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

考点31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是指那些含义丰富、深刻,蕴含了文章重要思想、体现了作者观点态度的概念。通常是指:1.体现全文主旨的关键概念;2.体现作者创作意图或感情倾向的概念;3.重要的指示代词;4.蕴含深层含义的词语。分析与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往往是指分析与理解其隐含义、指代义和语境义。‎ 该考点的命题对象一般有两类:1.概念术语类词语。这类词语多指在阅读文本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概念或术语,常常是文章的写作对象。对这类概念的考查多以理解为重点,要求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或外延,并就此设计选项,要求选出理解正确的或不正确的一项。此为命题的重点,尤其要注意。2.指代类词语。这类题考查对具体语言环境中代词指代内容的理解和指代范围的把握,要求考生准确弄清其具体含义。‎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礼制森严的坛庙建筑 坛庙建筑显然是一种礼制建筑,是因古代中国社会严格的宗法礼制而生的建筑。远古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经常遭受灾害和野兽的侵袭。受到认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对此难以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将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护。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了供奉并祭祀这些神灵,人们建立了大量坛、庙、祠堂等形式的建筑。‎ 人类早期的生存威胁大多来自狂风暴雨、闪电雷击等自然灾害。人们相信“天”是至高无上的,它操纵一切,支配着作物的生长和人间的祸福。因此,祭祀天地山川等自然神灵很早就成为早期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国家形成之后,君王宣扬君权神授思想,将自己比作天地之子,受命于天来统治百姓,以增强政权的合理性,强化自己的政权统治。祭祀天地因而成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王朝重要的政治活动,并发展成统治阶级的专门权利。《礼记》中规定:“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遍。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岁遍。大夫祭五祀,岁遍。士祭其先。”为了表达对天地诸神的崇敬与膜拜,历朝统治者在都城中都建造了相应的建筑,定期举行祭祀活动。礼制关于郊祭的原则以及古代中国的阴阳哲学,促使祭祀活动逐渐形成了祭天于南、祭地于北、祭日于东、祭月于西的格局。郊外远离城市的喧嚣,增加了祭者的肃穆崇敬之情。 ‎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宗法制度始终是国家统治的基础。自上至下,人们重视血统,尊敬祖先。这种依靠血缘维系人际关系、家族利益乃至国家一统的宗法观念渗透到了古人的思想意识中,从帝王的祖庙到庶民的祠堂无一不是宗法制度的物质象征与必然产物。皇帝祭祀祖先的场所是祖庙,或称太庙。按照“左祖右社”的规定,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将太庙建在宫城的左方,而太庙在王城中占据重要位置。而且《礼记》中还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这说明了宗庙在国家社稷中的重要地位。祭祀祖先的正殿位于中轴线上,面阔11间,重檐庑殿顶,坐落在3层石台基上,这与紫禁城前朝三大殿、天坛的祈年殿规格相同,说明祭祀祖先是封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礼记》规定:“‎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之后,普通百姓才有了专门祭祀祖先的场所,而这个场所被称为祠堂或家庙。祠堂是祭祖的圣地,也是祖先的象征。朱熹在《家礼》中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如果遇上灾害或者外人盗窃时,要“先救祠堂”,然后才能“及家财”。显然,祠堂具有关乎宗族命运的神圣地位。在中国的南方地区,诸如浙江、安徽、江西等地,祠堂大多是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祠堂的主要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上,前为大门,中为享堂,后为寝室,加上左右廊庑,组成前后两进两天井的组群建筑。祠堂的功能一开始是供奉和祭祀祖先,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祠堂的功能得到不断扩大和延伸,成为族人举办婚丧嫁娶事宜、娱乐庆典以及宗教活动的场所,是本地居民的社交场所和社会活动中心。‎ ‎(原文有删改)‎ 下列对“太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太庙也叫祖庙,既是历朝历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宗法制度的物质象征与必然产物。‎ B.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大都将太庙建在宫城的左方,这是按照“左祖右社”的规定建造的。‎ C.太庙的营建遵循“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的规定,可见太庙在国家社稷中的重要地位。‎ D.太庙的正殿位于中轴线上,这说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祭祀祖先这一活动十分重视。‎ ‎【答案】B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知识分子,以独立为第一义 何怀宏 界定和划分“知识分子”大致有两种标准:一种是职业标准,一种是精神标准。对“知识分子”,人们可以从社会职业分类上下一个颇为宽广的定义,也可以从一种精神思想特征上下一个相当狭窄的定义。‎ 如果要对所有知识分子提出一种比较普遍的精神标准或者说“职业伦理”,那么,我想能够提出来的只能是“独立”,即尽可能地在人格、精神上独立,包括经济上的自食其力、有自己内在和外在的尊严。也就是说,他们应当比从事别的职业的人更加关注和热爱他们工作的对象,关注某些具有真理性的观念和知识的探寻或守护。为此,他们应当具有一种独立的精神,独立的思考,不为任何个人或集团的利益或立场而扭曲这些观念和知识。‎ 正是基于上述兼顾职业和精神两方面的观点,我认为应当是“独立”而不是别的什么,成为知识分子比较明显和普遍的辨识标志,这也是一个比较基本的标准,从而也是知识分子的优先义,或者说“第一义”,即一个知识分子必须先有比较独立的精神人格,然后才有其他。独立当然不是指完全在客观上独立,脱离社会而孤立,而是说知识分子一旦进入此行,一旦从事观念性的工作,就应当有一种思想和精神上要尽量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要求,并且努力为自己创造保障这种独立的政治和经济条件。独立是第一步。独立不是最高的要求,而是基本的要求,但在一段时间里也有可能是最高的要求——如果这种独立性的条件被从外部几乎剥夺殆尽。‎ 独立于什么?怎样才算是独立?如何保持独立?首先,我想知识分子应当独立于权力;其次,知识分子也应当独立于金钱;最后,知识分子还应当独立于大众。“独立”主要是指一种精神人格的独立,但就像自尊需要一种社会的基础一样,独立需要有一种社会的基础。独立需要得到社会的保障。如果知识分子不断被软硬兼施地打击,摧残,如果他们连自己人身安全和物质生存的基本条件也得不到保障,即便他们独立意识再强,也很难说能够独立,或者说只可能有极少数人的悲剧英雄式的独立。而这种独立的社会条件又不能说是等待而来的,恩赐而来的,于是这种“独立性”还包括知识分子对自己独立性有明确的自我认识和要求,因而他们也就必须为此有实际的努力斗争和争取。‎ 保持独立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的努力,一个方面是在客观世界争取能够保障自己独立性的东西,首先是自己能够养活自己,如果可以用笔耕养活自己,使谋生和观念的工作结合在一起当然最好不过,如果实在不能,也能用其他的工作养活自己;另外,争取独立还包括争取观念产生和传播的自由空间,甚至如果能够自然而然地有一些名望和权力也不刻意拒绝。另一个方面是在内心世界降低欲望,不以追求权钱名为自己的目的,对物质生活的要求适可而止,甚至能够在必要的时候为了真理承担艰难的物质生活与其他压制和迫害。就像《理念人》的作者刘易斯·科塞所说,理念人应当是为真理而生活,而不是靠真理而生活。‎ 总之,我们强调独立性是在个人的意义上强调的,这也是“人格独立”的应有之义。在某种意义上,知识分子虽然最后可以选择加入到某个集团,成为这个集团最虔诚和热烈献身的一员,但他先决地还是个人本位的。在这个意义上,称他们为“分子”也是有道理的,即他们先天地是个别的“自由分子”而非“组织成员”。‎ ‎ (选自《读书》,有删改)‎ 下列有关“知识分子”的标准——“独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独立”应当是知识分子比较明显和普遍的辨识标志,这是作者从精神思想特征上对知识分子做出的界定。‎ B.“独立”,即尽可能地在人格、精神上独立,不涉及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和经济能力。‎ C.知识分子关注某些具有真理性的观念和知识的探寻或守护,不为任何个人或集团的利益或立场而扭曲这些观念和知识。‎ D.“独立”不是对知识分子的最高要求,而是基本的要求。因此,在独立的基础上,总会有更高的要求。‎ ‎【答案】C 在的尊严”和第3自然段中“并且努力为自己创造保障这种独立的政治和经济条件”可知,“不涉及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和经济能力”理解错误。C项,答题区间在第2自然段,表述正确。D项,依据第3自然段中“但在一段时间里也有可能是最高的要求——如果这种独立性的条件被从外部几乎剥夺殆尽”,可以断定D项中“‘独立’不是对知识分子的最高要求”和“总会有更高的要求”理解错误。‎ 名师点睛 考生在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类客观选择题时,要注意“两个区别”和“八大关系”。 ‎1.两个区别。一是“正确”与“最准确”的区别。如果题干中出现了“正确(不正确)”这一要求,那么考生要明白该题要求选择的内容要么与文章中的信息完全一致(选择正确项),要么与文章中的信息有出入(选择错误项)。如第2题,题干中出现了“正确”这一要求,这就告诉考生,选项中有三项对某一概念的解说可能与原文的信息有出入。因而对于这类题,考生要从信息的正误角度去答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了“最准确”这一要求,那么考生要明白,选项中的对某一概念的解说可能与原文的信息没有出入,但只有一个解说抓住了这一概念的本质内容,而这个解说就是最准确的。因而对于这类题,考生不能从信息的正误角度去答题。二是“不属于”与“不符合文意”的区别。如果题干中出现了“不属于(属于)”这一要求,那么考生不能从信息的正误角度去答题。因为它的指向性十分明确,就是告诉考生,选项中的解说可能与原文的信息没有出入,但只有一个解说不符合(符合)题干要求,而这个解说就是要选择的答案。如果题干中出现了“不符合文意(符合文意)”这一要求,那么考生要找出内容与原文信息有出入的选项,而该选项就是要选择的答案。如第1题。 ‎ ‎2.八大关系。(1)部分与整体。即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漏掉限制性词语或混淆某些范围的界限,造成概念范围的扩大或缩小。如第1题的B项。(2)主要与次要。即命题者故意将主要的内容和次要的内容倒置。(3)原因与结果。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4)主观与客观。即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功能和效用。(5)肯定与否定。即命题者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阅读材料中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6)已然与未然。即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7)偶然与必然。即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偶然说成往往,把可能的说法转述为必然的存在。(8)有与无。即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加入原文中没有的信息。‎ ‎ ‎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 中国文化不仅包括中国境内现存的文化,也包括曾在中国境内的文化、部分藩国的文化。尽管这些藩国今天已经不在中国疆界内了,但历史上它们的文化属于中国文化的范畴,并且,中国文化至今对它们依然有强大的影响力。除此之外,有些民族的主体在境外,但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中国,他们的文化已经跟其母体的文化有所区别了。例如,新疆有俄罗斯族,他们的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中国文化应该包括境内所有民族的文化,不能片面地将其理解为华夏汉族这一主体民族的文化。尽管长期以来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人数也占到绝对多数,但要注意到,汉族及其文化一直在不断变化着。如果它不具有多元的文化特征,没有大量吸收其他民族的人口和文化,那么,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它都不可能有今天这样重要的地位。‎ 我们为什么会有我们的文化自信?因为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而且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历来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那就是吸引、融合其他民族的人口。它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准是什么呢?不是血统,而是文化!血统是没有办法改变的,除非通婚,但是文化则不同。在文化上,只要接受中国文化,就等于承认了自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从文化认同上说,大家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从血统来说,“炎黄子孙”是非常多元的,根本就不是一个老祖宗可以传下来的。著名诗人白居易的祖先是从中亚迁到内地来的。唐朝有好多姓白的其实都是中亚人。正因为他们把文化带过来了,中国文化才会丰富多彩。‎ 中国文化的特色主要有三点。‎ 一是中国文化是独立发展的。在西方人打开中国大门之前,中国文化主要是独立发展的。它吸收其他文化,主要是在一些枝节上,而不是主体。如,佛教传播到中国,中国文化改变了佛教,所以就有了中国文化和佛教结合产生的禅宗。这一特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理因素。从当时的中国版图来看,东、南、西、北面要么是高原、山脉、大洋,要么就是中国文化影响的地方。因此,中国文化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在封闭的大环境中,它是最先进的。在外界突破地理障碍,把文化带到中国以前,它没有受到什么挑战。也正因如此,它是延续的。‎ 二是中国文化相当自信。汉族基本上是农业民族,而从中国的疆域来看,适合农耕的地区在西汉时已定型,所以中国基本上还是适应农业社会的。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又有相当自信的特点。在中国的确在大的地理范围内是最先进的情况下,这种自信没有害处。但如果已受到外界的挑战,事实又证明自己已不是“天下之中”“无所不有”了,却依然持有一种片面、过分的自信,那就不能适应世界潮流了。‎ 三是中国文化历来是开放而不传播的。汉朝、唐朝比较开放,讲“汉唐雄风”。确实,汉朝、唐朝的开放程度超过了其他朝代,但它们的开放是允许、欢迎各国来,很少往海外派人,甚至是禁止中国人出去的。宋朝政府甚至认为,文化不能随便传播,因此禁止出口图书到辽国或者西夏。明朝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而不是传播中国文化。但如果不传播,谁会承认、接受先进的中国文化呢?‎ ‎(摘自《中国需要怎样的文化自信》,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不能片面地将中国文化理解为华夏汉族这一主体民族的文化,它既包括中国境内现存的文化,也包括曾在中国境内的文化、部分藩国的文化等。‎ B.中国文化具有多元的文化特征,它只是在一些枝节上吸收了其他文化,其主体汉族文化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C.在西方人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前,中国文化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它不会全盘接受外来文化,禅宗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一点;这一特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理因素。‎ D.只开放而不传播是中国文化历来的特点之一,即使在开放程度超过了其他朝代的汉朝、唐朝也是如此;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并不是传播中国文化,而是宣扬国威。‎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些藩国的文化历史上属于中国文化的范畴,中国文化至今对它们仍有强大的影响力,尽管这些藩国今天已经不在中国境内了,但这些藩国的文化仍然属于中国文化。‎ B.我们之所以会有文化自信,是因为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而且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历来有吸引、融合其他民族人口的优点。‎ C.从以前的中国版图来看,中国处于相对封闭的大环境中,而且中国文化又是封闭的大环境中最先进的文化,它从未受到过其他文化的挑战,因而能够延续至今。‎ D.汉族基本上是农业民族,中国适合农耕的地区在西汉已定型,因此中国基本上能够适应农业社会,这给中国文化带来了相当的自信,这种自信一度没有害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民族,如新疆的俄罗斯族,他们的主体在境外,但是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中国,其文化已经跟母体文化有所区别,所以其文化也属于中国文化。‎ B.从文化上来看,只要放弃了自己原来的文化,认同了中国文化,那么不管你来自哪里,都可称为“炎黄子孙”,如白居易的祖先;而要从血统上变成“炎黄子孙”,只有通婚。‎ C.一种文化在历史上取得了“天下之中”“无所不有”的辉煌成就,但如果已受到了外界的挑战,已不是最先进的文化了,那就应该向其他文化学习,吸收其优点。‎ D.如今,我们应当对中国文化充满自信,但又不能持有片面、过分的自信,否则就不能适应世界潮流;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主动地传播中国文化。‎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诗歌的神韵 ‎“神韵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为清初王士祯所倡导,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 王士祯之前,虽有许多人谈到过神韵,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神韵并没有固定的、明确的概念,只是大体上指和形似相对的神似、气韵等内容。到王士祯时,他才把神韵作为诗歌创作的根本要求提了出来。王士祯所提出的“神韵说”的根本特点是,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追求一种空寂超逸、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 神韵为诗歌的最高境界,而王士祯提倡神韵,本无可厚非,但并非只有空寂超逸的诗歌,才有神韵。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可见神韵并非诗歌之逸品所独有,而为各品之优秀诗歌所共有。王士祯将神韵视为逸品所独具,恰是其偏失之处。‎ 王士祯对严羽的“以禅喻诗”深表赞许,同时更进一步提倡诗歌要入禅,达到禅家所说的“色相俱空”的境界。他说:“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还说:“诗禅一致,等无差别。”他认为根植于现实的诗歌的“化境”和以空空为主旨的禅的“悟境”,是毫无区别的,而最好的诗歌,就是“色相俱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逸品。从诗歌反映现实不应太执着于实写这一点讲,他的诗论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从根本上来说,他是以远离现实为主旨的。‎ 关于诗歌风格,王士祯推许“冲淡”“自然”“清奇”三品,而不提“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他反对诗歌以“沈著痛快”为极致,一再强调严羽提出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司空图提出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并认为“唐诗主情,故多蕴藉;宋诗主气,故多径露”。最明显的是他对几首咏息夫人的诗的评论,有评论认为杜牧的“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是“正言以大义责之”,他颇不赞成;他认为只有王维的“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才“更不著判断一语,此盛唐所以为高”。正因为如此,所以王士祯撰《唐贤三昧集》时,不选李白、杜甫的诗。‎ 在王士祯之前,由于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运动,言必谈汉、魏、盛唐,造成诗歌出现了肤廓、貌袭的流弊,而公安派矫正前后七子之失,其弊又在于浅率。王士祯企图矫正两派之失,提倡“神韵说”,倡导诗歌应清远、冲淡、超逸,在表现上应含蓄、蕴藉,片面强调诗歌的空寂超逸、镜花水月的境界,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同时他反对现实性强的诗歌及“沈著痛快”、酣畅淋漓的风格,抹杀了诗歌积极的社会作用,这又导致诗歌走上了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道路。‎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关于“神韵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神韵说”是一种由清初王士祯倡导的、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的诗歌创作理论。 ‎ B.“神韵说”强调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要追求一种空寂超逸、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 ‎ C.“神韵说”推崇“冲淡”“自然”“清奇”的创作风格,不提倡“雄浑”“劲健”“‎ 豪放”“悲慨”等创作风格。 ‎ D.“神韵说”导致诗歌走上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道路,这抹杀了诗歌积极的社会作用。 ‎ ‎2.下列诗句中,符合王士祯“神韵说”的创作主张的一项是( )‎ A.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B.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C.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D.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神韵为诗歌的最高境界,为历代文人所重视。在清初王士祯之前,虽然神韵的概念不固定、不明确,但神韵已经成为诗歌创作的根本要求了。‎ B.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把诗歌分为九类,其中每一类诗歌中的精品都讲求神韵,而神韵并非诗歌之逸品所独有。‎ C.王士祯认为,最好的诗歌,就是“色相俱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逸品,而神韵则为这类诗歌所独有。‎ D.同是咏息夫人的诗歌,王士祯认为从诗歌的含蓄、蕴藉这个角度考虑,杜牧的诗比不上王维的诗。‎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数字遗产 眼下,QQ、MSN、电子邮箱以及游戏账户下的虚拟武器装备、宝藏等,都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它们也将是21世纪的人们所拥有的数字财产。‎ 人活着的时候,可以随意打开电脑,用QQ、MSN与朋友、同事聊天,用邮箱收发信件,在博客上写文章,登录账号玩游戏……可人去世后,QQ、MSN、邮箱、博客以及游戏账户下的东西,究竟算不算遗产?能否被依法继承?又该如何保护呢?‎ 数字遗产,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遗留的个人所有的网络权益和财产,是互联网在人类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并快速成为个人数字档案中心的背景下出现的。‎ 对于大多数年轻的中国网民来说,数字遗产的继承问题还很遥远,但在很多欧美国家,数字遗产继承已经被提上日程。迄今最为著名的数字遗产案件发生在美国。一名阵亡的美国士兵的父母希望得到自己儿子的电子邮箱密码,以整理他的信件,但雅虎公司一直拒不提供密码,直到法院判决后才同意提供。‎ 数字遗产纠纷也催生了一个新行业——数字遗产守护者。“遗物守护者”“财产锁定”“死亡开关”等网站就是专门守护数字遗产的。其方法是用户将登录信息告诉值得信任的亲戚或朋友,在用户遭遇不测之后,由亲戚或朋友登录该网站,手动激活发送电子邮件的程序,以获得相关信息。“遗物守护者”的创立者杰瑞米·特曼说,“数字遗产,你可以不理解这事儿,但不能完全不去想。从现在开始算,我相信5年后大多数人都会将他们的‘数字遗产’列入遗嘱”。‎ 在中国,个人数字财产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到底归谁所有?谁可以继承?谁可以进行审查和修改?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直到今天也没有哪一家互联网公司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这也就造成了一些网民对未来数字遗产继承上的担忧。‎ 纵观当前互联网公司提供的数字产品服务协议,如电子邮箱数月没登录就会被冻结,然后被注销;而游戏账号因为涉及“虚拟财产”,情况更加复杂。‎ 不少法学专家认为,网络中的游戏账号、武器装备、经验值、宠物、金币等具有财产属性,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即便是那些外人不会感兴趣的QQ、MSN、电子邮箱、博客等,对于死者的亲友来说,也是死者留下的遗物,而保留这些网上的虚拟物品,就是对死者最好的纪念。就像死者的书信、照片等遗物一样,虽然没有财产价值,但谁能说这不是遗产?不可以被人继承呢?‎ 不过也有法学专家认为,对这些所谓“数字遗产”进行立法保护并不现实,而且没有必要。首先,我国法律保护的财产,只是现实中的财产而不包括虚拟财产,因此,虚拟财产也就不存在继承的问题。其次,QQ、电子邮箱、游戏账号等数字财产大多具有很强的人身专属性,即往往只针对专有主人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如果主人离开了人世,那么这些数字财产的价值大多会随之消失,也就不存在继承的问题。‎ 互联网已经成为个人数字档案中心,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人们留下的数字遗产将会越来越多。如果有一天我们离开人世,那么这些数字遗产将如何处置呢?相信随着网络的发展,数字遗产的保护问题会逐渐明朗,并最终得到解决。‎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数字遗产”的解说,无误的一项是( ) ‎ A.被继承人死亡后遗留的个人所有的网络权益和财产,对于享有其继承权的人来说,就是数字遗产。‎ B.QQ、MSN、电子邮箱以及游戏账户下的虚拟武器装备、宝藏等,都将是21世纪人们拥有的数字遗产。‎ C.当一个人去世后,留在这个人的QQ、电子邮箱、博客以及游戏账户下的所有东西都属于数字遗产。‎ D.数字遗产的继承在中国尚未得到法律支持,而在很多欧美国家,数字遗产的继承已得到了法律支持。‎ ‎2.下列各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今天,人们留下的数字遗产将会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纠纷也将会越来越多。‎ B.数字遗产直接催生了诸如“遗物守护者”“财产锁定”“死亡开关”等专门守护数字遗产的网站。‎ C.死者生前在网络中的游戏账号、武器装备、经验值、宠物、金币等既具有财产属性,又具有纪念意义。‎ D.在中国,把数字遗产继承列入法律保护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部分专家认为法律应保护数字遗产。‎ ‎3.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数字遗产的出现背景是互联网在人类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并快速成为个人数字档案中心。‎ B.在互联网成为个人数字档案中心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将会把自己的数字遗产列入遗嘱。‎ C.由于我国的法律规定保护的只是现实中的财产,所以对网络中的虚拟财产的保护还缺乏法律依据。‎ D.可以预见,随着网络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数字遗产必将会列入我国的法律保护范畴。‎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微藻,净化海洋环境的明星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长着一类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与陆地上的树木、作物、杂草类似,此类生物含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海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合成为自身所需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它们大多是单细胞生物,故人们称其为单细胞藻类;因藻体微小,一般只有千分之几毫米,所以人们又称其为微藻。‎ 微藻是海洋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驱动着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直接或间接地养育着几亿吨的海洋动物,因此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海洋微藻一旦受到破坏,将危及其他海洋生物及整个海洋生态系统。‎ 微藻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作为人类的营养食品和健康食品、可再生生物能源,又可以提取色素、药物及甘油等化学产品,还可以做水产动物的饵料和禽畜饲料的添加剂等。然而,微藻的用途远不止这些。消除入海污染物、清洁海洋环境便是它们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种新用途。‎ 在当今集约化海水养殖业中,废水的排放是海水受到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养殖业废水在排放前必须进行有效处理。小小的微藻就能对养殖业废水进行有效净化。微藻生长期间,各种形式的无机氮和有机氮均可被其利用,而磷则主要以磷酸一氢根和磷酸二氢根的形式被它们吸收。当微藻被引入养殖业废水中时,微藻通过光合作用向水中供氧,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使好氧菌能够不断分解有机质,进而产生二氧化碳,作为微藻光合作用的碳源。因此,在净化水质的过程中,人们常将微藻与细菌联合使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藻菌共生”。同时,微藻吸收利用氮、磷等营养盐合成复杂的有机质。这就是微藻净化养殖业废水的机理。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发明的专利——“海绵—微藻”集成系统则首先在工厂化养殖废水中接种微藻,让其吸收转化废水中的无机氮和无机磷为微藻生物量;接种一定时间后,将海绵放到微藻生物量增加的废水中,滤食微藻。经过微藻和海绵的联合作用,废水得到净化,而过量的无机氮、无机磷营养盐排入海水后引发的富营养化问题也大大缓解。‎ 有机锡化合物特别是三丁基锡涂料是一类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也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化合物之一。三丁基锡的大量使用,使得沿海各国遇到严重的海洋生物污染问题。这是因为三丁基锡难以被光降解、化学降解和热分解,在自然环境中的残留期长,而且容易在贝类、鱼类等海产品中蓄积。研究证实,绿藻门的镰形纤维藻、硅藻门的中肋骨条藻都能将三丁基锡降解为二丁基锡,绿藻门的小球藻则能使三丁基锡分步脱丁基化为二丁基锡和一丁基锡。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发现,将小球藻接种于含100微克/升三丁基锡的培养体系中,14天后,分别有275%和41%的三丁基锡转化为二丁基锡和一丁基锡。‎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以各种途径进入海洋。微藻能有效去除多种重金属离子,且具有相当高的富集效率,对锌、汞、镉、铜、铅等金属离子的富集倍数有数千倍,适于作为工业重金属废水的高效“清洁剂”。‎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新的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海洋环境保护中,小小的微藻将展示出更多、更具魅力的用途。‎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微藻”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微藻是人们看不见的生长在海洋中的含有叶绿素的微小生物,与陆地上的植物一样,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为自身所需的有机物。‎ B.微藻是海洋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海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合成为自身所需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C.微藻是生长在海洋中的一种单细胞生物,常被人们称为单细胞藻类,其藻体一般只有千分之几毫米。‎ D ‎.微藻是一种微小生物,而众多的海洋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微藻为生,所以微藻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下列各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驱动着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的微藻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一旦受到破坏,将会危及整个海洋生态系统。‎ B.微藻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作为营养食品和健康食品,又可以作为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材料。‎ C.微藻净化废水时,在生长期间,各种形式的无机氮和有机氮均可被其利用,各种形式的磷也可以被其吸收。‎ D.通过“海绵—微藻”集成系统的作用,微藻吸收废水中的大量无机氮和无机磷,大大缓解了海水富营养化的问题。‎ ‎3.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人们除了发现微藻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外,近年来又发现了它们在清洁海洋环境方面的新用途。‎ B.“藻菌共生”就是首先在养殖废水中接种微藻,让微藻吸收转化废水中的无机氮和无机磷,然后将海绵放到废水中滤食微藻。‎ C.在“藻菌共生”的系统中,微藻通过光合作用向水中供氧,而好氧菌在分解有机质时释放二氧化碳,为微藻提供了碳源。‎ D.由于微藻对锌、汞、镉、铜、铅等金属离子具有相当高的富集效率,所以它们适于作为工业重金属废水的高效“清洁剂”。‎ 一、【2017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A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动称为B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能沿电线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哪里着火啦?”‎ 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1.下列对文中A类传播行为和B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B.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技能接受符号。‎ C.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和资源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D.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资源接受符号。‎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的接受者;两者角色可以转换。‎ B.劝说参与者和娱乐参与者,由于传播行为目的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接受劝说者会加强防范,追求娱乐者会“悬置怀疑”。‎ C.如果需要,传播过程可以循环往复,B类传播行为者可以转为A类传播行为者,A类传播行为者可以成为B类传播行为者。‎ D.接受者接受一些讯息,如汽车喇叭声、“失火了”的呼喊声,感觉会发生突变,不需要加工讯息,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二、【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 从脸谱说起 叶秀山 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献。不过,以前也常听批评家在贬义上使用这个词,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则斥之曰“脸谱化”。‎ 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脸谱却不能归结尾抽象。我想,批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在那个“谱”字上。‎ ‎“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谱”,是言其做事说话不遵守一定的规则、无法沟通、交流,也无法理解。“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谱”还有谱系的意思。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京剧的脸谱,也有不同的家法,同样是曹操的脸,勾画上也是大同中有小异。此外,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好像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光有个脸谱不能成为“活曹操”“活包公”,要成“活某某”,还看演员如何去演。‎ ‎ 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不是菜,不能吃。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等。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肴来,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火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不是“30分钟”“35分零5秒”那样死板的,到时一定起锅。“火”曰“候”‎ ‎,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就实用性而言,做出来的菜,有个中等水平,能吃就行;但就艺术性而言,火候是必须掌握的。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种“谱”——包括曲谱、身段、脸谱……都艺术地“兑现”出来,是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 像厨艺一样,舞台上也有中等水平的演员,他们按部就班地把各种“谱”“做”出来,就算是完成任务,刻苦地也会用相当的功夫,就是缺少一点灵气。像灵气、气韵等并不是能“谱”出来的,而是艺术家的一种创造。然而,就道理上来说,各种“谱”,并不是要限制人的创造,而只是要使人创造得更好。做不好菜不能怪菜谱,演不好戏不能怪各种程式,人物没有个性也不能怪脸谱。再往深里说。各种“谱”不但不企图限制艺术家的天才,而且还可以防止天才的流产。“谱”规范着那不易规范的天才,使其不仅有天才,而且有成就。‎ ‎ 记得十几年前奚啸伯先生对我们说,舞台艺术要做到“有规律的自由”,他的体会是很深刻的。‎ ‎ (选自《叶秀山文集》,有删改)‎ ‎1.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 ‎ ‎2.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3.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 三、【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类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闯关检测 ‎ 一 ‎ ‎1.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只是在一些枝节上”错,原文是说“主要是在一些枝节上”。‎ ‎2.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从未受到过其他文化的挑战”错,应该是“在外界突破地理障碍,把文化带到中国以前”,中国文化没有受到什么挑战。‎ ‎3.B 二 ‎1.D ‎【解析】D项,表述有误,原文说的是王士祯“反对现实性强的诗歌及‘沈著痛快’、酣畅淋漓的风格,抹杀了诗歌积极的社会作用,这又导致诗歌走上了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道路”。‎ ‎2.C ‎【解析】C项,诗句并没有直接表达情感,符合“神韵说”强调的含蓄、蕴藉的要求。‎ ‎3.A ‎【解析】A项,表述有误,原文中说的是“到王士祯时,他才把神韵作为诗歌创作的根本要求提了出来”。‎ 三 ‎1.A ‎【解析】B项,偷换概念,选项所述的不是“数字遗产”,而是“数字财产”。C项,表述错误,“所有东西”错,应该是“所有的网络权益和财产”。D项,表述错误,原文是说“已经被提上日程”。‎ ‎2.B ‎【解析】B项,表述错误,专门守护数字遗产的网站是数字遗产纠纷催生的,不是数字遗产直接催生的。‎ ‎3.D ‎【解析】D项,于文无据,“在不久的将来,数字遗产必将……范畴”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 四 ‎1.B ‎【解析】A项,“人们看不见的”表述有误,原文说的是“肉眼看不见”。C项,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大多是单细胞生物”。D项,是“微藻”这一概念的外延,而非内涵。‎ ‎2.C ‎【解析】C项,表述错误,由原文可知,磷主要是以磷酸一氢根和磷酸二氢根的形式被微藻吸收的。‎ ‎3.B ‎ ‎【解析】B项,张冠李戴,选项表述的是“海绵—微藻”集成系统。 ‎ 高考链接 一 ‎1.A ‎ ‎2.D ‎【解析】D项,“不需要加工讯息”错误,原文说“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 ‎3.①社会传播行为类型(A类传播行为与B类传播行为)。②社会传播过程特点(传播至少两人,角色可以转换,循环往复)。‎ ‎【解析】题干要求“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文本一共有三段,第一段内容讲的是A类传播行为,第二段内容讲的是B类传播行为以及两者同为社会传播行为类型,第三段内容讲的是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筛选关键词句即可。 ‎ 二 ‎1.标准、规则;谱系;有待实践的“本”。‎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概念的含义,首先可以从文中筛选相关信息进行概括。“谱”的含义主要集中在文本第3段,筛选相关内容有:“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谱”还有谱系的意思。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然后将这些含义分点分条概括即可,注意语言的简洁。‎ ‎2.首先,指出菜谱对做菜的规范意义;其次,阐述厨艺上乘须把握火候;最后,指出舞台艺术的火候在于把“谱”用活。‎ ‎【解析】本段内容大概是:首先从书店里的菜谱说起,然后论述菜谱只是给人一个规范,运用菜谱必须把握火候,把握火候是实践性的,是艺术性的。最后又谈到了“谱”上,谈到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概括思路时语言要简洁。‎ ‎3.舞台艺术既要尊重历史传统,遵循规则,继承家法,依据曲谱、身段、脸谱来表演;还要积累经验,把握火候,挥洒灵气,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解析】阐释“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首先要明确中心词是“自由”,明确“自由”是什么,是艺术家在演艺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和追求;然后分析“自由”的限制语“有规律的”,何为“有规律”,为何要“有规律”,这结合文本主旨进行分析及“谱”的含义去分析即可。 ‎ 三 ‎1.D ‎ 2.C ‎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C项,原文是说“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据此可知选项说“继承汉魏古诗”在文中没有依据。‎ ‎3.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C项,“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正确,引用的诗论部分,有的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的古诗有偏见,如引用清朝王士禛的“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睹焉”就是为了说明王士禛对唐代古诗有偏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