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3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中语文3-18登临词二首课件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
第 18 课 登临词二首 【 助读链接 】 一、作者名片 1.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王安石 王安石 (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 谥号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临 川 ( 今江西抚州 ) 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 文学家。 王安石曾官至宰相,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 (1069) ,任参知政事,实行变法。 在文学上王安石积极参加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 王安石的词,今存二十余首。虽不以词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 ( 刘熙载 《 艺概 · 词曲概 》) 。其代表作 《 桂枝香 · 金陵怀古 》 一词,同范仲淹的 《 渔家傲 》( 塞下秋来风景异 ) 一词,开了苏东坡豪放的先声。 2. 人间一股英雄气 —— 陈亮 陈亮 (1143—1194) ,字同甫,号龙川, 婺州永康 ( 今属浙江 ) 人。绍熙四年 (1193) 考取进士第一名,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 未赴任就去世了。他才气超迈,喜谈兵, 议论政治注重事功,具有积极的用世精神。平生极力主张抗金、收复中原。 陈亮所作政论气势纵横,风格豪放。其爱国词作能结合政治议论,自抒胸臆,曾自言其词作“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其爱国愤世之情,慷慨激烈,气势磅礴,与辛弃疾词风相近似,是辛派词人中重要的一员。刘熙载 《 艺概 》 卷四说“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陈亮有词 74 首,著有 《 龙川词 》 。 二、背景回放 1.《 桂枝香 》 这首词作于作者被罢相任知府期间。作为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思想家,他站得高看得远。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2.《 念奴娇 登多景楼 》 这是一首借古论今之作。多景楼,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的甘露寺内,北临长江。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孝宗淳熙十五年春天,陈亮到建康和镇江考察形势,准备向朝廷陈述北伐的策略。词的内容以议论形势、陈述政见为主,是与此行目的息息相通的。 三、文学常识 君子登高必赋 登高赋诗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登高过程的艰难、登上高处的旷茫和寂寥往往更能使诗人产生对人生、自然、宇宙的怀想,也就容易产生诗情。或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热爱自然的豪情;或抒发人生感悟、历史沧桑,揭示宇宙的哲理;或抒发个人的悲抑、哀怨。 登高往往表现的是一种昂扬、激烈、悲抑的人生状态,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渴望和旷茫无边背景下的大豪情、大悲愁。比如杜甫 《 登高 》 ,陈子昂 《 登幽州台歌 》 。 同学们,请你们结合以前学过的登临诗,说说他们都有怎样的共同点?并说一下你的理由。 【 作品简介 】 1.《 桂枝香 》 描绘了金陵晚秋的壮丽景色,抒发了怀古之情,批判了六朝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总结出了古今盛衰兴亡的历史教训,表达出对国事的忧虑和愤怒。 2.《 念奴娇 》 上片借批判东晋统治者偏安江左, 谴责南宋统治者不图恢复中原。“一 水”三句,指出地形对南宋有利,应 当北上争雄。但是,南宋朝廷颓靡不 振,紧步六朝后尘,“只成门户私计”,同样苟安于一隅。 下片抨击空论清谈。作者认为,真正的爱国者应当像东晋的祖逖那样,中流击楫,义无反顾。全词议论精辟,笔力挺拔,大有雄视一世的英雄气概。 【 初读自测 】 一、读准字音 二、明确句意 ( 填空或判断正误 ) (1 ) 千里澄江似练 练: _____________ (2)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漫嗟: ___________ (3)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色的绸带子 徒然的感叹 登上高楼纵目远眺,故都金陵正值晚秋时节, 天气正变得清朗肃爽。 ﹒ ﹒ ﹒ (4)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 《 后庭 》 遗曲。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5) 危楼还望 危楼: _____ (6)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强对: ___________________ 到如今歌女还不知亡国之恨,时时唱着那支 《 后庭花 》 的曲子。 高楼 强大的对手,即强敌 ﹒ ﹒ ﹒ ﹒ (7) 一水 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条大江横卧面前,东西南面是山冈环绕,形 成了争雄中原的有利地形。 我们应该学习当年的祖逖,下定决心,渡江收 复中原。用不着犹豫不决,瞻前顾后。 三、把握大意 下列对本节所选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桂枝香 》 中“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写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了,眼前只剩下几缕寒烟笼罩着的毫无生机的衰草,流露出作者对自己华发早生、壮志未酬的悲叹。 B.《 桂枝香 》 中“千里澄江似练”写水,“翠峰如簇”写山,从总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更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征帆”二句是在此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 C.《 念奴娇 》 下阕“因笑”三句,承上阕结尾批判六朝统治者为保住少数人私利,无心北伐,顺势而下,使上下阕浑然一体。 D.《 念奴娇 》 下阕“小儿破贼”二句,呼应开头“今古几人曾会”的“此意”,意即有利之形势已成,何须顾虑对方的强大呢? 【 明确 】 选 A 。 A 项,望文生义,“随流水”意为不知不觉已经逝去,也说明时光之快,而不是“随着流水逝去了”。 【 文本导学 】 微课一:理解诗句的含意 1. 联系 《 桂枝香 》 主旨阐述“至今商女,时时犹唱, 《 后庭 》 遗曲”的深刻含意。 【 明确 】 作者化用杜牧 《 泊秦淮 》 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后庭花 》” 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这三句借古讽今,委婉地劝告宋统治者莫蹈六朝灭亡覆辙,应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抵御外患。用此三句作结尾,寓意深刻,催人警醒。 2. 理解 《 念奴娇 》“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句子。 【 明确 】 镇江北面横贯着波涛汹涌的长江,东、西、南三面都连接着起伏的山冈。这样的地理形势,进可攻、退可守,是足以与北方争雄的形胜之地。“做出”一语,表达了词人目击山川形势时的感受。在词人眼中,山川仿佛有了灵气和生命,做出了争雄的形势。 微课二:分析词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3.《 桂枝香 》“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 明确 】 4. 试分析 《 念奴娇 》“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在词中的作用。 【 明确 】 总领全词。内容上,开篇点出统治集团不顾国家存亡的现实;结构上,以此句发出疑问,为下文张本,从而阐明收复国土的胆略、信心和愿望。 【 疑难探究 】 1.《 桂枝香 》 词的上片写景,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 点拨 】 “ 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2.《 桂枝香 》 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点拨 】 ① 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②批评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③流露了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 3.《 念奴娇 》 有“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作者对六朝统治者态度如何?有何深意? 【 点拨 】 作者指责六朝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实质上是对南宋统治者不着意于国家大业,只为个人私利而苟且偷生的抨击与讥讽。 【 备选要点 】 1.《 桂枝香 》“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中,作者对自古凭高者态度如何? 【 点拨 】 批判自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跳不出荣辱的局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汲取历史的教训。 2.《 念奴娇 》“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 点拨 】 词人借祖逖中流击楫挥师北伐的典故,通过“正好”“不须”二词,表达了自己要求北伐刻不容缓的迫切心情和不惧强敌的自信心;又以东晋谢安名句收尾,再现了谢安抗敌得胜时的大将风度,表达了自己豁达的胸襟、无畏的胆识和豪迈的气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