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教案(全国)5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教案(全国)5

‎2019届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教案(全国)‎ 科普文阅读 科普文阅读 3步骤 步骤一:抓特征,理顺序 抓特征,阅读科普说明文,要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要学会从说明对象的形态、性质、结构、功用、制作方法、发展变化等方面去领会。阅读时可从语句、语段中找出事物的特征,也可逐层概括归纳,然后提炼出事物的特征。‎ 理顺序,就是理清说明顺序,理清文章脉络。说明顺序一般有三种,即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分析说明顺序时要注意从文中读出语言标志:时间顺序往往有时间名词作标志;空间顺序有空间方位名词作标志;逻辑顺序可以从概括各段落段意入手,来理清文章脉络。‎ 步骤二:找方法,品语言 找方法,即寻找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摹状貌等。此外,为了增加形象性和生动性,科普说明文还常用拟人、讲故事等方法。我们首先要弄清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然后在阅读时将它们梳理出来,再结合具体语境,体会其作用。‎ 品语言,即品味说明语言。首先,要品味语言的准确周密。科普说明文担负着传播科学知识的重任,要准确无误地传播知识,就必须注重准确、全面,避免含糊、偏颇,否则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阅读时要重视具有修饰性功能的词语表义的准确性,一般要从它所表示的程度(轻与重)、范围(广与狭)、语气(推测与估计)、数量(多与少)、方位(远与近)等方面着手分析。其次,品味语言的生动、有趣。如运用比喻、拟人、讲故事等方法进行说明,生动形象、风趣活泼、耐人寻味。‎ 步骤三:感文本,悟内涵 感,即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文章不是无情物,优秀的科普作品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在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我们阅读这些作品时,要重视科学精神的熏陶,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领悟科学家追求真理所体现出的人格魅力,以及科普知识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 掌握了阅读方法,我们就可以与科普说明文自由对话,去经历情感和智慧的旅行。‎ 科普文阅读2大考点 高考对科普文章的考查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1)从材料选择上看,科普文章兼顾中外作品,如2015年高考福建卷的《说不尽的萤火虫》摘编自《新华文摘》、广东卷的文章选自英国作家乔纳森·西尔弗顿的《种子的故事》,内容涉及动物、植物、地理等各方面。‎ ‎(2)从题型来看,试卷以“主观题+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3)从考查内容来看,注重对“筛选并整合信息”“文本基本特征”“语言特色”“个性化问题解读”等的考查。‎ ‎(4)从考查趋势来看,新课标全国卷已经多年没有考查科普文章 ,而其他省市的试卷偶有涉及,随着使用全国卷省市的增多,科普文章阅读考查的趋势将会增大。‎ ‎(2)鉴赏语言类 ‎①常见提问方式:‎ 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 本文语言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 科学语言的生动性是与准确性紧密联系的,在文中任意选取一句,赏析其语言特色。‎ 科普文的语言也可以生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答题思路 A.如果要感受语言的整体风格,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 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雅致,或通俗。‎ B.如果要品析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可从以下方面思考:‎ 第一、从记叙和描写方面考虑。记叙的曲折生动、描写的精彩等。‎ 第二、从穿插趣闻方面考虑。‎ 第三、从运用的修辞方面考虑。抓住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等品味。‎ 第四、从语言的语体方面和句式方面考虑。如口语的活泼、短句的干净利索。‎ C.如果要赏析科普文语言的准确(严谨)、简明,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 第一、从遣词造句力求精确、合乎语法习惯方面考虑。高考选入的文章在介绍科技成果时,或展望推广应用后的情景,或预示向纵深发展的前景,因而较多地运用“如果”“假如”“可能”“将会”等预测性词语,有时也会运用“基本”“根本”“重要”“十分”“非常”等表程度的词语,这些都是分析语言的准确性需要关注的。‎ 第二、从所运用的专业术语、科学解释准确无误、毫无歧义方面考虑。‎ 第三、从所引用事实确凿、数字的具体方面考虑。‎ ‎③答题模板 明确(根据题干要求,明确是“感受语言的整体风格”,还是“品析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还是“分析语言的准确平实”)+结合文中例子分析。‎ 例二(2015·广东语文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种子萌芽从汲取水分开始,种子首先膨胀,胚部接着生长。①发芽就像分娩,一旦启动就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因此发芽的时机攸关生死,种子早已演化出各式各样的手段找对时机。杨树和柳树的种子寿命极短,若没有在散播后几个小时内找到湿泥地,就会死亡。热带雨林中,许多树木结的大型种子如果没有在几周内发芽,就会腐败。对这些物种来说,要掌握正确的发芽时机,得先掌握正确的结子时机,因为种子一旦成熟,保存期限是很短的。‎ 一年中,若季节气候对种子来说太干燥或太寒冷,不利于发芽,种子就进入休眠,等待不适宜的气候过去。‎ 如果将植物行为以精巧度衡量,扁蓄的发芽行为只有初级程度。扁蓄是长在耕地和花园中的杂草,种子先天为休眠型,未经冬天不会发芽。土壤中的种子在冬季感受到低温,打破休眠状态,预备好在春天来临、土壤回暖是发芽。没有在五月发芽的种子,又逐渐进入休眠状态,静待另一波寒意来临,准备好再次发芽。扁蓄的行为其实相当合理,称为初级程度好像不太公平,更何况相似的植物还不少,许多杂草也有依季节循环的休眠期和发芽期。‎ 另一种相当常见的杂草则要比扁蓄技高一筹,那就是羊腿藜。羊腿藜在年初不休眠的种子,产季时则结休眠的种子。有了年初生产的种子,这年的羊腿藜就有更多子代,后来所结的种子则安然保存至明春。‎ 一年生植物的种子发芽机制就更精巧了,这些植物会打赌冬天冷不冷,许多冬季一年生植物,像雀麦草,都是在秋天发芽,这样做的风险是冬天的寒霜很可能冻死幼苗。但如果存活下来,就有了回报,因为比起其他春天才发芽的种子,这些幼苗抢先一步发育成长,能长得比较大,结的种子也多得多。冬季一年生植物也懂得分散风险,让部分种子在冬季休眠、春天发芽。比起熬过冬天的幼苗,这些春天发芽的种子长出的植株比较小、结的种子也比较少,但是存活的几率大一些。由于某几年的冬天比较冷,某几年比较不冷,所以有时不休眠种子长得好,有时休眠种子胜算大。‎ 目前为止所谈的发芽行为,精巧程度都还不及格。种子还能从其他线索得到更精确的讯息,以决定什么时候发芽。许多像莴苣一类的种子,对光很敏感,在黑暗中不会发芽,即使温度和湿度都很恰当。这样的机制可以避免那些被埋得很深的、没有机会到达土壤表层的种子发芽。而只要一丝阳光,就能让种子自休眠中苏醒。替菜圃翻土会让阳光传递讯息给土壤中许多对光敏感的杂草种子,让它们知道接近土壤表层了。‎ 很多种子的招数更了不起。植物可借由远古演化而来的光感受体(即光敏素分子)感知光线。光敏感分子有两种形式,可彼此转换。一种称为Pr,吸收红光后装换成另一种形式,称为Pfr,Pfr吸收远红光后再转回Pr型分子。Pr对Pfr的比率是由接受多少这两种不同波长的光而定。这种Pr对Pfr的比率提供了地方环境的讯息,对植物来说极为重要。②未被遮蔽的日光,红光/远红光的比率为1,然而,阳光穿过树叶后,大部分红光为树叶吸收,这时比率远小于1。植物透过Pr对Pfr的比率能侦测到光的改变。由此,植物利用光敏素察觉邻近植物的位置,调整自己的生长以避开邻近植物。同样,种子如果暴露在透光叶子照射的阳光中,就不发芽。与其在其他植物的遮蔽下发芽、长出难以存活的幼苗,还不如维持休眠状态。‎ 光敏素有个缺点,就是在黑暗环境中无用武之地。因此只有位于土壤表层或接近表层的种子能加以利用,侦测竞争对手是否环伺在侧。不过还有另一种线索,能让深埋土中的种子知道上方没有一线生机。土壤表层的植物,例如草类,就像一层隔绝物,调节种子土壤内种子感受温度的范围。光裸的土壤表层没有这层隔绝物,所以底下的种子会感受到强烈的温度起伏,许多种子就从这种温度起伏中得知土壤表面是光裸的。如果感受到温度起伏,种子就会在春天发芽;而如果感受到的温度很平稳,没有高低起伏,种子就不会发芽。‎ ‎(选自[英]乔纳森·西尔弗顿著、徐嘉妍译《种子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14年,有删改)‎ ‎19.简要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色。‎ ‎20.作者认为有些种子发芽行为的精巧程度还不及格。请写出这些种子的发芽行为。‎ ‎21.翻土可以除掉土壤表层的杂草,但是翻动过后的土壤有时反而长出更多的杂草。请用文中观点解释这种现象。‎ ‎19.【答案】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发芽比作分娩,生动形象地说明种子发芽时机的重要性。②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红光/远红光比率的变化准确而具体地说明光的改变。‎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鉴赏,可从手法和内容等角度进行分析。先答出手法,然后再说明具体的作用。‎ ‎20.【答案】⑴有些先天休眠型种子经冬天才会发芽,如扁蓄的种子。⑵有的植物年初结不休眠种子,产季时则结休眠种子,年初生产的种 ‎ 子当年发芽,繁衍后代,后来所结的种子保存至第二年春天发芽,如羊腿藜。⑶许多冬季一年生植物,秋天发芽,度过寒霜存活下来的比其他春天才发芽的种子抢先一步发育成长,如雀麦草。⑷冬季一年生植物有分散风险的本能,部分种子在冬季休眠、春天发芽,春天发芽的种子存活几率大一些。‎ ‎21.【答案】⑴位于土壤表层或接近表层的种子能利用光敏素,侦测周围是否有竞争对手,翻动过的土壤中的草类种子可利用光敏素侦测到自己周围没有竞争对手;(2)土壤表层的植物,如草类,就像一层隔绝物,调节土壤内种子感受温度的范围,如果感受到的温度很平稳,种子就不会发芽。而土壤表层杂草除掉后,光裸的土壤表层没有隔绝物,底下的杂草种子会感受到强烈的温度起伏,气温合适的情况下种子就会发芽。‎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时要注意结合文本内容来分析。找出这种现象会发生的原因,分条作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