宰世界。这两句话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因此这个材料的思辨性很强,写作的范围较广。综合两方面的意思,人需要自信,但更需要谦卑和有所敬畏,而谦卑和有所敬畏的人,常常更有自信。写作时,必须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阐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就文体而言,写记叙文或议论文都可以。一般来说,写记叙文在内容的选择上有一定难度,无论叙事还是写人,都要凸显“自信与谦卑”这一主题,关键要写出具体的情节。要注意对文章主题意义的挖掘,对语言文采的提升,选材既要相对集中,又要与众不同,角度力求新颖。同时,要注意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努力写出独特感受,表达真情实感。写议论文,要有鲜明突出的中心,要明确表达自己对“自信与谦卑”的理解。在论述过程中要力求把自己对问题的见解说深说透,同时也要注意思考的辩证,注意论证的全面性与层次性,既要写出思想深度,又要兼具文采。‎ 立意角度及点拨 ‎ 立意一 自信与谦卑 ‎ 重点论述一个人既要自信,又要具有谦卑的品格,自信让人更好地走向世界、创造世界,谦卑让人成就美好的心灵。 ‎ 立意二 渺小与伟大 ‎ 一个人在宇宙中、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十分渺小的,渺小得如一颗尘埃,但又是伟大的,可以创造最伟大的事业。我们要尽自己所能,在短暂的人生旅程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 立意三 认识自己 ‎ 犹太人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目的是告诫自己要正确认识自我,一方面要看到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扬长避短,占领人生的制高点。‎ 立意四 心态与人生 心态决定人生的成败。良好的心态是人生与事业成功的保障,而消极的心态往往导致人生的失败。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要拥有积极的心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