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北省唐山市滦县二中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河北省唐山市滦县二中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说明:1、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2、1-14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5-24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上的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 A. 百舸(ɡě) 寂寥(liáo) 彷徨(pánɡ) 麦糟(cáo) B. 浮藻(zǎo) 长篙(ɡāo) 漫溯(shuò) 火钵(bō) C. 杀戮(lù) 荆棘(jí) 彳亍(chìchù) 青荇(xìnɡ) D. 虔诚(qián) 忸怩(ní) 深邃(suì) 忤视(chǔ)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 莅临 笙箫 橘子州 星辉斑澜 B. 桀骜 噩梦 万户侯 浪遏飞舟 C. 褴褛 压榨 竟自由 殒身不恤 D. 浸渍 喋血 怅寥廓 丰华正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这些文章充满浓郁的政治热情,紧密地联系社会现实,切中时弊,激浊扬清,入木三分,读者拍案惊叹。 B.袁隆平,这位泥腿子科学家,长期坚持在第一线培育优良稻种,他为中国,为世界每年增加几十亿斤稻米,可谓劳苦功高;而他却从不以此居功。 C.这座山山势陡峭,山路崎岖,百折不回,历来让人望而却步。 D.《特别关注》和《特别文摘》中的文章短小精悍,却蕴含着很深的哲理,很多文章都给人以启发,让人百读不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烛之武的事迹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一个人通过努力,使整个国家得到了安定,他才是真英雄。 B.今天,随着原油价格升至接近每桶100美元左右,有必要尽快开发新技术,特别是在中国,这里的环境危机和燃料短缺已成为全球趋势的微观缩影。 C.对于谷歌未经合法授权擅自收录使用中国作家作品的行为,引起了中国作家的强烈不满,为此,谷歌首次公开道歉。 D.被命名为《大芬丽莎》的巨型装饰作品的创作者是出于深圳著名油画工厂的500多名画工之手。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当我倾听树木在晚风中沙沙作响的时候,对流浪的眷念撕着我的心。 。每条道路都是回家的路,每一步都是诞生,每一步都是死亡,每一座坟墓都是母亲。 ①它是对家乡的思念,对母亲、对新的生活的思念 ②你如果静静地、久久地倾听,对流浪的眷念也会显示出它的核心和含义 ③它领你回家 ④它不是从表面上看去那样,而是一种要逃离痛苦的愿望 A.①③④② B.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 D.②④①③ 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秦伯说,与郑人盟 C.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D. 臣愿得谒之 7、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刻毒 B、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微:假如没有。 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没:没收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重金征求 D、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置:准备 大行不顾细谨 行:作为 8.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无异的一项是(3分) 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 以其无礼于晋 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拔剑撞而破之 10、下列句子中和“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沛公安在?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佚之狐言于郑伯。 D、吾属今为之虏矣。 1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一句中,“郎中”的含义是宫廷侍卫,今天“郎中”一词仍然是卫士的意思。 B. “晋侯秦伯围郑”中,“侯”“伯”是古代爵位的名称,我国古代的爵位由高到低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 C. 在“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一句中“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D. 我国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荆轲刺秦王》中,“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 (一)(张)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注释①圯上:桥上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二)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删改) 12.对下列句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顾谓良曰 顾:回头看 B.旦日视其书 旦日:天亮 C.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布衣:平民百姓 D.若虽长大,好带刀剑 若:假若 13.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乃为装遣荆轲 B.乃得复见将军于此 信钓于城下 C.信亦知其意 吾其还也 D.父以足受 以其无礼于晋 1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良能忍辱为老人取履,穿履,并能听从老人训导,如期赴约,终有所得。 B.从张良愕—忍—怪—异的心理变化中,可以看到他思想转变的过程。 C.漂母的大怒是为了激发韩信作为大丈夫的尊严。 D.韩信受辱时,众人都笑他,认为他胆小。 1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每空1分) (1)在《沁园春 长沙》一词中, 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一节,荆轲和乐慷慨悲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成为千百年来激励多少仁人志士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的信念源泉。 (3)《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念刘和珍君》中对“真的猛士”的评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7—18题。 落 叶 修 睦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7.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首联的“重重”表示落叶之多,不禁使人想到杜诗“无边落木萧萧下”。 B.颔联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摹了落叶思绪翻飞和对春日的无比向往。 C.尾联借景抒情,说自己要像青松那样傲然挺立,四季常青,而不做落叶,随风飘荡,任意东西。 D.作者借落叶来寄托自己的情志,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E.全诗用了虚实相生的笔法,既有眼前之景,也有想象之景,相得益彰。 18.本诗本写落叶,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 我只欠母亲 赵鑫珊 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不敢有奢望。 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我是天天盼着决定命运的信件。 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 “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 我拆信的手在颤抖。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 中国章回体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 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 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母亲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 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 母亲不善言辞。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母亲的预感是对的。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母亲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 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太少且太短。 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 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这点我做得很好。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我非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反右”运动我受到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留一级,更瞒着她。她也没有觉察,我怎么要读六年。 大妹妹问过母亲:“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 “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 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我父亲是长子。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夭折。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 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不久我出生了。 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 离开家乡的前一夜,母亲舍不得我,抱着我睡。当时我十七岁。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娘。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 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 19.下列对这篇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 A.“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聚少离多的苦闷日子。 B.上了大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更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我”没再向母亲要过一分钱。 C.散文用朴实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 D.“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到满足,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和向往。 20.文章开头“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笔下的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请举例说明。(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这是一篇源自作者心扉的声音,夹杂着对自己过去无知的负疚和对母亲感恩似的的怀念,读来扣人心扉,《我只欠母亲》就像一面警钟在敲响,给我们深刻的震撼。请联系自身说说你的感受。(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2分) 23.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样式,撰写对联要按照它的特征进行,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意义相关等。请根据特征要求,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4.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别林斯基有这样一段话:青春在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青年时代要比其它任何时代更能接受高尚的和美好的东西。谁能把青春保持到老年,不让心灵冷却、变硬、僵化,谁就是幸福的人。 你对青春有何感悟?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 2.文体自选3. 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C 解析A项,糟—zāo; B项,溯—sù;D项,忤—wǔ 2.B 解析A项,橘子洲 星辉斑斓;C项,竞自由;D项,风华正茂。 3.C 解析:百折不回: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句中用来形容山路崎岖,不符合语境 4.A 解析:B不合逻辑,“接近”与“左右”删去其一。C成分残缺,介词“对于”滥用导致主语残缺,应删去。D句式杂糅 5.D 解析②句承接首句深入论述,④①句解释“核心和含义”,③句“回家”照应末句的开头。 6.D 解析A项,共通供;B项,说通悦;C项,振通震 7.D 解析:置:放弃,丢下 8.B 9.B 解析:B意动用法 ACD使动用法 10.A 解析:例句与A,宾语前置句 B项,定语后置句 C项,状语后置句D被动句 11.A 解析A项,今天“郎中”多指医生。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12.D 解析:若:人称代词,你。 13.B 解析:A项,介词,为,替,给/动词,准备,打点。B项,都为介词,在。C项,代词,他们的/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D项,介词,用/连词,因为。 14.C 解析:表述有误,漂母是可怜韩信才给他吃的,没想得到他的回报,更没有要激发他大丈夫的尊严。 15. (1)有一位老人,穿着粗布衣裳,来到张良所在的地方,径自把他的鞋子丢到桥下。(5分) (2)大娘(老太太)生气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不过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图有什么报答吗?”(5分) 【参考译文】 (一)张良曾经在闲暇的时候,在下邳的桥上不慌不忙地信步游览。有一位老人,穿着粗布衣裳,来到张良所在的地方,径自把他的鞋子丢到桥下,回过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给我)取上来!”张良非常吃惊,想要打他。因为看他年纪大,竭力忍住怒气,走下桥去把鞋取上来。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替他把鞋取上来,于是跪着给他穿上鞋。老人伸出脚穿上鞋,大笑然后离开。张良非常吃惊,目送着他离去。老人走了将近一里路,又返回来,(对张良)说:“小子是可以教导的啊。五天之后天亮时,在这里跟我相会。”张良于是感到很奇怪,跪下说:“好。”五天之后天亮时,张良到那里去。老人已经先在那里了,(他)非常生气地说:“(你)跟老人约会,(比老人还)晚来,为什么呢?”(说完就)离去,并说:“五天之后早点来相会。”五天之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那里。过了一会儿,老人也到了,(他)很高兴地说:“应该像这样(才对)。”(老人)拿出一卷书,说:“(你)读了这个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了。十年后(你)将建立(一番事业)。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说完)就离开了,再没有说别的话,也不再出现。天亮时(张良)看那卷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因此感到此书非同一般,常常反复地诵读它。 (二)淮阴侯韩信,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操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会做买卖维持生计,经常跟着别人蹭吃喝,人们大多厌恶他。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于是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到吃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就不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就和他们断绝关系离开了。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在漂洗,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 我一定有办法重重地报答您。”大娘生气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不过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图有什么报答吗?”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心中其实很胆怯。”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在这时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三. 名篇名句默写(8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 16.(1)万类霜天竞自由 粪土当年万户侯 (2)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4)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四.诗歌鉴赏(8分) 17、B、C(B不是比喻手法,是拟人手法,C借景抒情不对,是直抒胸臆)(共4分选对一项得2分) 18、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2分)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突出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2分) (答“以物喻人.写松树的四季常青的高贵品质,同落叶的飘零对比,2分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入世俗的孤傲清高品质和追求自由、超凡脱俗的情感2分”亦可) 解析:这是一首以落叶为描写对象的咏物诗。首联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落叶翻飞的情景:一场秋雨过后,庄稼已经收割了,闲置着的田地显得格外空旷,只见深红色的落叶脱离树干,层层叠叠地在半空里飞舞。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落叶的心理活动:落叶思绪翻飞,一心向往着春日,哪里肯相信自己在凭借秋风而飞舞呢。颈联描写落叶飘零的动态情景:有的翻飞着随流水而去,有的在暮色苍茫的河边盲目地飘荡。尾联直抒胸臆,说自己要像青松那样傲然挺立,四季常青,而不做落叶,随风飘荡,任意东西。 五、现代文阅读(20分) 19.选BD(共4分,选对一项得2分) 解析B项,“更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文中未提及; D项,“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和向往”无中生有。 20.①内容上,引领后文:“我”收到了通知书,令“我”和母亲都格外高兴,所以“笑”;但这分别,将是“我”终身的遗憾,从此不能侍奉在母亲身边,所以“哭”。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我”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2分) ②结构上,统领全文,以幸福的情节开头,忏悔的情绪结尾;奠定了感情基调,有助于读者对散文情感的把握;自然地引出下文的叙述。(2分) 21.①不善言辞:默默为“我”收拾行李,暗暗垂泪。 ②充满母爱:为儿子四处筹钱准备学费。 ③忠厚、老实:对祖父的讽刺忍气吞声。 ④好强:偷偷去万寿宫拜佛,为了“我”能赶上堂兄而早早让“我”读书、发蒙。 (答对一点2分,其中性格特征1分,举例1分,答对三点得6分) 22.①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忏悔之情,真挚的表达令读者感动。因为我们也经常这样对身边的爱习以为常,接受得坦然。(2分) ②为了学业、工作,我们往往会忽略了曾经养育我们的父母,在四处奔波的同时,我们也应停下脚步去好好侍奉一下他们,不要让遗憾再次重演。(2分) ③成长是一件不容易一的事,幸好有父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毫无私心的做外贸坚强的后盾,是他们用爱时刻守护在我们身旁。(2分)(意思接近即可) 23.参考答案:才识贯中西 智慧集东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