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枣庄市(三调)2020届高三临考演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临沂市枣庄市(三调)2020届高三临考演练语文试题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 语文 ‎2020.6‎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文学批评在当下确实面临着尴尬的生存处境,一方面文学批评失去了学界的认同,另—方面文学批评也面临作家和读者的质疑,就是文学批评家本身也对文学批评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产生了怀疑。究竟我们该如何应对现实的问题,该如何走出文学批评的尴尬处境,我们呼唤着文学批评的实与真。‎ 导致文学批评如此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批评家自身的问题,如批评家缺乏对作品的真正的感悟能力,无法对作品进行审美阐释和精细解读;批评家缺乏责任感和艺术良知,自愿堕落为商业写作和消费主义写作的吹鼓手;批评家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学术修养,无法准确估价和判断文学创作的各种现象;还有的批评家甚至缺乏跟踪与熟悉文学创作现象的热情,不了解文学的基本态势。一句话,文学批评当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批评家作风浮躁,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 批评家坚持批评要落实到“文学性的思考”的层面,在批评中坚守文学的精神是一个关键,只有落实到了文学性的思考的层面,批评家才能与作家进行平等对话,批理家才能和作家一道展开与人类生存有关的通向真理与道德的对话,文学批评才能引导文学创作对崇高精神价值的追求。‎ 批评家要开拓视野,丰富理论资源,建构全新的批评话语空间。 有些批评家不但没有真正领会和吸收中国文论的精髓,而且对西方的文论还抱有成见甚至充满敌意。对西方思潮在吸收其合理成分的同时保持一定的警惕和怀疑是必要的,批评家也应该有这种文化的自觉和自律,但我们应该避免在倒掉洗澡水的时候连婴儿都抛掉了,应该尽量使西方学术资源本土化,新的批评话语空间不能建构,文学批评也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谭旭东《文学批评的实与真》)‎ 材料二:‎ 如何重建文学批评与读者的联系,使其获得一般读者的认可,从而实现文学批评引领审美潮流的使命,这就要使文学批评克服各种“寄生”的缺陷,重塑文学批评的公信力,同时要从尚未消化的艰涩理论中摆脱出来,消除理论依赖症,把读者“看得懂、信得过”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准则,通过鲜活、生动、有情的语言把深刻的道理讲清楚,让读者从中引发一种情感共鸣,从而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其中的“道理”。‎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说:“我忍不任梦想一种批评,这种批评不会努力去评判,而是给一部作品,一本书、一个句子、一种思想带来生命;它把火点燃,观察青草的生长,聆听风的声音,在微风中接住海面的泡沫,而把它揉碎,把它从沉睡中唤醒,有时候也把它创造。下判决的那种批评令我昏昏欲睡,我喜欢批评能迸发出想象的火花。”可以说,他梦想中的文学批评,就包含着批评的素养、观念与语言, 这就说明,对令人“感动”的文学批评的追求具有共通性,无论中西。‎ 文学批评应该着力于人心、人情、人性的深切体察,着力于文学人文魅力的感性体认,用通俗、清新又灵动的语言,传递阅读感受,以真诚的态度、对话的方式,建立批评家与作家、读者、作品、世界之间的联系,用贴近生活的文艺观念和逻辑方法进行阐释,推动作家去探索和追求,同时给读者以阅读享受和审美启迪,感受到鲜活的社会气息和人文情怀。‎ ‎(摘编自明飞龙《从“人的文学”到“人的文学批评”》)‎ 材料三: ‎ 思想是文学批评的盐,是灵魂,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也是文学批评赖以存续下去并诱使一代又一代杰出头脑投身其中的理由。‎ 那么,思想又是什么呢?思想是对文学作为一门艺术的不断重新定义与发现,身为一个文学批评家,他必须时刻警觉,同时代文学在技艺上有哪些精进,又有哪些新的开创,这一风格与传统有怎样的关系,对未来写作又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文学批评家所必有的意识,也是他必须要在文章和谈话中反复回答的问题。思想还包括认识生活的能力,辨别现实生活与文学世界的关联与差别的能力以及将知识、情感与智慧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由是,文学批评摆脱对他人文本的依附地位,获得了与他所评论的对象携手前行的资格,共同在这广表的人世间探险,共同探究人类生活新的可能。‎ 接下来需要追问的是,思想从何而来?思想需要广博的知识,需要披荆斩棘认识生活的勇气和能力,也需要理解言词的智慧,特别是,它需要理论视野。一度,艰涩理论让文学批评的读者望而生畏,于是,一些批评家将理论视为批评的敌人,认为庞杂的中外文艺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学“水土不服”,滥用理论使得中国文学成为理论家跑马圈地的训练营。滥用固然是错误的,但如果完全放希理论训练、丢掉理论透镜,文学批评可能沦为仅仅抒发个人情感的读后感。‎ 因此,有必要重新定义:批评应该作为写作而存在。理想中的文学批评家,应该对阅读怀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热忱。各种各样的书包围着他,他不知疲倦、专心致志地阅读,并不断为这个世界引入新的意义。‎ ‎(摘编自岳雯《文学批评一样需要思想创新》)‎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学批评失去了学界的认同,使得文学批评家自身也怀疑文学批评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文学批评处境尴尬。‎ B. 批评家缺乏求真务实精神,突出表现在其无法对作品进行审美阐释和精细解读,丧失了对作品的感悟能力。‎ C. 材料一指出批评家在商业写作和消费主义写作面前自愿堕落,可视之为材料二中指出的文学批评的“寄生”缺陷。‎ D. 材料三认为批评家不应该完全放弃理论训练,所以批评家对中外文艺理论要全部吸收,开拓新的理论视野。‎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把读者“看得懂、信得过”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准则,是文学批评重建与作家、读者之间良性关系的重要途径。‎ B. 能进发出想象火花的文学批评应该包含着批评的素养、观念与语言,这也是中西方世界在文学批评上的共同追求。‎ C. 有思想的文学批评可以摆脱对他人文本的依附地位,这也意味着文学批评必须超越其批评对象,去探究人类新生活。‎ D. 批评应该作为写作而存在,理想中的文学批评家既要对阅读怀着极大的热忱,又要不断地为这个世界引入新的意义。‎ ‎3. 下列文学批评中,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最好的一项是 A. 评杜甫诗语言特点:与盛唐诗“音律宏畅,辞采高华,不涉事理,不关典要,清空罔象”的基本特点大不相同。‎ B. 评南宋诗人忧国情怀:对祖国的忆念是留在情感和灵魂里的,好比在树上刻的字,那棵树愈长愈大,它身上的字迹也就愈长愈牢。‎ C. ‎ 评《红楼梦》主旨思想:宗旨为悲金悼玉,悲,痛恨意,金,指金人,玉指明朝,《红楼梦》是隐悲金悼明的史实。‎ D. 评《雷雨》创作手法:受到了古希腊“命运悲剧”、莎士比亚“性格悲剧”易卜生“社会悲剧”等西方戏剧观和创作方法的影响。‎ ‎4. 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文学批评应该“以思想为中心”还是“以读者为中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C 2. C 3. B ‎ ‎4. ①运用递进式结构,层层深入,思路清晰,结构严谨;②运用了多种论证手法,论证充分透彻,有说服力;③论证语言简洁平实中不乏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 ‎ ‎5. 示例一:以思想为中心。‎ ‎①有思想的文学批评能与作家平等对话,引导文学创作。‎ ‎②思想是文学批评的灵魂,是文学批评赖以存续下去并让批评家投身其中的理由。‎ ‎③思想能够让文学批评实现探究人类生活新的可能。‎ 示例二:以读者为中心。‎ ‎①文学批评应让读者“看得懂、信得过”,引发情感共鸣,重塑公信力。‎ ‎②文学批评应体察人心、人情、人性,感性体认文学的人文魅力。‎ ‎③文学批评要给读者以阅读享受和审美启迪,让其感受到鲜活的社会气息和人文情怀。‎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文学批评失去了学界的认同,使得……”错误,选项逻辑关系混乱,材料一第一段说“文学批评在当下确实面临着尴尬的生存处境,一方面文学批评失去了学界的认同,另—方面文学批评也面临作家和读者的质疑,就是文学批评家本身也对文学批评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产生了怀疑”,文中“一方面……另一方面……”表明二者是并列关系,而选项“使得”将并列关系变成了因果关系;‎ B项,“批评家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突出表现在其无法对作品进行审美阐释和精细解读……”错误,选项曲解文意,“突出表现”之说原文未提及,材料一第二段说的是“我认为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批评家自身的问题,如批评家缺乏对作品的真正的感悟能力,无法对作品进行审美阐释和精细解读;批评家缺乏责任感和艺术良知,自愿堕落为商业写作和消费主义写作的吹鼓手;批评家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学术修养,无法准确估价和判断文学创作的各种现象;还有的批评家甚至缺乏跟踪与熟悉文学创作现象的热情,不了解文学的基本态势。一句话,文学批评当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批评家作风浮躁,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由分号可知,这些表现之间是并列关系,并没有特别突出哪一点;‎ D项,“批评家对中外文艺理论要全部吸收”错误,材料一中说“对西方思潮在吸收其合理成分的同时保持一定的警惕和怀疑是必要的”,材料三中说“滥用固然是错误的”,并非全部吸收。‎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C项, “文学批评必须超越其批评对象”错误,“必须超越”的说法太绝对,并非“必须超越”,材料三中说“由是,文学批评摆脱对他人文本的依附地位,获得了与他所评论的对象携手前行的资格,共同在这广表的人世间探险,共同探究人类生活新的可能”,文中说的是“携手前行”“共同……探险”“共同探究”。‎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下列文学批评中,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最好的一项”。‎ 首先要知道材料二的观点是什么,材料二指出“把读者‘看得懂、信得过’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准则,通过鲜活、生动、有情的语言把深刻的道理讲清楚,让读者从中引发一种情感共鸣,从而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其中的‘道理’”,所用语言要通俗,能够让读者看得懂;再看选项是否与之一致。‎ B 项,选项为了阐释南宋诗人的忧国情怀,使用“……好比在树上刻的字,那棵树愈长愈大,它身上的字迹也就愈长愈牢”这一比喻的方式,语言表达不通俗,这与材料二“让读者‘看得懂’”“通俗”的观点不一致,无法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论证思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本题问的是“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这是针对材料三设题。‎ 首先分析材料三的论证思路,分析结构上的特点,材料三第一段先说思想之于文学批评的意义“是文学批评赖以存续下去并诱使一代又一代杰出头脑投身其中的理由”,第二段以“那么,思想又是什么呢”来解释何为思想,第三段“接下来需要追问的是,思想从何而来”解说思想的来源,最后一段“因此,有必要重新定义……”对上文进行小结,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三采用层递式结构,层层深入,结构清晰;‎ 然后分析材料三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如“思想是文学批评的盐,是灵魂,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滥用理论使得中国文学成为理论家跑马圈地的训练营”使用比喻论证,如“于是,一些批评家将理论视为批评的敌人”是举例论证,等等,这些论证方法的使用让论证更为有力,更为透彻;‎ 最后分析论证的语言,材料三整体的语言是简洁平实的,但其中多处使用比喻,句式上多处使用排比,这些让语言生动形象,让说理更为有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学批评应该‘以思想为中心’还是‘以读者为中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然后浏览几则材料,找到“思想”“读者”之于文学批评的意义,据此做出自己的判断。答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再依据文本给出理由。‎ 如果赞同“以思想为中心”,可以找到设题的区域在材料三,因为材料三的标题是“文学批评一样需要思想创新”;接着可以筛选出“思想”之于“文学批评”意义的句子,如第一段“思想是文学批评的盐,是灵魂,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也是文学批评赖以存续下去并诱使一代又一代杰出头脑投身其中的理由”,由此可知,思想是文学批评的灵魂,是文学批评赖以存续下去并让批评家投身其中的理由;如第二段“由是,文学批评摆脱对他人文本的依附地位,获得了与他所评论的对象携手前行的资格,共同在这广表的人世间探险,共同探究人类生活新的可能”,可见,有思想的文学批评能与作家平等对话,引导文学创作,思想能够让文学批评实现探究人类生活新的可能。‎ 如果赞同“以读者为中心”,可以找到设题的区域在材料二中。如材料二第一段说“把读者‘看得懂、信得过’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准则,通过鲜活、生动、有情的语言把深刻的道理讲清楚,让读者从中引发一种情感共鸣,从而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其中的‘道理’”,这说明文学批评应让读者“看得懂、信得过”,引发情感共鸣;如材料二第三段“文学批评应该着力于人心、人情、人性的深切体察,着力于文学人文魅力的感性体认,用通俗、清新又灵动的语言,传递阅读感受,以真诚的态度、对话的方式,建立批评家与作家、读者、作品、世界之间的联系,用贴近生活的文艺观念和逻辑方法进行阐释” ,这说明,文学批评应体察人心、人情、人性,感性体认文学的人文魅力;如“同时给读者以阅读享受和审美启迪,感受到鲜活的社会气息和人文情怀”,这说明文学批评要给读者以阅读享受和审美启迪,让其感受到鲜活的社会气息和人文情怀。‎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拿起煎饼想起娘 赵西伟 看到炊烟升起的村庄 我就想起自己的家乡 拿起煎饼,我总是想起娘 有人说,沂蒙山的煎饼书写着曾经的苦难生活 映照着沂蒙女性伟大母爱的光芒 的确是这样 在那个贫穷的时代 沂蒙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 就是因为有疼我们、爱我们 能为我们烙煎饼的娘 每次烙煎饼的头天晚上 母亲把孩子们哄上床 院子里就响起母亲推磨的声响 直到孩子们全部进入梦乡 有一回,被惊醒的我透过窗户 看到母亲还在推磨 寒冷的院子里已落了一层晶莹的霜 天不亮,母亲就开始烧火烙煎饼 那时候,烧的是树叶麦糠 浓烟弥漫在低矮的厨房 烟熏火燎里,母亲任凭汗水流淌 默默的从鏊子上揭下煎饼一张又一张 那时的煎饼,粗糙又僵硬 围在母亲的身旁,我们却总是吃得那么香 有人说 有烟火的地方才有村庄的景象 有娘才会有家的模样 在那个贫困的时代 是母亲的勤劳,让寒冷的生活热气腾腾 是母亲的煎饼,让苦难的岁月充满欢乐和希望 第一次去外地上学离开家乡 母亲仔细为我挑选了一大包袱煎饼 把我送到村口的路上 站在那里 年少的我没有回头张望 背着温暖的煎饼,我觉得娘就在我身旁 许多年后,母亲说:‎ 那时看着我自己一个人走,她的心像被揪走了一样 刚到学校时,半夜里,有位同学突然放声大哭 他告诉老师,他想娘 借着微弱的星光 看着窗户上那一大包被的煎饼 我的眼泪也不由得滑落脸庞 那晚,喧闹的宿舍没有一点声响 我知道,同学们和我一样在想自己的娘 日子像河水一样流淌 吃着母亲烙的煎饼,带着母亲的期望 我们一天天成长 有的去了遥远的地方读大学 有的翻山越岭去戍守边疆 但无论在天涯,在海角 总会有煎饼寄到我们手上 因为我们在什么地方 母亲的牵挂就在什么地方 她会因为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不上煎饼 吃不好睡不香 沂蒙山的煎饼啊 有粮食的芳香,有游子乡愁的忧伤 更有母亲山高水长的念想 沂蒙山的儿女啊,拿起煎饼怎能不想起娘?‎ 岁月像河水一样的流淌 往日冒着炊烟的贫穷的家乡 已经完全变了模样 那漆黑的鏊子,那曾经打过我们的烧火棍 已经不知去向何方 我们的母亲啊也已经白发苍苍,‎ 每次回家,我们还是像从前那样 捧着买来的煎饼围在娘的身旁 餐桌上的食品是各式各样 但煎饼总是被我们情有独钟地捧在手上 这绝不仅仅是因为饮食的习惯 更不是我们故意做出矫情的模样 因为在我们的心里,家乡的煎饼才最有营养 因为在我们心里,家乡的煎饼最能给我们力量 因为在我们心里 一起捧着煎饼围在桌旁 才是一家人的景象 因为,捧起煎饼,我们就想起娘……‎ ‎6.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一回,被惊醒的我透过窗户/看到母亲还在推磨”,点出了娘的劳动妇女身份,意在表现娘年轻时健壮有力。‎ B. “呆呆地看着我背着煎饼大步走向远方”,写出了娘送儿子到远方的神情,表现出她对孩子依依不舍的浓浓深情。‎ C. “看着窗户上那一大包袱的煎饼/我的眼泪也不由得滑落脸庞”,写煎饼与娘之间紧密关联,也写出了孩子对娘的想念。‎ D. “但煎饼总是被我们情有独钟地捧在手上”,是饮食习惯的驱使,更是因为寄托着丰富情感的煎饼让我们难以割舍。‎ ‎7.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的第一节,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选择两对相关联的抒情意象,把读者一下子就带入到浓烈的乡土情感中。‎ B. “沂蒙山煎饼书写着曾经的苦难生活”,运用了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写出了煎饼和过去的苦难生活之间的联系。‎ C. 结尾部分通过一组排比,蓄积气势,营造了强烈的抒情氛围,对煎饼对娘进行了充分而又深情的讴歌和赞美。‎ D. 整首诗歌押的是“ang”韵,一韵到底,语气舒缓,文脉绵绵不断,情思悠悠不虑,具有打动人心的感染力。‎ ‎8.“年少的我没有回头张望”一句中我为什么“没有回头张望”? ‎ ‎9.诗歌通过“煎饼”这一意象来抒发对娘的深情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6. A 7. A ‎ ‎8. ①因为第一次外出求学是兴奋的,没有忧伤和不舍;②因为年少,没有理解到娘分别时的忧伤和不舍;③因为背着温暖的煎饼,我觉得娘就在身旁,没有感觉到离别的忧伤和不舍。④煎饼这一意象,富有地域特征,借助这一意象,赞美了沂蒙山母亲群体,升华了主旨。 ‎ ‎9. ①意象选择巧妙,突出深化了主题,煎饼和母爱有太多的相似点,通过煎饼来歌颂娘很巧妙,主题突出;②煎饼起了线索的作用,贯串起了娘的优良品质和伟大的母爱,使抒情更加紧凑集中;③用煎饼这一意象承载了作者对娘的深情,比直接赞美娘更含蓄,更能打动人。‎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形象、情感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逐句理解每一个诗节的意思,然后把握诗中的人物形象,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A项,“意在表现娘年轻时健壮有力”错,重点突出了娘的吃苦耐劳,突出劳作的艰辛。‎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错误的主要地方是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A项,“对比手法”错,“看到炊烟升起的村庄 我就想起自己的家乡 拿起煎饼,我总是想起娘”两对相关联的抒情意象之间不存在对比,应当是类比。‎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的能力。这是一道原因概括题。阅读相关诗节,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年少的我”回答“我没有回头张望”的理由。‎ 本题,“第一次去外地上学离开家乡”,因为第一次外出求学,所以自己当时没有忧伤和不舍反而非常兴奋。“背着温暖的煎饼,我觉得娘就在我身旁”,“我”没有感觉到离别的忧伤和不舍。“许多年后,母亲说:那时看着我自己一个人走,她的心像被揪走了一样”,由此可见,因为年少,没有理解到在分别时娘的忧伤和不舍。根据第二诗节“沂蒙山的煎饼书写着曾经的苦难生活/映照着沂蒙女性伟大母爱的光芒/的确是这样/在那个贫穷的时代/沂蒙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就是因为有疼我们、爱我们/能为我们烙煎饼的娘”可知,煎饼这一意象,富有地域特征,借助这一意象,赞美了沂蒙山母亲群体,升华了主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本诗中的主要意象的作用能力。题干要求分析“煎饼”这一意象对抒发诗人对娘的深情的好处。这是一道作用分析题,作用题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读懂全诗,找到与意象“煎饼”有关的诗节,先分析“煎饼”和母亲的相似点,然后分析“煎饼”的作用。内容和主题上的作用,“煎饼”承载着母爱,是年幼时“我”对“家”,对“母爱”的具体感受,“煎饼”与“母爱”有相似点;“煎饼”是朴实的,又是可以充饥的,这与母亲的形象有相似之处,“母爱”也如煎饼一样,不华丽却充满粮食的香气,让我们吃饱,长大,通过“煎饼”来歌颂娘优良品质和伟大的母爱;结构上的作用,全诗从标题到全部诗节,都依靠“煎饼”串联起人物和事件,所以“煎饼”起到结构全篇的作用,即:“煎饼”是全诗的线索,使抒情更加紧凑集中。艺术效果上的作用,“煎饼”这一意象,承载了作者对娘的深情,比直接赞美娘更含蓄,更能打动人。‎ 据此分析,本题从以上三个方面回答即可。‎ ‎【点睛】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也。河平中,方进转为博士 ‎。数年,迁朔方刺史,居官不烦苛,所察应条辄举,甚有威名。再三奏事,迁为丞相司直。从上甘泉,既至,会殿中,(陈)庆与廷尉范延寿语,时庆有章劾,自道:“行事以赎论,全尚书持我事来,当于此决。前我为尚书时,尝有所奏事,忽忘之,留月余。”方进于是举劾庆曰:“庆有罪未伏诛,无恐惧心,豫自设不坐之比。又暴扬尚书事,言迟疾无所在,亏损圣德之聪明,奉诏不谨,皆不敬,臣谨以劾,”庆坐免官,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居无何,方进奏咸与逢信:“邪枉贪污,营私多欲。皆知陈汤奸佞倾覆,利口不轨,而亲交略遗,以求荐举。后为少府,数馈遗汤,信、咸幸得备九聊,不思尽忠正身,内自知行辟亡功效,而官媚邪臣,欲以徼幸,苛得亡耻。孔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咸、信之谓也,过恶暴见,不宜处位,臣请免以示天下。”奏可。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及长垄大逆诛,诸所厚善皆坐长免,上以方进大臣,又素重之,为隐讳。方进内惭,上疏谢罪乞骸骨。上报曰:“定陵侯长已伏其幸,君虽交通,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其专心一意毋怠,近医药以自持,”方进乃起视事,条奏长所厚善京兆尹孙宝、右扶风萧育,刺史二千石以上免二十余人,其见任如此。谥曰恭侯,长子宣嗣。‎ ‎(选自《汉书·翟方进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 B. 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 C. 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 D. 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了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教授生徒的官职 B. 九卿,古代中央政府九个高级官职的总称。 在周代,九卿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宗正、太仆、廷尉、典客、治粟内史、少府。‎ C. 疏,古代官员向君主分条陈说意见的文字,是用比喻暗示一类的方式对君上进行委婉规劝的一种常见文体。‎ D.‎ ‎ 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翟方进恪尽职守。在担任丞相司直时随皇帝入甘泉官,因发现了陈庆有罪而弹劾他,陈庆因此被朝延免去了官职。‎ B. 翟方进刚正直言。新任丞相后没过多久,就上奏陈咸与逢信“邪僻贪污,营私多欲”,奏请皇上罢免他们以告天下。‎ C. 翟方进识才爱才,淳于长虽为外戚,但擅长谋略,翟方进刚任职时唯独与他交往,因翟方进的举荐,淳于长位列九卿。‎ D. 翟方进深得皇帝信任。很多官员因淳于长的事被免职,他却安然无恙,皇上还勉励他不要懈怠,要保重身体。‎ ‎13.把文中刘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皆知陈汤奸佞倾覆,利口不轨,而亲交赂遗,以求荐举。‎ ‎(2)君虽交通,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 ‎ ‎14.翟方进和淳于长交好,不仅没受到淳于长大逆罪牵连还得到了皇帝的宽慰,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D 11. C 12. C ‎ ‎13. (1)(他们)都知道陈汤奸邪谄媚反覆无常,巧言善辩不合法度,却还和他亲密交往赠送财物,来谋求举荐。(2)你虽然和他相交往,经传上不是这样说嘛,早晨知道错误晚上就改正,君子赞许他,你还疑虑什么呢? ‎ ‎14. ①翟方进位高权重。②翟方进一向被皇帝器重。③翟方进主动请罪,严于律己。‎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本题,“时方进新为丞相”意为当时,翟方进新任丞相。“时”在句中作句首状语,“时”后可以停顿。“陈咸内惧不安”句意为陈咸内心恐惧不安。“陈咸”作主语,“内惧不安”作谓语,所以可在“陈咸内惧不安”句前后停顿。排除B、C项。“乃令小冠杜了夏往观其意”句意为于是命令小冠杜子夏去探测一下方进的意图。“杜子夏”后不能停顿。如果在“杜子夏”后停顿,句意就变成“陈咸”“往观其意”了,这显然是错误的。所以“乃令小冠杜了夏往观其意”句中不能停顿,排除A项。译文:当时,翟方进新任丞相,陈咸内心恐惧不安,于是命令小冠杜子夏去探测一下方进的意图,暗暗替自己辩解。子夏拜访了翟方进后,探明了翟方进的意图,不敢替陈咸说话。‎ 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是用比喻暗示一类的方式对君主进行委婉规劝的一种常见文体”错误。“疏”是一种古代文体,是臣子分条向帝王分条陈述说明的意见书。‎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C项,“识才爱才”错误,“位列九卿”也非因翟方进举荐。‎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倾覆”, 反覆无常;“不轨”,不合法度;“赂遗”,赠送财物;“以”,来。第二句关键点:“交通”,交往;“与”,赞许;“君何疑焉”,宾语前置句,意为“你还疑虑什么呢”。‎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是一道原因概括题。阅读全文,找到相关的答题语句,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简要概括翟方进不仅没受到淳于长大逆罪牵连还得到了皇帝的宽慰的原因。‎ 本题,根据“上以方进大臣,又素重之,为隐讳”概括原因为:翟方进位高权重,且翟方进一向被皇帝器重。根据“方进内惭,上疏谢罪乞骸骨” 概括原因为:翟方进主动请罪,严于律己。‎ ‎【点睛】翻译句子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参考译文:‎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河平年间,翟方进转为博士。几年后,转任朔方刺史,做官时不烦琐苛刻,所察访的有犯了发令的就检举法办,很有威名。多次向朝廷奏事,迁为丞相司直。他跟随成帝去甘泉,到了甘泉宫后,在殿内集会,陈庆和廷尉范延寿交谈。当时陈庆正被奏章弹劾,陈庆便自己说:“既往之事可以用财物来赎罪,现在尚书拿着劾奏我的奏章来,应该在这里判决。以前我做尚书的时候,曾经有所奏之事,我忽然忘了,搁置了一个多月。”翟方进因此举报弹劾陈庆说:“陈庆有罪却没有伏诛,没有恐惧之心,事先自己预设不被判罪的案例。而且他泄露宣扬尚书的事情,说快慢没有什么关系,亏损了圣德的明智聪察,奉行诏命不谨严,这些都是不恭敬的表现,我谨以此举劾。”陈庆因此被免去了官职。当时,翟方进新任丞相,陈咸内心恐惧不安,于是命令小冠杜子夏去探测一下方进的意图,暗暗替自己辩解。子夏拜访了翟方进后,探明了翟方进的意图,不敢替陈咸说话。没过多久,翟方进上奏陈咸与逢信:“邪僻贪污,营私多欲。他们都知道陈汤奸邪谄媚反覆无常,巧言善辩不合法度,却还和他亲密交往赠送财物,来谋求举荐。他们后来做了少府,屡次赠送财物给陈汤。逢信、陈咸有幸能够身列九卿,不想着尽忠正身,自己内心也知道行为不正没有功效,却谄媚邪臣,想以此获得亲幸,苛且求得丧失廉耻。孔子说:‘这种人可以和他一起侍奉君王吗!’说的就是陈咸、逢信啊。错误邪恶显露无遗,不适合再担任官职,臣请求罢免他们来昭示天下。”皇上同意。先前,定陵侯淳于长虽然是外戚,然而因擅长谋略而位列九卿,刚任职时,翟方进独独与淳于长交往,称赞举荐他。等到淳于长因为大逆罪被诛,那些和淳于长亲近交好的人都因他被免职,皇上因为翟方进是重臣,又向来器重他,替他隐瞒掩饰。翟方进内心惭愧,上奏请罪要求退职归家。皇上答复说:“定陵侯淳于长已伏罪,你虽然和他相交往,经传上不是这样说嘛,早晨知道错误晚上就改正,君子赞许他,你还疑虑什么呢?请你专心一意不要懈怠,看医用药来保重身体。”翟方进才起来办事,逐条陈奏淳于长所亲近交好的京兆尹孙宝、右扶风萧育,刺史二千石以上被免职的有二十余人,翟方进被皇上信任到如此程度。皇上赐翟方进谥号为恭侯,翟方进的长子翟宣继承了他的职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梦孚若①‎ 刘克庄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钢雀台。唤厨人斫②就,东溟③鲸脍④;圉⑤人呈罢,西极龙媒⑥。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康慨生哀。‎ ‎【注】①孚若,即方学若,名信孺,是作者的同乡,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这首词作于南米理宋淳祜三年(1243),因梦已故挚友力孚若而作。②斫,为用刀、斧等砍劈。③东溟,东海。④鲸脍,指切细切薄的鲸鱼肉,好吃的美味。⑤圉人,养马之人。⑥龙媒,骏马。‎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词写得慷慨悲凉,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B. “唤厨人斫就”四句,具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写出了梦中人的意气豪情。‎ C. 词的上阙用刘备和曹操的典故,暗示自己跟友人和他们一样都是英雄豪杰。‎ D. “谁信被晨鸡轻唤回”,晨鸡轻轻就能唤醒美梦,说明词人虽酒酣但入梦不深。‎ ‎16. 词中作者理想和现实有怎样的矛盾?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①理想是与友人相逢,同登楼台,共享美食,一起建功立业;现实是阴阳两隔,孤身一人。②理想是报国建功,收复失地;现实是年华已逝,功名未立。③理想是友人能慧眼识己;现实是报国无门。‎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D项,“说明词人虽酒酣但入梦不深”错,“轻唤回”重点是表达梦想不能实现的遗憾与失落。‎ 故选D。‎ ‎【16题详解】‎ 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词中作者理想和现实有怎样的矛盾。回答时,要先答出词人的“理想”是什么,然后答出“现实”又是怎样的,要突出二者之间的矛盾。‎ 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上片虚写梦境中的理想生活,梦见和方孚若一同大展宏图。下片实写梦醒之后的现实景象。上下片形强烈的对比,展示了词人的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钢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写与友人相逢,同登楼台,共享美食,一起建功立业。这是词人的理想,而现实是“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挚友已乘鹤西归阴阳两隔,孤身一人。恢复国家统一的大业更难以实现,感旧生哀,一腔凄凉悲愤的感情发泄无遗,伤时忧国的思想就是这样被充分地表现出来。‎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作者希望能够有千辆大车,迎接这些燕南赵北的剑侠奇才,共同收复北方的失地,建功立业。这是词人的理想,而现实是“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年华已逝,功名未立。‎ 综上分析,分点作答即可。‎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下列句了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侧面烘托手法表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曲罢,江水映月,四下无声,令人陶醉。‎ ‎(2)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写出了钱塘街巷之美和当地居民住宅之雅,读来让人神往不已。‎ ‎(3)如果要告诫人们注重细节,防微杜渐,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可借用《怜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 ‎【答案】 (1). 东船西舫悄无言 (2). 唯见江心秋月白 (3). 烟柳画桥 (4). 风帘翠幕 (5).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6).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舫”“唯”“翠幕”“祸”“智”“溺”,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每年夏季,各种荷花顶着骄阳,争相竞馥。花影入波,恍如朝霞成绮;墨绿的荷叶上,一颗颗水珠像珍珠一样,微风拂过,随着荷叶的摆动在滚动,婆娑婀娜,湖上泛起阵阵绿浪。‎ 没有牡丹的妖艳,没有企菊的清高,没有腊梅的刚烈,荷花有的是从容不迫的泰然,贫贱不移的气度。,而优雅的荷花却可以入药,可以被制成各种佳肴。莲子湖、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小吃更是举不胜举。‎ 荷花,并不只有这些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周敦颐的《爱莲说》启示人们,荷花真正的清净不在于身,而在于心。故乡的荷花使我能坚持自己的信仰,不浮躁,不急躁。每当想起荷花湖上一片片翠绿欲滴的荷叶,一朵朵洁净无暇的荷花,我就会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联想到高洁的品质,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真诚友好的关系。‎ ‎“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意,荷花可以成为和平、和谐、合作、团结等的象征。崇尚荷花,追求的不正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吗?‎ ‎18.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夸张 设问 排比 B. 比喻 反问 排比 C. 比喻 设问 反复 D. 夸张 反问 反复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荷花象征着和平、和谐、合作、团结,崇尚荷花,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答案】18. B 19. ①交代“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自然得出“荷花可以成为和平、和谐、合作、团结等的象征”,如果去掉就显得突兀;②运用反问,语气较为强烈,表意较为肯定,引人深思。③原文用“可以”一词,语言表述更严谨。 ‎ ‎20. ①雍容华贵的牡丹只可用于观赏(可另选事物,符合要求即可。)②荷花还能净化人的心灵。‎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考试说明》明确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高考中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不考概念,而是考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常用修辞手法进行判定、评价以及运用的能力。‎ B项,“没有牡丹的妖艳,没有金菊的清高,没有腊梅的刚烈”运用了排比手法。“花影入波,恍如朝霞成绮;墨绿的荷叶上,一颗颗水珠像珍珠一样”运用了比喻手法。“追求的不正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吗”运用了反问手法。‎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原句比改写的句子在表达效果反面更好的原因。比较这两个句子,要从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子语气的选用、词语选用等方面分析。回答时,要指出原句使用这些的好处,并指出该句没有使用这些就达不到某种效果。‎ 本题,原句和改句有三处不同:第一处,原句中有“‘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意”这句话,而该句中没有。交代“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自然得出“荷花可以成为和平、和谐、合作、团结等的象征”,如果去掉就显得突兀。‎ 第二处,原句“崇尚荷花,追求的不正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吗”,运用反问,语气较为强烈,表意较为肯定,引人深思。而改句“崇尚荷花,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只是一般陈述句,表意较为肯定,但是语气平淡,不能引人深沉的思考。‎ 第三处,原句,“荷花可以成为和平、和谐、合作、团结等的象征”中用“可以”一词,语言表述更严谨;而改句“荷花象征着和平、和谐、合作、团结”,语言表述太绝对,用词不够严谨。‎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性的能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 第一处,前句“没有牡丹的妖艳,没有企菊的清高,没有腊梅的刚烈,荷花有的是”可知,此处是把荷花和牡丹、企菊和腊梅做对比的,根据一一对应,此处说的对象应是“牡丹、企菊和腊梅”。再结合后句“优雅的荷花却可以入药,可以被制成各种佳肴”推知,此句说的是牡丹、企菊和腊梅只可用于观赏。这三种花可任选一种填在此处,符合要求即可。‎ 第二处,根据“荷花,并不只有这些价值”就排除了荷花的实用价值,在根据下句“周敦颐的《爱莲说》启示人们,荷花真正的清净不在于身,而在于心。故乡的荷花使我能坚持自己的信仰,不浮躁,不急躁”可知,此处说的应是荷花的审美价值,所以此处应补写“荷花还能净化人的心灵”,‎ ‎【点睛】‎ 此题属于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致。如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经过前期紧张的测试与调整,‎5月22日,全国两会宁夏新闻中心正式启用。②当天,驻宁中央媒体及自治区数十个媒体的记者成为首批入驻者。③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保护公共卫生与健康,今年全国两会在新闻安排上作出了一些调整,主要通过网络、视频、书面等方式进行采访。④全国两会为适应这种变化,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决定在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指挥中心设立宁夏新闻中心。⑤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借助联通、电信、移动三大运营商提供的互联网技术和宁夏日报报业集团融媒体智能传播服务平台系统,可使记者从传统的“跑两会”转变为“云跑会”。⑥同时,将最大范围整合相关信息和资源,为中央驻宁媒体及自治区主要媒体提供两会信息服务及技术支持,充分发挥“两会窗口”"融合战场”的作用。‎ ‎【答案】句②,“数十个”改为“数十名”或改为“自治区媒体的数十个记者”;句③,“共同保护公共卫生与健康”应改为“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句④,删掉“全国两会”或“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句⑤,删掉“可使”或改为“该新闻中心可使记者……”。‎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的能力。题干要求指出四处语言表达有问题的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这属于病句的辨析和修改,首先要了解病句的六大类型错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句②,表意不明,“数十个”改为“数十名”或改为“自治区媒体的数十个记者”;‎ 句③,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 句④,结构混乱偷换主语,删掉“全国两会”或“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句⑤,残缺主语,删掉“可使”或改为“该新闻中心可使记者……”;‎ 句⑥,“两会窗口、融合战场”应用引号。‎ 以上五句中选择四句回答即可。‎ ‎22.请围绕“本次珠峰高程测量工作实现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5月27日 上午11时整,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全部成功登顶珠峰并开展各项测量工作。该项工作完全依托我国自主研发的北头卫星,测量登山队员在峰项竖立起测量觇标,使用GNSS接收机进行高精度定位测量,使用雪深雷达探测仪进行了深度测量,并使用重力仪进行了重力测量。上述高精度测量仪器均由我国自主研发。同时也是人类首次在珠峰,这将有利于大地水准面优化,提高联峰高程精度,并获取宝贵的科学数据。当觇标竖立在峰顶后,在珠峰周边海拔‎5200米至‎6000米的6个交会点,测量队员开始同步开展峰顶交会测量和GNSS联测,获取珠峰高程测量数据。登顶测量和交会测量的成功完成,为本次珠峰测量任务的外业测量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峰顶测量完成后,将对观测数据进行联合处理,才能获得珠峰高程最终数据。‎ ‎【答案】依托北斗卫星,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GNSS接收机、雪深雷达探测仪、重力仪开展峰顶交会测量和GNSS联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段压缩。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 本题要求“请围绕‘本次珠峰高程测量工作实现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所以首先要对文段内容进行筛选,符合“本次珠峰高程测量工作实现的技术创新和突破”的内容有“该项工作完全依托我国自主研发的北头卫星,测量登山队员在峰项竖立起测量觇标,使用GNSS接收机进行高精度定位测量,使用雪深雷达探测仪进行了深度测量,并使用重力仪进行了重力测量。上述高精度测量仪器均由我国自主研发”“当觇标竖立在峰顶后,在珠峰周边海拔‎5200米至‎6000米的6个交会点,测量队员开始同步开展峰顶交会测量和GNSS联测,获取珠峰高程测量数据”。“该项工作完全依托我国自主研发的北头卫星,测量登山队员在峰项竖立起测量觇标,使用GNSS接收机进行高精度定位测量,使用雪深雷达探测仪进行了深度测量,并使用重力仪进行了重力测量。上述高精度测量仪器均由我国自主研发”可概括为:依托北斗卫星,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GNSS接收机、雪深雷达探测仪、重力仪开展测量工作。“当觇标竖立在峰顶后,在珠峰周边海拔‎5200米至‎6000米的6个交会点,测量队员开始同步开展峰顶交会测量和GNSS联测,获取珠峰高程测量数据”可概括为:测量队员开展峰顶交会测量和GNSS联测。最后将两句进行合并,注意字数要求即可。‎ ‎【点睛】‎ 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6年5月25日‎,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杨绛病逝,享年105岁。以下是她送给青年人的话:‎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实验高中“奋斗文学社”拟于近期举办纪念杨绛先生座谈会,特邀请即将迈入大学校行的你参加。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今日翩翩少年郎,明日时代先锋浪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站在这里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今日翩翩少年郎,明日时代先锋浪”。‎ 首先,要对杨绛先生的逝世表达我深切的哀悼,虽然杨绛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她在生前对我们青少年的谆谆教诲却犹在耳畔,这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会激励我们一代又代青年人的成长。‎ 青年人,要忌浮躁,重视沉淀。正如杨绛先生说:“好比香料,捣得越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几代人的偶像“中国女排”。中国女排曾经辉煌过,但也曾经低沉过,无缘最高领奖台的那几十年,中国女排却从来没有放弃,坚持训练,严格要求。终于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获得十一连贯, 成为传奇。她们就好比是金子,经过越多海浪的淘洗就越发熠熠生辉。如果没有这几十年的默默积聚,哪来如此骄人的成绩?“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我们要沉下来,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与锻炼,最后都成为发着光的金子。‎ 青年人,要不惧评价,活出自我。正如杨绛先生所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说白了,在这一个不怕困难、不惧失败的年纪,要活得“自我”一点。可是,我们之中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做到自我?面对外界虚虚实实的评价,你是百感交集还是一笑了之?面对起起浮浮的成绩,你是急于与他人比来比去还是重视过程的分析?面对生活中的不尽人意,你是急于感叹别人幸运还是选择泰然处之?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做着前者。人生最曼妙的风景,不是命运的波澜,而是内心的淡静从容。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你会发现,这世间还有如此多难以发觉的美好。‎ 青年人,应重视精神上的富足。当今世界物欲横流,有不少的青年人被时代的浪潮吹得偏离了轨道,他们其中大部分人为了利益、荣誉而舍弃精神的富足。杨绛先生说:“一切快乐都源于精神,它可以将忍受变为享受。”当下我们应该具有颜回那种“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品质。物质享受转瞬即逝,而精神享受则是永恒。‎ 以上是杨绛先生带给我们青年宝贵的财富和我个人的见解,在我们之中有一部分人即将要迈入大学校门,奔赴下一站山河,今日少年终将成为明日先锋,加油吧!后浪!‎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 审材料,辨清材料内部逻辑关系:‎ 材料分为四段,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段,交代了杨绛先生的成就、身份以及年龄,点出了后面三段话所针对的对象正是青年,本段属于说明性内容,相当于后三段的前提和引子,而且从侧面印证了后面三段话的价值。第二部分第一句话揭示了锻炼的意义和价值,勉励青年人要磨练自我,获得成长。这里的“锻炼”应该主要是指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其结果既有精神层面的修养,又有物质层面的效益,且磨练的程度和收获的程度成正比。第二句话揭示的是内心修养的意义和价值,告诫青年人不要过多的受到外界的干扰,而是保持内心的淡定从容。‎ 本段话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层:人生的美好不在于度过了命运的挫折与波澜,而在于应对这些磨练而获得的内心从容淡定的修养;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被别人认可,而在于能够为自己负责,实现自我的价值,活出自我的精彩。‎ 第三句话探讨了精神与物质的人生哲学,告诉青年人真正的快乐来源于对精神追求的满足。拥有精神追求,人生中的艰难困苦都可被战胜,变忍受为快乐的享受,而这种以苦为乐的精神正是一种高境界的人生哲学。‎ 纵观四段材料,不难看出第二部分材料段落之间体现出一种递进的逻辑关系,第一句首先提出了青年人成长的途径是经受磨练不断奋斗。这其实是提出了“是什么”的问题。第二句话说明青年人接受锻炼时应该做到“不乱于世,不惑于人,特立独行,自立于己,自强于人”,保持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这体现了“怎么做”的问题。第三句告诉我们,青年人不要惧怕不必拒绝“锻炼”,拥有从容淡定不惑于外的心态,拥有实现自我的精神价值需求,便可“把忍受变为享受”,获得真正的快乐,这实际上是回答了“会怎样”的问题。‎ 在实际的写作中,可以从青年人应“磨砺自我,奋斗人生”写作角度切入,然后对另外两则材料进行辐射,讲清要以何种心态来磨砺自我,要以怎样的精神追求来作为奋斗目标,从而成就自我价值;也可以从“追求精神的丰富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入手,讲明精神追求让人保持心灵的淡定从容,无惧磨难;还可以从保持从容心态出发,对其他两段话进行关涉。‎ 审任务:‎ 本次作文的写作任务指令非常明确:‎ ‎1、任务情景:实验高中“奋斗文学社”座谈会。要注意 “奋斗”和“座谈会”等内容。‎ ‎2、任务主体: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高三学生。这要求考生在写作中的观点、语言、口吻要符合主题的身份特征。‎ ‎3、任务对象:“奋斗文学社”成员。这要求考生在写作中要有跟社员的对话和交流意识。‎ ‎4、任务形式:发言稿。要注意发言稿本身的格式要求,文体要求,体现出发言稿的特点。‎ ‎5、任务目的:纪念杨绛先生。这是本次发言的目的,考生在作文中不能只谈材料而不提对先生的纪念。‎ ‎6、任务内容:结合材料内容,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座谈会的主题是“纪念杨绛先生”,写作要围绕材料中她送给青年人的三句话展开。要谈出对自己的感受、理解、认识,谈出对先生良苦用心的领会和感谢。‎ 以上6条任务要求,考生在写作中做到应统筹兼顾,要扣着材料写,也要扣着任务写。‎ 参考立意:‎ ‎1.前辈殷殷教诲,我辈砥砺前行;‎ ‎2.走好青春奋斗路;‎ ‎3.淡定面对磨难,从容寻找快乐;‎ ‎4.修身养心成就自我,磨砺奋斗不负青春;‎ ‎5修炼人生,不负韶华;‎ ‎6.于心无扰,于行无惧;‎ ‎7.百炼成钢,怡然自芳;‎ ‎8.在奋斗中磨砺自我,在从容中成就人生。‎ 参考素材:‎ ‎1.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磨炼,就较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俞细,香得愈浓烈。我认为,这是杨绛先生在向我们传达一种“抗压精神”。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心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诚然,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过后才会有彩虹。身为青年一代,不受点磨炼,不经点挫折又如何以坚忍不拔的心性扛起时代大旗?没有经历过风雨的温室花朵不堪一击,承受住生活给予的考验,才能在生活中挥毫泼墨写下自己的印迹。‎ ‎2. 庚子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国,新时代的青年冲在保卫祖国健康安全的最前沿,传承五四精神,绽放战疫青春。医务人员白衣执甲、无私奉献,公安干警在寒风中昼夜坚守,志愿者走家入户,红色服务给人们带来温暖……无数青年人在疫情防控的艰苦奋战中践初心、担使命,筑起了一道道疫情防控的坚固堤坝,这是当代青年在磨难中不断成长的一个缩影。‎ ‎3. 压力是成长的动力,青年成长无捷径可走,唯有顶过压力才能发展成才,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当下,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更需要我们广大青年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 ‎4. 马克思说:“只有在那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险奋勇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正是这勇于拼搏的青年精神,才使中国的奥运健儿们在赛场上挥洒着一滴一滴的汗水,为祖国争得一个又一个的荣誉。成功如一块笨拙的木头。拼搏就如刻刀,只有刀的配合,才能有精蔓绝伦的作品。没有努力,何谈成功?没有拼搏,何谈未来?让我们带着拼搏上路!‎ 参考结构:题目是“今日翩翩少年郎,明日时代先锋浪”。开头表达对杨绛先生逝世的哀悼,接着提出杨绛先生对青年的教诲将会激励青年成长。接着用中国女排永不言弃的精神论述青年人,要忌浮躁,重视沉淀。接着以大多数青年人的表现与价值取向,论述青年人,要不惧评价,活出自我。然后以杨绛的名言与颜回的名言论述青年人,应重视精神上的富足。最后总结,发出号召。‎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