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一九年秋季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 语文(必修1)‎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四大题,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中。总分150分,时量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唐诗与现代歌词》一文,完成1—3题。‎ ‎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甲)阅读下面节选文字,完成 4—5题。(4分)‎ ‎①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料之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②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残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④鸣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4.文中加点的“苟活者”和“真的猛士”分别指什么人?(2分)‎ ‎ ‎ ‎5.“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一句话有什么含意?(2分)‎ ‎(乙)阅读梁文蔷《我的父亲梁实秋》节选文字,完成 6—8 题。(10分)‎ 父亲翻译莎士比亚剧本始于抗战前,那时我只有四五岁。后来因抗战,颠沛流离,只译了10本,就停顿下来,因为翻译莎士比亚是没有钱的,为了我们一家,父亲必须谋生,教书、写文章。生活相对安定下来后,他又开始有计划地翻译。父亲给自己规定,每天要译两千字。台湾的天气很热,那时也没有冷气,父亲这个北方人对气候颇不适应,他又很胖,非常怕热,经常挥汗如雨。父亲非常有毅力,如果因为有事未能完成预计的工作,加班也要把拖下的工作补上。‎ 父亲每译完一本,就将手稿交给母亲装订。母亲用古老的纳鞋底的锥子在稿纸边上打洞,然后用线缝成线装书的样子。没有母亲的支持,父亲是无法完成这一浩大工程的。‎ 我在台湾与父母一起生活了10年,因为哥哥姐姐的失散,成了“独生女”。父亲与母亲的感情很好,他们后来跟着我到西雅图生活了一段时间,我时常在汽车的后视镜里很“嫉妒”地发现,他们还经常手拉手坐在一起。‎1974年4月30日上午,父亲与母亲照样手拉手到附近市场购物,市场门口一个梯子突然倒下,正好击中了母亲。母亲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因伤势很重,需要动大手术。临进手术室前,母亲以一贯的自我克制力控制自己,既不抱怨,也不呻吟。进手术室前,她似乎已有预感,对父亲说:“你不要着急,你要好好照料自己。”几个小时后,护士出来通知,母亲已不治。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刻,父亲坐在医院的长椅上开始啜泣,浑身发抖,像个孤苦无依的孩子……‎ 就在母亲去世后一个月,父亲终于辗转知道了哥哥、姐姐仍然在世的消息。他特地跑到西雅图母亲的墓前,告慰母亲。‎ ‎1981年夏,我第一次回大陆探亲,回到了儿时居住的庭院,却已是物是人非。临行前,大姐文茜折了一小枝枣树叶,上面还有一个小青枣,让我带回台湾,送给父亲。这棵枣树是我们在北京时老枣树的后代,老树早已离去。我小心翼翼地把枣叶包好,回到台湾后,把在大陆的见闻一五一十地告诉父亲,包括姐姐文茜、哥哥文骐33年的经历,讲到激动处,与父亲相对而泣。那个枣和树叶后来都枯萎了,父亲把叶子留下来,放在书里,珍存着。‎ ‎1986年,我最后一次赴台探望父亲。临走时与父亲在客厅中道别,父亲穿一件蓝布棉外衣,略弯着腰,全身发抖。他用沙哑的声音不厌其烦地告诉我怎么叫出租车,怎么办出境手续等,那一刻,他又把我当作他的没出门的小女儿。那一次离家,我充满了不祥之感。‎1987年11月3日,父亲因突发心脏病住院。当时,小量地输氧已经不够。父亲窒息,最后扯开小氧气罩,大叫:“我要死了!”“我就这样死了!”此时,医生终于同意给予大量输氧,却发现床头墙上大量输氧的气源不能用,于是索性拔下小量输氧的管子换床。就在这完全中断输氧的5分钟里,父亲死了。父亲强烈的求生欲望一直支持他到心脏停止,他留下的最后五句绝笔之一是:“我还需更多的氧。”没想到父亲留在人间最后的字迹,竟然是这样的求生呼号。每想到此,我便有肝肠寸断之感。‎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写父亲在医院长椅上哭泣,像个孤苦无依的孩子,表现了母亲的去世给父亲的打击之大,从正面直接表现了父母之间的恩爱。‎ B.文中有多处细节描写,其中父亲把我从故乡带来的枣树叶子珍存在书中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 C.父亲年老了,略弯着腰,全身发抖,表明他身体不再健康,这让我离家时有一种不祥之感。‎ D.父亲对“我”不厌其烦地叮嘱,表明他已经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对小女儿格外留恋。‎ ‎7.文中回忆了梁实秋先生到台湾以后的生活,作者重点回忆了“父亲”的哪几件事?(4分)‎ ‎8.从这篇节选的回忆性文章中,你可以看出梁实秋先生具有哪些性格特点?(3分)‎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 题。‎ ‎ 国学大师排队一年只为看一匹马 姜常红 饶宗颐,1917年生于广东潮安,祖籍广东潮州,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他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在当代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望。我国学术界曾先后将其与钱钟书、季羡林并列,称之为“北钱南饶”和“北季南饶”。‎2011年12月13日,国学大师饶宗颐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2013年3月23日 ‎,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饶宗颐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2014年9月,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暨艺术系伟伦荣誉艺术讲座教授、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荣休教授,以及中国文化研究所顾问。‎ 饶宗颐出生于广东潮州的大富之家,父亲饶锷开着发行钱票的钱庄,饶家不仅富甲一方,而且家学渊源深厚。饶锷在家乡建起了潮州最大的藏书楼,起名“天啸楼”,藏书十余万卷。受父亲影响,饶宗颐自幼便浸泡于此,埋首在藏书的世界里。‎ 在父亲的有意栽培下,饶宗颐迷恋读书深入骨髓,坐拥书城的他,从小就跟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不喜欢玩耍,只喜欢读书。进入学堂后,饶宗颐总感觉先生教授的知识“太肤浅”,于是选择退学回到父亲身边。深受家学的熏陶,饶宗颐打下了良好的文化根基,培养了超强的自学能力。‎ ‎1932年,饶锷因编撰《潮州艺文志》心力交瘁,积劳成疾,不幸离世,留下一份硕大的家业和一部未完成的遗作。那一年饶宗颐15岁,他在家业与学业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父亲去世后,饶宗颐用了一年时间将父亲的遗作单独续完,并连载于岭南大学的《岭南学报》,引起了学界的关注。1935年,中山大学校长邹鲁创建了广东通志馆,破格将18岁的饶宗颐聘入馆中,专职艺文纂修。‎ 饶宗颐学富五车,有诸多研究成果,但他并不急于在完成后立即发表,而是将文稿一压再压,一方面为了修正老知识,另一方面也为了吸纳新知识。‎ 饶宗颐有一个著名的“兔论”:“做学问和做人一样,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守株待兔的心态。一般人太急功近利,老是想抓住几只兔子,而机会就像兔子跑得非常快,积极追的人未必能够逮到。我就靠在树底下,有兔子过来的时候,就猛然扑上去。”‎ 当时法国学界的敦煌学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留存有不少原始资料。为了研究敦煌学,饶宗颐很长时间都居住在法国。一次,他听说法国南部有个原始山洞,山洞的岩壁上画有两万年前的岩画,而且整个墙壁都是动物,其中有一匹中国的蒙古马。饶宗颐猜想这极可能与远东近东的交流沟通有关。远东近东是当时欧美人使用的一种以欧洲为中心的地理概念,近东是指距离西欧较近的国家和地区,远东则指的是离西欧最远的亚洲东部地区。中国的蒙古马属于远东,但出现的壁画却在近东。为了证明远东近东的人类在2万年前已有沟通接触,饶宗颐决定亲自去岩洞看个究竟。‎ 这个岩洞是在1940年被4个孩子偶然发现的,因为担心人们的呼吸破坏洞内景观,法国政府于1963年将山洞关闭,公众不得入内参观,只有科学家和获准的少数人才能在洞内逗留,且每个礼拜只开放一次,每次只有一小时,更苛刻的是,每次仅限入5人。被允许进去的中国人并不多,要排队,饶宗颐为了一睹这匹蒙古马,硬是排了一年的队。1976年,饶宗颐亲自观察了洞窟壁画后,得出了欧洲古代或已存在蒙古马借助欧亚大草原东西交流的考察结论。‎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饶宗颐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自幼便浸泡在藏书十余万卷的“天啸楼”,埋首在藏书的世界里。‎ B.饶宗颐进入学堂后,因先生教授的知识“太肤浅”而退学,这反而培养了其超强的自学能力。‎ C.父亲饶锷因编撰《潮州艺文志》去世后,15岁的饶宗颐在家业与学业中豪不犹豫地选择了学业。‎ D.饶宗颐学富五车,多年的学业研究,使得他对做学问有独到的看法,其中著名的“兔论”即为此例。‎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父亲去世后,15岁的饶宗颐在岭南大学的帮助下用了一年时间把父亲的遗作续完,并连载在岭南大学的《岭南学报》上。‎ B.文章交代,18岁的饶宗颐在广东通志馆专职艺文纂修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很多研究成果,并且提出了自己独家的研究理论。‎ C.饶宗颐听说法国南部的一个原始山洞的岩壁上画有两万年前的岩画,岩画上有一匹中国的蒙古马,他断定远东与近东自古以来就有交流。‎ D. 饶宗颐作为国学大师,在国学研究方面可谓硕果累累,尤其是治学严谨值得我们学习:他为了一睹山洞岩画上的蒙古马,硬是排了一年的队。‎ ‎11.在实践“兔论”的过程中,饶宗颐有那些具体表现?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 12—15 题。‎ ‎(甲)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珠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乙)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①。”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②‎ ‎,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③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嚯其目④。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 ‎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②庸保:帮工,伙计。庸,同“佣”。被雇用的人。③家丈人:东家,主人。④嚯其目:弄瞎他的眼睛。嚯,熏瞎。‎ ‎12.下列对(甲)文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A.从百余骑(跟随) B.令将军与臣有卻(通“隙”,隔阂,嫌怨)‎ ‎ C.至鸿门,谢曰(道歉) D.翼蔽沛公(名作状,像鸟展开翅膀那样)‎ ‎13.下列对(乙)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法定继承人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都是长子。‎ ‎ B.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创“皇帝”一词作为自己的封号。‎ ‎ C.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汉以后也称分封的王和列侯为诸侯。‎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到达鸿门向项羽谢罪,认为自己不居功,两人有了隔阂是因为小人从中作梗,讨好项羽的同时还除了内患,突出了刘邦老谋深算、随机应变的人物特点。‎ B.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戴的玉块向项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 C.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改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 D. 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 ‎15.把文中画横线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缺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5分)‎ ‎(2)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6—17题。‎ 鲁东门观刈蒲 李白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注]。‎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 【注】龙须:龙须草,茎可织席等,多为帝王豪贵之家所用。‎ ‎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寒事”“初霜”点明深秋的时令特点,交代了“刈渚蒲”农事活动的背景。‎ ‎ B.“挥镰”“拂水”两句用比喻描写劳动场景,富有诗意,意在表现劳动之美。‎ ‎ C.七、八两句写农人织蒲作席,享受劳作之后清夜的欢娱,侧面表现蒲草珍贵。‎ ‎ D.本诗前面部分叙写场景,后面部分托物言志,脉络清晰,情感抒发含蓄委婉。‎ ‎17.诗人为什么说“此草最可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7分,每空1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2)《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唱的“易水诀别”歌的歌词是:“ , !”‎ ‎(3)《烛之武退秦师》中,“ ”一句表明一个人如果反过来去伤害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这是不仁道的;表明晋国国君背信弃义的一句是:“ ”。‎ ‎(4)在鸿门宴上,樊哙说的“ , ”,确实是一种抓主要矛盾、不要顾及细枝末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A.《烛之武退秦师》着意描绘人物语言,文中烛之武凭借天花乱坠的辞令,智退秦晋联盟,显现出他娴熟的外交技巧。 ‎ B.安倍远访欧洲,游说亚洲,用的都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老套:通过攀亲戚、套近乎,试图从道义上围堵中国,让中国人在钓鱼岛问题上让步。‎ C.图穷匕见,这个一向以友好邻邦来标榜的霸权主义者,终于撕去了“友谊”的面纱,赤裸裸地进行军事交涉了。 ‎ D.司马迁是一位勇猛的斗士,他敢于标新立异,走自己的路,因而《史记》处处闪烁着他那创造性的火花。‎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该诗发表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诗人也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 B.诗人艾青目睹祖国河山惨遭践踏、人民蒙受深重苦难的历史,在《我爱这土地》中喷发出强烈的爱国之情。‎ C.烛之武的事迹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一个人通过努力,使整个国家得到了安定,他才是真正的英雄。 ‎ D.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等大量书籍,学识渊博、德才兼备,任鲁国史官时尽职尽责,被当时人所崇拜。‎ ‎21.诗人艾青以诗歌的形式深情地歌咏了保姆大堰河给予“我”的无私的母爱,季羡林用散文的形式深情地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愧疚之情,而当今很多人喜欢在母亲节或其他节庆时用短信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请根据下列短信的内容和句式特点,将其补充完整。(4分)   ‎ 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 , 。母亲您是伞,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母亲您是豆荚,我们是豆荚里的豆子; , 。‎ ‎22.在下面文字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分句前后的内容、句式对应。要求:引用的诗句从《沁园春·长沙》中选取。(5分)‎ 诗词,如一朵风中百合,柔弱动人;如一声冲霄清吟,激越豪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让我们感受到了李清照的凄美哀怨; 。‎ ‎23.仿照下面的示例,任选一个历史人物,写一句话谈谈你对他的认识,修辞手法要一致。(5分)‎ 示例:项羽,乃百世难得之英才!忠于义,重于信。‎ 备选人物:烛之武 刘邦 张良 荆轲 樊哙 范增 ‎ ‎ ‎ ‎ 四、写作(60 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开学已经两个多月了。高中生活让我们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而我们自己正在悄悄地改变着。其实,我们的人生在不同的阶段不断地发生着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改变。如果我们以变化的眼光来看的话,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 请以“改变”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注意:不得抄袭,不得套题,不得出现班级、姓名。‎ 二○一九年秋季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D(有效信息在第1段:“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从这句话中不能得出李白的诗歌晚唐就不再流行了。本题逆推错,所以选D。)‎ ‎2.C(A项原文在第二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句中的“这”指代上一段末所说的即使是李杜的诗歌,流行也有时代性。“值得欣喜”的不是将唐诗为宋词元曲取代是与流行歌词长盛不衰比较而言的。此题张冠李戴。B项信息源在第二段:“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据此,“感动在心”的是人的生活、经历而不是“流行歌词”。D项信源在第二段末:“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此项言过其实.所以选C。)‎ ‎3.B(信息源在第一段末:“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此项张冠李戴和强化因果。所以选B。)‎ ‎4.苟活者:平庸之人(1分)真的猛士:刘和珍等英勇的战士(1分)‎ ‎5.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对苟活者来说,会使他们日益觉醒而看到希望;(1分)对革命者来说,会使他们受到鼓舞而奋勇前进。(1分)‎ ‎6.A( “从侧面表现了父母之间的恩爱”。)‎ ‎7.①翻译莎士比亚剧本;②父母之间的恩爱和母亲去世的情况;③对故土的依恋;④对“我”的关心;⑤父亲去世的情形。(答对一点给1分,共4分)‎ ‎8.有学识,有毅力;关爱家人,眷恋故土;热爱生活,有强烈的求生欲(每点1分)。‎ ‎9. B(“因先生教授的知识‘太肤浅’而退学,这反而培养了其超强的自学能力”曲解文意,不是退学培养了其超强的自学能力,而是深受家学的熏陶。)‎ ‎10. D(A项,“在岭南大学的帮助下用了一年时间把父亲的遗作续完”错误,原文有“单独”一词。B项,“就已经有了很多研究成果”在文中无据。C项,“他断定远东与近东自古以来就有交流”说法错误,当时还不能立刻断定,只是猜想。)‎ ‎11.①诸多研究成果不急于在完成后立即发表(不急功近利的表现)。(2分)‎ ‎ ②为了研究敦煌学,他很长时间都居住在法国(耐得住寂寞)。(2分)‎ ‎ ③饶宗颐为了一睹这匹蒙古马,硬是排了一年的队(治学严谨)。(2分)‎ ‎12.A(从:使动用法,使……随从。)‎ ‎13.A( “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都是长子”错。)‎ ‎14.B(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戴的玉块向项羽示意多次,目的是暗示项羽下决心杀刘邦。)‎ ‎15.(1)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多次举起他所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数“目”“ 示”“三”各1分,句意通顺1分)‎ ‎ (2)宋子城里的人轮流款待他,这消息被秦始皇听到。秦始皇召他进见,有认识他的人,就说:“这是高渐离。”(大意2分;客、闻、定语后置句各1分。)‎ ‎16.C(七、八两句是写席子可以给人带来享受,而非写农人享受清夜的欢娱。)‎ ‎17.编织的席子实用舒适,不比龙须草编织的席子差;具有不染尘的特点;借物喻人,表达对才高品洁之人的赞美。‎ ‎18.(1)万类霜天竞自由(2)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因人之力而敝之 朝济而夕设版焉(4)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 ‎19.A(褒贬失当。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20.C(A项,“赢得”缺少宾语中心语,可以在“ 雨巷诗人”后加“的称号”;B项,“目睹”与“历史”搭配不当;D项,“被……所”句式杂糅。)‎ ‎21.示例:海,没有母亲的爱浩瀚。(或“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云朵,没有母亲的爱洁白”)母亲您是大海,我们是大海里的浪花。(或“母亲您是天空,我们是天空里的云朵”;“母亲您是大树,我们是树下的小草”。)(注意句式、修辞、喻体之间的关系)‎ ‎22.示例一:“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让我们体悟到了毛泽东的志向远大。‎ 示例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让我们领略到了毛泽东的昂扬自信。‎ ‎ (答题时,要注意分号和句号的提示作用,它表明句子内部的关系及对所填句子的要求。仿写时既要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让我们感受到了李清照的凄美哀怨”的句式相对应,又要与“如一声冲霄清吟,激越豪迈”的内容相吻合,并注意题干要求应选取相关内容作答。)‎ ‎23.示例:烛之武,生于乱世的精于辞令的外交家!言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 ‎ ‎ 荆轲,身处危难的燕赵悲情英雄!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有两点要注意:一是用一个散句给人物身份定位,二是用一个对偶句评价历史人物的功绩或性格。)‎ ‎(乙)参考译文:‎ 于是秦王大发雷霆,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命令王翦的军队去攻打燕国。十月攻克了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率领着全部精锐部队向东退守辽东。秦将李信紧紧地追击燕王,代王嘉就写信给燕王喜说:“秦军之所以追击燕军特别急迫,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现在您如果杀掉太子丹,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一定会得到秦王宽恕,而社稷或许也侥幸得到祭祀。”此后李信率军追赶太子丹,太子丹隐藏在衍水河中,燕王就派使者杀了太子丹,准备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秦王又进军攻打燕国。此后五年,秦国终于灭掉了燕国,俘虏了燕王喜。‎ 第二年,秦王吞并了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通缉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门客们都潜逃了。高渐离更名改姓给人家当酒保,隐藏在宋子这个地方做工。时间长了,觉得很劳累,听到主人家堂上有客人击筑,走来走去舍不得离开。常常张口就说:“那筑的声调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伺候的人把高渐离的话告诉主人,说:“那个佣工懂得音乐,私下说是道非的。”家主人叫高渐离到堂前击筑,满座宾客都说他击得好,赏给他酒喝。高渐离考虑到长久地隐姓埋名,担惊受怕地躲藏下去没有尽头,便退下堂来,把自己的筑和衣裳从行装匣子里拿出来,改装整容来到堂前。满座宾客大吃一惊,离开座位用平等的礼节接待他,尊为上宾。请他击筑唱歌,宾客们听了,没有不被感动得流着泪而离去的。宋子城里的人轮流款待他,这消息被秦始皇听到。秦始皇召他进见,有认识他的人,就说:“这是高渐离。”秦始皇怜惜他擅长击筑,对完全赦免他感到为难。于是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没有一次不说好。渐渐地更加接近秦始皇。高渐离便把铅放进筑中,再进宫击筑靠近时,举筑撞击秦始皇,没有击中。于是秦始皇就杀了高渐离,终身不敢再接近从前东方六国的人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