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复读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网考)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复读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网考)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一)‎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枯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 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答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敦煌壁画作为我国传统壁画艺术的瑰宝和精髓,对色彩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对线条有着那个时代的理解。敦煌壁画是我国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壁画,我们从敦煌壁画的载体来看,敦煌的石窟建筑是敦煌壁画的载体,而敦煌雕塑是敦煌佛窟的主体。敦煌的壁画对于敦煌的建筑,起到的是一种美化或者是装饰的效果,它对于敦煌的雕塑,也起到一种陪衬的作用,但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主体雕塑,并不能体现出当时文化的进步以及经济的繁荣等内在的内容,所以只能够通过敦煌的壁画来体现。由此观之,在敦煌的佛窟里面,壁画所处的位置虽然不是主体的位置,但是它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 敦煌莫高窟从最初开发到最终的形成经历了好几个朝代,而各个朝代的绘画风格和颜色基调又各有不同,所以在壁画的色彩和表现力上也有所差异,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和各个朝代的特点。敦煌壁画所表现的内容不仅有历史文化风貌,还有宗教信仰和宗教习俗。‎ 北魏出现的壁画属于敦煌壁画创作初期的作品,所以壁画在表现形式和基本色调上体现出北魏时期色彩的变化,浓重而又富有变化。绘画的画家们首先用红土粗略地在墙壁上起稿,之后再用黑色的线描一遍。画面壮美、宏大,人物采用了龟兹风的渲染手法,类似于西方绘画。后来到北周,壁画一般都绘在经过处理的白色背景区域,使得色彩更加突出,画面更加美观。‎ - 26 -‎ 再到隋唐过渡时期,敦煌壁画继续创新,这个时期的壁画在创作和表现形式上既承接了上一代的特点,又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壁画高雅富丽,更加注重色彩的协调和搭配。这个时期的壁画创作,在绘画手法上以平涂为主,绘画出主体后再加以修改,色调以绿、青、红为主色调。到唐朝,壁画更加注重色彩和线条的结合,在色彩的作用上,也更加具有创造力,不再以单元色为主,出现了许多的复合颜色。其中盛唐时期的观无量寿经变壁画,色彩典雅绚丽,浓厚而不失庄重,线条飘逸又能清晰表现主旨,内容富有想象力又符合逻辑。红色的廊柱,青绿色的琉璃瓦搭配和谐,错落有致,而人物的衣着服饰多用间色,朴素淡雅。这个时期的壁画水平也达到了敦煌壁画的巅峰。‎ 敦煌壁画的晚期,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更替使得民族逐渐融合,中土的绘画风格和西域的绘画特点有了较多的融合,色彩也逐渐变为次要地位,壁画以表现内容为主。敦煌壁画的晚期经历了时局动荡、艺术革新、朝代变迁、民族交融和文化的交流,使得敦煌壁画在绘画风格上结合了中原文化的特点,在色彩上更加趋向于暖色、温和的色调,同时壁画更加注重其内容,降低了颜色在壁画中的地位。还有部分年代的因素,和化学本身的效果,使得壁画随着时间的变化迎来了第二次生命。‎ ‎(摘编自郑宇翔《敦煌壁画的色彩构成》2018年第04期《文物世界》)‎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敦煌壁画和敦煌雕塑一样重要,相互映衬,体现了当时文化的进步及经济的繁荣。‎ B. 不同朝代敦煌壁画绘画风格和颜色基调各有不同,尤其在色彩和表现力上差异巨大。‎ C. 北魏时期的壁画采用了龟兹风的渲染手法,色彩浓重而又富有变化,画面宏大壮美。‎ D. 唐代敦煌壁画继续创新,更加注重色彩和线条的结合,既有单元色,也出现了复合颜色。‎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总说,然后以时间为序,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敦煌壁画注重色彩,更注重线条运用的特点。‎ B. 文章举出观无量寿经变壁画的例子,证明了至盛唐时期,敦煌壁画的艺术创作水平才达到高峰。‎ C. 文章从民族文化融合的角度,介绍了敦煌壁画的晚期内容和色彩的变化,结论科学,令人信服。‎ D. 文章中心突出,论点鲜明,重点论证了文化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对敦煌壁画发展的重要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壁画化学本身的效应,敦煌壁画必将迎来第二次生命和中外游客的观赏热潮。‎ - 26 -‎ B. 敦煌壁画内容丰富,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历史文化风貌,还可以了解当时的宗教信仰和宗教习俗。‎ C. 敦煌壁画诞生于北魏时期,到了隋唐时期继续创新,在创作和表现形式上有了自身特色。‎ D. 晚期的敦煌壁画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变化,更重视内容的表现,色彩更趋于暖色、温和的色悯。‎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A项,“体现了当时文化的进步及经济的繁荣”错,原文说的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主体雕塑,其并不能体现出当时文化的进步以及经济的繁荣等内在的内容”。‎ B项,“尤其在色彩和表现力上差异巨大”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所以在壁画的色彩和表现力上也有所差异”,选项表述程度过重。‎ C项,“北魏时期的壁画采用了龟兹风的渲染手法”扩大范围,原文说的是“人物采用了龟兹风的渲染手法”,只是“人物”,不是“北魏时期的壁画”。‎ 故选D。‎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更注重线条运用”错,应该是“也注重线条运用”。“更”与“也”不同。‎ B项,“敦煌壁画的艺术创作水平才达到高峰”曲解文意。原文是“这个时期的壁画水平也达到敦煌壁画的巅峰”。“才”和“也”不同。‎ D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论及“文化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对敦煌壁画发展的重要影响”。‎ 故选C。‎ ‎【3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A项,“敦煌壁画必将迎来第二次生命和中外游客的观赏热潮”推断无据,且“必将”说法绝对。‎ 故选A。‎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摘编自《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 材料二:‎ - 26 -‎ ‎(材料《2017年上海女性生活发展状况调查:二胎生育意愿不高 经济压力成首要原因》)‎ 材料三:‎ 很多人都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一时间难以接受二胎,而且如果生二胎还要处理好两个孩子的关系,并且也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中国现在抚养孩子所需的费用并不是个小数目,因此很多夫妻就打消了生二胎的念头。数据表明,很多夫妻都没有生二胎的意愿,由于城乡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大部分想要生二胎的都是农村家庭,总体看来,中国的出生人口呈下降趋势,而原因无非下面两点:‎ ‎(1)抚养孩子需要承受更大压力,并且要有足够的经济能力。‎ 二胎政策的放开满足了家庭想要多添一个生命的愿望,但是大部分家庭因为现实原因而无法实现。一个孩子的教育和生活方面开支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现在教育费用越来越高,孩子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2)人们思想观念开放,传宗接代的旧思想已被摒弃。‎ 现在重男轻女的观念越来越淡化,很多人都喜欢小女孩,而且也越来越漠视传宗接代这样的旧思想,生二胎就显得没有那么必要。与其生个二胎还不如集中精力去抚养一个孩子,营造一种自由温馨的环境,勉强生个二胎也只会给家庭带来更多的问题,有很多家庭生了二胎之后家庭关系变得很不和睦,尤其是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 ‎(摘编自“北京时间"2018年6月11日)‎ 材料四:‎ 韩国政府面向月收入低于一定水平的新婚夫妇每年提供5万套保障性住房,为怀孕女性提供一定的产前诊查费用,子女不满6岁时,女性可以有1年时间在家养育子女,每月可领取40万—50万韩元的底薪,并保留职位等。‎ - 26 -‎ 瑞典政府认为,生宝宝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儿,父亲也必须承担责任,并立法对男性休产假做出规定。为了鼓励父亲多休产假,瑞典的社会保障部门还设立了奖金,在休够法定的60天产假后,父母每多休30天产假,就可多领取3000克朗奖金,如果父亲和母亲在休产假上做到“完全平等”,即每人休假240天,这对父母可领取135000克朗的最高奖金。‎ 在法国,孕妇一共有16周产假,至少有2周可以在生育前使用,剩下的14周生育前后都可使用,休产假的政府员工拿100%工资,私企员工视公司情况而定,上限是每月3129欧元。父亲可以有11天的陪产假,休假期间工资照拿。如果一对夫妇为各自的雇主工作超过一年,那么他们都有权请假在家带小孩,直到小孩3岁。‎ ‎(摘编自《各国推出多项政策鼓励生育:外国为何愿生二胎》)‎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绝大部分女性不愿意生育二胎,是因为家庭经济压力太大。‎ B. 全面实施二胎政策是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行动的国家行为。‎ C. 现在重男轻女的观念越来越淡化,很多人觉得生二胎没有必要。‎ D. 许多国家推出鼓励生育的政策,提供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支持。‎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二中,经济条件是决定上海女性不想生育二胎的最主要原因,如果条件合适,她们生育二胎的意愿就会改变许多。‎ B. 材料三表明,二胎政策放开后,出生人口却看不到明显增长,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不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C. 为了提高人口数量,许多国家纷纷推出各种鼓励生育的政策,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消除生育的后顾之忧,引导女性生育。‎ D. 生育二胎作为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对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6. 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我国应如何健全生育二胎的政策。‎ ‎【答案】4. A 5. B ‎ ‎6. 示例:国家层面,应从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的高度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利益导向方面的工作;家庭层面,应多从大局出发,响应国家二胎政策;政策层面,应借鉴外国各种鼓励生育的政策,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消除生育的后顾之忧。‎ ‎【解析】‎ ‎【4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项,“绝大部分女性不愿意生育二胎,主要是因为家庭经济压力太大”错,图表中限定是“上海女性”;另外从表二可知,不愿意生二胎,“经济压力成首要原因”,除了家庭经济压力,还有身体条件、住房条件。‎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B项,“影响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无中生有,夸大事实。材料一国家放开二胎的背景;材料二是针对上海女性的调查,不愿意生二胎的原因;材料三是具体分析为何不愿意生二胎;材料四是一些国家鼓励生育的做法。都没有提到人口不增长“势必会影响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①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②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这是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③提取精要,独立归纳,这是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本题需借鉴文本,也需要根据题干要求联系实际思考。‎ 国家层面,结合材料一“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可概括出“应从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的高度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利益导向方面的工作”;‎ 家庭层面,结合材料一“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以及材料三“中国的出生人口呈下降趋势”,可概括出“应多从大局出发,响应国家二胎政策”;‎ 政策层面,结合材料四“韩国政府面向月收入低于一定水平的新婚夫妇每年提供5万套保障性住房,为怀孕女性提供一定的产前诊查费用……‎ - 26 -‎ ‎”“瑞典政府认为,生宝宝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儿,父亲也必须承担责任,并立法对男性休产假做出规定……”“在法国,孕妇一共有16周产假,至少有2周可以在生育前使用,剩下的14周生育前后都可使用……”,可概括出“应借鉴外国各种鼓励生育的政策,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消除生育的后顾之忧”。‎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换茬 刘正权 春酒还没吃完,春分就开始刨园子了。‎ 园子里其实没啥可刨的,除了不包心的白菜就是菠菜,小青菜也有,不过都像纽扣似的扣在地上,春寒刚过,还没来得及舒展叶片。‎ 春分是对那畦老韭菜动上了心思,二贵跟在春分身后,不情不愿的。二贵说:“春捂秋冻,园子的菜刚缓过劲儿,还得在土里再捂捂才好!”春分白一眼二贵,就没好话还嘴了:“是你自己想捂酒杯子才对吧?春捂秋冻是说气候和穿着上的事呢,跟园田无关。”‎ 春分把揪递给二贵,说:“你把韭菜给全挖出来,我把根分一分,去掉老根老系,选那壮实的,芽旺的,重新排!”‎ ‎“排”是“栽”的意思,韭菜根小,得一丛一丛排一起,排着长,那长相才欢实。‎ 二贵还是不想动锹,就扯由头说:"小刚来电话了!”二贵知道春分最惦记小刚,年前一听说他打工不回家过年,连腊货都少备了一半。‎ 春分这回却没把宝贝儿子的电话当宝,只淡淡“嗯”了一声,“哪天他不来一回电话?”二贵只好怏怏下了锹,气不顺使劲就大,一锹翻起一大丛韭菜根来。春分弯下腰,拎起那丛韭菜,用铲子敲散土,把韭菜一根一根理开,剪去根须,往一边放,准备待会排。‎ - 26 -‎ 二贵撇了下嘴说:“好端端地长土里,非得挖出来再排进去,当是移栽油菜,能增产啊!”春分不吭气,她知道二贵有情绪,男人的德行得顺了毛摸,惹急了免不了鸡飞狗跳的。二贵又嘟哝:“小刚说,去年形势就不怎么好,那个厂今年怕待不下去了!”‎ 春分说:“是吗?换个厂也好。地不换茬不长,人不挪窝不旺,儿子想换新环境跟这韭菜地换茬不也一样吗?”一茬一茬剪得齐齐整整的韭菜根,就在你一句我一句的闲话中重新排进了土。‎ 小刚的电话又来了。这次是打给春分的,小刚说:“娘,我联系了个新厂。新厂离市区远,我不想在厂里住,条件差!”‎ 春分冷了口气说:“那你回来住吧,家里条件不差,有爹有娘侍候着!”小刚没了声音,挂了电话,小刚听出娘是话里有话。二贵说:“你咋这样跟孩子说话呢?”春分说:“出门在外就要吃得苦,不然啥能耐也不会长!”‎ 二贵还要说话,春分说:“你忘了去年那畦萝卜啊!”二贵就想起来了,去年入秋时,他把一车鸡粪全肥进那畦萝卜地里,结果腊月里,那萝卜全烧得空了心。‎ ‎“莫非你也想让儿子出去几年成个空心萝卜回来?”春分又白了一眼二贵,二贵怏怏地闭了嘴。‎ 反正春酒是没得吃了,二贵干脆一甩外套,做就做个够,顺手把那行葱也给分了吧!二贵知道眼下分葱还早了点,故意拿话挤兑春分。‎ 哪知春分一拍手,说:“我正想说呢,这几天听了天气预报,说一周内温度回升,分葱正是时候呢!”‎ 二贵懊恼地拍了一下脑门,咋睁着眼往枪口上撞呢。二贵毕竟不是懒人,一旦干顺了手,就觉得眼里的活都该干。当春分还在排葱时,二贵抽空回了趟家。春分以为二贵口渴了回去喝茶,没曾想二贵却从屋里拎了水桶和瓢来,他是给韭菜浇定根水呢。‎ 二贵三两下就把韭菜地浇了,又气喘吁吁扲拎了桶要浇刚分好的葱。‎ 春分手一伸:“别添乱,这葱不能浇的!”‎ 二贵很奇怪:“咋啦,韭菜能浇,葱不能浇?”‎ 春分说:“那韭菜是老根,水分少,老根扎进新土,得定根,让芽吸收水分往上长,这葱就不一样。”‎ ‎“这葱就不一样啊?”二贵没想到,种个菜还那么多学问。‎ ‎“葱白里水分多,你就是挖起来放一边剪掉叶,过三五天它也会从里面长出新叶的!”春分说。二贵一想也是的,放久了的蒜啊葱啊还真是这么回事,能从里面长出新叶。‎ - 26 -‎ ‎“还有一宗你不晓得,”春分停了一下又说,“这刚分的葱得等上面的叶给太阳晒破叶管,新叶才能钻出来,有时候,环境恶劣点也未必是坏事!”‎ ‎“万物有万物的活法呢!”二贵感叹说。‎ ‎“所以啊!”春分意味深长看一眼二贵,“我先前才会那样口气跟小刚说话。”‎ 二贵放下水桶,憨憨地笑,说:“我咋就没想到刚才你是给小刚换茬呢!”‎ ‎“你啊,吃春酒吃昏了头,只晓得换酒的茬,哪记得换人的茬!”‎ 春分说完扛起锹,大步跨过那畦菜地。‎ 一阵风吹过,新排的韭菜和葱苗舒伸开来,一片新绿呢!‎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二贵以“春捂秋冻”作为自己不愿刨园子的借口,而春分则以二贵“自己想捂酒杯”奚落了他,使二贵无辞以对,只得跟着春分去干活。‎ B. 小说的语言富有乡土气息,质朴生动,如“小青菜也有,不过都像纽扣似的扣在地上”“男人的德行得顺了毛摸”“那萝卜全烧得空了心”等。‎ C. 小说对小刚的描写虽只有寥寥数笔,但刻画出了一个见异思迁、不肯吃苦的年轻人形象,对二贵和春分这两个人物的塑造起到了衬托作用。‎ D. 小说题目“换茬”意蕴丰富:既指给庄稼地换茬,“地不换茬不长”,又指给人换茬,支持小刚换新环境,并让小刚吃苦以免成为“空心萝卜”。‎ ‎8. 请根据小说内容,概括小说中“春分”的形象特点。‎ ‎9. 请分析小说结尾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案】7. C 8. 勤劳,又懂得种地的学问。教子有方,疼爱但不溺爱。能坚持自己的主张,又懂适当退让。 ‎ ‎9. 结构上,用景物描写收束全文,照应上文排韭菜、分葱的情节;同时和小说开篇的景物描写形成呼应。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通过景物描写来衬托主人公春分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艺术手法上,对新排的韭菜和葱苗的描写富有象征意义,舒伸开来的、一片新绿的韭菜和葱苗象征了二贵的心理变化,象征了小刚在春分的严厉教导下的成长,象征了春分家的幸福和谐,充满希望。言有尽而意尤穷,留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解析】‎ ‎【7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项,“见异思迁”错,从小说内容可知,小刚换厂是因为“原来的那个厂形势不好”;“对二贵和春分这两个人物的塑造起到了衬托作用”也不当,小刚这个人物不是反面形象。‎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从文中一些关于种地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春分勤劳,懂得种地的学问。比如“你把韭菜给全挖出来,我把根分一分,去掉老根老系,选那壮实的,芽旺的,重新排!”“地不换茬不长”“那韭菜是老根,水分少,老根扎进新土,得定根,让芽吸收水分往上长,这葱就不一样”“葱白里水分多,你就是挖起来放一边剪掉叶,过三五天它也会从里面长出新叶的!”春分说。二贵一想也是的,放久了的蒜啊葱啊还真是这么回事,能从里面长出新叶”。‎ 从她教育儿子来看,教子有方,疼爱但不溺爱。比如,“换个厂也好。地不换茬不长,人不挪窝不旺,儿子想换新环境跟这韭菜地换茬不也一样吗?”,儿子想住好一点,“春分冷了口气说:‘那你回来住吧,家里条件不差,有爹有娘侍候着!’”,因为她懂得“出门在外就要吃得苦,不然啥能耐也不会长!”。‎ 从春分对待丈夫二贵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她能坚持自己的主张,又懂适当退让。比如,二贵不愿意分韭菜,不断抱怨时,春分丝毫不退让,“是你自己想捂酒杯子才对吧?春捂秋冻是说气候和穿着上的事呢,跟园田无关”“春分把揪递给二贵,说:‘你把韭菜给全挖出来,我把根分一分,去掉老根老系,选那壮实的,芽旺的,重新排!’”,但是她也懂得忍让,当二贵再次抱怨时“春分不吭气,她知道二贵有情绪,男人的德行得顺了毛摸,惹急了免不了鸡飞狗跳的”。‎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回顾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然后结合环境的特点以及环境描写所在的位置来分析作用。可以按照景物本身的作用、对情节的作用、对人物的作用、对主题的作用等角度分析。‎ 小说结尾的景物描写是“一阵风吹过,新排的韭菜和葱苗舒伸开来,一片新绿呢”。‎ - 26 -‎ 情节结构上,这个景物描写照应了上文分韭菜、分葱情节,又呼应了开头景物的描写“园子里其实没啥可创的,除了不包心的白菜就是茂菜,小青菜也有,不过都像纽扣似的扣在地上,春寒刚过,还没来得及舒展叶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人物塑造上,这展开新绿的韭菜和葱精神抖擞,与主人公春分的形象相互映衬,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主题和手法上,这个景物描写具有象征意义,美好景物描写代表着二贵的心理变化,“新绿”代表着希望和幸福,象征着儿子小刚在母亲春分的严厉教导下茁壮成长,也象征着这个家的幸福和谐,充满希望。手法上,以景结情,含蓄蕴藉,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点睛】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如下: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②映衬人物心情,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发展;④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人物命运,衬托主题。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要点回答。一般的答题模式为:……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揭示人物心境,……体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遂清,字得一,青州北海人,梁开封尹之犹子也。父琪,以鸿胪卿致仕。遂清少敏惠,初仕梁为保銮军使,历内诸司使,庄宗入汴,不改其职。明宗即位,加检校尚书仆射,委以西都监守。逾岁,以中山王都有不臣之迹,除遂清为易州刺史,俾遏其寇冲。既至郡,大有御侮之略,境内赖焉。王都平,加栓校司空,迁棣州刺史。天成长兴中,历典淄兴登三郡,咸有善政。《通鉴潞王纪》:帝之起凤翔也,召兴州刺史刘遂清,迟疑不至。闻帝入洛,乃悉集三泉西县全牛桑林戍兵以归,自散关以南,城镇悉弃之,皆为蜀人所有。入朝,帝欲治罪,以其能自归,乃赦之。高祖即位之二年,授凤州防御使,加栓校司徒,会丁母忧,起复,授内客省使右监门卫大将军。六年,驾幸邺都,转宣徽北院使兼判三司,加栓校太保。七年,少帝嗣位,加右领军卫上将军,仍赐竭诚翊戴保节功臣。八年,出领郑州,加栓校太傅。开运二年,迁安州防御使。未几,上表称疾,诏许就便,回至上蔡,终于邮舍,时三年四月也。遂清性至孝,牧淄川日,自北海迎其母赴郡,母既及境,遂清奔驰路侧,控辔行数十里,父老观者如堵,当时荣之。遂清素不知书但多计画判三司每给百官俸籵与判官议曰斯辈非尽有才能多世禄之家宜澄其污而留其清者 - 26 -‎ 或对曰:"昔唐朝浑、郭、颜、段,每一赦出,以一子出身,率为常制,且延赏垂裕,为国美谈,未有因月给而欲沙汰,恐未当也。”群论由此减之。‎ ‎(选自《旧五代史•晋书•传十一》)‎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旬,正确的一项是 A. 遂清素不知书/但多计画/判三司/每给百官俸料/与判官议曰/斯辈非尽有才能/多世桴之家/宜澄其污/而留其清者/‎ B. 遂清素不知书/但多计/画判三司/每给百官俸料/与判官议曰/斯辈非尽有才能/多世桴之家宜/澄其污而留其清者/‎ C. 遂清素不知书/但多计画/判三司/每给百官俸料/与判官议曰/斯辈非尽/有才能多/世桴之家宜澄其污/而留其清者/‎ D. 遂清素不知书/但多计画/判三司/每给百官俸料/与判官议曰/斯辈非尽有才能/多世桴之家/宜澄其污而留其清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鸿胪:古代掌管学校的学问渊博之士。汉武帝时设大鸿胪。‎ B. 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 C. 仆射: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 D. 邮舍:又名驿舍或传舍,古代供驿长、驿夫以及往来官吏休息食宿之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遂清少时聪慧,出身官宦之家。他的父亲和叔叔,在梁都曾位居显赫的职位。他自己在梁也被授与保銮军使等职。‎ B. 刘遂清学识渊博,多有计策谋略。平定王都叛乱时,谋划了很多抵御侵犯的谋略,因此易州的百姓都依赖他。‎ C. 刘遂清生性至孝,且为时人称赏。他任淄川郡守时,他的母亲到淄川来看他,他亲自到北海迎接。‎ D. 刘遂清指摘时弊,敢于大胆直言。主管三司时,他认很多官员出自世袭俸桴之家,不一定都有才能,应该淘汰。‎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旬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中山王都有不臣之迹,除遂清为易州刺史,俾遏其寇冲。‎ ‎(2)遂清奔驰路侧,控辔行数十里,父老观者如堵,当时荣之。‎ ‎【答案】10. D 11. A 12. B ‎ - 26 -‎ ‎13. (1)因中山王都有谋反的迹象,(明宗)任命刘遂清为易州刺史,使他控制王都入寇的要道。‎ ‎(2)刘遂清在路旁奔跑,拉着马缰陪着母亲走了几十里,前来观看的父老乡亲密得像围墙一样,当时的人为有这样的好官感到荣耀。‎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句子大意是:刘遂清一向不曾读过诗书,但多计策谋略,主管三司时,每次发给百官俸禄,都与判官商议说:“这些人不一定都有才能,很多是世衾俸禄的人家,应该汰除那些污浊的人,留下那些清廉的人。”‎ 其中,“计画”是一个词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尽有”是一个词语,“尽”修饰“有”,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澄其污”“留其清”都在“宜”字统领之下,中间可不用断开,排除A项。‎ 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古代掌管古代学校的学问渊搏之士”错。鸿胪是古代的官署名,也指该官署的官员。汉武帝时设大鸿胪,主掌接待宾客之事,东汉时职掌朝祭礼仪之事。‎ 故选A。‎ ‎【12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B项,“学识渊搏”错,原文是“遂清素不知书”。‎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以,因为;不臣,谋反;除,任命;俾,让、使;冲,要道。(2)控辔,拉着马缰;堵,墙;父老观者,定语后置;荣,意动用法,感到荣耀。‎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刘遂清,字得一,青州北海人,后梁开封尹刘 的侄子 父亲刘琪,以鸿胪卿身份退休 刘遂清小时聪颖仁惠,开始时事奉后梁担任保銮军使,历任内廷各司使,唐庄宗进入汴州,没有改任他的职务。明宗继承皇位,加封检校尚书仆射,任为西都监守。过了一年,因中山王都有谋反的迹象,(明宗)任命刘遂清为易州刺史,使他控制王都入寇的要道,到了州郡之后,很有抵御侵犯的谋略,境内百姓依赖他。平定王都叛乱,加封检校司空,调任棣州刺史。天成 长兴年间,先后主管淄 兴 登三个州郡,都有好的政绩。《通鉴潞王纪"记载 帝在凤翔起兵时,召延兴州刺史刘遂清,但刘遂清迟疑未至。后来听说帝进入洛阳,于是召集三泉 西县 全牛 桑林戍兵归附,自散关以南的城镇全部丢弃,都为蜀人占有。入朝后,帝想治他的罪,因为能归附自己,于是赦免了他。晋高祖即位的第二年,任命他为凤州防御史,加封检校司徒,碰上毋亲去世守丧,丧期满后起用,任内客省使 右监门卫大将军。天福六年(941),高祖幸临邺都,调任宣徽北院使兼判三司,加封检校太保。七年,少帝即位,任右领军卫上将军,赐与竭诚翊戴保节功臣名号。八年,出镇郑州, 加检校太傅。开运二年(945),调任安州防御使。不久,上表称说有病,下诏准允随其自便,他回到上蔡,在驿馆去世,当时是开运三年四月。刘遂清生性特别孝顺,任淄川郡守时,从北海迎接他的毋亲到淄川来,他毋亲到了郡境之后,刘遂清在路旁奔跑,‎ - 26 -‎ ‎ 拉着马缰陪着毋亲走了几十里,前来观看的父老乡亲密得像围墙一样,当时的人为有这样的好官感到荣礼。刘遂清一向不曾读过诗书,但多计策谋略,主管三司时,每次发给百官俸禄,都与判官商议说 "这些人不一定都有才能,很多是世衾俸禄的人家,应该汰除那些污浊的人,留下那些清廉的人。”有人回答说 "从前唐朝浑 郭 颜 段四家,每一次赦免令下来,都以一个儿子任官,已成为常制;并且继续奖赏施与恩泽,成为国人的美谈,没有因按月领取俸禄而想淘汰他们的,这恐泊不妥当。”舆论因此责怪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野兴 陆游 鬓边莫笑久星星,造物常钟我辈情。‎ 每带余酿蹋花影,又和残梦听莺声。‎ 轩窗风过书答乱,洲渚潮生钓艇横。‎ 韩子未除豪气在,文章都待不平鸣。‎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诗人自嘲衰老,说造物主常常钟情于我,很久以来我就已经两鬓斑臼了。‎ B. 颔联写诗人的雅兴,常常带着几分醉意月下赏花,朦胧的睡梦中听莺鸣。‎ C. 一个“横”字形象地写出了钓艇随意停放的状态,又写出诗人自适自足的情态。‎ D. 全诗紧扣标题,蹋花影、听莺声、读书、垂钓,从白天到晚上,层次清晰。‎ ‎15. 最后一联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思想感情:借韩愈赞扬孟郊“不平则鸣”的典故,表明自己也会像韩愈一样,豪气尚存,心系国家与时政,写出“鸣不平”的文章。作用:升华诗旨,丰富了诗人的形象。颔联和颈联写诗人蹋花影、听莺声、读书、垂钓的生活,似乎只是醉心于田园隐居的生活,但从尾联可知,诗人仍然豪气满怀,关心时政,诗人的形象因此而更加丰满。‎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 - 26 -‎ 项,“从白天到晚上”错,应是从“晚上到白天”,颔联写晚上的活动,颈联写白天的活动。‎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以及分析诗句的作用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诗句的作用要结合诗句所在的位置以及诗句的内容来答。‎ 尾联“韩子未除豪气在,文章都待不平鸣”,其中“韩子”是指“韩愈”,“不平鸣”语出唐代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意思是,事物碰到不平就会发出声响。后用来比喻人遇到不平的事情,必然要奋起有所申诉和陈述。这是用典。陆游在这里是正用典故,“豪气在”既是夸赞韩愈心系国家,敢于指斥朝政弊端,写出“鸣不平”的文章,豪气尚存;也是自我勉励,表达自己也会像韩愈一样心系国家,敢于斥责主和派,写“鸣不平”的文章。‎ 作用:文章前三联写自己月下赏花、饮酒,梦醒听鸟鸣;读书、垂钓,似乎醉心于隐居生活,不再关心朝政;但尾联一出,我们发现作者依然豪气满怀,敢于“鸣不平”,这样写与前三联共同塑造了诗人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同时尾联作为文章的结尾,升华了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三)名篇名旬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阐述学与思的关系,《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一句写琵琶女调弦校音,信手弹来,而在诗人看来则是“________”。‎ - 26 -‎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含蓄地表明词人杀敌卫国的壮志以及渴望重新得到任用的心情。‎ ‎【答案】 (1). 吾尝终日而思矣 (2).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 转轴拨弦三两声 (4). 未成曲调先有情 (5). 持节云中 (6). 何日遣冯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论语•为政》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阐述学与思的关系,《荀子•劝学》中”“一句写琵琶女调弦校音,信手弹来,而在诗人看来则是”“运用典故,含蓄地表明词人杀敌卫国的壮志以及渴望重新得到任用的心情”。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臾”“拨”。‎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清华校园,历经百年鼎革以有今日恢宏的人文气象,跻身全球最美校园之列,实非幸致,而是数代清华人 、孜孜营建的心血积累。在对清华校园做出卓越贡献的建筑家中,论时间跨度之长、作品数量之盛、规划筹谋之妙、设计淬冶之精,关肇邺院士可谓 。‎ 作为一校文脉之所系,( ),是大学精神的守护者。1982年冬,清华大学图书馆三期扩建工程正式启动,而这个重担便落到了刚刚从美国访学归国的关肇邺的肩上。面对重重考验,关肇邺近乎完美地完成了图书馆三期的设计。由此,建设时间跨度将近百年的清华大学图书馆与庄严肃穆的中央主楼、雄伟壮观的新天文台等众多建筑作品,以令人惊叹的手法精心组织成整体群落, ,新旧辉映,突显出清华学术传统的延绵启承与博大精深。‎ 时光的磨洗没有使关肇邺的建筑设计 ,相反,他对清华园空间文化的“结构性创造“与“基因级贡献“被时间擦拭得愈加清晰、明亮。关肇邺设计了清华建筑,不单成为推广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更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千方百计 一枝独秀 相得益彰 黯然失色 - 26 -‎ B. 殚精竭虑 一枝独秀 珠联璧合 相形见绌 C. 殚精竭虑 首屈一指 珠联璧合 黯然失色 D. 千方百计 首屈一指 相得益彰 相形见绌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大学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是图书馆,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 B. 大学的图书馆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 C. 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的标志是图书馆,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 D. 大学的图书馆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成为推广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更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 B. 关肇邺设计了清华建筑,不单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衡量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C. 关肇邺设计了清华建筑,不单成为衡量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更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 D. 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衡量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答案】17. C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二是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千方百计:想尽种种办法,用出种种计谋。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根据语境“孜孜营建的心血积累”,应选用“殚精竭虑”。‎ - 26 -‎ 一枝独秀:比喻技高一筹,优势明显。首屈一指: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语境是说肇邺院士在建筑方面居第一位,应选“首屈一指”。‎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语境是说新旧建筑结合得很好,应选“珠联璧合”。‎ 黯然失色:多比喻相比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相形见绌: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从前面“时光的磨洗”可知,应选“黯然失色”。‎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语句衔接补写,主要考虑上下文语境和语段的中心思想。‎ 根据上下文,括号中填的句子的主语应是“大学的图书馆”,据此可以排除A、C两项;另外,在逻辑顺序上,应该先写“文化地标”,再写“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据此可以排除D项。‎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画线句的语病有二处,一是“设计了”使得后面的句子主语是“关肇邺”,这样就换了主语。二是搭配不当,“推广……标尺”应是“衡量……标尺”;另外,“不单是……更……”递进的内容倒置了。三处都改对的是D项。‎ 故选D。‎ - 26 -‎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阅读下面的文字,仿照画线的句子,在空格处补写上相应的句子。‎ 青春里,我们向着梦想前进。跌倒过,成功过;①____;痛苦过,快乐过。总是,在悠悠的岁月中徘徊;②____;总是,在季节的交替中感受人生四季的美妙与韵律;③____。‎ ‎【答案】 (1). ①迷惘过,清醒过; (2). ②总是,在如春的生命中成长; (3). ③总是,在多愁善感中体悟青春的无奈与美好。‎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以仿写句子的形式考查。解答时既要仿形式更要仿内涵,形式要严格一致。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本题要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结合“青春里,我们向着梦想前进”及“跌倒过,成功过”“痛苦过,快乐过”分析,①处主要讲在青春的道路上的状态,而且需要两个形成对比的状态。②处是对“总是,在悠悠的岁月中徘徊”仿写,句式需要保持一致,内容和前面形成对比,主要讲“成长”“进步”等。③处是对“总是,在季节的交替中感受人生四季的美妙与韵律”仿写,句式需要保持一致即可。‎ ‎21.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漫画寓意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使用“生存”“发展”“安身”三个词中的两个,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50字。‎ ‎【答案】安身之地,可有,不可恋,每一次跋涉,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别留恋安身之地的美好,别惧怕未来之旅的漫长,人生中最美好的景致,不就是在一次次的跋涉远行中才一一呈现的吗?在跨越千山万水后最劳累时寻觅一处安身之地,或许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解析】‎ - 26 -‎ ‎【详解】此题考核图文转换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分析漫画的题目主要有概括画面的内容,分析漫画的寓意,给漫画添加标题和解说词等题目,答题时首先立足于漫画的内容,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概括,然后注意漫画的劝诫意义,劝诫意义要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获取。本题要求根据漫画寓意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感语与思考。要求使用“生存”“发展”“安身”三个词中的两个,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50字。‎ 漫画分为两幅,第一幅画着一个人在沙漠中艰难跋涉,文字部分写着“为了发展,我们必须放弃稳定的安身之地”;第二幅是这个人夜晚时在一个地方栖息,文字部分写着“为了生存,我们又必须寻找一个稳定的安身之地”。这两幅漫画貌似矛盾,实际上富含人生哲理:要发展就必须舍弃安稳,经历风雨后,有一处安身之地是多么美好。‎ 考生可选择“发展”“安身”这两个词,表达对放弃安稳,勇敢追求理想的拼搏精神的赞美;也可以选择“生存”和“发展”,说明不发展就无法生存的残酷;还可以选择“生存”和“安身”,阐述人生的不同境界。注意修辞和字数的要求。‎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19年春节档,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口碑、票房双丰收。出乎很多人意料,导演郭帆本科念的是法学专业。郭帆从小便喜欢画画,1995年看过卡梅隆拍的《终结者2》后热血沸腾,心中燃起拍科幻片的梦想。高考时他也曾考虑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可当年北电导演系在山东没有招生计划。迷茫之中,家人表示希望他有一份安稳的工作。最终,郭帆听从了家人的意见。1999年秋天,他成为海南大学法学院的一名新生。‎ 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最后一场擂主争霸赛上,“四朝元老”陈更战胜了“两期擂主”孙晓婧,夺得冠军。最后夺得冠亚军的两位选手都是工科博士。陈更在北京大学,学的是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孙晓婧则在中科院就读,专业是空间环境及其效应。‎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例文:‎ 专业是决定成就的唯一条件吗?‎ 法学院毕业的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火遍全球,工科博士陈更、孙晓婧夺得《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冠亚军。这些人的专业似乎与他们的成就没有必然的关联,可见,专业并不是影响成就的很重要的条件。‎ 那么,读了普通大学的不理想的专业,或者读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是否就意味着普通的工作、普通的人生呢?人生是否出彩,与专业有关吗?如果无关,又与什么有关呢?‎ - 26 -‎ 想起鲁迅先生。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先后做了很多梦,一直想救人济世,后来却用他的如椽巨笔,担负起救国救民的道义。“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孤独寂寞中不忘自己的理想,在残酷丑恶的环境中坚持救国救民的梦想,这是多么难能可贵,正是这难为的梦想,艰难的行动,唤醒了国民麻木的灵魂,成就了一代文学巨人,成就了一代圣人。鲁迅先生所从事的工作也与他的专业无关,但他却成为了一座文学丰碑,这其中,对梦想的坚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导演郭帆不也说过,他从小便喜欢画画,1995年看过卡梅隆拍的《终结者2》后热血沸腾,心中燃起拍科幻片的梦想。可见,对梦想的坚持,可能比专业知识更加重要。‎ 人生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跑,学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并不代表你日后就能成功;学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也未必不能有所成就。成功靠的是数十年如一日不忘初心地努力坚持。一线巨星赵丽颖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她就读于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空乘专业,这是一所普通专科学校,毕业后就去打零工,但她喜欢表演,想当演员,最终,凭借冯小刚导演的赏识走上自己梦寐以求的演艺生涯。跑了七年龙套后,才被于正发现,演了《陆贞传奇》的女主。随后,事业蒸蒸日上,如今大红大紫。赵丽颖的经历充分证明,只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管你学了什么专业,都不会影响你的成就。你想过什么样的人生,就能过什么样的人生。‎ 那这是否意味着,专业学不学不重要?当然不是。“学法律的人,做事会特别有条理。如我们写东西,特别是条条框框的,连标点符号都会特别较劲,跟有强迫症一样。”这是郭帆曾经说过的话。郭帆没有随便“弄一下”。就是这样一个连标点符号都较劲的人,以法学生特有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开始构建这个庞大的科幻故事拍摄。‎ 一个原本以为文科生会更胜一筹的诗词比赛,却成为工科生的“神仙打架”,这让不少人有些不解。其实,在知识竞赛型的电视节目中,取得好成绩不仅要有超强的记忆力、大量的诗词储备,还关乎临场发挥、答题技巧、心理素质等等因素,对诗句精妙的理解、对诗歌深刻的阐释等,反而退居其次了。‎ 可见,综合素养的提升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由此提醒我们,成功与专业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对等,而与梦想、坚持、热爱的关系更密切。如果你学了喜欢的专业,你要好好把握,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为未来奠基;如果你学的专业不够理想,也不要气馁,学什么都能提升你的价值,加上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你一样可以像郭帆、陈更一样,脱颖而出!‎ ‎【解析】‎ - 26 -‎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两则材料均涉及“专业”与“成就”的问题。第一则材料中,《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毕业于海南大学法学院,《流浪地球》却火了,这说明“成就”与“专业”之间并不是必然的;而细读材料,“郭帆从小便喜欢画画,1995年看过卡梅隆拍的《终结者2》后热血沸腾,心中燃起拍科幻片的梦想”,这说明“梦想”“热爱”与“坚持”才是决定“成就”的关键因素。第二则材料中,《中国诗词大会》最后夺得冠亚军的都是工科博士,这说明艺不分文理。结合两则材料,法学对郭帆的导演事业肯定也有好处;而工科学识对陈更和孙晓婧的诗词理解也会有促进作用,可见人文素养、全方位的学识提升会拓宽一个人的生命空间,对他的“成功”有所帮助。‎ 参考立意:‎ ‎1、专业的精深固然很重要,但同时教育、人文素养,也不可或缺;‎ ‎2、专业不会影响人的梦想,影响梦想的是个人的热爱与坚持;‎ ‎3、艺术不分文理,自在人心;‎ ‎4、全方位素养的提升,迎来的将是一个更为开阔、更有厚度也更为丰富的人生。‎ 参考素材:‎ ‎1、孙晓婧在节目中所说,她当初选择空间环境专业,是因为小时候爸爸带她看星星看月亮,跟她讲“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激发了她对于世界的好奇心。陈更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深读诗词让我的生命更宽广厚重,能更耐心、更坚忍地面对艰深曲折的科研工作。”不仅是她们,更多的科学家们,也是在诗歌中找到滋养。数学家苏步青从事诗歌创作几十年,曾表示“深厚的文学、历史基础是辅助我登上数学殿堂的翅膀,文学、历史知识助我开拓思路,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对于爱好诗歌的人来说,诗歌绝不仅仅是一种可以量化的、可以考核的知识,而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感受世界的方式,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生活、一种智慧。而站上电视舞台也好,从事诗歌创作也好,都是这种诗心、诗意自然而然的显现而已。‎ ‎2、专业的精深非常重要,但通识教育、人文素养,也不可或缺。以前有句话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看重的是数理化学科实用性强、能培养理性思维;后来也有人反驳说“只会数理化,想想都后怕”,这是在说仅有理性思维还不够,还得从人文和社会学科中,提升自己的全方位素养。学文科专业的,有些理工科思维也挺好。学理工科专业的,也不妨涵养点文科素养。文理兼备的,还该提升下艺术和运动方面的能力。现在多个省份着手要实行高考文理不分科的政策,许多大学里也开设文理兼得专业融通的“博雅”式教学,这都是尝试促进思维融合的实际举措。 而全方位素养的提升,打开的将是一个更为开阔、更有厚度也更为丰富的人生。‎ ‎3、“确定一个梦想吧,这特别重要。”郭帆回忆道。‎ - 26 -‎ 这是郭帆能坚持下来的原因。不会电影前期后期知识,他靠自学弥补;缺乏专业指导,他努力于2009年考上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电影梦的实现越来越近。‎ ‎2010年至2014年,郭帆导演拍摄了两部电影——《李献计历险记》和《同桌的你》。尤其是《同桌的你》上映后,“三天过亿,九天破三亿”,票房成绩优异,郭帆被外界誉为80后“新锐”导演之一。‎ 也就是在2014年,电影局派了五名年轻导演去美国学习,其中就有郭帆。好莱坞的工业流程令他叹为观止,感觉中美之间的差距至少20年,回国后便一直想办法提升中国电影的工业水准。郭帆想为国产电影争口气,拍一部属于中国的科幻电影。‎ 结构示例:题目《专业是决定成就的唯一条件吗》,开头概述材料,提出,可见,专业并不是影响成就的很重要的条件。接着以鲁迅为例,证明专业和成就之间的关系并不对等;然后再回到郭帆导演的梦想上来,证明,梦想可能比专业更重要。然后以赵丽颖为例,再次证明,对梦想的坚持会让你取得更高的成就,而专业并非阻挡你前进的绊脚石。接着提出,专业难道一点作用也没有吗?再以郭帆为例,说明他学的法律对《流浪地球》的成功也功不可没,然后以陈更和孙晓婧为例,证明综合素养的提升相当重要。最后指出,学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就要好好学习,学了不喜欢的专业也不要气馁,专业并不是决定成就的唯一条件。‎ ‎【点睛】带有思辨色彩的文章,总给人以深刻感、新颖感。平时怎样才能提高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呢?思辨能力直接反映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是合格中学生必备的素质。我们可以在写作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形成以下十种辨证分析能力:①矛盾分析;②现象与本质分析; ③数量与质量分析; ④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⑤因果分析;⑥必然性与偶然性分析;⑦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⑧内容与形式分析;⑨内因与外因分析; ⑩纵向与横向分析。‎ ‎ ‎ - 26 -‎ ‎ ‎ - 2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