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ww.ks5u.com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偶像总会给人一些神圣感、威仪感,靠近它们会有一种灵魂被触及的感觉,可是如果把偶像过分的世俗化、庸俗化,就成了“呕像”了。比如河北某地的奶奶庙就出现了手把方向盘的“车神”,对普通人吃喝拉撒声色犬马的欲望都进行了精细化管理,有“钱”必“应”;北京某地的财神庙里的塑像,则直接让裸体的美女坐在了财神爷的大腿上,那“教化”意义,直白显豁,唯恐别人不明白、不掏钱……或许有人会说:那是民俗,是文化,是发展旅游的需要。‎ 其实并非如此。民俗是文化的一部分,毋庸置疑。但什么叫文化?一般认为,“文化”乃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此语出于《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民俗是自然规律和文明道理在生活中的“形象化”,饮食男女、生老病死,无不被“文而化之”。也就是说,人之所以为人,总有一些超乎肉体的精神性的东西,它们以某种偶像、节日、仪规、禁忌、图形等等形式存在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散发出某种精神的力量,对人们的道德、言行、审美、价值观等进行潜移默“化”,甚至可以渲染着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一定程度上塑造出一个地域的、民族的文化性格。所谓东北人的豪放、山东人的热情、湖南妹子的泼辣、苏杭女子的曼妙,主要是地方文化濡养的结果。‎ 民俗文化有明显的时代性、地域性,同一个节日在不同的地域传播,总会有大大小小的不同,这是个非常复杂的发生学、传播学过程。但是就影响力而言,层级越高,就越带有超越性和高尚性。一村一落的民俗,只要满足普通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老少平安的基本愿望就可以了。一省一市一个国家的民俗,就必然要承担起更为普适的包容的美好的社会责任。层级越高的民俗,越是摆脱了具体的实用价值的,具有了某种道德和信念的力量。是一种普通人难以企及,但是值得所有人仰望和追寻的“星空”。也就是说,民俗出自于俗,却最终指向雅,包含着从平庸生活中超拔出来的向上的渴望。‎ 从这个意义上看,那些打着民俗旗号的“伪民俗”,是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投机取巧思想在作祟。那些为了旅游开发编造出来的故事,为了满足违章开车免受处罚的侥幸心理而生造“车神”,为了贪污腐败不被发现而求菩萨保佑,为了迎合财色双收的低俗愿望而“创造”出一个裸女坐怀的财神像……都属于上不得台面的伪民俗、恶民俗、丑民俗,是走向了“文化”反面的精神霉菌。‎ 真正的民俗是在民间自发生成的,永远处在不断传播,不断升华、丰富、美化的动态过程中。它符合绝大多数人向真、向善、向美的共同的心理诉求,它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对所有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存发展都无害,它是所有人共同营造又总能反哺于所有人的“文化共同体”。伪民俗是负面的文化,有害的文化,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都不会给这种糟粕留下存在的空间。一时的兴盛,迟早会招致灭顶的结果。这一方面是文化自新的内在力量,也是先进的文化思潮、正确的社会力量,以及党和政府恰如其分的干预。民俗的意识形态属性表明,放任自流的民俗经常会跑偏、变质,最终伤害到每一个人。‎ ‎《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这说明主流价值观对民俗的教育、引导是必要的。而对民俗发生影响的理想状态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适应了文化传承规律的循序渐进,是充分尊重了人民群众基本的认知、审美、心理和既有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之后的“移异”。‎ ‎(选自刘加民《警惕“伪民俗”》,《光明日报》2019年10月20日12版,有删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偶像会给人神圣感、威仪感,但不过分地世俗化、庸俗化,就会成为民俗。‎ B. 民俗是自然规律和文明道理在生活中的形象化,塑造地域的民族的文化性格。‎ C. 层级高是民俗超越性、高尚性和道德信念力量的标志,因为普通人难以企及。‎ D. 真正的民俗是在民间自发生成的,不断传播、升华、丰富、美化,无须干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环环相扣、逐层推进。‎ B. 文章论证将民俗与伪民俗对比,分析了民俗特点及作用,警惕伪民俗负面影响。‎ C. 文章引用《易经》《礼记》中的句子,既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作者观点。‎ D. 文章第四段主要论证了伪民俗的危害,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呼应了第一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北人的豪放、山东人的热情、湖南妹子的泼辣、苏杭女子的曼妙等文化性格主要由地方文化濡养,所以地方文化应值得重视。‎ B. 民俗文化层级越高,就越能摆脱具体的实用价值,具有某种道德和信念的力量,可见民俗出自于俗,最终指向雅,有向上的渴望。‎ C. ‎ 因为文化有自新内在力量,有党和政府恰如其分的干预,所以有害的伪民俗没有存在的空间,一时兴盛,迟早会招致灭顶结果。‎ D. 民俗常受主流价值观影响,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基本的认知、审美、心理和既有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之后的“移异”,不会跑偏变质。‎ ‎【答案】1. B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 A项,“不过分地世俗化、庸俗化,就会成为民俗”错,原文“如果把偶像过分的世俗化、庸俗化,就成了‘呕像’了”,但偶像“不过分地世俗化、庸俗化”也成不了“民俗”。 ‎ C项,强加因果,“普通人难以企及”与“层级高是民俗超越性、高尚性和道德信念力量的标志”无因果关系。‎ D项,“无须干预”错,原文“民俗的意识形态属性表明,放任自流的民俗经常会跑偏、变质,最终伤害到每一个人”。‎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D项,“文章第四段主要论证了伪民俗的危害”错,主要是论证伪民俗的产生的原因。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D项,“民俗常受主流价值观影响,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基本的认知、审美、心理和既有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之后的‘移异’,不会跑偏变质”将未然说成了已然。联系第一段的现状可知,原文第六段所说的内容还处在理论的状态,是一种实践的未然。故选D。‎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G具有高速度、泛在网、低时延等特点,应用前景空前广阔。从理论上讲,5G 网络速度将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未来5G 网络的峰值甚至可达20Gb/s。这将给 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游戏和电影的普及提供可能。目前,用手机在线玩 VR 游戏、看 VR ‎ 电影还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 4G 网络达不到AR、VR 技术所需的网速。这一问题将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迎刃而解,未来,人们的移动娱乐生活将更加丰富精彩。‎ 在日常生活中,上班族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烦恼:乘坐地铁时,刚好客户打来微信电话,还没谈几句便因网络信号不佳而被迫中断。这种情况在电梯、卫生间、地下车库也时有发生。而5G技术的泛在网(广泛存在的网络)特点使网络无处不在,让用户“永不掉线”。正是由于5G 基站是一种微基站,身量更小、分布更多,可以发出比 4G 信号塔更高密度的信号,因此解决了地下空间等区域信号盲点问题。‎ 除了高速度、泛在网的特点之外,5G 的低时延更将给人们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以远程医疗为例,今年 4 月 3 日,全国首例 5G 远程心脏微创手术在广东高州市人民医院取得成功。该手术由广东省人民医院郭患明教授团队在广州“隔空”指导,高州医院何勇主任团队主刀实施。相距 400 公里,手术画面却几乎没有时延,身处广州的医学专家仿佛亲临现场。5G 技术为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插上了翅膀,给病患带来福音;在无人驾驶方面,低时延的优势更加明显。如果信号传递慢,网络反应迟缓,系统指令下达出现延迟,就会造成不良后果,而 5G 技术对于时延的最低要求是 1 毫秒甚至更低,能够满足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飞机的技术需求。‎ ‎(摘编自张鹏禹《5G 时代,将让你的生活更美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 年04月10日)‎ 材料二 部分国家/地区的 5G 推进 国家/ 地区 ‎5G 战略/行动计划/频谱规划 欧盟 频谱:2016 年 11 月发布频谱规划,2018年1月再次发布意见,确保 ‎3.4GHz—3.8GHz,700MHz,26GHz 在 2020 年前可用 ‎5G支持:致力于 5G 网络成功,使欧洲成为 5G 发展的全球领导者;对共同投资建设网络的运营商放松管制 美国 频谱:2016 年发布高频频谱规划,计划 2018 年 11 月拍卖 28GHz 和24GHz 频谱,FCC 考虑向 5G、机器人和无人机开放 4.9GHz ‎5G 支持:FCC 放宽对 5G 小蜂窝部署的要求,以加速 5G 部署 中国 频谱:2017 年发布 5G 中频规划,将适时发布频谱规划和商用牌照 ‎5G 支持:分阶段有序推动 5G 测试,开展 5G 规模组网建设及应用示范工程 韩国 频谱:2018 年 6 月完成 3.5GHz 和 26GHz 频谱拍卖 ‎5G 支持:推动运营商共建 5G 网络,加速 5G 部署 ‎(摘编自《全球 5G 发展数据跟踪报告》,凤凰网 2018 年 7 月 18 日)‎ 材料三:‎ 在2014年前后,美国、欧盟以及韩国、日本和中国纷纷在政府支持下布局 5G 研发和商业化推进。美国希望在该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此前任总统奥巴马多次在国情咨文中表示,美国在 21 世纪不仅要建设现代的港口、更坚固的桥梁和更快的火车,还要有最快的互联网。欧盟在 4G 的研发和推广中不占优势,为此在 5G 方面进行了重点布局,不但强调技术的全球化统一,而且力图通过合纵连横强化欧盟的竞争地位,为此于 2014 年宣布同移动互联技术发达的韩国联手开发下一代移动信息通信网络技术,推动全球就 5G 定义和标准达成共识,并就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频率政策进行交流,以促进双方系统设备的互用性。欧韩合作,欧盟意在避免再次落后,韩国方面则希望借助欧盟的国际话语权,牢牢控制住相关电信技术领域的专利权。日本方面,则由总务省制定了一个以 2020 年为基准的 5G 实用化进度表,并推动企业和科研机构构建一个全日参与的体制,加快研究步伐。‎ ‎(摘编自夏文辉《5G 风云》,《北京青年报》2018 年 03 月 4 日)‎ 材料四:‎ 在铺天盖地宣传 5G 的革命性前景和连接万物的应用场景时,很容易让人们产生 5G ‎ 近在眼前的错觉。然而,4 月 17 日,华为轮值 CEO 徐直军在深圳召开的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表示,虽然 5G 技术更快、更可靠,但消费者不会发现 5G 与 4G 技术之间存在实质性差异。他还说,大多数消费者不会注意到新技术的好处,运营商也将很难从中赚钱。‎ 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刘光毅也认为,目前全球供应商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5G 怎么挣钱?“这就相当于你布置了 5G,但是目前很难有新的业务模式让用户愿意多付钱。政府还要求不断降费,这样的话,你投资的回报会慢慢趋于悲观。你是否还愿意为 5G 建新的基站?”‎ ‎(摘编自《5G 带来的 12.3 万亿美元到底该怎么挣?》,《中国新闻周刊》第 853 期)‎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5G 时代网络信号无处不在,网络速度大大加快,再加上 5G 具有低时延的优势,这些都将使人们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移动娱乐生活。‎ B. 在频谱规划方面,虽然各国关注的波段有所不同,工作的侧重点也各有差异,但各国都非常重视时效,都为频谱规划工作设置了明确的时间界限。‎ C. 各国政府认识到 5G 技术对国家的重要意义,从 2014 年左右开始布局 5G 研发和推动 5G商业化进程,其中美国和欧盟都非常希望自己能够领先。‎ D. 韩国和欧盟在布局 5G 研发和商业化推进中寻求合作,是因为韩国想借助欧盟的国际话语权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避免再次落后,以求在 5G 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5G 网速比 4G 快很多,5G 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给 AR、VR 游戏和电影的普及带来积极的影响, 使人们可以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移动娱乐生活。‎ B. 5G 技术对于时延的最低要求是 1 毫秒甚至更低,可以降低系统指令下达的时延,这一优势 为远程医疗资源共享和无人驾驶等提供了技术支持。‎ C. 在 5G 支持方面,各国都提出了自己的发展目标,有的国家甚至推动运营商共建网络,以求加速推进 5G 部署。‎ D. 虽然美国、欧盟以及韩国、中国、日本的 5G 战略各不相同,但各国都有政府的支持,因为各国都想保持自己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6. 材料一和材料四对 5G 技术的发展前景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请找出两种观点并结合材料简 要分析其原因。‎ ‎【答案】4. A 5. D ‎ ‎6. (1)观点:对 5G 技术的发展前景,材料一持乐观态度;材料四则显得比较悲观。‎ ‎(2)原因:两则材料观点不同的原因是,材料一是从使用者的角度着眼于 5G 技术的优势(优点、优越性),以及它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及给生活带来的好处,因而很乐观;材料四从开发者(供应商)的角度,着眼于 5G 技术的投资回报难以预期,因而比较悲观。‎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辨析其中的异同点。之后浏览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分析比较。‎ B项,“都为频谱规划工作设置了明确的时间界限”错误,根据材料二的图表可清晰看出:欧盟规定2012年前部分波段可用;美国2018年11月完成部分波段的拍卖;韩国2018年6月前完成部分波段的拍卖;而中国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只说“将适时发布频谱规划和商用牌照”所以并不是都设置了明确的界限。B错误。‎ C项,“各国政府……,从 2014 年左右开始布局 5G 研发和推动 5G商业化进程”错误,由材料三第一句“在2014年前后,美国、欧盟以及韩国、日本和中国纷纷在政府支持下布局 5G 研发和商业化推进”可知,交代的只有美国、欧盟以及韩国、日本和中国纷纷在政府支持下布局 5G 研发和商业化推进,而不是各国政府。C错误。‎ D项,“韩国想借助欧盟的国际话语权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避免再次落后,以求在 5G 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错误,由材料三“欧韩合作,欧盟意在避免再次落后,韩国方面则希望借助欧盟的国际话语权,牢牢控制住相关电信技术领域的专利权”可知,“避免再次落后”的是欧盟,而不是韩国。D错误。‎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逐个分析选项,分别找出选项中的关键词,然后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确定有效的答题区间,注意有时答题区间并非一个。考生要全面、准确地比较选项和原文,看二者的意思是否一致。‎ D项,“因为各国都想保持自己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错误,选项中的关键词是“各国”“保持”“领先地位”,而材料三中写到“美国希望在该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欧盟在 4G 的研发和推广中不占优势,为此在 5G 方面进行了重点布局”表明欧盟不符合这一说法,本来在4G 的研发和推广中不占优势,又怎么能“保持”领先地位呢?D错误。‎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分析题干,明确题干问什么,我们要答什么。其次要回归文本,逐段分析,全面归纳,切不可凭自己的整体理解答题。最后不要忽略了材料的出处,有时材料出处的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归纳材料的主要内容,甚至标题就是材料的主要内容。本题题干中,“材料一和材料四”是规定了答题区间,“概括两种不同的观点”是最终目的,“对 5G 技术的发展前景”是筛选内容的限定和依据。 材料一选自《5G 时代,将让你的生活更美好》,第一段介绍了5G具有高速度、泛在网、低时延等特点,应用前景空前广阔。并介绍了高速度的特点给使用者带来的便利。第二第三段分别介绍了泛在网、低时延等特点给使用者带来的便利。综合以上内容可知材料一是从5G的优越性及使用者的感受的角度对 5G 技术广阔而美好的发展前景的展望,所以材料一持乐观态度。 材料四选自《5G 带来的 12.3 万亿美元到底该怎么挣?》,第一段写华为轮值 CEO 徐直军的观点:大多数消费者不会注意到新技术的好处,运营商也将很难从中赚钱。第二段写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刘光毅的观点:目前全球供应商都面临着5G 怎么挣钱?的问题,且提到了“投资的回报会慢慢趋于悲观”。 综合以上内容,材料四是从运营商、投资者的角度对未来5G技术未来收益的担忧,所以材料四则显得比较悲观。所以两则材料对5G 技术发展前景的态度可参照文本中的“悲观”,总结出“乐观”与“悲观”的不同,而原因当然是立场的不同,分析角度的不同。‎ ‎【点睛】非连续性新闻材料阅读的可参考以下技巧:‎ ‎1.关注材料的标题出处。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关系。3.客观题要了解设误方式,包括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缩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时态、偷换概念、因果混乱。4.主观题要遵循审题干、定范围、选要点、巧归纳的步骤。‎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绝代勇将张自忠 张秋铧 ‎1940年5月23日,10万军民聚集在湖北宜昌城内外,为一位殉国的将军送行。就在前一天,将军的灵柩被抢运到宜昌,本想用汽车将将军的灵枢运到长江码头,然后乘船溯江前往重庆安葬,但宜昌的军民不肯,坚持要用十里长街相送、人工抬棺材的方式,送将军走完这抗日战场上的最后一程。‎ 这是一位连最残酷的敌手、凶暴成性的日军,都为之脱帽致敬的绝代勇将:在湖北战场上壮烈殉国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上将张自忠将军——二战时期,盟军军衔最高的阵亡将领。‎ 战火仍在延续,日军的飞机反复在宜昌域上空盘旋,随时有轰炸人群的可能,但10万军民不为所动,依然坚持哀送将军。日军似乎也很配合,尽管战机几次低空盘旋,但他们并未轰炸送葬的队伍。‎ 那是1929年,张自忠升任西北军第六师师长。有一次一个营长侵吞士兵存款,张自忠查实后,立即集合全师干部,当众责打了这个营长200军棍,并撤职镣押。张自忠经常在深夜巡视士兵寝室,帮士兵盖被子,每逢星期天,他还经常拿钱和吃喝的物品,给军队里受伤的士兵。平日里,他和士兵们穿着一样的军服,吃着一样的大锅饭。为了磨练官兵意志,他在冰天雪地里自己带头脱掉大衣,要士兵们跟着他一起进行雪地行军训练。由此,张自忠的部队以“将不畏死,兵不惜命”而著称。‎ ‎1937年,在卢沟桥抗战后,二十九军决定战略转移离开北平,军长宋哲元在撤退之际,要求第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留下担任北平市长与日军进行周旋。外界并不知张自忠奉了密令留下,当时国由的报纸,纷纷责骂张自忠是无耻汉奸,将其称为“张逆自忠”;为了洗刷这个罪名,张自忠秘密潜逃离开日军监控。南下向蒋介石汇报北平战守经过。‎ ‎1938年返回部队后,张自忠面对部队官兵痛哭失声:“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乃与大家共寻死所!”‎ ‎1940年,抗战已进入相持阶段,国民政府退守重庆,日军为了进攻重庆,连续进攻襄阳、鄂西一带。‎ ‎5月1日,张自忠亲笔给三十三集团军的各部队和将领写信昭告:“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 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5 月 16 日,日军获悉国军有高级将领正在南瓜店一带指挥作战,随即调集飞机和重兵, 猛烈轰炸我方阵地,三十三集团军属下的七十四师主力弹药将尽,部队电话询问张自忠可否 先行退却,张自忠回答道:“现在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正是军人杀敌报国之时,子弹打完了, 要用刺刀杀,刺刀断了,要用拳头打,用牙齿咬。”‎ 上午 11 时许,三十三集团军的警卫团阵地被日军突破,激战到中午时,张自忠手下的2000 多官兵几乎全部战亡,他身边仅剩下几十名警卫人员,将士们也仍然誓死保卫着他, 并一面高喊:“司令快走,司令快走!”‎ 张自忠的副官马孝堂,向来救援的国军讲述着:“总司令猛然前扑,旋又立起,右肩后 流血了!很显然是被炮弹碎片炸伤了。到了十里长山,还在指挥,接着左臂也在流血!但是 ‎ 总司令仍然站在那里,怒目圆睁,大声呼喊着,指挥着。” “他的腿上也流了血,血湿透了 袜脚。我见总司令突然向后一歪,右胸就往外喷血,总司令脱了上衣军装,让我给他裹伤,血如泉涌。我刚包扎完,敌人就一窝蜂上来了!”‎ 对于张自忠将军的阵亡过程,侵华日军在《231 联队史》中也有记载:“第四分队的藤 冈一等兵端着刺刀向敌方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猛站起来,眼睛 死死盯住藤冈。当冲到距这个大身材军官只有不到三米的距离时,藤冈从他射出来的眼光中, 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了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 堂野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出现了难受的表情。此时,藤 冈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心起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这个高大身躯再也支持不住了,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 噩耗传开后,蒋介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抢回张自忠将军的尸体,最终经增援的 38 师 官兵浴血奋战,张自忠的遗体被抢运回后方,因此也就有了宜昌十万市民为将军送行的感人场面。‎ 不久,蒋介石为张自忠题词:“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终换得马革裹尸还!”‎ 毛泽东为张自忠题词:“尽忠报国”。‎ ‎(节选自《捍疆卫士张自忠》,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部分写宜昌军民十里哀送张自忠将军的场面,渲染了一种悲恸的气氛,表达了抗战军民对这位爱国将领的崇敬之情。‎ B. 小说在构思上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先写张自忠将军战死疆场,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再写主人公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故事。‎ C. “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乃与大家共寻死所!”,这句话表达了张自忠将军誓死报国,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决心。‎ D. 国共两党的领导人都对张自忠将军的一生做了高度的评价,蒋介石着重于称颂其战绩,而毛泽东则着重于褒扬其爱国主义精神。‎ ‎8. 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9. 小说中,中日两国军人对张自忠将军阵亡过程的叙述,有哪些方面的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①治军 严明。如惩治侵吞士兵存款的营长②关爱士兵。如深夜给士兵盏被子,常拿钱和物品给受伤的士兵③忍辱负重。如留守北平,背负汉奸骂名④英勇无畏。如指挥军队抗日,视死如归⑤爱国抗敌。心系国难,多次表达杀敌报国的愿望和决心。 ‎ ‎9. 不同:①叙述角度不同。张自忠将军的剐官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而日军是以第三人称叙述的。②侧重点不同。副官马孝堂的叙述着重于表现张自忠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以及流血牺牲的具体过程,而目军的叙述着重于表现已方如何杀掉张自忠将军以及在与张将军对阵中看到的高大身躯和他临死前的威严眼光。‎ 作用:①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敌我两方叙述同一情节,增加故事的可信度。②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敌我两方盼叙述多角度地展示了人物英勇无畏的精神。‎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B项,“小说在构思上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曲解文意,原文“先写张自忠将军战死疆场,再写主人公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故事”,这是倒叙。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在解答时,一般来说,要理清故事情节,抓住了故事情节就抓住了分析人物的突破点;要分析小说人物活动的环境,通过典型环境可以揭露人物的典型形象;要分析小说人物的言行举止及内心世界,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都是用来表现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要分析小说中各类人物之间的联系,作者常常会刻画一些次要人物以突出人物的形象。此外,还要注意人物形象的衣着、外貌、神态等外在形象。本题要求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梳理情节,依次搜集表现人物形象的情节即可。小说中“有一次一个营长侵吞士兵存款,张自忠查实后,立即集合全师干部,当众责打了这个营长200军棍,并撤职镣押”,表现他治军严明;“张自忠经常在深夜巡视士兵寝室,帮士兵盖被子,每逢星期天,他还经常拿钱和吃喝的物品,给军队里受伤的士兵”,表现他关爱士兵,爱兵如子;“外界并不知张自忠奉了密令留下,┄纷纷责骂张自忠是无耻汉奸,将其称为“张逆自忠”;为了洗刷这个罪名,张自忠秘密潜逃离开日军监控。南下向蒋介石汇报北平战守经过”,表现他隐忍坚强,忍辱负重;副官马孝堂向来救援的国军讲述的经历,见出他英勇作战,不怕牺牲;小说中他“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乃与大家共寻死所!‎ ‎”“现在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正是军人杀敌报国之时,子弹打完了, 要用刺刀杀,刺刀断了,要用拳头打,用牙齿咬”,表现他的爱国精神。‎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概括分析情节作用,把握作者创作意图能力。此类题要求考生把握指定情节的内容,并从对情节(推动情节发展、构成情节逆转、掀起波澜)、对人物(展现人物性格)、对主旨及给读者的感受(增强文学色彩、历史厚重感,丰富文章内容、意蕴,引发读者思考、兴趣、共鸣等等)等方面来思考其作用。本题要求合作品简要分析中日两国军人对张自忠将军阵亡过程的叙述有哪些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叙述不同主要在叙述角度和所站立场的不同引起。从叙述人称看,“张自忠的副官马孝堂,向来救援的国军讲述着”,这是第一人称叙事;“对于张自忠将军的阵亡过程,侵华日军在《231 联队史》中也有记载”,日军是站在第三人称叙述;从叙述内容看,“总司令猛然前扑,旋又立起,右肩后流血了!很显然是被炮弹碎片炸伤了。到了十里长山,还在指挥,接着左臂也在流血!但是总司令仍然站在那里,怒目圆睁,大声呼喊着,指挥着。”“他的腿上也流了血,血湿透了 袜脚。我见总司令突然向后一歪,右胸就往外喷血,总司令脱了上衣军装,让我给他裹伤,血如泉涌。我刚包扎完,敌人就一窝蜂上来了”,副官马孝堂的叙述侧重表现张自忠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以及牺牲的具体过程;“第四分队的藤 冈一等兵端着刺刀向敌方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猛站起来,眼睛 死死盯住藤冈。当冲到距这个大身材军官只有不到三米的距离时,藤冈从他射出来的眼光中, 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了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出现了难受的表情。此时,藤冈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心起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这个高大身躯再也支持不住了,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日方叙述侧重表现如何杀掉张自忠将军以及在与张将军对峙中看到张自忠将军的神情。好处在于引用副官马孝堂的叙述和侵华日军的《231 联队史》,让双方叙述的同一情节对照阅读,增加了小说的可信度;两方面的描写都是针对张自忠将军,虽然一方面突出英勇无畏的战斗牺牲,一方面突出如何杀死张自忠将军以及写他战死前的神态,但是对照阅读中让人物形象更鲜明,多角度的展示将军的英勇无畏.‎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若讷,字敏之,本并州榆次人,徙家卫州。进士及第,补彰德军节度推官,再迁太常博士、知商河县。御史杨偕荐为监察御史里行,知谏院。时范仲淹坐言事夺职知睦州,余靖、尹洙论救仲淹,相继贬斥。欧阳修乃移书责若讷曰:“仲淹刚正,通古今,班行中无比。以非辜逐,君为谏官不能辨,犹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廷,是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耶!”若讷以其书奏,贬修夷陵令。王蒙正知蔡州若讷言蒙正起裨贩因缘戚里得官向徙郴州物论犹不平今予之大州可乎诏寝其命。大庆殿设祈福道场,若讷奏曰:“大庆殿,国之路寝也,岂可聚老、释为渎慢?”又奏三公坐而论道,今二府对才数刻,何以尽万几?宜赐坐从容,如唐延英故事。丁母忧。服除,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时宰相贾昌朝与参知政事吴育数争事上前。明年春,大旱,帝问所以然者,若讷曰:“大臣不肃,则雨不时若。”于是昌朝及育皆罢,若讷遂代育为枢密副使。王则据贝州,讨之,逾月未下,或议召降。若讷言:“河朔重兵所积,今释不讨,后且启乱阶。”及破城,知州张得一送御史台劾治。有臣贼状。朝廷议贷死 ,若讷谓:“守臣不死自当诛,况为贼屈?”得一遂弃市。知王守忠欲得节度使,固执为不可。皇祐五年,卒,赠右仆射,谥文庄。若讷强学善记,自秦、汉以来诸传记无不该通,尤喜申、韩、管予之书,颇明历学。因母病,遂兼通医书,虽国医皆屈伏。张仲景《伤寒论诀》、孙思邈《方书》久不传,悉考校讹谬行之,世始知有是书。名医多出卫州,皆本高氏学焉。皇祐中,诏定尺以制钟律,争论连年不决。若讷以汉货泉度一寸,依《隋书》定尺上之。并损益祠祭服器,悉施用。有集二十卷。‎ ‎(选自《宋史·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四十七》)‎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蒙正知蔡州/若讷言蒙正起/裨贩因缘戚里得官/向徙/郴州物论犹不平/今予之大州/可乎/诏寝其命 B. 王蒙正知蔡州/若讷言/蒙正起裨贩/因缘戚里得官/向徙郴州/物论犹不平/今予之大州/可乎/诏寝其命 C. 王蒙正知蔡州/若讷言蒙正起/裨贩因缘戚里得官/向徙郴州/物论犹不平/今予之大州/可乎/诏寝其命 D. 王蒙正知蔡州/若讷言/蒙正起裨贩/因缘戚里得官/向徙/郴州物论犹不平/今予之大州/可乎/诏寝其命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移书一般指官员间互通书函,又称作致书、移文,书函常针对不同意见而发,多用于晓谕责备。‎ B.‎ ‎ 班行指朝班的行列,也可指朝廷或朝廷官员,“班行中无比”是对范仲淹的人品和才学的肯定。‎ C. 路寝指帝王的正殿所在,《礼记·玉藻》说祭祀:“君日出而视之,退适路寝以清听政。”这里的“路寝”意指古代天子的正厅。‎ D. 祠祭即祭祀,古代祭祀有专门的音乐,《诗经》中的“雅”和“颂”就是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若讷敢于进谏。对大庆殿设道场,他上书认为不得体;后来他又直指二府未充分言奏政事;对王守忠任节度使,他进谏反对。‎ B. 高若讷受到信任。皇帝向他询问大旱原因,在听取了他的回答后,罢免了宰相贾昌朝和参知政事吴育,并任命他担任枢密副使。‎ C. 高若讷看重气节。王则造反失败后,朝廷商议是否免除贝州知州张得一死罪,他以张得一屈于敌贼、气节尽失为由,表示反对。‎ D. 高若讷博学多才。他博览群书,十分精通历数之学;他自学医术,治愈母病,整理了经典医书,考正、校定其中的错误并刊印。‎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范仲淹坐言事夺职知睦州,余靖、尹洙论救仲淹,相继贬斥。‎ ‎(2)若讷言:“河朔重兵所积,今释不讨,后且启乱阶。”‎ ‎【答案】10. B 11. D 12. D ‎ ‎13. (1)当时范仲淹因为进谏议政获罪而被免职,(贬)任睦州知州,余靖、尹洙上书营救范仲淹,(两人)相继被贬。‎ ‎(2)高若讷说:“河朔地区是重兵囤积之地,现在放弃不去征讨,以后将要开启祸端。”‎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本题,“蒙正起裨贩”是典型的主谓结构,独立完整的句子,所以“贩”之间应该断开,排除A、C。“向徙郴州”为动补结构,完整的句子,“徙”后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D项表述错误,“雅”为宫廷乐歌。‎ 故选D。‎ ‎【12题详解】‎ 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本题,D项“治愈母病”错,原文无此表述。‎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坐”:“因为”;“夺职”:“被免职”;知,管理;“贬斥”:“被贬”。第二句关键点:“所积”:“囤积之地”;“释”:“放弃”;“且”:“将要”;河朔,朔,地区名,古代泛指黄河 以北的地区。‎ ‎【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高若讷,字敏之,本是并州榆次人,迁居至卫州。考取进士后,补授彰德军节度推官,后调任太常博士、商河知县。御史杨偕推荐他任监察御史里行,主管谏院。当时范仲淹因为进谏议政获罪而被免职,(贬)任睦州知州,余靖、尹洙上书营救范仲淹,(两人)相继被贬。欧阳修就致书责备高若讷说:“范仲淹刚强正直,通晓古今,朝廷中无人可比。却因为无罪被驱逐,你作为谏官不能 明辨,仍厚颜面对士大 夫,出入朝廷,这是不再知人间有羞耻之事(的行为)啊!”高若讷把他的书信(内容)上奏,皇帝将欧阳修贬为夷陵县令。王蒙正任蔡州知州,高若讷进言:“王蒙正自小贩被起用,靠攀附外戚权贵得任官职,之前调任郴州,众议尚且不满,现在给他(蔡州这样的)大州(治理),可以吗?”(皇上)下诏令搁置他的 任命。大庆殿设置祈福道场,高若讷上奏说:“大庆殿是国家的正殿,怎么能聚集道士和僧人行轻慢亵渎之事?”后又上奏:“(以前)三公长时坐而议政,现在枢密院及中书门下省对答政务却只有数刻之久,怎么能尽言政务?应当赐座使(二府官员)从容对答,如同唐朝延英殿(优待臣子)旧制。遭遇母丧。守丧期满后,任右谏议大夫代理御史中丞。当时宰相贾昌朝与参知政事吴育多次在皇帝前争议政事。第二年春天,天大旱,皇帝询问这样(干旱)的原因,高若讷说:“大臣不严肃恭敬,那么雨水不时就会像这样(不至)。”于是贾昌朝和吴育都被罢职,高若讷于是代替吴育出任枢密副使。王则占据贝州,(朝廷)征讨他,月余尚未攻下。有人提议招降,高若讷进言说:“河朔地区是重兵囤积之地,现在放弃不去征讨,以后将要开启祸端。”等到城池被攻破,知州张得一被送往御史台审查治罪,他有屈从于敌贼的情况。朝廷商议免除死罪,高若讷说:“守臣没有战死,本来(就)应当自杀,何况是屈从于敌人。”张得一于是被杀。(高若讷)知晓王守忠想出任节度使,坚持认为不可。皇祐五年去世,被追赠为右仆射,谥号文庄。高若讷学识丰富,善于识记,从秦、汉以来经典著作无不博学通晓,特别喜欢申不害、韩非、管仲的著作,十分精通阴阳历数之学。因为母亲患病,就兼学精通医书,纵然名医也叹服。张仲景《伤寒论诀》、孙思邈《方书》久不能传,高若讷将错误全部考订、校正使之刊行(流传于世),世人才知道有此医书。当时名医多出自卫州,其从师本源都是高氏。皇祐年间,下诏令以定尺寸标准并制定音律(标准),争论多年未有决断。高若讷以汉货泉币(尺寸大小)为标准确定一寸,依据《隋书》确定一尺(的长度)上奏(皇帝)。连同增减祭祀器物等(建议),皆一一施行。有文集二十卷。‎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杂诗(其二)‎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在?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14. 下列对两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杂诗》前两句采用不加修饰的语言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 B. 《杂诗》开篇白描记言,诗末工笔绘景,全诗的表现手法依诗人之情运用得流畅自然。‎ C. 《长干曲》开篇写女主角出口问人,可谓“声态并作”,泛舟女子的形象和询问声都跃然纸上。‎ D. 《长干曲》中女子急于停舟相问“或恐是同乡”,侧面表现出了女子背井离乡、水宿风行、无人共语的孤零漂泊之态。‎ ‎15. 两首诗中引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因素分别是什么?两诗对故乡情感的表达在形式上有何异同?‎ ‎【答案】14. B 15. (1)引发诗人情感的因素:①《杂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借遇见故乡来客,回忆故乡窗前的寒梅引发自己的思乡之情,以寒梅作为自己情感的聚焦和寄托;②《长干曲》中的抒情主人公则是通过对方的口音猜测“君”与自己是同乡,以乡音引发出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只身一人漂泊在外的孤寂之情。(2)情感表达的形式:相同点:两首诗的语言都平白浅近、质朴自然,充分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不同点:①《杂诗》开篇迭用“故乡”一词,表现出乡思之殷。尾句以拉家常般的问句收篇,质朴平淡而又诗味浓郁。②《长干曲》以问句开篇,把女人公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尾句通过对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描写,开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及情感主旨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通读全诗,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结合题目和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逐一确认正误,最终得出答案。B项,“诗末工笔绘景”表述错误。从最后两句诗文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意思是“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这里并没有对寒梅进行细致描绘,没有工笔描摹,寒梅只是故乡的一种象征,用以表现作者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鉴赏古代诗歌的比较阅读鉴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要求,依照题干所说的比较内容,回顾旧知,在感悟积累的基础上通读全诗,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体会诗中描写的形象和传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分析所写事物的角度,注意要将异同点分开来表述。这道题有两问。第一问,回答两首诗中引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因素分别是什么,要结合具体内容来看。《杂诗》中,开篇迭用“故乡”一词,表现出乡思之殷。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这种相思之情主要是通过来自故乡的“君”和故乡窗前的“寒梅”来表达。寒梅是“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是引发诗人情感的因素。《长干曲》开篇写女主角出口问人,“或恐是同乡”的猜测最大可能是因为“口音”,也就是“乡音”。“口音”“乡音”是引发诗人情感的因素。第二问,分析两诗对故乡情感的表达在形式上有何异同,要从语言风格、艺术手法和抒情方式等方面对两首诗进行分析,再归纳出异同点。《杂诗》开头两句,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后两句中,寒梅,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用被诗化、典型化了的形象,以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浓郁的诗味,尾句以拉家常般的问句收篇,充分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长干曲》开篇写女主角出口问人,他乡听得故乡音,且将他乡当故乡,就这样的喜出望外。尾句通过对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描写,仅在纸上重现了女主角外露的声音笑貌,而且开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有如民歌。这首诗,先闻其声,后见其人,想象大胆,声情并茂,让人更富有想象,展现了该诗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两首诗的语言都平白浅近、质朴自然,表达感情充分,这是相同点,不同点集中在开篇和结尾的方式上,分点作答,分析有理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抒发女主人公内心苦楚,其中的成语又留给读者一个勤劳能干的印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不怕粉身碎骨、坚守自己志向的决心。‎ ‎(3)《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写屈原烦闷失意,走投无路。‎ ‎【答案】 (1). 夙兴夜寐 (2). 靡有朝矣 (3).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4). 岂余心之可惩 (5). 忳郁邑余侘傺兮 (6).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夙”“靡”“犹”“邑”“侘傺”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去年 10 月以来,美方持续挑起的对华贸易争端( )今年 5 月 10 日,第十一轮中 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会议举行之际,美方宣布将对价值 2000 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 25%,关税名单涉及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多种产品。面对美国小企业、经济 学家和相关人士的大声疾呼,美国的决策者却 ,对这些呼声充耳不闻。‎ 从去年 3 月至今,中美经贸磋商谈了十一轮,虽然取得重要进展,但也几经反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方的反复无常,翻脸比翻书还快。往往是刚刚表态“进展顺利”,随后又肆意挥舞关税大棒;一会儿无端指责中国,一会儿又说要达成“重大协议”。‎ 或许,美方把 当成“交易的艺术”,但一定是误判了形势,找错了对象。中国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国,向来重信守诺,也从不会 。美方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严重损害了中美互利关系和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希望美方 ,重新回到中美两国合作共赢的正确轨道上来,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仅拖累了美国经济,也损害了美国普通农民、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反而损耗和挥霍了自己的国家信誉。‎ B. 不仅损害了美国普通农民、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拖累了美国经济,反而损耗和挥霍了自己的国家信誉。‎ C. 不仅拖累了美国经济,也损害了美国普通农民、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损耗和挥霍了自己的国家信誉。‎ D. 不仅损害了美国普通农民、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拖累了美国经济,也损耗和挥霍了自己的国家信誉。‎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刚愎自用 两面三刀 尔虞我诈 悬崖勒马 B. 一意孤行 翻云覆雨 尔虞我诈 洗心革面 C. 刚愎自用 翻云覆雨 出尔反尔 悬崖勒马 D. 一意孤行 两面三刀 出尔反尔 洗心革面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往往是刚刚表态“进展顺利”,随后又无端指责中国;一会儿说要达成“重大协议”,一会儿又肆意挥舞关税大棒。‎ B. 往往是刚刚表态“进展顺利”,随后又无端指责中国;一会儿肆意挥舞关税大棒,一会儿又说要达成“重大协议”。‎ C. 往往是刚刚无端指责中国,随后又表态“进展顺利”;一会儿肆意挥舞关税大棒,一会儿又说要达成“重大协议”。‎ D. 往往是刚刚无端指责中国,随后又表态“进展顺利”;一会儿说要达成“重大协议”,一会儿又肆意挥舞关税大棒。‎ ‎【答案】17. D 18. C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本题中“不仅……,也……,反而……”,连词搭配不当,可据此排除AB。“不仅……,也……,而且……”表示递进关系,“普通农民、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美国经济”和“国家信誉”三个层面中,个人利益为初级目标,国家荣誉为最高目标,据此排除C。‎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成语 辨析能力。应对此类试题一定要结合语境,从近义成语的语意侧重点、语体色彩、感情色彩、语法功能等角度加以辨析。作答时,可先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成语来逐个排除选项,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第一空,“刚愎自用”,意思是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不愿意讨论,十分固执。侧重过分自信。“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侧重按自己的主张去做事。此处强调美国决策者目中无人、高高在上的姿态,应该用“刚愎自用”。‎ 第二空,“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权术。“两面三刀”,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照应第二段内容“美方的反复无常,翻脸比翻书还快”此处应该用“翻云覆雨”。 ‎ 第三空,“出尔反尔”,指言行自相矛盾,反复无常,说话不算数。“尔虞我诈”,指互相欺骗,互不信任。照应前文中国“向来重信守诺”即说到做到,不会像美国一样反复无常。所以此处该用“出尔反尔”。‎ 第四空,“悬崖勒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洗心革面”,比喻坏人物彻底悔改。此处强调的是希望美方停止现在的行为,应该用“悬崖勒马”。‎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对此类问题,首先要掌握基本的病句类型。其次要结合语境分析确定病句应该要表达的意思。最后巧用比较排除法。比较四个选项与原文的不同点可以帮助排除答案;比较四个选项之间的不同点也可以帮助排除答案。文中“就是美方的反复无常,翻脸比翻书还快”,应该体现美方具体的态度变化,根据语境, 在中美贸易中美国实行的是反对中国的总体策略,应体现美国的丑恶嘴脸,内容由拥护中方 到反对中方的,CD逻辑错误,故排除;“刚刚……,随后又……”和“一会……,一会 又……”,这两个转折关系的分句,前后语意应该相反且对应,排除B。‎ 故选A。‎ ‎【点睛】此类试题是将连贯,辨析并修改病句,成语辨析合并考查。这就更加要求考生具有对文段整体把握的能力,拥有正确使用成语恰切表意的能力。所以读懂文段主要意思,结合语境是作答的前提。较传统的考查题型,辨析并修改语病的难度其实是有所降低的,考生可以比较选项与原文之间,选项与选项之间的不同点来确定正确答案。‎ ‎20.在日常交际中,谦敬有礼、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敬辞谦语。‎ 例:询问长者年龄,为表达对老人的尊重,可以说“您老人家高寿”。‎ ‎(1)对别人有所请求,说的文雅一些,可以说“我有个__________”。‎ ‎(2)请别人修改自己的作品,可以说“请您给修改一下”,也可说“敬请__________”。‎ ‎(3)向别人请教问题,可以说“麻烦您指点一下”,也可以说“请您__________”。‎ ‎(4)与朋友分别,把自己的照片送给好友留念,可以在照片上题写“某某__________”。‎ ‎(5)企业希望客户对自己情况多多了解,经常用“欢迎新老客户来电__________”。‎ ‎(6)晚会上,接受邀请表演节日时,为表谦虚,可以说“那我就__________了”。‎ ‎【答案】 (1). 不情之请 (2). 斧正 (3). 不吝赐教 (4). 惠存 (5). 垂询 (6). 献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使用的得体性。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语言使用的场合,然后分析使用的对象以及双方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要求答题。‎ 第一处,对别人有所请求,说的文雅一些,可以说“我有个不情之请”,“不情之请”指不合情理的请求,为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自谦之词。‎ 第二处,请别人修改自己的作品,可以说“请您给修改一下”,也可说“敬请斧正”,“斧正”,又称郢正、郢削、斧削,是指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辞。‎ 第三处,向别人请教问题,可以说“麻烦您指点一下”,也可以说“请您不吝赐教”,“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第四处,与朋友分别,把自己的照片送给好友留念,可以在照片上题写“某某惠存”,“惠存”是敬词,谦词,意思是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 第五处,企业希望客户对自己情况多多了解,经常用“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垂询”,“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询问,旧称上对下有所询问。‎ 第六处,晚会上,接受邀请表演节日时,为表谦虚,可以说“那我就献丑了”,“献丑”谦辞,在展示自己作品或表现自己技能时,表示自己谦虚,称自己水平不高。‎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2019年6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涉及的机场主体工程、杭空公司基地工程、空管航油工程、各项配套工程以及外的高速公路、高铁域铁等工程均如期建设完成,相关竣工验收工作有序推进。大兴国际机场主要工程项目的如期竣工,为下一步开展联调联试、投运演练打下了坚实基础,机场也将工作重点转入准备授入运行。在授入运营阶段,机场将进行6次综合演练,共计787个项目,航班量达500班次,计划模拟旅客51984人次,模拟行季35270件次。‎ ‎【答案】①2019年6月30日,②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主要工程如期竣工,验收工作有序推进。③在投入运营阶段,将进行6次综合演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本题材料是新闻报道,属于叙述性材料,概括时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重要信息。材料共有三句话,根据新闻的价值性原则,第1句说的是时间和主要事件,第3句说的是未来将要完成的事,比第2句更重要,分别筛选概括1句和3句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这对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地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他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 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对这种冲突,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 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2)必须写成议论文;(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包容审慎 携手共赢 孩子摔倒哭泣,外国父母弃之不顾,期待孩子独立爬起;中国父母悉心安慰,希冀给予慰藉温暖,育儿理念的冲突联系着文化观念的矛盾。事情的理性解决方式深入地进入公众舆论空间。(开门见山,直接点出这一事件引起人们的理性思考,入题简洁。)‎ 此时不妨浅析产生差别的背后原因,(衔接自然,析原因)一是历史传统所带来的不同观念的根植蒂固。西方自达尔文提出进化学说,即信奉丛林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逐利观的影响下,弱肉强食成了提升社会竞争力的不二法则。而中国的儒学思想影响深久,“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使得中国父母处理问题更显中庸,仁爱而平和。(深刻剖析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思想的不同)‎ 二是现实社会的影响。西方受启蒙思想影响,认为孩子作为独立个体需要有承担责任和后果的义务。而在高压和竞争下,父母自然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人格独立、独当一面的理性个体。而中国自古为人情社会,比之是否独立,父母更加关心孩子以和谐、快乐的态度融入社会,心向光明。而受家庭结构的影响,上一辈人对于子孙的溺爱也影响了父母的教育理念。(交代了根本的思想差异导致的不同个体期望值)‎ 教育理念的不同,潜移默化、持久深远地塑造着价值观。不难发现,西方的孩子在家庭社会的义务承担上有更好的表现,从小承担部分家务,在学业和社会实践中平衡发展,多元发展,走出象牙塔也能迅速适应社会竞争。而中国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则造成了许多高分低能的人才现象,进入社会的心理断奶期被延长,神童被退学的新闻层出不穷。(本段对家庭层面的原因进行了精彩分析——个体期望值不同、教育理念的差异也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同,并举例说明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这三段分别从文化、社会、家庭三方面分析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由大到小,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西方的抑郁症患者和心理变态者也远高于中国。对竞争一味渴求和小时候遭遇的冷漠极易导致心绪一点点地低沉,自我一点点地封闭,痛苦一点点地加深。目标设在高高塔尖上,千军万马逐宝塔固然好,但精神肌体免疫力的欠缺却使其不敢接受社会援助,遇到困难是失望,是无望,是绝望,唯独没有希望。(阐释西方教育结果的不良后遗症)‎ 无论怎样的教育方式,我们的共同目标都是培养一个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使其成为社会大机器上的一个齿轮,避免空运转负运转,同时提高孩子感知幸福、触碰阳光的能力,使其相信社会,有着健壮体魄,健全心境。(此段拔高:点出了感情的倾向,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健全人格的个体,从而自然过渡到后文的“怎么办”。)‎ 那么,何不互相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教育理念的长处结合,在文化多样性基础上帮助成长?如让孩子自己爬起,但明确告诉他,爸爸妈妈爱你,并希望你成长得更好。即使孩子独立,也不损伤安全感和信任度。(回归材料,解决矛盾,辩证统一,顺理成章。)‎ 在文化多元并包的时代,人类对不同文化乃至亚文化的接受已然增强,包容审慎,携手共赢乃是最佳解决方式,满足不同个体的成长需求,需将这些理念借鉴至教育领域。(点明观点,紧扣题目)‎ 包容审慎,携手共赢。不在夏天忧虑冬天将至,亦不在冬天忧虑夏天姗姗来迟。永远选择包容融合,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建立人类共赢的时代,也实现中国教育的弯道超车。(抒情升华)‎ 点评:本文是逻辑性极强的一篇文章,作者在紧紧围绕材料中事件的同时,展开对教育理念的差异挖掘,论证了“小事件”背后的“大原因”,以小见大。又分别论证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的不良结果,进而得出自己的观点,应当“中西合璧”——包容审慎,携手共赢。作者的论述语言简洁,文章条理清晰,视野开阔。“包容审慎,携手共赢”是辩证统一的结果,也是借鉴合作共同进步的社会大趋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对于读书方式表达自己的感触与思考,作答时要认真审读材料。‎ 审题:‎ 首先解读材料,首先,材料是来自生活的叙述类材料,有真实的情景,要求考生在真实情境中的思考,并且给出了思考的角度或者方向——“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其次,材料提供的内容有争议,命题者不持立场,需要写作者对材料中的对象做文化因素的思考和挖掘,然后在评析中比较,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或者思考。本题中,中外夫妇对孩子摔倒的事情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而且双方还直接语言对峙,但命题者本身没有表达谁对谁错。对材料涉及的问题,需要考生自己深入思考文化因素的差异,从而来比较、思考,判断,作出回答。最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有话可说,说真话,深入思考,解决问题。从而防止套作和宿构。‎ 立意:‎ ‎①家庭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既要给孩子关怀,又要给孩子独立的锻炼。‎ ‎②在中西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看家庭教育。‎ ‎③从育儿理念的冲突看中西文化差异与交融。‎ ‎④如何在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中传承和发展我们文化。‎ 素材:‎ ‎1.徐氏教子学父 欧阳通是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儿子,欧阳询死时,他还很小,母亲徐氏教他学习父亲的书法,继承并发扬父亲的艺术风格。每次给欧阳通买笔墨纸砚钱的时候,徐氏就哄他说:“这些钱,是用你父亲的墨迹作抵押换来的。”欧阳通很仰慕父亲的名声,练习书法非常勤奋。每想到父亲,就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在母亲的督促下,他后来终于继承并发展了父亲的书法艺术,也成了有名的书法家。‎ ‎2.孟母三迁 ‎《三字经》中有一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抒”,说的是孟柯的母亲教子成才的故事。孟子名柯,字子舆,战国时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少年丧父,靠母亲倪氏纺绩为生。其家原邻近墓地,孟柯游戏时就学埋死人,“嬉戏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认为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于是把家迁到集市附近,孟柯又学人做买卖,“其嬉戏为贾市”。孟母认为这也不是好居所,又迁于学宫之旁。孟柯朝夕学为揖让之礼,进退周旋之节,孟母认为这里才是适当的环境,最终定居于此。后来孟柯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成为儒家宗师。‎ ‎3.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 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深远,其根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基础,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为社会核心。同时更注重于自给自足的内向型文化,清朝时的闭关锁国正是其体现。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受基督教影响深远,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和探索,跟中国人喜欢对生命本源的哲学思考不同,他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以“爱”为社会核心。同时具有开放性的外向型文化,以新海路开辟时对新大陆的侵略为代表。‎ 行文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递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递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开门见山,直接点出这一事件引起人们的理性思考,入题简洁;然后深刻剖析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思想的不同;接着交代了根本的思想差异导致的不同个体期望值;之后对家庭层面的原因进行了精彩分析——个体期望值不同、教育理念的差异也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同,并举例说明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点出了感情的倾向,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健全人格的个体,从而自然过渡到后文的“怎么办”。‎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