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三轮排查大提分练习第一部分 第二节 古代诗歌阅读
第二节 古代诗歌阅读 考题信息 高考这样考·新课标全国卷 核心知能梳理 考题内容 类型 201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唐诗 · 七律 · 怀古诗 · 带注释 1.通读全诗,务求读懂。 (1)弄懂作品的表层意思。 ①明白词语的含义。 ②理清句子的结构。 (2)理解深层含义。 ①理解诗句的语境意义。 ②理解诗句的意境意义。 2.分清类别(写景、托物、怀古、即事感怀、边塞征战)。 题材不同,风格不同,所用手法也不同,要根据特点作答。 3.把握主旨——注意诗歌结构。 (1)注意直接抒情的句子。 (2)没有直接抒情的句子,结句也重要——体会情味。 (3)注意诗的结构层次。 (4)注意领起、归结的语句。 4.四必看,帮助做题:必看题目、作者、注释、诗眼。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思想感情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表达技巧 20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宋词 · 有标题 · 羁旅诗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思想感情 (5分)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分析语言 201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 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宋诗 · 七律 · 咏物诗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表现手法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思想感情 不同题材诗歌的鉴赏盘点 1.咏物抒怀类 题材 常见意象 语言特点 艺术特色 情感内容 咏物抒怀类 落花、流水、夕阳、大雁、杜鹃、燕子、寒蝉、月亮、松、竹、梅、兰、菊、莲、柳、凤凰。 委婉沉郁、含蓄洗练、悲慨激昂。 托物言志: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比喻、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 或托物显示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 阅读思维 把握意象,分析特征,体味寓意,把握主旨。 2.山水田园类 题材 常见意象 语言特点 艺术特色 情感内容 山水田园类 绿树、明月、春山、桂花、白鹭、稻香、白云、空山、海棠、黄鹂、细雨、蛙声等。 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描写类:贴切的修辞;侧面描写(衬托对比);正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视听结合、点面结合、白描等)。 抒情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直抒胸臆。 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隐田园;远离世俗,厌恶官场;憎恶黑暗,丰收喜悦;天伦之乐。 阅读思维 看作者,析景象,看表达,明主旨(什么景、什么意境、什么情感)。 3.羁旅行役类 题材 常见意象 语言特点 艺术特色 情感内容 羁旅行役类 梧桐、猿啼、杜鹃鸟、油灯、鸡鸣、木铎、板桥、山路、落日、秋风、孤帆、归雁、圆月、客船、天涯、他乡、孤灯、无眠、晚钟、醉酒、凄风、苦雨、慈母等。 含蓄隽永、悱恻感伤、质朴清新、苍凉低沉、浑厚悲凉、深沉委婉。 除了惯用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现手法,还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1.乐景衬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如杜甫的《绝句》。2.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 1.羁旅愁思,游子漂泊在外的凄凉、孤独愁苦、寂寞及思乡之情。2.思念亲人,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3.感慨身世,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和幽怨愤慨之情。 阅读 思维 鉴赏时应把握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又是如何将思乡的情感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融合在一起的。 4.咏史怀古类 题材 常见意象 语言特点 艺术特色 情感内容 咏史怀古类 古人、古事、古迹,例如金陵、赤壁、吴钩、乌衣巷等。 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思想大多沉重,感情基调苍劲悲凉。 一般是先叙事写景,极力铺垫;后议论抒情,点明主旨。还有一些只叙述而不加议论,留有充分想象发挥的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多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等手法。 伤人怀己;怀古伤今;理性反思;借古讽今;感慨抒怀;物是人非。 阅读思维 理清史实,疏通文意;领悟感情,触发共鸣;分析技巧,体察诗心 5.赠友送别类 题材 常见意象 语言特点 艺术特色 情感内容 赠友送别类 杨柳、酒、长亭、南浦、日暮、秋等。 伤感、豪迈 多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依依惜别的情谊;情深意长的劝勉;真挚情谊的抒发;坦陈心志的告白;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别后的相思担忧。 阅读思维 由意象入手,品味情景交融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情感。 6.边塞军旅类 题材 常见意象 语言特点 艺术特色 情感内容 边塞军旅类 激昂慷慨、悲壮苍凉、雄浑磅礴、豪放浪漫、开阔瑰丽。 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塞外戍边生活的单 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胡雁、鹰、夕阳、大漠、长河、长城、边城、杨柳、胡天等。 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表现战争的残酷、环境的恶劣等。 调、连年征战的残酷,黩武开边的不满、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为国献身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阅读思维 把握时代特征;分析意象、语言特征;把握诗歌内容;领悟诗人情感。 不同考查类型的鉴赏盘点 类型 常见题型 题型解读 解题思维 答题思路 鉴赏 人物 形象 1.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 分析和概括诗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一般可以从外貌、气质、品格、精神等方面分开概括。 人物形象——形象特征——形象意义、思想情感。 2.人物具有怎样的思想情感? 感悟和把握人物表现的思想感情。 一般可以结合人物的外貌特征、言行举止来理解和把握。 3.人物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理想、精神? 揭示诗人寄寓在形象之中的情趣意旨。 一般可以在深刻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探寻作者的寓意。 分析 景物 形象 1.描写了哪些重要的景物? 寻找和发现诗歌中描写的一些重要景物。 找出那些在表情达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景物。 指出主要景象——概括景象特点——揭示作者情感。 2.景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分析和概括所写景物的主要特点。 结合全诗的主旨和感情基调来体会和概括景物的特点。 3.景物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旨意? 理解和揭示景物体现的情感趣味。 在理解全诗主旨的基础上指出作者在景物中寄寓的情感。 把握 思想 感情 1.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抓住诗词中带有抒情性的词句来理解情感。 先找出抒情句,并联系全诗,指出情感内容。 指出主要形象——概括形象特点——揭示作者情感。 2.从描写的景物中, 具体分析景物的特点, 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趣? 通过分析诗词中所描写的景物来体会情趣。 从而体会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情感。 3.诗中塑造的某一形象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理解诗词中所塑造的形象来领悟志趣。 首先要理解作者塑造的形象,然后揭示其寄寓的情思志向。 分析 表达 技巧 1.诗词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有什么艺术特色? 指出诗中写景状物时运用了哪些技巧。 可以先指出诗中写景时所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和表现手法。 表达技巧——具体分析——表达效果(思想感情或篇章结构)。 2.诗词中是怎样运用艺术技巧来写景状物的?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如何运用技巧的。 一般要结合具体诗句从景与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3.诗词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有什么效果或作用? 说明运用技巧产生的效果或作用。 一般需要联系主旨,分析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或产生的效果。 赏析 抒情 技巧 1.诗词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来表情达意的? 指出诗中表情达意时所运用的艺术技巧。 解题时一般从修辞手法、抒情方式、议论方法和表现手法几个方面考虑。 抒情技巧——具体分析——表达效果(思想感情或篇章结构)。 2.诗词中是怎样运用艺术技巧来表情达意的?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如何运用技巧表情达意的。 解题时要求结合具体诗句,具体分析是如何运用艺术技巧的,如何别具一格地进行抒情和议论的。 3.诗词中所运用的艺术技巧产生了怎样的效果或起到了什么作用? 说明运用表情达意技巧所产生的效果或作用。 解题时要体会并说明其具体的艺术效果或作用。 赏析 1. 语言 艺术 某句在诗中最有表现力,谈谈你的理解。 体会诗歌的语言艺术风格。 熟悉诗歌语言的常见风格,结合作者的风格、作品题材、写作背景来理解。 解释该句的含意、表达的情感——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2.某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通过艺术分析,找出“诗眼”。 从艺术效果和表达的内容角度切入分析语言。 3.赏析某句(字)的妙处。 赏析炼字的艺术效果。 从表达技巧入手,联系诗文内容进行赏析。 一、以下五组说法是对教材内容的表述,准确理解其内涵,可以帮助同学们规范有效地解答诗歌鉴赏题。请在正确的表述后面打“√”,错误的打“×”,并将错误改正过来。 形象与情感类 第一组 1.李白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创作,大开大阖、天马行空,境界博大浩渺,感情浓郁热烈。 ( ) 2.杜甫的诗风一般是沉郁顿挫,而《登高》一诗的表达方式却像散文一般,感情流畅,连贯性、整体感极强,浑融流转,无迹可寻,写来若不经意,使人忘其为律诗。 ( ) 3.李商隐的诗诗境朦胧,辞意缥缈难寻,其原因在于他超越时空限制,真与幻,古与今,心灵与外物之间不再有界线存在。又由于他选择的意象精美玲珑,表现的情感沉挚深婉,故其诗又令人爱不释手。 ( ) 4.豪放派词的特点是创作视野比较广阔,气象恢宏雄放, 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粗疏平直,甚或涉于狂怪叫嚣。 ( ) 5.婉约派词的特点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阴柔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 ( ) 6.《念奴娇》和《永遇乐》都属于怀古词。这类词往往都是怀古惜今或借古讽今,有感而发,大多是词人处于某种背景之下,前往瞻仰或凭吊历史古迹,回顾古人的业绩或遭际,自己内心产生共鸣,不禁发出对古人业绩的慨叹或抒发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其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低沉。 ( ) 错题改正 题号 错 因 改 正 答案 题号 错 因 改 正 6 对“感情基调”理解错误。 其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壮。 第二组 1.《望海潮》描绘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作者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和艳羡之情。 ( ) 2.《登高》是一首羁旅行役诗,但它又超越了一般羁旅行役诗的内容,在诗中,既有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又有自己老病孤苦、飘泊无依的悲叹,更有忧国伤时的痛悼,感情十分丰富。 ( ) 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借古事说今事,既批评了苟且偷安、执行投降政策的南宋统治集团,又抒发了自己强烈的忧时伤世之情,而尾三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又反映了作者虽然被重新起用,但仍不被重用,难以尽展其才的苦闷心情。 ( ) 4.《锦瑟》抒发的是对美好华年的悼念与追忆之情,《声声慢》则抒发的是国破家亡后的凄惨寂寞之情。前者主要是通过典故的事象来抒情,后者主要是通过心理活动和景象来抒情。 ( ) 5.《醉花阴》是一首闺怨词,闺怨词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表现女子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境遇下复杂的心理状态。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对游子的思念、想望,闺中人的寂寞、冷清,对战争的厌恶、埋怨。这首词体现的内容是一、四两点。 ( ) 6.古代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话题。但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送别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雨霖铃》之内容比较单纯,主要写离愁别恨。 ( ) 错题改正 题号 错 因 改 正 答案 题号 错 因 改 正 5 对《醉花阴》的内容理解错误。 这首词体现的内容是二、三两点。 语言与技巧类 第三组 1.白居易《琵琶行》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摹音乐之美,而李清照《声声慢》借叠词、双声词、叠韵词,以声摹情,展现情感的乐章之美。 ( )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用七组叠字构成,是词人在艺术上的大胆创新。这十四个叠字,它有三个层次,逐层深入,文情并茂,曲折而细腻地描绘出了词人的心理变化。 ( ) 3.“风急天高猿啸哀”,一“哀”字,不仅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也为首联营造的画面增加了不尽的悲怆意味。如果联系全诗来看,这个“哀”字不仅写出了自然之悲象(秋),而且写出了人生之艰难(霜鬓)。 ( ) 4.“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字,就把人物、地点、事件和时间一一作了介绍,“枫叶荻花秋瑟瑟”是对环境的烘染,也点出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同时又引出“举酒欲饮无管弦”的寂寞。而“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作者被贬谪浔阳之苦作铺垫。句句相连如环环相扣,体现了白诗的句法特点。 ( ) 5.刘熙载《艺概》说:“词有点染,耆卿《雨霖铃》‘念去去’三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三句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否则警句亦成死灰矣。”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清秋离别,多情哪堪?感情极为沉痛,而染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伤心而又凄凉,情景妙合无间,这一别后之情景,又是因“念去去”三句之点化而得,前后照应,委婉自如。 ( ) 错题改正 题号 错 因 改 正 答案 题号 错 因 改 正 4 对“无管弦”作用的认识不完全正确。 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第四组 1.诗人在具体描绘琵琶女的演奏,在借助语言和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又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这是化抽象为具象的写法。 ( )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采用的都是以景结情的手法。 ( ) 3.《琵琶行》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琵琶女的身世和遭际,暗线是诗人的感受。一虚一实,虚实相生,最后两条线索交织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上,既严谨又错落有致。 ( ) 4.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又说:“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意。”其意思是指李煜围绕一个“愁”字,在时间上与空间上,将故国的衰亡与天地的变化,将人世的无常与天地的运行联系在一起,运用反衬的手法,以宇宙时空的永恒与无情,衬托出家国人生的短暂与可悲,故而显得“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 ) 5.《声声慢》这首词以赋法入词,不枝不蔓,逐件事一一说来,却始终扣紧悲秋之意,尽得六朝小赋之神髓。而且用语华丽,精雕细琢,诚属难能可贵。( ) 错题改正 题号 错 因 改 正 答案 题号 错 因 改 正 5 “而且用语华丽……”系对李清照词作语言风格理解错误。 而且用语朴素、清新、不事雕琢。 第五组 1.“槛菊愁烟兰泣露”是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燕子双飞”、“明月穿户”是以乐景写悲,以无情反衬有情。前者在艺术上可称作烘托共鸣的手法,后者在艺术上称作反衬、对比的手法。 ( ) 2.《登高》前两联与《沁园春 长沙》上阕写景均极有层次和生动形象,二者都采用了远近、俯仰、色彩、动静相结合的手法。 ( ) 3.《念奴娇》与《雨霖铃》两词在写景上有同有异。相同处是两者都用词精准、形象鲜明、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不同处是前者雄奇壮丽,后者柔婉清幽;前者虚写,后者实写。 ( ) 4.“愁”是一种抽象的感情,但李煜在其《虞美人》中,先用跌宕起伏的笔法,后用精准的比喻,把这一情感表现得让人似乎身临其境,具体而鲜明。( ) 5.在《蜀道难》中,用“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连峰去天不盈尺”等正面描写山势的高危,用“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等,借黄鹤、猿猱衬托人行蜀道之难,虚实相生,效果极佳。而写青泥岭的难行,诗人则从峰路的萦回和山势峻危两个方面,捕捉行人在岭上呼吸紧张和抚膺长叹等细节,把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恐惧心理形象地刻画出来。 ( ) 错题改正 题号 错 因 改 正 答案 题号 错 因 改 正 3 对两首词的虚实手法理解错误。 前者实写,后者虚写。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诗歌鉴赏题,注意其类型和答题方式。 提分要领: 审题要全面,不要忽略每一个细节;要专注细心,逐字逐句,甚至要咬文嚼字。要抓住关键词语,对可能引起误解的概念要反复推敲。要弄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怎么问的。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我们要做到问与答对缝合隼,准确无误,多想想是不是还有别的角度、别的意味,是不是还没答到位。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莲子(其二)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①荷飐风②,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③落水中。 【注】 ①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②飐风:在水中摇摆。③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两首诗中的采莲女形象有何异同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鉴赏人物形象要抓住两首诗中的细节描写。皇甫诗中姑娘向小伙子抛掷莲子的细节充满了戏谑、挑逗和爱慕,既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江南水乡姑娘大胆热情的性格,又透露出姑娘复杂细腻的心理。白诗中“逢郎欲语低头笑”的细节写尽了豆蔻少女的娇羞之美,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答案 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初恋少女特有的纯真羞怯。白诗以面对小伙子“欲语低头笑”的细节表现其羞怯,皇甫诗以抛莲子的逗情举动被人远远看见而难为情了半天的夸张性细节表现其羞怯。 不同点:皇甫诗中的采莲女还具有大胆直率的性格,作者以采莲女出神凝视意中人的憨态和向那岸上小伙子抛掷莲子的举动,表现了其热烈渴求爱情的鲜明个性。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 坐 张 耒①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注】 ①张耒自幼有雄才,然而仕途却十分坎坷,晚年罢官后,生活困苦,却口不言贫。 请概括诗的前两句所描写的秋夜环境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分析秋夜特点要抓住两点:“庭户无人”点明静谧,“秋月明”“夜霜”暗点清冷。 答案 (1)该诗描写了一个静谧优美、萧瑟清寒的秋夜。这个环境描写为下文写景抒情作了铺垫;因为静谧,诗人才独坐细听秋声;因为萧瑟,孤独的诗人才会联想到自己的际遇并有所感触。 3.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夜半闻横管 [宋]程俱① 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 一声横玉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 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 金谷草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 【注】 ①程俱:在南宋小朝廷为官,正直敢言,颇著气节。 诗人夜半闻笛感慨万千,请你简要分析七、八两句中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诗的前三联侧面与正面描写笛声。尾联抒情较含蓄,注意结合作者与时代分析。 答案 在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故土,萋萋秋草让人产生无限惆怅之情,今夜斜射的月光同样照耀着过去在北方所住的楼房。七、八两句含蓄地写出了诗人家国之思的沉痛、孤寂之情。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城道中(其一)① 苏 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②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③,树头初日挂铜钲④。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⑤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⑥春耕。 【注】 ①新城:宋代杭州的属县。此诗作于自富阳赴新城途中。②积雨:多日不停的雨。③絮帽:棉帽。④铜钲(zhēng):古代状如钟的铜制乐器。⑤西崦(yān):西山地区。⑥饷:给在田间劳动的人送饭。 这首诗的第五、六句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名句,请从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实际上就是移情于物,第五、六句以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野桃”“溪柳”的勃勃生机。不明言野生的桃树鲜花绽开,而以“野桃含笑”这拟人化的诗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不写溪边柳的枝条被春风吹得摇曳多姿,而以“溪柳自摇”这拟人化的诗语写出。 答案 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以“含笑”点出野生桃树鲜花绽开之景,以“自摇”写出溪边柳枝随风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之态, 写出了山村自然景物的勃勃生机,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 ①觉:醒。 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新脱冬衣体乍轻”这句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一题考查的是“炼句”。本诗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颔联告诉我们的是:“那在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也摆摆尾巴,懒洋洋地爬起来;而一向活泼的小鸟更不会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而需要赏析的这一句则写了换衣服的动作和心情,诗句中“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冬去春来,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人的轻松感受。回答该题,一定要注意题目要求,重点分析该诗句是如何表现生活情趣的。 答案 “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6.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①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注】 ①屈大均,文学家,史学家。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退隐不仕。其地位与顾炎武、吴嘉纪比肩。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结交前明遗民志士抗清,冀求复明。 本诗的颔联和尾联表现出了怎样的语言风格?请任选一联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熟练掌握诗歌常用的各种语言风格及其特征;其次要认真分析所考查的两联诗句,具体说明诗句具有的风格。 答案 含蓄委婉(或:深沉蕴藉)。 颔联:作者用垂泪的“落花”比喻受打击的抗清志士,用得意的“啼鸟”比喻为清廷卖力帮腔的小人,含蓄地表达了深沉悲怆的情怀。 尾联:“龙蛇四海归无所”,比喻反清志士们因为大业难成而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寒食年年怆客心”,指包括自己在内的前明遗民志士在每年寒食节的时候都会产生悲怆之情,将反清无望的幽愤之情表达得深沉蕴藉。(任选一联即可) 猜想一:词曲 【依据】 课标卷对诗歌鉴赏的考查其取材类型一般不重复,且宋词是近几年考查的热点,对元曲也应有所准备。 【问题设计】 1.熟悉有关词的基本知识,如词牌、内容、风格、结构特点等。 2.注意由表及里地把握诗词的意蕴,进而揣摩作者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浣溪沙 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①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注】 ①宝鸭:用宝石镶嵌的飞鸭状的头饰。 1.诗词之妙,妙在炼字炼句,言简而意丰。请赏析“绣面芙蓉一笑开”中“开”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绣面芙蓉一笑开”中“绣面芙蓉”是双关语,既是写现实中的“芙蓉”,又是比喻,以芙蓉喻人,所以“开”字既是写芙蓉也是写人,因此,分析时就要指出其双重含义,既指芙蓉花开,又表示词中女主人公情窦初开。 答案 “开”字既指芙蓉花开,又表示词中女主人公情窦初开。以花衬人,以花喻人,相得益彰,形象生动。 2.联系整首词的内容,请简要分析词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出诗歌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上片前两句写其外貌美丽,第三句通过眼波写其多情;下片从她的内心世界入手,写她的思念及主动写信。通过对女主人公描写的分析不难发现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回答的思路是先总后分。 答案 全词描绘了一位美丽多情,对爱情大胆追求的少女形象。词的上片以“绣面芙蓉”“斜飞宝鸭衬香腮”刻画了女主人公的美丽外表,以“眼波才动”写出了少女美目流盼、情窦初开的神态;下片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少女的思念、幽怨与主动写信相约。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贺圣朝·留别 叶清臣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浪淘沙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3.叶清臣《贺圣朝·留别》中的“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设想奇特,不落俗套,给人以新颖巧妙的感觉。简要分析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词人设想“春色”总体为“三分”,而其中的“二分”是“愁”,“一分”是“风雨”。在文学作品中,离别之际的风雨,往往是造景,它象征着纷乱的,充塞着整个空间的离愁别绪和不忍分袂的临歧之泪。这里写“风雨”,用的正是这种以景写情的笔法。所谓“三分春色”实际上都是愁。词人用全部的春色来写离愁别绪。 答案 词人设想“春色”总体为“三分”,而其中的“二分”是“愁”,“一分”是“风雨”。这样,此时此刻的“春色”就成了“愁”与“风雨”的集合体。而此处的“风雨”,只是表象,实质上是明写风雨暗写愁,所谓“三分春色”实际上都是愁。词人用全部的春色来写与挚友分手时的离愁别绪,其友情之深,离别之难,不言而喻。 4.这两首离别词中的下片,词人都巧妙地借助花来抒写别情,请加以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时, 考生要注意抓住词中的关键语句来进行具体分析。叶词中,词人以“花开花谢”来比喻人的聚散;而在欧阳词中,词人把别情熔铸于赏花中,比如结尾两句“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更以今年花胜去年,预期“明年花更好”,映衬明年朋友聚散之难卜,更进一层地深化了这种人生聚散无常之感,以惜花写惜别,从而表现了与友人的情谊之深。 答案 叶词以“花开花谢”来比喻人的聚散,说明人的长时间聚首不易,揭示出人别易会难的主旨;欧阳词则把别情熔铸于赏花中,将“今”、“去”、“明”三年的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从而表现了与友人的情谊之深。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燕归梁·风莲 蒋 捷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慢腾腾,手双垂。 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注】 蒋捷:南宋词人。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 5.试分析“梦回不见万琼妃”中“万”字的语言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语言类试题,一般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鉴赏词语的基本义,如“万”常常比喻极多;二是鉴赏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如舞女众多,用“万”字夸张,虽做虚数用,却极贴切。另外用“万”字来代表那一池荷莲之众,是极贴切的。 答案 “万”,比喻极多。作为梦中人,看见的舞女众多,用“万”字夸张,虽做虚数用,却极贴切。但当词人“梦回”时,“万琼妃”眨眼间变成了一池荷花,即便这个“万”字做实数,似乎也显不足,然而若更换为更大的或更小的量词又觉不妥,可见用这“万”字来代表那一池荷莲之众,是极贴切的。 6.本词的题目是“风莲”,可是出现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池荷花,而是一群舞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考生解答此题时,要注意从整体上理解这首词的内容,然后再具体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其要点有二:一是加深了读者对风莲的印象,给人留下了许多回味的余地;二是使读者产生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产生奇妙的效果。 答案 题目为“风莲”,却把荷莲抛在一边,托之于梦,梦见舞女,借舞姿形容,且一直按笔不破题,最后醒来见到一池荷莲,随风摆动,才点破题意,这不仅加深了读者对风莲的印象,而且给人留下了许多回味的余地。翩跹起舞的琼妃穿着打扮、一举一动和现实中伸手可触的风莲处处吻合,点点相似,仿佛词人在看着被风吹动的荷莲景致,来描摹自己梦幻中的舞女舞姿,使读者产生—种扑朔迷离的感觉,产生奇妙的效果。 阅读下面一首散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 汤 式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漂泊命。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①愁相并。 【注】 ①三处:指城头、江心和山顶。 7.此曲前两句是怎样写游子与故乡的遥隔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揣摩全篇可知,“一千里”是从空间上说的,“数日程”是从时间上说的,这样开头两句从空间和时间上,极力描写与故乡的遥隔,从而抒发了作者流离漂泊的失意怅惘之情。 答案 前两句分别从空间(一千里)和时间(数日程)上,极言游子与故乡的遥隔。抒发了作者流离漂泊的失意怅惘之情。 8.曲中的鼓声、浪声、钟声对表现作者的情感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一切景语皆情语”, 题干中的鼓声、浪声、钟声,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是作者心声的写照。 答案 (1)写鼓声、浪声、钟声,既烘托出夜泊的环境,又写出作者的乡思强烈。(2)鼓声易使人生出光阴蹉跎的感慨,浪声易使人联想起险恶的仕途人间,钟声易激起凄凉惆怅的落拓情怀。(3)乡思本在睡梦中才能解脱,可现在鼓声、浪声、钟声却搅得人难以入眠,其悲其哀更深一层。(写出两方面即可) 猜想二:唐宋诗及其他 【依据】 唐宋诗是考查的主流,尤其是唐诗中的格律诗,近四年课标卷对唐诗仅考过一次,应引起足够重视。 【问题设计】 1.复习备考时应注意立足整体把握,考虑作品的整体倾向。 2.回答问题时要看清要求,做到层次清晰,分析简明得当。 3.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与赏析,进而掌握整首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4.备考时要注意诗歌鉴赏中常用的一些手法,如情与景、虚与实、动与静等关系。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长简仲咸 王禹偁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注】 本诗作于诗人因有志改革反被诬告而获罪被贬谪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时。 1.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第二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指出其诗眼, 然后结合注释和全诗内容进行具体说明。诗人口中说“闲”,正是心中不肯闲之故。结合诗歌注释可知,他为官清正,有志改革,然而因为被人诬陷,抗疏论道安告奸不实而获罪,因而被贬谪商州。故一“闲”字,凝聚着作者满腔的不满和惆怅以及苦闷和孤独。另外,诗歌中“郡僻”、“昼掩门”对“闲”字做了进一步渲染,后面三联也均承此而来。 答案 诗眼是“闲”。“闲”为一篇之眼目,“郡僻”、“昼掩门”对“闲”字做了进一步渲染,以下三联也均承此而来。诗人有志改革反被诬告而获罪,被贬谪到商州,故一“闲”字,凝聚着诗人的不满和惆怅以及苦闷和孤独。 2.从“情”与“景”的关系分析“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考生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先明确指出诗句中所写的“情”和“景”,然后分析“情”与“景”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考生一定要把“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放在原文的语境中来理解。 答案 这两句诗中,诗人写到,北院繁花千片随风飘落,月亮升起时在东楼有美酒相伴。诗人趁黄昏月出之际,独自登楼,但映入眼帘的是万花飘零的萧瑟景象。诗人孑然一人,抑郁不平的心情无法向人倾诉。这两句未用一情语,而孤独寂寞之情毕现,寓情于景,堪称佳妙。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听 筝①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 ①当时诗人的族侄、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南陲海涯。 3.本诗重点写“声”,却又不直接写“声”,没有用一个象声词,却显示了“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结合诗句赏析诗人是如何使诗歌达到这一艺术效果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中运用了想象、联想、通感等手法来表现筝声,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①想象、联想:颔联意为听到筝声似乎看到了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杜鹃鸟绕着落花,啁啁啼血。颈联意为那低沉、幽咽的筝声,好像谁家的白发老母枯坐灯前,为游子不归而对影悲泣;又好似谁家的红颜少妇伫立楼头,为丈夫远行而望月长叹。②通感:用视觉形象写听觉感受。如“柳态”“灯影”。③作者运用想象、联想、通感等手法将悲怨的乐声转化为生动鲜明的形象,以激发读者的想象,让他们按自己的生活体验,从画面中去感知形象,感知音乐的魅力,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4.诗人说“听筝”听出了“无限秦人悲怨声”,试分析诗中都有哪些“悲怨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筝”是一种拨弦乐器,发音凄苦。首联上句点出弹筝的特殊动作,下句渲染由听筝而引起的感时伤别、无限悲怨之情。颔联巧妙地把弦上发出的乐声同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顿时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更加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颈联写人世的悲欢,更加真切感人。尾联意思是说,筝声本来就苦,更何况又掺入了“我”的重重离别之恨,岂不格外引起对远方亲人的怀念!这首描写筝声的诗,着眼点不在表现弹奏者精湛的技艺,而是借筝声传达心声,抒发感时伤别之情。诗中重点写“声”,却又不直接写“声”,没有用一个象声词,而是着力刻画各种必然发出“悲怨声”的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使人见其形似闻其声,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答案 ①伤春惜别之情。颔联那柳条摇曳、柳絮纷飞、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强烈地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②思亲之情(盼子思夫、离愁别恨)或思乡之情。颈联想象白发老母枯坐灯前“愁灯影”、红颜少妇伫立楼头“思月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灯前别无他人,只看到自己的影子, 可见何等孤独,怎能不“愁”?楼头没有亲人,只见明月高悬,可见何等空荡,怎能不“思”?“一愁”“一思”写尽了无限幽怨。第六句诗也可理解为游子楼头望远思乡。③对远方身处困境的亲人的担忧之情:尾联写诗人怀着苦情听筝声,亲人南北远离,又遭厄运,怎不牵挂、担忧?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背重王孙①。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 ①王孙:指游子。 5.诗的颔联和颈联中,景和情是如何有机地联系起来的?请做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指出这两联中的景和情各指什么,然后再结合诗句分析景和情是如何有机地联系起来的,比如诗歌中诗人情因景生,景以情合。 答案 颔联写万里江天,极其阔大,侧重写景;颈联写乡思难遣,仕途不遇,侧重抒情。境界的阔大壮美,触动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和故国之思,从而情因景生,景以情合。 6.诗的尾联以景结情,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考生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指出尾联以景结情的言外之意,然后结合诗句及背景进行具体分析。揣摩全篇后可知,这首七律,借湘江秋雨的苍茫景色抒发其慷慨不平之气。 答案 尾联诗句的言外之意在于抒发诗人不被理解的悲愤郁闷、壮志难酬的慷慨不平。湘江沿岸,正是屈原足迹所到之处。屈原身处逆境,尚有一渔父与之对话;而现在诗人的情况却是渔人看见他竟不与之言语,自管吹着长笛回岛去了。诗人不被理解的悲愤郁闷、壮志难酬的慷慨不平,都一一包含其中。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游西湖 杨 基 采莲女郎莲花腮,藕丝衣轻难剪裁。 瞥然一见唱歌去,荷叶满湖风雨来。 7.简要分析第三句“瞥然一见唱歌去”在全诗结构上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考生解答此类问题,一般需要两个步骤:一是指出在诗中结构上有何作用,二是结合诗中有关内容具体分析。从本诗所写的重点来看是“西湖”,但前面重点写的是“采莲女”,因此第三句中“瞥然一见”而“去”就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答案 这句诗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两句中所精心塑造的采莲女的形象,在惊鸿一瞥中悄然隐去,接踵而至的却是满湖风雨,整幅画面由静态变为动态,过渡得十分自然。 8.这首诗中,诗人要描写的重点是西湖还是采莲女?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以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考生解答此题时,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题目,题目“梦游西湖”就已交代了诗歌要描写的重点;二是内容,表面上看,前面三句写的都是采莲女的形象,然而采莲女悄然隐去后,接踵而至的却是满湖风雨,这样使得整幅画面落在雨中的西湖上,从而突出了西湖的多姿多彩。 答案 诗人要描写的重点是西湖而不是采莲女。前面之所以要花费笔墨来渲染采莲女郎的美貌,只是为了与雨中的西湖构成对比,以突出西湖的多姿多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