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江西省南昌县莲塘一中高三11月质量检测(2017-1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江西省南昌县莲塘一中高三11月质量检测(2017-11)

莲塘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11月质量检测 语文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作为中国书法史的高峰,魏晋书法所彰显出的风度和气象是后世始终都无法超越的。儒学精神的存在使魏晋书法能始终保持中和唯美的发展状态,并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相契合,最终成为中国书法的典范。。‎ 在先秦的儒家思想中,艺术与道、德、仁相辅相成。但这之后发生了变化,艺术的地位日趋下降,到西汉《礼记·乐记》就变成“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了,书法也由此而被视为“小道”“末技”。所以,当汉末书法发展出现第一次自觉时,士子们抛却儒家典籍而疯狂研习草书的行为,立即遭到谨守礼法的儒士们的严厉批判,东汉辞赋家赵壹的《非草书》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的。赵壹的《非草书》对处于起步状态的草书做了很好的规整,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之内,使书法的发展有了厚重的思想基础,为魏晋书法高峰时代的到来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文化条件。‎ 魏晋时期是世家大族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而儒学精神则借助世族这一社会载体发挥作用。自两汉开始形成的经学传统,对于如琅琊王氏、东海王氏、龙亢桓氏等家族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魏晋时期的一些新兴家族也大多是汉代儒生之后,如颍川钟氏、河东卫氏等。颖川钟皓、卫暠、庾乘等虽然不愿出仕,但无一例外都是当时著名的儒生,并因为精通儒学而对士林产生较大影响。魏晋时期,这些家族的发展和繁荣都是在以儒学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中展开,即使后来天下大乱家族迁移,这些有着优良儒学传统的家族也始终没有抛弃礼法。‎ 魏晋时期,世族门第成为儒学和书法传承发展的共同载体,书法的发展处处彰显儒学精神。书法在各家族中没有成为纯粹的艺术,而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并按照家族儒学精神的引导向前发展。汉魏之际最有名气的书法文化家族是颍川钟氏,这个家族是非常典型的儒学世家。在书法上,钟繇对当时新出现的楷书进行了规整,他将隶书的草化、扁平、波磔等问题进行了合理化处理,使书法向着方正典雅的方向发展,这非常符合儒家中和的美学思想。‎ 中国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他创造了中国书法的高峰和典范。在王羲之身上,书法与儒家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即使受到道家思想影响,也都被他化在骨子里的儒家思想慢慢消解和吸收,其放浪形骸、纵情挥洒的性情受到一定程度的克制。草书除了出现之初因为不受儒学精神的限制而曾经恣肆和张扬过,在后世书法史上,草书从来都没有突破儒学精神的束缚而进入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境地,它始终坚守在一定的礼法范畴内。‎ 正是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魏晋书法才具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并为后世书家尊崇和膜拜。从这个意义上讲,魏晋书法对于儒学精精神的吸收和借鉴正可成为中国书法在后世发展的典范。‎ ‎(摘编自吕文明《魏晋书法的儒学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先秦儒家思想中,艺术的地位和道、德、仁相当,后来艺术的地位逐渐下降,而书法的地位更是在艺术之下。‎ B.赵壹的《非草书》很好地规整了处于起步状态的草书,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之内,使魏晋时代的书法达到高峰。‎ C.魏晋时期的钟皓、卫暠精通儒学,都是当时著名的儒生,因颍川钟氏、河东卫氏成为魏晋时期的新兴家族。‎ D.魏晋时期,在以儒学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中发展繁荣的世家大族,在天下大乱家族迁移时,始终没有抛弃礼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阐述了魏晋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B.文章以赵壹对士子们抛弃儒家典籍而研习草书的行为的批判为例,论证了草书的危害。‎ C.第三段论述了魏晋时期世家大族与儒学精神的关系,世家大族对传承儒学有重要作用。‎ D.文章举钟繇和王羲之的例子作为论据,论述了书法的发展与儒学精神的紧密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魏之际处在最有名气的书法文化家族中的钟繇对当时新出现的楷书进行了规整,使书法向着非常符合儒家中和的美学思想的方正典雅的方向发展。‎ B.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不仅将书法与儒家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而且把儒家和道家逐渐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了中国书法的高峰和典范。‎ C.除了出现之初,草书在后世书法史上始终坚守在一定的礼法范畴内,从来都没有突破儒学精神的束缚而进入无拘无束自在境地。‎ D.魏晋书法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具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它对于儒学精神的吸收和借鉴对后世书法发展有启示意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新年枞树①‎ 费·亚·阿勃拉莫夫 为什么我的心情这么坏?为什么我全身无力,疲惫不堪?昨天喝过了头?还是由于昨天的废话连篇,心绪仍然不安?‎ 我的老天爷呀,老天爷!大家聚在一起迎接新年,就该开心作乐,撒疯发狂,就该像香槟酒那样狂涌!正常的人都是这样迎接这个一年一度的最美好的节日的。可是我们却对我们俄罗斯的乱七八糟不成体统的现象发了一夜的高深莫测的牢骚。假使发发牢骚能有点什么好处,那也算好;假使能使人们自己的公民责任感再一次得到磨砺,能在来年里增添勇气豪情那也罢了。‎ 然而实际上又是怎么样呢?大家谈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一件比一件更令人厌恶一一我们谈到了官僚主义独断专横,谈到了贪污行贿营私舞弊,但是却没有丝毫的反对和抗议声,没有听到一句愤慨的呐喊声。大家都习以为常了,都容忍妥协了。可怕就可怕在当时聚在桌旁的人并非等闲之辈。是些什么人呢?有著名的导演,大名鼎鼎的演员、画家,还有作家。总之,都是些通常被誉为导师、精神牧师的人。‎ 我浑身无力,疲惫不堪地在床上躺了很久很久。昨天聚会的情景在脑子里一次叉一次地在翻腾着,我那忧郁的目光环视着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光滑的餐具橱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晶玻璃器皿,还有我出国时带回来的一些穿着民族服装、衣着讲究的淑女雕像……‎ 咦,新年枞树在哪儿呢?妻子和侄女通常都是在元旦除夕夜里给我送到房间里来的,鲜灵灵的,还冒着寒气,几乎是不加任何的修饰,完全是一副天然的姿容,到了次日清晨,满房间都是它散发出来的林间的馥郁清香。‎ 原来是因为这个缘故,今天我才没有过节的心情啊。我对自己心绪不佳的原因作了新的解释:家里没有新年枞树。昨天,妻子和侄女在城里奔波了两个小时也没弄到。没有枞树还算什么新年呢?‎ 前室里响起了门铃声,想必是邮件来了。‎ 果然不错。从那“斯”和“师”不分的发音和气喘吁吁的话声,我听出来是邮递员奥丽娅。奥丽娅向我妻子祝贺新年,我妻子也向她表示了祝贺。后来,听她们继续谈话我才明白了,妻子想送她十个卢布,算是对她辛辛苦苦的工作略表谢意,因为我家的信件特别多,有时候奥丽娅一天要来五、六次。“不,不。”我又听见那急促的“斯”“师”不分的话音,“这是我的工作,干工作是有薪金的。您这是在羞辱我……”‎ 羞辱?这是在羞辱她?上帝呀,干这种苦役般的工作,一个月挣那么八十来个卢布,整天价背着特别重的邮包,出东家进西家,上楼下楼,可还说“您这是在羞辱我”……‎ 我连忙跑过去给妻子帮腔。只见,那位我早已很熟悉、不很年轻的姑娘围着一块厚厚的头巾,兔毛皮领已经磨损,脚上一双旧的“罗马尼亚姑娘”式的呢面鞋,鞋面上没有那种齿状的饰物。为什么没有,不用猜就知道:用她那几块钱是讲不了什么排场的。‎ 我就和妻子两个人一起劝说奥丽娅接受我们送的礼。可她还是说:“不,不。”‎ 我又加上了五个卢布,这回或许容易说通了?‎ ‎“您这是在羞辱我!”奥丽娅又这样说。口气十分坚定,毫无商量的余地,但是从声音里可以听得出她在强忍着眼泪。‎ 我望着她那双安详的灰蓝色的大眼睛,忽然一下子明白了:我确实是在羞辱她。我企图夺走她那最宝贵的财富:一个劳动者的正直和廉洁。‎ 我感到羞愧,羞愧得落下了眼泪。‎ 但是就在这时,一缕光明涌进了我的心房。‎ 我家的节日开始了。‎ ‎(选自《中外微型小说鉴赏辞典》)‎ ‎ 注:①新年枞树:相当于西方的圣诞树。‎ ‎4.下列对小说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随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回答主要以“我”的回忆来实现。暗藏了“我”对新年的新的向往,即让自己精神状态趋向一个新的境界。‎ B.文章将“被誉为导师、精神牧师的人”的空谈务虚和奥丽娅的勤劳务实对比,并由我将这种对比串联起来,有助于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 C.文中“我”劝说奥丽娅接受妻子的赠与,被拒绝后“又加上五个卢布”,完全出于对她的感谢,却让她觉得受到羞辱。结局出人意料,使人印象深刻。‎ D.文章通过女主人公奥丽娅拒绝馈赠这一典型场景,综合运用语言、神态、肖像描写手法,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新年纵树”的理解。(5分)‎ ‎6.文章结尾说:“一缕光明涌进了我的心房。我家的节日开始了。”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河南渑池县段村乡位于渑池县北部深山区,是牛心柿的主产地。这里的牛心柿个大且含糖量极高,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由牛心柿加工而成的牛心柿饼又称仰韶柿饼,属“仰韶三宝”之一。据了解,段村乡是河南省级扶贫开发重点乡,今年确定以发展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目前,段村乡种植的牛心柿已经超过3万亩,亩均纯收入近6000元。下一步,段村乡还将积极引进牛心柿深加工项目,使柿子产业链条日趋完善、规模不断壮大。‎ ‎(《人民》有删改)‎ 材料二:‎ 把脉河南商丘市虞城,穷根在哪儿?120万人口,年产26亿斤粮食。基础设施差,群众等靠要,政府兜底弱。因病因残致贫就占三成,然后依次是因智、因老、因婚、因学等。开发虞城,优势在哪儿?毗邻5条高速、3条铁路,有3家上市公司,在全国钢卷尺市场占80%的份额。尤其是开放的虞城人,有看天下的眼光、走四方的精神、闯世界的勇气。牢牢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日清周评马上办”制度紧紧抓住“三个人”——部门负责人、乡党委书记、村支书,紧紧围绕全县带头的3.2万名党员。每周末的“周评”会是一个增知识、长本领的培训场、练兵场。专家授课,讲规划,讲金融、讲法治、讲扶贫,既讲题也答问,解疑释惑、精准指导。扶贫者脑袋富了,扶贫行动就准了、快了、新了、实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扶贫干部在工作中感受到,不怕“难”字当道,就怕“懒”字沾身。如果没有“靠人不如靠己”的斗志,只寄希望于更好的政策、更多的援助,显然很难根本脱贫。这更证明了“扶志”的重要性。帮助群众脱贫,推动当地发展,其实正如人的身体,不能只是简单输血。输血只能救急,让人体自身可以“造血”,这才是保持人体健康的正确方式。“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精准扶贫需要用心扶志。扶贫干部不能急躁,不要埋怨,要多些耐心,善加引导,努力让制定的帮扶措施更加扎实细致,更加符合贫困家庭的实际。要“多开院子会”“多交政策底”,让贫困群众看到改善境遇的希望,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从而调动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激情与斗志。‎ ‎(选自人民,有删改)‎ 材料四:‎ 脱贫攻坚首战之年,进展喜人。然而,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落实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些地方形式主义比较严重。驻村干部“走读式”“挂名式”帮扶,聪明才智没放在踏实帮贫困群众勤劳致富上,却花在怎么通过“巧算”收入账把贫困群众“算脱贫”上。作为精准扶贫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不认真想办法、出实招帮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却为完成任务搞“数字脱贫”。一些扶贫主体功利主义严重。比如,在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的一些企业,以扶贫为名要优惠、要政策扶持,实际上却“扶富不扶贫”,还往脸上贴“扶贫济困模范”“社会责任楷模”的标签。抢摘贫困帽凸显政绩的冲动在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西部某深度贫困县,目前贫困发生率依然高达30%,却提出今年要“摘帽”。这些扶贫领域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以为,一些人对扶贫事业缺少应有的敬畏之心,依然抱有功利主义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帮扶连接着一家人的柴米油盐、看病上学,即使脱钩后,看着曾经的帮扶对象因为发展能力没有培育起来而再度返贫,那些光授人以鱼不授人以渔的帮扶干部如何心安?打着扶贫的幌子却不干帮扶实事,这样的企业如何承受扶贫济困的道义之重?‎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介绍了河南渑池县段村乡有关精准扶贫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发展特色产品牛心柿的已有成就和具体规划,以此诠释了精准扶贫的内涵。‎ B.材料二主要介绍了河南虞城与精准扶贫相关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河南虞城穷困的根源、脱贫的优势以及精准扶贫的具体做法等。‎ C.材料三是从扶贫干部的角度讨论精准扶贫问题,作者认为这些扶贫干部不怕困境,但会因时间长以及扶贫对象的问题而产生偷懒现象。‎ D.材料四是一篇时评类文章,主要分析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目的是告诫人们要正确看待精准扶贫问题。‎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精准扶贫,需要发展特色产业。段村乡扶贫工作围绕牛心柿这个特色产业进化,不仅扩大种植面积,还积极引进牛心柿深加工项目,完善柿子产业链条。‎ B.精准扶贫需要把握“贫”的根源所在,河南商丘市虞城贫穷的主要根源在于依赖思想严重,事事依靠政府。‎ C.精准扶贫还要发现“扶贫”地的优势,利用优势,抓住扶贫关键,提高扶贫者的知识素养。‎ D.精准扶贫不能“输血”,要让当地学会“造血”,要“授人以渔”,教给百姓脱贫的方法,激励他们脱贫的心志。‎ E.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落实过程中,一些扶贫区域出现了很多不好的苗头,这都是受功利主义的影响。‎ ‎9.阅读材料三、四,你认为我国目前“精准扶贫”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郭守文,字国华,并州太原人。父晖,从周祖征河中,战死。守文年十四,居丧哀毁,周祖怜之,召隶帐下。广顺初,补左班殿直。宋初,迁西头供奉官。蜀平,迁知简州。时剑外多寇,守文悉招来集附。从曹彬等平金陵,护送李煜归阙下。时煜以拒命颇自歉不欲生见太祖守文察知之因谓煜曰国家止务恢复疆土以致太平岂复有后至之责耶煜心遂安。‎ 太平兴国初,秦州内附,蕃部骚动,命守文乘传抚谕,西夏悦伏。三年夏,汴水决于宁陵,发宋、亳丁壮四千五百塞之,命守文董其役。是冬,又与阁门副使王侁、西八作副使石全振护塞灵河县决河。‎ 八年,滑州房村河决,发卒塞之,命守文董其役。辽人扰雄州,命守文率禁兵数万人赴援,既至,辽人乃去。雍熙二年,诏守文率兵屯三交,俄加领武州团练使。属夏人扰攘,命守文帅师讨之,破夏州盐城镇岌罗腻等十四族。又破咩嵬族,歼焉。诸部畏惧,相率来降,西鄙遂宁。‎ 五年春,大举北伐,为幽州道行营前军步军水陆都监。卒与辽人遇,为流矢所中,气色不挠,督战益急,军中服其量。端拱初,改南院使、镇州路都部署。是冬,辽骑南侵,大破之唐河。端拱二年十月,卒,年五十五。太宗悼惜之,赠侍中。谥忠武,追封谯王,遣中使护丧,归葬京师。先是,将臣戍边者多致寇以邀战功,河朔诸州殆无宁岁。既败岐沟关,乃命守文以内职总兵镇常山以经略之。守文既丧月余,中使自北边来言:“守文死,军士皆流涕。”帝问:“何以得此?”对曰:“守文得奉禄赐赉悉犒劳士卒,死之日,家无余财。”帝嗟叹久之,赐其家钱五百万,为真宗纳其女为夫人,即章穆皇后也。‎ ‎(节选自《宋史•郭守文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煜以拒命颇自歉/不欲生见太祖/守文察知之/因谓煜曰/国家止务恢复疆土/以致太平/岂复有后至之责耶 B.时煜以拒命颇自歉/不欲生/见太祖/守文察知之/因谓煜曰/国家止务恢复疆土/以致太平/岂复有后至之责耶 C.时煜以拒命/颇自歉/不欲生见太祖/守文察知之/因谓煜曰/国家止务/恢复疆土/以致太平/岂复有后至之责耶 D.时煜以拒命/颇自歉/不欲生/见太祖/守文察知之/因谓煜曰/国家止务/恢复疆土/以致太平/岂复有后至之责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丧,古代为直系亲属(父母或祖父母)服丧,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根据生者和逝者亲疏关系的远近,居丧时的丧服分为五个等级,依次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 B.阙下,阙本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阙下则一般指帝王所居之处,后来又常常借指朝廷。‎ C.谥号,古代帝后、诸侯、卿大夫等死后,朝廷会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称号以褒贬善恶。文中的“忠武”和“章穆”都是表示褒扬的谥号。‎ D.卒,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而“崩”,在古代指帝王或王后及诸侯之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守文年少从军,为朝廷出力。14岁时其父就随周祖征战而死,守文居丧尽礼,悲伤异常身形毁损。周祖怜悯其丧父之痛,将其召至军中,不久补任左班殿直的职务。‎ B.守文善于治水,能造福一方。汴河决口时,郭守文受命负责监督管理宋州、亳州堵塞决口任务,之后又两次参与负责其他河流决口任务。‎ C.守文讨贼平寇,有军事才能。守文担任简州知州时,招降了剑门外的很多贼寇;辽兵袭扰雄州时,听闻守文要率禁兵增援就赶紧逃遁。‎ D.守文关爱士卒,受皇帝褒奖。守文得到的俸禄赏赐全部用来犒赏慰劳士卒,到去世的时候家里都没有余财。皇帝感怀良久,并对守文的家人进行嘉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卒与辽人遇,为流矢所中,气色不挠,督战益急,军中服其量。(5分)‎ ‎(2)先是,将臣戍边者多致寇以邀战功,河朔诸州殆无宁岁。(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临江仙 陈克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③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南宋词人。②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③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指代养老之处。‎ ‎14.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交代了危急的时局,点明感慨的原因。‎ B.“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诗人的落魄形象,也点出“客心惊”的缘由。‎ C.“送老”一词承上启下,上承“十年”“岁华销尽”“疏髯”“衰涕”,下启“应在吴兴”“别愁”“孤影”。‎ D.“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两句,以景结情,营造迷离恍惚的气氛,寄托词人难言的苦衷,含不尽之意。‎ E.这首词感情真挚,巧设意象,意境深美,语言清新淡雅,浅处皆深,读来韵味十足感人至深。‎ ‎15.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悲难”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人情感。杜甫的《登高》以“ , ”两句抒发久客他乡、孤苦多病的悲难;杜牧的《泊秦淮》以“ , ”两句表达感叹兴亡、忧念现世的悲难。‎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连禽、兽都难以越过蜀道中的高山来衬托蜀道难的诗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第Ⅱ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②在这次校友聚会上,同学们欢聚一堂,谈笑自若,大家谈及点点滴滴的高中生活,历历往事一一浮现在我的脑海,清晰如昨。‎ ‎③在央视举办的研讨会上,面对众人褒奖,电视剧导演曹慧生不赞一词 ‎,只顾埋头记录大家的意见。‎ ‎④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搀扶老人反被讹诈的事件,使许多人面对摔倒的老人变得犹豫不决,期期艾艾,这不禁让人感叹信任危机已经出现。‎ ‎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已经举办了两季诗词大会,大会还请到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助解中华古典诗词文化。‎ ‎⑥《中国在梁庄》以真实而辛辣的笔触,展示出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民的生存百态,可谓力透纸背。‎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②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对于中央厉行勤俭节约的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一些人借口拉动内需为名,认为适度的浪费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增长。‎ B.只要还有一个人乃至一家一户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奋斗。‎ C.在快节奏的社会,一些人轻视书写错误,倘有人认真追究错误则往往被视为“不识趣”,这实际上代表了一些人遇事不认真且反对“较真”。‎ D.新规定对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提高处罚分值,是为了充分发挥机动车驾驶人累积记分制度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中的作用。‎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高三某班拟召开高考动员班会,想请校长作个讲话,班长对校长说:“请您来讲一次话,想必您也会感到荣幸的。”‎ B.您是当代有名的作家,我已经拜读了您的大作,并对其中几处斗胆进行了斧正。‎ C.某单位为退休干部汪先生举行九十大寿茶话会,汪老激动地说:“我今年九十高寿,见证了国家跨世纪的发展变化。”‎ D.老同学,久违了!我们大学毕业约有二十年没见面了吧?你难得来我们这个偏僻的江南小镇,这回就多住几天吧。‎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近期,马云和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已经联手宣布: ① 。紧接着京东CEO刘强东也正式宣布:要在全国开设50万家京东便利店以及大量京东无人超市。而已经垄断上购物市场的淘宝和京东, ② ‎ ‎,24小时无人便利店的普及必将势不可挡。未来几年,实体店、超市将受到巨大冲击, ③ 。未来的无人超市只需要店主管理,收银员、售货员职业也会消失。‎ ‎21.李伯伯的亲友甲要结婚,亲友乙要生孩子,李伯伯打算各送他们两副对联。请你帮李伯伯从下面的对联中作出恰当的选择。(只填序号)(5分)‎ ‎①杏花雨润韶华丽,椿树云深淑景长。‎ ‎②春暖花开偕彩凤,冬寒雪飘获石麟。‎ ‎③画屏射雀成双璧,玉树鸣鸾庆百年。‎ ‎④诗歌杜甫其三句,乐奏周南第一章。‎ ‎⑤水如碧玉山如黛,凤有高梧鹤有松。‎ ‎⑥绕庭已喜临风玉,照室还欣入掌珠。‎ 送给甲的对联是 和 ,送给乙的对联是 和 。‎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文摘一:屠格涅夫有篇著名的散文诗叫《乞丐》,写他在街上遇到一个衰老的乞丐,很想有所施舍,可搜遍全身口袋也没找到一钱一物。于是,只好紧握着乞丐伸出来的手说:“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带。”乞丐也握了握屠格涅夫变冷的手,微笑着说:“您能握着我的手叫兄弟,这也是一种施舍,同样让我感激不尽。”‎ 文摘二:萧伯纳在莫斯科度假时遇到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并同她一起玩耍。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见了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大作家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回去见了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莫斯科小姑娘娜塔莎。”‎ ‎——摘自2017.10香港《大公报》‎ 请全面理解二则文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答案:‎ 莲塘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11月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解析版)‎ ‎1.D(A项“而书法的地位更是在艺术之下”,书法包含在艺术之内;B项,“使魏晋时代的书法达到高峰”错误,前面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C项,强加因果关系。)‎ ‎2.B(“论证了草书的危害”错,应是论证了书法脱离儒家思想的危害。)‎ ‎3.B(“而且把儒家和道家逐渐融合在一起”错,应是王羲之的道家思想逐渐被儒家思想消解和吸收。)‎ ‎4.C(由文章可,“我”增加五个卢布的行为,有对奥丽娅生活状态的怜悯,有高高在上的施舍心理。)‎ ‎5.①“新年纵树”是家人每年都要买回送到我的房间来的,它鲜灵、自然、散发出来自林间的馥郁清香,寄托了我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待。(2分)②“新年纵树”具有象征意义。普通的邮递员奥丽娅身上体现出来的勤劳、朴实、正直、廉洁的高尚品质,就犹如“新年纵树”一样,给我带来了心灵的光明。(3分)‎ ‎6.①从内容角度看,隐含阐述了奥丽娅身上表现出的朴实、正直等精神力量给予我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新认识了生活。(2分)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我的心态形成鲜明对比,奥丽娅的出现改变了我的心境,突出了她对我的影响。(2分)③情感主旨上,突出了写作主旨,升华了主题。倡导人们拒绝空谈务虚,以务实、勤劳、正直、廉洁的姿态面对生活。(2分)‎ ‎7.C(材料三中的"懒"指的是扶贫对象,即他们只想得到好政策和更多的援助而没有自己努力奋斗的斗志与行动。选项张冠李戴。)‎ ‎8.AC(答对1项得2分,答对2项得5分)(B项,原文“因病因残致贫就占三成,然后依次是因智、因老、因婚、因学等”;D项,原文“不能只是简单输血”;E项,原文“依然抱有功利主义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9.①精准扶贫要用心扶志,教给贫困户致富的方法。要增强贫困户的信心,培养他们树立"靠人不如靠己"的斗志。②不能搞形式主义,要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精准扶贫不能走过场,要对精准扶贫有敬畏之心。③不能为了凸显政绩,抢摘贫困帽子,要让贫困户真正富足起来,要授人以渔,培育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能力。(答对1点1分,2点3分,3点得4分)‎ ‎10.A ‎11.D(诸侯之死不能称之为“崩”。)‎ ‎12.C(“听闻守文要率禁兵增援就赶紧逃遁”表述不妥当,与文中“命守文率禁兵数万人赴援,既至,辽人乃去”意思不符。)‎ ‎13.(1)突然与辽兵遭遇,被流箭射中,面色不改,督战愈急,军中佩服他的胆量。(卒、为所、挠、服各1分,大意1分)‎ ‎(2)在此之前,戍守边关的将领常常招引敌人来求取战功,河朔各州几乎没有安宁的年岁。(戍边者,定语后置,1分;致,1分;以,1分;殆,1分;大意1分)‎ 文言文翻译 郭守文,并州太原人。他的父亲郭晖,跟从周太祖征讨河中,战死。守文当时十四岁,居丧尽礼,悲伤异常身形毁损。周太祖可怜他,把他召到军中。广顺初年,补官任左班殿直,宋朝初期,升任西头供奉官。蜀地平定后,升任为简州知州。当时剑门外有很多贼寇,守文把他们都招附了。跟从曹彬等人平定金陵,护送李煜到京城。当时李煜因为拒命非常自惭,不愿活着见太祖。守文观察得知,于是对李煜说:“国家只求恢复国土,天下太平,哪里还有后到而受责呢?”李煜才安心。‎ 太平兴国初年,秦州降附朝廷,蕃部骚动,朝廷命守文乘驿车前去抚谕,西夏悦伏。太平兴国三年夏天,汴河在宁陵决口,朝廷征发宋州、亳州壮丁四千五百人去堵塞,命令守文主管这个工程。这年冬天,他又与门副使王侁、西八作副使石全振监督在灵河县的黄河决口的堵塞工程。‎ 太平兴国八年,黄河在滑州房村决口,朝廷调发士卒堵塞,命令守文主管这一工程。辽人侵扰雄州,朝廷命令守文率领数万禁兵赴援,守文率兵到雄州后,辽人就逃走了。雍熙二年,诏令守文率兵屯守三交,不久加职兼任武州团练使。遇西夏军队扰攘边境,朝廷命令守文率领军队前去抵抗,打败夏州盐城镇岌罗腻等十四族。又打败咩嵬族,把他们全部杀死。各少数民族部落非常恐惧,相继来投降,西部边境于是安宁下来。‎ 雍熙五年春天,宋军大举北伐,任命守文为幽州行营前军步军水陆都监。与辽兵遭遇,被流箭射中,面色不改,督战愈急,军中佩服他的胆量。端拱初年,改任宣徽南院使、镇州路都部署。这年冬天,辽军骑兵南下侵犯,守文率兵在唐河大败辽军。端拱二年十月,去世,终年五十五岁。太宗哀悼痛惜,追赠侍中,赐谥号为忠武,追封谯王,派中使护送,归葬京城。在此之前,戍守边关的将领常常招引敌人来求取战功,河朔各州几乎没有安宁的年岁。歧沟关失败后,于是命令守文以朝臣身份统率军队镇守常山来处理边事。守文死后一个多月,中使自北边回来说:“守文死后,军士们都流涕痛哭。”太宗问:“为什么会这样?”中使回答说:“守文把所得俸禄赏赐全部犒劳士卒,他死的那天,家里没有多余的财物。”太宗叹息了很久,赐给他家五百万钱,替真宗娶他的女儿为夫人,就是后来的章穆皇后。‎ ‎14.BE(B项3分,E项2分。B项,“拟人”错误,E项,“语言清新淡雅”错误。)‎ ‎15.①亡国之痛。词人作此词时,中原已经沦陷,兵临建康,作者面此痛心疾首,又无可奈何,满腔忠愤溢于言表。②年华已逝之悲恨。“岁华销尽”,鬓发如雪,作者对自己年华老去、无法驰骋疆场深表遗恨。③‎ 对安居生活的渴望。词人生逢乱世,侨居异乡,渴望能归老吴兴。④离别的哀愁。词人想归老吴兴,但又对建康的老朋友依恋不舍,离愁别绪笼罩心头。(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诗歌赏析:‎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事实,包括从宣和七年金灭宋至绍兴四年金军兵临建康城下这段历史。其时吕祉帅建康,辟陈克为右承事郎都督府准备差遣。职期间,陈克曾撰《东南防守利便》上奏朝廷,力主抗金之议。无奈朝廷昏弱,奸佞当道,忠言不为所用。国运不振,年事已高,作者只好慨叹:“岁华销客心惊。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词上片主要借史实抒悲愤之情。而词下片的情绪则从悲愤转为悲观。“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就是被追归隐思想的反映。齑盐,原指切碎了腌菜,这里指最代限度的生活资料。吴兴,今浙江湖州市。宋之湖州亦称吴兴郡,陈克意将隐居于此。但是,另一方面,不是说走就走得干脆的,陈克长期侨居金陵,这里有不少朋友是他所不忍心离别的。所以有“故人相望若为情”云云。‎ 这首词悲慨沉郁,感情深厚,满腔忠愤溢于言表。‎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两句正面点提形势,诉说对进犯者的谴责,和对造成“胡尘直到江城”局面的赵宋王室的不满。“客门惊”的原因不只是时光消逝,“疏髯如雪”一句似乎还为不能驰骋疆场而惋惜,欲生冰的“衰涕”,实际上也反映了为国事而涕泪交加的情态。“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两句,承上“故人相望若为情”,是悬想别后故人孤愁情状。苏轼寄弟苏辙诗云:“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箫瑟。”这里,借用苏轼诗的意象,以“别愁”、“孤影”表之,见故人于今独处无侣之苦,也反衬出自己的孤苦处境。‎ 就艺术特色而言,这首词起承转合,意脉不断,巧妙无痕.起首两句指出:兵祸不止,以至于“胡尘直到江城”.这一形势.此后虽然不再有一个字提到兴亡,但由此种下的兴亡之慨,随处可见.这样开头,有笼罩之功力.至过变处,词云“送老”,这和“十年”、“岁华销尽”、“疏髯”、“衰涕”是完全一致的,因而这两个字可谓承接严密.上片言老,是说国事不宁,个人衰弱而下片言老,则是寻求自己的归宿.所以“送老”一语承上而启下“应吴兴”、“别愁”、“孤影”,与之一脉相承.词到终了,却用雨天深夜之中,小窗前残灯映照下的“故人”形象收束,用环境描写来寄托难言的苦衷,创造出迷离恍惚的气氛,不但收来有力,而且含“有余不尽”之妙.‎ ‎16.(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2)猿猱欲度愁攀援 ‎17.B(①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使用正确。②‎ 谈笑自若: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③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使用正确。④“期期艾艾”形容口吃。望文生义,使用错误。⑤“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正事,后指空谈大道理。与语境不合。⑥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道劲有力或文章深刻有力。使用正确。)‎ ‎18.D(A项,“借口……是”与“以……为名”杂糅;B项,语序不当或逻辑错误,应将“一个人”和“一家一户”互换位置;C项,成分残缺,句末加上“的处事态度”。)‎ ‎19.D(A项,荣幸,指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的意思。句中用错对象,应把“想必您会感到荣幸的”改为“这将是我们班全体师生的莫大荣幸”;B项,拜读,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辞。大作,称人作品的敬辞。斧正,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辞,又叫指正,此处表达不得体;C项,高寿,敬辞,用于问老人的年纪。句中可改为“高龄”;D项,久违,一般用作久别重逢的客套。一般对很久没有见面的人说,表示客气的说法。)‎ ‎20.①将在全国开展(开设)多家无人超市;②如今把目光瞄准到线下实体店;③同时也将导致一些人员失业。(意思对即可,每空2分)‎ ‎21.甲:③ ④ 乙:② ⑥(写对一个给1分,全部写对给5分)‎ ‎22.作文 参考立意:一个人无论有多大成就,在人格上他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在人格上人人平等)、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材料解读 有一种尊重叫平视 ‎①屠格涅夫有篇著名的散文诗叫《乞丐》,写他在街上遇到一个衰老的乞丐,很想有所施舍,可搜遍全身口袋也没找到一钱一物。于是,只好紧握着乞丐伸出来的手说,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带。乞丐也握了握屠格涅夫变冷的手,微笑着说,您能握着我的手叫兄弟,这也是一种施舍,同样让我感激不尽。‎ ‎②人类自从进入社会形态后,便开始有了等级划分。这种等级秩序在奴隶制和封建制下最为明显,也更加严格,任何人不得逾越。现代社会主张人人平等,从法律上废除了等级制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根除了等级差别,更不意味着根除了等级观念。萧伯纳在莫斯科度假时遇到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并同她一起玩耍。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见了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大作家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回去见了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莫斯科小姑娘娜塔莎。‎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