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读想象文学的“不要”‎ 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在读者经验中曾经有过或没有过的知识。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那是读者只能借着阅读才能拥有或分享的经验——如果成功了,就带给读者一种享受。因为企图不同,这两种不同的作品对心智便有不同的诉求。我们都是经由感官与想象来体验事情。我们都是运用判断与推论,也就是理智,才能理解事情。这并不是说我们在思考时用不上想象力,或我们的感官经验完全独立于理性的洞察与反应之外。关键在强调哪一方面的问题而已。小说主要是运用想象力。这也是为什么称之为想象文学的原因,这与理性的科学或哲学相反。‎ 有关想象文学的事实,带引出我们要建议的否定的指令: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我们讨论过很多主动的阅读方法。这适用于任何一本书。但在论说性作品与想象文学中,适用的方法却不大相同。阅读论说性作品,读者应该像个捕食的小鸟,经常保持警觉,随时准备伸出利爪。在阅读诗与小说时,相同的活动却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如果容许的话,我们可以说那是有点被动的活动,或者说那是带着活力的热情。在阅读一个故事时,我们一定要用那样的方式来表现,让故事在我们身上活动。我们要让故事贯穿我们,做任何它想要做的事。我们一定得打开心灵,接纳它。‎ 论说性作品与想象文学的基本不同,又造成另一个差异。因为目标完全不同,这两种作品的写法必然不同。想象文学会尽量使用文字潜藏的多重字义,好让这些字特有的多元性增加文章的丰富性与渲染力。但丁的《神曲》使用的是一般的诗与小说,但每个人阅读起来却各有不同的体会。论说性作品的逻辑目标则是完全清晰,毫无言外之意的解说。在字里行间不能有其他的含意。任何相关与可以陈述的事都得尽可能说个一清二楚才行。相反地,想象文学却要依赖文字中的言外之意。多重含意的隐喻在字里行间所传达的讯息,有时比文字本身还要丰富。整首诗或故事所说的东西,不是语言或文字所能描述的。‎ 从这个事实,我们得到另一个否定的指令: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那是逻辑的,不是诗的,二者完全不同。诗人马克·范多伦曾经说:“在诗与戏剧中,叙述是让人更模糊的一种媒介。”譬如,你根本就无法在一首抒情诗的任何文句中找到任何他想要“说明”的东西。然而整首诗来看,所有字里行间的关联与彼此的互动,却又陈述了某种完全超越主旨的东西。当然,我们可以从诗、故事、特别是戏剧中学习,可以从小说在我们想象中所创造出来的经验中学习。在这样的状况下,诗与故事能带给我们愉悦,同时也能教育我们,教导我们衍生的意义。为了从这样的书中学习,我们要从自己的经验中思考。‎ 最后一个否定的指令:不要用适用于传递知识的、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说。对一个好故事来说,所谓“真理”就是一种写实,一种内在可能性,或与真实的神似。那一定要像个故事,但用不着像在做研究或实验一样来形容生活的事实或社会的真相。如果是解剖学、地理或历史作品,被当作是专门的论述,却出现技术上的错误,那就应该被批评。但将事实写错却不会影响到一部小说,只要它能自圆其说,将整体表现得活灵活现便行了。‎ ‎(节选自艾德勒、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论说性作品传达的是读者经验中有过或没有过的知识,想象文学阐述的则是可能带给读者享受的经验本身。‎ B.阅读小说只需要运用想象力,由感官与想象来获得体验;而阅读科学或哲学作品则全靠判断与推论。 ‎ C.对论说性作品,应采用主动的阅读方法;而对想象文学则更需要打开心灵接纳,让故事在读者身上活动。‎ D.想象文学依赖文字中的言外之意增加丰富性与渲染力;论说性作品逻辑目标则完全清晰,毫无言外之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将论说性作品与想象文学比较,指出两种文体要传达的目标不同、写法不同,因而阅读方法有异。‎ B.论说性作品和想象文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文中以“捕食的小鸟”为喻形象论证了阅读论说性作品的主动性。‎ C.文中以但丁的《神曲》和马克·范多伦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想象文学的写作侧重文字的隐喻和言外之意。‎ D.本文是书中选段,阐述了阅读想象文学的“不要”,为使这些否定指令更有帮助,选文后应提一些建设性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与戏剧会尽量使用文字潜藏的多重字义,将事情尽可能说个一清二楚,让每个读者获得共同的、清晰的认知。 ‎ B.我们在诗中不要去找共识和主旨,在整首诗字里行间的彼此关联与互动中,共识、主旨或论述就能自然显现出来。‎ C.为了要从自己的经验中思考,我们可以从小说在我们想象中所创造出来的经验中学习,并从想象文学中受到教育。‎ D.我们不能以事实的对错评判小说,一个好故事只要与真实“神似”,没有漏洞,不自相矛盾,逼真传神就够了。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不仅令人神往,更给人以辽阔的想象空间,至有“如果宋朝文明的发展不被(女真族和蒙古族的入侵)打断,中国能否独立发展出现代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甚至“中国能否独立发展出现代科技”这样的假设出现。遗憾的是,这种假设恐怕永远只能停留在想象中。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事在历史上实际没有发生,还因为有证据显示,这些事从根本上就不可能发生——至少在科技方面是如此。事实上,早在“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灭亡的悲剧性事件前半个多世纪,宋人的科技创造力已经在明显下降了。事实说明,相比于来自外部的干扰,宋代科技,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科技,在辉煌过后的迅速衰落,更可能是在某种内在趋势的作用下发生的。特别是考虑到北宋灭亡的突然性——事实上直到“靖康之变”前夜,当时的北宋王朝还被时人视作完美的“太平盛世”,甚至是北宋建国以来形势最好的时期——这种衰落同样无法用大的历史政治背景或所谓“王朝兴衰周期率”来解释,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植根于每个宋人思维和行为方式中的无法逆转的原因。‎ ‎ (摘自苏湛、刘晓力《十一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但到了19世纪之时,中国的科技水平与西方的差距却越拉越大。这样的局面与清王朝所推行的文化政策是密不可分的。清王朝的文化政策大体上继承了明朝的统治衣钵,继续以科举取士制度笼络知识分子,崇尚宋明理学且鄙薄科学技术,并对知识分子实行严密的思想禁锢。清朝对东南地区的残酷镇压,严重摧残了当地的社会经济。重农抑商与海禁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海外贸易萎缩,失去了世界市场,也使手工业缺少发展的资金与动力。在保守、闭塞的环境中,中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异常缓慢,到鸦片战争前夕,与同期在科学技术上突飞猛进的西方相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摘自搜狐网)‎ 材料四:‎ 让我举几个年份把中西历史配一配:明朝的永历帝被杀后五年,牛顿发现了地心摄力(1666)。再隔一百零四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1770)。清朝乾隆皇帝开四库全书馆后十年,美国独立成功(1783)。过了二十四年,美国赫德逊河内第一艘汽船下水(1807)。七年后斯蒂芬生的火车试验成功(1814)。又十四年美国第一条铁路筑成(1828)。我们的国运从那时起走上噩运了。过了十二年鸦片战争开始,而美国却正在庆祝电报成功(1840),是第二次欧战开始前一百年。又二十年林肯当选总统,而我们却正遭英法联军的攻击,天津北京失守(1860)。林肯被刺前一年洪秀全自杀(1864)。可是五年后,美国第一条横断新大陆的铁路却筑成了(1869)。下一年煤油大王洛克菲勒创办他的美孚油公司,钢铁大王卡内歧的炼钢厂也在这年开始出货。太平天国失败后,西太后垂帘听政(1875)的翌年,美国的电话发明成功。美国工业开始大规模发展的二十五年中,我们却给日本打了一个败仗。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时(1897),美国的工商业已经成年了,号称十亿金元的摩尔根钢铁公司准备出世(1901)。这几年中,我们是闹变法,闹立宪,杀了不少人,最后法未变,宪未立,发生了义和团。 (摘自《费孝通游记:初访美国·访美掠影·重访英伦》)‎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出现了东汉、北宋两个科技高峰。‎ B.在中国古代科技成果总和的计分中,技术成果计分占比最低。‎ C.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科技成就不均衡,科技发展道路不平坦。‎ D.元明清三代的科学技术成绩平平,没有出现喷发式的增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朝时期的科技文明如果不被外来入侵打断,中国就有可能独立发展出现代科技。‎ B.中国古代科技辉煌后的迅速衰落,可能源于外部干扰和内在趋势的作用。‎ C.19世纪中国科技水平与西方差距变大,完全是因为国家推行的文化政策不同。‎ D.明朝的永历帝被杀后,我们的国运开始走上噩运,与西方差距越来越大。‎ ‎6.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促进科技进步发展的因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黄昏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要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 ‎“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放肆的去想到这样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她且想象她出走后,祖父用各种方法寻觅她皆无结果,到后如何躺在渡船上。‎ 人家喊“过渡,过渡,老伯伯,你怎么的!不管事!”“怎么的!翠翠走了,下桃源县了!”“那你怎样办?”“那怎么办吗?拿了把刀,放在包袱里,搭下水船去杀了她!”……‎ 翠翠仿佛当真听着这种对话,吓怕起来了,一面锐声喊着她的祖父,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见到了祖父正把船拉在溪中心,船上人喁喁说着话,小小心子还依然跳跃不已。‎ ‎“爷爷,爷爷,你把船拉回来呀!”‎ 那老船夫不明白她的意思,还以为是翠翠要为他代劳了,就说:‎ ‎“翠翠,等一等,我就回来!”‎ ‎“你不拉回来了吗?”‎ ‎“我就回来!”‎ 翠翠坐在溪边,望着溪面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且望到那只渡船上一群过渡人,其中有个吸旱烟的打着火镰吸烟,把烟杆在船边剥剥的敲着烟灰,就忽然哭起来了。‎ 祖父要她去烧火煮饭,翠翠想了一会儿,觉得自己哭得可笑,一个人便回到屋中去,坐在黑黝黝的灶边把火烧燃后,她又走到门外高崖上去,喊叫祖父,要他回家里来。老船夫站在船头告翠翠,且让他把人渡完后,就会回家吃饭。‎ 翠翠第二次请求祖父,祖父不理会,她坐在悬崖上,很觉得悲伤。‎ 天夜了,有一匹大萤火虫尾上闪着蓝光,很迅速的从翠翠身旁飞过去,翠翠想,“看你飞得多远!”便把眼睛随着那萤火虫的明光追去。杜鹃又叫了。‎ ‎“爷爷,为什么不上来?”‎ 祖父听到这种带着娇有点儿埋怨的声音,一面粗声粗气的答道:“翠翠,我就来,我就来!”一面心中却自言自语:“翠翠,爷爷不在了,你将怎么样?”‎ 老船夫回到家中时,见翠翠坐在灶边矮条凳上,用手蒙着眼睛。走过去才晓得翠翠已哭了许久。‎ 祖父说:“翠翠,我来慢了,你就哭,这还成吗?我死了呢?”‎ 翠翠把手从眼睛边移开,靠近了祖父身边去。“我不哭了。”‎ 两人作饭时,祖父为翠翠述说起一些有趣味的故事。因此提到了死去了的翠翠的母亲。两人在豆油灯下把饭吃过后,老船夫喝了半碗白酒,因此兴致极好,又同翠翠到门外高崖上月光下去说故事。说了些那个可怜母亲的乖巧处,同时且说到那可怜母亲性格强硬处,使翠翠听来神往倾心。‎ 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关于那个可怜母亲的故事。间或吁一口气,似乎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想挪移得远一点,可是却无从把那种东西挪开。‎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咯咯咯咯嘘!”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祖父兴致很好,为翠翠把故事说下去,就提到了本城人二十年前唱歌的风气,如何驰名于川黔边地。翠翠的父亲,便是当地唱歌的第一手,能用各种比喻解释爱与憎的结子。翠翠母亲如何爱唱歌,且如何同父亲在未认识以前在白日里对歌,一个在半山上竹篁里砍竹子,一个在溪面渡船上拉船,这些事也说到了。‎ 翠翠问:“后来怎么样?”‎ 祖父说:“后来的事当然长得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 祖父于是沉默了,不曾说“唱出了你后也就死去了你的父亲和母亲。”‎ ‎ (节选自《边城》,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写杜鹃的鸣叫、空气中散发的各种气味,以及天上的红云、渡口的杂乱声音,为故事发展营造氛围,也烘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B.祖父给翠翠讲她母亲的故事,母亲乖巧而又强硬的性格让翠翠神往倾心,正好从侧面映衬出翠翠类似的性格,使翠翠的形象更有立体感。‎ C.在祖父为翠翠说故事的情节中,月光、篁竹、虫声、小鸟等交织成冷清、寂寞、凄凉的山乡夜景,与翠翠父母凄惨的爱情故事相映衬。‎ D.小说叙事委婉细致,生动勾画出翠翠纯洁而丰富的内心世界,语言质朴简约,淡中藏美,平中寓奇,具有表达的张力和活力。‎ ‎8.文中几次写到翠翠的哭,简要分析引起翠翠哭的原因。(6分)‎ ‎9.在结尾,祖父为什么不说“唱出了你后也就死去了你的父亲和母亲”?简要分析小说如此收尾的表达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 钟毓传 毓字稚叔。年十四为散骑侍郎,机捷谈笑,有父风。太和初,蜀相诸葛亮围祁山,明帝欲西征,毓上疏曰:“夫策贵庙胜,功尚帷幄,不下殿堂之上,而决胜千里之外。车驾宜镇守中土,以为四方威势之援。今大军西征,虽有百倍之威,于关中之费,所损非一。”迁黄门侍郎。时大兴洛阳宫室,车驾便幸许昌,天下当朝正许昌。许昌逼狭,于城南以毡为殿,备设鱼龙曼延【注】,民罢劳役。毓谏,以为“水旱不时,帑藏空虚,凡此之类,可须丰年。”又上“宜复关内开荒地,使民肆力于农。”事遂施行。正始中,为散骑常侍。大将军曹爽盛夏兴军伐蜀,蜀拒守,军不得进。爽方欲增兵,毓与书曰:“窃以为庙胜之策,不临矢石;王者之兵,有征无战。诚以干戚 可以服有苗,退舍足以纳原寇,不必纵吴汉于江关,骋韩信于井陉也。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盖自古之政,惟公侯详之!”爽无功而还。后以失爽意,徙侍中,出为魏郡太守。爽既诛,入为御史中丞、侍中廷尉。知 民,正元中,诸葛诞反,大将军司马文王议自诣寿春讨诞。会吴大将孙壹率众降,或以为“吴新有衅,必不能复出军。东兵已多,可须后问”。毓以为“夫论事料敌,当以己度人。今诞举淮南之地以与吴国孙壹所率口不至千兵不过三百吴之所失盖为无几若寿春之围未解而吴国之内转安未可必其不出也”大将军曰:“善。”遂将毓行。淮南既平,为青州刺史,加后将军,迁都督徐州诸军事,假节,又转都督荆州。景元四年薨,追赠车骑将军,谥曰惠侯。 (选自《三国志·魏志十三》)‎ ‎【注】鱼龙曼延:古代百戏杂耍名。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诞举淮南之地/以与吴国孙壹/所率口不至千/兵不过三百/吴之所失/盖为无几/若寿春之围未解/而吴国之内转安/未可必其不出也/‎ B.今诞举淮南之地以与吴国/孙壹所率/口不至千/兵不过三百/吴之所失/盖为无几/若寿春之围未解/而吴国之内转安/未可必其不出也/‎ C.今诞举淮南之地/以与吴国孙壹/所率口不至千/兵不过三百/吴之所失/盖为无几/若寿春之围未解/而吴国之内转安未可/必其不出也/‎ D.今诞举淮南之地以与吴国/孙壹所率/口不至千/兵不过三百/吴之所失/盖为无几/若寿春之围未解/而吴国之内转安未可/必其不出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内”古代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鸿门宴》中“拒关,毋内诸侯”即指函谷关。‎ B.“干戚”是古代兵器,干为盾,戚为斧。传说舜帝手持干戚舞蹈感化有苗前来臣服。‎ C.“假节”指皇帝将符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古代使臣出使,持节为符信。‎ D.“谥”是朝廷对帝王、后妃、诸侯、大臣等依照其生前作为,给予的评价性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钟毓机敏善言,诸葛亮攻祁山时,他上疏劝阻明帝西征,认为应镇守中原,以援四方。‎ B.钟毓关心百姓,他曾劝谏皇帝不可沉迷游乐而使百姓疲于奔命,应该让百姓开荒务农。‎ C.钟毓富有远见,曹爽欲增兵伐蜀,他写信劝其知难而退,后因冒犯曹爽被贬外出任官。 ‎ D.钟毓审时度势,他力主平定诸葛诞在寿春的叛乱,最终大将军派钟毓率兵平定了叛乱。‎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所学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大兴洛阳宫室,车驾便幸许昌,天下当朝正许昌。(5分)‎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苏轼《石钟山记》)(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 雨中王驾部席上 ‎【宋】曾巩 鸠呼连日始成阴,薄雨聊宽望岁心。‎ 浴雁野塘新浪细,藏鸦宫柳嫩条深。‎ 春寒巧放花迟发,人老嗟辞酒满斟。‎ 英隽并游知最幸,名园偷暇更追寻。‎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观察自然景物细致入微,首联写到斑鸠连日在树上咕咕叫,终于天阴起了下小雨。‎ B.颔联的“细”“深”很巧妙,雁浴雨塘,水面细浪微荡;柳条深茂,乌鸦藏身在其中。‎ C.颈联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寒料峭、花朵未开的景象,融入了作者无尽的凄凉。‎ D.这首诗写景兼抒情,写景细致,寓情于景,以对仗见功力,工整精巧,读来妙味无穷。‎ ‎15.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论语·泰伯》中,曾参用“  ▲  ,  ▲  ”说明一个志士必须要有远大的抱负,因为自己身上肩负着重大责任。‎ ‎(2)《归去来兮辞》中“  ▲  ,  ▲  ”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倦游官场回归田园后的自在心情。‎ ‎(3)《蜀道难》中“  ▲,  ▲  ”写出瀑布飞泻,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奇险场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 苏轼一向被推为宋代最伟大的文人,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他批评吴道子的画,曾经说过:“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在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这两句话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在他自己身上,表明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他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而且在他的诗里还看得到宋代散文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士比亚式的比喻”,用一连串 的形象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是采用了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连一接二的搞得那件事物 ,本相毕现, 在诗人的笔下。在中国散文家里,苏轼所喜欢的庄周和韩愈就都 地用这个手法。在中国诗歌里,“诗经”每每有这种写法,像“国风”的《柏舟》,连用镜、石、席三个形象来跟心情參照。上古理论家早已重视诗歌语言的形象化,很注意比喻;在这一点上,( )。‎ ‎17.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他自己身上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这两句话,表明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 B.从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这两句话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在他自己身上,概括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 C.在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他自己身上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这两句话,概括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 D.从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这两句话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在他自己身上,表明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五花八门 目不暇接 降服 轻车熟路 ‎ B.五光十色 目不暇接 拜倒 得心应手 C.五光十色 应接不暇 拜倒 轻车熟路 ‎ D.五花八门 应接不暇 降服 得心应手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充分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 B.苏轼完成了他们下达的任务 C.他们的愿望被苏轼实现了 ‎ D.巧用比喻成为苏轼的风格 ‎20.下面是一位家长在女儿升学答谢宴会上的致辞,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非常感谢各位嘉宾百忙之中莅临今天的晚宴!令爱历经寒窗苦读,终于得偿夙愿,步入一流名校,作为父母,我们内心的乌鸟私情难以言表。希望她时刻铭记各位恩师的谆谆教诲,在求学之路上踟蹰而行,再攀人生新高峰!各位亲友送来鲜花与祝福,区区此心令人感奋;如有机会,他日定当拜君所赐!‎ ‎(1) ▲ 改为 ▲ (2) ▲ 改为 ▲ ‎ ‎(3) ▲ 改为 ▲ (4) ▲ 改为 ▲ ‎ ‎(5) ▲ 改为 ▲ ‎ ‎21.下面是《巴黎圣母院》主要人物关系图,请按要求作答。(6分)‎ ‎(1)“人物A”和“人物B”分别是 ▲ 和 ▲ (写人名)。(2分)‎ ‎(2)把上图转写为一段文字,介绍爱斯梅拉达与其他四个人物的关系。要求内容完整,表述精准,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4分)‎ 四、写作(60分)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初夏夜晚,灯火通明,突然飞来一只大飞蛾,女生尖叫着躲闪,男生拿书本驱赶,宁静的教室里喧腾起来。班主任进来,一伸手抓住飞蛾,全班一阵惊呼。班主任说:“瞧你们这点出息,一只飞蛾至于吓成这样?我们小时候把虫子当玩具,天牛、蚂蚱、蜻蜓、螳螂、蚂蚁、知了、毛毛虫甚至屎壳郎,什么没玩过?你们是被关在‘笼子’里长大的,和大自然太疏远了。”‎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1. B 2. C 3. D 4. B 5. B ‎6.(1) 促进思维创新,改变行为方式;(2) 开放文化政策,鼓励科学研究;(3) 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工业发展;(4)稳定社会秩序,安定政治环境。(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 ‎7.C ‎8.翠翠因生活平凡而孤单凄凉,因情窦初开而朦胧迷茫,因微妙的内心不被爷爷理解而委屈悲伤。(6分,每点2分)‎ ‎9.祖父不愿提起伤心的往事;祖父担心翠翠的命运与母亲相似。(4分)叙述克制而有余味,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增添小说的张力。(2分。一点1分,答对两点得2分)‎ ‎10. B 11. A 12. D ‎13.(1)当时正在大规模修建洛阳的宫殿,皇帝暂时居住在许昌,全国的官员都要到许昌去朝见皇帝。(兴,车驾、幸、朝正,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 ‎ ‎(2)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陋者、乃、斧斤、考、其实,每点1分)‎ ‎14.C ‎15.对丰收年景的期待;对雨中春景的喜爱;对年华逝去的感伤;对朋友才智的赞美;对同游名园的庆幸。(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 ‎16. (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2)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 ‎(3)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17. B 18. D 19. A ‎20.(1)“令爱”改为“小女”;(2)“乌鸟私情”改为“喜悦(激动)之情”;(3)“踟蹰而行”改为“奋勇(砥砺)前行”;(4)“区区”改为“诚挚(真诚、真挚)”;(5)“拜君所赐”改为“登门拜谢”。(每空1分,指出并改正方可得1分。共5分)‎ ‎21.(1)A.弗比斯(菲比斯、腓比斯)   B.克洛德•弗洛罗 (只写出“克洛德”或“弗洛罗”都算对)(2分。A、B顺序不能颠倒;人名音近即可)‎ ‎(2)爱斯梅拉达与甘果瓦为名义夫妻,她爱慕的弗比斯却玩弄欺骗她,她所畏惧的克洛德对她由爱生恨嫁祸陷害,只有她所怜悯的伽西莫多对她钟爱呵护。(四个向度人物关系表述完整各得1分,共4分。超过字数扣1分。)‎ ‎22.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