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安达七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寒假考试(3)语文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安达七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寒假考试(3)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三 ‎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汉字美学 骆冬青 ‎   汉字美学要关注汉字独特的美学创造的智慧,即汉字构造的原则。汉字的造字原理,以许慎《说文解字》所论影响最为深远。甲骨文的发现,固然令汉字造字在人们的视野中变得更加复杂,来自远古的蛮荒之气、野性的思维,渗透到原初的汉字形态中,值得我们从美学思维的层面进一步探索;许慎揭示的“六书”说,在思维层面对汉字的造字原理,做出了堪称经典的阐说,或许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补正,但其无疑已为探讨汉字美学提供了一种深刻的致思方向。汉字构造以象形为根基,图象先于声音的原理,就是造字层面上的美学阐论。汉字美学真正的起点,正在汉字创造的美学原点之中。‎ ‎   这种关于造字的美学探索,也就与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以及楷书的不同书体的变易有关,更与汉字最终的“方块字”形态相关。其中奥妙,虽与书写的物质变迁、技术要求等相关,却更应当在一种美学的思维下予以理解。但最根本的,却在于汉字造字的美学原则的探索。这些原则的发现,当与汉字创生的原初情境息息相关。‎ ‎   由此原理、原则的探索,自然引入关于汉字美学、汉字文化精神的探讨。汉字之中的文化积淀,是与汉字的构成相关的。例如,一个“中”字,一个“道”字,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内核,需要多少部论著才能阐释清楚?西方文字也有类似情形,汉字之不同则在于字形、字音的分析中已经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史的内容,这种对中国文化史内容的积淀,成为汉字美学又一深刻的方面。若深究“文”①之含义,则“文化”本身即为“审美化”的重要体现。所以,在汉字中积淀的文化史,包含着许多美学的内容,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还是一种哲学。而这些内容,与其他文字不同,是深刻地蕴涵于汉字的训释之中的。训诂学或传统的小学②之所以重要,显然并非“识字”那么简单。或者说,广义的“识字”,正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审美的感悟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   汉字“偏旁”的构成,形成了一个稳定而持久的谱系。这当然与汉字创造时的物质条件相关,但是,汉字之所以能够长久地应对物质世界的变迁,灵动自如地承担复杂的表达任务,自是与汉字的特点相关。汉字本身内在的美学谱系与汉字观照世界的方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联。许慎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这里的“俯仰”“观象”、“观法”,“近取诸身”等,昭示了文字与世界建立关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却在文字本身中如同活化石般被凝定。‎ ‎   汉字美学的蕴涵,不妨说是无尽的。中国文化的蕴涵,在汉字美学中具有相当充分的体现。从汉字到汉语,当是一个更广远、更深邃的美学境域。可是,“汉字美学”的独特性,却可以自成一体,与“汉语美学”并非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我们瞩目于“汉语美学”,但更注重“汉字美学”的奠基性。‎ ‎(选自《文史知识》《汉字蕴涵的美学》)‎ ‎【注】①文:许慎《说文解字序》:“文者,物象之本。”②小学: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隋唐以后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总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许慎的“六书”说对汉字的造字原理作出了经典阐释,不需要进行进一步归纳和补正。 B.汉字在对字音字形的分析中就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史内容,类似情形也出现在西方文字中。 C.汉字内在的美学谱系与其观照世界的方式间的关联,是其能长久灵活地承担表达任务的原因。 D.汉字美学具有独特性,可自成一体,它虽然只是“汉语美学”的一部分,却是其基础所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列举“甲骨文”和“六书”两个事例,对比鲜明地论证了研究汉字构造原则是探索汉字美学的开端。 B.作者以许慎包羲氏治理天下的话为论据,论述了汉字与世界建立深刻关联的过程。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汉字中的文化精神,彰显了作者关注民族传统文化的立场。 D.全文围绕对汉字构造美学原则的探索,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其在汉字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只有对汉字造字的美学原则进行深入探索,才能投到汉字美学真正的起点。 B.只要深入了解汉字的造字原理及蕴含的中华文化,就抓住了汉字美学的核心内容。 C.传统的小学并不只是简单地教人识字,也包含审美感悟等深刻的文化内涵,因而很重要。 D.具有无穷无尽蕴涵的汉字美学,能够相当充分地体现中国文化的蕴涵。‎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城市聆听 崔立 ‎   晚上。一个陌生来电,一个年轻男人的声音:“哥——”‎ ‎   我愣了一下,说:“你哪位?”‎ ‎   “哥,你不认得我,我也不认得你。你能听我说说话吗?”‎ ‎   “好。”‎ ‎   “哥,我很孤单,也很寂寞,在这个城市,我没有朋友,你不知道,我是多么的无助。以前在老家,我总是在想,将来一定要来大城市赚大钱,闯出一番天地来。真正来到这里,才感觉到万分的不易……”‎ ‎   我静静地听他说,他接二连三的话语,似乎也不想让我插嘴发表什么意见。‎ ‎   “……哥,你知道吗?我刚来第一个月的时候,找不到工作,把家里带来的钱也都花完了。有一晚,我还睡在了街边石椅子上,有点冷,但睡着就不觉得冷了。我刚睡着,就被几个巡逻的警察给吵醒了,叫我别睡那里……”‎ ‎   “一切都会好的。”‎ ‎   “对。谢谢你,哥。”‎ ‎   又一个晚上。又一个陌生来电,“哥。”‎ ‎   我笑了,说:“你好啊。”‎ ‎   陌生男人想不到我那么客气,不好意思起来,说:“哥,没打扰你休息吧?”‎ ‎   “没事,你说吧。”‎ ‎   “哥,知道吗?在这个城市,我是迷路的人,找不到方向。我是一个工头老乡介绍来的,老乡说,大上海,遍地都是钱,只要弯弯腰,你就能把钱捡起来。可是,并不是这样的……”‎ ‎   我认真地听他说,屏住呼吸没有说话,我怕我的呼吸声影响了他讲话的气氛。‎ ‎   “……哥,我干了一个月,问老乡要钱,老乡说投资方还没给钱。干了三个月,再要,老乡说投资方资金周转不过来。干满半年,老乡竟然不见了。我们就问投资方要钱。投资方拿出签收单给我们看:原来老乡携款跑路了啊!我们一大帮子人就去投资方那里去吵、去闹。闹到后来,投资方只好再结工钱给我们。我们是不是有点不地道?”‎ ‎   “一切都会好的。”‎ ‎   “对。谢谢你,哥。”‎ ‎   多年之前,一个人站在街角的封闭式的电话亭前,落日的余晖照在他疲惫的身上,不时有路人不无鄙夷地从他身边走过。‎ ‎   他给家里打了个长途。‎ ‎   “你都习惯吗?工作累吗?想家了吗……”妈的问题像连珠炮一般。‎ ‎   “我很好,您放心吧,一切都很好……”他是想笑的,但笑不出来,寻了个理由,匆忙挂了电话。‎ ‎   电话挂了,他没有离开。他有倾诉的想法,许多无法和熟人去说的苦闷与难过。‎ ‎   他拨了一个陌生号码。一个女人的声音,说:“你找谁?”他说:“我是来这个城市打工的,我能和你说说话吗?”电话挂了。‎ ‎   在他拨了第七个陌生电话,是一个男人的声音。‎ ‎   他说:“我是来这个城市打工的,我能和你说说话吗?”‎ ‎   男人说:“可以呀。”‎ ‎   他说:“我来这个城市一个月,太苦了,你知道吗?蚊子特别多,第一晚我都没睡着。还有,这里养了一条大狗。那狗白天虽然是拴着的,可很吓人。见人吼两声,能把人给吓尿了。到了晚上,这狗就被放了出来,说是为了看家护院。我就不敢开门,天一黑关在屋里。和我一起上班的几个年轻人,他们住得近,晚上可以回家,我只能呆在这里。白天我们几个人去干活,去挖那大大的树穴。挖树穴我挖不动,一天勉强挖了一个。老板眼睛瞪我,很不满意。老板让我给树浇水,那长长的管子,那重重的机器,都是我从没干过的。浇过水,我身上脏兮兮的像是从河里捞出来的……”‎ ‎   他还说:“我想家了,我想过放弃,想过回家,但我又不能回家……”‎ ‎   “一切,都会好的。”‎ ‎   “对。谢谢你,”‎ ‎   电话挂了。他的心头却暖暖的,是倾诉过后的放松,还有别的什么。‎ ‎   那个人,是我。‎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个倾诉者刚来城市时花光了在家带来的钱,晚上“睡在了街边石椅子上”,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工在城市环境中的生存困境。 B.第二个倾诉者在谈到老乡携款跑路后一大帮子人找投资方吵闹要来工钱时,说“我们是不是有点不地道”,表现了农民工无奈与善良。 C.“我静静地听他说”“我认真地听他说”“一切都会好的”,这些情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充分表现了“我”对倾诉者的尊重和鼓励。 D.小说表现了三个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遭遇,他们的遭遇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工作压力巨大,以致于通过向陌生人诉说才得以缓释。 2.将小说的题目“城市聆听”改为“打工倾诉”好不好?请简要说明。 3.小说将“我”当年进城打工的遭遇放在了最后,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潮打空城寂寞回 刘宜庆 ‎   1907年4月15日,朱偰出生在浙江海盐县小虹桥外祖父家。此时,他的父亲朱希祖在日本留学。“海滨孤城,人烟寥落,小楼一角,兀峙河畔”,这就是朱偰的诞生之处。1913年,朱希祖担任北京大学预科教授,接家眷北上。朱偰告别江南,定居京城。‎ ‎   朱偰进入北大时,新文化运动尚未落潮,他所承受和赖以成长的思想营养,仍是科学与民主精神时代的日月光华。当时的北大,在学术上实行“兼容并包”的方针,自由讲学,自由研究,学术空气极为浓厚。正是在这种氛围下,预科完成后,朱偰转入政治学系。从周鲠生先生学国际公法及外交史,从高一涵先生学习政治思想史,从马寅初先生学经济学,还选修了一些史学系的课程。‎ ‎   1928年8月24日,随着法国邮船“阿托斯第二号”缓缓离开上海港口,朱偰在船上挥手告别送行的亲友,告别故国家园,留学德国。四年后,朱偰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回国,任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年仅二十六岁。朱偰常针对当时国内的财政热点问题——废银圆实行纸币制、关税自主等做专题讲座,在各大报刊发表论文,声名鹊起,并使中央大学经济系以联系实际而著称,大盛时誉。‎ ‎   财政学是朱偰的专业,在文学艺术和文物考察方面,他拥有广阔的舞台。在文学创作方面,朱偰先后有几部游记作品出版。《行云流水》等四部游记作品,写山川名胜,展人文底蕴,被誉为“新徐霞客游记”。‎ ‎   1935年6月,朱偰听闻北京的形势危急,开始对北京的城市规划、宫殿苑囿、寺庙陵寝进行研究,并于当年夏天返回北京,实地测量摄影,摄影五百余幅,完成了《元大都宫殿图考》《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北京宫阙图说》三部专著,为后人留下珍贵的资料。‎ ‎   在抗战大时代,朱偰写了大量的诗文,以诗记录中日之间的战事。战火毁掉了他精心准备的《中国货币问题初稿》,但他无暇悲伤。报刊上不断出现他抨击日寇侵略、研究战时经济的文章。1955年3月,朱偰被任命为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主管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 ‎   第二年8月,朱偰接到紧急报告,许多人在城南拆毁明代的古城墙。朱偰心急如焚,立刻赶到毁城现场。高高耸立的古城墙,成为一堆瓦砾废墟,已经拆到了中华门城堡附近。著名的石头城遗址被拆得面目全非,幸好最有代表性的地段鬼脸城还未拆除。‎ ‎   令朱偰感到痛心疾首的是,把古石头城上拆下的条石,敲成小石子用来铺路。东吴和南朝的遗迹,南京最古老的一段城墙,顿时灰飞烟灭。焦急万分的他,赶到南京市政府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坚持要保护鬼脸城。他四处奔走,联合社会各界共同呼吁,并电告文化部。‎ ‎   9月23日,朱偰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南京市城建部门不应该任意拆除城墙》一文。这篇文章被《光明日报》转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朱偰为了保护南京城墙,对南京方面的批评,成为他被打为“右派”的祸根。1959年,被打入另册的朱偰,被派到出版社当编辑,并时常被发配到农场,进行割麦子、拉板车、垒猪圈等重体力劳动。在生命的低谷之中,他精神是高扬的,以历史人物为素材,写了一些作品。1966年八九月间,朱偰遭遇连续抄家。抄家之后是无休止的批斗。1968年7月15日,不堪忍受的朱偰以决绝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   朱偰去世10年后,南京图书馆为他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终生至交刘海粟送来挽联:“真理长存,铁骨丹心昭百世;是非论定,文章经济耀千秋。”‎ ‎(摘编自《名人传记》)‎ 相关链接:‎ ‎   ①在比较中国长安、洛阳、金陵、北京四大古都之后,朱偰说:“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摘自《朱偰:用生命守护南京明城墙》)‎ ‎   ②朱偰之子朱元曙在《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一文中说:“父亲把南京的文物古迹融入自己的生命,也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南京的文物古迹,他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吞吐千古的伟业。”‎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偰幼时一直生活在江南,六岁时父亲朱希祖从日本留学归来,任职于北京大学,朱偰便随着父母定居北京。 B.朱偰在北大期间,受到了新文化运动中科学、民主精神的有益影响,同时,北大自由的学术氛围也为他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C.朱偰学的专业虽然是财政学,但在其他领域也有建树,他曾创作出被誉为“新徐霞客游记”的《行云流水》等四部游记作品。 D.当听闻北京形势危急,朱偰便投入到对北京城市、宫殿等的研究之中,从中可以看出他身上具有强烈的爱国热忱和历史责任感。‎ ‎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 A.传记题目颇具诗意,不仅增强了传记的文学色彩,而且还有暗示文章主旨的作用,体现了对朱偰的追忆,并对他生前不被理解、遭遇悲惨深感不平。 B.朱偰之所以能成为中央大学经济系最年轻的教授,主要得益于他在北大时师从周鲠生、高一涵、马寅初等著名学者以及留学德国,获得了博士学位。 C.朱偰通过将金陵与长安、洛阳、北京做对比,使人们认识到了金陵在文学、历史、民族精神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价值,从而改变了人们对金陵古都的传统看法。 D.抗战时期,朱偰积极投入到抗日救国行动中,他以诗文为刀枪,对日寇的侵略不断抨击,连《中国货币问题初稿》不幸毁于战火,他也没顾上悲伤。 E.朱偰为了保护南京的明代古城墙,四处奔走呼吁,遭到损坏的城墙虽然得以保存,他却因此被打成“右派”,最终在非人的折磨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3.“真理长存,铁骨丹心昭百世;是非论定,文章经济耀千秋”是对朱偰一生最好的总结,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这副挽联内涵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   铁哥,姓伽乃氏,迦叶弥儿人。性颖悟,不为嬉戏。从那摩入见,帝问谁氏子,对曰:“兄斡脱赤子也。”帝方食鸡,辍以赐铁哥。铁哥捧而不食,帝问之,对曰:“将以遗母。”帝奇之,加赐一鸡。世祖即位,幸香山永安寺,见书畏吾字于壁,问谁所书,僧对曰:“国师兄子铁哥书也。”帝召见,爱其容仪秀丽,语音清亮,命隶丞相孛罗备宿卫。先是,世祖事宪宗甚亲爱,后以谗稍疏,国师导世祖宜加敬慎,遂友爱如初。至是,帝将用铁哥,曰:“吾以酬国师也。”于是铁哥年十七,诏择贵家女妻之,辞曰:“臣母汉人,每欲求汉人女为妇,臣不敢伤母心。”乃为娶冉氏女。‎ ‎   二十四年,从征乃颜,至撒儿都之地,叛王塔不台率兵奄至。铁哥奏曰:“昔李广一将耳,尚能以疑退敌,况陛下万乘之威乎!今彼众我寡,不得地利,当设疑以退之。”于是帝张曲盖,据胡床,铁哥从容进酒。塔不台按兵觇伺,惧有伏,遂引去。‎ ‎   成宗即位,以铁哥先朝旧臣,赐银一千两、钞十万贯。他日,又赐以玛瑙碗,谓铁哥曰:“此器先皇所用,朕今赐卿,以卿久侍先皇故也。”大德元年,加光禄大夫。三年,乞解机务,从之。仍授平章政事、议中书省事。平滦大水,铁哥奏曰:“散财聚民,古之道也。今平滦水灾,不加赈恤,民不聊生矣!”从之。十年,丁母忧,诏夺情起复。辽王脱脱入朝,从者执兵入大明宫,铁哥劾止之,王惧谢。从幸缙山饥民相望铁哥辄发廪赈之既乃陈疏自劾帝称善不已武宗即位,赐金一百两,加金紫光禄大夫,遥授中书右丞相。有诉宁远王阔阔出有逆谋者,命诛之。铁哥知其诬,廷辨之,由是得释,徙高丽。‎ ‎   仁宗皇庆二年薨,赐赙礼加厚,敕有司治丧事,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秦国公,谥忠穆。‎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幸缙山/饥民相望铁哥/辄发廪赈之/既乃陈疏自劾/帝称善不已/ B.从幸缙山/饥民相望/铁哥辄发廪赈之/既乃陈疏自劾/帝称善不已/ C.从幸缙山饥民/相望铁哥/辄发廪赈之/既乃陈疏/自劾帝/称善不已/ D.从幸缙山/饥民相望/铁哥辄发廪赈之/既乃陈疏/自劾帝/称善不已/‎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师是中国历代帝王对于宗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人所给予的称号。我国获得国师称号的,一般从北齐时代法常开始。 B.夺情起复,又称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D.敕有司,敕,特指皇帝命令或诏书;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铁哥侍奉母亲讲孝心。太宗赐鸡给他吃,他却要拿回去给母亲吃;帝王下诏让他娶贵家女为妻,他却以母亲希望他娶汉人女为妻为由拒绝。 B.铁哥随王出征有谋略。他随王征讨乃颜,与叛王塔不台的军队突然遭遇,他建议帝王布下疑兵之阵,塔不台担心有埋伏,于是带领军队离开。 C.铁哥为臣聪明有智慧。成帝即位后,赐给铁哥丰厚的财物并进爵,表示因为他是旧臣,铁哥明白成帝想他辞官,于是主动辞去“机务”之职。 D.铁哥为官宽厚有担当。平滦水灾时,他上奏散财赈济灾民;阔阔出被诬陷谋反时,他极力争辩,使得阔阔出得以释放,迁移到高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先是,世祖事宪宗甚亲爱,后以谗稍疏,国师导世祖宜加敬慎,遂友爱如初。‎ ‎②昔李广一将耳,尚能以疑退敌,况陛下万乘之威乎!‎ 三、诗歌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瑞鹧鸪·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韵①  ‎ ‎ 张元干②‎ 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馀春。 ‎ 风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须我辈人。雨后飞花知底数③,醉来赢取自由身。‎ ‎[注]①胡邦衡,名铨,南宋爱国名臣,题目中“新句”,作于其乞斩主和派秦桧等失败被贬后。②张元干,入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李纲麾下,遭秦桧陷害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③底数:事情的原委或始末。‎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次韵”,要求作者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本词是作者得胡邦衡新作之后以“次韵”方式写成的。 B.开头一句,借用杜甫《可叹》的名句“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用语峻峭,直写世事的变幻莫测。 C.第四句中的“同赋惜馀春”,既紧扣题目“次韵”二字,又暗含作者与胡邦衡有相同的命运、相同的情感之意。 D.下片“风光全似中原日”一句,承上转下,表明词人心中眼前风光与中原风光完全相同,为后文情感抒发做铺垫。 E.这首词的构思新颖,融世事于风景之中,如“雨后飞花”描写暮春时节雨后花落,也暗点南宋朝廷前途飘摇不定。 2.这首词表现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四、默写题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化无情之物为有情,抒发了感时伤世之情;李煜的《相见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化无形之情为有形,写出了亡国的哀思。‎ 五、语言表达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 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②__________________。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8.把下面的词语扩写成一段描写性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连贯、生动。(100字左右)‎ ‎   秋天   笑脸   丰收   田地 六、材料作文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寒假开始,各类冬令营便拉开了招生序幕。“军事冬令营”、“游学冬令营”等兴起多年的形式已不新鲜。“情商冬令营”也因为孩子的心理、情绪等问题屡屡显现而走红,受到家长的热捧,开始为孩子报名各种情商冬令营。这种情商冬令营的特点是:老师与学生围坐在一个屋子里,模拟各种人物、场景、情况,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树立价值观、调节心态、建立人际关系、增强抗压能力等。 ‎ 你对“情商冬令营”现象是如何看待的呢?请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1.C; 2.A; 3.B 解析:1.A“不需要”错,原文是“或许可以”;‎ B“类似情形”指的不是前一句的内容;‎ D“它虽然只是‘汉语美学’的一部分”错,原文末段说“与‘汉语美学’并非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2.“对比鲜明”错 3.“就抓住了汉字美学的核心内容”错,原文第一句只是说“要关注”‎ ‎2.答案:1.D; 2.不好。‎ ‎①表意上,“城市聆听”已经暗含了“打工倾诉”的意思,若改为“打工倾诉”,却不一定意味着“城市聆听”。‎ ‎②人物上,小说重点表现了我由当年的“倾诉”者成为了现在的“聆听”者。‎ ‎③主题上,以“城市聆听”为题,更能彰显城市要关注农民工的工作、生存和精神诉求的主题。 3.①从情节上看,三个故事高度相似,顺叙排列,难免使读者产生单调之感,而这样处理是一种倒叙的叙述方式,使小说形成一定的起伏,避免了平铺直叙。‎ ‎②可以造成“我”的角色逆转,突出主题,前两个农民工正是当年“我”的身影,我耐心聆听他们是因为当年他人耐心地聆听了“我”,“我”的角色逆转,更有冲击力,更突出了每个人都需要心灵关爱,心灵关爱需要传递的主题。‎ ‎③先设疑,再释疑,可以吸引读者,前两个故事中,“我”对陌生人的电话骚扰无条件倾听的态度令人生疑,似乎不合情理,读者急欲一穷究竟,结尾才搞清原由,得到合理解释,产生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加深读者印象。‎ 解析:“他们的遭遇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工作压力巨大”不当,第一个农民工主要倾诉的是精神上的“孤单”,第二个农民工主要倾诉的是物质上的“工资”(被骗)“我”当年倾诉的是生活环境之差和工作之苦,各有侧重。‎ ‎3.答案:1.A; 2.AD; 3.①彰显了他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领域都追求着真理,曾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仍以赤子之心对待自己的国家,保持着独立不屈的人格精神。‎ ‎②他在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写出了大量专著,他的精神和在事业上做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解析:1.“六岁时父亲朱希祖从日本留学归来”说法错误,文中没有信息证明父亲是在他六岁时留学归来的。 2.B“最年轻的教授”不准确,文中说“任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年仅二十六岁”;“主要”一词程度轻重不当。‎ C“使人们认识到了金陵在文学、历史、民族精神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价值,从而改变了人们对金陵古都的传统看法”分析有误,相关链接中强调的是他对金陵的认识。‎ E“遭到损坏的城墙虽然得以保存”错误,文中说“高高耸立的古城墙,成为一堆瓦力废墟”。‎ ‎4.答案:1.B; 2.C; 3.C; 4.①在这之前,世祖侍奉宪宗很是亲密友爱,后来因为谗言而稍稍疏远,国师劝导世祖应该更加恭敬谨慎,于是他们又像当初那样亲密友爱。‎ ‎②从前李广一个将领罢了,尚且能凭借疑兵退敌,何况陛下有万乘的威严呢!‎ 解析:2.“皇帝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中的“皇帝”错,应是“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 3.“铁哥明白成帝想他辞官”于文无据。 4.【参考译文】‎ ‎   铁哥,姓伽乃氏,迦叶弥儿人。禀性聪慧过人,不喜欢玩耍。跟随那摩入朝拜见太宗,太宗问是谁家的孩子,那摩回答说:“是哥哥斡脱赤的孩子。”太宗正在吃鸡,停下来把鸡赐给铁哥。铁哥捧着鸡不吃,太宗问他,他回答说:“将要把它留给母亲吃。”太宗很惊奇,又赐给他一只鸡。世祖登上帝位,到香山永安寺去,看见墙上写的“畏吾”字,问是谁写的,僧人回答说:“是国师哥哥的儿子铁哥写的。”帝王召见他,喜欢他容貌仪表的清秀优雅,美丽脱俗,说话的声音清脆响亮,下令让他在孛罗丞相府充当卫士。在这之前,世祖侍奉宪宗很是亲密友爱,后来因为谗言而稍稍疏远,国师劝导世祖应该更加恭敬谨慎,于是他们又像当初那样亲密友爱。到这个时候,帝王将要人任用铁哥,说:“我用这种方式来酬谢国师。”在这时铁哥十七岁,下令让他选择身份高贵人家的女子作为妻子,他推辞说:“我的母亲是汉人,常常想要我娶汉人的女子为妻,我不敢伤了母亲的心。”于是替他娶冉氏的女子为妻。至元二十四年,跟随世祖征讨乃颜,到撒儿都这个地方,叛王塔不台率领军队突然到达。铁哥上奏说:“从前李广一个将领罢了,尚且能凭借疑兵退敌,何况陛下有万乘的威严呢!现在敌众我寡,又没有有利的地势,应当设置疑兵来击退他。”于是世祖下令撑开曲柄伞,坐在轻便的坐具上,铁哥从容地敬酒。塔不台按兵不动,偷偷观察,害怕有埋伏,于是带领军队离开。成宗登上帝位,因为铁哥是先朝旧臣,赐给他白银一千两、铜钱十万贯。另一天,又赐给他玛瑙碗,对他说:“这是先皇用过的器具,我现在赐给你,是因为你长期侍奉先皇的缘故啊。”大德元年,加官为光禄大夫。大德三年,请求解除参与机要事务的职责,同意了他的请求。仍然授予平章政事、议中书省事的官职。平滦发生大的水灾,铁哥上奏说:“发放财物聚集百姓,这是自古以来的做法。现在平滦发生水灾,如果不加以救济,老百姓就没有办法生活了!”听从了他的建议。大德十年,母亲去世,诏令铁哥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辽王脱脱入朝觐见,跟随的人带着兵器进入大明宫,铁哥阻止了他们,辽王害怕、道歉。跟随帝王到缙山去,一路上看到饥饿的老百姓连绵不断,铁哥就打开粮仓赈济灾民,接着上疏陈述自己的过错,弹劾自己,帝王连连称好。武宗登上帝位,赐给他黄金一百两,加封金紫光禄大夫,授予他中书右丞相的官职但不须到任。有人控告宁远王阔阔出有谋反的意思,下令诛杀他。铁哥知道他是被诬陷的,在朝廷上争辩,因此阔阔出得以释放,迁移到高丽。仁宗皇庆二年去世,赐给他家的礼物很丰厚,下令主管部门的官吏治理丧事,赠给他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的封号,追封为秦国公,谥号忠穆。‎ ‎5.答案:1.BD; 2.变幻莫测的世事、漂泊不定的生活的忧虑;对千古志士以及自己政治理想破灭的悲伤;对政治上遭受迫害、抑郁不得志的愤慨;对远贬的友人深切同情、怀念、安慰;对故国的留恋与惋惜。‎ 解析:B项错在不是“直写”,而是“暗写”,是借自然景象来写社会、世事。‎ D项“词人心中眼前风光与中原风光完全相同”表述错误,应是眼前风光与昔日相同,强调物是人非。‎ ‎6.答案:1.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 2.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解析:‎ ‎7.答案:就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血液中药物浓度会渐渐上升;药物浓度不是越高越好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根据前文“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及限制条件“但若使用不当”可知,第①处应填药物使用不当的结果,更多从身体健康角度谈论。根据“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可知,第②处所填内容应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有关;根据“随着时间推移”可知,第②处还谈及浓度的升高。根据“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可知,第③处应填关于浓度与健康的关系的句子。‎ ‎8.答案:秋天的田地里,到处都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像被铺上了一层金子,稻穗鼓着大肚皮,涨得要破裂似的;一朵朵棉花咧开了小嘴,高粱也笑弯了腰……人们忙着收获,暂时的劳累挡不住那一张张惬意的笑脸。‎ 解析:‎ ‎9.答案:略 解析:立意提示,作文要求谈对“情商冬令营”现象的看法,这是内容上的任务驱动,考生必须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谈其他角度都视为偏离题意。就“情商冬令营”来说,可以赞同,理由是 ‎(1)这是对教育中只重视智力教育的一种纠偏,为杜绝有知识没教养的学生不断出现做了积极的努力。‎ ‎(2)情商和智商同样重要,两者并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3)可以改变一下家长的错误观念,也可以反对,理由是:培养孩子的情商,不可能一蹴而就,情商教育需要的是“水滴石穿”的日常功夫,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系统的情商培养,更需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需要家长及学校教师尽到情商教育的责任,要避免陷入情商教育是可以通过短期培训得来的误区。‎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