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说阅读+分析综合)第02课+典型例题-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小说阅读+分析综合)第02课+典型例题 分析作品结构——情节的作用 小说具体情节的作用 (2017全国新课标1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天 嚣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辱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 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象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门别开得太大!” “找根棍子撑住!” 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他朝后看看。 “开啦! ”撤掉顶门柱,他慢慢移动门闩。 门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终于脱离了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 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 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还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侈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 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淌,馋人极了! 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 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里。(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 B.被困队员身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进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5.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6.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 4.B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文本的内容和技巧。B项“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错误。通读全文,关注细节。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小说刻画人物的个性特点与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分析主人公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明确主旨,关注手法。结合小说主旨和艺术技巧做出准确判断。 【答案】 5.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 【答案】 6.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本题是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先明确结尾的形式,再从结尾本身的作用、情节上的作用、情感上的作用、主旨上的作用等几个角度答题。 (2016全国新课标2卷) 战争 【美】 迈尔尼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哈罗?”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们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为她保留,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 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B.“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既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 C.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 D.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又精巧。 E.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 (2)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答案】 (1) 答案:D项3分,C项2分,B项1分,AE不给分。 就应该到文中找一找,看是否有这种描写方式,以及对这些描写方式的分析是否有问题;有无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又什么作用。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A项是考查小说开头的作用,同时也考查小说中第一人称的作用。小说中的“我”一般是线索人物,用“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串起故事情节,同时增加故事的真实性,一般不是作者。B项是分析小说的语言技巧。E项是考查小说的主旨,本文应是揭示战争的残酷,并非是“表现民众的必胜信念”,有拔高之嫌。 【答案】 (2)①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解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这其实是考查物象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思考。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以及本身的特色角度思考作答。因为是电话交流,故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居多,这样可以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透露出人物的心声;两人因电话而结缘,更有戏剧性。 对于此类题目要认真审题。审题要点如下:一审清问的角度 ,看有无限定角度;还是综合角度,即没有明显要求答题角度,此时一般从多角度思考。其中,题干中若有“艺术表现”几个字,其实名义是限定角度,实则也是多角度。 二审清描写物象的范围。小说描写物象的文字,不是统贯全文,而是限定在特定的区域文字中,需要把与该物象相关的文字都找出来。规范答题:自身作用+环境作用+人物作用+情节结构作用+点题作用。①“自身作用”,指的是它作为小说形象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独到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②“环境作用” ,指的是它对时代特点氛围作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作用。③“人物作用”,指的是它从哪个角度表现了主要人物的什么特点和性格。 ④“情节结构作用”,指的是它对小说情节结构的影响,如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是否用以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造成波澜, 形成线索等。 ⑤“点题作用”,指的是揭示了怎样的主题。基本作用有: ①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 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 【答案】 (3)观点一: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②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③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 观点二:不合适。 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②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③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只是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 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下几方面去分析:①表达方式。一般涉及到描写的角度,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叙述顺序的安排手法的运用及作用。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人物形象或内容更加充实丰满,与上文或下文对比照应;人物前后变化的对比照应。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平叙:俗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描写的特点—— 白描、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特别注意,如果是对景物的描写,要注意:A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写; 小说标题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局长的鱼 大海 局长突然发现自己开始苍老时,已经57岁。局长明白,按照惯例,要不了一年,自己将退居“二线”,改任调研员。身体看似硬朗的局长,开始有意无意,为行将退休的日子做准备。 同事们说,局长您的字漂亮,再加紧练习下,说不准退休后会成为大书法家呢! 局长嘴上笑笑,没说话。 同事们说说也就罢了,只有小黄知道,局长除了特别好吃鱼,还有个工作之外的癖好:钓鱼。局长从没在同事们面前提及钓鱼之事。小黄是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处理单位的文秘工作,常常要将往来文件呈给局长审阅,少不了要去局长家里或者不是单位的地方找局长,自然知道局长的业余癖好。尤其是近半年, 几次周末,小黄带着加急文件找局长时,发现他都在钓鱼。 年中,市委组织部一纸调令,将单位的经济科科长调走。局党组将空的经济科科长位置放出,在单位宣布:严格按照组织规定,符合晋升条件者均可报名,一律竞争上岗。干了五年办公室副主任的小黄,大学读的是区域经济专业,有心去竞逐这个位置,却发现符合条件的同事多达六人。在干部提拔越来越公开、公平、公正的今天,这次竞岗选拔,非过五关斩六将不行啊!报名后的小黄,想到局长的癖好,灵机一动,专门请了一天假,跑去邻市一家上档次的钓鱼商城,花5000元买了套高级钓具。 一个周末,小黄带着新买的钓具,叩开了局长家门,说是顺路给局长带了套装备。局长有心拒绝,想了想,还是没说出来。小黄趁热打铁,说局长,要不我陪你现在就去试下?局长心痒痒,说也好。就拿着新钓具,拉了小黄去了河边。有了上好的装备,结果自然非同一般。小黄买的钓具大派用场,局长用它钓到一条七斤重的野生大河鲤。 当晚,局长兴奋得亲自下厨,将河鲤分不同味道烹之,与小黄在家中食鱼对饮。几杯酒下肚,脸红耳热的局长扶着小黄肩膀,说了很多往事。 局长说,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吃鱼吗? 小黄说,不知道。 局长说,因为我是渔民的儿子,父辈们风里浪尖辛苦打鱼谋生,我生在船上以鱼果腹,不爱吃鱼爱吃什么? 小黄看看局长黝黑的脸庞,似懂非懂。 局长说,知道我为什么喜欢钓鱼吗? 小黄说,不知道。 局长说,父辈们不赶海下水时,靠岸停歇结网补漏别无其他娱乐,我则拿根竹竿在船上钓鱼玩,我不爱钓鱼爱什么? 小黄看看局长粗壮的胳膊,点了点头。但此时此刻,小黄迫切想打听的,是关于竞争上岗的事,但欲言又止。 局长说,人生有些东西犹如捕鱼,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光想也没用,努力了就好;大家心里都装着盏灯,像鱼膘那么大的灯,真的很亮很亮呢!局长说完,用手比画着鱼的样子。 小黄有点儿哭笑不得,但见杯盏之间局长称兄道弟不断,自己也喝了几杯后,慢慢地心就踏实了。 后来的竞岗过程,经过公开演讲、面试答辩、领导评鉴、民主测评、拟任公示等环节,脱颖而出的小黄,终成经济科科长。长嘘出一口气的小黄,手里捏着任职通知书,心里有了几分庆幸:幸好当时买了那套钓具,羊毛出在羊身上,投入产出成了正比,看来值得啊! 不久,全市公开遴选镇区副职领导,小黄乘胜报名。经过几轮激烈竞争,再一次优胜而出,被组织推荐为某镇副镇长,即将履新上任。 小黄临行前夕,局长钓到一条大鱼,邀小黄来家吃鱼,说是为他饯行。饭前,局长递给小黄一个信封:谢谢你上次给我买的钓具,那套东西相当好,让我如虎添翼呢,那些鱼啊,一条接一条地上钩! 小黄接来拆开一看,立时呆了:厚厚一沓钞票,足足有5000块啊!就有些发蒙。 局长说,我工作到今天,虽然钱财不多,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倒也知足安心;我要是白拿你这套东西,弄得退休不宁,恐怕到时连鱼都钓不成! 小黄有些发颤,说,上次竞岗,局长您帮了我大忙,否则我怕是胜不了他人呢! 局长大笑:错,那全是你自己的努力,我没给任何人打过招呼,可不想领那份情。 小黄错愕之间,局长扶了小黄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你也是当领导的人了,今后肯定会面临很多诱惑;今天请你来家吃鱼是想告诉你,我替你处理了初一的不正,你可要去了十五的歪风。这人生的路漫漫啊,我希望退休后开开心心地去钓鱼,也希望你能轻轻松松来我家吃鱼。 局长言毕,忙手忙脚地将几盘鱼香扑鼻的好菜端上桌来。 躺在盘子里的蒸鱼鲜嫩无比,在灯光映照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刺得小黄眼睛发疼。小黄举杯投箸,已是泪光迷蒙。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年第20期,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黄送了套高级钓具给局长,并邀局长去钓鱼,局长“心痒痒”的,可见局长在自己心爱的事物面前暂时动摇了,接受了小黄变相的贿赂。 B.小黄和局长吃鱼喝酒过程中,听局长讲话先是“似懂非懂”,接着是“点了点头”,后来是“哭笑不得”,表明小黄并不完全明白局长的意思,两人之间没有默契。 C.局长把买钓具的钱还给了小黄。小黄“有些发颤”是因为局长帮了他大忙,却不收他的礼,他为局长的热心和无私帮助而感动。 D.小说运用语言、神态、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手法,生动地塑造了局长和小黄的形象。这两个人物互为映衬,反映了现实官场的乱象,表达了作者对贪腐行为的强烈批判。 2.作品中局长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局长的鱼”为标题有何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 1. B 【答案】 2.①清醒睿智:当别人奉承他字写得好,当小黄送给他高级钓具时,他没有得意忘形。对小黄送高级钓具的用意心知肚明,却不揭穿。②质朴,知足:保留小时候的习惯,对生活很满足,没有贪念。③爱才惜才,对小黄的才干很了解,希望他能走正路,凭自己努力走上正路。④为官清廉正派:不收贿赂。(答到2点即可,有其他答案,意思对即可。 【解析】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要抓住文中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作品中的局长有哪些特点,就是题干的表述,作品中的局长是文中的重要人物,对文章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局长面对他人的奉承,对他人进行的一方恭维他没有得意忘形,而是始终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明白他人的用意,显示出清醒睿智的形象;局长始终保持着小时候那样的一种好的习惯,对生活充满满足,不求他与的思念,显示出质朴知足,廉洁奉公的人生追求;局长从不收受贿赂,对待下属能够细心引导,希望其走上正路。 【答案】 3.①“鱼”是小说的线索,钓鱼和做鱼、吃鱼是局长的爱好,“鱼”也是局长和小黄交往的重要媒介。②“局长的鱼”含义深刻,表面是局长钓鱼、做鱼、吃鱼,深层的意思是“局长”的位置和权力非常敏感,能钓来像小黄那样意图走不正之路的人的“鱼”。③“局长的鱼” 揭示小说主旨,不管是掌权的还是办事的,都要守住底线,不要受到权力的诱惑而走上不正当之路。 解析:本文以某物即“鱼”作为题目,那么可从几下几点分析:①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②寄托作者或主人公情感;③揭示文章主题;④表层义和隐含比喻象征意义;⑤设置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的作用。 小说结尾的作用 (2017届河南省百校联盟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 除夕雪 除夕夜,雪还在下着,对面的山已经成了刚出笼的白面馒头,被霭霭的暮色笼罩着。咔嚓”一声,一棵枝桠在雪的重压之下,带着雪沫扑簌簌地落了下来。然后就是静寂,无边无际的静寂。 一个亮着晕黄的灯光的草屋下,几个孩子倦倦地偎在炭烧火桶边,旁边一只烧煤的炉子,放着一只铝锅,里面“突突”地冒着热气,孩子们眼巴巴的望着。 屋外传来“咯吱咯吱”的响声,老大飞快地拉开木门,门像老牛一般哼唧着,光亮由一根木棍被拉宽,像面镜子躺在雪地里,她喊道:“妈!” 母亲挑着两担雪,拖着一地水迹走了进来,老二老三也都一起站到了地上,眼巴巴地看着母亲。 母亲摘下头上的围巾,脸颊冻得通红,说:“原以为有最后一班公交,没想到今天三十,中午就没了──”母亲一早就出门卖菜了。 拨开筐子里的积雪,母亲扒拉出三棵大白菜,老二失望的眼神垂了下来,老三委屈地瘪嘴,眼圈泛红,老大瞪了他们一眼,就去拎起炉上的锅灌水。 母亲剥去了身上的军大衣,那还是父亲留下的,抻了抻衣袖,看着这三个瘦骨伶仃的儿女,眨眨眼说:“今天过年我们吃元宝吧。” “元宝?”几乎是异口同声,目光也聚光灯般投向了母亲,老三吧嗒着满嘴的口水。 母亲点头,指挥道:“老大,你把这几棵白菜洗洗!” “老二,去把床下的粉丝拿出来!” 老三才五岁,睁着透亮的黑眼珠注视着母亲,母亲说:“你给我准备一瓢水。” 母亲舀了几碗白面在盆里,吩咐道:“加水!” 老三两只手颤巍巍地端着水瓢,滴了两滴,“不够!”母亲说。又加了一点,母亲直接从老三手里夺过水瓢,“哗”的一声,水冲到面里,隐了身,母亲操手搓揉了起来,面团像雪球一般滚大,圆滚滚的像个白胖子,母亲安慰般拍打着面团。 洗净的白菜从热水里捞起,切碎,放到摊开的纱布里拧干,粉丝同样烫软,一起切碎,放在一个盆子里搅拌,加盐,又一通拌着,白菜也慢慢泛着喜色。 母亲把擀面杖直接压在了面团上,横一道竖一道,胖子被压扁,抻长。直到一张大面皮摊在桌上,又找来一个罐头瓶子,压在面皮上,一个圆形的面皮就出来了。 “饺子!”老二惊呼道,自从父亲去世后,就一直没有包过饺子,父亲擀面皮是掐一小块面剂,擀面杖搓动两下,一块面皮就飞了出来。不像母亲这样费劲。 饺子七零八落地散在桌上,像一群咧嘴的大肚汉。母亲对老二说:“去烧水吧!”老三在一旁不安分地用手揉揉捏捏,被母亲拍落了,老三噘着嘴,老大在一旁安静地包着饺子。 当水汽弥漫着整个屋子,一只只水饺“扑通通”地跳下水,沉到锅底,母亲掂着锅铲说:“你们三个把对联贴上!” 等三个孩子回到了屋里,三碗热气腾腾的水饺就端到了桌上。母亲颇为神秘地说:“这里面有惊喜,你们谁吃到了,谁明年就有好运哟!” 老二咬了一口,惊叫道:“我吃到了!”就吐出一枚硬币,摊开手掌,熠熠生辉。 老三有些着急,吞了几口溜光水滑的饺子,停了下来,翻着白眼看着老二,母亲吃了一个饺子,鼓励说:“三子,吃啊!” 老三眉头锁住,又解开,叫道:“我也吃到了!”从嘴里就吐出了硬币,在手里扬了扬,那样子比吃了开心果还兴奋。 老大看着母亲,说:“我吃撑了!”就把碗里两个饺子拨到了母亲的碗里,赶紧把碗抽走。母亲牙齿“咯噔”了一声,蹙眉,老三叫道:“妈也吃到了!” 老二拍着巴掌说:“大姐,就你没有吃到了!” 老大鼓起嘴咽着一口,瞪大眼说:“不好,我吞到肚子里了!” 欢乐的笑声爆起,冲破除夕夜白雪皑皑的屋顶张扬开来。母亲转头望向墙上丈夫的照片,嘴咧开,眼圈却已经红了…… (摘编自《小小说月刊》2016年12期) 7.下列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主要运用形象的比喻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描绘除夕夜的雪景,突出了过年的热闹和草屋环境的寂静,同时也为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B.小说通过穿“父亲”留下的军大衣、“父亲”去世后没包过饺子、墙上挂“父亲”的照片等细节,暗示了“父亲”去世给这个家庭造成的穷困和不幸。 C.第三段划线句子属于细节描写,既生动地展现了那开门后光线由窄到宽的变化过程,同时“门像老牛般哼唧着”,也暗示了这个家庭生活的窘迫。 D.小说中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塑造了孩子们的形象。老三天真烂漫,老二鲁莽性急,老大贴心懂事,个性鲜活,真切生动。 8.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9.要分析结尾段的作用。 【答案】 7.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项,“突出了过年的热闹”错误。B项,“墙上挂‘父亲’的照片”是要突出家人对“父亲”的缅怀思念。D项,无心理描写;说老二“鲁莽”也不恰当。 【答案】 8.(1)坚强乐观。丈夫去世以后,母亲带着三个孩子生活,支撑起整个家庭,在除夕夜给孩子们包饺子吃,营造欢乐的氛围。(2)吃苦耐劳。到年三十了,她还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买菜,没赶上公交车,徒步回家,直到除夕夜才回来。(3)聪慧能干。她让孩子们一起动手,包饺子,贴对联,感受过年的氛围,让孩子们都吃到硬币,预示着他们能有好运,使他们感到开心和快1乐。(4)挚爱亲人。她不仅对三个孩子充满爱,而且对逝去的丈夫也无比怀念。(每点一分,然后4点5分) 【答案】 9.(1)前呼后应。结尾段“除夕夜白雪皑皑”与标题和第一段形成呼应和照应,结构更加严密。(2)“欢乐的笑声”与开篇形成对比,营造了和谐欢乐的家庭气氛,突出了亲情的温暖和孩子们苦中作乐的坚强乐观,你与主题的表达和主体事件的背景相契合。(3)突出了母亲悲喜交加的复杂心理。既有对丈夫的思念,又有对迫于窘境、失去父爱的孩子们的悲悯怜爱,更有对亲情温暖、孩子成长懂事的喜悦和欣慰。(每点2分)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裱画徐 马犇 淮城的装裱市场比较兴盛。淮城南门大街东边的一条巷子里,有个徐姓的裱画师。 徐家的裱画史不短。他家祖上学裱画时,认识了淮城人边寿民,后也常给边氏裱画,与其交流,向其取经,渐渐地,他的祖上善裱、能画、工篆刻。这几样,裱画徐全盘承继了。 边寿民,工诗书画,与郑板桥、金农等人齐名,尤善画芦雁,人寐“边芦雁”。裱画徐的祖上当时就给裱画铺起名为“念芦斋”,以纪念徐家与边氏的友谊。 常言道“三分书画七分裱”,不难看出,装裱之于书画作品的意义。徐家裱画有三规,不丢画,不作伪,按工艺收钱、不因作者高低调价。 有些不太识货的人,巧得名画抑或祖上有旧藏,是最易受骗的群体。有一回,南门靠西的一户人家,带着画作,慕名而来。裱画徐仔细看了画,不动声色,又看了看来人,议好价钱,即送走来人。 此画竟是徐渭的画,裱画徐亦善写意,尤以花卉见长。他能模仿个九分像,不懂行的人根本看不出差别。但裱画徐除了欣赏时间稍长一些,像裱普通的画作一样,平静地按工艺走。裱完后,他在卷轴旁不起眼的地方钤印,此印极小,表明是裱画徐裱的,以防日后起争议纠纷。在约定的日子,画主交完钱取走了画。此事成了行业里的段子,用来形容裱画的人诚实。 裱画有原裱和揭裱之分。原裱是裱初次待裱的画;揭裱是重裱已经裱过的画,揭裱最难,很少有人敢接这个活。但揭裱也给部分技艺高超却无良的人有了作伪的机会。一张宣纸可揭出几层,裱画人如存贪念,就会将老旧的名画揭成几幅,这些作品的色彩较原作淡很多,裱画人就上手补救,然后再做旧。一幅变多幅,倒卖给黑市。 淮城藏家多,很多古画因年代久远,受潮被虫蛀在所难免,对于这些怍品而言,每年的梅雨季节更是火上浇油。淮城几乎所有的揭裱都会送到念芦斋,光揭裱一项,经裱画徐手的,少说也有千幅,但他没弄坏过一幅画,也从未借机作伪。就是把顾恺之、展子虔的画送到念芦斋,画主也可安心回家,按日子去取。不会出意外。 可惜的是,裱画徐后继无人,孩子们都已迁居国外。晚年,裱画徐独自生活,雇了个人做饭,他仍坚持对外裱画。他不想在有生之年放下祖传的手艺。 本想平静地过完一生,哪知晚年并不平静。改革开放后,淮城有几个去南方下海的人,禁不起物质诱惑,垂涎于逐渐兴盛的书画市场,而且看中了倒卖赝品这行。他们第一时间想起家乡的裱画徐,他们知道徐老爹裱画、绘画的技艺都很高超。他们或者通过私密渠道搞来原作,请裱画徐借揭裱制假;或者直接报上画名,逼着裱画徐画。 裱画徐不从,这些人就动粗,见裱画徐想寻死,这些人就留下狠话,“不老实做,我们迟早去海外找你孩子的麻烦。” 与他们纠缠不起,裱画徐按照要求,完成了一批赝品。这些人拿着这批赝品再次南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多人知道了这件事,他们骂裱画徐早年清高不做假,晚年糊涂,晚节不保。 不久,裱画徐生了场大病去世了。不久,这几个倒卖赝品的人被抓获。淮城人惊叹不已。 警察通过地方报纸透露了案情。原来,裱画徐临死前给公安局寄了封信,写明事情经过,并说他的仿作在画轴夹层里都盖了一长条印,“身不由己,赝品而已”,还附上了那几个人的肖像,是裱画徐凭印象用毛笔勾画的。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交代了淮城兴盛的裱花市场,然后引出小说的主人公裱画徐,接着介绍了徐家裱画的历史渊源,这些内容都交代了小说的写作背景。 B.小说中有几处介绍裱画技术的文字,这是因为多数人并不很熟悉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样的补充介绍,有利于读者对裱画徐技术的认识。 C.小说在情节展开时,巧设背景,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淮城制贩赝品的情况的背景,更能表现小说颂扬诚信为人的主旨。 D.小说文字不急不缓,运用叙述和议论结合、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结合等多种手段,非常鲜明地塑造了裱画徐这个人物。 2.“裱画徐”除了裱画技艺高超外,还有哪些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使用了哪些伏笔和照应?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 【解析】赏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注重把握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等。分析裱画徐的形象特征,可以结合小说中的“光揭裱一项,经裱画徐手的,少说也有千幅,但他没弄坏过一幅画,也从未借机作伪”“他的祖上善裱、能画、工篆刻。这几样,裱画徐全盘承继了”“裱画徐临死前给公安局寄了封信,写明事情经过,并说在他的仿作画轴夹层里都盖了一长条印,‘身不由己,赝品而已’,还附上了那几个人的肖像,是裱画徐凭印象用毛笔勾画的”等内容考虑;然后,对这些内容加以概括即可。 3. 【答案】①裱画徐继承了祖上善裱、能画、工篆刻等技艺,是后文犯罪分子找他做赝品的直接原因;②徐家家规中的“三规”与他给人裱画的做法形成照应;③他装裱之后要钤印,在后文他被迫做的赝品中得到照应;④前文写他能画,与他在给公安局的举报信里用毛笔勾画那几个人的肖像前后响应。(答出3点即可)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017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锁匠 曹杰 琴江边上的水寨镇,是一个风光秀美的客家古镇。镇上有一条老街,斑驳的青石板沿着街道铺开,被时光和步履打磨得干净而潮润。不过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这条老街了,更不用说老街深处这么一户锁匠铺了。 自从低焊钩锁、弹子锁普及后,老锁铺变得越来越冷清了。虽然没有客人,老锁匠每天早上还是会准时打开铺子,在门口泡上一壶茶,握着那把祖辈传下的壶,安静地品着祖辈传下来的味道。 三月的一个早晨,老锁匠照例在门口喝茶。这时,巷口来了个年轻人,路过锁匠铺时停了下来。看着锁匠铺头上里挂着的老招牌,上门写着“制锁”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年轻人马上兴奋了起来。 “大爷,您也喜欢收藏古锁?”年轻人试探性地问一下。 老人放下手中的老烟袋,抬头看了一眼年轻人说:“我是做锁的。”年轻人一听,兴奋了起来,“我去参观一下您的锁铺,行吗?” 老人的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坐在那里没有说话。 “不瞒您老人家,我喜欢收藏古锁,今天能与您认识也是缘分……” 禁不住年轻人一番软磨硬泡,老人站起身来,带着他走进了尘封已久的锁铺。 只见老旧的房子里摆了六七个铜炉子,虽然炉灰早已冷却,但是那些炉壁、钳子、锉子都擦得干干净净。黑色的墙壁上挂着各式的锁,有圆形锁,半圆锁,长方锁,还有八角形白铜雕花锁,谐音就是“福禄”的葫芦锁。每把锁都是件工艺品,展示出老人精湛的制锁技艺,看得年轻人目不暇接,连连竖起大拇指。 老人的眼里闪过一丝亮光,正要向来者介绍古锁制作工艺的时候,年轻人突然来了灵感。 “这些锁都是锁上的吧?我应该不用钥匙就能都解开。”年轻人轻轻地说,但显然他是很相信自己的解锁功夫的。 老人只是淡淡一笑,说:“我做锁一辈子,从来没做过不用钥匙就能解开的锁。” “那我们就打个赌,要是我今天能解开,您就把这些锁送给我,要是解不开,我就拜您为师。” 老锁匠正愁没有人延续这门技艺,今天一个好徒弟就这样送上门来了,年轻人的话正中他的下怀。 “好吧,那你就试试看吧。”老锁匠淡然一笑。 年轻人解开包袱,从一个小套子里面取出一支笔一样的东西伸进锁孔,那笔滴滴地响了好一会儿,年轻人时而咬牙,时而皱眉,但古锁仍然未开。 老锁匠脸上闪过一丝得意的微笑。 “啪”!老锁匠那心爱的鎏金鱼形锁居然真的被打开了。紧接着,墙上的锁一把、两把……全被解开了。 年轻人也不客气,解开一把就扔进包里,不一会儿解开的古锁就快要装满了年轻人的行囊。 老锁匠的眉头像巷口的榕树根一样,紧紧地绞在了一起。 愿赌服输,老人低下了头,自言自语地说:“都带走吧,都带走吧,一个也不要留…… 年轻人更显得有些轻慢了,笑着背起行囊就要走。 突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年轻人的电话那边传来嘈杂的警车声。原来县城一户人家发生了煤气泄漏,直接破门可能会导致爆炸,因此需要他帮忙开锁。 年轻人一听是急事,就连忙往外走。 老锁匠拦住年轻人,说他在县城有亲戚,想搭他的顺风车去。看着失落的老锁匠,年轻人有些内疚,也就没有推辞,与老人一起上了停在巷子口的车。 在车上老锁匠才知道,原来年轻人是以开锁为职业的新客家人,技术在城里数一数二。老人的心稍微宽慰了一点。 事故发生在一处老居民区里,穿过楼道就能闻到刺鼻的煤气味,发生煤气泄漏的房间门口气味更是刺鼻,仿佛随时都会爆炸一样。 年轻人紧张地拿出开锁工具,生怕擦出一点儿火花。他把耳朵贴在锁边,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掉在地上,可锁就像被焊住了一样,纹丝不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煤气味越来越浓,年轻人的手抖得越来越厉害,已经完全没有了在老人锁铺时的沉稳,可锁依旧纹丝不动。从眼神中能看得出,他是要放弃了。 “让我来试试吧。”老锁匠淡淡地说。 年轻人虽然有些怀疑,但他仍然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样,从门锁边移开。 只见老锁匠蹲下身,屏住呼吸,从腰上悬挂的钥匙串儿里拿出一根钢丝,轻轻地探到锁孔里。他眼睛注视着锁孔,轻轻地拨弄着钢丝,时间和空气像凝固了一样,让所有人都感到很压抑…… 时间又过去了一会儿,刺鼻的煤气味已经让人呼吸都有些困难了。 “嗒”,一声清脆的声音,锁开了! 年轻人怔怔地站在那里。 老锁匠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微笑着说:“这是我开的第一把锁。” 那以后,人们发现水寨古街的锁匠铺多了一个年轻人。而没过多久,市面上多了一种新锁,锁型古雅大气,锁芯时尚精密,一时成为了顾客的新宠。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5年第7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年轻人来到锁匠铺看到“制锁”的标记就马上兴奋起来,可见,这个年轻人对锁是非常感兴趣的,也为后文情节展开作铺垫。 B.低焊钩锁、弹子锁普及后,老锁铺的生意惨淡,老锁匠只好闲下来,沉浸在祖辈的技艺之中,这只能说明老锁匠是个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人。 C.小说巧妙地设置悬念,如写年轻人开锁时,先写他故意不打开古锁,而后再一把把都打开,以向老锁匠炫耀,这样使情节跌宕起伏,故事更有可读性。 D.同样是开锁,年轻人依仗先进的技术,结果不能打开事故屋子的锁,而老锁匠却能轻而易举地打开,以此表现了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技艺的主旨。 2.小说开头对水寨镇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写了三次开锁,开锁的人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1.【答案】A 2.【答案】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②描写了古镇的街道特点,为后面的故事叙述作了铺垫。③介绍了锁匠铺,为人物出场作了铺垫。 【解析】题干问的是“小说开头对水寨镇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题关键词“作用”。答题应该从人物、情节、主题、表达效果等角度答题。 3.【答案】具体分析:①第一次年轻人在锁匠铺开锁,写出年轻人开锁手艺的高明,表现了年轻人的得意。②第二次是年轻人在事故现场开锁,最终他没有打开锁,表现了他在大事来临时的紧张。③第三次是老锁匠在事故现场开锁,在危急关头,老锁匠打开了锁,表现了他高超的技艺和谦虚的品格。 【解析】题干 “小说中写了三次开锁,开锁的人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答题关键词“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什么效果”。这是一道综合探究题,联系文章内容答题,适当加入自己的见解,言之成理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