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备考金卷 语文1 Word版含答案
2020-2021 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备考金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诗品和人品 肖瑞峰 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品相联 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 真诗”。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史实,但我要 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实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在一些诗人那 里,诗品和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如果坚持认为“诗品醇者,人品必正”, 显然是一种罔顾文学史实的想当然的误判。 提及“诗品”,熟悉中国文学史的很容易联想到梁代钟嵘和唐代司空图的两部同名著作,所谓 “品”,是就区分诗歌的不同风格、境界而言的,可以理解为类别。今天我们讨论的“诗品”,有 别于钟嵘、司空图的指称,指的是诗的品质、品格和品味;与此相应,所谓“人品”指的是人的品 行、品性、品德。人们常常将诗品与人品相提并论。二者之间确实有密切的联系,但却不能等同, 也无法对应。它们呈现出的是若即若离、错综复杂的双边关系。 主张诗品与人品相统一,是追求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集中反映。在这方面最简明的 一个论断就是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倡言:“诗品出于人品。”最早将诗品与人品联系在一起的 是先秦时期的“诗言志”思想。所谓“诗言志”是指诗应当抒写人的情志,应当是人的心灵世界的 外在表现。这实际上已涉及到“文如其人”和“言为心声”的命题。“文如其人”这一命题,可以 追溯至汉代扬雄的《法言·问神》、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但从现存的文献看,明确表述 “文如其人”这一命题的是苏轼的《答张文潜书》:“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 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这段话是苏轼评论他弟弟的。后人都认为三苏里面最有才气的是苏轼而不是苏辙。在苏轼的眼里, 弟弟的文章超过了他,而世人不理解。 后来表达类似“文如其人”的观点就太多了,比如徐增《而庵诗话》里提到,诗是人心灵的一 种外化表现,见诗如见其人。验之创作实践,在中国诗歌史上,确实有许多诗人的诗品与人品是统 一的,和谐的,读其诗,可以推知其人;反之,观其人,亦可想见其诗。比如李白,文如其人的典 型代表;比如刘禹锡,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屈的典型。 在中国诗歌史上,“言非心声”的情况也很多。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品与人品其实是割裂的, 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诗品高洁,而人品卑劣。读其 诗,分明为志士仁人;观其行,显然是无耻败类。 西晋诗人潘岳,后世称他潘安,是少有的美男子代表。他在作品《闲居赋》中,描述自己对功 名的蔑视之情。但现实是,权贵贾谧手下有二十四个谄友,排在首位的就是潘安。南宋开国皇帝宋 高宗赵构,畏敌如虎,丧权辱国,但是读他的诗《题金山》却是豪气万丈:“屹然天立镇中流,弹 压东南二百州。狂虏来临须破胆,何劳平地战貔貅。”俨然以御敌英雄自命。这可归因于人格的二 重性:内心深处未必无意御敌,却因懦弱自私故而终不敢御敌。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绝,但我 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 为。我们有理由强调:欲醇诗品,先正人品。只有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才能 真正提升诗的品质、品格和品位,达到诗品与人品的完美融合。要正诗品就要像孟子说的,养吾浩 然之气。 (节选自《浙江人文大讲堂》有删改) 1.根据文本,下列选项中无法说明“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的一项是(3 分)( ) A.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历程做一个全面的考察,“文如其人”确实比较普遍,这是一种史实。 B.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倡言:“诗品出于人品。”可见主张诗品与人品相统一,是追求诗歌理想 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集中反映。 C.诗的品质、品格和品位不断提升,人的品行、品性、品德才会不断提升。 D.要达到诗品和人品的完美融合,就要像孟子说的,养浩然之气。 此 卷 只 装 订 不 密 封 班 级 姓 名 准 考 证 号 考 场 号 座 位 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提出观点、继而采用总——分——总式展开论证,逻辑清晰。 B.文章借苏轼《答张文潜书》中提到的“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由此论证 苏辙是“言非心声”的代表诗人。 C.文章论证兼顾理论著作与历史事例,既有对文学作品观点的引述,也有对历史事例的点评。 D.文章在论述“诗品与人品”关系时,从“文如其人”“言非心声”的角度进行对比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品与人品是可以统一的,这是对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追求。 B.诗品与人品也有割裂、背离、无法契合的情况,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 C.诗人尽量达到诗品与人品的完美结合,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人格的自 我完善。 D.我们只要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 常行为,就可以杜绝“言非心声”的现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疫情防控不误春耕。截至 5 月 5 日,全国早稻播栽已全部完成,中稻播栽 12%,春播玉米已播 种 63.8%,全国春播进度快于往年。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全国 6 万多个农机服务组织、2000 万台套 农机投入春耕,不少农民手机下单,“一站式托管”种地,“互联网十春耕”成了趋势。 专家说,“这类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快速推广,既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 什么是农业生产性服务?通俗地说,就是贯穿农业生产作业链条,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让农 民省钱、省心、省力气。 从世界范围看,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农业经营规模不单指土地 规模,也可以是服务规模。当前,全国有 37 万个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服务组织,涌现出全程托 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多种服务方式,对于更好地将普通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它们发 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主要还是集中在大宗作物的耕种收环节,对于小农户、小产品、特色 产业需要的多元化服务供给还明显不足。长远看,农业生产性服务应当贯穿产前、产中、产后全链 条。比如,为适应新的经营模式提供科技推广;为促进产品交换或价值实现,提供市场营销、品牌 塑造;为保障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高效运转,提供信息、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打通关键环节“最 后一公里”问题,不断拓展服务内涵外延。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今后相当长时间我国农业生产主要靠普通农户。“加快发展农业 生产性服务业,不能脱离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不能脱离农业转型升级的阶段要求。坚持家庭 经营主体地位,通过全程社会化服务,一家一户也可以迈向农业现代化。” (摘自《农业生产性服务解种地难题》,《人民日报》2020 年 5 月 8 日,有删改) 材料二: 当前,欧洲一些国家的生活和防疫物资需求比较旺盛,有很多物资选择中欧班列运输。中欧班 列 3 月和 4 月开行列数、4月发送标箱数等多项指标创历史纪录。 (摘自《中欧班列逆势增长》,《人民日报》2020 年 5 月 2 日,有删改) 材料三: 复工复产后,很多客运公司依然面临着空驶率高、成本倒挂的情况,然而,山西汽运集团晋城 公司乘客人数在 3 月下的快速回升。这得益于他们实行的“公交化”转型。 2016 年,公司发现纯班线客运已不适合市场。2017 年,晋城市泽州县“一元公交”率先开通, 很快实现了村村通公交。晋城汽运闲置的长途班线车重新有了用武之地。很快周边市纷纷开通镇村 公交线路。如今,已形成了城际、城市、城织镇村的“公交化”格局。 疫情防控初期,社区封闭,人们出行不便,他们把停运的公交改造成“移动超市”,直接开到 小区门口。 一个月后,“晋韵菜铺”上线,没人知道这家生鲜电商竟来自一家传统的汽运公司。与此同时, 他们还送快递包裹下乡进村,承揽了当地主要报刊的偏远地区投递业务。 他们正计划打造电商小镇、快递物流园区等。数十家物流、仓储企业,本地 20 多家电商、科技 公司将入驻其中。 (摘编自《转型,方有转机》,《人民日报》2020 年 5 月 7 日,有删改) 4.下列不属于农业生产性服务工作的一项是(3分)( ) A.山西运城 400 多万亩小麦陆续进人收获期,2000 多台联合收割机投入“三夏”作业。农机部门 组织技术人员组成维修服务小分队,深人田间地头开展义务服务。 B.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说,紧邻长江的永联村,盛产 150 多种水产品,村里现在建成了 肥米粒乐园、萌宠乐园、作坊街、阳光草坪,农家乐园等主题公园。 C.涪陵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签订青菜头收购保护价协议,提高了农民种菜 的积极性,保障了农民的收益,也保证了企业生产的原材料品质。 D.今年 4 月农行湖北省分行与省农业农村厅签订“助力稳产保供与乡村振兴”协议,未来 5 年支农 贷款将净增 800 亿元以上,为全省农业加快发展注人金融“活水”。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农业现代化在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多方面支持,包括科技、市场营销、信息、物流、 金融、保险等等。 B.疫情防控期间,有许多物资通过中欧班列由中国输送到欧洲,这使得欧洲一些国家的生活和防疫 困难局面得以改善。 C.虽受疫情负面影响,但中欧班列 4 月的开行车次数和发送标箱数,比起 3 月都增长了 30%以上, 是难得的逆势增长。 D.审时度势,适时转型,变危机为机会,山西汽运晋城公司的正确决策,将会有助于启发同类企业 和相关企业应对困境。 6.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当前各行业复工复产的成功经验。(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邢玉明 谈歌 锔匠邢玉明怎么也没想到,县委书记会找上门来,请他给港商曹柏青先生的三件文物瓷人锔裂 隙。 当年农村贫穷,破碗破盆破锅什么的,舍不得扔,就请人锔一锔,修补后再用。邢玉明锔碗锔 盆锔锅,远近闻名。只是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后,农人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锔锅锔碗的渐渐少了。 邢玉明的锔匠活终究暗淡下去,再也没有主顾了,他的锔弓和锔子,彻底闲置了。 “这种活儿,我已经多年不干了,我今年都七十三了,眼力不行了,手也不行了,真是不行了!” 县委书记说:“这跟锔碗锔盆差不多,有什么不行的。这事就这么定了!市里的招商引资可是 大事,市长等着回信呢!” 话讲到这个份上,邢玉明只有答应了。 邢玉明与婆姨乔明枝被接到市里,在博物馆的招待所住下。当天晚上,有关部门给邢玉明乔明 枝接风,市文化局长代表市领导给邢玉明夫妇敬酒,邢玉明夫妇只是干干地陪笑。第二天,港商曹 柏青先生亲自陪着他们去了博物馆。 邢玉明看了看那三件瓷人的裂隙,始终不说话。如此两天,他坐在瓷人的旁边呆呆地傻看,摸 着瓷人悠然地叹气。最后那天,大收藏家丁也成老先生来了,站在邢玉明的身边问:“老师傅,这 件活儿能做么?” 邢玉明笑了笑:“您说呢?” 这天夜里,邢玉明让人搬了两架立梯,他提着工具,被人扶着,爬了上去坐了,乔明枝提着一 只马灯,坐在另一架立梯上。事先,博物馆的人提出拉一道照明线,邢玉明摇头不肯,他说电灯有 热度,锔活儿的时候,怕有影响。丁也成担心地问:“邢师傅,这样模糊的光线下干活儿,您有把 握吗?” 邢玉明笑道:“您要是信得过我,让我做就是了。您要是担心,就换人吧。” 丁也成连忙摆摆手:“邢师傅,您干活儿吧。” 邢玉明就扯动了锔弓,开始干活了。马灯的光线暗淡,人们什么也看不清楚,只听到锔弓嗡嗡 地响,谁也不知道邢玉明是怎么样锔的。人们也能听到邢玉明与乔明枝慢声细语说着什么,他们使 用的是家乡土话,人们听不明白。到了快天亮的时候,人们看到,三件瓷人,已经被邢玉明锔上了, 邢玉明和乔明枝被人从梯子上扶下来。 三件瓷人,竟然锔得天衣无缝。围观的人发出一片感慨声,曹柏青先生带头鼓起掌来。丁也成 看得眼呆,喃喃道:“鬼斧神工啊!邢老师傅,真是……” 人们这才恍然想起邢玉明夫妇,四下去看,邢玉明夫妇已经没有了踪影。 丁也成认为他们夫妇熬了一夜,大概累了,去睡觉了,便让文物局的小赵去请邢玉明夫妇,先 吃早饭,然后再休息。一会儿,小赵匆匆回来说:“丁先生,邢玉明夫妇已经走了。” 丁也成刚刚吃进嘴里的一口稀饭吐了出来:“走了?他们怎么走的?” 小赵说:“应该是坐长途汽车走的。” 丁也成说:“你快去追他们回来,至少要他们留下那件锔弓。你问问那老师傅,他要多少钱, 我收购了。” 小赵赶紧着去了。 丁也成再也吃不下去了:“这是民间的宝贝!那老师傅可是活着的文物啊!” 小赵开车一路追到了邢玉明夫妇乘坐的长途汽车。小赵拦下汽车,找到了邢玉明,夫妇俩正昏 昏地睡觉呢。他说了丁也成的意思,请邢玉明夫妇回去。 邢玉明笑道:“不回去了。没听说过,锔匠还要看自己锔过的手艺。” 乔明枝也笑:“家里还有活儿呢。不耽误你们了。” 小赵乞求说:“邢师傅,丁先生一定要您二位回去的。对了,他还说起您的家伙什,他还要买 下来呢!” 邢玉明一怔,呵呵地笑了:“买?这东西他也稀罕么?那好了,我白送给他了。”说着,他就 起身把锔弓袋子从行李架上取下来,递给了小赵。 小赵急忙问:“邢师傅啊,您还没说价钱呢!” 乔明枝一旁摆了摆手,呵呵笑道:“什么价钱啊。他刚刚不是说过了么,白送给那位先生 了。你快下车吧,都耽搁大家赶路了。”小赵下了车,眼看着长途汽车扬尘而去了。 去年丁也成先生在香港举办收藏精品巡回展。在几千件藏品中,有人看到了邢玉明的那把锔弓, 注着出处,锔弓颜色陈旧,像是从某一个遥远的地方截取下来的一段历史。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邢玉明的锔匠活终究暗淡下去”,这样的叙写既交代了他“没想到”的原因,也为下文他的婉拒 作了铺垫。 B.“他坐在瓷人的旁边呆呆地傻看,摸着瓷人悠然地叹气”,这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描摹邢玉明准备工 作的状态。 C.小说中丁也成对邢玉明大加赞赏前的两次怀疑,侧面表现了民间艺人默默无闻、不易被关注的特 点。 D.乔明枝说的“你快下车吧,都耽搁大家赶路了”,既表达了对车上人的歉意,也流露出“家里还 有活儿”的着急。 8.请简要分析邢玉明这一人物形象。(6 分) 9.请探究小说结尾“锔弓颜色陈旧”的意蕴。(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 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 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张旗帜诸 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联合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 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 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 “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 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 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 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 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 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 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 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 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留侯性多病,即行道引术,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 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 得已,强听而食。 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二十五》,有删节)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沛公乃引.兵击秦军 引:利诱、引诱 B.王.巴蜀 王:大王 C.令良厚遗.项伯 遗:遗留 D.间.行归汉王 间:抄小路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找刺客暗杀秦王,为 韩国报仇。 B.张良足智多谋。打败峣山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C.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啖秦军将领,从而没有动用一兵一卒,一举拿下了咸阳。 D.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 齐王王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5 分) (2)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经火山 ① 岑参 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 赤焰烧虏云②,炎氛蒸塞空。 不知阴阳炭③,何独烧此中? 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 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工! 【注】①经火山:749 年,岑参抱着建功立业的志向,离开长安赴安西上任,大约次年途经蒲昌, 看到火焰山的壮丽景象,顿时诗兴大发,于是创作了这首《经火山》。②虏云: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上空的云。③阴阳炭:由阴阳二气结合的熔铸万物的原动力。西汉贾谊在《鵩鸟赋》中把自然界万 物的生成变化比喻成金属的熔铸。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开头两句呼应标题,“突兀”意为高耸,描绘出火焰山拔地而起、扶摇直上的宏伟气势。 B.三、四句意为:火焰山的烈焰,却能燃烧那远天的云朵,灼烫的气浪蒸热了广漠的塞空。 C.“蒸”字化静为动,夸张地写出火焰山热气由低向高,由近及远,威力蔓延远塞之猛势。 D.五、六句中有象征意味,“烧此中”影射当时边塞战乱不定的现实,表达出对和平的向往之情。 15.请赏析诗歌的后四句。(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固知一死生 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客人对人生苦短,生命无常的感慨,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 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第 II 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网红书店的井喷式发展引起舆论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业界的广泛思考。有人认为人气会给书店 带来更大收益,书店走网红路线 ;有人认为卖书才是书店的主业态,阅读文化传播最终还需 要主业态支撑;还有人认为( ),一方面通过网络宣传吸引更多的读者,另一方面也要提供 有内容价值的服务。 近两年,“书店+咖啡”、“书店+文创”、“书店+住宿”等模式 。书店逐渐从单一的纸 质图书购买地,变成一个集书籍、文化用品展卖、休闲茶歇、亲子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空 间。 人际关系的网络营销使书店变网红,网红书店本质上赋予更多的社交属性。从产业发展的角度 看,这无疑是一种商业模式创新。面对纸质出版行业的 、网络阅读习惯日渐养成,传统书店 的产业转型已是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无可非议 层出不穷 落寞 势在必行 B.无可厚非 屡见不鲜 落寞 大势所趋 C.无可厚非 层出不穷 失落 大势所趋 D.无可非议 屡见不鲜 失落 势在必行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书店变网红,是通过人际关系的网络营销将书店本质上赋予更多的社交属性。 B.通过人际关系的网络营销,使书店变网红,本质上赋予了书店更多的社交属性。 C.通过人际关系的网络营销,本质上使书店变网红,赋予了书店更多的社交属性。 D.书店变网红,本质上是通过人际关系的网络营销将书店赋予更多的社交属性。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要在公益与商业之间把握一个平衡的临界点 B.要在商业与公益之间控制一个平衡的临界点 C.要在商业与公益之间把握一个平衡的临界点 D.要在公益与商业之间控制一个平衡的临界点 20.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工作细节。 材料:品行 作风 选择 出淤泥而不染 接孟氏之芳邻 一步一个脚印 谦谦君子 放下身段 孟母三迁 光明磊落 埋头苦干 近朱者赤 21.下面是一组有关“安全”的公益图片,请你根据主题进行联想,参考图一示例,为图二、图三 各配上一句符合情境的公益广告语。要求:①符合规劝意图;②语言表达准确、鲜明,通俗易懂; ③每句 10~15 字。(5 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示例)图一:一人安危牵全家,全家幸福系一人。 图二:_______________ 图三: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老教授给学生做了个测试。老教授问:“你去山上砍树,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一棵细,你砍 哪一棵?”大家都说:“当然砍粗的了!”老教授一笑:“那棵粗的是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 松,你会砍哪一棵?”同学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砍红松!”老教授又问:“如果杨树是笔 直的,红松却七歪八扭,你砍哪一棵?”同学们有些疑惑,就说:“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老教 授说:“杨树虽然笔直,可中间大多空了,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 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 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 听了这番话,大家心中似都有所感悟。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请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感受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立意自定, 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020-2021 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备考金卷 语 文答 案 1.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C项,因果倒置。题干要求是人品为诗品的条件, 而 C 项却说成了诗品为人品的条件。诗品不一定能带动人品提升。从“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 才有第一等真诗”可以推断出,应是“人的品行、品性、品德不断提升,诗的品质、品格和品位才 能不断提升”。故选 C。 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以及论证结构的把握能力。B 项,“由此论证苏辙是‘言非心声’ 的代表诗人”错误。文中提到苏轼《答张文潜书》中提到的“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 为不如”,是为了说明第一个明确表述“文如其人”这一命题的是苏轼。故选 B。 3.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D 项,据原文最后一段“尽管‘言 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绝,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可见, “言非心声”的现象并非只要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就可以解决的,“只要……就”过于绝对。 故选 D。 4.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项,“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说,紧邻 长江的永联村,盛产 150 多种水产品,村里现在建成了肥米粒乐园、萌宠乐园、作坊街、阳光草坪, 农家乐园等主题公园”错。本项答非所问,不属于农业生产性服务工作。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什么 是农业生产性服务?通俗地说,就是贯穿农业生产作业链条,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让农民省 钱、省心、省力气”可知,选项是由农业转型为旅游业,不合要求。故选 B。 5.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D项,“将会有助于启发同类企业和相关企业应对 困境”错,属无中生有。原文只说“复工复产后,很多客运公司依然面临着空驶率高、成本倒挂的 情况,然而,山西汽运集团晋城公司乘客人数在 3 月下的快速回升。这得益于他们实行的‘公交化’ 转型”“晋城汽运闲置的长途班线车重新有了用武之地。很快周边市纷纷开通镇村公交线路”,并没 有说“将会有助于启发同类企业和相关企业应对困境”。故选 D。 6. 【参考答案】(1)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农业生产性服务,极大提高了春耕效率,在其他领域也可 以推广。(2)化“危”为“机”,扩展国际合作。从中欧班列的逆势增长,到国际物资的互联互通, 这推动了外贸业发展。(3)传统企业主动改革转型,创造商机。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走出固有 模式,从而获得新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通过“疫情防控不误春耕。截至 5月 5日,全国早稻播栽已全部完成,中稻播栽 12%,春播玉米已播种 63.8%,全国春播进度快于往 年”可知,要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农业生产性服务,极大提高了春耕效率,在其他领域也可以推 广。通过“当前,欧洲一些国家的生活和防疫物资需求比较旺盛,有很多物资选择中欧班列运输。 中欧班列 3 月和 4 月开行列数、4 月发送标箱数等多项指标创历史纪录”可知,疫情期间要化“危” 为“机”,扩展国际合作。从中欧班列的逆势增长,到国际物资的互联互通,这推动了外贸业发展。 通过“这类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快速推广,既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加快发 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不能脱离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不能脱离农业转型升级的阶段要求”“山 西汽运集团晋城公司乘客人数在 3 月下的快速回升。这得益于他们实行的‘公交化’转型”可知, 传统企业要主动改革转型,创造商机。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走出固有模式,从而获得新生。 7.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及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 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 也考查情节、主旨和环境。D项,“乔明枝说的‘你快下车吧,都耽搁大家赶路了’,既表达了对车 上人的歉意,也流露出‘家里还有活儿’的着急”理解表述有误,乔明枝说的话有对车上人的歉意, 但不是流露出“家里还有活儿”的着急,而是想要对小赵表达把锔弓白送给那位先生了,不收钱, 你就不要多说了,表现了乔明枝的淳朴的性格。故选 D。 8. 【参考答案】(1)邢玉明是一名民间艺人,手艺精湛。当年,锔匠活远近闻名;县委书记会找上门 来,请他给港商曹柏青先生的三件文物瓷人锔裂隙;三件瓷人,竟然锔得天衣无缝。(2)邢玉明以 大局为重,识大体,能担责任。县委书记说给港商曹柏青先生的三件文物瓷人锔裂隙这件事关系到 市里招商引资,邢玉明只有答应了。(3)邢玉明淡泊名利,默默无闻。把三件文物瓷人锔完裂隙后, 不等赞扬,默默无闻地做完自己的工作,没有打招呼就坐长途汽车回家,还把锔弓白送给了丁也成。 (4)邢玉明谨慎,做活时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准备工作时间长,不说话只观察;电灯有热度,锔活 儿的时候,怕有影响,干活时用光线暗淡马灯照明,用家乡土话和妻子交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从环境交代、情节 安排、人物塑造、主题表达、手法技巧等方面来切入,多关注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细 节等方面的描写。要求简要分析形象的性格特征,回归文本,找到写该人物的内容,把握主要性格 特征,并注意联系其他人物来看,防止遗漏得分点。本题要求概括邢玉明的形象,所以要从文本中 筛选出关于他的相关信息。原文“锔匠邢玉明怎么也没想到,县委书记会找上门来,请他给商曹柏 青先生的三件文物瓷人锔裂隙”,“丁也成看得眼呆,喃喃道:‘鬼斧神工啊!邢老师傅,真是……’” “丁也成再也吃不下去了:‘这是民间的宝贝!那老师傅可是活着的文物啊!’”,这些都从侧面表现 邢玉明的手艺精湛;“邢玉明锔碗锔盆锔锅,远近闻名”,“三件瓷人,竟然锔得天衣无缝”直接写他 手艺精湛。文中“县委书记说:‘这跟锔碗锔盆差不多,有什么不行的。这事就这么定了!市里的招 商引资可是大事,市长等着回信呢!’话讲到这个份上,邢玉明只有答应了”,表明邢玉明识大体, 以大局为重,挑起重任。文中“四下去看,邢玉明夫妇已经没有了踪影”“ 邢玉明笑道:‘不回去了。 没听说过,锔匠还要看自己锔过的手艺’”“邢玉明一怔,呵呵地笑了:‘买?这东西他也稀罕么?那 好了,我白送给他了。’说着,他就起身把锔弓袋子从行李架上取下来,递给了小赵”,这些语言动 作描写都能表明邢玉明默默无闻、不贪图名利。原文说“邢玉明看了看那三件瓷人的裂隙,始终不 说话。如此两天,他坐在瓷人的旁边呆呆地傻看,摸着瓷人悠然地叹气”,表明邢玉明准备工作做的 独特;“事先,博物馆的人提出拉一道照明线,邢玉明摇头不肯,他说电灯有热度,锔活儿的时候, 怕有影响”,表明谨慎;“邢玉明就扯动了锔弓,开始干活了。马灯的光线暗淡,人们什么也看不清 楚,只听到锔弓嗡嗡地响,谁也不知道邢玉明是怎么样锔的。人们也能听到邢玉明与乔明枝慢声细 语说着件么,他们使用的是家乡士话,人们听不明白”,表明他干活时的状态,是传统的手艺做法, 很独特。 9.请探究小说结尾“锔弓颜色陈旧”的意蕴。(6 分) 【参考答案】(1)照应题目和开头。题目《邢玉明》,邢玉明就是一位锔匠,锔弓是他的工具,“锔 弓颜色陈旧”点明了邢玉明的身份以及这份手艺时间的久远。(2)烘托人物形象。“锔弓颜色陈旧” 烘托了邢玉明手艺的精湛,使用时间长,他具有传统民间艺人所特有的时代精神。(3)深化文章主 旨。“锔弓颜色陈旧”,时代感强,表明这种传统民间手艺可能已经失传,工具只能作为收藏品,表 明这种手艺以前存在过。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民间手艺失传的惋惜之情以及对这种手艺精神内涵的挽 留和召唤。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小说结尾意蕴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感知作品的基础上,从结构 和内容上把握,具体可以从题目、情节、人物、主题、手法效果等方面入手,分点作答。本题要求 探究小说结尾“锔弓颜色陈旧”的意蕴,可具体从题目、人物、主题等方面分析作答。“锔弓颜色陈 旧”能照应题目和开头,和本文的题目《邢玉明》相联系,邢玉明是一名传统锔匠,锔弓是工具, 也点明了他的身份。原文开头说“当年农村贫穷,破碗破盆破锅什么的,舍不得扔,就请人锔一锔, 修补后再用。邢玉明锔碗锔盆锔锅,远近闻名”,结尾“锔弓颜色陈旧”与之相照应。“锔弓颜色陈 旧”烘托主人公邢玉明的性格,“颜色陈旧”表明锔弓曾经使用时间长、频率高,他手艺好,也能让 读者体会到锔弓身上代表的那一代传统手艺人独特深沉的精神内涵。从文中邢玉明做准备工作、不 用电灯用马灯照明以及干活时和妻子聊天等都能折射出老一代手艺人独特的精神品质。“锔弓颜色陈 旧”对主题有深化的作用,可以联系社会现实,惋惜传统手艺的失传,传统手艺人所特有的精神内 涵在当今社会仍然有其特殊的价值,所以挽留和呼唤这种精神内涵。 10.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有误。“引”,率领、带领。B 项,有误。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C 项,有误。“遗”,赠送,馈赠。D 项,正确。故选 D。 11.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题,“起下邳”,即“于下邳起”,意思是“在下邳起兵”, 作“臣”的谓语,“始臣起下邳”,意思是“当初我在下邳起兵”,意思完整,结构独立,其后断开, 排除 B 项;“留”是“留县”,为地名,“会留”是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即“会(于)留”,补 上介词后还是一个状语后置,意思是“在留县会合”,“此”代指前面说的情况,作“天以臣授陛下” 的主语,意思是“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意思独立,结构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C 两项。 本句译为: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 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故选 D。 12.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 项,“没有动用一兵一卒”说法 错误,原文是“沛公乃引兵击秦军”意思是“刘邦于是率军攻打秦军”。故选 C。 13. 【参考答案】(1)我希望您暂且留下坚守壁垒,派人先去。为五万人的粮食,更为旗帜在山上,作 为疑兵。 (2)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 懈怠时去袭击他们。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第一句得分点:“壁”,营垒、军营、军垒;“具”, 准备、备办;“益张旗帜诸山上”,省略句,“诸山上”前省略介词“于”,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 诸山上益张旗帜”,在周围的山上(或:在各个山头上)多多张挂旗帜;第二句得分点:“此独其将 欲畔耳”判断句式,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要反叛罢了;“因”,趁着;“解”,通“懈”,懈怠(或:松 懈)。 【参考译文】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后,张良家有奴仆三百人,弟弟死了不厚葬,用全部 财产寻求勇士谋刺秦王,为韩国报仇,这是因为他的祖父、父亲任过五代韩王之相的缘故。 沛公从洛阳向南穿过轩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峣山下的秦 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 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留守军营,派人先出发,替五万人准备粮食,在各山头张挂很多旗帜,作 为疑军,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 向西袭击成阳,沛公想接受他们。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 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 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做了汉王,在巴蜀称王,让张良厚加馈赠项伯,沛公派人请领汉中地区。项 王就答应了。张良于是劝告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表示不再回来的决 心,以此稳住项王的心。”汉王于是让张良返回去。一边走,一边烧断了栈道。项王因此消除了西 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国。张良逃跑了,从小路偷偷归依汉王。到了下邑,汉王下 马倚着马鞍问:“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捐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呢?”张良进言 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上就 可以使用。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地,就送给这三 个人,楚军就可以打败了。”最后击败楚军的,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 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 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向汉王献计,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这年 秋天,汉王追击楚军到了阳夏的南面,因战斗失利而坚守固陵,诸侯们到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张 良劝说汉王,汉王采用了他的计谋,诸侯们才都来到。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在 帷帐之中运筹谋划,在千里之外决战取胜,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 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 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留侯身 体多病,便施行道引之术,不食谷物,闭门不出一年多。恰逢高帝驾崩,吕后感激留侯的恩德,就 强让他吃饭,说:“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那样短促,何必自找苦吃到如此地步啊!”留侯不得已, 勉强听从吕后的话而进食。 高帝驾崩,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 14.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 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 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 项,“‘烧此中’影射当时边塞战乱不定的现实,表达 出对和平的向往之情”错误,曲解诗意,此句意为火焰山举世无双,为世上万物之佼佼者。故选 D。 15.请赏析诗歌的后四句。(6 分) 【参考答案】①后四句运用了衬托手法。②作者从长安来边塞,一路上其他地方都是天寒地冻的, 这儿却是热气蒸人,人马都大汗淋漓。从而反衬了火焰山的威势。③既抒发了对火焰山奇特怪异景 象的赞美和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同时也激发出自己要在边塞施展宏图的豪迈情怀。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 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翻译:久已听说的火山今 日才见到,它高高地矗立在蒲昌县东。赤色的火焰烧红了胡天的云,炎热的气流蒸腾在边塞上空。 不知道由阴阳二气构成的热能,为什么独独燃烧在这座山中?我在严冬时节里来到这里,山下仍然 是一阵阵热风。人和马都热得汗流浃背,谁能探究大自然的奥妙无穷?《经火山》是唐代诗人岑参 的诗作。此诗运用夸张、反问、衬托以及化用古文等手法描绘了火焰山奇特怪异的景象和无穷无尽 的强大威力,抒发了作者在边塞施展宏图的志向。“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汗流,孰知造 化工!”以反衬手法,再现火焰山威势,一物多咏,造成连贯的气势。诗人自长安来,一路天寒地冻, 唯独边塞火山热气蒸人,人和马都大汗淋漓。这种驱寒使热之工,若不是神力造化,人力绝不能为 之。这里,诗人通过亲眼所见和亲身感受,真实地描绘出火焰山奇特怪异的景象和无穷无尽的强大 威力。可以想见,来到火焰山前,诗人触景生情,气贯长虹,更加激发了在边塞施展宏图的志向。 16. 【答案】(1)齐彭殇为妄作 (2)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比如“殇、逝、盈、卒、 幽、相”等字。 17.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 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 行合乎情理。“无可厚非”:也说未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苛求。前文是“有人认为人气会给书 店带来更大收益,书店走网红路线”,这是赞同之意,故用“无可厚非”。“层出不穷”:形容事 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屡见不鲜”:形容事物看见过多次,就不会觉得新奇。由上下文可知, 现在的此种现象很多,应用“屡见不鲜”。“落寞”:寂寞;冷落。“失落”:精神上空虚或失去 寄托。前文是“面对纸质出版行业的”,应用“落寞”。“势在必行”:指某事根据事物的发展趋 势必须做。“大势所趋”:整个形势发展的趋向。前文是“网络阅读习惯日渐养成,传统书店的产 业转型已是”,故用“大势所趋”。故选 B。 18.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 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 项,“本质 上”应该形容“是”,故排除;B项,c 项,“通过……使……”的结构模式让句子缺少主语,故排 除。故选 D。 19.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 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 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C项,后面说“一方面通过网络宣传吸引更多的读者,另一方面也要提供有 内容价值的服务”,因此前边应该说“商业与公益”,遵循一一对应的原则,排除 AD;“控制…… 临界点”搭配不当,应该“把握……临界点”。故选 C。 20. 【参考答案】放下身段,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这是我们应该发扬的扎实作风;孟母三迁,近 朱者赤,接孟氏之芳邻,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环境选择;谦谦君子,光明磊落,出淤泥而不染,这 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美好品行。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考查类型为续写式。做仿写题,首先,看题目,明确显性要求。 有的题目对句式、修辞格、仿句内容等有明确限定,只有将题中的这些要求吃透,才能写出符合要 求的规范句子。其次,审例句,明确隐性要求。有的题目没有明确告知仿写要求,这就要我们仔细 分析,这一步是答题的关键。不同的例句隐性要求不同,我们一般可从“形神”两方面去考虑。 本题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根据示例句式特点为“……,……,……,这是我们应 该……”。再根据“品行”“作风”和“选择”的含义归类,与之分别照应的词组是“谦谦君子、 光明磊落、出淤泥而不染”,“放下身段、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和“孟母三迁、近朱者赤、 接孟氏之芳邻”,按照例句句式仿写即可。 21. 【参考答案】图二:食品安全系人命,一点良心不能少(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需要一点良心)。图 三:失去一片绿叶,环境就成坏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以及拟写广告语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参考图一示例,为图二、图三各配上一句符合情境的公益广告语”“符合规劝意图”,然 后要分析图片的情境,结合“安全”这一主题,模仿图一的例子进行拟写。分析图二可以发现,图 上重点突出“点”,而这一“点”处于“良”上,由此可以由“粮食”“食品”的“安全”联系人 的“良心”;分析图三可以发现,图上重点突出“环”上的一片“叶子”,而去掉“叶子”之后的 “环”变成了“坏”,这就强调“绿叶”对于“环境”的重要性。明确了这些之后,再模仿图一的 例句进行拟写就简单多了。拟写的时候要符合图片情境,还要符合规劝的意图。 22.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目,做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是把握好审题立意。我们首先要读懂材 料,材料以对话的形式叙述了整个故事。至于砍那棵树,这只是材料的形式。材料的关键点在于“虽 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由此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确定本题的 立意:1.目的、目标和信念。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目的和目标,做事不能盲目,随时变 动,否则一事无成。2.认识自我。自己需要什么,自己该向哪个方面努力,要正确认识自我。3.人 生的规划。没有规划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关键在于规划。4.明确立场,坚 持原则。站稳立场,明确自己的所需,不可随便改变自己的原则。5.坚持,人生贵在坚持,恒心铸 就成功。6.诱惑。人生有许多诱惑,不能因诱惑而迷失自己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