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9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二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2018-0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二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2018-01)

苏州市2018年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 高二语文 2018.1‎ 注意:本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6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为的一项是( )(3分)‎ 近代的文史大家都有 ▲ 的记忆力,先生也是多部文学典籍烂熟于心。但我那时 ▲ ,听不进劝告,还自以为志当存高远。在后来的两年里,背的是牛津字典,而不是文史典故,我要为我新的人生梦想准备一块 ▲ 。‎ A.耳熟能详 心浮气躁 试金石 B.过目不忘 心浮气躁 敲门砖 C.耳熟能详 诚心正意 敲门砖 D.过目不忘 诚心正意 试金石 ‎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C.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从工艺上看,官窑器的规整严谨,发展到后来越来越僵化,阻碍了工匠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相比之下,同时代的民窑器, ▲ , ▲ , ▲ , ▲ ,因此人物、动物、花卉与景致都充满了勃勃生机,成了时风流变的真实印记。‎ ‎①烧制时不太讲究章法和规矩 ‎②构图与笔触无不融入自己对生活的向往和理解 ‎③表现的审美意识也更加具有时代特征和生命力 ‎④民间工匠在描绘图案纹饰时师法自然 ‎⑤透露的历史文化信息更加真实可信 ‎⑥甚至不怎么在乎可能会产生某些瑕疵 A.③⑥①②⑤④ B.⑤⑥③①④② C.⑤③④②①⑥ D.③④①②⑥⑤‎ ‎4.下列各句中,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学生垂念恩师,值此新春佳节,祝恩师节日快乐!‎ B.同窗三载,毕业在即,特赠小照一张,敬请惠存。‎ C.老师您好!小文己遵嘱修改完成,发来请您哂正。‎ D.这些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5.下列各组句子中,文言句式不辱的一项是( )(3分)‎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是以见放 B.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彼且奚适也/其李将军之谓也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表医者郭常 沈亚之 郭常者,饶人,业医,居饶中,以直德信。饶江其南导自闽,颇通商外夷。波斯、安息之货国人有转估于饶者,病且亟。历请他医,莫能治。请常为诊。曰:“病可去也。”贾曰:“诚能生我,我酬钱五十万。”常因舍之,先以针火杂治,导其血关,然后辅以奇药。诚曰:“第无橐虑。”块居月余,贾称愈。欲归常所许财,常不听。贾曰:“先生以为寡欤?”常曰:“不也。吾直吾之药,计吾之功,不能损千钱,而所受非任,反祸耳。”卒不内。‎ 人以常为诈而责常。常曰:“夫贩贾之人,细度而狭见,终日希售榷买,计量于毫铢之间,所入不能补其望。今暴夺之息财五十万,必追吝郁惋,宁能离其心?且药加于人,病新去而六腑方惫,复有悒然之气,自内而伐,即不可救。奈何?彼方有疾时,知我能活而告我,我幸免之,因利其财,又使其死,是独不畏为不仁而神可欺者?吾何敢欺?”‎ 沈亚之曰:仲尼盖言“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而从学之徒未闻明好恶也。其言之愤,不足畏耶?今世或有为邦有土之臣,专心聚敛,残割饥民之食,以资所欲,忍其死而不愧,受刑辱而无耻,是亦不仁甚矣。若郭常之贱而行之,又焉得不称干当时哉?‎ ‎(有删改)‎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年_的一项楚( )(3分)‎ A.常因舍之 舍:让……住 B.然后辅以奇药,诫曰 诫:警告 C.卒不内 内:接受 D.自内而伐 伐:夸耀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病且亟 臣死且不避,卮洒安足辞(《鸿门宴》)‎ B.人以常为诈而责常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 C.因利其财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史记·屈原列传》)‎ D.以资所欲 谨拜表以闻(《陈情表》)‎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诚能生我,我酬钱五十万。(4分)‎ ‎(2)若郭常之贱而行之,又焉得不称于当时哉?(4分)‎ ‎9.请简要概括郭常的形象特点。(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望太湖 苏舜钦 杳杳波涛阅古今,四无边际莫知深。‎ 润通晓月为清露,气入霜天作暝阴。‎ 笠泽鲈肥人脍玉,洞庭柑熟客分金。‎ 风烟触目相招引,聊为停桡一楚吟①。‎ ‎【注】①楚吟,指吟诵《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的诗句。‎ ‎10.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6分)‎ ‎11.尾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朝搴吡之木兰兮, ▲ 。(屈原《离骚》)‎ ‎(2)吾尝豉而望矣, ▲ 。(《荀子·劝学》)‎ ‎(3) ▲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4)地崩山摧壮士死, ▲ 。(李白《蜀道难》)‎ ‎(5) ▲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无题》)‎ ‎(6)闻道有先后,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7)人间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 。(《史记·李将军列传》)‎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哎呀斑鸠 冯世则 ‎(1)暮春时节,紫藤花谢了。某日晚饭桌上,女儿和帮忙家务的小胡报信说,紫藤架顶飞来一对斑鸠,正在那里咕咕地絮窝。饭后,女儿领着我轻手轻脚地去架下仰面观看,老眼昏花,终于看不明白。反正随后的日子里断断续续听她们说,它们在那里产卵、抱窝,从春到夏养大了一窝咕咕的鸠雏。。‎ ‎(2)有了如此可喜的房客,超出一向的奢望,因此再次想起名叫乔伊斯·基尔默的诗——诗:“一棵树啊,她也许会在长夏,戴一窝旅鸫,妆扮她的鬓发。”‎ 我们的紫藤架如今居然也有了如此的盛装,真是高兴事。‎ ‎(3)三月里,江南莺飞草长,这北国的紫藤也开始吐芽舒蔓。到五月,已经枝繁叶茂,疯长起来,柔韧的藤蔓带着浅绿色的嫩芽从南西两面争先恐后攀上L形的藤架,形成两道浓密的绿墙,再覆盖上一座绿色大屋顶,枝柯交错,层层叠叠,竟有一二尺厚。阳光撒不下来,从下往上看,目光也透不上去,用了三四年的布幔于是无人提起。一对斑鸠就落户在这一片深深浅浅、明暗掩映的绿色藤萝丛中。我跟着女儿去到紫藤架下,她指指点点,我仰头这看那看,但见深绿浅绿迷离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最多,无非有一团绿色特别浓郁而发黑罢,但我确实知道那儿真有一对斑鸠安居,正是:只在藤蔓中,绿深不知处。稍后,每逢清晨或黄昏气温适宜时,我夹着笔记本去紫藤架下写字,偶或听见它们的咕咕啼声,有时还听见扇动翅翼的声音。女儿说,是鸠爸鸠妈在轮流外出觅食,喂养它们的鸠儿鸠女。‎ ‎(4)城里的儿童天然一桩不利之处,是未能“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斑鸠却是我童年所知不多的鸟儿中的一种,而且确乎是因为“学乎诗”——因为上个世纪30年代初的小学国文课上,先生曾细细讲解《卫风·氓》里的两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为什么“无食”?先生解释说,桑葚糖分高,甜,尤其是盛夏烂熟的桑葚,斑鸠特别贪吃。它们不知道夏日炎炎,地表湿热,高糖分的桑葚掉到地上就会发酵成酒,斑鸠个子小,“饮少辄醉”,不用吃多少就会像醉鬼一样东倒西歪站不直飞不起,遭到捕食。“桑树林,那地方你们去过的,就有人去捕捉斑鸠……”‎ ‎(5)“逮它们干嘛?”‎ ‎(6)“杀肉吃。”‎ ‎(7)“哎呀——”好几个同学齐齐惊呼。‎ ‎(8)先生举眼看看我们,接着说:“‘哎呀’说对了。‘于嗟’就是‘哎呀’的意思:‘哎呀鸠呀,别去吃桑葚了!’可惜,斑鸠听不懂诗人的劝告,还是会去吃桑葚的,它们饥饿,而且它们不知道人也会像它们那样忍饥挨饿,会像它们那样熬不住饥饿,更不懂得人有机心……”‎ ‎(9)为酩酊的斑鸠叹息和担忧,是童年时期的事,相去已经太遥远。至于诗经记录的那一声长叹,就更早,而今的世道可不同了,还会有人捕捉酩酊的斑鸠么?‎ ‎(10)有啊!而且同样地意外而残酷,尽管华北没有发酵的桑葚,鸠也并不酩酊。‎ ‎(11)秋日一天,我出门走不多远,便望见左侧列道树丛中异常的律动,心中一动,情知事情不好,赶紧快步上前。是一张粘鸟的丝张在那里,一只斑鸠已然落,正在拼命挣扎,羽毛凌乱,不复常态。我上前一步,左手轻轻托起了它,想用右手帮它解脱,但那丝如此之细,秋阳之下这一段闪闪发光,那一段却全然无形,我当然根本看不见。也就在这一瞬间,它婴儿高烧似的体温和急如鼓点的心跳都传到我手上,还有它的眼睛,惊恐而且绝望。它没有向我求救,它只是奋力挣扎,但它显然已经开始脱力……‎ ‎(12)怎么办?‎ ‎(13)忽然有了主意,我朝前方50米处小区门卫室小跑:当值的保安应当能够解决问题——这些河北汉子都是当地人,各自的一亩三分耕地和宅基地都让给了开发商,成了无地农民,都住进了开发商给他们修建的七层楼房,少数几个幸运儿还当上了保安,在小区值班看门。张粘鸟只能是他们干的事。‎ ‎(14)当值的河北汉子保安从远处看着我小跑过来,此前大约也已看见了我想要解脱小鸟而未果,明白我的来意。“那……”我气喘嘘嘘,一时还说不清楚,他就笑着接口了,“是我粘着玩的,”笑容带三分羞涩,三分尴尬。‎ ‎(15)“放了罢,行么?”‎ ‎(16)他点点头,随即快步过去,我跟在后面,他背朝我,我看不见他的动作,也赶不上他的脚步。等我走到跟前,斑鸠已经握在他手里,举手向空一掷。‎ ‎(17)请求保安释放斑鸠,是十月间的事。秋天已经来了,冬天还会远么?果然,现在已经是严冬。紫藤不常绿,一岁一枯荣,冬天里的枯枝败叶不再能提供庇护,即使一切平安,我们的小小的房客一家子也该迁居了。而即使下一个春天如期而至,藤萝再次转绿而且孕育着一串串紫色的小花,它们还敢再来这里营巢、与我们结邻么,既然遭遇了今秋那样的凶险?‎ ‎(18)恐怕不会了。‎ ‎(19)但也未必。“南山有鸟,北山张罗”,如今张着罗的岂止北山?不来,又往哪里去?‎ ‎(20)于嗟鸠兮,于嗟人人兮!‎ ‎(有删改)‎ ‎13.文章开头引用美国诗人的句了,有什么作用?(4分)‎ ‎14.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5.文章第(7)段中“齐齐惊呼”表现了孩子们什么样的心理?(4分)‎ ‎16.请探究文章结尾“于嗟人兮!”的情感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个性主义与人性尊严 摩罗 ‎①“个性解放”是五四时代的强音之一,虽然就整个时代而言,当时对“个性主义”的理解并不深刻,但少数代表人物(比如鲁迅)那里,无论是在理论表述上还是在人生实践上,都有了相当的发展。‎ ‎②但在后五四时代,个性主义的血脉渐渐消隐,也许这不难找到原因,中国传统文化内太缺乏个性主义的基因,社会的急剧动荡又不能为此提供温床。可是,在如此漫长的精神受难之后,尤其是经历了“文革”时代非人的折磨之后,文化学术界仍然对个性主义如此漠视,如此无动于衷,这叫人有点想不通。‎ ‎③这里说“漠视”‎ ‎,也许有点夸张。实际上,在所谓新时期中,有不少学人涉及到了个性主义问题。但是,除了极个别的人之外,大家都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学术名词在使用,至多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追究,而没有把它与我们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态联系起来。如果“个性主义”只是我们用来描述异域文明、研究历史人物时所使用的一个“概念”,而不是作为我们的文化目标,如果它只是我们用来建设学术文化的一件材料,而不是作为我们的精神尺度的价值标准,那怎么能说我们拥有了个性“主义”呢?‎ ‎④有人说,人道主义的核心,就是个性主义。那么,个性主义的核心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尊严意识。我们缺乏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精神,根子就在于我们没有确立起人性尊严的意识。多少年来,任何别的东西都是重要的,唯有人不但不重要,而且是肮脏的,所以必须用别的东西来压倒人,讨伐人。有时也许是为了某个具体的需要而不得不采取漠视人的态度,比如为了战争的胜利,或社会的稳定,或家庭的延续等。可时间一长,竟然培养起一种“瘾”,即使没有迫切的使命,对人的恐惧成了我们的基本心态,摧毁人折磨人成了我们的嗜好。我们既然对人所共有的基本属性怀有敌意,自然也会仇恨这种属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表现。于是,我们不但丧失了对于个人尊严和个人价值的尊重,还形成一种反人道反人性的文化气质。‎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要谈什么个性主义和人性尊严,似乎难免有点不着边际。‎ ‎⑤可是,如果放弃了个性主义和人性尊严,人类还需要什么?还能拥有什么?我认为,个性主义和人性尊严乃是人类最基本的财富,也是最根本的财富。失去了这两者,人类的整个人文文化就失去了根基的依据,社会就处于失去人文精神的非理性状态。‎ ‎⑥张扬个性和捍卫尊严本来不应该成为思潮,因为它不只是某个特定时代的主题,而是贯穿于一切时代的文化精神。我期待这样的思潮,只是为了借思潮的声势,来扫清一切非人性反人性的东西,为这种新的文化精神开辟出一条道路。‎ ‎(选自《悲悯情怀》,有删节)‎ ‎17.请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8.为仆么我们难以确立起人性尊严的意识?请根据第④段内容简要概括。(6分)‎ ‎19.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我期待这样的思潮”的内涵。(6分)‎ 七、作文(70分)‎ ‎20.报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在十七八岁这样的年龄,生活没有撞疼我们,悔恨也不能损伤我们,我们敢于看,敢于听,敢于笑,敢于惊讶,也敢于做梦。‎ 也有人说,年轻人要学会成熟,要稳重,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要轻易冒险,以免碰壁。‎ 答案:‎ ‎1.B(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过目不忘,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心浮气躁,形容人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实;诚心正意,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试金石,一种黑色坚硬的石块,用黄金在上面画一条纹,就可以看出黄金的成色,比喻精确可靠的检验方法;敲门砖,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取得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2.B(A“绿”与“红”借代叶和花:C“帆”,借代船只:D“丝竹”,借代音乐。)‎ ‎3.C ‎4.A(垂念,指上对下挂念,也用作敬辞,指别人对自己挂念)‎ ‎5.B(A.被动句;B.判断句,宾前句;C.定后句:D.宾前句)‎ ‎6.D ‎7.D ‎8.(1)果真能使我活下来,我酬谢你五十万钱。(“诚”、“生”、“酬”、倒装句式各1分,共4分。)‎ ‎(2)像郭常这样卑微的人却行仁义之事(或:做好事),又怎能不被当时的人所称赞呢?(或:又怎能不在当时被称颂呢?)(“郭常之贱”、“行之”、“焉得……哉”固定句式、“称”各1分,共4分。)‎ ‎9.医术高超;位卑德高(医德卓著)(每点2分,共4分)‎ 附译文:‎ 郭常,是饶州人,以行医为职业,居住在饶中,因为正直而得到人们的信任。饶江的南段源自福建,那里与外国通商很活跃。有一个辗转贩卖波斯、安息商品到饶州的商人,生了病,而且病情危急。请遍了别的医生,没有人可以医治。他请郭常为他诊治。郭常说:“病可以治好。”商人说:“果真能让我活命,我酬谢你五十万钱。”郭常于是让他住在自己家里,先用针灸火罐等各种方法治疗,疏通他的血脉,然后再辅助以特殊的药。郭常警告他说:“只须注意不要思虑太过。”独自居住了一个多月,商人说病愈了。他想把所答应给的酬金赠给郭常。郭常没有听从。商人说:“先生以为钱少了吗?”郭常说:“不是。我估计我药品的价值,衡量我取得的功劳,没有消耗到一千钱,如果我接受的与我付出的不相称,反而会招来灾祸,郭常最终没有收下五十万的酬金。‎ 有人认为郭常虚伪而责备他。郭常说:“‎ 那些商人,肚量细小,见识偏狭,整天希望买卖获得专利,在一毫一铢之间计较,收入不能满足他的欲望。如今突然强取了他五十万做生意获得的钱财,他必然会追悔吝惜,郁闷惋惜的情怀怎么能离开他的心胸呢?况且人吃了药,病刚治好而五脏六腑还正疲惫,再有郁闷的心情从内部伤害,就不可施救了。怎么办?他刚有病时,知道我能救治他而求我给他治病,我侥幸使他免除了病痛,因为贪图他的钱财又使他死去,这难道是不怕不仁义而认为神灵是可以欺骗的吗?我哪里敢欺骗神灵呢?”‎ 沈亚之说:孔子大概说过,‘我没有见过喜欢仁义的人、厌恶不仁的人’,但是跟从他学习的弟子,没有听说都明白了这种爱好和厌恶,那句话的激愤,不值得警惕吗?当今这个时代,或许有为安邦治国因而封有疆土的大臣,一心聚敛财物,掠夺饥民的口粮,用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宁肯自己死了也不有愧,受到刑罚凌辱而不感到耻辱,这种不仁义也真是太厉害了。像郭常这样卑贱的人而行仁义之事,又怎能不被当时的人所称赞呢?‎ ‎10.选取“鲈色肥”和“柑橘熟”典型之景加以描写,既切合时令,又紧扣地域特点:(2分)以“玉”和“金”比喻鲈鱼和成熟的柑橘,写出了太湖物产之美(以“人脍玉”和“客分金”写出了过往太湖的行人旅客争相品尝美味的情景)。(2分)颈联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表达了诗人对太湖深挚的赞美之情(寄情山水之意)。(2分)‎ ‎11.作者将人湖风烟人格化,把自己被美景吸引说成是太湖风光在招引他,写出了诗人为太湖(自然)风光吸引而生的眷恋之情(归隐之心)(3分);“聊为停桡”是姑且停船的意思,说明诗人只能暂且停船不能归隐太湖久享其风光的遗憾之情。(2分)‎ ‎12.(1)夕揽洲之宿莽 (2)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庄生晓梦迷蝴蝶 (6)术业有专攻 ‎(7)一尊还酹江月 (8)虽令不从 ‎13.诗句生动写出鸟对树的装扮(鸟与树的和谐);与斑鸠到家中紫藤架顶絮窝的情形一致(斑鸠点缀了我的生活);写出了作者的惊喜;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意味(拓展了作品的内容)。(一点1分,共4分)‎ ‎14.用拟人的手法,“争先恐后”写出了紫藤疯长之态:比喻成“绿色的巨幔”,写出了紫藤的浓密;运用叠词,富有音韵美,写出了紫藤枝桠交叠的样貌:句式长短错落,写出作者对紫藤的欣赏喜爱。(一点2分,答到三点即可,共6分)‎ ‎15.孩子们对有些人的残忍行为的震惊;对斑鸠被捕杀的痛心。(一点2分,共4分)‎ ‎16.作者化用“于嗟鸠兮”的句式,发出感叹:对人只为一己之欲伤害斑鸠鸟的批评;对斑鸠鸟无家可归的悲慨(无处可逃的命运的担忧):对生命要怀有悲悯之心的呼唤;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盼。(一点2分,答到三点即可,共6分)‎ ‎17.(1)首先,指出个性主义虽在五四得到相当发展之后逐渐被漠视;(2)然后,指出个性主义的核心是尊严意识,并分析个性主义的消隐:(3)最后,呼唤张扬个性,捍卫尊严。(揭示个性主义和人性尊严对人类文化与时代有着重要意义)(每点2分,共6分)‎ ‎18.认为人不重要,是要被压倒讨伐漠视的;对人的恐惧成为常态,推毁折磨人成瘾;形成反人道反人性的文化气质。(每点2分,共6分)‎ ‎19.(1)个性主义和人性尊严是人文文化的根基,能使社会处于人文精神的理性状态;(2)中国传统文化内太缺乏个性主义的基因,文化学术界漠视个性主义(我们没有确立起人性尊严的意识,并有若反人道反人性的文化气质);(3)‎ 借思潮的声势,来扫清一切非人性反人性的东西,为新的文化精神幵辟道路。(每点2分,共6分)‎ ‎20.作文评分标准 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