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科普文章阅读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科普文章阅读 学案 一、(2018·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京降半旗迎国家公祭日 民众冒雨为遇难者致哀 鹿琳 沈峥嵘 2016年12月13日,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苍天有感垂泪,南京细雨如诉。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此后一个多月时间里,30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被日军以各种方式屠杀,南京城内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毁。如果以秒来计算,平均每隔12秒就有一条生命殒丧于日军暴行! 12月13日上午7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升国旗、下半旗仪式。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为79年前惨遭日寇杀戮的30万冤魂而半垂,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悼念中国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先烈和民族英雄。 10:01分,凄厉的警报声再次在南京上空拉响。纪念馆内,和平集会广场上,参加悼念的各界人士着黑衣,戴白花,肃立默哀;所有人脱去雨衣上的帽子,低头静默,任雨水浇注于全身,生怕任何的不敬有碍对死难者的哀思。 “作为南京人,我从小听着警报声长大。我曾在高一时探访鱼雷营丛葬地。就在今年,学校高二年级公开班会还模拟了远东国际法庭的审判。举行国家公祭仪式,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远离战争,让和平的光辉洒满人间。”学生代表、金陵中学高三学生彭抒文说,“历史不该遗忘,我辈更当自强。” “他们望着记忆,后人望着他们。”他们是南京大屠杀劫难中的幸存者,如今已白发苍苍。只要能走得动,他们就会出现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广场上,参加和平集会,今年也不例外。 “被杀害的儿子永不再生;被活埋的丈夫永不再生;悲苦留给了被恶魔强暴了的妻;苍天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经减至107人,只要能走,他们都来悼念,悼念亲人。 幸存者杨翠英今年已经92岁高龄,但每年12月13日,她一定要到纪念馆中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前,因为亲人们都在这儿。 日本爱好和平的友人松冈环女士也出现在公祭日活动现场,这是她连续三年参加这个仪式,第90次来中国南京。在仪式正式开始前,松冈环特意走到幸存者们身边,弯下身躯,向他们一一致意慰问。 “我以无以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双手抚摩那三十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盼/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崛起……”这样的诗文镌刻在纪念馆雕塑石碑上,是民族儿女的赤子之心、家国情怀。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解放军73602部队盛建忠说,中国人民解放军会铭记血的教训,化悲痛为力量,改革强军,实干兴军,保卫国家,捍卫和平,我们要自信而庄严地向世界宣告,敢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来自南京工、农、兵、科、学、企界的代表撞响和平大钟,3 000羽和平鸽振翅飞向天空。“今天,我们以国家的名义祭奠遇难的同胞,传递的是中华儿女珍爱和平的良好愿望,也希望警钟长鸣,警醒后人时刻牢记历史,让它不再重演。”知识科技界代表、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沈洪兵说。 白鸽放飞,雨中向上飞翔,人们耳畔依然回响着话音绵延的《和平宣言》,“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于冬雨中激发“莫忘国耻,圆梦中华”的力量。 (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 A.本则新闻的标题十分简洁贴切,整齐有力,既突出了新闻的主要事实,又吸引了读者的注意。 B.新闻描写国家公祭日这天细雨蒙蒙,既点明了当时的天气情况,又恰好映衬了人们当时哀痛的心情。 C.第二段交代了新闻的背景,叙述了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情况,通过数字解说有力地突出了日寇当年的暴行。 D.新闻中主要运用了议论与描写的表达方式,既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与态度,又突出了现场人群内心的感受,铿锵有力。 解析 “主要运用了议论与描写的表达方式”错,文中议论与描写的文字并不多,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CE ) A.高三学生彭抒文说,他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在班会上模拟了远东国际法庭的审判的情况,并表示历史不该遗忘,我辈更当自强。 B.107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他们每年都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广场,参加和平集会,并来到遇难者名单墙前悼念亲人。 C.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采用了多种仪式来悼念遇难同胞,包括升国旗、下半旗、拉响警报、撞响和平大钟、放飞和平鸽等。 D.松冈环女士先后90次来中国南京,并在仪式正式开始前,走到幸存者们身边,弯下身躯一一致意,说明日本国民已对历史作出深刻的反省。 E.无论是镌刻在纪念馆雕塑石碑上的诗文,还是各界代表的发言,他们都传达出中华民族共同的心声:历史要牢记,中华要崛起。 解析 A项, “自己在班会上模拟了远东国际法庭的审判的情况”错,原文第五段的表述是“就在今年,学校高二年级公开班会还模拟了远东国际法庭的审判”。B项,“ 来到遇难者名单墙前悼念亲人”错,由原文第八段可知,“到纪念馆中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前”的是幸存者杨翠英,并非所有幸存者。D项, “说明日本国民已对历史作出深刻的反省”于文无据。 3.请联系新闻内容,谈谈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的目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答本题,需从文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概括,如“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缅怀……先烈和民族英雄”(第三段),“传递……中华儿女珍爱和平的良好愿望”(倒数第二段),“莫忘国耻,圆梦中华”(最后一段)等。 答案 ①设立国家公祭日意在以国家的名义祭奠遇难的同胞,悼念死难者,缅怀先烈和民族英雄,表达出民族儿女的赤子之心、家国情怀。②国家公祭日传递的是中华儿女远离战争、珍爱和平的良好愿望。③设立国家公祭日是希望警钟长鸣,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苦难的历史,要化悲痛为力量,从而促使我们承担圆梦中华的历史使命。 二、 (2018·广东佛山南海区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心智不全的枪手打死12人 [美]迈耶·伯杰 28岁的霍华德·昂鲁是个退伍军人,曾参加过发生在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和德国的装甲兵炮战。今晨,他用自己的战争纪念品,一把鲁格尔手枪,杀死了12人,打伤了4人。 令人费解的是昂鲁经常读《圣经》,练枪法。他没有精神失常的病历,但据专家们今晩的分析说,他无疑是个精神病患者,他偷偷酝酿害人计划已两年有余了。 片段一 霍华德·昂鲁在“3200街区”从一家店走向另一家店,神态极其镇静,手里的鲁格尔不断向外喷射。 昂鲁首先走进了约翰·皮拉契克的修鞋店。修鞋匠27岁。当昂鲁离他不到一码地时,他抬起头来,口张得大大的。鞋匠从板凳上跳了起来,紧接着肚子上就挨了一枪倒了下去。昂鲁走出店门,来到了阳光灿烂的大街上。 “我先对着他的胸口开枪,然后瞄准脑袋。”事后, 他对检察官说,服役期间,昂鲁的枪法达到了神枪手的水平。昂鲁后来告诉检察官,他脑袋里有一个名单,列着那些“对他品头论足的人”。杂货店老板科恩和其他邻居如理发师、鞋匠、裁缝都在他的名单上。他要有条不紊地、挨一挨二地将他们消灭掉。但奇怪的是,他并未从似乎他最痛恨的杂货店老板身上开刀,而把他几乎留到最后,才去收拾。 片段二 昂鲁走进了河流路3214号,一家小裁缝店。裁缝的老婆,28岁的扎戈林独自一人在那。这对夫妇结婚才一个月。当昂鲁手持鲁格尔进门时,她尖声叫了起来。接着枪声响起,她倒在血泊中。 在河流路3210号,克拉克·胡佛开了一家理发店。店正中摆着一匹白色旋转式木马,只有一个6岁的白人小孩坐在上边。他正在剃头,他母亲坐在一张靠墙的椅子上瞧着。 昂鲁朝孩子走去,把鲁格尔对准了他的胸口。枪声响了,小孩的头歪倒了,头发刚剃了一半,沾满了鲜血。昂鲁一句话没说,当着那惊惶失措的母亲的面,他把另一粒子弹射入了胡佛的身体。退伍军人没想杀死史密斯夫人,对她的叫喊仿佛充耳不闻。他转过身,不慌不忙地大踏步出了店门。 昂鲁回到街中心,对着河流路3208号开了一枪。两岁的托米·汉密尔顿头部中弹,倒了下去。 此时,小小一条街,到处可以听见女人和孩子们惊恐尖厉的叫声。七八个小孩从昂鲁身边逃过,嘴里尖声叫喊着“疯子”和一些含含混混的话,但昂鲁对之似乎置若罔闻。 片段三 《卡姆登信使晩报》的本市新闻编辑副主任巴克斯顿在电话本上找到了昂鲁的名字,拨了个电话。这时刚过上午10点,恰好昂鲁回到了房间里。使巴克斯顿先生惊讶的是,昂鲁接了他的电话。他用平静、清晰的声音答应后,巴克斯顿先生问: “是霍华德吗?” “是的,你要的霍华德姓什么?” “昂鲁。” 退伍军人问巴克斯顿先生想干嘛。 这位新闻编辑问道:“是否能告诉我,他们在那里对你做了些什么?” 昂鲁沉吟片刻,说:“他们没对我做什么——不过,我倒对他们干了不少事。”他的声音仍很平稳,没有一丝歇斯底里的痕迹。 巴克斯顿先生问他杀了多少人。退伍军人答道:“我不知道,好像有12个吧。” “你干嘛要杀人?” “不知道。”回答很干脆。 电话“砰”的一声挂断了。 警察的子弹劈劈啪啪地打在他周围的墙壁上。射击停止的间歇,瘦削的杀人者走了出来,举着双手。 一个警察火气十足地教训道:“你神经不正常?”昂鲁眼睛直勾勾地冷冷盯着这警察说:“我没神经病,我脑袋很好使。” 吼叫着、拥挤着的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激动地谈论着枪击事件和霍华德·昂鲁的为人。 人们承认,也许昂鲁精神是不正常的。那些熟悉昂鲁的人不厌其烦地说他怎么寡言少语,说话细声细气,怎么带着母亲上教堂,怎么在《圣经》特别是主祷文的段落间点点画画。 那一天河流路和邻近的街区谈论的话题就这一个。震动是巨大的。人们不断地说:“我们不明白,真不明白。”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等战争的退伍军人很多有严重的心理问题。2014年,有7 400名老兵自杀。此外,有约14万老兵因犯罪入狱。 ②普利策新闻奖,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被称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 A.昂鲁没有精神失常的病历和专家们分析说他是个精神病患者,其实并不矛盾。 B.昂鲁并未从似乎他最痛恨的杂货店老板身上开刀,而把他几乎留到最后,这并不意味着他精神恍惚。 C.昂鲁对检察官说他要报复那些“对他品头论足的人”,事实上他却滥杀无辜,可见其患有心理疾病。 D.其实昂鲁精神是不正常的,因为他寡言少语,说话细声细气,并且在《圣经》主祷文的段落间点点画画。 解析 强加因果。“寡言少语”“细声细气”并不代表“精神不正常”。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E ) A.报道将巴克斯顿与昂鲁的电话交流写得很细腻,目的是证明昂鲁没有精神问题。 B.报道以人们不断地说“我们不明白,真不明白”来结束全文,意味深长,令人反思。 C.报道重视细节描述,也有较高的精确性,反映了伯杰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 D.伯杰以客观的笔法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不幸的真实故事及其原委,让我们对这个不幸有更深刻的思考。 E.本报道基本没有心理分析和观点,这样会导致读者难以判断当事人的内心。 解析 A项,推不出这个结论。E项,通过当事人的话语和动作可以看出他们的心理活动情况。 6.本报道曾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请结合本文概述获奖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回答本文获奖的原因即回答本文有哪些优点,可从新闻报道的特点入手分析。 答案 ①有极强的发现能力、调查能力,事实材料充实。②公正客观,以最充实的事实展现客观世界。③主题深刻,揭示社会问题(退伍军人问题),令社会反思。④结构安排和叙述方式独特。把杀人者、受害人及其他邻居在每阶段的行为如实地展现了出来。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叶嘉莹,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等。下面是《三联生活周刊》对叶嘉莹的访谈节选。 三联生活周刊:你既有中国古典诗词的功底,又吸收了很多西方现代理论来研究诗词,使古典诗词研究拓展了一个层面。这一点是怎么完成的? 叶嘉莹:想起来我很幸运,我是中文系出身,而且我是从小在家里熏习陶冶出来的。我后来不得已而要留在海外任教,不得不学会用英语讲中国文学。我每天查生字到半夜两点钟,这是为了生存没有办法,被逼出来的。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其实我更大的“好”是好为人弟子。我喜欢学习,所以除了教书以外,虽然很忙,我仍然去听外文系的诗歌或诗歌理论的课程。光听讲不够,还要找人家的书来看。看的时候,我突然看到,噢,这一点就可以来解释我们中国的诗歌!我们中国古人的诗话、词话甚至文学理论,没有一个很科学的、逻辑的思维理论。王国维虽然是比较晚近的人物,也接受了一些西方的启蒙,但他的文学批评《人间词话》仍很抽象,比如清空、飘逸、沉着……这些对学生来说都是很空泛的东西,抓不住什么。 如果我跟西方的学生讲诗的气韵、词的境界,他们是听不懂的。你不能不用一些他们比较有逻辑的理性的思辨来说明这些事情,所以我的解说要结合西方理论,这是现实的需要。我虽然用西方的理论,但我不被任何一家西方的理论所束缚。西方的跟中国的不能够完全对接,所以只能是把可用的东西拿来利用。当然先要有中国的文学根底,才能拿得对。所以一定要先有古典文学的基础,然后再去学西方的东西。如果先学了一套西方理论,回来生搬硬套,是表皮的附会、牵强、生硬、浅薄,我也不赞成这种做法。 三联生活周刊:在传统诗词的学习上面,你不仅提倡多读,而且要吟诵。为什么要强调吟诵? 叶嘉莹:我们中国古代的学习,可以说从周朝开始,就是伴随吟诵的。我们都常常笑当年的私塾,摇头摆脑地这样吟唱。可是我们前辈的学者、历史上诗词伟大的作者,他们旧学的根底都是从小这样背诵吟唱出来的。我们现在很多人不会写作旧诗,或者写得不够好,也是因为缺少了这一层的基本训练。而吟唱是帮助你记诵的,记诵既帮助你写作也帮助你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很多学校也在推行诗歌朗诵活动,这与你倡导的吟诵一致吗? 叶嘉莹:朗读跟吟诵有很大的区别。朗读有一种表演的性质。但是中国古人的修养并不是向外张扬的。你看中国古代的音乐,像古琴、瑟,在大庭广众的演奏厅都并不合适。我们中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都是内向的,是向内在的追求。所以吟诵也应该是在夜深人静、清风明月之夜,你自己拿一本古诗,把你的心灵、感情、意念都跟那首诗打成一片,而且,不仅是从理性的、知识上打成一片,是要从感性上打成一片。 三联生活周刊:古典诗词在塑造现代人心灵上有什么作用? 叶嘉莹:真正的精神和文化方面的价值,并不是由眼前物欲的得失所能加以衡量的。在我看来,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用处,也就正在其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西方也有学术观点认为,读者的阅读,其实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往往也就正是读者自身的一个演变和改造的过程。而如果把中国古典诗歌放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中来看,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古典诗歌的特色实在是以这种兴发感动之作用为其特质的。 三联生活周刊:从你个人的人生体验来说,诗词为你带来了什么? 叶嘉莹:我之喜爱和研读古典诗词,本不是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在这一份感发生命中,曾经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其实我一生经过了很多苦难和不幸,但我一直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态度,这与我热爱古典诗词的确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有一些青年人竟因为被一时短浅的功利和物欲所蒙蔽,而不再能认识诗歌对人的心灵和品质的提升功用,这自然是一件极可遗憾的事情。如何将这遗憾的事加以弥补,这原是我这些年来的一大愿望,也是我这些年之所以不断回来教书,而且在讲授诗词时特别重视诗歌中感发之作用的一个主要的原因。虽然我也自知学识能力都有所不足,恐终不免有劳而少功之诮,只不过是情之所在,不克自已而已。 我做这些工作,还是觉得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在精神和兴发感动的生命,不应该中断。认真地学习古典诗词,可以让传统获得一种新的生命力。我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古典诗词的教研工作者,可是我当年回国的那一片初心和意愿30多年来没有改变,今天我仍然盼望着古典诗词和中华文化的长流能够绵延不绝,生生不已。 (有删改) 7.叶嘉莹吸收了很多西方现代理论来研究中国诗词,下列不属于其看法或做法的一项是( B ) A.她认为中国古人的诗话、词话甚至文学理论,没有一个很科学的、逻辑的思维理论,而西方诗歌理论有时可用来解释中国诗歌。 B.她认为文学批评《人间词话》还是很抽象,其原因是王国维接受了一些西方的启蒙因而采用了一些如“清空、飘逸”等空泛的词。 C.她认为研究中国古典诗词,一定要先有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和根底,她不赞成那种先学一套西方的理论,回来生搬硬套的做法。 D.有着中国古典诗词功底的她在跟西方学生讲中国诗词时,虽然结合了西方的一些理论,但并不会被任何一家西方理论所束缚。 解析 强加因果。由原文第四段可知,“接受了一些西方的启蒙”与《人间词话》的抽象没有关系。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C ) A.朗读跟吟诵区别很大。朗读有一种表演的性质,是外向张扬的;而吟诵追求内在,要从理性、知识、感性上把心灵、感情、意念都跟诗打成一片。 B.吟诵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学习中很重要。只要加强背诵吟唱这一层的基本训练,我们现在很多人就能够像历史上伟大的诗词作者一样写出好的旧诗。 C.西方有学术观点认为,读者的阅读正是读者自身的一个演变和改造的过程,这与叶嘉莹的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有兴发感动之作用的观点,有一致性。 D.叶嘉莹之所以喜爱和研读中国古典诗词,原本既是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一片初心,也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其的感动和召唤。 E.现在有些青年人因被一时短浅的功利和物欲所蒙蔽,不再能认识诗歌的感发作用,使得叶嘉莹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担心终不免有劳而少功之诮。 解析 B项,说法过于绝对。D项,“原本既是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一片初心”错,原文倒数第二段说“本不是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E项,“使得……”,强加关系。 9.访谈呈现了一代大师叶嘉莹先生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叶嘉莹先生的形象,作答时要结合人物的人生经历对其精神品质进行概括。如“每天查生字到半夜两点钟”(第三段),“虽然很忙,我仍然去听外文系的诗歌或诗歌理论的课程”(第四段),“我一直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态度”(倒数第二段),“仍然盼望着古典诗词和中华文化的长流能够绵延不绝”(最后一段)等。 答案 ①热爱并传播古典诗词文化。30多年来不断回来教书,致力于传播古典诗词文化,渴望古典诗词文化能生生不已。②谦虚好学。身为教师,虽然很忙,但仍然去听外文系的诗歌或诗歌理论的课程,还找人家的书来看。③吃苦精神强。由于现实生活的原因,她不得已留教海外而要学会用英语讲中国文学,每天查生字到半夜两点钟。④心态乐观、平静。虽然其一生经过了很多苦难和不幸,但一直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态度。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大自然在反抗 [美]雷切尔·卡逊 我们冒着极大的危险竭力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合我们的心意,但却未能达到目的,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的讽刺,但是很少有人提及。 生物学家波里捷说:“昆虫世界是大自然中最惊人的现象。对昆虫世界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这种“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正在两个领域内发生。通过遗传选择,昆虫正在发生应变以抵抗化学药物,不过现在要谈到的一个更为广泛的问题是,我们使用化学物质的大举进攻正在削弱环境本身所固有的、阻止昆虫发展的天然防线。 世界各地的报告很清楚地揭示了一个情况,即在用化学物质对昆虫进行了十几年控制之后,那些被认为已在几年前解决了的问题又回过头来折磨我们,而且只要出现一种哪怕数量很不显眼的昆虫,它们也一定会迅速增长到严重成灾的程度。我们已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现今在一些地方,无视大自然的平衡成了一种流行的做法。今天的自然平衡所面临的状况好像一个正坐在悬崖边上而又盲目蔑视重力定律的人一样危险。人也是这个平衡中的一部分,有时这一平衡对人有利,有时它会变得对人不利,当这一平衡受人本身活动的影响过于频繁时,它总是变得对人不利。 人们在制定控制昆虫的计划时忽视了两个重要事实。第一,对昆虫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完成的,而不是人类。昆虫的繁殖数量受到限制是由于存在一种被生态学家们称为环境的防御作用的东西,这种作用从第一个生命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昆虫学家罗伯特·麦特卡夫说:“防止昆虫破坏我们世界安宁的最重大的一个因素是昆虫在它们内部进行的自相残杀。”然而,现在大部分化学药物被用来杀死一切昆虫,无论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 第二个被忽视的事实是,一旦环境的防御作用被削弱了,某些昆虫的真正具有爆炸性的繁殖能力就会复生。托马斯·赫胥黎曾计算过,一个单独的雌蚜虫在一年时间中所能繁殖的蚜虫的总量相当巨大。 没有一个人知道在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种昆虫,现在已经记录在案的昆虫已超过70万种。这些昆虫的绝大多数都被自然力量控制着,而不是靠人的任何干涉。糟糕的是,往往在这种天然保护作用丧失之前,我们总是很少知晓这种由昆虫的天然敌人所提供的保护作用。 这种起天然保护作用的昆虫种类繁多。黄蚂蚁捕获那些不移动的蚜虫,并且用它们的汁液去喂养幼蚁。黄蜂在屋檐下建造了柱状泥窝,并且将昆虫充积于窝中,作为黄蜂幼虫将来的食物。黄蜂飞舞在正吃着草料的牛群的上空,它们消灭了使牛群受罪的吸血蝇。大声嗡嗡叫的食蚜虻蝇,把卵产在蚜虫出没的植物叶子上,而后孵出的幼虫能消灭火量的蚜虫。瓢虫,也是一个最有效的蚜虫、介壳虫和其他吃植物的昆虫的消灭者。草蜻蛉靠捕食蚜虫、介壳虫或小动物为生,每个草蜻蛉都能消灭几百个蚜虫。 昆虫由于存在着这样的天然特性,因此它们一直都是我们在保持自然平衡使之倾向对我们有利一面的斗争中的同盟军。但是,现在我们却把炮口转向了我们的朋友。一个可怕的危险是,我们已经粗心地轻视了它们在保护我们免受黑潮般的敌人的威胁方面的价值。 杀虫剂数量逐年增大,环境防御能力的全面持续降低正在日益明显地变成无情的现实。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可以预料昆虫的骚扰会更加严重,并且将超出我们已知的范围。 但你会说:“这种情况肯定不会真正发生——无论如何,在我这一辈子里将不会发生。”但是,它正在发生着,就在这儿,就在现在。如安大略的黑蝇在喷药后,其数量比喷药前增加了16倍;在英格兰,随着喷撒一种有机磷化学农药而出现了白菜蚜虫的严重爆发。虽然有理由认为杀虫剂在对付要控制的那种昆虫方面是有效的,但它们却打开了整个盛放灾害的潘多拉盒子。 加拿大昆虫学家尤里特十年前曾说:“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哲学观点,放弃我们认为人类优越的态度。” (选自《寂静的春天》,有删改)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人类冒着极大的风险改造自然,但是并未达到目的。 B.昆虫是大自然中最惊人的物种,没有什么事情是昆虫做不到的。 C.人类使用化学物质制约昆虫,但是昆虫的抵御能力却越来越强。 D.人是自然平衡中的一部分,人类的活动有时对人有利,有时会对人不利。 解析 “最惊人的物种”和“没有什么事情是昆虫做不到的”说法绝对。 11.下列针对文本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AC ) A.用化学物质对昆虫进行控制十几年后,原来遇到的问题现在仍然能遇到。 B.对昆虫真正有效的控制有两个因素,一是自然,二是人类。 C.在特定的环境中,某些昆虫具有爆炸性的繁殖能力。 D.起天然保护作用的昆虫种类很多,它们不仅对人类无害,而且能消灭有害昆虫。 E.杀虫剂数量逐年增大,导致环境防御能力全面持续降低。 解析 B项,原文第六段中说“对昆虫真正有效……不是人类”。D项,“它们不仅对人类无害”于文无据。E项,“杀虫剂数量逐年增大”与“环境防御能力全面持续降低”不存在因果关系。 12.文中写黄蚂蚁、黄蜂、瓢虫等昆虫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黄蚂蚁”“黄蜂”“瓢虫”在文中的作用,涉及说明方法(举例说明)方面的知识,可以结合文体知识来作答。 答案 ①通过列举黄蚂蚁捕食蚜虫、黄蜂消灭吸血蝇、瓢虫消灭蚜虫等具体事例,证明“大自然有天然保护作用,无需靠人为的干涉”这一观点。②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说服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