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必修3 2-5《杜甫诗三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人教版必修3 2-5《杜甫诗三首》

第5课 杜甫诗三首 ‎ ‎ 一、实词 ‎1.一词多义 ‎①语 ‎②哀 ‎③独 ‎④向 点拨 ①名词,这里指音乐/名词,言语/动词,说话/名词,谚语,俗语/动词,读yù,告诉,相告 ②悲哀/怜悯,同情/哀叹,惋惜/痛哭 ③形容词,单独/名词,老而无子者/副词,仅,只有 ④介词,对着/介词,朝向/介词,接近/连词,假如/副词,刚才 ‎2.古今异义 ‎①画图省识春风面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万里悲秋常作客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去紫台连朔漠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百年多病独登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艰难苦恨繁霜鬓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①“省”古义:曾经。今义:醒悟、探望、检查自己,或“节省、减去”。②古义:远离故乡。今义:一万里的距离。③古义:离开。今义:表示行为的趋向。④古义:指晚年。今义:指人的一生,也指多年或很长时期。⑤古义:遗憾。今义:仇视、怨恨。‎ ‎3.词类活用 ‎①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①使动用法,使草木凋落衰败。②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落下,飘坠。‎ 二、名句积累 ‎1.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2.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三、课文理解 ‎《秋兴八首》(其一)‎ ‎1.诗人的感情在首联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点拨 诗人的感情借助景物得以烘托出来。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萧森,使诗人自然联想到自己功业无成、无人重用的寂寥一生,而如今漂泊沦落,转徙他乡,又是何等哀伤。所以说,首联的景物描写寄寓了诗人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2.怎样理解“丛菊两开他日泪”?‎ 点拨 对这句话的理解素有争议。一是“丛菊两开”的“两开”具体所指是什么?一种说法为杜甫在夔州两见菊开。考察杜甫的行踪,他出川的当年曾在云安(今重庆云阳)度过了一个秋天,写《秋兴八首》时已到夔州,再历秋景。“两开”还应该从出川算起较准确,故一般认为这首诗作于到夔州的当年。二是“他日”作何解?不同于课本注释的另一种解释为:“他日”即“来日”也。诗意为:“丛菊两开”,徒作来日回忆之泪耳,即“而今乐事他年泪”之意,清人钱谦益就是持这种观点,他在《钱注杜诗》中评道:“丛菊两开,储别泪于他日;孤舟一系,僦归心于故园。”解“他日”为“向日”(从前)或“来日”在训诂上都有根据,于诗意也各有所长,很难分出高下来。‎ ‎《咏怀古迹》(其三)‎ ‎3.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写她的怨恨,而是写的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目的何在?‎ 点拨 “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即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描绘这样一幅图画,是为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登高》‎ ‎4.公元767年的重阳节,杜甫在夔州独自登高,写下了即景抒怀的七言律诗《登高》。请谈谈诗人登高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触发的思考与感慨。‎ 点拨 前两联写所见所闻。首联写近景,有六种景物:无生命的景物,写了夔州的急风、秋天的高爽、清白色的渚和沙; 有生命的景物,写了猿的哀啸、鸟的盘旋。颔联写远景,写了飘落的无边落叶,流不尽的滚滚东去的长江。“无边”“不尽”写出了雄阔的气势,“萧萧”“滚滚”使人联想到草木摇落之声、长江汹涌之状。在文学作品中,秋天、落叶、‎ 9‎ 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和对死亡的焦虑。诗人面对苍凉肃杀的秋景,感慨韶光易逝,英雄难再!‎ ‎5.《登高》中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为千古名句,试分析其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点拨 此联从大处着笔,境界壮阔,融视觉、听觉于一个画面。‎ 写秋天肃穆肃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落木萧萧”引起诗人“悲秋”之感,“长江滚滚”引起诗人对身世的感慨。“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 一、中心主旨 ‎《秋兴八首》(其一)‎ 本诗是《秋兴八首》的第一首,为八诗之总领,因秋起兴,触景伤情,思绪缠绵,断而复续,总写秋兴所感。首联直点秋景。开始就呈现出秋风萧瑟冷落凄清的悲凉景色。颔联紧承首联对秋景作更进一层渲染,以飞动、壮阔的笔触抒写诗人忧郁的情怀,使情景交融,创造了一个新的动人意境。颈联承颔联一转,江间承峡,塞上承山,菊开山间,舟系江边,这四句错综相映;而江间塞上,状其悲愁,丛菊孤舟,写其凄凉。尾联转入秋思,处处寄寓客居他乡之感和思念家乡之情,写出诗人思念故园、心怀家国的迫切心情。总之,本诗抒发的是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咏怀古迹》(其三)‎ 这首诗叙述王昭君之怨恨,也反映了诗人的怨恨。全诗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实现的,诗人借咏王昭君的事迹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登高》‎ 这首诗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日长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伤时叹己的情怀。诗人面对苍凉恢廓的秋景,想到自己流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情,诗人备尝穷困潦倒之苦,忧国忧民,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 二、写作特色 ‎《秋兴八首》(其一)‎ ‎1.循环往复的抒情方式。‎ 这首诗从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四处砧声打断。这中间有从夔州到长安,又从长安回到夔州的往复。‎ ‎2.情景的和谐统一。‎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波浪汹涌,仿佛天也翻动;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接下。两句诗把峡谷的深秋、诗人个人身世以及国家丧乱都包括在里面。这样既掌握景物的特点,又把自己人生经验中最深刻的感情融合进去,用最有概括力的语言表现出来,景物就有了生命,而诗人企图表达的感情也就有所附丽。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语简而意繁,心情苦闷而意境开阔。‎ ‎《咏怀古迹》(其三)‎ ‎1.寓爱憎怨恨于形象之中。‎ 这首诗借王昭君的故事,从形象入笔,全写王昭君,没有一句议论,但诗人的爱憎全在其中。王昭君的怨恨,暗寓了诗人才能受屈、流落飘零之愤。诗风含蓄委婉而又慷慨悲歌,‎ 9‎ 极有韵致;感情深厚,转折跌宕,峥嵘多姿,是杜诗七律中的优秀诗作。‎ ‎2.创造出了“有我之境”。‎ 诗人在咏怀古迹时,用的是“古人即我,我即古人”的手法,把自己完全融入诗中,诗人悲明妃出塞与自悲“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同样,诗人叹明妃绝色遭弃与自叹“古来材大难为用”也同样,真是水乳交融,似水中着盐,浑然无迹。可以说诗中的明妃就是诗人自己,诗人自己就像当年的明妃。吟咏时诗人并非隔岸观火,或作壁上观,而是亲赴火场,身临其境,故感慨格外深切,意蕴分外深邃,情意特别真挚,余韵尤其深长,令后人读之击节赞赏,拍案叫绝,唏嘘叹惋,以至泣下,绝非一般客观评判者之所能及也。‎ ‎《登高》‎ ‎1.行文富于变化,意境开阔。‎ 本诗在写法上注意前后的变化。首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虽也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但却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颈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抱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之情,便跃然纸上,使主题更为鲜明,意境更为开阔。‎ ‎2.沉郁顿挫,含蓄深沉。‎ ‎“沉郁”主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像这首诗将诗人万里漂泊、身体多病、客居异乡、孤独无靠的悲伤心情一起倾泻出来。“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这首诗不仅语言雄健有力,而且做到前后相对,句中自对,更显得节奏铿锵,富有音乐美感。‎ 三、结构图解 秋兴八首(其一)‎ 情景交融 咏怀古迹(其三)‎ 登 高 悲秋 四、古今对译 秋兴八首(其一)‎ 9‎ 咏怀古迹(其三)‎ 登 高 9‎ ‎(45分钟,90分)‎ 一、基础知识(17分,1~4题,每小题3分,第5题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凋伤(diāo)   塞上(sài)‎ ‎ 渚清(zhǔ) 孤舟一系 (xì)‎ B.青冢 (zhǒnɡ) 万壑 (hè)‎ ‎ 暮砧(zhēn) 拈轻怕重(zhān)‎ C.潦倒(liáo) 省识(xǐnɡ)‎ ‎ 朔漠(shuò) 溯流而上(shuò)‎ D.处处(chù) 处置(chǔ)‎ ‎ 江间(jiān) 挑拨离间(jiān)‎ 答案 A 解析 B项“拈”读niān。C项“溯”读sù。D项挑拨离“间”读jiàn。‎ ‎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白帝城高急暮砧 砧:捣衣石 B.一去紫台连朔漠 朔漠:北方的沙漠 C.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一百年 D.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极 答案 C 解析 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百年多病独登台     B.万里悲秋常作客 C.人事音书漫寂寥 D.分明怨恨曲中论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词的古今异义。A项“百年”本指一生,这里指晚年。B项“万里”,这里指远离故乡。C项“人事”指交游;这三个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都不同。解答此题要结合诗意。A、B两项出自《登高》,C项出自杜甫《阁夜》,D项出自《咏怀古迹》。‎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D项均为介词,表比较,“比”。A项副词,单独/副词,难道;B项介词,对着/副词,将近;C项副词,还/连词,尚且。‎ ‎5.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 ‎(2)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载琵琶作胡语,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案 (1)江间波浪兼天涌 (2)环珮空归夜月魂 (3)分明怨恨曲中论 (4)‎ 9‎ 渚清沙白鸟飞回 (5)无边落木萧萧下 二、文本阅读(1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6~7题。(6分)‎ 秋兴八首(其一)‎ 杜 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 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6.前人曾说这首诗是情景“和谐统一的典范”,你是否同意此说?请结合诗中的某一句来进行鉴赏。(3分)‎ 答案 示例:同意。如“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无论天上地下还是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翻腾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变异无常和动荡不安的前途。(对景物进行合理的分析,并能表达诗人的情感。)‎ ‎7.简要赏析本诗的艺术特色。(3分)‎ 答案 诗中用字处处对仗而双关,“波浪”“风云”“两开”“一系”“催”“急”等,有情有景,有声有色,忽近忽远,忽高忽低,犹如巫峡之水,时而盘旋回落,时而奔腾向前,与杜甫自己的澎湃思潮汇合在一起,诗意十分缠绵感人。‎ 阅读《咏怀古迹(其三)》,回答8~9题。(7分)‎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8.“环珮空归夜月魂”中的“空”如何理解?(3分)‎ 答案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9.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4分)‎ 答案 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作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 三、课堂延伸(18分)‎ 阅读杜甫的《江汉》,完成10~11题。(9分)‎ 江 汉 9‎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0.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4分)‎ 答案 颔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又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孤独寂寞。颈联中用“落日”比喻自己已是黄昏暮年,“秋风”则是实写眼前景物,与上句“落日”相对,虚实相生。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路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11.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5分)‎ 答案 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有志向,希望为国效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诗中“思归客”“腐儒”“片云”“落日”“不必取长途”等词句,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3题。(9分)‎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2.本诗颔联历来为人所歌咏,这两句寄寓了诗人什么感情?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悟,也有人认为是“以乐写哀”,你认为呢?试分析。(4分)‎ 答案 颔联采用了“以乐写哀”的手法,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13.有人说《旅游书怀》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典范,试简析。(5分)‎ 答案 诗歌前四句写旅夜之景:细草、孤舟、星、野、月、江等。蕴含着作者的孤寂、自觉渺小、颠连无告之情;后四句写“书怀”却即景自况,人似沙鸥,飘零无依,情中藏景,从而达到“情景相生,互藏其宅”。‎ 四、语言运用(12分)‎ ‎14.请把杜甫的《绝句》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成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不少于80字)(4分)‎ 迟日[注]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迟日:春日。‎ 答案 初春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百花竞放,徐徐的春风不时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 ‎15.请以诗人的名字为开头,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可增删个别词语)(4分)‎ 杜甫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因为牵挂,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令人荡气回肠;“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9‎ ‎,李清照将多少人的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 答案 杜甫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将牵挂吟唱得令人荡气回肠;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将多少人的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 ‎16.许多俗语和名言警句,如果变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产生另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理解。请依照示例,写出你对下面名句的不同看法,要求通顺、合理。(4分)(任选2句)‎ 示例 名句:无欲则刚 另一种看法:无论是走仕途,还是做生意,还是钻研学问,欲望往往是一种助推器;没有强烈的进取欲望,休想成什么大器。‎ ‎(1)喜怒不形于色 另一种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另一种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另一种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把真实想法埋在心底,一对身体不好,二人家会说你城府太深,工于心计,所以我宁可把喜怒写在脸上。(2)前边就是死胡同了,就要无路可走了,还在把别人的批语当耳边风,有你吃亏的那一天。(3)自己不喜欢的,就以为别人也不乐意;自己喜欢的,不问别人愿意与否就强加给别人,这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吗?‎ 五、随堂练笔(30分)‎ ‎17.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各有所长,各有千秋。学过课文以后,你是喜欢李白的浪漫手法呢,还是欣赏杜甫的现实主义?把你的认识写成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 答案 略。‎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