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中语文第3单元练案16兰亭集序新人教版必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秋高中语文第3单元练案16兰亭集序新人教版必修

练案 16 兰亭集序(2) 本练案共 2 页,满分 40 分,时间 40 分钟。 一、根据提示默写原文语句。(5 分,每空 1 分) 导学号 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两句来批评:__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齐彭殇为妄作__。 2.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 容:__或取诸怀抱__,__悟言一室之内__;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3.《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 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__况修短随化__,终期于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6 分) 导学号 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 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 不下楼者三年。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大父送 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 父辄欷歔。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大父泣曰: “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藨蔉②尚不敢不勤。”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乃拈 “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 阳和子其不死矣!” 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鹤鸣山,昼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经 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 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 且尽矣。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 公曰:“亟取若笑资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易经》以大父拟元,龚 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 乙未,成进士,授清江令,调广昌,僚寀多名下士。贞父黄先生善谑弄,易大父为纨袴 子。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鞫.之。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 吾将以困张广昌。”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贞父歙 然张口,称:“奇才!奇才!”遂与大父定交,称莫逆。满六载,考卓异第一。 (选自张岱《家传》,有删节) 【注】 ①文恭:张元汴,号阳和,谥文恭,张汝霖的父亲,张岱的曾祖父。 ②藨蓘: 耕耘。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B ) A.不事.文墨久矣 事:从事 B.病.目眚 病:疲惫 C.詈.不佳 詈:责骂 D.令五县会鞫.之 鞫:审讯 【解析】 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查其是否同语境 吻合。B 项的“病”一词多义,其本义是指不健康的现象。该选项把它解释为“疲惫”,而 “目眚”是眼睛害病之意,若将此解释代入原文,则文理不通,故选 B 为正确答案。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 A.张汝霖早年虽博览群书,但在科举方面并不顺利,直至他父亲去世都没有考取功名。 B.邓文洁公听信别人的传言,认为张汝霖已难以造就,后通过当面测试才改变了看法。 C.张汝霖参加科考时差点因老教谕的昏聩而名落孙山,幸赖主考官的慧眼才榜上有名。 D.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张汝霖下笔千言,精准断案,黄称赞他为奇才。 【解析】 “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说法有误,黄贞父准备用这个案件来 难倒张广昌(称张汝霖的官职)。据此可知该项错误。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5 分) 译文:你就算了,回去后教育儿子读书,希望能保住先人的事业。 (2)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5 分) 译文: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 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 【解析】 首先要根据文本中该句子的上下文认真揣摩句子大意,然后找准句中的关键 词语进行翻译。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 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文从字顺。题中第(1)句中的“已” 是“结束、完结”之意,这里可译为“完了、算了”;“还”是回家之意;“以”作连词, 表目的;“期”是希望之意;“坠”是“损害、毁掉、堕落”之意;“先业”即先辈的事业。 第(2)句中的“经书题”即“以经书中的考题”;“相商”即商量;“文立就”即文章立马 就写好了;“言及者”指谈到此(指考题)的人。 【参考译文】 我祖父的名字叫张汝霖,号叫雨若,从小就喜欢学习古文,博览群书。小时候他不愿意 临摹书法家的书法,因此字写得很丑,因而在去官衙考试时,总是不能被录取。于是就用粮 食买了个上太学的资格读书,在其中待了二十年。我曾祖父去世后,家境一天天困难。我祖 父在家中龙光楼读书,去掉下楼的梯子,用吊车将食物送上楼去,曾经三年没有下楼。江西 邓文洁先生到越地来悼念我曾祖父,曾祖父坟旁的树都已经长大了,邓先生抚摸着树枝泪流 满面,哭啼着离开。曾祖父送他到邮亭,邓文洁对祖父很不高兴,原来是他听信了别人说的 坏话,说我的祖父近日开了一家酒店,好久都没有写文章了,所以看见我祖父就连声叹气。 那天邓文洁要走了,回头对祖父说:“你算了,回去后教育儿子读书吧,希望你能保住你先 人的事业。”祖父哭着说:“我的命运不好,只是耕种而没有收获啊,但是耕耘还是不敢不 勤奋的。”邓文洁说:“有这种情形吗?我将要当面考考你。”就顺手拈取了“六十而耳顺” 这个题目让祖父写文章,祖父提笔就写,文不加点,一挥而就。邓文洁又惊又喜,鼓掌说: “你的文章应当在社会上出名,岂止是在考场上考取功名?你父亲大概还没死吧!” 甲午年正月初一,祖父就到了南都,在鹤鸣山读书,一直到深夜都还手不释卷,因而害 了眼病,在考试院静坐了三个月。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 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进入考场后,时间还没到 中午,就完成了文章。他的答卷落到了一个老教谕的手中。这位老教谕把他所选取的文章上 呈给大主考李九我先生,李先生看了大骂这位老教谕,命令他重选送上来,送上来又不是好 的文章,以致送了三四次,试卷差不多快要送完了。老教谕气愤地哭泣着,李九我先生翻检 试卷少了七份,询问老教谕,老教谕说:“这七份试卷文理极其不通,我把它们留下来作为 笑料罢了。”李先生说:“赶快把这些你认为是笑料的试卷拿来!”李先生一见我祖父的文 章,鼓掌称赞很妙,把卷子重新用红笔批阅一遍。关于《易经》,打算把祖父的文章作为第 一名,龚三益第二,其余的五篇全部放置在高等。 乙未年,祖父考为进士,被授以清江县令,又被调到广昌,僚属大多是有名的人。黄贞 父先生喜欢开玩笑戏弄人,认为我祖父是纨绔子弟而看不起他。刚好巡抚布置一件疑难案件, 让五个县的县令会同审理。黄贞父对同事们说:“按照惯例这个案件应该交给我办,我不接 受,大家也不要接受,我准备用这个案件来难倒张广昌。”我祖父知道他的心意,就并没有 一再推辞,拿起笔写了好几千字,判断案子就像很有经验的老年官吏。黄贞父吃惊地张开嘴, 称赞祖父是“奇才!奇才!”黄贞父就决定同我祖父建立朋友关系,并成为莫逆之交。祖父 做官满了六年,每次考察评比都是第一名。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19 分) 导学号 兰亭记 [唐]何延之 至贞观中,太宗以德政之.暇,锐志玩书,临写右军真草书帖,购募.备尽,唯未得《兰亭》。 寻讨此书,知在辩才之.所。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曰:“臣闻监察御史萧翼者,梁元帝之.曾孙, 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太宗遂诏见翼。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 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 翼遂改冠微服..,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过辩才院,止于门前。辩才遥见翼,乃问曰: “何处檀越?”翼乃就前礼拜,云:“弟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 寒温既毕,语议便合。 遂经旬朔..,翼示师梁元帝自画《职贡图》,师嗟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 门,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又幼来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辩才欣然曰:“明日来,可把 此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以示辩才。辩才熟详之.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贫道有一 真迹,颇亦殊常。”翼曰:“何帖?”辩才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 迹岂在?必是响拓【注】伪作耳。”辩才曰:“禅师在日保惜,临亡之时,亲付于吾。”师自 于屋梁上槛内出之。 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梁槛上,并萧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辩才时年八 十余,每日于窗下临学数遍,其老而笃好也如此。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辩 才出赴灵汜桥南严迁家斋,翼遂私来房前,谓弟子曰:“翼遗却帛子在床上。”童子即为开 门,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便赴永安驿。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 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以。及师来,见御史..乃是房中萧生 也。萧翼报云:“奉敕遣来取《兰亭》。《兰亭》今得矣,故唤师来取别。”辩才闻语,身便 绝倒,良久始苏。 翼即驰驿而发,至都奏御,太宗大悦。 (选自《法书要录》,有删改) 【注】 响拓:古代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 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A.购募.备尽,唯未得《兰亭》 募:招募 B.负.才艺,多权谋 负:有 C.弟子又幼来耽.玩 耽:潜心 D.更不复安.于梁槛上 安:放,藏 【解析】 募:征集。 8.下列对文中个别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仆射,官名。秦始置。汉成帝时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位仅次尚书令。唐宋以 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元废。 B.微服,通常指帝王、官吏等外出时为不暴露身份而换穿便服。 C.旬朔,十日为一旬;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为朔。旬朔指十天或一个月,亦泛指时日。 D.御史,官名。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皆有御史,掌文书及记事。秦置御史大夫,有弹劾 纠察之权。汉以后,御史专司纠弹。 【解析】 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为晦。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唐太宗非常喜欢临摹王羲之的真书、草书的法帖,一心想得到《兰亭》帖,所以接 受了房玄龄的推荐,让萧翼前去办理此事。 B.唐太宗答应了萧翼提出的条件,并让萧翼乔装打扮,混入寺内,接近辩才禅师并逐 步取得他的信任。 C.辩才十分喜爱书法艺术,所以一眼就看出萧翼的二王法帖虽是真迹,却不是上品, 远比不上《兰亭》帖。 D.萧翼借辩才禅师外出的机会取走《兰亭》帖,后来禅师得知萧翼是朝廷御史并已拿 走了《兰亭》帖,一下子惊倒在地,很久才苏醒。 【解析】 “并让萧翼乔装打扮,混入寺内”错,从“臣请私行诣彼”“翼遂改冠微服” 可知,并非唐太宗让萧翼乔装打扮混入寺内。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 译文:如果公开前去讨要,从道理上讲是不能够获得的。我请求私下到他那里,但必须 要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各种法帖几件。 (2)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 知所以。 译文:萧翼于是拿出圣旨,把情况详细告诉了驿站工作人员。驿站工作人员差人叫辩才 来。辩才仍在严迁家,没有回到寺庙,突然就被人追赶呼喊,不知其中缘故。 【参考译文】 贞观年间,唐太宗在实行仁德之政的闲暇,一心一意赏玩书法,临摹王羲之真书、草书 的法帖,购置征集得十分完备,唯独没有得到《兰亭》帖。寻找打听这本法帖,得知在辩才 禅师的住所。尚书右仆射房玄龄上奏说:“我听说监察御史萧翼,是梁元帝的曾孙,有才艺, 多计谋,可以去办这件事,一定能成功。”太宗于是下诏召见萧翼。萧翼回答道:“如果公 开前去讨要,从道理上讲是不能够获得的。我请求私下到他那里,但必须要有王羲之、王献 之父子的各种法帖几件。”太宗依他说的给了他。 萧翼就改换帽子穿上平民的服装,傍晚时走进寺庙,在巡廊里观看壁画,路过辩才的院 子,停在门前。辩才在远处看见萧翼,就问道:“施主是哪里来的?”萧翼就上前行礼叩拜, 道:“弟子是北方人,带有一些蚕种来卖,游历寺中恣意观看,有幸遇到禅师。”寒暄过后, 言谈议论能说到一起。 于是没过多长的时间,萧翼拿出自己效仿梁元帝画的《职贡图》给辩才禅师看,辩才禅 师赞赏不已,于是论及书画。萧翼说:“弟子的先人,都继承二王的楷书法帖,弟子自幼潜 心研究,现在也有几帖随身带着。”辩才高兴地说:“明日来,可以带到这里欣赏。”萧翼 如期前往,拿出二王法帖给辩才看。辩才仔细观看法帖,说:“这倒是真迹,但不是最好的。 我有一真迹,很是不同寻常。”萧翼说:“什么帖?”辩才说:“《兰亭》帖。”萧翼假装 笑笑说:“几经混乱,真迹怎能还存在呢?肯定是响拓伪造的。”辩才说:“我师父在世时 保护爱惜,临终之际,才亲手交给我。”辩才自己从屋梁上的暗槛内取出《兰亭》帖。 自给萧翼看后,辩才禅师就不再把《兰亭》帖藏于暗槛,而是和萧翼拿的二王法帖放在 一起,并且借来留下放在桌上。辩才当时八十多岁,每天在窗下临摹学习数遍,可见他老了 还如此爱好书法。从此,萧翼往来多次以后,童子和徒弟们不再猜疑他。后来有一天,辩才 出去到灵汜桥南严迁家做法事,萧翼就私自来到房前,对辩才的徒弟说:“我把手绢丢在床 上了。”童子就马上为他开门。萧翼从案上取过《兰亭》帖以及御府中的二王法帖,急忙赶 到永安驿。萧翼于是拿出圣旨,把情况详细告诉了驿站工作人员。驿站工作人员差人叫辩才 来。辩才仍在严迁家,没有回到寺庙,突然就被人追赶呼喊,不知其中缘故。等到他来,见 到御史竟是萧翼。萧翼告诉他说:“奉圣旨来取《兰亭》帖,现在已经拿到了,所以叫你来 告别。”辩才听到这句话,一下子便惊倒在地上,过了好久才醒过来。 萧翼于是乘坐驿车出发,到京都上奏皇帝,太宗大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