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新高考全国卷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新高考全国卷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徐州一中2021届新高考全国卷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2020.6‎ ‎1.本试卷共8页,包含现代文阅读(第1题~第9题,共35分)、古代诗文阅读(第10题~第18题,共36分)、语言文字运用(第19题~第23题,共19分)和写作(第24题,共60分)四部分。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试卷和草稿纸的指定位置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20年新年之夜,各种跨年晚会争相上演,各大卫视纷纷使出看家本领,有的更是提前一个月便陆续公布嘉宾名单以宣传造势。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在这场强手如林的“跨年流量大战”中胜出的是bilibili视频网站(B站),其首次举办的跨年晚会便获得如潮好评,网友直言“简直吹爆”“含泪看完”。‎ 在国人对晚会这种节目形式早已审美疲劳的情况下,作为主打“二次元①”的视频网站——B站,何以突出重围?显然,只有勇于创新才能真正打动观众。‎ 从形式而言,B站跨年晚会真正做到了跨界融合。无论是从“二次元”到“三次元”的跨界,还是B站与主流媒体新华网合作,都让这场晚会收获了不少流量。就内容来看,B站跨年晚会更懂得“年轻人喜欢什么”。新闻主播“段子手”朱广权担任主持人,为晚会增添不少“金句”;虚拟歌手“洛天依”‎ 突破次元壁,与琵琶演奏家方锦龙联合演绎歌曲,让观众眼前一亮;因“大碗宽面”火了一把的吴亦凡和青春偶像五月天、周笔畅等加盟助阵,更满足了多数人对晚会的期待;当魔兽、数码宝贝、柯南、哈利波特等主题音乐响起,一波“回忆杀”直击观众。‎ 记忆共通所以共鸣,拥有情怀所以感动。当“第一个20后降生”“第一批90后迎来而立之年”这些话题登上了热搜,仿佛在陈述一个事实:所有人终将老去。但是B站却用一场晚会告诉观众:在这里,我们可以永远年轻。对年轻人欣赏口味的精准把握,对流行文化的深度挖掘,使这场晚会做到了令人耳目一新。‎ B站跨年晚会的成功值得业者思考。当“一年不如一年”成为晚会的普遍评价,如何不断创新来留住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已成为晚会制作方迫切回答的问题。‎ ‎(摘编自俱鹤飞《 ▲ 》)‎ 材料二:‎ ‎2019年12月31日晚,各大卫视使出浑身解数角逐跨年之最,何曾想到“半路杀出”的bilibili视频网站(B站)携带着“二零一九最美的夜”跨年晚会,以其精准的目标受众(青年)、厚重的情怀铺垫(追忆)、特有的次元语言以及宏大的场面制作实现了名利双收,在播放量、回放量、弹幕量甚至美股股价等指标上都持续上涨。B站这场“亚文化出圈”的跨年晚会中,除了动漫、游戏、音乐、番剧等“传统的”亚文化元素,还特意添加了两档似乎不合时宜又恰到好处的“主流节目”,分别是抗日影视剧《亮剑》中楚云飞扮演者张光北携手军星爱乐团合唱《中国军魂》和《钢铁洪流进行曲》,以及爱国主义动画片《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第二季片尾曲演唱者南征北战带来的歌曲《不愿回头》和《骄傲的少年》。不难发现,节目输出的内容是以主流文化为导向,但选用的输出中介糅合了青春记忆和青年文化的亚文化特质。‎ 具体而言,为当下青年所热衷的影视形象被挪用至亚文化空间中,衍生出表情包、“鬼畜②”、剧评、流行语等一系列具有亚特质呈现、本身就以二次元漫画为载体的军迷漫画,而结合Rap、 Funk、Pop、R&B以及摇滚乐等的“非主流”音乐演唱风格,都具备鲜明的亚文化风格。正是这些因素的叠加,使得B站跨年晚会中主流节目得以沉淀相当牢固的青年基础,同时也是青年群体不拒绝、不排斥主流文化的先决条件和准入钥匙。它还合理解释了在主流节目中所集中爆发的个人情感,是由零星的碎片记忆作为亚文化创作的情绪引线,结合青年亚文化的星火助燃,在媒介时空和事件征召的穿越过程中,引爆带有青春共鸣的情绪宣泄,是青春的力量,亦是亚文化风格的意义所在。‎ 这场跨年晚会中,只有红色经典是所有青年的共同记忆,也就从客观上取消了由个人喜好所限定的次元壁垒。亚文化不仅可以形成表征自己流通的文化符号,同时也创造传达自身价值观的稳定的文化符号。B站这场跨年晚会的“主流节目”给青年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像弹幕中的“湖南兔”“江苏兔”等,堪称集体感召下的青年宣言;弹幕中的“云飞兄,别来无恙啊”“358团帮帮场子”等,则是一种“红色补足”。在文化符号闪转腾挪的交互间,文化所兼具的创造、交往、理解和解释,都体现出非常的意蕴表现,即这种文化位置置换后的再确立,也从根本上破除所谓“流动”或“稳定”的框架局限,达到共生共存的理想状态。‎ B站这场跨年晚会,无论从哪种角度看,都是一次令人振奋的黏合主、亚两种文化的勇敢尝试。亚文化风格节目赢得青年认同往往是意料之中的,而这次B站跨年晚会以亚文化方式表达红色文化所获得的成功却是出乎意料的,这也为红色文化与亚文化的共通共生共存提供了可探索可创新的广阔空间。‎ ‎(摘编自胡良益《 ▲ 》)‎ 材料三:‎ 随着主流用户的变迁、时代流行的转换,传统文化面临着一定的困境。这种困境来自于时代,同时也来自于自身。如何把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科技与艺术的关系,以及传统与现代的临界点在哪?很长一段时间,传统文化的变革是颇具争论性的,这条路如何走并没有足够多的方法论。‎ 近年来,通过持续的探索以及试错,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形态,使其在当代的感知度愈发明显,同时也在主流的年轻群体中掀起了传统文化热,他们不仅参与其中、自主传播传统之美,还积极参与到文创中来,其惊人的创造力点燃了新的化学反应。‎ 不久之前,CGTN、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曾军教授团队共同发布的《数字新青年研究报告》以QQ平台用户作为调查样本,就提到“近九成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兴趣,有八成年轻人通过网络了解传统文化,有近七成的年轻人希望通过游戏动漫等了解传统文化”。‎ 在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代的流行元素与符号汇聚在一起,不断碰撞融合产生新的模样。它代表着过去,同时也指向现代,更是未来的积淀。经过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数不胜数,并且诞生了许多可以深度挖掘的潜力IP③。如今,以科技赋能文化,传统文化生产方式处于剧变中,逐渐搭建起了连接年轻用户情感的桥梁,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宝藏被重塑,甚至重新成为当代的中国流行文化符号,被世界所看见。‎ ‎(摘编自辛文《 ▲ 》)‎ ‎【注】:‎ ‎①二次元(にじげん)是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亚文化圈的专门用语,意思是“二维”,被用来指代通过二维图像创造的虚拟世界。相对地,三次元(さんじげん)被用来指代现实世界;②“鬼畜”是指以高度同步、快速重复的素材配合BGM的节奏来达到洗脑或喜感效果,用频率极高的重复音画,组合而成的节奏配合音画同步率极高的一类视频;③IP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直译为“知识产权”,互联网界的“IP”可以理解为所有成名文创(音乐、动漫、游戏等)作品的统称。‎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B站跨年晚会在形式和内容上勇于创新,使得其在国人对晚会早已审美疲劳的情况下,打动观众,突出重围,实现了名利双收。‎ B.以主流文化为导向,选用糅合了青春记忆和青年文化的亚文化特质的输出中介,是在青年群体中传承经典文化的最佳途径。‎ C.材料三认为,大部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兴趣,这恰好能解释材料一中B站跨年晚会成功原因之一:更懂得年轻人喜欢什么。‎ D.以科技赋能文化,搭建起连接传统文化与年轻用户情感的桥梁,中国的文化宝藏就能被重塑,成为当代流行文化符号。‎ ‎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B站紧跟年轻一代的喜好,对流行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并为传统文化与亚文化的共生共存、交往碰撞做出了勇敢尝试。‎ B.B站跨年晚会真正做到了跨界融合,除了亚文化圈节目,还特意添加了两档不合时宜的红色节目,给青年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C.B站跨年晚会中的主流节目之所以沉淀了相当牢固的青年基础、集中爆发了青年的个人情感,是因为多种因素的相互叠加。‎ D.B站跨年晚会精准把握了年轻人的成长记忆,对经典文化加以新的包装,实现了小众与经典的共生共存,融合传承。‎ ‎ 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游戏《王者荣耀》打造了越剧虚拟演员上官婉儿,将传统艺术与数字文化创新融合再造,成为流行文化,带动越剧破圈。‎ B.故宫博物院与腾讯共同打造“Next Idea”音乐创新大赛,在一个月内就收到了超500首原创音乐作品,迅速演化为潮流文化现象。‎ C.“中国风”国漫《罗小黑战记》在日本东京地区上映,收获到不少日本影迷的赞扬:‎ ‎“制作水平很高,故事扣人心弦……”。‎ D.年轻人掀起“汉服热”,2019年底汉服爱好者数量已达356.1万人,汉服市场的规模超过20亿元,越来越多人穿汉服出行。‎ ‎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 5.根据你对三则材料内容的理解,在各材料文末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标题。(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良宵①‎ 昌耀 放逐的诗人啊 这良宵是属于你的吗 这新嫁娘的柔情蜜意的夜是属于你的吗 这在山岳、涛声和午夜钟楼流动的夜是属于你的吗 这使月光下的花苞 如小天鹅徐徐展翅的夜是属于你的吗 不,今夜没有月光,没有花朵,也没有天鹅 我的手指染着细雨和青草气息 但即使是这样的雨夜 也完全是属于你的吗 是的,全部属于我 但不要以为我的爱情已生满菌斑 我从空气摄取养料,经由阳光提取钙质 我的须髭如同箭毛 而我的爱情却如夜色一样羞涩 啊,你自夜中与我对语的朋友 请递给我十指纤纤的你的素手 ‎【注】:①本诗选自《昌耀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本诗的写作背景为1958年,昌耀成为“右派”‎ 后被遣送到日月山下劳动改造,被土伯特人贡保收留,贡保全家对这个年轻书生十分友善。1962年,经过三年强制劳改,他被转到祁连县劳教农场就业。1965年,他重新找到贡保一家。1973年,昌耀与贡保的三女儿成婚,入赘贡保家中。诗集中《良宵》这首诗的落款为:“1962.9.14于祁连山”,但有学者研究认为,该诗明显属于昌耀成熟期的文体风格,可能是诗人在八十年代初对自身命运的回溯和书写。‎ ‎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放逐的诗人啊/这良宵是属于你的吗”,这似是对他者的诘问,又如同喃喃自语;既点出了诗人被放逐的处境,又表现出对命运的思索。‎ B.“我的手指染着细雨和青草气息”,写在一个小雨霏霏的夜晚,青草散发着清香,诗人受伤的心灵被大自然拥抱着、安慰着。‎ C.“但不要以为我的爱情已生满菌斑/我从空气摄取养料,经由阳光提取钙质”,“爱情”不会因放逐而心灰意冷,诗人经历了命运的折磨,仍能在空气和阳光中获得新生。‎ D.本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情诗,诗人所抒发的不仅是爱情的情感,也是借“爱情”表达自己对当年被流放所遭遇苦难经历的回忆与哭诉。‎ ‎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今夜没有月光,没有花朵,也没有天鹅”,一连用了四个否定词,对浪漫的想象进行了否定,再次暗示了自己身处困境的遭遇。‎ B.“也完全是属于你的吗/是的,全部属于我”,对白是本诗的主要形式,诗人面对“朋友”的又一次提问,给出了更坚定更豪迈的回答。‎ C.“我的须髭如同箭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时以华丽清新的笔调,表达了诗人不屈服于命运的刚毅情怀。‎ D.“请递给我十指纤纤的你的素手”,化用古诗中的“纤纤擢素手”,这既是诗人对爱情的真挚与渴望,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更高呼求。‎ ‎ 8.本诗在抒情时,多次进行诗人和“朋友”之间的人称变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 9.本诗在网上的通行版本中,没有“这在山岳、涛声和午夜钟楼流动的夜是属于你的吗/这使月光下的花苞/如小天鹅徐徐展翅的夜是属于你的吗”三句。你认为这三句话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吗?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作监丞、通判建州。秩满,州人借留,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孔维与觉等校定。王师征燕、蓟,命觉部京东诸州刍粮赴幽州。维荐觉有学,迁《礼记》博士,赐绯鱼。‎ 雍熙三年,与右补阙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曰:“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乎?”觉曰:“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哉!”桓默然色沮。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 俄献时务策,上颇嘉奖。是冬,以本官直史馆。右正言王禹偁上言:“觉但能通经,不当辄居史职。”觉仿韩愈《毛颖传》作《竹颖传》以献,太宗嘉之,故寝禹偁之奏。淳化初,上以经书板本有田敏辄删去者数字,命觉与孔维详定。二年,详校《春秋正义》成,改水部员外郎、判国子监。四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假满,诏不绝奉,卒。‎ 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觉性强毅而聪敏,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此颇繁,吾能易之。”及成,果精简。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B.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C.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D.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绯鱼: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唐制,五品以上佩鱼符袋。宋代因袭之。‎ B.《礼记》:据传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 C.国子监: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D.秋赋:也称秋贡、秋荐,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故有此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觉学问精深,政绩卓越。他明晓《九经》,参与孔颖达《五经正义》校定;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受到朝廷褒扬。‎ B.李觉涉远为官,不畏艰苦。与李若拙出使交州时,别人认为前往此地辛苦劳累,他却认为不足挂齿。‎ C.李觉仕途顺畅,颇受赏识。皇上对他所献策略以及所作《竹颖传》大加赞赏,王禹偁也大力举荐他。‎ D.李觉关心时局,聪慧机敏。他对当时的一些政务有很好的论述,得到太宗认可;在计算方法上也有独到见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桓默然色沮。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3分)‎ ‎(2)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5分)‎ ‎14.李觉和秘阁校理吴淑等人一同考开封府的秋赋举人时,是什么事情使得在座的人都赞叹佩服他?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宿业师①山房②待丁大③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④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注 ‎】:①业师:一位名叫业的僧人;②山房:山中的房舍;③丁大:诗人的同乡友人;④烟鸟:暮霭中的归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抓住从薄暮到深夜的特征,描绘了一幅“山间初夜图”:夕阳西下、群壑蒙烟、松际月出、风吹清泉、樵人归家、烟鸟栖定。‎ B.本诗颔联写诗人见松月而觉夜凉,听清泉而感山幽,细致地传达出日暮山间听泉时的激动心情,富有韵味。‎ C.诗人将视觉与听觉、近景与远景、静景与动景融合起来描写,笔意在若有若无间挥洒自如,将暮后山景勾勒得极具特色。‎ D.从表面上看,前六句只是写景,其实不然,诗人一开始就在写候友,只是诗人暗藏在景物中,没有露面罢了。‎ ‎16.本诗尾联中诗人表现出的心态,有人认为是焦急,有人认为是平和,你认为是哪一种?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本题共1小题,3分)‎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完成17题。‎ ‎①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 ‎(《论语·为政》)‎ ‎②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论语·公冶长》)‎ ‎③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④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论语·先进》)‎ ‎17.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说明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 ‎(2)《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归途中舟轻风快,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面上看是叙写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那个夏日的下午,正是我异常繁忙之时,前行的车突然被堵在半路上,此时无事可做,只好定下心来,反正进退不得,又何必心烦气躁?眺望车外,两边都是树。平时大概没有什么人会注意绿叶的,也只有此时此境的我,在暑热逼人时又恰好身处冷气车厢,才会这么( )地欣赏起来。那一树树的叶子,繁茂而细小,在风中翻腾起伏,日光照耀下,向阳处一闪一闪,仿佛千百面小镜在争艳竞丽。平时路过多少次了,却总是视而不见。人啊!拥有的一切,既不懂得要如何珍惜, ① ,总以为凡事都是必然的,今天有的,明天会照旧有;等到霎那间失去了,才( )为何当初不曾好好把握。‎ 这一片绿让我想起了年少时光, ② :器具用坏修了又修;手表是要戴一辈子的;衣服只有三两件,哥传弟,姐传妹。( )如此,日子还是过得很开心。那时候,一个大杂院里住好几家人。院子中间是公用的空地,养鸡的养鸡,养狗的养狗,剩下窄窄的角落,长了一些不起眼的花花草草,也不知道是谁种下的。公用厕所旁有一棵夹竹桃,叶子尖( )长,叶面深绿,叶背浅绿,在展曦夕照中摇曳生姿,增添了不少生活的情趣。‎ ‎19.依次填入文中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好整以暇 惊觉 尽管 而 B.怡然自得 惊觉 虽然 而 C.怡然自得 察觉 尽管 却 D.好整以暇 察觉 虽然 却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有人养鸡,有人养狗,剩下窄窄的角落,长了一些也不知道是谁种下的不起眼的花花草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2.下面文段有三处语言表达有问题、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李子柒的视频作品取材于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富有田园气息。②通过李子柒的田园生活,使我们可以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③欣赏田园风光、古风汉服和传统美食,④在纷杂的世界中找到一处清凉。⑤中国人的生活,本来就是动人的,⑥诗意、浪漫的生活,是全世界都能够欣赏并且理解的。⑦但真实的田园生活并不全是浪漫、诗意,还需要真正懂农活、爱劳动、肯吃苦才行。⑧李子柒成功的背后,是由于她从清晨到深夜不停歇的付出。⑨没有扎实的基础、没有每个视频成百上千次的重复、没有耐得住寂寞的学习,就不会有诗意的、生活味的李子柒。‎ ‎23.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随着各大港口陆续复工,疫情下的人员聚集和工作效率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中国移动以5G科技全面助力防疫攻坚,以信息化手段为企业复工复产构筑高效安全防疫网。针对目前港口调运存在开工人员不足、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该公司推出了5G+智慧港口综合业务平台,实现了龙门吊远控,将人工效率提升3倍。该平台还能够实现智能理货、智慧巡检,从而显著降低人员聚集接触风险,确保港口生产经营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0年4月21日,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发布通知,要求把行“作揖礼”纳入中小学生文明规范,并在各年级开设了相关学习课程,这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争议。有人说,在中小学推广“作揖礼”,倡导大家保持距离,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同时,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因势利导,值得肯定。也有人说,在中小学推广“作揖礼”没有意义,还不如鞠躬行礼或者挥手示意来的便当,顺势推广反而会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还有人认为,行“作揖礼”对师生校园自我防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宜过分夸大其价值,教育部门可以倡导,但没必要统一要求。对此,你所在的学校(统称“文德中学”)准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和家长代表的意见,然后再决定要不要效仿衢州,在本学校推广“作揖礼”。‎ 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和家长代表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徐州一中2021届新高考全国卷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 1.A(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是在青年群体中传承经典文化的最佳途径”表述错误,无中生有,原文并未提到这是“最佳”途径;C项,“这恰好能解释……更懂得年轻人喜欢什么”表述错误,理解有误,材料一中说年轻人更喜欢流行文化、创新性节目等等,并不是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D项,“中国的文化宝藏就能被重塑”表述错误,说法绝对,原文为“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宝藏被重塑,甚至成为当代流行文化符号”。)‎ ‎ 2.B(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添加了两档不合时宜的红色节目”表述错误,理解有误,原文为“还特意添加了两档似乎不合时宜又恰到好处的“主流节目”。)‎ ‎ 3.D(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三中说“科技赋能文化,逐渐搭建起连接传统文化与年轻用户情感的桥梁,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宝藏被重塑,甚至成为当代的中国流行文化符号,被世界所看见”,注释③中说“IP是成名文创(音乐、动漫、游戏等)作品的统称”,据此判断A、B、C项均正确;D项,年轻人掀起“汉服热”,这仅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并不能看出这是科技赋能文化的结果。)‎ ‎ 4.①首先指出B站跨年晚会以糅合亚文化特质的中介表达主流文化;②然后论述主流文化中青年不排斥而且爆发了个人情感的原因;③接着分析红色文化与亚文化能共生共存是因为文化所兼具的特点;④最后得出B站跨年晚会是一次黏合主、亚文化的勇敢成功尝试的结论。(本题考查分析论证结构,把握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每答出一点得1分,共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5.材料一:《B站跨年晚会爆红:勇于创新才能打动人心》(关键词:B站跨年晚会、创新);材料二:《亚文化出圈:B站跨年,红色文化跨界》(关键词:B站跨年晚会、亚文化与红色文化、出圈、跨界、黏合、共生共存);材料三:《科技赋能文化,年轻群体掀起传统文化热》(关键词:科技赋能文化、传统文化热)。(本题考查归纳材料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拟写标题的能力。每答出一点得2分,共6分。关键词答对 或相近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 6.D(本题考查理解现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D项,“表达自己对当年被流放所遭遇的苦难经历的回忆与哭诉”表述错误,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是由放逐生涯对爱情的渴望,到面对困境时刚毅不屈、不甘沉沦,最后转向了对自己命运的更高呼求。)‎ ‎ 7.C(本题考查分析鉴赏现代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以华丽清新的笔调”表述错误,昌耀的诗歌笔调大多是沉雄遒劲、苍劲姿纵的,具有“新古典”性质和青铜般色调。)‎ ‎ 8.①诗歌多次进行人称变换,让对白在诗人和“朋友”之间自然展开,使行文富有变化;②便于自由地抒发内心情感,更好地感染读者;③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使得诗歌变得多元而充满矛盾。(本题考查分析现代诗歌中叙述人称作用的能力。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答出三点得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9.观点一:有必要。①这三句话与诗歌第三句所写都是“良宵”的组成部分,起到呼应标题的作用,而且这三句话与下文之间的过渡也更加自然;②突出了想象中良宵的浪漫美好,与放逐的诗人受伤的心灵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正是通过这种美好的想象来抚慰自己痛苦、孤独的灵魂。‎ 观点二:没有必要。①这三句话放在“朋友”前面问出的两个问题之后,显得铺排过多,有刻意刻画、过度修饰之嫌;②如果删去这三句话,诗人与“朋友”之间的问答更简短有力,情感的变化起伏也更加跌宕,这既符合昌耀诗歌“崇高苍劲”的风格,也有利于抒发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本题考查对现代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每答出一点给3分,共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提醒]:事实上,本诗在网上的通行版本中,除了没有这三句话,诗的第三句为:“这新嫁忍受的柔情蜜意的夜是属于你的吗”。“这新嫁忍受的”看似不通畅,充满歧义,但也更强烈,带着诗人内心的颤栗,它其实也更为“昌耀化”。‎ 全诗最后显现出来的对话者,不仅是一位满怀友情的对话者和安慰者,她也可被视为“作为汉语诗歌的缪斯”。全诗由放逐生涯中对爱情的渴望,最后转向了这种对诗人命运和诗神庇护的更高吁求。显然,这样的诗只能出自诗人后来对自身命运的回溯和书写。‎ ‎(摘编自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王家新《论昌耀诗歌的“重写”现象及“昌耀体”》)‎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C(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左右”指身边的侍臣,作主语,其后不能断开;“毕”,是结束的意思,承接前文“谒文宣王”,其后要断开。)‎ ‎11.B(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礼记》是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而不是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 ‎12.C(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王禹偁也大力举荐他”表述错误,原文说王禹偁奏言,李觉不应该居史职,而非大力举荐他。)‎ ‎13.(1)黎桓不说话,神色沮丧。李觉出使回来,很久之后晋升为国子博士。(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译出大意给1分,“默然”“迁”两处,每处译对1处给1分。)‎ ‎(2)皇上于是下了辇车,让官吏张设帐幕,另外设置座位,令李觉讲解《周易》中的《泰卦》,随从的大臣都依次而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译出大意给2分,“因”“张”“列坐”三处,每处译对1处给1分。)‎ ‎14.①谈及雉兔首足的计算方法时,李觉有方法能使计算变得精巧简便;②吴淑怀疑(猜测)他是预先做好的,就用其他的方法来测试他,但他都能够立即完成。(本题考查理解并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李觉,字仲明,本是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因通晓《九经》被举荐,开始做官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任期将满,建州百姓请求让他留下,皇上下诏书褒奖他,晋升做左赞善大夫,掌管泗州,转任秘书丞。宋太宗拿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下令让孔维和李觉校定。朝廷的军队出征燕、蓟,命令李觉布置将京东各州粮草运往幽州。孔维推荐李觉,认为他有学问,李觉升迁为《礼记》博士,赏赐绯袍鱼袋(五品官职)。‎ 雍熙三年,和右补阙李若拙一同出使交州,黎桓对他说:“这地方山川艰险,中原的人忽然到这里,难道不疲倦吗?”李觉说:“我们的国家疆土有万里之广,郡县有四百个,土地有平坦的,也有险峻的,这样的地方哪里值得说呀!”黎桓不说话,神色沮丧。李觉出使回来,很久之后晋升为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天,刚让学官讲学,李觉首先参与。宋太宗驾临国子监拜谒文宣王结束,登上辇轿要从西门出去,回头看见有人在座位上讲学,左右侍臣说李觉正在聚集门徒讲授经书,皇上就召来李觉,让他对着皇上讲学。李觉说:“您高高在上,我怎么敢就登上讲说之位呢。”‎ 皇上于是下了辇车,让官吏张设帐幕,另外设置座位,令李觉讲解《周易》中的《泰卦》,随从的大臣都依次而坐。李觉于是讲述天地感应相通、君臣相合的要旨,皇上非常高兴,特意赏赐他百匹布帛。‎ 不久李觉进献论时务的对策,皇上对他十分嘉奖。这年冬天,凭主管官员的身份在史馆当值。右正言王禹偁进言说:“李觉只是能通晓经书,不应当就这样担任史官职务。”李觉模仿韩愈的《毛颖传》写了一篇《竹颖传》来献给皇上,宋太宗赞许他,因此搁置了王禹偁的奏章。淳化初年,皇上因为经书的版本被田敏擅自删去了许多字,任命李觉和孔维详细校定。淳化二年,详细校定的《春秋正义》完成了,改任水部员外郎,做国子监判官。淳化四年,升任司门员外郎,遭受疾病。请假期满,皇上下诏不断绝他的俸禄,直到去世。‎ 李觉多次上书谈论时务,阐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件大事,宋太宗赞许他写得详细齐备,让人把奏章送交史馆。李觉的性格刚强坚毅、聪慧敏锐,曾经和秘阁校理吴淑等人一同考开封府的秋赋举人,谈及雉兔首足的计算方法,李觉说:“这个方法太繁琐,我能使计算变得简易。”等到完成,果然精巧简便了。吴淑怀疑(猜测)他是预先做好的,就用其他的方法来测试他,他都能够立即完成,在座的人都赞叹佩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15.B(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传达出诗人日暮山间听泉时的激动心情”表述错误。诗人见松月而觉夜凉,听清泉而感山幽,“觉夜凉”、“感山幽”这是主观感受,不是激动心情。)‎ ‎16.观点一:焦急。①诗歌前三联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了时间的推移,夜色已深;②与人相约,久等不至,不免有些心生惆怅,“孤”字更流露出诗人的焦急心态。‎ 观点二:平和。①诗歌前三联描写了一幅静谧清幽的山中美景,表现了诗人心境的闲适;②友人期而未至,诗人抚琴等待,足见诗人心态的平和,“期”字也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每答出一点给2分,共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本题共1小题,3分)‎ ‎17.①学习勤奋,善于反思,引申发挥,闻一知十;②甘贫乐道,不以贫困而忧虑;③对孔子心悦诚服,但未质疑问难。(本题考查理解与分析传统文化经典相关内容的能力。每答出一点给1分,共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8.(1)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2)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3)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 本题考查理解并默写课标要求篇目中名篇名句的能力。每空1分,共6分。易错字:臾、采、遥、飏、飘、纸、窗。)‎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9.A(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好整以暇:既严整有序又从容不迫。用于形容军队,也可用于个人。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此处强调的是得到闲暇的从容,而不是强调高兴满足,故选“好整以暇”;察觉:是主动发现、了解。惊觉:指因受到惊动而有所察觉、警觉。语境是等到霎那间失去了,才惊讶地发现、察觉为何当初不曾好好把握,故选“惊觉”;“尽管”和“虽然”都有表是转折的意味,但“尽管”是让步转折,要委婉些,其后往往搭配“还”。而“虽然”表转折,其后搭配的是“但是”。“却”表转折;“而”多表并列,句子中讲夹竹桃的叶子的特点,显然是“尖而长”。)‎ ‎20.①运用反复,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②“也不知道是谁种下的”放在最后,单独成句,起到强调作用;③原句更能表现当时人们轻松惬意的生活状态。(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每答出一点得1分,共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①也不觉得会瞬间失去;②那时候物质实在太匮乏了。(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每答出一点得2分,共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22.语句②:删去“通过”或者删去“使”;语句⑥:“欣赏并且理解”改为“理解并且欣赏”;语句⑧:删去“由于”;语句⑨:将前三小句之间的顿号(、)改为逗号(,)。(本题考查修改病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每答出一点得1分,共4分。意思答对即可。)‎ ‎23.关键信息:①中国移动推出5G+智慧港口综合业务平台;②大幅度提升港口生产效率;③显著降低人员聚集接触风险;④确保生产经营和疫情防控两不误。(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每写出一个关键信息给1分,句子简洁流畅给1分,共5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四、写作(60分)‎ ‎24.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题目设置了特定情境,并给出了具体的任务指令;既有限制性,又有开放性。考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试题:‎ ‎①任务指令。任务指令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指令,根据试题要求,须围绕“要不要推广行‘作揖礼’”‎ 来写,既要阐述观点与思考,又须提出希望与建议,这是考生写作的基本依据;二是形式指令,写作任务中要求考生在学生、教师和家长代表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 ‎②情境设计。试题设置了“文德中学学生、教师和家长代表座谈会”这个特定的情境,因此在写作时,要切合所选身份,紧贴座谈会背景。‎ ‎③表达方式。考生在写作时,要选择与写作任务相适应的表达方式。发言稿不等同于议论文,须有一定的格式,符合一定的结构。同时也要善用口语,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巧用断句,把握好发言(演讲)时的节奏。‎ ‎④观点立意。材料中给出了三种不同的看法:肯定推广“作揖礼”、否定推广“作揖礼”和可以倡导“作揖礼”,但不必统一要求。考生写作立意时可从这三种角度中任选一个。‎ ‎【发言稿格式示例】:‎ 行“作揖礼”可倡导但不必强推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本次座谈会的一位学生代表。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行‘作揖礼’可倡导但不必强推”。‎ ‎……‎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