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项提升练2论述类文章阅读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项提升练2论述类文章阅读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专项提升练2论述类文章阅读 学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我们读经典,要有人文情境参与其中。人文情境,是指阅读经典或认知传统文化精髓所必备的、人同其心又同其情的“情境”。下面谈“学术情境”和“艺术情境”两点。‎ 学术情境就是用求真的心态去认知经典。如何理解与营造阅读经典的学术情境,传统智慧依然启迪无穷,可从如下学术关系来考察。‎ 一是“博与精”。学习要博览群书,拓展视野,人们说“开卷有益”“世事洞明皆学问”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读《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再结合《诗经·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其学术背景是古老文化的生殖崇拜。博,才能“通”,通,才能达到“大方无隅”的境界。与博对应的是精,杜甫对作诗的要求是“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可谓精益求精。这种专心致志丝毫不苟且的精品意识,是我们学习经典中应汲取的精神力量。二是“渐与顿”。古代经典示求实、求知、求真之法,分渐悟与顿悟两类。孔子授学以“时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均是渐习而求知。与渐习对应的是顿悟。据《坛经》记载,禅宗五祖弘忍传法,弟子神秀最为优秀,作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柴房小僧惠能以为不佳,复作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前者明“渐”,后则倡“顿”,由此而被弘忍激赏,传衣钵予惠能,成为六祖。顿悟启迪智慧,激发主观能动性,揭示了一种在求知求实之上的精神超越。三谈“得与失”。学习经典,获得容易,舍得难,舍得就是舍去获得,即“失”。老子是大智慧者,他曾说“圣人为腹不为目”。林语堂有一句情人节的话:你如果爱一个人,不要给她九十九朵玫瑰,而给她喜欢吃的饱饱吃一顿。这或许是故意歪曲老子原意,但这种求“失”,与孔子的“安贫乐道”、孟子的“舍利取义”思想是默契的。‎ 用审美的心态去认识经典、理解经典,在阅读经典时得到审美的趣味,这种互为,是艺术情境。有人借用古代的“秋水蒹葭”“人面桃花”“红叶题诗”谈诗学中的执着、感逝与向往,非常形象而精彩。这三段故事也能借助阅读经典而达致艺术情境的进阶程序:《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本是一首情诗,但其所表现的对美好事物之永恒追求,却对我们认识经典并付诸实践,以倡扬不懈努力的奉献精神,是有所启迪的。唐代诗人崔护的《人面桃花》写了一段情事,表现出一种对和美世界的回忆与反思,同样可以引喻为某种反省精神。《北梦琐言》记载一名宫女题写在红叶上的诗:“流水何太急,宫中尽日闲。殷情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原来这诗表现对外部世界的向往与人身自由的追求,而古人又将此加以演化,成为人生于困顿中振发的精神力量。‎ 艺术情境与学术情境的不同,在于创“形象”为“象征”。例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喻指一位戍卒背井离乡的情境。“杨柳”已由一种植物形象化成“别情”的象征。‎ ‎(节选自许结《经典阅读与人文情境》)‎ ‎1.下列有关“学术情境”“艺术情境”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术情境”和“艺术情境”是指阅读古典作品或认知传统文化精髓时所具有的人同其心其情的人文情境。‎ B.“学术情境”侧重于阅读时所获得的求真认知,而“艺术情境”侧重于阅读时所获得的审美趣味。‎ C.艺术情境不同于学术情境的特点是创造“形象”为“象征”,如“红叶题诗”由表现对人身自由的追求演化为人生于困顿中振发的精神力量。‎ D.《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此即艺术情境。‎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D项,应为“学术情境”。‎ 答案:D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和“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反映了古老文化的生殖崇拜,有着共同的学术背景。‎ B.阅读要博览群书,拓展视野。“博”才能“通”,“通”才能达到“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的境界。‎ C.我们学习经典汲取的精神力量是阅读经典时应具有的精益求精、专心致志丝毫不苟且的精品意识。‎ D.老子说“圣人为腹不为目”,林语堂故意歪曲老子原意所说的情人节的话,是为了表明阅读经典要敢于舍去获得。‎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通’才能达到‘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的境界”,文中无依据。C项,判断失当,因果错置。D项,文中说“这或许是”,或然成必然。‎ 答案:A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卷有益”“世事洞明皆学问”强调阅读经典要“博”,“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五载,增删五次”体现了作者的精品意识。‎ B.渐习积累知识,增进学养;顿悟启迪智慧,激发主观能动性。惠能替代神秀被传衣钵,说明顿悟比渐习更可贵。‎ C.人们在用审美心态阅读经典时,可以获得“秋水蒹葭”“人面桃花”“红叶题诗”所表现出的审美趣味。‎ D.“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杨柳”已成为“别情”的象征。‎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惠能替代神秀被传衣钵,说明顿悟比渐习更可贵”,文中无依据。‎ 答案:B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①“中和”在我国美学体系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它是我国古代人们对于美的最基本的认识。‎ ‎②“中和”这一美学范畴形成于先秦时代:它包括“和”与“中”两个方面。以“和”为美的思想早在孔子之前就出现了。据《国语·郑语》记载,史伯就有过“和五味以调口”和“和六律以聪耳”的说法,他还指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等等。这都是强调美只能存在于事物的多样性的统一之中,这种多样性的统一就叫做“和”,因此“和”就是美。稍后于史伯的晏婴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他不仅认为美在于多样性的统一,而且特别强调这种统一往往是各种对立因素的统一。例如音乐的美就是由音的“清浊、大小、短长、疾徐”等对立因素互相调和统一的结果。‎ ‎③当时的人们认为整个宇宙就是由阴阳的对立统一所组成的一个和谐的整体。不仅自然是和谐有序的,而且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也是和谐统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美学所追求的最高的“和”,也是最高的美。‎ ‎④“中”的观念的形成同孔子的“中庸”之道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子“中庸”思想的实质是要求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应当保持调和,矛盾的双方都有所节制,以避免矛盾的激化而引起统一体的破坏。孔子还提出“过犹不及”,反对矛盾的任意一方为突出自己而压倒另一方,主张每一方都在自身所应有的限度内适当发展,这样就没有“过”或“不及”的毛病,这就叫作“中庸”。“中庸”是孔子哲学的基本原则。‎ ‎⑤对于孔子来说,美也是离不开这个原则的,违背了“中庸”,就不能有美。孔子对于美的看法是任何一方都不要超过,而要适当配合,如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就不会有美。孔子之所以称道《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在于其情感的表现是适度的。这说明孔子主张以理节情,情理适中,既不抹杀情感,也不放纵情感。正是在孔子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后世所谓“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它既是中国艺术的一般特征,也是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一般特征。‎ ‎⑥本来,以和为美的思想,在西方也早已出现。但是,在我国由于这一思想同孔子的中庸思想相联系,就特别强调各种对立因素在量上的适度,强调各种对立因素的调和适中,这便形成了中国美学以“中和”为美的思想。它是我国美学中最基本的一个范畴,影响了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的美学和艺术的基本风貌,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 ‎(选自李戎主编的《美学概论》,有删改)‎ ‎4.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美学的重要范畴“中和”,是我国古代人们对于美的最基本的认识。‎ B.包括“和”与“中”两个方面的美学范畴“中和”形成于先秦时代。‎ C.多样统一的“和”与各方都不超过、互相配合的“中”,构成了美学原则“中和”。‎ D.“中和”影响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美学和艺术的基本风貌,甚至塑造了我们的民族性格。‎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观点的能力。A项,是对“中和”的整体评价。B项,是“中和”的形成时代。C项,本文的主体部分,怎样理解美学范畴的“中和”。D项,对“中和”的意义总结。‎ 答案:C ‎5.下列关于“中”“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美学所追求的最高的“和”,也是最高的美。‎ B.美学原则“中”强调的是平衡调和,各要素要在自身所应有的限度内发展,不能压倒别的要素。‎ C.“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是由孔子以理节情、情理适中的主张发展来的。‎ D.“中和”是我国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范畴,但“中”“和”观念的形成时间并不一致,“和”要早于“中”。‎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由孔子以理节情、情理适中的主张发展来的”错,由原文“正是在孔子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后世所谓‘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可知,“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和孔子以理节情、情理适中的主张不是先后发展的关系。‎ 答案:C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介绍“中和”时,引述史伯、晏婴、孔子等的观点,有助于阐明“中”“和”的原则和特征。‎ B.文章第④段介绍中庸之道,是为了阐明它是孔子哲学的基本原则,是儒家遵循的修身处世的基本行为准则。‎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因众多意象统一产生了动人之美,若只有一个意象就不具备和谐之美了。‎ D.“和”与“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全面把握“中和”的内涵,对于理解中国传统美 学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第四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中’的观念的形成同孔子的‘中庸’之道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儒家遵循的修身处世的基本行为准则”无中生有。‎ 答案: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