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毕业班4月份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毕业班4月份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2019年永安三中高三毕业班四月月考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如《孔乙己》。《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伙计,他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世相没有多少明确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观念,但孔乙己的穷酸、迂腐、落魄、善良和痛苦,以及这个世界对社会“苦人儿”的态度,都在他的带有童真的眼光和心灵中被不动声色甚至朦朦胧胧地折射出来。读者自然会伴随着叙述人,开始以一种超然的、调侃的态度对待孔乙己,说不定还会“附和着笑”。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往往能产生比正面的、直接的引导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最终必然会使读者从表面的“误导”中走出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感受到社会的不平以及建立在不平和矛盾基础上的人心的“冷漠”,从而以内省的态度思考自己与悲剧故事的关系和应负的道德责任。‎ 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大多以充沛情感、激越语调和明确的思想倾向性构成直接作用于读者的力量,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则是借助叙述者的超然的或近乎“无言”的存在,把作家自身的心理经验经由完全中立的叙述间接转移到读者的灵魂波动中。无论“内部”或“外部”,第一人称“我”的“当事人”和“在场者”的身份,使小说这种虚构的形式具有了极大的艺术真实性。‎ ‎    (摘编自姜振昌《<呐喊><彷徨>:中国小说叙事方式的深层嬗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优点是便于展现社会生活,自由地刻画人物形象,能统揽全局。‎ B.小说叙述者扮演的不是无所不知的角色,而是与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所知有限,这符合限制叙述原则。‎ C.《狂人日记》虚构了一个“迫害狂”的形象,“狂人”向读者叙述了一个他体验到的“吃人”的世界。‎ D.在作者看来,小说叙述者的叙述口吻越是轻松、平静,就越能给小说带来更大的戏剧张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狂人日记》和《孔乙己》为例,论述了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的区别。‎ B.文章是在明确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举例论证,论述了鲁迅作品对中国旧小说的突破和改造。‎ C.文章重点论证了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即用第一人称叙述赋予作品“真情实感”,消解了小说的虚构性。‎ D.文章的开头两段和结尾部分对概念进行了具体阐释,以突出第一人称限制叙述在小说中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让小说中的叙事者所知有限,才能充分调动读者去体会文学故事所表现的社会现实。‎ B.鲁迅创作小说,把叙述的任务统统交给“我”这个第一人称,“我”实则是作者抨击社会的代言人。‎ C.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更容易在故事中激发矛盾冲突,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D.第一人称叙述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都会使虚构的故事具有艺术的真实性,让读者受到触动。‎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市的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己在中国健康诞生。贺建奎介绍,基因编辑手术是在受精卵时期,把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用5微米的细针注射到还处于单细胞的受精卵里。采用“Crisper/cas9”基因编辑技术能够精确定位并修改基因,而这对双胞胎的CCR5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免疫Hive病毒。贺建奎说:“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摘编自互联网)‎ 材料二:‎ ‎2018年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组王皓毅研完员应邀解释了基田编辑婴儿的若干技术问题。基因编辑技术确实有应用于人体的先例,有一些甚至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这些都是针对人类体细胞的基因编辑。基因编辑用于体细胞和生殖系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对人类配子和早期胚胎的任何基因修饰都有可能遗传到下一代,进而从某个个体流入整个人类基因库中,具有巨大的技术风险和伦理争议,因此这方面的临床操作一直是国际国内学术界公认的禁区。‎ 王皓毅关注的一点是,贺建奎目前并未声称有任何技术上的突破和改变。假设他使用的就是目前已经建立的受精卵基因编辑技术,就一定会面临目前困扰整个学界的技术难题。首先是“嵌合”问题。采用目前的基因编辑工具,很可能不光在一细胞期起作用,还有可能在二细胞期、四细胞期等阶段发挥作用,那这样形成的婴儿就有可能存在基固型的“嵌合”。正常人只拥有来自父本和母本的两种基因型,而“嵌合体”婴儿可能掘有三四种或更多种基因型。这会对两个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很难预测的。其次是“脱靶”问题。目前基因编辑的技术水平无法保证100%的成功率和特异性,在修改目标基因时,有一定几率“误伤”其他基因,而这种现象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脱靶虽然不是必然发生的,但也很难完全杜绝。它的发生几率与基因位点、细胞类型、基因编辑工具浓度等都有关系。目前的技术手段也往往难以确认基因编辑中产生的全部脱靶突变。‎ ‎(摘编自《两个中国女孩,全人类的难题一一解读“露娜姐妹“面临的风险》)‎ 材料三:‎ 我们对贺建奎的做法给人类可能造成的后果表示极度担忧,对其严重违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科学伦理的不负责任行为予以严厉谴责。我们一贯主张,与基因编辑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必须严格在固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必须接受科学伦理的盟管和约束;反时任何人、任何单位、任何组织以任何形式在技术不完善、风险不可控、违反科学伦理规范的情况下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类胚胎操作及临床应用。‎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我们还没有对可遗传基因编辑程序的安全性或健康影响有足够的了解。当务之急是要采取行动支持安全研究。促进公众辩论,并且实施适当监管。我们建议,任何基因编辑干预措施的使用应该遵循两项首要原则:它们必须旨在确保和符合未来后代的福祉,并且不能加剧社会的劣势、歧视或分裂。‎ ‎——纳菲尔德委员会(NuffieldColmslie)‎ 报道称这两个孩子的父亲携带Hive病毒。如果报道属实,也没有依据遗传学来阻挡HIV传染给婴儿的理由。如果父亲是H1V阳性,但正在进行有效的抗逆转录痛毒治疗,那幺基于之前的研究,由他向伴侣传播病毒的可能性为零,因此不可能通过遗传途径感染他的孩子。如果母亲是Hive阴性,或者是感染了艾滋病痛毒,但正在进行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那么也不会有母婴传播H1V病毒的风险。‎ ‎——帝国理工学院Halve和传染病教授sarahfidler 治疗时象的自由和知情同意是基本伦理准则。胚胎本身不能够做出知情同意。况且CRISPR/Cas9不完全可靠,可能对肢体和精神造成种种影响,并且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更严重的是,这是在打开用基因强化获得理想特质的通路。‎ ‎——帝国理工学院教授R01ertWIIlStol3‎ 如果未来科学取得进展,将脱靶突变降低到可接受且准确可测量的水平,那么可以考虑在适当的保障和彻底的伦理审查基础上进行首次人体实验,但只能在一种类型的胚胎上——那些具有致命灾难性遗传突变的、肯定会死亡的人。基因编辑可能会挽救这个群体的生命;而对于目前的婴儿来说,这只能带来生命危险。‎ ‎——牛津大学教授JuliannSavulSCLI ‎(摘编自互联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贺建奎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精确地修改了双胞胎的CCR5基因,从而使她们获得了对HIV病毒的天然免疫。‎ B. 目前的基因编辑工具可能会使双胞胎存在三四种或更多种基因型的“嵌合”,很难预测这会对两个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 C. 国际国内科学界都支持与基因编辑相关的合法的科学研究工作。但都认为此项研究必须接受科学伦理的监管和约柬。‎ D. 基因编辑技术的使用应该致力于确保和符合未来后代的福祉,如在尽可能减少风险的前提下挽救患致命疾病的生命等。‎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无法保证在修改目标基因时不“脱靶”,也无法确认双胞胎的基因编辑是否“脱靶”。‎ B. 由于基因编辑的“嵌合”与“l脱靶”等难题,双胞胎未来出现的任何健康问题,都可能与基因编辑相关。‎ C.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和遗传学的观点来看,双胞胎是冒着极高的基因编辑风险去规避并不高的感染Halve的风险。‎ D. 如果未来的科技可降低并监测“脱靶突变”就可以在具有致命遗传突变的人体体细胞内做基因编辑。‎ ‎6. 在以上三则材料中,科学界普遍反对基因编辑婴儿的原因是什么?请分条归纳。(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百鸟朝凤(节选)‎ 肖江虹 晒花节刚过,土庄又热闹了。人们槐花串似的往焦三爷的院子里跑,扛凳子搬桌子的,遇上闲逛的路人,就有人招呼:“焦三爷传声了!”路上的人一听,一睁眼就怒放了,随即融入队伍。往焦三爷的院里迤逦而来。‎ 土庄人等这个盛况的日子已经很久了。‎ 无双镇的唢呐班每一代都有一个班主,上一代班主把位置腾给下一代是有仪式的,这个仪式叫“传声”,不传别的,就传那首无双镇只有少数人有耳福听到过的《百鸟朝凤》。接受传声的弟子从此就可以自立门户,纳徒受益了,而且从此就可以有自己的名号。总之,那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荣耀,他似乎是对一个唢呐艺人人品和艺品最有力的注脚。‎ 这个仪式最吸引人的还不是它的稀有,而是神秘,在仪式开始之前,没有人知道谁是下一代的唢呐王。‎ 人实在太多了,师傅的院子都装不下了,于是屋子周围的树上都满满当当地挂满了人参果。我和我的一班师兄弟坐在院子正中间,两边是我们的亲人,我父母还有两个妹妹都来了;我的师弟蓝玉坐在我的旁边,他的家人也来了,比我的父母还来得早些。‎ 师傅坐在八仙桌后面。他一直在闷着头抽烟,很快,师傅的一张脸就不见了,他的半截身子都赢在一片雾障中,像一个踏云的神人。我竟然生出一些隐约的幻意。‎ 良久,师傅才站起来,四平八稳的杵灭手里的烟袋,对着人群,平伸出双手往下压了压。喧闹的人群瞬间就安静下来。‎ ‎“我快要吹不动了,可咱们这山旮旯不能没有唢呐,干够了,干累了,大家伙儿听一段还能解解乏。所以啊!在咱们这地头唢呐不能断了种。我寻思了好久,该找一个能把唢呐继续吹下去的人了!”师傅咳嗽了两声,停了停,下面又开始有响声了。这个时候我偷偷侧目看了看蓝玉,我发现蓝雨也在偷偷的看我,他的嘴角还淌着一些笑。四目相对,我的脸刷就红了,像是心里某些隐秘的东西被戳穿了似的。蓝玉的脸没有红,他的脑袋抬的更高了,像一只刚刚得胜的大公鸡。我就升起一些不快,想还没见底呢,咋知道水底是不是石头?又想想,我的这班师兄弟里,也只有蓝玉最适合了,他人精灵,天分高,也勤苦。反正最后是他我也不会惊奇的。最后我觉得我那几个师兄也可怜,为什么师傅不全给传了呢?那样就整齐了,人人有份,个个能吹《百鸟朝凤》,焦家班、蓝家班、游家班,还不响亮死啊!‎ 是否又开腔了:“我们吹唢呐的,好算歹算也是一门儿匠活,既然是匠活,就得有把这个活传下去的责任,所以,我今天找的这个人不是看他的唢呐吹的多好,而是他有没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一个把唢呐吹进了骨头缝的人,就是拼了老命都会把这活保住往下传的。”师傅对旁边的师娘点了点头,师娘过来,递给师傅一个黑绸布袋子。师傅接过来,小心翼翼地从里面抽出来一支唢呐。远远地我就感觉到了这支唢呐该有的年龄了,铜碗虽然亮的耀眼,却薄如蝉翼,杆子是老黄木的。‎ ‎“这支唢呐是我的师傅给我的,他已经有五六代人用过了,这只唢呐只能吹奏一个曲子,这个曲子就是《百鸟朝凤》。现在我把它传下去,我也希望我们无双镇的唢呐匠能把它世世代代的传下去。”师傅举着唢呐说。‎ 院子里一点儿声音都没有,我只听见我的师弟蓝玉的喘息声,所有的眼睛都盯着师傅手里的那只唢呐。我相信这一刻的土庄是最肃穆的了,这种肃穆在无声息中更显得黏稠,我最后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了。‎ ‎ 我侧目看了看我的师弟蓝玉,他紧缩着脖子,脑袋花骨朵似的。慢慢地,他的脖子被拉长了,成了一朵盛开的鲜花,花朵儿正期待着雨露的降临,焦虑、渴望在稚嫩的花瓣间涌动着。蓦然,盛开的鲜花枯萎了。几乎就在一眨眼间,正准备迎风怒放的花儿无声地调谢了,花瓣起来了一层死灰,花杆儿也搓短了半截。这朵刚才还生机蓬勃的花儿,转眼间铺满了绝望的颜色。悲伤一下从我的心底涌起来,我的师弟蓝玉迅速的在我的眼睛里枯萎,他的目光慢慢的转向了我。我能看懂他的眼神,有不信、不甘、绝望,当然,还有怨恨,可我看到的怨恨很少,很稀薄,星星点点的。‎ 这时候我父亲在旁边喊我:“你呆了,师傅叫你呢!”‎ 父亲的声音像耍魔术的使用的道具,充满了意外和惊喜。‎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槐花串似的”跑,有人喊“焦三爷传声了”,路人听后“一张脸就怒放了”,首段这些描写巧妙突出了焦三爷“传声”仪式的吸引力。‎ B.小说写蓝玉家人“比我的父母还来得早些”,看似闲笔,实则很有用心,表明我的家人也来的很早,对“我”接掌唢呐班也充满着期待。‎ C.与师弟蓝玉相比,“我”的天分与专注都略有不如,但“我”最终被选为师傅的接班人,小说这样写隐含着作者对“德”“艺”问题的思考。‎ D.师傅家的“院子”是小说中表现人物的舞台,在这里,不同心态不同身份的各色人物汇聚在一起,上演了一出传承传统技艺的民俗好戏。‎ ‎8.小说中说,成为班主是“对一个唢呐艺人人品和艺品最有力的注脚”。作为班主,焦三爷有着怎样的“人品和艺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小说采用“我”的视角写“传声”仪式,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郃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郃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县召署幕门候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后三年,其使者一人拜汉中太守,郃犹为吏,太守奇其隐德,召署户曹史。时大将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郡亦遣使。郃进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太守固遣之,郃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郃遂所在留迟,以观其变。行至扶风,而宪就国自杀,支党悉伏其诛,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郃岁中举孝廉,五迁尚书令,又拜太常。元初四年,代袁敞为司空,数陈得失,有忠臣节。在位四年,坐请托事免。安帝崩,北乡侯立,复为司徒。及北乡侯病,郃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会孙程等事先成,故郃功不显。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将作大匠翟酺上郃“潜图大计,以安社稷”,于是录阴谋之功,封郃涉都侯,辞让不受。年八十余,卒于家。门人上党冯胄独制服,心丧三年,时人异之。‎ ‎(节选自《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上》,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札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B.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C.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D.‎ ‎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博士”是汉代官职,官属祭酒,主教育。掌教育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 B. “五经”指的是《诗》《书》《易》《乐》《春秋》,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 C. 《河》《洛》指《周易》中的“河图”与“洛书”,是华夏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D.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郃通晓“五经”,擅长占卜之术。和帝即位后,派遣两名使者微服到访益州·察考民风。李郃夜观星象,便得知朝廷已派来了使者。‎ B. 李郃审时度势,机智应变。李郃劝太守远离专权骄横的窦宪,建议未被采纳后又自请同行送贺礼,故意延误行程,使太守免遭免官之难。‎ C. 李郃吏能卓著,有忠义气节。元初四年,李郃代替袁敞做司空,多次陈述政事得失,但因其忠臣气节,被奸佞之臣诬陷而被罢免了官职。‎ D. 李郃行事功成不居,淡泊名利。李郃暗中筹谋拥立顺帝,因孙程等人事先成功而功名不显,后经翟酺上书被封为涉都侯,辞让不受。‎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 ‎(2)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鹊桥仙】和范先之送祐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得、离人肠断。‎ 诗书事业,青毡犹在,头上貂蝉会见。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 ‎【注】范先之,作者门人。祐之,作者族弟。更管:哪管。青毡:指家传旧物,典出《晋书·王献之传》。貂蝉:即貂蝉冠,指高官。‎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啼鸦衰柳”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悲凉气氛,为下面写“离人肠断”作了铺垫。‎ B.作者怪罪鸦和柳不管离人之愁,这样的表达无理而妙,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C.“头上貂蝉会见”既表达作者对族弟的希冀和信心,也隐含自己功业无成的遗憾。‎ D.“莫贪”一句叮嘱族弟不要贪于玩乐而虚掷光阴,文字里面满是兄长的殷切关爱。‎ ‎15.这首词上阕“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都写到了什么场景?描写时各是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两句对天空颜色的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 ‎(2)李白诗中以“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虚笔夸张天姥山的高峻,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实虚结合却异曲同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消愁;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语言文字运用(2O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目前我国要真正____________地应对可能发生的超级太阳风暴及其引发的灾害,除了技术准备外,首先要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一个空间天气或空间气象发展战略。在这方面,美国已经走在前面,2017年再次更新了空间天气国家战略,将空间天气灾害纳入国家防灾减灾体系,由美国各部门多机构联合协作,各领域行业专家共同编写预案,在灾难爆发之前制定对策。其次还需要一颗在L1点上“为地球站岗”的卫星。在这第一个烽火台上,美欧的SOHO和ACE卫星为人类立下了____________,而这两颗卫星已经老化,正在退出历史舞台。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科学家就一直在号召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得到国际学界高度认可。目前距上一次超级太阳风暴已经159年了,而造成加拿大魁北克省大停电的太阳风暴也是近30年前的事了,按照目前科学家们关于“超级太阳风暴百年一遇”的说法来粗略计算,____________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样重要的是,社会各界需要对太阳风暴、空间天气灾害有足够的认知。空间天气灾害是“难防御可减缓”的,以当前人类的预警水平,(       ‎ ‎  )。反之,如果我们不知道相关知识,在灾害来临之时就会____________。评估表明,对空间天气灾害的认知不足,将是未来灾害造成损失的重要原因。因此,空间天气知识普及和空间天气监测预警技术、空间天气灾害减缓措施同等重要。‎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行之有效   丰功伟绩   有备无患   措手不及 B. 卓有成效   汗马功劳   未雨绸缪   措手不及 C. 行之有效   汗马功劳   未雨绸缪   手足无措 D. 卓有成效   丰功伟绩   有备无患   手足无措 ‎1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科学家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的类似卫星。‎ B. 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科学家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这种呼声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 C. 我国科学家从本世纪初开始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 D. 我国科学家从本世纪初开始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它被国际学界高度认可。‎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只有我们知道如何应对,才可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 B. 除非我们知道如何应对,否则就难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 C. 因为我们知道如何应对,所以可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 D. 只要我们知道如何应对,就可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 ‎20.下面是一位高中生写的请假条,在语言表达上有五处不得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请假条 王老师:‎ 昨晚我受凉感冒,贵体欠安。作为您的高徒,我本不应该耽误学业,但病情严重,急需到医院诊治。故向您请假,务必批准,不得延误。‎ ‎    学生:小明 ‎    ×年×月×日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示例:康德和黑格尔,著书立说,善思辨敢批判,一代哲人具有鲜明的理性精神。‎ 材料:‎ 爱国精神 科技成就 文学贡献 杜甫 岳飞 苏东坡 张衡 张自忠 钱学森 遭贬谪吟歌赋 战沙场驱敌寇 埋头干创新见 探物究理 保家卫国 感怀时事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中国的伟大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力奋斗创造的。”‎ ‎②“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③“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④“奋斗是艰辛的,奋斗是长期的,奋斗是曲折的。”‎ ‎⑤“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请根据你对以上关于“奋斗”的几句话的思考和感悟,给当下以“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怎么都行,看淡一切”为生活哲学的佛系青年写一封信,文章不少于800字(诗歌除外)。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套作、抄袭。‎ ‎2019年永安三中高三语文四月月考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如《孔乙己》。《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伙计,他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世相没有多少明确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观念,但孔乙己的穷酸、迂腐、落魄、善良和痛苦,以及这个世界对社会“苦人儿”的态度,都在他的带有童真的眼光和心灵中被不动声色甚至朦朦胧胧地折射出来。读者自然会伴随着叙述人,开始以一种超然的、调侃的态度对待孔乙己,说不定还会“附和着笑”。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往往能产生比正面的、直接的引导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最终必然会使读者从表面的“误导”中走出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感受到社会的不平以及建立在不平和矛盾基础上的人心的“冷漠”,从而以内省的态度思考自己与悲剧故事的关系和应负的道德责任。‎ 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大多以充沛情感、激越语调和明确的思想倾向性构成直接作用于读者的力量,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则是借助叙述者的超然的或近乎“无言”的存在,把作家自身的心理经验经由完全中立的叙述间接转移到读者的灵魂波动中。无论“内部”或“外部”,第一人称“我”的“当事人”和“在场者”的身份,使小说这种虚构的形式具有了极大的艺术真实性。‎ ‎    (摘编自姜振昌《<呐喊><彷徨>:中国小说叙事方式的深层嬗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优点是便于展现社会生活,自由地刻画人物形象,能统揽全局。‎ B.小说叙述者扮演的不是无所不知的角色,而是与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所知有限,这符合限制叙述原则。‎ C.《狂人日记》虚构了一个“迫害狂”的形象,“狂人”向读者叙述了一个他体验到的“吃人”的世界。‎ D.在作者看来,小说叙述者的叙述口吻越是轻松、平静,就越能给小说带来更大的戏剧张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狂人日记》和《孔乙己》为例,论述了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的区别。‎ B.文章是在明确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举例论证,论述了鲁迅作品对中国旧小说的突破和改造。‎ C.文章重点论证了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即用第一人称叙述赋予作品“真情实感”,消解了小说的虚构性。‎ D.文章的开头两段和结尾部分对概念进行了具体阐释,以突出第一人称限制叙述在小说中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有让小说中的叙事者所知有限,才能充分调动读者去体会文学故事所表现的社会现实。‎ B.鲁迅创作小说,把叙述的任务统统交给“我”这个第一人称,“我”实则是作者抨击社会的代言人。‎ C.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更容易在故事中激发矛盾冲突,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D.第一人称叙述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都会使虚构的故事具有艺术的真实性,让读者受到触动。‎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D(应是:叙述口吻越轻松,矛盾冲突越激烈,才能带来更大张力。也扩大了范围,原文仅以《孔乙己》为例,并非所有小说如此)‎ ‎2.C(夸大作用)‎ ‎3.D(A.“只有……才能”太绝对B.范围扩大。原文是“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C.无中生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市的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己在中国健康诞生。贺建奎介绍,基因编辑手术是在受精卵时期,把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用5微米的细针注射到还处于单细胞的受精卵里。采用“Crisper/cas9”基因编辑技术能够精确定位并修改基因,而这对双胞胎的CCR5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免疫Hive病毒。贺建奎说:“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摘编自互联网)‎ 材料二:‎ ‎2018年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组王皓毅研完员应邀解释了基田编辑婴儿的若干技术问题。基因编辑技术确实有应用于人体的先例,有一些甚至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这些都是针对人类体细胞的基因编辑。基因编辑用于体细胞和生殖系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对人类配子和早期胚胎的任何基因修饰都有可能遗传到下一代,进而从某个个体流入整个人类基因库中,具有巨大的技术风险和伦理争议,因此这方面的临床操作一直是国际国内学术界公认的禁区。‎ 王皓毅关注的一点是,贺建奎目前并未声称有任何技术上的突破和改变。假设他使用的就是目前已经建立的受精卵基因编辑技术,就一定会面临目前困扰整个学界的技术难题。首先是“嵌合”问题。采用目前的基因编辑工具,很可能不光在一细胞期起作用,还有可能在二细胞期、四细胞期等阶段发挥作用,那这样形成的婴儿就有可能存在基固型的“嵌合”。正常人只拥有来自父本和母本的两种基因型,而“嵌合体”婴儿可能掘有三四种或更多种基因型。这会对两个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很难预测的。其次是“脱靶”问题。目前基因编辑的技术水平无法保证100%的成功率和特异性,在修改目标基因时,有一定几率“误伤”其他基因,而这种现象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脱靶虽然不是必然发生的,但也很难完全杜绝。它的发生几率与基因位点、细胞类型、基因编辑工具浓度等都有关系。目前的技术手段也往往难以确认基因编辑中产生的全部脱靶突变。‎ ‎(摘编自《两个中国女孩,全人类的难题一一解读“露娜姐妹“面临的风险》)‎ 材料三:‎ 我们对贺建奎的做法给人类可能造成的后果表示极度担忧,对其严重违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科学伦理的不负责任行为予以严厉谴责。我们一贯主张,与基因编辑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必须严格在固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必须接受科学伦理的盟管和约束;反时任何人、任何单位、任何组织以任何形式在技术不完善、风险不可控、违反科学伦理规范的情况下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类胚胎操作及临床应用。‎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我们还没有对可遗传基因编辑程序的安全性或健康影响有足够的了解。当务之急是要采取行动支持安全研究。促进公众辩论,并且实施适当监管。我们建议,任何基因编辑干预措施的使用应该遵循两项首要原则:它们必须旨在确保和符合未来后代的福祉,并且不能加剧社会的劣势、歧视或分裂。‎ ‎——纳菲尔德委员会(NuffieldColmslie)‎ 报道称这两个孩子的父亲携带Hive病毒。如果报道属实,也没有依据遗传学来阻挡HIV传染给婴儿的理由。如果父亲是H1V阳性,但正在进行有效的抗逆转录痛毒治疗,那幺基于之前的研究,由他向伴侣传播病毒的可能性为零,因此不可能通过遗传途径感染他的孩子。如果母亲是Hive阴性,或者是感染了艾滋病痛毒,但正在进行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那么也不会有母婴传播H1V病毒的风险。‎ ‎——帝国理工学院Halve和传染病教授sarahfidler 治疗时象的自由和知情同意是基本伦理准则。胚胎本身不能够做出知情同意。况且CRISPR/Cas9不完全可靠,可能对肢体和精神造成种种影响,并且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更严重的是,这是在打开用基因强化获得理想特质的通路。‎ ‎——帝国理工学院教授R01ertWIIlStol3‎ 如果未来科学取得进展,将脱靶突变降低到可接受且准确可测量的水平,那么可以考虑在适当的保障和彻底的伦理审查基础上进行首次人体实验,但只能在一种类型的胚胎上——那些具有致命灾难性遗传突变的、肯定会死亡的人。基因编辑可能会挽救这个群体的生命;而对于目前的婴儿来说,这只能带来生命危险。‎ ‎——牛津大学教授JuliannSavulSCLI ‎(摘编自互联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贺建奎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精确地修改了双胞胎的CCR5基因,从而使她们获得了对HIV病毒的天然免疫。‎ B. 目前的基因编辑工具可能会使双胞胎存在三四种或更多种基因型的“嵌合”,很难预测这会对两个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 C. 国际国内科学界都支持与基因编辑相关的合法的科学研究工作。但都认为此项研究必须接受科学伦理的监管和约柬。‎ D. 基因编辑技术的使用应该致力于确保和符合未来后代的福祉,如在尽可能减少风险的前提下挽救患致命疾病的生命等。‎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无法保证在修改目标基因时不“脱靶”,也无法确认双胞胎的基因编辑是否“脱靶”。‎ B. 由于基因编辑的“嵌合”与“l脱靶”等难题,双胞胎未来出现的任何健康问题,都可能与基因编辑相关。‎ C.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和遗传学的观点来看,双胞胎是冒着极高的基因编辑风险去规避并不高的感染Halve的风险。‎ D. 如果未来的科技可降低并监测“脱靶突变”就可以在具有致命遗传突变的人体体细胞内做基因编辑。‎ ‎6. 在以上三则材料中,科学界普遍反对基因编辑婴儿的原因是什么?请分条归纳。‎ ‎【答案】4. A 5. D ‎ ‎6. 技术方面:①以目前的水平,很难攻克“嵌合”“脱靶”等技术难题。不能保证接受实验者的健康安全。②此次基因编辑涉及人体的生殖系统,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从而影响整个人类的基因库,具有巨大的技术风险。③目前已经研究出有效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Halve,用基因编辑技术来获得Herb免疫没有相应的技术价值。伦理方面:①在技术不完善、风险不可控的情况下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类胚胎操作及临床应用,违反科学伦理规范。②违反了治疗对象的自由和知情同意这个基本伦理准则。③有可能导致人类开始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变基因,造成人类不同群体之间的歧视和分裂。‎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A选项篡改原文,“贺建奎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精确地修改了双胞胎的CCR5基因”不正确,根据原文“采用‘Crisper/cas9’基因编辑技术能够精确定位并修改基因,”可知是“精确定位并修改基因”,而不是“精确地修改”。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D选项曲解文意,“如果未来的科技可降低并监测”错误,根据原文“如果未来科学取得进展,将脱靶突变降低到可接受且准确可测量的水平”可知,是“降低到”接受且准确可测量的水平,而不是单纯的“降低”就行。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由原文“王皓毅关注的一点是,贺建奎目前并未声称有任何技术上的突破和改变。假设他使用的就是目前已经建立的受精卵基因编辑技术,就一定会面临目前困扰整个学界的技术难题。首先是“嵌合”问题。”可知,在技术方面以目前的水平,很难攻克“嵌合”“脱靶”等技术难题。不能保证接受实验者的健康安全。由原文“基因编辑用于体细胞和生殖系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对人类配子和早期胚胎的任何基因修饰都有可能遗传到下一代,进而从某个个体流入整个人类基因库中,具有巨大的技术风险和伦理争议,因此这方面的临床操作一直是国际国内学术界公认的禁区。”可知,在技术方面此次基因编辑涉及人体的生殖系统,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从而影响整个人类的基因库,具有巨大的技术风险。由原文“反时任何人、任何单位、任何组织以任何形式在技术不完善、风险不可控、违反科学伦理规范的情况下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类胚胎操作及临床应用。”可知,伦理方面在技术不完善、风险不可控的情况下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类胚胎操作及临床应用,违反科学伦理规范。由原文“治疗时象的自由和知情同意是基本伦理准则。胚胎本身不能够做出知情同意。”在可知伦理方面违反了治疗对象的自由和知情同意这个基本伦理准则。由原文“我们建议,任何基因编辑干预措施的使用应该遵循两项首要原则:它们必须旨在确保和符合未来后代的福祉,并且不能加剧社会的劣势、歧视或分裂。”在伦理方面有可能导致人类开始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变基因,造成人类不同群体之间的歧视和分裂。‎ ‎【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百鸟朝凤(节选)‎ 肖江虹 晒花节刚过,土庄又热闹了。人们槐花串似的往焦三爷的院子里跑,扛凳子搬桌子的,遇上闲逛的路人,就有人招呼:“焦三爷传声了!”路上的人一听,一睁眼就怒放了,随即融入队伍。往焦三爷的院里迤逦而来。‎ 土庄人等这个盛况的日子已经很久了。‎ 无双镇的唢呐班每一代都有一个班主,上一代班主把位置腾给下一代是有仪式的,这个仪式叫“传声”,不传别的,就传那首无双镇只有少数人有耳福听到过的《百鸟朝凤》。接受传声的弟子从此就可以自立门户,纳徒受益了,而且从此就可以有自己的名号。总之,那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荣耀,他似乎是对一个唢呐艺人人品和艺品最有力的注脚。‎ 这个仪式最吸引人的还不是它的稀有,而是神秘,在仪式开始之前,没有人知道谁是下一代的唢呐王。‎ 人实在太多了,师傅的院子都装不下了,于是屋子周围的树上都满满当当地挂满了人参果。我和我的一班师兄弟坐在院子正中间,两边是我们的亲人,我父母还有两个妹妹都来了;我的师弟蓝玉坐在我的旁边,他的家人也来了,比我的父母还来得早些。‎ 师傅坐在八仙桌后面。他一直在闷着头抽烟,很快,师傅的一张脸就不见了,他的半截身子都赢在一片雾障中,像一个踏云的神人。我竟然生出一些隐约的幻意。‎ 良久,师傅才站起来,四平八稳的杵灭手里的烟袋,对着人群,平伸出双手往下压了压。喧闹的人群瞬间就安静下来。‎ ‎“我快要吹不动了,可咱们这山旮旯不能没有唢呐,干够了,干累了,大家伙儿听一段还能解解乏。所以啊!在咱们这地头唢呐不能断了种。我寻思了好久,该找一个能把唢呐继续吹下去的人了!”师傅咳嗽了两声,停了停,下面又开始有响声了。这个时候我偷偷侧目看了看蓝玉,我发现蓝雨也在偷偷的看我,他的嘴角还淌着一些笑。四目相对,我的脸刷就红了,像是心里某些隐秘的东西被戳穿了似的。蓝玉的脸没有红,他的脑袋抬的更高了,像一只刚刚得胜的大公鸡。我就升起一些不快,想还没见底呢,咋知道水底是不是石头?又想想,我的这班师兄弟里,也只有蓝玉最适合了,他人精灵,天分高,也勤苦。反正最后是他我也不会惊奇的。最后我觉得我那几个师兄也可怜,为什么师傅不全给传了呢?那样就整齐了,人人有份,个个能吹《百鸟朝凤》,焦家班、蓝家班、游家班,还不响亮死啊!‎ 是否又开腔了:“我们吹唢呐的,好算歹算也是一门儿匠活,既然是匠活,就得有把这个活传下去的责任,所以,我今天找的这个人不是看他的唢呐吹的多好,而是他有没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一个把唢呐吹进了骨头缝的人,就是拼了老命都会把这活保住往下传的。”师傅对旁边的师娘点了点头,师娘过来,递给师傅一个黑绸布袋子。师傅接过来,小心翼翼地从里面抽出来一支唢呐。远远地我就感觉到了这支唢呐该有的年龄了,铜碗虽然亮的耀眼,却薄如蝉翼,杆子是老黄木的。‎ ‎“这支唢呐是我的师傅给我的,他已经有五六代人用过了,这只唢呐只能吹奏一个曲子,这个曲子就是《百鸟朝凤》。现在我把它传下去,我也希望我们无双镇的唢呐匠能把它世世代代的传下去。”师傅举着唢呐说。‎ 院子里一点儿声音都没有,我只听见我的师弟蓝玉的喘息声,所有的眼睛都盯着师傅手里的那只唢呐。我相信这一刻的土庄是最肃穆的了,这种肃穆在无声息中更显得黏稠,我最后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了。‎ ‎ 我侧目看了看我的师弟蓝玉,他紧缩着脖子,脑袋花骨朵似的。慢慢地,他的脖子被拉长了,成了一朵盛开的鲜花,花朵儿正期待着雨露的降临,焦虑、渴望在稚嫩的花瓣间涌动着。蓦然,盛开的鲜花枯萎了。几乎就在一眨眼间,正准备迎风怒放的花儿无声地调谢了,花瓣起来了一层死灰,花杆儿也搓短了半截。这朵刚才还生机蓬勃的花儿,转眼间铺满了绝望的颜色。悲伤一下从我的心底涌起来,我的师弟蓝玉迅速的在我的眼睛里枯萎,他的目光慢慢的转向了我。我能看懂他的眼神,有不信、不甘、绝望,当然,还有怨恨,可我看到的怨恨很少,很稀薄,星星点点的。‎ 这时候我父亲在旁边喊我:“你呆了,师傅叫你呢!”‎ 父亲的声音像耍魔术的使用的道具,充满了意外和惊喜。‎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槐花串似的”跑,有人喊“焦三爷传声了”,路人听后“一张脸就怒放了”,首段这些描写巧妙突出了焦三爷“传声”仪式的吸引力。‎ B.小说写蓝玉家人“比我的父母还来得早些”,看似闲笔,实则很有用心,表明我的家人也来的很早,对“我”接掌唢呐班也充满着期待。‎ C.与师弟蓝玉相比,“我”的天分与专注都略有不如,但“我”最终被选为师傅的接班人,小说这样写隐含着作者对“德”“艺”问题的思考。‎ D.师傅家的“院子”是小说中表现人物的舞台,在这里,不同心态不同身份的各色人物汇聚在一起,上演了一出传承传统技艺的民俗好戏。‎ ‎8.小说中说,成为班主是“对一个唢呐艺人人品和艺品最有力的注脚”。作为班主,焦三爷有着怎样的“人品和艺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小说采用“我”的视角写“传声”仪式,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7. C ‎ ‎8. ①热爱唢呐,以传承唢呐技艺为己任。他认为吹唢呐是“匠活”,要世代相传;感到自己快吹不动了就及时“传声”。②质朴明量,选新班主重视品行。他选择新班主不唯技艺,而是选能“拼了老命都会把这活保住往往下传的”。③为人谨严,坚守民间技艺的传统。对唢呐曲子《百鸟朝凤》,他严格控制使用和传播范围,只传给新班主。 ‎ ‎9. ①“我”是“传声”仪式的亲历者,以“我”的视角来写,可以增强描写的现场感和真实性。②以“我”的视角来写,可以使小说围绕“我”的观察集中描写仪式的主要环节,使行文紧凑。③“我”的身份是徒弟,也是“传声”的竞争者,以“我”的视角来写,更能聚焦师傅和蓝玉在仪式上的表现,突出师傅和蓝玉的形象特征。④以“我 ‎”的视角来写,可以用第一人称自然而细腻地描写“我”的复杂心理,丰富“我”的形象。 ‎ ‎【解析】‎ ‎7.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项“与师弟蓝玉相比,“我”的天分与专注都略有不如”错误,无中生有,主观臆断。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焦三爷有着怎样的“人品和艺品””,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我快要吹不动了,可咱们这山旮旯不能没有唢呐……我寻思了好久,该找一个能把唢呐继续吹下去的人了!”可得出答案①;“我今天找的这个人不是看他的唢呐吹的多好,……就是拼了老命都会把这活保住往下传的”可得出答案②; “这只唢呐只能吹奏一个曲子,这个曲子就是《百鸟朝凤》。现在我把它传下去,我也希望我们无双镇的唢呐匠能把它世世代代的传下去。”得出答案③‎ ‎9.本题考查欣赏小说叙述视角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立足于文本的探究,答题时要尊重客观现实和普遍的认知规律,要尊重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表达的效果,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解答此题,可以从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等多个角度进行探究。叙述角度是第一人称,是事件的参与者,增强描写的现场感和真实性;第一人称能够自然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塑造“我”的形象;“我”参与了仪式的主要环节,这样由”我”的视角来叙述情节,使行文紧凑;“我”和蓝玉都是师傅的徒弟,所以很自然地关注师傅和蓝玉的表现,这样就能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 ‎【点睛】‎ 解答鉴赏人物形象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从具体的做法来看,考生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然后再看文中是否写到其他人物,这些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衬托还是反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郃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郃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县召署幕门候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后三年,其使者一人拜汉中太守,郃犹为吏,太守奇其隐德,召署户曹史。时大将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郡亦遣使。郃进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太守固遣之,郃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郃遂所在留迟,以观其变。行至扶风,而宪就国自杀,支党悉伏其诛,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郃岁中举孝廉,五迁尚书令,又拜太常。元初四年,代袁敞为司空,数陈得失,有忠臣节。在位四年,坐请托事免。安帝崩,北乡侯立,复为司徒。及北乡侯病,郃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会孙程等事先成,故郃功不显。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将作大匠翟酺上郃“潜图大计,以安社稷”,于是录阴谋之功,封郃涉都侯,辞让不受。年八十余,卒于家。门人上党冯胄独制服,心丧三年,时人异之。‎ ‎(节选自《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上》,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札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B.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C.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D.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博士”是汉代官职,官属祭酒,主教育。掌教育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 B. “五经”指的是《诗》《书》《易》《乐》《春秋》,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 C. 《河》《洛》指《周易》中的“河图”与“洛书”,是华夏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D.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郃通晓“五经”,擅长占卜之术。和帝即位后,派遣两名使者微服到访益州·察考民风。李郃夜观星象,便得知朝廷已派来了使者。‎ B. 李郃审时度势,机智应变。李郃劝太守远离专权骄横的窦宪,建议未被采纳后又自请同行送贺礼,故意延误行程,使太守免遭免官之难。‎ C. 李郃吏能卓著,有忠义气节。元初四年,李郃代替袁敞做司空,多次陈述政事得失,但因其忠臣气节,被奸佞之臣诬陷而被罢免了官职。‎ D. 李郃行事功成不居,淡泊名利。李郃暗中筹谋拥立顺帝,因孙程等人事先成功而功名不显,后经翟酺上书被封为涉都侯,辞让不受。‎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 ‎(2)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 ‎【答案】10. D 11. B 12. C ‎ ‎13. (1)你们两位从京师出发时,知道朝廷派了两位使者吗?‎ ‎(2)凡是与窦宪在交往的人,都被免官,只有汉中太守没有参与往来。‎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专权骄恣”是专权骄傲放肆,根据语意不能断开,而且句子结构跟前面的“不修礼德”是一致的,所以而前断句,排除选项AB。“愿明府一心王室”根据语意是“希望明府一心忠于王室,”所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C,故选D。‎ 句子翻译:窦将军是皇后的弟弟,不修礼仪品德,而专权骄傲放肆,危亡之祸马上就要到了,希望明府一心忠于王室,不要和他交往。‎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选项“‘五经’指的是《诗》《书》《易》《乐》《春秋》”错误,其中没有“《乐》”,有“《礼记》”。“五经”是指《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C选项“但因其忠臣气节,被奸佞之臣诬陷而被罢免了官职。”不正确,根据原文“在位四年,坐请托事免”可知,不是因为“其忠臣气节,被奸佞之臣诬陷”,而是 “坐请托事免”。故选C。‎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发:出发。遣:派遣。使:使者。(2)交通:交往。唯:只有。豫:参与。‎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翻译:‎ 李郃字孟节,汉中南郑人。父亲李颉,以儒学著称,官做到博士。李郃继承父业,游太学,通晓《五经》。擅长《河图》、《洛书》、风星之术。外表质朴,别人都不懂。县召他做幕门候吏。和帝即位,分派使者,都穿便服单独行动,各人到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两人当到益部,投到李郃候舍。这时正是夏天晚上在外乘凉,李郃便仰观天上,问道:“你们两位从京师出发时,知道朝廷派了两位使者吗?”两人默不作声,惊讶地互相对看一下答道:“没有听说过。”并问:“你怎么知道的?”李郃指着星星告诉他们:“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所以知道。”过后三年,其使者中有一人拜为汉中太守,李郃还在汉中为吏,太守认为李郃有隐德,召李郃做户曹史。当时大将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都送礼庆贺,郡里也派使者前往。李郃进谏道:“窦将军是皇后的弟弟,不修礼德,而专权骄傲放肆,危亡之祸马上要到,希望明府一心忠于王室,莫与他交往。”太守坚决派人前去,李郃不能阻止,请求自行,同意了。李郃于是所在留迟,来观其变化。走到扶风,而窦宪到封地自杀,他的党羽全部被杀。凡与窦宪有交往的人,都被免官,只有汉中太守没有关系。李郃岁中举为孝廉,五次升迁做了尚书令,又拜为太常。元初四年,代替袁敞做司空,数次陈述政事得失,有忠臣的气节。在位四年,因请托事被免官。安帝死后,北乡侯刘懿立,又用李郃为司徒。等到北乡侯生病,李郃暗地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正逢孙程等事先成功,所以李郃的功劳不显著。第二年,因为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第免官。将佐大匠翟酺上书说李郃“潜图大家,以安社稷”。于是录阴谋之功,封李郃为涉都侯,李郃辞让不受。八十多岁,死在家中。门人上党冯胄独自制了丧服,守心丧三年,当时人很觉奇怪。‎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鹊桥仙】和范先之送祐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得、离人肠断。‎ 诗书事业,青毡犹在,头上貂蝉会见。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 ‎【注】范先之,作者门人。祐之,作者族弟。更管:哪管。青毡:指家传旧物,典出《晋书·王献之传》。貂蝉:即貂蝉冠,指高官。‎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啼鸦衰柳”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悲凉气氛,为下面写“离人肠断”作了铺垫。‎ B.作者怪罪鸦和柳不管离人之愁,这样的表达无理而妙,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C.“头上貂蝉会见”既表达作者对族弟的希冀和信心,也隐含自己功业无成的遗憾。‎ D.“莫贪”一句叮嘱族弟不要贪于玩乐而虚掷光阴,文字里面满是兄长的殷切关爱。‎ ‎15.这首词上阕“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都写到了什么场景?描写时各是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4.C15.(第一问)都写到了亲人夜晚交谈甚欢的场景。‎ ‎(第二问)辛词由眼前实景转入回忆兄弟两人夜半笑谈的场景,由实入虚。李诗想象夫妻团聚时回忆眼前巴山雨夜的场景,虚中有实。‎ ‎【解析】‎ ‎14.试题分析:C项,“也隐含自己功业无成的遗憾”不当。“诗书事业,青毡犹在”,说读书是辛家传统;“头上貂蝉会见”则以富贵功名劝佑之,盖“貂蝉”为彼时高官显宦之冠服。家风好诗书,诗书能令冠貂蝉,这虽是写给佑之的,也是诗人的自励。点睛: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其中A项鉴赏诗歌的写景角度,B项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C项分析作者的情感,D项鉴赏诗句内容,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15.试题分析:本题既考查对诗歌意境的鉴赏,又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解答时先答出场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两句对天空颜色的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 ‎(2)李白诗中以“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虚笔夸张天姥山的高峻,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实虚结合却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        ”。‎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消愁;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1)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3). 往往取酒还独倾  一尊还酹江月 三、语言文字运用(2O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目前我国要真正_____________地应对可能发生的超级太阳风暴及其引发的灾害,除了技术准备外,首先要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一个空间天气或空间气象发展战略。在这方面,美国已经走在前面,2017年再次更新了空间天气国家战略,将空间天气灾害纳入国家防灾减灾体系,由美国各部门多机构联合协作,各领域行业专家共同编写预案,在灾难爆发之前制定对策。其次还需要一颗在L1点上“为地球站岗”的卫星。在这第一个烽火台上,美欧的SOHO和ACE卫星为人类立下了______________,而这两颗卫星已经老化,正在退出历史舞台。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科学家就一直在号召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得到国际学界高度认可。目前距上一次超级太阳风暴已经159年了,而造成加拿大魁北克省大停电的太阳风暴也是近30年前的事了,按照目前科学家们关于“超级太阳风暴百年一遇”的说法来粗略计算,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样重要的是,社会各界需要对太阳风暴、空间天气灾害有足够的认知。空间天气灾害是“难防御可减缓”的,以当前人类的预警水平,(         )。反之,如果我们不知道相关知识,在灾害来临之时就会______________。评估表明,对空间天气灾害的认知不足,将是未来灾害造成损失的重要原因。因此,空间天气知识普及和空间天气监测预警技术、空间天气灾害减缓措施同等重要。‎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行之有效   丰功伟绩   有备无患   措手不及 B. 卓有成效   汗马功劳   未雨绸缪   措手不及 C. 行之有效   汗马功劳   未雨绸缪   手足无措 D. 卓有成效   丰功伟绩   有备无患   手足无措 ‎1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科学家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的类似卫星。‎ B. 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科学家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这种呼声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 C. 我国科学家从本世纪初开始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 D. 我国科学家从本世纪初开始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它被国际学界高度认可。‎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只有我们知道如何应对,才可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 B. 除非我们知道如何应对,否则就难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 C. 因为我们知道如何应对,所以可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 D. 只要我们知道如何应对,就可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C.(“行之有效”与“卓有成效”都有“有效”的意思。“卓有成效”从结果着眼,强调有卓越的成绩和效果;“行之有效”则从措施、过程着眼,强调办法实施起来有成效。原文句意强调在解决太阳风暴带来的灾害预防问题时要“真正做到应对灾害”,故用“行之有效”更为恰当,因为这些解决方法是将来减缓太阳风暴的灾害所用的,目前还不能看到其效果。//“汗马功劳”与“丰功伟绩”都有“立下功劳”的意思。“汗马功劳”偏重在“立功的艰辛”,“丰功伟绩”偏重在“功劳的卓著”,一般用于领袖人物。原文句意是强调“两个卫星为地球站岗”立功的辛劳,故用“汗马功劳”更为恰当。//“未雨绸缪”与“有备无患”都有“事先做好准备”的意思。“未雨绸缪”强调“绸缪”,即事先做好准备;“有备无患”强调“无患”,即可以避免祸患。原文句意强调“事先做好准备”,故用“未雨绸缪”更为恰当。//“手足无措”与“措手不及”看起来相似,实则有不同之处。“手足无措”形容临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措手不及”指临时来不及应付。原文句意侧重于“一旦灾害来临,人类不做好应对就会手忙脚乱”,故用“手足无措”更为恰当。)‎ ‎18.B.(A项“不合事理”:该句主干是“我国科学家呼吁发射一颗类似卫星”没有错误,但是从宾语部分的修饰语看,“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的卫星”不合事理。C项“成分残缺”:该句中后一分句缺少主语“这种呼声”。D项“有歧义”:后一分句的主语“它”所指不明,产生歧义,可以理解为“这种呼声”,也可以理解为“卫星”。“从本世纪初开始”这一状语位置调整并不影响句意表达。)‎ ‎19.D.(前面有“空间天气灾害是‘难防御可减缓’”这个前提条件,所以此处需要填写的是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D项“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属于恰当选项。A项“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B项“除非……否则就……”表示“必要条件”的,用在此处均逻辑牵强;C项“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用在此处不合逻辑。)‎ ‎20.下面是一位高中生写的请假条,在语言表达上有五处不得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请假条 王老师:‎ 昨晚我受凉感冒,贵体欠安。作为您的高徒,我本不应该耽误学业,但病情严重,急需到医院诊治。故向您请假,务必批准,不得延误。‎ ‎    学生:小明 ‎    ×年×月×日 ‎20.“贵体欠安”改为“身体不适”;“高徒”改为“学生”;“务必”改为“请”;把“不得延误”删去;请假时间要明确,可改为“请假一天(或X天)”(每答对一处给1分,只指出错误,没作修改或修改有误,均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康德和黑格尔,著书立说,善思辨敢批判,一代哲人具有鲜明的理性精神。‎ 材料:‎ 爱国精神 科技成就 文学贡献 杜甫 岳飞 苏东坡 张衡 张自忠 钱学森 遭贬谪吟歌赋 战沙场驱敌寇 埋头干创新见 探物究理 保家卫国 感怀时事 ‎【答案】①杜甫和苏东坡,感怀时事,遭贬谪吟歌赋,一代才子具有伟大的文学贡献。‎ ‎②岳飞和张自忠,保家卫国,战沙场驱敌寇,一代军人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③张衡和钱学森,探物究理,埋头干创新见,一代巨匠具有杰出的科技成就。‎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语言运用中的句子仿写。句子仿写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到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协调等诸多方面,也间接考查考生的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反映出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级的能力要求。就本题而言,考生首先需要注意句式,不过句式难度不大,仿照所给的例句句式即可。其次,需要注意内容的贴切:“文学贡献”“科技成就”“爱国精神”是统领材料中人物及行为事迹的核心词。“爱国精神”对应岳飞、张自忠、杜甫、钱学森,但是结合“保家卫国”“战沙场驱敌寇”来看,只有岳飞和张自忠符合;“文学贡献”可以对应岳飞、杜甫、苏东坡,但是由于“爱国精神”里已经选了岳飞,因而“文学贡献”里只能选择杜甫和苏东坡;剩下的张衡和钱学森就是对应“科技成就”。‎ ‎ ‎ 四、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中国的伟大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力奋斗创造的。”‎ ‎②“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③“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④“奋斗是艰辛的,奋斗是长期的,奋斗是曲折的。”‎ ‎⑤“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请根据你对以上关于“奋斗”的几句话的思考和感悟,给当下以“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怎么都行,看淡一切”为生活哲学的佛系青年写一封信,文章不少于800字(诗歌除外)。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套作、抄袭。‎ ‎ ‎ ‎ ‎ 22、 ‎【解析】本材料共五句话,可从四个角度分析:“中国的伟大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力奋斗创造的”,围绕“奋斗”和“中国”发展成就的关系谈奋斗的意义,培养年轻一代的家国意识和奋斗意识。“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这两句话在于引导一代青年奋发有为的人生观和幸福观。“奋斗是艰辛的,奋斗是长期的,奋斗是曲折的。”谈奋斗的特点。“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激励青年一代认识奋斗在新时代的意义,砥砺前行。学生可以综合来写,也可以任取一方面来阐释。由此可以立意为:中国的伟大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力奋斗创造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奋斗是艰辛的,奋斗是长期的,奋斗是曲折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行文时必须围绕对于“奋斗”的思考和感悟来写,同时所写的“奋斗”要基于材料中的话去说,不能否定奋斗的意义和作用,可以综合来写,也可以任取一方面来阐释。‎ 写作要求给佛系青年写一封信,要求书信体格式,有对话意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