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2)

‎2020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崇义里滞雨 李 贺 落漠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①古帘暗,湿景传签筹②。‎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注】 ①南宫:尚书省,诗中指尚书省中主管官员选投的吏部。②签筹:古代报时用的竹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诗歌以“谁家子”引出,仿佛是自问之语,实则包含着诗人极度的忧愤。‎ B.诗人虽处于人生壮年,但由于长期漂泊,思乡之愁已使自己头发花白。‎ C.“瘦马”以下四句由直接抒情转入景物描写,笔触细致,紧扣题目“滞雨”行笔。‎ D.遥望南宫,旧帘一片昏暗,只听到更筹声从雨中传来,虚实结合,意境幽静冷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B.“思乡之愁已使自己头发花白”不正确,诗中说的是“梦泣生白头”,意思是诗人梦见自己满头白发,不禁暗自悲泣,并不是诗人真的已经满头白发了。故此题答案为B。‎ ‎2.该诗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诗人客居他乡,心中满怀忧愤,枕着剑匣入眠,在梦中驰骋沙场,实现了封侯之愿。②寄托着诗人投笔从戎、立功封侯的渴望和对远离家乡、遭遇人生坎坷的忧愤。‎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含意的分析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结合诗人身世、追求和诗歌的写作背景来分析。首先解说句子含意,“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意思是诗人满怀忧愁,枕着剑匣入眠,梦中实现了封侯的愿望。然后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忧”,表明诗人内心充满忧愤之情;“客”,表明诗人此时客居他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枕剑匣”“封侯”则表明诗人有投笔从戎的愿望,并且希望能够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梦”却表明,诗人的愿望只能在梦里实现,再结合上文分析,可知表达出诗人对人生坎坷的愤懑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浣溪沙·洞庭①‎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②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 ①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傍晚沿湘江入洞庭湖所作。②缬:有花纹的纺织品。‎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 A.“行尽潇湘到洞庭”,词人的前一段路程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语言简练之至。“到洞庭”三字则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B.“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写洞庭湖全景恰到好处。不写湖之大如何,只说四围广阔,远处峰青,则规模可见,气象可想。‎ C.“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的景象。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 D.“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这两句写词人停船后泛览湖景所见,虽然视觉观察的角度未发生变化,却显示出另一番情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D项,“虽然视觉观察的角度未发生变化”错误。这两句词的观察角度,一为远视一为近观,发生了变化。故选D。‎ ‎2.整首词在写景方面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作简要分析。(要求至少答出两种)(6分)‎ ‎【答案】 ①动静结合。全词既有对“楚天”“峰青”“旗梢”“晚波”等的静态描写,也有对“白鱼”的动态描写。②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红蓼”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色彩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需要找出词中写景的句子,然后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是静,“白鱼双尾玉刀明”,写出鱼跃出水面的动态,以动衬静;“玉刀”运用了比喻修辞,写出了鱼尾的形和色,“白”和“红”,色彩鲜明,形成对比。‎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杜 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①。‎ 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②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注】 ①一阳生:指冬至日。②姜被:后汉姜肱与兄弟友爱,常共被而眠。‎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第一句写作者客居他乡恰逢京使,为能捎信给弟弟而感到欣喜。‎ B.第三句写作者冬至日思家忧国之情更为强烈,借酒消愁愁更愁。‎ C.第五句用“姜被”典故,含蓄地表达作者对弟弟的思念和关爱。‎ D.作品感情真挚,联想丰富,语言深婉,格调高雅,富有生活气息。‎ ‎【解析】 B项,“忧国之情”错,诗人借酒所解之忧是对兄弟的思念,诗中没有体现忧国之情。‎ ‎2.尾联“疑”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6分)‎ ‎【答案】 ①“疑”是“疑惑、怀疑”的意思。“疑”字把诗人在客居之地的所闻所感与弟弟在京城生活的情景关联起来,拓展了诗的意境;②“疑”字自然流露出对弟弟近况的焦虑与担忧,语浅情深,真切感人;③“疑”字回扣颔联的“忆”,笔触从往事转向难以确知的当下,章法更显圆紧,也更有余韵。(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疑”是动词,是“疑惑、怀疑”的意思,动作发出者是作者,而此时他正在思念远方的兄弟,自己所在之地可能都下了雪,那远在京城的弟弟恐怕更冷吧。由“忆”及“疑”,由“疑”及“忆”,在时间上把冬至与往昔联系起来,空间上把客居之地与弟弟所在之地联系了起来,情感上用担忧与挂念将自己和兄弟联系了起来。所以可以从营造的意境、表达的情感、结构上的前后呼应等方面作答。)‎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 听郑羽人弹琴 ‎【唐】李中 仙乡景已清,仙子启琴声。‎ 秋月空山寂,淳风一夜生。‎ 莎间虫罢响,松顶鹤初惊。‎ 因感浮华世,谁怜太古情。‎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羽人”,就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飞仙,诗中“仙乡”“仙子”两词照应了诗的题目。‎ B.秋天的夜晚,明月照在山中,山林一片寂静,诗人听仙人弹琴,淳古之风油然而生。‎ C.诗中选取的“琴声”“秋月”“松鹤”等意象,同尾联的“浮华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弹琴人特殊的身份,独特的意境,以及浮华的现实,催生了诗人昔盛今衰的幽怨之情。‎ ‎【解析】 “昔盛今衰的幽怨之情”理解错误。“因感浮华世,谁怜太古情”,表达作者追寻“淳古之风”的感情。‎ ‎2. 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 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一幅秋夜草间寒虫不鸣、松顶鹤惊欲飞的清幽画面。(2分)侧面烘托了琴声的美妙,(2分)为抒发思古之情做了铺垫。(2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 观 书 于 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 A.首联可以看出诗人手不释卷,酷爱读书。以“故人”喻“书卷”,喻体新巧;“多情”“相亲”又用拟人手法,体现诗人对读书的喜爱。‎ B.颔联运用夸张的手法,“三千”与“一点”构成鲜明对比,“直下”意在体现读书时速度之快,“全无”体现用心之专,心无旁骛。‎ C.尾联以“寻芳客”与“我”对比,表明闭门读书之乐胜于四处游玩,“金鞍玉勒”的物质富贵远不如拥书而读的精神富有。‎ D.本诗体现了诗人以书为友、勤于读书、高雅不俗的人生志趣,语言朴素直白,直抒胸臆,虽有用典,但浅近易懂。‎ ‎【解析】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B项,“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句意为: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胸中再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全无’体现用心之专,心无旁骛”错误,此句意在体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身心愉悦和巨大收获。故选B。‎ ‎2.本诗抒写了诗人的读书之乐,于谦认为读书有哪些乐趣?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6分)‎ ‎【答案】 ①读书给人一种亲切感。书如故友知音,晨昏不弃,忧乐相随。②读书可以荡涤心胸。自己沉醉于书海之中,陶然忘机,内心洁净无尘。③读书可以让自己增长新知。书如源头活水,不断更新着、丰富着自己的知识。让自己的世界不是一时新,而是时时新。④读书可以让自己放松身心,自得其乐。结尾诗人感叹,什么样的风光、游乐都比不上读书之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地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本诗首联通过“似故人”和“每相亲”写出了对书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拥有它的陪伴,亲切而温暖;颔联通过“直下三千字”和“全无一点尘”写出了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读书可以荡涤心胸,表达了因读书而感受到的快乐和舒畅;颈联运用典故,写出了读书可以增长新知,让自己变得更丰富;尾联通过“寻芳客”和“别有春”‎ ‎,写出了读书带来的快乐,就如同欣赏美景一样让自己放松、轻快。‎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