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一)课内文言基础知识(共3道小题,每题3分,共9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 秦伯说, 与郑人盟 C. 失其所与,不知 D.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2.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 于是项伯复夜去。‎ B.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 C.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D.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愿大王稍假借之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本题共3小题,12分)‎ 云和梯田 张抗抗 ‎ 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倏然甩出一角空地。人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 ‎ 阳光迎面扑来,俯视崇头镇外的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露天体育馆。若是早几个时辰,此处可见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 此时,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依山就势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一层层沉降,通往山洼里黑瓦白墙的小村落;一层层升高,则通往山顶的云端去了。‎ 远眺层层梯田,犹如面对着一座盘旋陡立的天梯。‎ ‎ 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箜箜作响,犹如节律均匀的弹拨乐。山水自上而下流入,即使是再小的田池,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便自动流向下一层的田畔,有如大江大河里一级级的“梯级电站”。田畔蓄满水后,一畦畦平展展、亮汪汪得晃眼,似有神灵夜半在山上置放了无数面镜子。天亮之后,整座山谷成了一个镜子创意博览会——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一面一面无数面镜子,顺着山坡,妥妥帖帖地铺展开去。田埂上刚发芽的青草,一圈圈一道道,为镜子镶上了翠绿的镜框。镜面朝天,映出蓝天里朵朵浮荡的白云……‎ ‎ 尚未到开犁节,几头水牛悠然在田间啃着嫩草,田畔里盛满明晃晃的清水。这个时节,梯田是透明而宁静的,给人遐想的空间。水孕万物,水气氤氲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梯田四季,如同幻象一般浮现:梯田在湿润的微风中苏醒,一簇簇一行行低矮茁壮的水稻秧,齐刷刷地摇曳,绿茸茸油汪汪,在秧苗底部的空隙里,闪过荧荧的波光,银水绿影——那是水灵灵的春梯田。‎ 春梯田,是一轴淡淡的水墨画。‎ 梯田的夏季从绿色中来。由嫩绿而碧绿再墨绿……浓浓的绿、重重的绿,绿得绵密绿得厚重,犹如一针针一线线的刺绣,扎透了梯田的每一层泥土,直到把整座山谷织成绿色的绒毯。‎ 夏梯田,是一帧精美绝伦的绣品。‎ 秋季稻熟时,饱满的稻穗洒下遍地碎金,一座金山谷、满山金池塘。一层络黄一层褐黄一层澄黄,稻浪的金色涟漪从山脚一波波升上山顶,又从山顶一波波往下流淌……那是金色的秋梯田。‎ 秋梯田,是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 ‎ 落雪了。梯田在飘飞的雪花中欣然更衣换妆。白雪覆盖了层层田畔,厚重或是蓬松,一畦白色又一畦白色。雪后初晴,云和梯田披上了宽大的银色缎袍,瞬时有了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度。‎ ‎ 那是云和梯田最令人激动、最美的时刻——‎ 梯田的平面上,一层层落满了白雪,而每一级梯田的侧面土墙,则是一道道背风少雪的立面。梯级落差若是高些,土地的黑色或深褐色便明显浓重,自然而然地甩出了一条条层次分明的黑色弧线。满山的梯田在纯净的白雪映衬下,所有蜿蜒起伏的曲线骤然凸显。那阡陌纵横婀娜多姿的线条,如此洒脱流畅、随心所欲,似行云流水亦如空谷传扬的无声旋律,浅唱低吟…… ‎ 冬梯田,是一幅轮廓分明、庄严冷峻的黑白木刻。‎ ‎ 梯田之神奇美妙,在于一年四季变幻着炫示着迥然相异的色彩与风景。梯田之魅力,更在于它并非自然奇观,而是农耕文明积淀千年的人文极品。那一刻,脑中跳出一句俗语: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 ‎ 相传,云和梯田已有千年历史。由闽北迁徙浙南的畲族山民,是云和梯田最早的垦殖者。“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田地最为宝贵。聪明勤劳的农人先祖,用锄头镰刀和汗水,伐去山上的灌木与荆棘,挖去乱石拣尽杂砾,在高低起落的坡地上,经年累月日复一日,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一小片一小片的田地。或宽或窄的梯田,一长条一小块,不规则地依山势上下伸展。最小的梯田田畔,被称为“巴掌田”,即便春种一兜稻秧、秋收一把稻谷,也不会轻易放弃。历经千百年实践,先人积累了垦种梯田的丰富经验。无论何样贫瘠陡峭的山地,但凡人迹所至之处,就有了人造的梯田。梯田以水田、树木、竹林调节气候,保持四季的气温与湿度,建立起一个自我循环的生态环境,具有固化山体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之功。‎ ‎ 曾有疑问:水往低处流,而梯田逐级升高。古代无水泵,水梯田之水,从何而来?‎ ‎ 云和人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 水有多高,梯田就有多高。‎ ‎ 恍然,凡是适合开垦梯田的山地,山上必有水源:泉眼溪流、林木蓄水、雾气雨水……农人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修堤筑埂,通过水笕沟渠,将水流引入梯级田畔。自古以来,垦种梯田的人家,多有“刻木定水”的民约,根据每块田的面积,协商分配各家所需水量。进入21世纪的现代社会,梯田用水则有了更为合理、科学的调配机制。‎ ‎ 水是梯田的生命之源。水梯田是用水养出来的。‎ ‎ 梯田自成一体的耕作方式,梯田独创的灌溉系统,为中国及东亚的稻作文化,增添了灿烂的一笔。‎ ‎ 回望云和梯田,田埂棱角分明,梯级层次清晰,如同一部刻录着中国千年农耕文明成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体史册。‎ ‎ 在这个以“移动”为时尚的时代,尚有一种“不可移动”的物体——“梯田”,默默守望着人类共同的家园。‎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或大或小或长或短”“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这两句话词语间不加标点,使语气连贯,给读者以目不暇接之感。‎ B. 作者在云和梯田饱览了四季变换之景,故能将梯田描写得具体生动,富于美感。‎ C. 在山区建成的云和水梯田,是人力征服大自然的产物,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改天换地的气魄与艰苦奋斗的精神。‎ D. 文章通过对云和梯田的优美描写,突出表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反映出作者对农耕生活的向往。‎ ‎5. 文章最后一段,“梯田”加上引号有什么作用?谈谈你对该段的理解。( 4分)‎ ‎6. 结合全文内容,简述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 春节临近,烟花爆竹摆上了各地的零售摊点,随之而来的,则是“今年放不放鞭炮”的大讨论。‎ ‎ 昨天,首都文明办发出倡议书,号召市民绿色环保、文明出行,留住“北京蓝”。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民意调查显示,受访人群82.9%表示今年春节期间不打算燃放烟花爆竹,比去年同期上升6.4个百分点。按照规定,如果在春节期间遇到空气重污染橙色以上预警,北京市将全面禁放烟花爆竹,98.3%的受访者表示会严格遵守。昨天,法晚记者从新浪微博等多渠道随机截取的1.8万余条网络留言显示,近四成网友不想燃放烟花爆竹是出于保护空气环境考虑,另外,有近一半的网友建议各地组织一次集中燃放,既安全又环保。‎ ‎(节选自2017年1月25日《法制晚报》)‎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的长期肆虐,人们对蓝天白云的迫切渴求,呼吁不放烟花爆竹的民声已经越来越强烈。首都文明办顺势而为,发出倡议,语言亲和平易,感情真诚友善,可谓顺应民心之举。相对于此前河南“禁炮令"的朝令夕改,高明了太多。‎ 穹顶之下,雾霾肆虐,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也少有人是彻底的无辜者。人类存在于城市之中,每个人都在排放碳,每辆车都会排放PM2.5,每个家庭都在使用和消耗能源。通过自身行为的克制,为环保尽一份力,应该成为每一位有识之士的自觉行动。然而,自觉行动是一码事儿,强制限制是另一码事儿,春节期间的“禁炮令"不是不能出台,是确需充分的民意支持、经过充分商讨,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方可实施。在此之前,引导工作就非常有价值。‎ ‎(节选自2017年1月25日《每日新报》)‎ 材料三:‎ ‎ 给“鞭炮热”降降温确有必要。除了不安全的因素外,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略。最近几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普遍偏差,一级二级预警天数显著增多。而燃放烟花爆竹,往往会对本来就很差的空气质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出台禁放、限放烟花爆竹措施,确实大有必要。‎ ‎ 烟花爆竹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这个无可厚非。尽管烟花爆竹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我们亦不能一棍子将其打死。过年嘛,人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庆祝方式。但前提是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不能为了个人利益去铤而走险,做出违法的举动,到头来只会是害人害已。而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积极寻求新的、更安全、更环保、不扰民的过年方式,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说,确有必要给当前的“鞭炮热”降降温了。‎ ‎(节选自2017年1月25日“东北新闻网”)‎ 材料四:‎ ‎ 近年来,各地对于春节烟花爆竹的管理从限放到禁放,体现的是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而普通民众从对禁止放炮规则的抵制到主动遵守,也说明大家环保意识在增强,人人都希望过一个祥和绿色的健康年。电子鞭炮作为年货“新宠"持续走俏,就是环保宣传、民众自省的最佳佐证。‎ ‎ 事实上,“年味儿”并不等于“炮味儿”,传统的中国年有丰富的年俗,少了鞭炮,还有祭灶、除尘、写春联、挂年画、贴窗花、蒸年糕、包饺子、守岁、拜年、舞狮子、耍龙灯、逛花市、赏灯会等,这些方式都会使年更有味道。‎ ‎ 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承担责任,自觉放弃燃放爆竹,为改变公共环境尽一份力,形成了政府提醒、百姓配合的社会管理新局面。它的价值将远超春节不放爆竹本身。‎ ‎(节选自2017年1月25日《法制晚报》)‎ ‎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材料一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首都文明办发出绿色环保、文明出行倡议书,二是众多网友参与“今年放不放鞭炮”的讨论。‎ B. 材料二认为春节“禁炮令”并不单是政府的工作,政府的规定要得到民众的认可,要交由民众充分商讨,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 C. 材料三分析了给鞭炮热降温的原因:一是烟花爆竹存在安全隐患,二是近几年京津冀等地空气质量差,一级二级预警天数增加。‎ D.‎ ‎ 材料四介绍政府对春节烟花爆竹管理变化和民众对禁止放炮规则的态度变化,说明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和百姓的环保意识增强。‎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 材料一中记者从微博中获取信息说明当前的媒体很注重网络,对网友的观点、态度很重视,同时也侧面表现了目前我国网络的发达。‎ B. 材料一用具体的数字说话,如“上升6.4个百分点”说明认识烟花爆竹危害的人数增加,“98.3%”说明受访者对政府政策的执行力强等。‎ C. 材料二用首都文明办的倡议书顺应民心以及河南朝令夕改的“禁炮令”的对比说明“禁炮令”政策不能随心而为,要注意地域特点。‎ D. 材料三在讨论“禁炮令”时考虑问题全面,注重多方面的分析,比如第二段也从民众有权选择自己的过年方式的角度进行细致分析。‎ E. 材料四是议论文体,分析了“环保宣传、民众自省"在“禁炮令”中的作用,同时从民俗的角度讨论“年味儿”并不等于“炮味儿”的理由等。‎ ‎9. 有的民众对“禁炮令”有抵触情绪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本说说你的看法。(6分)‎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异平,除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增邑并前四百户。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入侍医药。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节选自《陈书》)‎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B.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C.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D.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 “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 “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 “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子高性情恭敬谨慎。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既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 B. 子高聪明机警,全力帮助文帝。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 C. 子高忠心耿耿。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其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败走。‎ D. 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被平定后,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等职。‎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共10分)‎ ‎(1)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 ‎(2)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 ‎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11分)‎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 春夜别友人(其二)‎ 陈子昂 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注】①紫塞:原指长城,其土紫色。这里泛指北方边塞。‎ ‎②大臣书:《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即位,征求天下才士,东方朔便上书自荐,自称可以当“天子大臣”。‎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一、二句对仗工整,选用“紫塞”“白云”“明月”等意象,渲染与友人离别时的凄清氛围。‎ B. 三、四句采用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芳樽夜”是送别宴席上美酒芬芳、温馨热闹的场面。‎ C. 五、六句寓情于景,花瓣挂满清凉露珠,檐边露水滴沥的描写,透露了抒情主人公的心情。‎ D. 七、八句作者临行时表明心意,化用了典故,既委婉含蓄,又暗示了当时压抑的政治环境。‎ E. 本诗语言畅达优美,诗篇虽略带感伤色彩,但基调高昂明快,并不给人以低徊悲抑的感受。‎ ‎15.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六)16. 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5分)‎ ‎(1)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关心国家命运,感慨万千,表现诗人雄心壮志的诗句是:怅寥廓,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沁园春 长沙》)‎ ‎(2) 《再别康桥》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 ‎(3)易水送别时,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 ‎(七)语言文字运用(共5小题,共20分)‎ ‎1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A.‎ ‎ 《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选登的美文佳作,都具有积极向上的主题,因而文笔清新自然,又充满思辨色彩,受到读者欢迎。‎ B. 为亿万炎黄子孙和海外同胞所瞩目的桥山黄帝陵公祭活动,已经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盛典。‎ C.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自身所担负的使命,这对于教育工作者以及许多家长来说,也常常感到很棘手。‎ D. 总投资超过400亿元的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陕西段高速铁路建设工程已正式开工,工程竣工后两地之间的交通将更加快捷便利。‎ ‎18.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做大民生“蛋糕”,党员干部责无旁贷。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即要多做打基础的利长远的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上来。‎ B. 这项决议的产生,将决定欧元区的经济繁荣程度,甚至会决定欧元区能否否极泰来。‎ C. 苏轼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一生经历了多次起起落落,但他面对厄运,始终能够安之若素,并在诗、词、散文、书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D. 施工方占道施工影响交通,一民警赶到现场叫停,但施工方从容不迫继续施工,直到5名交警赶到强行制止,该路段才恢复畅通。 ‎ ‎19.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 您的舞蹈跳得真棒,本年度最佳舞蹈演员评选,您一定可以忝列其中!‎ B. 我的鼎力相助使你获得比赛的成功,所以你送我的礼物我也就笑纳了!‎ C. 尊敬的张老师,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光临寒舍,我深感荣幸!‎ D. 请你留步吧,这件事很重要,我还要继续考虑一下,过段时间再赐教!‎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②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③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21. 下面是微信公众号的工作原理,请把这个思路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包括标点符号)。 (6分)‎ ‎ (八)作文(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四季有春夏秋冬,人生有酸甜苦辣。我们总是在品味人生滋味中懂得了人生,不断成长。请以“滋味”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选好观察角度,找准立足点,写出真情实感。(2)选取一个主要事件,综合运用表现手法,体现人生某一方面的滋味,写成一篇记叙文。(3)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答案 ‎1.A 2. C【解析】试题分析:例句为名词作状语,此句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3. C 4. A ‎ 5. ①引号有强调、突出的作用。加上引号以后梯田就不仅是一种具体事物,更是一种象征。 ②“移动”是现代文明的代表,“梯田”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 ‎6. ①依山就势,形状各异②四季变换,色彩纷呈,景象迥异③山水与耕地完美交融,体现中国农人的智慧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千年农耕文明成果。‎ ‎【解析】‎ ‎4. 试题分析:B “饱览了四季变换之景”错误。C “是人力征服大自然的产物”错误。D “对农耕生活的向往”错误。‎ ‎5. 试题分析:“引号”一般是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此题可以从这个角度作答。另外理解句段的意思应抓住关键词。‎ ‎6. 试题分析:题目要求简述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要整体把握文本,找出主要讲了梯田的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也就是梯田“魅力”之所在。然后从对应答题区间找出重要词句,加以梳理整合。作答本题时可重点从梯田大致情形(如第3段“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不规则地蜿蜒开去”,第5段“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等句,交代云和梯田依山就势,形状各异)、四季变换(第8~17段,梯田春夏秋冬四季变换,色彩纷呈,景象各异,美不胜收)、山水与耕地的关系(如第18~25段,中国农人聪明勤劳,用最基本的工具一点点打造梯田,使山水与耕地完美交融)、人与自然的关系(后9段,“梯田以水田、树木、竹林……保护水土之功”“梯田自成一体的耕作方式……增添了灿烂的一笔”“‘梯田’,默默守望着人类共同的家园”等句则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中国千年农耕文明的成果)四个方面去概括。‎ ‎7. B 8. BC ‎ ‎9. ①传统民俗使然。鞭炮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是我国流传已久的民俗,认为“年味儿”就是“炮味儿"。②认为燃放鞭炮是安全的。鞭炮具有不安全因素,无论制作、运输还是燃放,都有危险伴随,但有些民众忽视了这些不安全因素。③对燃放鞭炮造成的环境污染理解不够。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严重,有些民众没有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减少环境污染的一分子的道理,认为燃放鞭炮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解析】‎ ‎7. 试题分析:B项,“要得到民众的认可,要交由民众充分商讨"错误,原文有“确需充分的民意支持、经过充分商讨,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意思是政府的“禁炮令"能出台的条件是要经过这三个阶段,并不是说交由民众充分商讨。‎ ‎8. 试题分析:B 项,“受访者对政府政策的执行力强”错误,这些数据说明绝大多数受访者认可首都文明办的倡议。C项,“要注意地域特点"于文无据。[来源:学+科+网]‎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根据材料三内容:“烟花爆竹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不安全的因素。;对环境的污染”结合题干找出有抵触情绪的原因。‎ 点睛:对于筛选信息题,考生应认真审题,从题干中找到筛选的依据和方向,比如本题问 “有的民众对“禁炮令”有抵触情绪的原因有哪些”,解答时要分析抵触的原因,从文本材料三中分析概括。‎ ‎10. A 11. A 12. B ‎ ‎13. (1)等到成年后,(子高)渐渐熟习了骑射之术,(处事)很有胆识决断,希望成为将帅。待到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 ‎(2)等到平定了王琳,子高所统率的士兵更多了,依附于他的将士,子高都尽力加以选拔进用,文帝也都加以任用。‎ ‎【解析】‎ ‎10. 试题分析: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11. 试题分析:“总角”指的是未成年时梳的发髻,不分男女。‎ 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总角”指的是未成年时梳的发髻,不分男女。‎ ‎12. 试题分析:“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是文帝曾经做的梦,并不是事实。‎ ‎13.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稍”“决”“平”“益”“论”“任”的翻译。‎ 参考译文:‎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门第低微。侯景之乱时,子高寄居于京师。侯景之乱被平定后,文帝出京镇守吴兴,子高当时十六岁,在小时候他就容貌美丽,看上去像个妇人一般。他在淮渚想要搭军队作战的车子还乡,文帝见了,问他说:“你能侍奉我吗?”子高同意了。子高原名蛮子,文帝为他更名为子高。(子高)生性恭敬谨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常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文帝性子急,子高总能领悟其意旨。等到成年后,(子高)渐渐熟习了骑射之术,(处事)很有胆识决断,希望成为将帅。待到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文帝十分宠爱他,不曾让他离开身边。文帝曾经梦见骑马登山,道路险恶,几乎要坠下山去,子高推扶他而使他得以继续攀登。‎ 文帝讨伐张彪时,沈泰等人率先投降,文帝占据了州城,周文育镇守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乘夜回军偷袭城池,文帝从北门逃出,事变发生在昏暗的黄昏,军队非常混乱,周文育也不知文帝在哪里,只有子高在文帝身边。文帝便派子高从乱军中前往见周文育,子高在昏暗中复命应答,又赶去慰劳众军。文帝稍稍集合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之引入文育军营中。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的部将申缙又来投降,张彪便逃跑到松山,浙东平定。文帝于是将手下大部分的兵马配给子高,子高也轻视钱财,礼贤下士,归附他的人很多。‎ 文帝即位,任命他为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子高)为文招县子,封邑三百户。王琳到栅口时,子高在台内值班。等到平定了王琳,子高所统率的士兵更多了,依附于他的将士,子高都尽力加以选拔进用,文帝也都加以任用。天嘉二年,升为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等到征讨留异时,子高随侯安都驻扎在桃支岭岩下。当时子高兵强马壮,装备精良,另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头上的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被平定后,(子高)任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人从临川征讨晋安,子高从安泉岭出发与他们在建安会师,在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之乱被平定后,凭借功绩升任通直散骑常侍,晋爵为伯,增加的邑户连同之前的封邑共四百户。六年,被征为右卫将军,回到京师,镇守领军府。文帝病重,(子高)入内侍奉医药。废帝即位,子高晋升为散骑常侍,仍任右卫将军,移营驻扎在新安寺。‎ ‎14. AD 15. ①与朋友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第四句直接写到“离忧怅有余”,五、六句渲染离别时凄清寂静的环境来表达离别的悲伤.②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诗歌七、八句诗人向友人坦露心胸,表明自己此行是向朝廷上书论政,倾吐自己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宏大理想。‎ ‎【解析】‎ ‎14. 试题分析:A项“凄清的氛围”错,这里是一种想象,且表现出一种空明自然的景致.D项“暗示了当时压抑的政治环境”错,此处无中生有。‎ ‎15.‎ ‎ 试题分析:这首诗写宴会上的情景,诗人向友人坦露心胸,表明自己此行是向朝廷上书论政,倾吐自己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宏大理想。‎ 点睛:鉴赏作者的情感要做好下列几步,(1)借助创作背景,探求创作动机,把握诗人内在情感;(2)了解诗歌语言,琢磨诗歌中的形象,领会景物所蕴涵的作者的感情;(3)抓住诗歌结构,剖析诗歌画面,把握作者感情变化。‎ ‎16. (1)问苍茫大地 (2)软泥上的青荇 (3)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4)风萧萧兮易水寒 (5)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7. D ‎【解析】试题分析:A.不合逻辑,“因而”前后强加因果,将“因而”改为“而且”; B.不合逻辑,“炎黄子孙”与“海外同胞”并列不当,有包含关系,去掉“和海外同胞”; C.偷换主语,“也常常感到很棘手”的主语由前面的“这”偷换成了“教育工作者以及许多家长”,将“也常常感到很棘手”改为“也是一件很棘手的事”。‎ ‎18.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中,A.责无旁贷: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多用以指自己应当的不可推卸的事。使用正确;B.否极泰来: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使用正确;C.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使用正确;D.从容不迫:指不慌不忙,沉着镇定,句中指施工方对民警的叫停置之不理,应改为“无动于衷”。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做这类题,除了理解成语的意思外,还应该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着重结合语境来分析,既要考虑成语的基本义,也要结合上下文考虑其感情色彩、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和与上下文的搭配等,还要注意排除法的运用。‎ ‎19.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语言是否得体。主要是谦辞与敬辞的运用。学生首先要知道常见的谦辞与敬辞有哪些,然后辨别选项中的谦辞敬辞是什么,最后再看句子本身是针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A项“忝列”,意思是有愧于排列在其中,为谦辞,而对象是“您”,运用不当;B“鼎力相助”是尽全力帮助,为敬辞,是感谢别人,“笑纳”,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本句中两个词正好用反 D“赐教”敬词,表示请求对方给予指教,文中用于指自己,错误。C项“光临”是敬辞,用于指“张老师”恰当。故选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答案】 (1)①什么叫文化 (2)②但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 (3) ③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 ‎【解析】第①道横线应填的是个问句,其下文讲“文化就是”,可知此处应填的是问句“什么叫文化”。第②道横线应填的也是个问句,其上文讲的是“素质”,下文讲的是“得”之处。因此此处应紧承上文填入“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之类的问句。第②道横线应根据第①道横线的上文,可知此处应填入“好素质的得之处”。第③道横线结合文段开头和①②道横线,不难知道这里应填入“读书”之类的语句。‎ ‎21. 【答案】微信用户向腾讯服务器发送信息,你的服务器接收腾讯服务器POST数据,再输出数据,由腾讯抓取,最后微信用户接收到你的服务器通过腾讯服务器发送的返回信息。‎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语一定要简洁、连贯、准确。回答此题注意题目要求,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组织时注意箭头的指向,由“微信用户”到“腾讯服务器”再到“你的服务器”,然后再返回。 ‎ ‎22. 【答案】人 生 四 味 人生拥有形状吗?不,人生应是无形的,它横亘于童谣白发间,如光明笼罩世界。但若要寻找承载它的容器,最合适的定是瓦罐,和人生一样质朴然而易碎。‎ 人生拥有味道吗?不,人生本是无味的。生死悲喜,爱别离、怨憎会,五味陈杂在大地上堆叠。但若要品尝味道,该又是何种滋味呢?‎ ‎——或许如咖啡般醇苦,那是托尔金悲剧式的魔幻美。希腊神话的浪漫,北欧传说的人性,瓦格纳歌剧的恢宏,莎士比亚语言的瑰丽和欧洲古典建筑的不朽光芒,共同创造?史诗般的罗曼司——《指环王》。托尔金看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人性的贪婪和对自然的毁灭,将它们涂上了魔幻的金漆。但我们仍能尝到一种醇苦和苦后的回味。正如他笔下的人间,饱受蹂躏的土上,脆弱的人类是不死的,战火硝烟仍不掩爱的光芒。那是源于一位真正作家的大悲悯的灵魂和一颗怀着希望的心。‎ ‎——或许如酒的浓烈辛辣,那是八大山人冷眼世事后的放纵。“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如此,八大山内亦如是。他的画没有灵峰秀山、轻舟剪水、燕舞莺歌,有的只是奇石怪树,枯荷败藕,间或点缀些丑鸟丑鱼。这些鸟和鱼以丑寄身于世,以同样一双冷眼,在天地初的静默里做一个旁观者。酒的浓烈,是洞明世事后的无奈和聊以慰藉吧。‎ ‎——或许如茶的清香,那是杜甫历经大喜大悲后的参悟。哪怕寄身孤舟,哪怕颠沛流离,只要一盏香茗、一壶紫砂,高低缓就,冲泡的轻烟氤氲的成熟与睿智。时间带得走歌者,带不走歌声。那个在羁旅途中面对江阔云低的天地喊出“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的老人已成一抔黄土,但漱齿犹香触舌犹烫的诗句仍在。一如黄生曾评:自在草野,心忧社禝,乾坤之大,此腐儒能有几人。‎ ‎——或许如清水,不是无味,而是醇苦、浓烈、清香之后的淡然,若白石老人笔下的水墨。淡墨晕染的清荷小石,淋漓出一份紫陌红尘外的幽远超然,游戏其中的小虾鱼蟹,透出暮年的身份证气童真。只有一颗清水般澄明的心,将繁芜溶解,将喧嚣沉淀,才成就一番彻悟后的生命之泉。‎ 人生的滋味,应是可触、可看、可品的。所以你需要一双柔软的手,一双智慧的眼和一颗感动的心。让生命如空白的羊皮卷,因等待一段被抒写的情节而无限舒伸着,在人生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滋味。‎ ‎【解析】试题分析:这则材料使用了辛弃疾的词,引出“滋味”这个话题。并有相应的提示,“我们总是在品味人生滋味中懂得了人生,不断成长。”可见写作的“滋味”并不是饭菜的滋味,而是成长体验。题目要求是写记叙文。这样学生应该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典型的事件进行记叙,以突出在这次事件中自己品味到的或甜或酸的滋味,自己的成长经历,成长感悟。具体学生可以写读书的滋味、亲情的滋味、苦难的滋味等。‎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