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海南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第 1 页 共 8 页 2020—2021 学年海南省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7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距离墨西哥奇瓦瓦州东南 80 公里的沙漠里,有一条寸草不生的山脉,名叫奈卡山脉。2000 年,几位矿 工在山底错综复杂的地下洞穴中作业,一个奇异的世界豁然展现在他们眼前。这个空间大概 9米宽,将近 30 米长,洞顶、四壁、地面,都排布着光滑透亮的石膏晶体。这些晶体可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用在项链儿上的 小水晶,而是像山一样大,人都能往上爬。 2009 年,科学家柯蒂斯·萨特尔到访水晶洞。他和同事从洞穴的水洼里舀了一些水,带回实验室分析。 如果你知道萨特尔的研究领域,一定会觉得他去分析洞里的水简直是莫名其妙。萨特尔研究的是病毒。水晶 洞里从来也没有人,又不会感染什么病毒,事实上,洞里甚至连一条鱼也找不到。这个神奇的洞穴在几千万 年间一直与世隔绝,仿佛是生物圈外一个独立的存在。然而,萨特尔的确不虚此行。他把从水晶洞里带回的 水放在显微镜下,大片大片的病毒展现在他眼前,每滴水里都足有 2 亿个病毒。 病毒世界向科学家打开了大门。从深深的地下,到撒哈拉沙漠的沙里,再到南极冰盖之下 1英里深藏的 湖水中——新发现的病毒无处不在,数量之巨令科学家措手不及,根本来不及逐一仔细研究。病毒学还是一 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几千年来,我们对病毒的全部了解只是它们会让人得病,甚至取人性命。而直到现在, 我们尽管看到了病毒对人的影响,却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做到的。 连“病毒”这个词也是自相矛盾。它承自罗马帝国,当时的意思是蛇的毒液或者人的精液。这一个词被 赋予了“毁灭”和“创造”两层意思。经历几个世纪,病毒这个词逐渐呈现出另一层含义,它可以指代任何 有传染性的物质,比如伤口流出的脓液,或者能神秘地通过空气传播的物质,甚至有的“病毒”能渗透在纸 张内部,只要用手指头摸下就会染病。 直到 19 世纪晚期,“病毒”这个词才比较接近我们现在采用的意思,而这一转变还要归功于一次农业 的大灾难。荷兰的烟草农场上的作物遭一种疾病洗劫,它们在曾经鲜活的叶片上留下一片片死去的组织,所 有植株的发育都受到影响,农场收成全无。可怜的荷兰农民向年轻的农业化学家迈耶求助,迈耶仔细研究了 这场大灾难,他把摧毁烟草农场的疾病称为烟草花叶病。迈耶取了一些染病植株的汁液,放在实验室里培养, 结果真的长出一些细菌经络来。这些经络越长越大,到最后迈耶可以不借助显微设备直接看到它们。迈耶用 这些生病组织培养出细菌,把它们涂抹到健康植株上,并没有让健康植株出现相同的症状,他只好作罢,病 毒世界继续沉寂。 第 2 页 共 8 页 几年后,另一位名叫马丁努斯·拜耶林克的荷兰科学家从迈耶止步的地方再次启动了病原体寻找之旅。 拜耶林克把新染病的植株再次磨碎,汁液过滤,得到的液体能继续感染更多的健康植株。在染病植株的研磨 液里一定有什么比细菌还小的东西,它们能自我复制,能传染疾病。1898 年,拜耶林克把它们称为“有传染 性的活液”。 拜耶林克将他的“有传染性的活液”里的神奇物质称为病毒,这是它第一次以我们如今熟悉的意义使用。 但当时的科学家对病毒到底是什么仍然各执一词。有些人认为,病毒仅仅是一些化学物质。还有一些科 学家认为病毒是长在细胞里面的寄生生物。关于病毒的一切都争议巨大,科学家甚至对这些病毒研究有无生 命都未能达成共识。1923 年,英国病毒学家弗雷德里克•特沃特甚至宣称:“人类无法确定病毒的本质。” 在随后的数十年里,病毒学家继续深入地“拆解”病毒,希望全面了解它们的分子构成。科学家发现, 病毒通常比细胞要简单得多,尽管病毒的遗传信息量非常小,但它们仍然可以通过劫持其他生命体来自我复 制,把它变成帮自己复制的“代工厂”。一粒小小的病毒进入一个细胞,一天之内,就有可能产出上千个病 毒。 20 世纪 50 年代,病毒学家已经掌握了关于病毒的基本信息,但他们远远没有满足,毕竟我们连病毒是 通过哪些途径让人得病都还没搞清楚。为什么有的病毒对人致命,但另一些却相对无害?病毒如何攻克宿主 的防御系统,他们怎么能演化得比地球上任何别的物种都快……对这些问题,当时科学家都还没有思路。在 那个时候,他们还不知道一种日后会被命名为 HIV 的病毒,已经从黑猩猩和大猩猩蔓延到我们人类身上,而 三十年后,这种病毒会变成人类历史上最凶残的杀手之一。病毒学家还无法想象地球上存在的病毒数量之巨, 他们更猜不到,地球上生命的基因多样性,很大一部分就蕴藏在病毒之中。他们不知道,我们呼吸的氧气很 大一部分是在病毒的帮助下生产出来的,连我们所在的这颗星球的温度,都和病毒的活动息息相关。他们当 然想象不到,人类基因组的一部分就来自感染了我们远古祖先的上千种病毒,甚至今天地球上的生命,都可 能是在四十亿年前从病毒起源的。 如今的科学家都知道这些事了,更准确地说,他们都听过这些说法。他们认识到,从遥远的水晶洞到我 们人类身体内部,地球就是一颗病毒星球。 (摘编自[美]卡尔•齐默《病毒星球》)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水晶洞中没有其他生物的存在,却有大量的病毒,说明病毒有很强的存活能力。 B.“有传染性的活液”使人们对植物体内病毒有了最初的认识,但病毒的传染性并不适用于动物。 C.人类的很多疾病都与病毒有关,因此对于人类而言,病毒只能是一种危险的存在。 D.尽管目前病毒学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步,但仍旧有许多问题困扰着人类,研究还需深入。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开篇通过水晶洞中“病毒”的发现,说明“病毒”能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长期存在,增加了“病毒”的 神秘色彩,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B.文章列举了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病毒”一词的不同理解和相关阐释,这与人类对病毒的认识逐步深 入的发展过程相符合。 C.文章详细地叙述了迈耶和拜耶林克对“烟草花叶病”中病毒的研究,而对之后的病毒研究历程简要概 括,详略得当。 D.本文以时间为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要介绍了病毒的研究过程,阐明了病毒对于人类乃至整个地球 生命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第 3 页 共 8 页 A.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飞沫、空气、接触等多种方式传播,因此在疫情期间戴口罩、勤洗手等习惯能有 效阻隔病毒传播。 B. 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内,会破坏体内原有的细胞组织,并以惊人的速度进行自我复制,使人体出现咳嗽、 发烧等呼吸系统病变。 C. HIV 病毒从猩猩蔓延到人类身上,这种跨物种的病毒传播告诫人们,获取野生动物性食物时必须经过 病毒检测,这有别于人工饲养的动物性食物。 D .烟草花叶病毒可通过汁液传播,将染病植株的汁液涂抹在健康植株上,甚至是叶片间的互相摩擦都可 能使病毒通过轻微的伤口传播。 4.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病毒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5.请结合本文对于病毒的发现与研究过程,为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青番公的故事(节选) 黄春明 青番公的喜悦漂浮在六月金黄的穗浪中,七十多岁的年纪也给冲走了。 他一直坚持每一块田要竖一个稻草人:“我又不要你们麻烦,十二块田做十二身稻草人,我一个人尽够 了。阿明,去把稻草抱过来!”全家十几个人,有七岁的阿明和他有兴趣去为扮十二身的稻草人忙整天。 从海口那边吹皱了兰阳浊水溪水的东风,翻过堤岸把稻穗接得沙沙响。青番公一次扛四身稻草人,一手 牵着只有稻秆那么高的阿明在田里走。 “你听到什么吗?阿明。” “什么都没有听到。”阿明天真地回答。 青番公认真地停下来,等海口风又吹过来摇稻穗的时候又说: “就是现在,你听听看!”他很神秘地侧头凝神地在体会着那种感觉。阿明茫然地抬头望着他。“喔! 有没有听到什么?不要说话,你听!就是现在!” 阿明皱着眉头想了一下,随便地说:“打谷机的声音。” “唉!胡说,那是还要一个礼拜的时间。我深信这一季早稻,歪仔歪这个地方,我们家的打谷机一定最 先在田里吼。阿公对长脚种有信心。”停了停,“你真的什么都没有听见吗?” “没有。”阿明很失望。 又一阵风推起稻浪来了。 “你没听见像突然下西北雨的那种沙沙声吗?” “就是这个声音?” “就是这个声音!”老人很坚决地说。“怎么?你以为什么?”当阿明在注意金穗摇动的时候,老人又 说:“这就是我们长脚种的稻粒结实的消息。记住!以后听到稻穗这种沙沙声像骤然落下来的西北雨时,你 算好了,再过一个礼拜就是割稻的时候。他们不要田,我知道他们不要田,只要你肯当农夫,这一片,从堤 岸到圳头那边都是你的。做一个农夫经验最重要。阿明,你明白阿公的话?” 小孩子的心里有点紧张,即使跻起脚尖来也看不到堤岸和圳头那边。这是多么广大的土地啊!他怎么想 也想象不到这一片田都是他的时候怎么办。 第 4 页 共 8 页 风又来了。阿明讨好地说: “阿公,我听到沙沙的声音了!” “是,是,多好的消息。从现在开始,每粒的金谷子里面的乳浆,渐渐结实起来了。来!趁这个时候麻 雀还没有来,快把兄弟布置好。” “麻雀什么时候来?” “就要来了,就要来了。快把兄弟布置起来。” “阿公!”阿明落在后头,手拿着笠子叫:“稻草人的笠子掉了!” “嘘!”青番公马上转过身停下来说:“这么大声说稻草人,麻雀听到了我们岂不白忙?记住,麻雀是 鬼灵精的,以后不要说稻草人,应该说兄弟。做一个好农夫经验最要紧,你现在就开始将我告诉你的都记起 来,将来大有用处。” 他们两个蹲在田埂上,把稻草人一个一个都再整理了一番,准备从堤岸那边放回来。 当夕阳斜到圳头那里的水车磨房的车叶间,艳丽的火光在水车车叶的晃动下闪闪跳跃,他们祖孙两人已 把最后一个稻草人放在那头的最后一块田里。阿明每次来到水车这里就留恋得不想回去。 “这水车磨房以前就是阿公的。” 阿明兴奋地抬头望着老人。 “你怎么不要水车?”小孩子的眼睛注视着一片片转动的车叶,火红阳光从活动的湿湿的车叶反照过来, 阿明像被罩在燃烧着的火焰中,而不受损伤的宗教画里面的人物。 “有一年我们的田遇到大洪水,整年没有收成,后来不得不把磨房卖了。唉!歪仔歪这地方的田肥倒是 顶肥的,就是这个洪水令人泄气。噢!当然,那是以前的事,现在不会了,浊水溪两边的堤岸都做起来了。 从此就不再有洪水了。你放心,要给你的田,一定是最好的才给你。” “我要水车磨房。” “你和阿公一样,喜欢水车磨房。我们的磨房跟庄尾的不同,他们是把牛的双眼蒙着让牛推,我们用水 车转动就可以。” “为什么要把牛的眼睛蒙起来呢?” “不把牛的眼睛蒙起来,牛一天着磨子绕几万圈不就晕倒了嘛!水车磨房最好,不教我们做残酷的事。” 那天晚上,老人照常呼呼地睡着了。到半夜里阿明却两眼圆溜溜地听着圳头那边传来的水车声一直不能 入睡。在他转换睡姿的时候把老人碰醒了。阿明赶快闭眼装睡。 “啊唉!这孩子着了魔了!怎么这么晚还不睡?不要装睡了。你不真正睡,我就把你赶回去和你母亲睡。” “人家睡不着!”阿明说。 “我们天亮还有工作,你怎么可以不睡?一个好农夫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阿公,我听到那声音。” “什么声音?”停了停,“噢!稻穗的声音吗?傻孙子,把这结穗的消息留到白天去兴奋吧。快睡了! 天一亮我们就要到田里去看看兄弟。” 在昏暗的八脚眠床里,老人还可以看到小孩两只出神的眼睛,不一会的工夫,小孩子已经睡着了。老人 轻轻地把小孩子的脚摆直,同时轻轻地握着小巧的小脚丫子,不由得发出会心的微笑…… (有删改) 【注】黄春明,台湾著名乡土文学作家,本文写于 1967 年。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第 5 页 共 8 页 A. 尽管家里人很多,但只有阿明同青番公一起做稻草人,含蓄地表现出家人对于土地的情感远不如青番 公那样深厚。 B. 阿明为了讨好爷爷而说自己听到了“沙沙”的声音爷爷听到后十分欣慰,可见阿明很敬重爷爷,并希 望得到爷爷的认可。 C. 祖父耐心教导阿明如何做一名农夫,虽然一开始并未得到孙子的理解,但随着情节的深入,阿明终于 体会到爷爷的良苦用心。 D. 阿明晚上睡不着是因为一直记挂着水车,显然他对于水车的兴趣远远大于如何做一名好农夫,这符合 少儿的心性与艺术的真实。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语言平实质朴、自然真切,选用平常的字眼直接陈述,平易近人而又不乏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沈从 文的《边城》语言风格十分相似。 B.文章通过祖孙二人在田间竖稻草人与夜晚家中睡觉的两个场景的对话来展开情节,情感表达含蓄隽永, 描绘出一幅和谐安宁的风俗画卷。 C.文中对歪仔歪遭遇洪水的场面进行描写,使祖孙二人生活的这片土地又多了一份沧桑感,也使青番公对 土地的情感变得矛盾而复杂。 D.青番公是小说的主要人物,是乡土历史变迁的见证者,他相信勤劳可以换来五谷丰登,作者通过对青番 公的描写,歌颂了乡土文化传统,也表达了对这种传统逐渐消逝的隐忧。 8.文中多次提到青番公向“阿明”讲述做一个“好农夫”的经验,有什么用意?试简要分析。(6分) 9.黄春明作为台湾典型的乡土文学作家,他的作品中有着自己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思考,请结合文本简 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父龟图,起居郎...。初,龟图多内宠,与妻刘氏不睦,并蒙正出之,颇沦踬窘乏。 及蒙正登仕,迎二亲,同堂异室,奉养备至。蒙正初入朝堂,有朝士指之曰:“此子亦参政耶?”蒙正阳为 不闻而过之。同列不能平,诘其姓名,蒙正遽止之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不若毋知之为愈也。” 赵普开国元老,蒙正后进,历官一纪,遂同相位,普甚推许之。先是,卢多逊为相,其子雍起家即授水部员 外郎,后遂以为常。至是,蒙正奏曰:“臣忝甲科及第,释褐止授九品京官。今臣男始离襁褓,膺此宠命, 恐罹阴谴,乞以臣释褐时官补之。”自是宰相子止授九品京官,遂为定制。四年,蒙正复以本官入相。因对, 论及征伐,上曰:“朕比来征讨,盖为民除暴,苟好功黩武,则天下之人熸亡尽矣。”蒙正对曰:“隋唐数 十年中四征辽碣人不堪命炀帝全军陷没太宗自运土木攻城如此卒无所济且治国之要在内修政事则远人来归 自致安静。”上韪之。尝灯夕..设宴,蒙正侍,上语之曰:“朕躬览庶政,万事粗理,每念上天之贶,致此繁 盛,乃知理乱在人。蒙正避席曰:“乘舆..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尝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 甚众,不必尽然。愿陛下视近以及远,苍生之幸也。”上变色不言。上尝欲遣人使朔方,谕中书选才而可责 以事者,蒙正退以名上,上不许。他日,三问,三以其人对。既而卒用蒙正所荐,果称职。真宗即位,进左 第 6 页 共 8 页 仆射。会营奉熙陵,蒙正追感先朝不次之遇,奉家财三百余万以助用。葬日,伏哭尽哀,人以为得大臣体。 富言者,蒙正客也。一日白曰:“儿子十许岁,欲令入书院,事廷评、太祝。”蒙正许之。及见,惊曰:“此 儿他日名位与吾相似,而勋业远过于吾。”言之子,即弼也。后弼两入相,亦以司徒致仕..。其知人类如此。 许国之命甫下而卒,年六十八。赠中书令,谥曰文穆。 (节选自《宋史•吕蒙正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隋唐数十年中/四征辽碣/人不堪命/炀帝全军陷没/太宗自运/土木攻城/如此卒无所济/且治国之要在 内修/政事则远人来归/自致安静 B.隋唐数十年中/四征辽碣/人不堪命/炀帝全军陷没/太宗自运土木攻城/如此卒无所济/且治国之要/在 内修政事/则远人来归/自致安静 C.隋唐数十年中/四征辽碣/人不堪命/场帝全军陷没/太宗自运/土木攻城/如此卒无所济/且治国之要/在 内修政事/则远人来归/自致安静 D.隋唐数十年中/四征辽碣/人不堪命/炀帝全军陷没/太宗自运土木攻城/如此卒无所济/且治国之要在内 修政/事则远人来归/自致安静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起居郎,古代官职,掌管记录皇帝日常言行与国家大事,这些记录以备后人修史之用。 B.灯夕,中国传统节日,因旧俗于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夜张灯游乐,故元宵节又称为“灯夕”。 C.乘舆,旧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也可泛指皇帝用的器物,文中借指帝王。 D.致仕,官员正常退体,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又称“致政“乞骸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吕蒙正仁爱宽厚,重情重义。他与母亲曾被父亲赶出家门,但在其做官后仍把父亲接来奉养;他贡献 家财来资助营建奉熙陵,先帝下葬时,他伏地痛哭不已。 B.吕蒙正胸怀大量,克己奉公。吕蒙正入朝为官,有朝臣出言不逊侮辱他,他置之不理;他主动打破宰 相之子授以高官的惯例,让儿子位列九品。 C.吕蒙正反对战争,重视民生。他认为发动战争会增加百姓的苦难而于国家无益,又言说统治者不能仅 注意社会上层的繁华而忽视底层百姓的疾苦。 D.吕蒙正重视人才,善于识人。他多次向朝廷举荐同一人出使朔方,这个人最终不辱使命;他认为富弼 长大后必将成就大业,后富弼果然两次拜相。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上曰:“朕比来征讨,盖为民除暴,苟好功黩武,则天下之人熸亡尽矣。” (2)上尝欲遣人使朔方,谕中书选才而可责以事者,蒙正退以名上,上不许。 14. 吕蒙正为什么制止同僚询问“朝士”的姓名?请简要说明。(3 分) 第 7 页 共 8 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16 题。 赴京留别乡书① 高启 几向江头买去船,自嗟行计日留连。 风流已遂明诗志,岁月空惊壮士年。 捧檄敢期囊颖出②,着鞭肯向驿程先。 东华叨列仙班入,五色云中观九天。 【注】①明洪武元年,诗人受召入京任翰林编修,修《元史》,此诗为离开家乡时所作。②《史记•平原 君虞卿列传》中,毛遂自荐说:“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几向”“留连”写出诗人即将远离故乡,内心充满不舍与眷念。 B.“空惊”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惋惜和自身功业无成的感慨。 C.尾联运用浪漫主义的写法,描绘出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 D.整首诗情感基调前后一致,语句伟丽,浓墨画描,语言雄浑刚健。 16.诗的颈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主应选拔有才能的人,听取好的意见的两句是:“_______, _______。” (2)李密在《陈情表》中运用白描手法直陈其事,“_______,_______”两句把自己的形只影单、孤 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3)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宋兵两次抗金,描绘了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作为来源于民间的艺术形式,相声始终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反映了群众生活中的情 趣与喜怒哀乐。它与众不同的艺术体系的生成与定型,更是与整个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美学追求不可分割。 相声是雅俗共赏....的艺术。“于嬉笑诙谐之处,包含绝大文章”,方能称得上佳品。流传至今的数百段传统相 声中,不乏精品 ,① 是几代相声艺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反观当下的一些相声作品,似乎少了些相声本应 有的精气神儿。究其原因 ,② 一方面,( )——以为只要不怯场,敢张口,穿上大褂就是说相 声的了,而相关知识储备与艺术修养都不重要。另一方面,对于传统相声与相声传统缺乏足够的辨析能力, 水到渠成....地将规矩、行话等当作不可或缺....的相声传统,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相声传统的深层认知。殊不知, 相声看似简略实则高妙的漫话聊天方式 ,③ 嬉笑怒骂婉而多讽的审美追求以及对世态人情的深度描摹等, 无不是中华文化精神传统的独特呈现,是民族喜剧意识的浓缩与释放。因此,今天的从业者一定要多一些对 传统相声之精华的钻研与领悟 ,④ 厚积薄发....,并始终保持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向生活要笑声。 第 8 页 共 8 页 18.文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雅俗共赏 B.水到渠成 C.不可或缺 D.厚积薄发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相声的门槛似乎降低了,给当下的年轻人造成了一种错觉 B.当下的年轻人认为相声的门槛似乎降低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觉 C.当下的年轻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相声的门槛似乎降低了 D.相声给当下的年轻人造成了一种错觉,相声的门槛似乎降低了 20.文中画横线的逗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① B.② C.③ D.④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 分) ①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零售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② “互联网+零售”的自助售货行业进入了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发展。③日前,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开展的自助 售货行业调查结果显示,④过去 5年,我国自助售货行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速约 50%以上。⑤2019 年我国自 助售货设备保有量达到 65.5 万台,比上年增长 26.6%,⑥行业企业数量持续增多,自助售货设备不断创新, 生产规模、设备保有量持续增长;⑦更多快速消费品企业积极布局自助售货渠道,不断拓展新的经营模式与 应用场景。⑧自助售货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80 个字。(5分) 新华社北京 2020 年 7 月 30 日电:继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器“希望”号 20 日在日本升空,中国首次自 主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 23 日被送入穹宇,美国航天局“毅力”号火星车也于 30 日踏上征程。 如果一切顺利,“希望”号、“天问一号”和“毅力”号三个火星探测器均将于 2021 年 2 月抵达火星轨道。 虽然任务、特点各不相同,但三国探测器正在人类探索太阳系的征程中共同创造历史。每个地球“使者”都 是开拓者,它们不仅会增进我们对宇宙的了解,也将拓展整个人类的太空探索事业。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年画作为一项古老而传统的民间艺术,长期以来一直是普通百姓家中的装饰品,表达着民众过上美好生 活、祈求平安顺遂的愿望。以前家家户户都张贴的年画,前些年在逐渐淡出民众的视野后,开始以“奢侈爱 好”的形象回归。一张一米见方的年画值多少钱?华北某地的一位传承人给出的价格是两万元。该传承人说, 他现在的主要生计来源就是画“高档年画”,根据客户提供的内容素材进行创作。至于价格亲民的“普通年 画”,他现在基本不做了,为“百姓家里都不贴了,没人买了”。 对于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正值学校开展“传承非遗之美 增强文化自信”系列活动,请围绕 年画从普通百姓家的装饰品到“奢侈爱好”这一现象,谈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写一篇发言 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