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高台一中 2019-2020 学年上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测试范围:人教必修 5。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最近,我国某地模仿法兰西风格建筑的小镇在网上热传。大到埃菲尔铁塔,小到路灯、雕塑、植被,让 人真假难辨。有网友直呼,和巴黎相比,这里就差一条塞纳河了。 这一现象并非孤例。据统计,中国至少已有 6 座“凯旋门”,10 余座“美国国会大厦”,3 座埃菲尔铁 塔……徜徉其中觉得很“洋气”,“摆拍”出来像置身异域,让人不出国门就能体验世界风情。这些建筑的 出现,固然有其出现的土壤,但“全心全意搞山寨”,总归是附在别人文化表层的一贴“狗皮膏药”。法国 的巴塔兰克剧院作为当代音乐史上的圣地,建筑虽也融合了中国元素,但并没有因此而丢失自己的文化属 性,而恰恰是因为其承载的巴黎文化,使之屹立 150 余年仍魅力不减。反观国内的一些高仿建筑群,哪怕 是被冠以“中国的巴黎”“东方佛罗伦萨”,做到极致也不过是赝品,失了本国本土的文化精神,有皮没 瓤。 事实上,中国的建筑风格从来都是兼容并蓄的,并不一味拒绝“洋建筑”,关键在于如何在借鉴的过程 中,呈现出建筑的文化主体意识。比如,北京的前门大街,就是一个融合了中西风格,呈现出独特建筑文 化、民俗文化积淀的特色历史街区。而人们之所以质疑当下的一些西式建筑热, 就在于其舍本逐末、生搬 硬套,缺少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理解。 与“模西建筑热”同样遭受诟病的,还有“仿古建筑热”。有的地方,本来并没有什么前朝风土,却乐 于以古街古巷为名,雕梁画栋,青砖粉墙,小饰品假古董齐出,臭豆腐烤肉串并售。如果前者是对西式风 格的盲目崇拜,后者则是复古思维的畸形生长。“从街区历史找卖点,然后找投资,再找规划设计、施工 队”的仿古建筑公式,对于西式建筑热来说,同样适用。无论是抄袭西方,还是效颦传统,建筑设计与规 划的盲从背后,是对文化传统的不自信、对文化根底的不自知。 建筑,既是文化的表现,也是生活的沉淀。每个地方的建筑,都植根于自己的历史脉络之中。千姿百态 的开平碉楼,集防卫、居住功能于一体,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民居风格;马达加斯加首都族群混杂,马来高 脚草屋、非洲木板棚与欧式教堂错落有致,多元才是那里的和谐;而作为中国获得普利兹克奖的第一人, 王澍让每一层的每一户都有自己的小院和植物,“出则繁花似锦,入则清净悠远”。房子可模仿,文化难复 制,只有立足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才能找到创新式融合的思路。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我们的文化与历史,已经给建筑留下了丰富的馈赠。立足文化本体,深 挖地域特色,根深方能叶茂。北京如今大力推动中轴线沿线重点地区综合整治保护和申遗,就是因为 那是老城的灵魂,中华民族“内和外安”的文化基因、“左右对称”的营城理念、“天人合一”的哲 学思想,都集中体现在这里,在人们记忆中挥之不去。缺了非物质文化的滋养,建筑即使再雄伟也缺 少一条脊梁;而有了乡愁和人文的淬火,哪怕穿越千年,安身之所也能成为精神家园。 (摘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建筑如果失去本国本土的文化精神,模仿得再好,也只能山寨别人文化的表层,充其量不过是赝 品。 B.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是在呈现文化的主体意识的同时,又能兼容并蓄,并不一味拒绝“洋建筑”。 C.建筑一旦舍本逐末,生搬硬套,缺少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理解,往往会引起人们的诟病。 D.建筑要想成为精神家园,就要讲究乡愁和人文的淬火,而绝对不需要所谓的雄伟壮丽的外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文章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推进,论述中国建筑在借鉴西方与传统时,要立足于本土文化与历史。 B.文章将“模西建筑热”与“仿古建筑热”进行对比论述,指出建筑设计盲从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C.文章有理有据,指出建筑要植根于历史文化,立足于地方特色,才能找到创新式融合的思路。 D.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手法,表明有了乡愁与人文的融入,居所才能成为精神家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建筑在考虑文化基因、保持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唯有仿效古人、借鉴西方,才能有发展有创新。 B.如果说模西建筑热是对西式风格的盲目崇拜,那么仿古建筑热则是复古思维的畸形生长, 文章对 这两种热潮全都加以否定。 C.北京大力推动中轴线沿线重点地区综合整治保护的措施,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建筑留下了丰 富的馈赠。 D.“房子可模仿,文化难复制”,是说建筑要立足于传统文化,不能受西方影响,才会有生命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 4~6 题。 材料一: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的阅读方式日益多元化,从读纸质书到读电子书,再到如今的“听 书” (即有声阅读),丰富多样的阅读方式带给读者别样的乐趣。其中,有声阅读不仅解放了人们的眼睛,还能 满足大众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的需要,而且也符合未来数字产品发展的方向。用耳朵代替眼睛, 正在让阅读有了更多可能。有声阅读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欢迎,成为阅读的新增长点。从世界范围来看,有 声阅读呈现上升趋势。拿目前全球最大、增长率最快的有声图书市场美国来说,早在三年前,其市场的有 声读物就达 25 亿美元的市场份额,那时已有约 35%的美国人每年至少收听一部有声读物。随着移动互联 网以及智能手机在我国的不断普及,有声阅读已具备了充分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市场前景广阔。 有声阅读逐渐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掀起一场阅读新革命。这种阅读潮流不仅给商家带来福音,更 是为“书香社会”添砖加瓦。目前,我国有不少专门的听书网站,现有的大型网站,大部分都提供“有声 阅读”,此外,听书频道或客户端下载等不断向大众开放,例如“懒人听书软件”可以随时下载,操作简 单,快速实用。有声阅读不仅有小说、评书、相声等娱乐内容,更有科学技术、人文哲学等更多领域的听 书素材。 (摘编自《广州日报》2018 年 5 月) 材料二: 图 1 2012-2017 中国有声阅读市场规模 图 2 2017 年 5 月主要听书 APP 用户人均启动次数 (摘自《中国产业信息网》) 材料三:我国有声阅读产业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起步较晚,市场环境尚未成熟,且发展极不平 衡。传统出版机构力量偏弱,新兴移动电台和听书 APP“跑马圈地”,甚至恶性竞争,亟需进行引导与 扶持。随着传统阅读习惯的改变,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全民阅读的新趋势。有声阅读是数字化阅读的 重要方式,因而也应当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推广对象。倡导有声阅读,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全民阅 读率的有效手段。读者的有声阅读习惯是有声阅读产业长期发展的基础,政府应将有声阅读纳入全民 阅读推广工程,引导全社会形成有声阅读的氛围,使之扩展为全民阅读的形式之一。 良性竞争和公平秩序的市场环境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要稳定有声阅读的市场秩序,保障有声书产 业健康长期地发展,政府部门尤其要加强版权管理的力度,健全监督机制。同时,有声阅读的发展既给传 统的电子音像出版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也带来了技术变革的机遇。我国相当一部分传统音像出版企业拥 有长期积累的内容资源,自带多媒体基因,与电台、移动电台、有声阅读平台有天然的联系,应主动转型 升级,实现跨媒体经营,以加快推进传统音像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摘编自蔡翔、王睿《2018 年中国有声阅读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12-2017 年,国内有声阅读的同比增长率经历了“增长稳定—增长下滑”的过程,但国内有声 阅读市场规模仍在逐年稳步地持续扩大。 B.2017 年有声阅读市场规模达到 40.6 亿元,其中借助音频媒介开展的综合类知识付费服务贡献了 约 10 亿元的收入规模,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中坚力量。 C.2017 年 5 月,懒人听书、氧气听书、酷我听书等听书 APP 用户人均启动次数分别为 4.5 次、 4.4 次和 3.7 次,占据前三名;其余 APP 用户人均启动次数较少。 D.在主要听书 APP 中,懒人听书是有声阅读市场的王者,酷听听书与之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氧气听 书则与之比肩,或许有望超越它。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阅读方式的变化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今为人们所接受的有声阅读方式 的出现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B.有声阅读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欢迎,成为阅读的新增长点。以美国为例,早在三年前,那时已有约 35%的美国人每年要收听一部有声读物。 C.我国现有的一些网站和不断向大众开放的听书频道或客户端下载,以及多样化的有声阅读素材等, 让商家和读者两败俱伤。 D.随着传统阅读习惯的改变,数字化阅读已成为全民阅读的新趋势。有声阅读是数字化阅读的重要 方式,因而必须倡导有声阅读。 6.面对有声阅读产业的现状,如何让它进一步健康稳定地发展?请简要概括说明。(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八月骄阳汪曾祺 张百顺年轻时拉过洋车,后来卖了多年烤白薯。德胜门豁口内外没有吃过张百顺的烤白薯的人不多。 后来取缔了小商小贩,许多做小买卖的都改了行,张百顺托人谋了个事由儿,到太平湖公园来看门。一晃, 十来年了。 每天到园子里来遛早的,都是熟人。 来得最早的是刘宝利。他是个唱戏的。剧团演开了革命现代戏,台上没有他的活儿,领导动员他提前 退了休。 跟他差不多时候进园子遛弯的叫顾止庵,早年教私塾,后来给人抄书,抄稿子,代写家信。解放后, 又添了一项业务:代写检讨。后来搁了笔。每天就是遛遛弯儿。这天他进了太平湖,公园看门的张百顺正 在湖边淘洗螺蛳。 “顾先生,您说这‘文化大革命’,它是怎么一回子事?” “您问我?——这谁知道。” “这红卫兵,呼啦——全起来了,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他们怎么有这么大的权?谁给他们的权?” 刘 宝利来了。 “昨儿,我可瞧了一场热闹!” “什么热闹?” “烧行头。嗬!堆成一座小山哪!大红官衣、青褶子,这没什么!帅盔、相貂、驸马套……这也没有 什么!大蟒大靠,苏绣平金,都是新的,太可惜了!这值多少钱哪!一把火,全烧啦!火苗儿蹿起老高。 烧煳了的碎绸子片飞得哪儿哪儿都是。” “唉!” “火边上还围了一圈人,都是文艺界的头头脑脑。有跪着的,有撅着的。有的挂着牌子,有的脊背贴 了一张大纸,写着字。都是满头大汗。您想想:这么热的天,又烤着大火,能不出汗吗?一群红卫兵,攥 着宽皮带,挨着个抽他们。劈头盖脸!有的,一皮带下去,登时,脑袋就开了,血就下来了。——皮带上 带着大铜头子哪! “唉!” 这工夫,园门口进来一个人。六十七八岁,戴着眼镜,一身干干净净的藏青制服,自家纳的千层底布 鞋,拄着一根角把棕竹手杖。这人见了顾止庵,略略点了点头,往后面走去了。这人眼神有点直勾勾的, 脸上气色也不大好。这人走到靠近后湖的一张长椅旁边,坐下来,望着湖水。 顾止庵说:“茶也喝透了,咱们也该散了。” 张百顺把螺蛳送回家。回来,那个人还在长椅上坐着, 望着湖水。 柳树上知了叫得非常欢。天越热,它们叫得越欢,赛着叫。整个太平湖全归了它们了。 张百顺回家吃了中午饭。回来,那个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 粉蝶儿、黄蝴蝶乱飞。忽上,忽下。忽起,忽落。黄蝴蝶,白蝴蝶。白蝴蝶,黄蝴蝶…… 天黑了。张 百顺要回家了。那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 蛐蛐、油葫芦叫成一片。野茉莉散发着一阵一阵的清香。一条大鱼跃出了水面,歘的一声,又没到水 里。星星出来了。 第二天天一亮,刘宝利到太平湖练功。发现有人投湖啦!他叫了两个打鱼的人,把尸首捞了上来,放 在湖边草地上。这工夫,顾止庵和张百顺也赶了过来。 顾止庵四下里看看,说:“这人想死的心是下铁了的。他投湖的时候,神智很清醒,你们看,他的上 衣还整整齐齐地搭在椅背上,手杖也好好地靠在一边。咱们掏掏他的兜儿,看看有什么,好知道死者是 谁呀。” 顾止庵从死者的上衣兜里掏出一个工作证,是北京市文联发的:姓名:舒舍予 职务:主席 顾止庵看看工作证上的相片,又看看死者的脸,拍了拍工作证:“这人,我认得!怪不得昨儿他进园 子的时候,好像跟我招呼了一下。我还上他那儿聊过几次。人挺好,有学问!” “您等等!他到底是谁呀?” “他,就是老舍呀!” 刘宝利看着死者:“我认出来了!在孔庙挨打的,就有他!您瞧,脑袋上还有伤,身上净是血嘎巴! ——我真不明白。这么个人,旧社会能容得他,怎么咱这新社会倒容不得他呢?” 顾止庵说:“‘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这大概就是他想不通的地方。” 张百顺撅了两 根柳条,在老舍的脸上摇晃着,怕有苍蝇。 “他从昨儿早起就坐在这张椅子上,心里来回来去,不知道想了多少事哪!” “‘千古艰难唯一死’呀!” “那干吗要走了这条路呢?这秋老虎虽毒,它不也有凉快的时候不?” 顾止庵环顾左右,沉沉地叹了 一口气:“‘士可杀而不可辱’啊!” 刘宝利说:“我去找张席,给他盖上点儿!”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通过对刘宝利、顾止庵、张百顺三个市井百姓身份的交代,直接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B.刘宝利、顾止庵、张百顺三个人关于“文革”所见所闻的对话表现了普通百姓对于“文革”中发生 的“烧戏服”“打人”等事件的困惑和气愤以及一种看热闹的心态。 C.小说中描写了“文革”中普通百姓能“忍”和老舍的“不忍”,表现了中国老百姓的坚韧和作为知 识分子的老舍的脆弱。 D.刘宝利、顾止庵、张百顺是平常人物,也是最符合艺术真实的人物。对他们身份的交代,既为下文 的谈话内容做铺垫,也为见证一位作家的死做铺垫。 8.小说中的老舍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 9.小说用第三人称,老舍先生的一切,均由几位当事人眼中看出、口中道出,这是侧面描写的方法。你 认可这种写法吗?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商挺,字.孟卿,曹州济阴人。年二十四,汴京破,北走,依冠氏赵天锡,与元好问、杨奂游。东平 严 实聘为诸子师。实卒,子忠济嗣,辟挺为经历。出为曹州判官。未几,复为经历,赞忠济兴学养士。 癸丑..,世祖在潜邸①,受京兆分地,闻挺名,遣使征至盐州。入对称旨,字而不名。间陪宴语,因 曰: “挺来时,李璮城朐山,东平当馈米万石。东平至朐山,率十石致一石,且车淖于雨必后期,后期罪死。 请输沂州,使璮军取食,便。”世祖曰:“爱民如此,忍不卿从。” 杨惟中宣抚关中,挺为郎中..。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中进贤良黜贪暴印楮 币 颁俸禄务农薄税。期月,民乃安。诛一大猾,群吏咸惧。且请减关中常赋之半。 明年,惟中罢,廉希宪来代,升挺为宣抚副使。戊午..,挺还东平。宪宗亲征蜀,世祖将趋鄂、汉, 军于小濮,召问军事。宪宗崩.,世祖北还,道遣张文谦与挺计事。挺曰:“军中当严符信,以防奸诈。” 文谦急追及言之。世祖大悟,速遣使至军立约。召挺北上至开平,挺与廉希宪密赞大计。 世祖即位,以廉希宪及挺宣抚陕、蜀。中统元年夏五月,至京兆。二年,进参知政事。宋将刘整以沪 州降,系前降宋者数百人来归,军吏请诛以戒,挺尽奏而释之。兴元判官费寅有罪惧诛,以借兵完城事讼 挺与希宪于朝。帝召挺便殿,问曰:“卿在关中、怀孟,两著治效,而毁言日至,岂同寅有沮卿者耶?抑 位高而志怠耶?”挺对曰:“臣在秦三年,多过,其或从权以应变者有之。若功成以归己,事败分咎于 人,臣必不敢,请就戮。”挺既出,帝数挺前后大计,凡十有七,因叹曰:“挺有功如是,犹自言有罪, 若此,谁复为朕戮力耶!” (选自《元史•商挺传》有删改) 【注】①潜邸:指皇帝即位前的住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中/进贤良/黜贪暴/印楮币/颁俸禄务农/薄税 B.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中/进贤良/黜贪暴/印楮币/颁俸禄/务农薄税 C.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中/进贤良/黜贪暴印/楮币颁俸禄务农/薄税 D.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中/进贤良/黜贪暴印/楮币颁俸禄/务农薄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字”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古代男子在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取的。 B.“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而把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是从宋代开始的。 C.“崩”是死的意思,指天子之死,也可以用作诸侯的死亡,等同于“薨”。 D.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我国历法一直使用干支纪年法,如文中的“癸丑”“戊午”。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商挺有才能,重视办学。商挺曾被东平的严实聘为诸子的老师,严实死后,辅助继承父亲爵位的 严忠济兴办学校。 B.商挺深受元世祖喜爱。他被征召到盐州时,对答很合元世祖心意,世祖称他字而不呼他的名。 C.商挺关爱百姓,打击奸猾官吏。在关中担任郎中时,他不但杀了最奸猾的官吏,还请求朝廷将关 中的赋税减一半。 D.商挺头脑机敏,有预见性。在回京途中,商挺多次和元世祖讨论应对时局变化的对策,商挺建议 严格管理军中符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宋将刘整以沪州降,系前降宋者数百人来归,军吏请诛以戒,挺尽奏而释之。 (2)挺既出,帝数挺前后大计,凡十有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游西湖苏 辙①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行过闾阎②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 猜。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 来。 【注】①苏辙:北宋宰相、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颖昌(今河南许昌市东), 自号颖滨遗老。②闾阎:指平民。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说从梦中醒来到西湖之上再游览一次,结尾说古时的贤人在梦中纷纷向“我”走来前后照应, 强调“梦”带来的快乐。 B.颔联运用拟人、对偶手法,通过描述乡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多年过 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C.尾联“归去”一句,是说回到家后什么话也不说,挡住屏风就睡下,是前面主要事件游西湖的结 局。 D.本诗结构圆合,以“出门游湖”始,以归去“掩屏卧”终。叙述了此次游西湖的所见、所感。意 境闲淡,情趣悠远。 15.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情相比,作者在本诗尾联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 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李密在《陈情表》的结尾处运用乌鸦反哺的典故写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以此表达了自己决心奉养祖母到最后的愿望。 (2) 王勃《滕王阁序》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描绘寒潭之水和 傍晚山峦的色彩变幻,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 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阴道上, ” 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心智的渺小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 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 ,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 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 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 ,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 ( ) 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 界, ,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 身上啊! …… 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 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我们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感官的有限无福承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B.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感官的有限与我们渺小的心智无福感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C.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D.不就能发现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我们有限的感官无福接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 B.我们的视界为之一扫,我们的俗情为之一开。 C.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 D.我们的俗情为之一开,我们的视界为之一扫。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应接不暇 无所适从 惊魂甫定 高山仰止 B.摩肩接踵 无所适从 惊魂不定 仰之弥高 C.目不暇接 手足无措 惊魂甫定 仰之弥高 D.目不暇接 手足无措 惊魂不定 高山仰止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当年汪曾祺先生曾转述了沈从文先生的话——小说要贴着人物写,用故事塑造人。 ①________________?就是从细节入手,从生活取材。比如在写《透明的红萝卜》时,小黑孩晚上坐 在铁匠炉边,一边拉着风箱,一边烧烤萝卜,入迷地看着铁匠炉上蓝色的火苗在神秘地跳跃。 ②________________。而《蛙》中姑姑的形象则是借助他人的经验与自身的想象力进行创作。因为姑姑是 我来到世上见到的第一个人,也是家庭中非常重要的成员,我有很多机会观察她。即使她不在我眼前的时 候,我的心中也能勾画出她的影子。③________________,在个人经验基础上对他人的想象为我们提供了 无限发挥的空间。 21.下面是介绍“重阳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五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 语。(每空不超过 4 个字)(5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日前,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一则招聘启事,耿直地自我描述:“学校一般,交通一般,待遇一 般。” 接着笔锋一转,介绍了学校的优势:评职称容易、压力不大、牛肉便宜,等等。这则招聘启事被赞 为“史上最真诚的高校招聘启事”。然而,该校宣传部负责人次日却对媒体表示,此招聘系一名雷姓院长发 布,未经审核,学校正介入调查,进行约谈。随后,学院网站换上了范文式的新版招聘启事。 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师范学校时,“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并提出招生要求:“少 爷、小姐、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最好不要来。”彼时,街头巷尾,人们看着这份另类的招生广告,觉 得特别新鲜、有趣。一时间,名师高徒纷至沓来,晓庄师范学校成为当时“教育界关注的中心”。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 2 3 4 5 7 10 11 12 14 17 18 19 D B B B A D B C D A C A C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①有声阅读应当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推广对象,政府应将有声阅读纳 入全民阅读推广工程。②政府部门要加强版权管理的力度,健全监督机制。 ③传统音像出版企业应主动转型升级,实现跨媒体经营,以加快推进传统音像出 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每点 2 分,共 6 分) 7.【答案】D 8.【答案】老舍是一个在“文革”中遭毒打,受凌辱,为了尊严和清正而以死 抗争的知识分子(作家)形象。(2 分)①善良亲切。临去世前见到顾止庵依然 打招呼。(1 分)②严谨认真。衣服穿得干干净净,人自杀了,上衣和手杖还整 齐摆放。(1 分)③赤胆忠心。他爱自己的国家,爱党,爱社会主义。(1 分) ④性情刚毅。有强烈的自尊心,可杀而不可辱。(1 分) 9.【答案】示例一 认可作者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①侧面描写难度较小。老舍 自杀前的心理冲突比较难把握,作者避免了与死者的直接对话,以“可见”表现 “不可见”,用“可说”暗示“不可说”。②所表现的内容更丰富。作者借此写出 生者眼中的死者特点,写出生者对死者的反应和评价。③更好地表现老舍作品的 特点。小说的三个人物张百顺、刘宝利、顾止庵,是作者最熟悉的市井百姓,而 市井百姓也是老舍的笔下人。④使文字纯美而有震撼力。避免了凄惨恐怖内容的 展现,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示例二 不认可作者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①这 种描写方法使得小说的故事情节不够完整。小说用很多笔墨刻画其他人物,描写 老舍的文字相对较少,使读者不能很清楚地知道他自杀的心理要素,易对人物产 生误解。②缺少对于人物内心想法的深入挖掘。文中四次描写老舍坐在后湖的一 张长椅上,望着湖水,这时候如果不用侧面描写,而是直接采用心理描写,会清 楚地表现老舍“士可杀而不可辱”的精神境界,为以后的情节做铺垫。③采用正 面描写,情节完整,人物内心世界揭示到位,势必使小说的主旨更加鲜明。(言 之成理即可得 6 分) 10.【答案】B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1)宋将刘整在沪州投降,并将以前降于宋的数百人逮捕送来,元 朝 军 官 要 求 杀 掉 这 些 人 以 惩 戒 其 他 人 , 商 挺 竭 力 奏 请 释 放 了 这 些 人 。 (“系”“诛” “戒”各 1 分,句意 2 分) ( 2 ) 商 挺 出 朝 后 , 元 世 祖 统 计 商 挺 提 出 的 大 政 方 针 , 总 共 有 十 七 项 。 (“数”“凡” “有”各 1 分,句意 2 分) 14.【答案】A 15.【答案】同样是辞官退隐,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句,表现出 的是归隐后的释然自安和恬然自得的快意。(3 分)本诗尾联,苏辙“无言”而 “归卧”,闭户不出,只能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表现出的是饱经政治风霜而隐 退多年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3 分) 16.【答案】(1)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2)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3) 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每空 1 分,有多字、漏字、错字的则该空不得分) 17.【答案】C 18.【答案】A 19.【答案】C 20. 【答案】 】①如何写好人物呢 ②这就是取材于我的个人生活经验 ③可以说作家的心理感受领域宽泛(每空 2 分) 21.【答案】①九月初九(答“九月九日”亦可,答 9 月 9 号不给分) ②起 源(源由) ③别称 ④习俗(庆祝形式) ⑤秋游赏菊(答出赏菊即可)(每空 1 分) 22.【立意指津】本题考查的是写作能力。首先要认真研读所给的材料,综合两 则材料,学校的招聘和招生启事代表着学校形象,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办学理念和 治学态度,可结合社会现实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