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9春季学期 高二年级五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风格乃文学之大体 郭宏安 《列子》中讲到,秦穆公要找一匹千里马,伯乐推荐的九方皋,说马已找到,是一匹黄色的母马,而秦穆公看到的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不悦,伯乐则大喜,说,九方皋相马,“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事实证明,这匹马果然是匹千里马。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文学翻译和翻译批评,当我们对文学译本进行欣赏和评判时,难道不应该力争做一个九方皋那样的人吗?“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所求者,此之谓也。 从事文学翻译以及翻译批评的人,能够从九方皋身上获得的启发是:判断译本的优劣,就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原作的精气神,而不只是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与原作一一对应,是否严格正确、准确或精确。所谓原作的精气神乃是其“原有的风味”(钱钟书语),即风格。风格者何?岂非“绝尘弭迹”者乎!译作传达原作的风格做到铢两悉称,是不可能的,但是尽力传达,努力做到惟妙惟肖,则是可能的,这就要求译者准确地感觉、体会到原作的风格,并且能够用汉语加以正确表达,这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也是全面落实“信、达、雅”的结果。风格是贯穿原作的一股气势,或刚或柔,或动或静,或显或隐,精气神是也,例如夏多布里昂的华美,斯丹达尔的简枯,波德莱尔的阴冷,加缪的冷静……这股气势同样应该在译文中显现。至于细节上的瑕疵,在这种风格气势的统领下,是不难纠正的。 许多名著往往有几处瑕疵,不害其为名著,这是因为有风格的存在。唐韦庄说:“班、张、屈、宋,亦有芜辞,沈、谢、应、刘,犹多累句。”这是中国古人衡文评诗时的基本态度,即采取了瑕不掩瑜的立场。还是清沈宗骞说得明白:“每见古人所作,细按其尺寸交搭处不无小误,而一毫无损于大体,可知意思笔墨已得,余便易易矣。亦有院体稿本,竟能无纤毫小病,而鉴赏家反不甚重,更知论画者首须大体。” - 25 - 沈宗骞所说的鉴赏家正是我所说的文学翻译批评家,前者面对的是想象力对现实世界的加工和改造,而后者面对的是想象力和想象力的产品。如果让一位文学翻译批评家评论傅雷译的《高老头》,他是着眼于风格,还是细节?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版的《高老头》中,傅雷把“鸡”译成了“鸭”,只能说不留神犯了一个小错,无关宏旨。像这类小错可以纠正和避免,但并不影响《高老头》被看作是准确传达了原作风格的一部优秀译作,正如批评家李健吾所说:“巴尔扎克的庞大段落,在他是气魄,是气势,是酣畅……”傅雷译的《高老头》的风格,庶几近之。一位文学翻译批评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译品的风格上,要独具只眼,看出作品整体的美。 细节不可滥用。因为整体的美并不必然建立在细节的精确之上,有时候过于追逐细节的完美,以至于失去创造的活力,那就得不偿失了。法国19世纪的大批评家波德莱尔对整体与细节的关系有过十分精彩的论述,例如他毫不犹豫地赞同德拉克洛瓦“为整体而牺牲细节”,因为后者“唯恐因作业更清晰更好看而产生的疲劳减弱他的思想活力”。当然,细节的错误仍然是错误,当它危及整体的美的时候,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指出来。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30日24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品的风格,即是本文作者所强调的“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中的“精”与“内”。 B. 判断译本的优劣,要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忠实原作、是否准确,更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原作的精气神。 C. 名家作品也有细节的不足,如夏多布里昂过于华美,斯丹达尔过于简枯,波德莱尔过于阴冷,加缪过于冷静。 D. 译者对原作风格把握不准,即使词句译得很精准,也不能说是全面落实了翻译工作的“信、达、雅”的要求。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大量地使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体现出其丰厚的学养和开阔的眼界。 B. 举例论证注意了详略得当,既有多例的排比列举,也有对一例的深入分析。 C. 引用沈宗骞的话是为了论证文学翻译批评家应着眼于整体风格而不是细节。 D. 作者在论证评论诗文应采取瑕不掩瑜立场后,接着论证文学翻译家也应如此。 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译者能够准确地感觉、体会原作的风格并且能用汉语准确表达,就一定能将原作风格传达的铢两悉称。 B. - 25 - 诸多优秀作品因为具有或刚或柔,或动或静,或显或隐的精气神,所以虽然有些瑕疵,但也不害其为名著。 C. 译作整体之美不一定建立在细节的精确之上,所以,文学翻译批评家在批评时不必关注细节有无瑕疵。 D. 文学翻译批评家把注意力放在译品的“原有的风味”上,独具只眼,发现其整体之美,否则,就失去活力。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C项分析错误,文章在提到“夏多布里昂的华美,斯丹达尔的简枯,波德莱尔的阴冷,加缪的冷静”时,是为了强调“风格是贯穿原作的一股气势”,而并非缺点。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分析错误,顺序颠倒,文章先论证文学翻译家应采取瑕不掩瑜立场后,接着论证文学翻译批评家也应如此。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A项,“就一定能将原作风格传达的铢两悉称”说法错误,原文中指出“译作传达原作的风格做到铢两悉称,是不可能的”,而“尽力传达,努力做到惟妙惟肖,则是可能的”。C项,“不必关注细节有无瑕疵”说法错误,当“细节的错误危及整体的美的时候,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指出来”。D项,“否则,就失去活力”推断缺乏根据。B项说法正确。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 25 -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全国各地都在深耕产业兴旺这篇“大文章”,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的区域特色产业正推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 科技支撑农业发展走上“快车道”。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产业形式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得到大力发展。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6%以上,全国大中型拖拉机670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这些年,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的不断深耕,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更为丰富、健康、多元。 “当前,农村产业发展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田园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农业产业互联网等。这些都是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也是农村产业兴旺的必然选择。”省农科院农信所党支部书记田建民认为,传统的农业已经不能适应三产融合发展的需要,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从生产、加工、流通、产业融合模式、营销方式、管理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适应新格局,支撑新格局,引领新格局。 (摘编自“央视网”2018年11月24日) 材料二: 2012——2017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 资料社科院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来自湖北秭归的脐橙、甘肃礼县的苹果……数据显示,“双lI”当天阿里巴巴全平台农产品交另额超45亿元。产自东北的五常大米仅用10秒钟便卖了1 - 25 - 00万斤,四川的平武蜂蜜,更是在售罄后预售到明年9月。火爆的销售,让这些农产品走出田间地头,走向全国各地。撑起这些数据离不开买家的热,更离不开网络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的逐渐普及。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的是,由于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充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依然突出。从硬件看,目前宽带网络仍未覆盖的地区、网络普厦水平较低的区基本上都是地处偏远、自然环境复杂的农村地区,这些地方网络建设难度大、投入成本高。从软件,在与日常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网络购物、旅行预订、网上支付及互联网理财等应用方面,农村网民的用率也远近低于城镇网民。这些问题制约着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动能的释放,农村居民生活便捷、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亟待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统筹解决。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l月) 材料四: 11月24日上午,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了第三届全国民族地区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一乡一品产业发展论坛。 兴仁市委副书记、市长方先红首先介绍了兴仁市的基本情况。兴仁市于2018年8月撤县设市,同时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这里享有“中国薏仁米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牛肉粉之乡” 等称号。下一步,*仁市将从打造产业展示唯一平台、打造薏仁米绿色生态小镇来拉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推动兴仁市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杭州筑家易集团董事长杨斌认为,在振兴乡村经济的过程中,要让科技提升农村影响力。比如精选一乡一品,通过互联网连接全国销售通路,让农民种出来的东西能更方便、更快捷地卖出去。科技还可以赋能生态宜居。比如建设平安乡村、素质乡村,比如发展绿色农业和文旅IP。在健康医疗方面,科技也可大有作为。比如可以打造专家远程在线系统,不用跑城里就可以连接专家服务乡村。浙江创业学院院长何伏林则分享了高校的举措和思考。他认为,一乡一品最关键的是平台,需要整合各方力量。要鼓励大学生上山下乡,让更多大学生到农村去,和农民在一起,帮助他们实现一乡一品的梦想。 (摘编自“北国网”2018年11月26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单一走向多元,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都得益于科技对农业的支撑。 B. 材料二体现了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数据显示·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逐年上升,尤其在2015年增长迅猛。 - 25 - C. 材料三表明在“双ll”农产品在网上热销的背后,离不开买家的热情,更离不开网络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的逐渐普及。 D. 为了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兴仁市努力打造产业展示唯一平台,打造薏仁米绿色生态小镇,拉动旅游业发展,推动兴仁市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适应三产融合发展的需要,传统农业必须从生产、加工、流通、产业融合模式、营销方式、管理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B.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地处偏远、自然环境复杂,再加上网络建设难度大、投入成本高,所以宽带网络仍未覆盖,网络普及水平较低。 C. 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的不断深入,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 杨斌认为,在振兴乡村经济的过程中,要让科技在提升农村影响力、乡村生态宜居、乡村健康医疗和打造一乡一品平台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6.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选择。综合以上材料,请具体谈谈如何实现乡村振兴。 【答案】4. D 5. A 6. 坚持发展科技,推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加快农村产业调整。使农村产业尽快适应、支撑、引领新格局。发展乡村旅游。发展绿色农业和文旅IP,打造绿色生态小镇来拉动旅游业发展。加快偏远农村地区的网络建设,通过互联网连接全国销售通路,提升居民生活便捷度。打造一乡一品,推动产业再上新台阶。吸引并留住人才。鼓励大学生上山下乡,让更多大学生到农村去,与农民一起建设美丽乡村。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和解读图表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以及图表中相对应的信息,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及图表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D项,曲解文意。“为了摘掉贫困县的帽子”不正确。这些措施都是兴仁市已经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后的下一步计划,并不是为了摘掉贫困县的帽子。故选D项。 【5题详解】 - 25 - 试题分析:本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题目,采用的是选择题形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把选项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做出判断。B项,扩大范围,原文是“目前宽带网络仍未覆盖的地处偏远、自然环境复杂的农村地区”,并不是指我国所有的农村地区。C项,无中生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于文无据。D项,“杨斌认为”张冠李戴,“打造一乡一品平台”不是杨斌的看法。故选A项。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中的内容概括要点,然后整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重点注意专家、学者的观点。材料一“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的区域特色产业正推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可概括出坚持发展科技,推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由材料一“传统的农业已经不能适应三产融合发展的需要,必须做出相应调整,……适应新格局,支撑新格局,引领新格局”可概括出加快农村产业调整。使农村产业尽快适应、支撑、引领新格局。由材料一对“一乡一品”的介绍,可概括出打造一乡一品,推动产业再上新台阶。由材料二可概括出发展乡村旅游。由材料三提到让农产品走出去离不开网络等数字信息技术,但“目前宽带网络仍未覆盖的地区、网络普厦水平较低的区基本上都是地处偏远、自然环境复杂的农村地区”,据此可概括出加快偏远农村地区的网络建设,通过互联网连接全国销售通路,提升居民生活便捷度。由材料四“比如发展绿色农业和文旅IP”可概括出发展绿色农业和文旅IP。由材料四“打造薏仁米绿色生态小镇来拉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可概括出打造绿色生态小镇来拉动旅游业发展。由材料四“要鼓励大学生上山下乡,让更多大学生到农村去,和农民在一起,帮助他们实现一乡一品的梦想”可概括出吸引并留住人才。鼓励大学生上山下乡,让更多大学生到农村去,与农民一起建设美丽乡村。 【点睛】第1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打完这盘台球 (法国)都德 仗已经打了两天。 - 25 - 这些兵士是在倾盆大而之下,背上背着背包度过这一宵的,因此都疲惫不堪。可是你看已经长长的三个钟点了,就任凭他们手扶着枪,在大道的积水滩里,被雨水渗透的田野烂泥里挨受着入骨的寒气。 那几尊大她,炮口向着丛林,好象在窥视什么东西;掩蔽起来的机枪牢牢瞄着天际,一切都准备齐全,只待进攻。总司令部却迟迟不下命令。 总司令部并不远,就是这座路易十三式的古堡,被而洗过的红砖在半山坡的矮树丛中闪闪发着光,平整的绿色漫草地央在两行盛开的盆花之间;小水池像一面镜子似的展开着,天鹅在里面游泳;一个极大的飞檐翘角的家禽窝的顶下,金黄色的野鸡和孔雀向树叶发着尖锐的鸣声,扑打着翅膀,开了屏;马在马厩里憩着。几个传令官或马弁穿着军便服在厨房附近摆来摆去,穿着红裤子的园丁拿着耙子在大庭院里安国地松散沙土。 饭厅的窗户都面临大门石阶开着,从窗口望进去,可以看见杯盘狼藉的饭桌:拔去塞子的酒瓶,暗淡无光的空酒杯,都憔悴地留在弄皱了的台布上。在隔壁屋子里,发出说话的语声、笑声、台球的滚动声、互相碰杯声。原来元帅正在打他那盘台球,元帅一打上台球,天塌下来他都不管,世上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他把这盒球打完。 打台球嘛! 这是这位伟大军人的癖好。他站在那里,严肃得跟身临战场一样,穿着军礼服,胸前挂满了勋章,眼睛冒火,两颧通红;宴会,赌兴,酒意都催得他劲头十足。他的副官们众星捧月似地围着他,殷勤恭顺,他每打一球,他们便钦佩叹赏得五体投地。 跟元帅打台球的对手是一位参谋本部的矮小的大尉,他是打台球的第一把能手,能够把世界上的所有元帅打个落花流水,可是他懂得和他的长官之间应该保持一种表示敬意的距离,他留着神不要打赢,可也不要输得太容易。他正是一位人们称为有前途的军官。“留神!小伙子!元帅已有了十五分,你是十分。应该照这样对付到底;对你的晋级来说,这比在外边跟那些人一起,让淹没大地的泉涌似的雨水浇着,用处大得多。”这大尉就这样心里默念着。 这盘球打得真精彩。象牙球滚来滚去,互相挨身擦过,两色交错着。突然,天上闪过一发炮弹的火光。一阵隆隆的响声震得玻璃颤动。大家都吓了一跳,焦虑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有元帅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他哈腰歪在台子上,正在琢磨一杆子“嘬球”的绝妙效果。这是他的拿手好戏,嘬球的效果!…… 看!又是一片火光,紧跟着又是一片。大炮一发跟着一发,一发比一发快。副官们都奔到窗口。莫非普鲁士人真的进攻了? “让他们攻吧!”元帅拿粉块擦着球杆头说,“该你啦,大尉。” - 25 - 这时候骚乱更厉害了。大炮的震撼声中,还夹杂着机枪的哒哒声,排枪的连续不断的响声。从一片一片的浅草地里,升起一大片镶着黑边的红云。花园的尽头全部被照得通红。总司令部里开始惊慌起来。传令兵骑着马如飞地跑来。大家都要求见元帅。可元帅是见不着的。我不是对你们说过,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他打完他那盘球吗? “该你了,大尉。” 不过大尉有点心不在焉了。到底还是年纪太轻!你看他忘记了他玩的花样,连着打了两杆子好球,几乎要赢这盘球。这回,元帅可怒不可遏了,脸上显出惊奇和愤怒。正在这时,一匹跑得四蹄翻飞的马奔到了院子里。一个满身是泥的副官不顾卫兵的拦阻,一跳闯上了石阶:“元帅!元帅!……” 元帅无名火有八丈高,脸红得跟鸡冠一样,出现在窗口,手里还拿着球杆:“有什么事?……这成何体统?……难道这儿没有卫兵了?”“可是,元帅啊……”“好吧……回头再说……等我的命令,真他妈的!”窗子又使劲地关上了。等他的命令! 那些可怜人,正是在等候啊!没有人明白为什么待在那里毫无动作。一点办法没有。他们在等候命令……不过,死是无须等候命令的,于是这些人就整百整百地死去。从他们张开的伤口里,不声不响地流着法国的忠贞之血……台球室里,也异常紧张:元帅又领了先;可是那个小个儿大尉象狮子似地抵抗着。 十七分!十八分!十九分! 几乎来不及记分了。战争的声音越来越近。元帅只差一分了。炮弹已打到花园里。有一颗竟在水池上空爆炸了。镜面似的水四分五裂,一只天鹅在卷成漩涡的一大堆带血的羽毛里慌慌张张地游着。这是最后一声炮。 现在是一片沉寂。没有别的声响,只有雨点落在灌木上的声音,小土山下隐约的鼓声;在渗透雨水的路上还有一种有如羊群狂奔的踏步声……军队是完全垮了。 元帅打赢了他那盘球。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采用拟人手法描写大炮和机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法军军队的严阵以待,渲染出一种紧张的战前氛围,和司令部的轻松享乐氛围构成鲜明对比。 B. 士兵们整装待发却得不到命令,指挥官们本应指挥作战却在举行宴会、纵情娱乐,小说多处设置对比,揭示出法军失败的根本原因,表达了作者的愤恨之情。 C. - 25 - 大尉陪着元帅打台球,他球技高超却在开始时有意落后,反映了这个军官投机钻营的心理:后来他却连着打了几杆好球想赢,又反映了他年轻气盛的一面。 D. 小说使用了全知视角,采用第三人称来讲述故事,这使得叙述故事不受时空限制并能够深入小说人物内心,拉开了作品和读者之间距离,更显客观。 8. 小说以“打完这盘台球”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小说多次写到天鹅、野鸡、孔雀、马等动物,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标题交代了小说的主要事件,情节的发展、主题的表现都与元帅打台球有关;②标题与小说开篇描写战争场景形成反差,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标题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元帅在敌人疯狂进攻时仍执意打完台球,表现出法军元帅沉溺享乐、玩忽职守的特点;④标题蕴含着强烈的讽刺意味,元帅赢了台球却输了战争,小说充满强烈的讽刺意味。 9. ①第一次写鹅、野鸡、孔雀、马这些美丽可爱的动物,营造了和平宁静的氛围,和前线的紧张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司令部大战前的安逸享乐;②第二次写敌人进攻后动物们的表现,它们受到炮火惊吓而焦躁不安,显示战火已经迫近,从侧面表现出形势更为紧迫,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③最后借动物们的悲惨命运凸显了战争的惨烈,预示了法军的惨败结局;作者借此对昏庸无能的法军指挥阶层进行了无情地批判,揭示了主题。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选项“又反映了他年轻气盛的一面”错,他连着打了几杆好球,并不是为了想赢得比赛,而是想不要输的太容易,以显示出元帅的球技高超,已达到阿谀逢迎讨好巴结的目的。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文章标题意蕴的能力。解答时可从以下五个角度分析:一是思考标题的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义;二是思考题目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三是思考题目是否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四是思考题目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五是思考题目是不是文章的线索。从文章线索上看,“打完这盘台球”贯穿全文,文章的线索。从艺术效果上看,“打完这盘台球” - 25 - 与小说开篇描写战争场景形成反差,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人物刻画方面,“可元帅是见不着的。我不是对你们说过,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他打完他那盘球吗?”可见法军元帅沉溺享乐、玩忽职守的特点,丰富了人物形象。“军队是完全垮了。元帅打赢了他那盘球。”由此可见标题标题蕴含着强烈的讽刺意味。 【9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鉴赏小说中形象的作用的能力。小说中物象的基本作用有:①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分析物像的作用,首先要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物象的作用,由原文“小水池像--面镜子似的展开着,天鹅在里面游泳;一个极大的飞檐翘角的家禽窝的顶下,金黄色的野鸡和孔雀向树叶发着尖锐的鸣声,扑打着翅膀,开了屏;马在马厩里憩着。几个传令官或马弁穿着军便服在厨房附近摆来摆去,穿着红裤子的园丁拿着耙子在大庭院里安闲地松散沙土。”可知第一次写鹅、野鸡、孔雀、马这些美丽可爱的动物,营造了和平宁静的氛围,和前线的紧张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司令部大战前的安逸享乐;由文章“花园的尽头全部被照得通红,孔雀、野鸡害了怕,在窝里大声鸣叫;那些阿拉伯马闻着了火药味,在马厩尽头直尥蹶子。总司令部里开始惊慌起来。传令兵骑着马如飞地跑来。”可知第二次写敌人进攻后动物们的表现,它们受到炮火惊吓而焦躁不安,显示战火已经迫近,从侧面表现出形势更为紧迫,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由文章“镜面似的水四分五裂,一只天鹅在卷成漩涡的一大堆带血的羽毛里慌慌张张地游着。这是最后一声炮。现在是一片沉寂。没有别的声响,只有雨点落在灌木上的声音,小土山下隐约的鼓声;在渗透雨水的路上还有一种有如羊群狂奔的踏步声……军队是完全垮了。”可知最后借动物们的悲惨命运凸显了战争的惨烈,预示了法军的惨败结局;从而解释了主题。 . 【点睛】有的作品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作者所写作的对象。解答时要特别关注其对象的特点,探究作者为何写这一对象。有的则在对象前添加了修饰性或者限制性词语,组成偏正结构的标题。解答时,更要注意对象前面的修饰语,同时结合文章内容仔细揣摩其内在的意蕴,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有些标题是以句子为标题的,它常常就是作者表达的主旨或揭示的哲理,在这些标题中要特别注意表达感情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是作者对对象的主体特征或内在感情的一种概括,要结合文章内容准确理解其含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苏绰字令绰,武功人,魏侍中则之九世孙也。累世二千石 - 25 - 。父协,武功郡守。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太祖饯于东都门外。临别,谓让曰:“卿家子弟之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太祖乃召为行台郎中。在官岁余,太祖未深知之。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至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后太祖与仆射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太祖称善,谓惠达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之才。太祖曰:“吾亦闻之久矣。”寻除著作佐郎。属太祖与公卿往昆明池观渔,行至城西汉故仓地,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太祖乃召绰。具以状对。太祖大悦。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太祖益喜。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遂留绰至夜,问以治道,太祖卧而听之。绰指陈帝王之道,兼述申韩之要,太祖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谓周惠达曰;“苏绰真奇士也,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绰始制文案程式,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大统三年,齐神武三道入寇,诸将咸欲分兵御之,独绰意与太祖同。遂并力拒窦泰,擒之于潼关。封美阳县子。绰性俭素,不治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治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太祖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太祖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之而已。绰尝谓治国之道,当爱民如慈父,训民如严师。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思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节选自《周书·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五》,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太祖与仆射/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 B. 后太祖与仆射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 C. 后太祖与仆射惠达沦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 D. 后太祖与仆射/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累世二千石”说明苏绰家世显赫,“二千石”原指汉代郡守级别的官员,后来泛指地方重臣和朝中高品阶的官员。 B. “郎中”和“左丞”是两种官职,属中央部门,“左丞”的官阶高于“郎中”。相当于部门的副主管。 C. “条式”在文中是法律条文意思,苏绰少年时期博览群书,对典故非常熟悉,所以代为拟定相关制度和法令。 D. - 25 - “朱出墨入”本指用红色的字记录支出,用黑色的字记录收入。苏绰提出的这一区分出入情况的记账方法逐渐演变为现在的“红头文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绰之所以能做官,是因为他的堂兄苏让推荐。但他本人很有才干,被周惠达认为堪当辅佐君王的大任,也久被皇帝耳闻。 B. 苏绰为人俭朴、家无余财,以天下为己任,太祖也是诚心委任他。有些事情,苏绰甚至可以先行处理,随后上报。 C. 苏绰用兵有远见卓识。大统三年,齐兵袭扰,诸将都主张分兵抵挡,只有苏绰的想法和太祖的相同,结果证明苏绰是正确的。 D. 苏绰对政治和历史有独到的见解,在皇帝与公卿前往昆明池。询问旧事的时候,苏绰委婉地劝谏皇帝不要享乐误国。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在官岁余,太祖未深知之。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 (2)绰指陈帝王之道,兼述申韩之要。太祖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 【答案】10. C 11. C 12. D 13. (1)苏绰任职一年多后,太祖没有更多地了解他,但是各部门有难以决断的事务,都要向苏绰咨询之后才做出决定。 (2)苏绰指明、陈述帝王之道。并说明申不害、韩非子学说的要点,太祖整理好衣裳,端坐聆听,不自觉地用双膝在坐席上向前移动。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后太祖与仆射惠达沦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结合文本理解意思,这段话是说“后来有一次周文帝与仆射周惠达讨论政事,惠达答不上来,请求允许出外找人商议,于是召来苏绰,把所讲座的事情告诉他,苏绰即刻为他酌情裁定。”。本题“仆射”是官名,“惠达”是人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请出外”是动词“议”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B项,再者“惠达”是“不能对”的主语,后面应断开。故选C。 【11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C项,“‘条式’在文中是法律条文的意思”错误,“条式”在这里指公文的行文格式。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D项,“询问旧事的时候,苏绰委婉地劝谏皇帝不要享乐误国。”错,根据原文“属太祖与公卿往昆明池观渔,行至城西汉故仓地,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太祖乃召绰。具以状对。……遂留绰至夜,问以治道,太祖卧而听之。绰指陈帝王之道,兼述申韩之要,太祖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可知苏绰并没有“劝谏皇帝不要享乐误国”。故选D。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和例举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中的“知”,了解;“诸曹”,各个分科办事的官署;“疑事”,复杂难以决断的事务;“于”,介词,向;“询”,咨询。(2)中的“指陈”,指明、陈述;“申韩”,指申不害、韩非子;“要”,要点;“危坐”,端坐; “前席”,(在坐席上)向前移动。 【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 25 - 苏绰字令绰,武功郡人,三国魏侍中苏则的第九代孙。他家代代都有人做到太守一级的官。父亲名协,官任武功郡太守。苏绰年轻时很爱学习,博览群书,尤其精于计算之法。他的堂兄苏让由京官出任汾州刺史,周文帝在长安城外为他饯行。临别之时,周文帝问苏让:“您家子弟之中,谁可任用?”苏让于是推荐了苏绰。周文帝就把苏绰召来,任命他为行台郎中。在位一年多,周文帝对他还不是很了解。但行台各部门的官员遇到疑难不决的事情,总是向他求教才作决定。对各部门发送的公文,苏绰又分门别类地为他们拟定行款格式。行台官员都称赞他的才干。一次周文帝与仆射周惠达讨论政事,惠达答不上来,请求允许出外找人商议,于是召来苏绰,把所讲座的事情告诉他,苏绰即刻为他酌情裁定。惠达入内呈报。周文帝连声叫绝,并向他说:“是谁替你出这个主意的呢?”惠达以苏绰作答,接着称赞他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周文帝说:“我也听说很久了呢。”不久他就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周文帝与公卿去昆明池观光打鱼,走到城西的汉代仓池故地时,周文帝环顾问询左右的人,没有一个知道的。这时有人说:“苏绰见多识广,请问他吧。”周文帝于是召来苏绰苏绰将有关情况全部作了回答。苏绰既有口才,应对如流。于是留住苏绰在府里一直到夜里,继续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周文帝整理衣裳端正地跪着,不觉膝行到了前席。就这样一直谈论到天亮也不觉得厌倦。第二天一早,周文帝对周惠达说:“ 苏绰真是个奇才,我现在要任命他处理政事。立即授予苏绰大行台左丞职位,参与主管机要事务。从此对苏绰的宠信日益深厚。苏绰首次制定了文案的书写规则,用红色表示支出,黑色表示收入,他还制定了计量账目、管理户籍的方法。大统三年,齐神武帝兵分三路入侵,诸将都主张分兵抵抗,只有苏绰的想法和周文帝相同,于是集中兵力抵御窦泰,在潼关将他生擒了。朝廷封苏绰为美阳县伯。苏绰生性节俭朴素,不经营产业,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因为四海还没有平定,常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他广泛地寻求优秀人才,共同拓展为政之道,凡经他推荐的人,都做了高官。周文帝也诚心诚意地委任他,而没有闲话。有时外出巡游,常预先在白纸上签署自己的名字而交给苏绰,如果有需要处理的事,就及时安排施行。等到周文帝回来,禀告他知道就可以了。苏绰常认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做法是爱护民众就象一位慈祥的父亲,教导民众就像一位严格的老师。苏绰常常和公卿讨论,从白天到黑夜,事情无论大小,都像是筹划掌握在手掌之中。长期思虑劳累,使他疲惫不堪,于是得了气血不通的疾病。大统十二年,苏绰死在任上,时年49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王 维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①,三军出井陉②。 - 25 -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③。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①刁斗:军中用具,白天用来烧饭,夜间用于打更报警。②井陉:井陉口,又名井陉关,唐时要塞,在今河北井陉县境内。③取龙庭:借指誓歼敌虏。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以“天官”“将星”点明人物身份和事情缘起,“柳”字暗点特定场景,言简意赅。 B. 颔联描写军队行进中的气势,点出了进军的方位路线,与首句的“动将星”呼应。 C. 颈联运用互文见义的手法,意思是无论是辞凤阙还是取龙庭,都下定忘身报国的决心。 D. 诗歌前两联重在表现赵都督的耿耿忠心,后两联重在描写其英勇赴边的非凡气势。 15. 诗歌的尾联“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有何含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尾联的意思是哪里肯学那些书生之辈,终老窗前死啃一经。既表达诗人希望建功立业而又壮志难酬的隐衷,也借此表达对赵都督的赞扬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诗歌前两联重在表现赵都督的耿耿忠心,后两联重在描写其英勇赴边的非凡气势”解读有误,理解颠倒,前两联重在描写赵都督英勇赴边的非凡气势,后两联重在表现他的耿耿忠心。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句含意及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时可逐句分析诗歌内容,结合诗人思想追求及写作背景来归纳。本题要求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的尾联“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有何含意。分析诗句“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表层意思是哪里愿意学习那些书生之辈,终其一生在窗前死啃经书。结合题目“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表达的是对赵都督的赞扬之情,诗用在尾联这样写,也潜藏着他希望建功立业而又壮志难酬的苦衷;依据上述分析,考生可总结出本题答案。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25 -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如果“_______________”,那么小草可以做它的小船,而放置杯子就会贴在地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里曾子针对追求社会人生事业过程中可能将遭受众多的困难挫折而鼓励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对当今的我们仍有积极意义。 (3)《三峡》中写夏天水流湍急,航路被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2). 水浅而舟大也 (3). (2)士不可以不弘毅 (4). 任重而道远 (5). (3)至于夏水襄陵 (6). 沿溯阻绝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考生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覆、坳堂、浅、弘毅、任、襄陵、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与欧洲、日本同行相比,不仅仅中国高铁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的优势体现在低成本和建设高效率,而且体现在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行速度最高。中国高铁建设造价只有海外同行的1/3到1/2,越南国会于2010年6月否决了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修建河内——胡志明市高铁线路的方案,理由是造价高达560亿美元,超过越南国力承受限度。如果采用中国技术,( )。 凭借这些优势,中国高铁不仅赢得了国内亿万旅客的心,而且令________的亲眼目睹、亲身体验的海外人士____________,“像是从未来开来的”之类赞誉____________,仅近两年就有100多个国家元首、正要和代表团考察中国高铁,无不高度评价中国高铁成就,更在全世界激起了高铁建设的热潮。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华时曾被安排亲身体验京津城际高铁,痛感美国铁路技术与中国已经完全不在一个时代,回国后在国情咨文中专门呼吁美国人民奋起赶超,不能________。随后,奥巴马政府宣布了建设13条线路的高速铁路网发展计划。 17.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仅仅中国高铁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的优势体现在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行速度最高,而且体现在低成本和建设高效率。 B. - 25 - 不仅仅中国高铁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的优势体现在低成本和建设高效率,而且体现在技术最高、集成能力最全、运行速度最强。 C. 中国高铁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低成本和建设高效率,而且体现在技术最强、集成能力最全、运行速度最高。 D. 中国高铁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行速度最高,而且体现在低成本和建设高效率。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新干线的造价只有原来的一半。 B. 新干线的造价或许只有原来的一半。 C. 造价几乎只有新干线的一半。 D. 造价也许只有新干线的一半。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计其数 望洋兴叹 不绝如缕 抱残守缺 B. 不胜枚举 惊叹不已 不绝如缕 墨守成规 C. 不计其数 惊叹不已 不绝于耳 抱残守缺 D. 不胜枚举 望洋兴叹 不绝于耳 墨守成规 【答案】17. D 18. C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本题是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语病分析,辨析时要关注前后语境,先找到这个句子,即“不仅仅中国高铁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的优势体现在低成本和建设高效率,而且体现在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行速度最高。”,经辨析知这个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关联词“不仅仅”,应放在“中国高铁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的优势”后;二是语序不当,递进关系关联词“不仅仅”“而且”后面的内容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仅体现在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行速度最高,而且体现在低成本和建设高效率。”。这样,本题A项,“不仅仅中国高铁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的优势体现在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行速度最高”语序不当。B“不仅仅中国高铁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的优势体现在低成本和建设高效率”语序不当,“技术最高、集成能力最全、运行速度最强”搭配不当。C项,“技术最强、集成能力最全”搭配不当。故选D。 - 25 - 【18题详解】 本题考核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语段,初步感知大体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顺序、逻辑顺序,做到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一般用排除法。此类题一般结合排除法进行。题干要求“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题目要求补写的是第一段的结尾句,要结合上文的语境来答题,这一段先说中国高铁建设造价只有海外同行的1/3到1/2,后叙述越南国会以造价高达560亿美元,超过越南国力承受限度为由否决了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修建河内——胡志明市高铁线路的方案。根据语境可知新干线是日本技术,据此可排除A、B两项;D项中的“也许”表示或然判断,与文意不合,应排除。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不计其数:指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不胜枚举:指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此处形容数量多而计算不过来,应选“不计其数”。第二处,惊叹不已:指因为惊异而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形容感受至深。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此处表示惊异叹息,应选“惊叹不已”。第三处,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不绝于耳:指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此处形容赞誉声不断,应选“不绝于耳”。第四处,抱残守缺:指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此处指美国铁路技术,应选“抱残守缺”。故选C。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根据下面一段文字,仿照示例,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词语。(每空不超过6个字) - 25 - 太平猴魁,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创制于1900年。产于黄山北麓的黄山区,产地低温多湿,土壤通透性好,土质肥沃,云雾笼罩。此茶具有汤清质绿、香气浓、滋味醇、回味甜的特点。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谷雨前后,当20%芽稍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太平猴魁精工细制,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太平猴魁茶叶有利尿、减肥、防龋齿、美容护肤等多重功效。 【答案】①产地条件优越 ②色香味俱佳③采摘时机讲究④制作精细⑤功效较多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语段的能力,在方框内填入适当的词语,从填入的词语“历史悠久”看,是概括太平猴魁的特征,词语的类型应该是主谓短语,由此先概括语段的内容,整个语段后面部分是五句话,可以概括出五个词语,重点抓住“产地”“……特点”“采摘”“精工细制”“功效“概括。 21.三段论是以一个大前提(一般性原则)以及一个小前提(附属于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引申出一个符合大前提的结论(特殊化陈述)的过程。请根据示例,按要求答题。 示例: 所有公民都要遵守法律,(大前提) 张三是公民,(小前提) 所以,张三要进守法律。(结论) 题目: 假定:(1)所有的爱斯基摩土著人都是穿黑衣服的; (2)所有的北婆罗洲土著人都是穿白衣服; (3)绝没有穿白衣服又穿黑衣服的人; (4)A是穿白衣服的一个人。 - 25 - 请根据以上条件,判定以下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写出序号,并依据示例的形式,写出正确结论的大前提和小前提。 ①A是北婆罗洲土著人。 ②A不是爱斯基摩土著人。 正确结论(序号):______ 大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正确结论:② 大前提:所有的爱斯基摩土著人都是穿黑衣服的。 小前提:A是穿白衣服的一个人(A不是穿黑衣服的一个人)。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断判断能力。根据题干所给假定条件,可以知道①“A是北婆罗洲土著人”这个判断错误,因为“所有的北婆罗洲土著人都是穿白衣服的”,但是“穿白衣服的不一定是北婆罗洲土著人”。②A不是爱斯基摩土著人。是根据“A不是穿黑衣服的一个人(A是穿白衣服的一个人)”,而“所有的爱斯基摩土著人都是穿黑衣服的”。故正确的结论是②。得出②这个结论的大前提是“所有的爱斯基摩土著人都是穿黑衣服的”,小前提是“A不是穿黑衣服的一个人(A是穿白衣服的一个人)”。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哈利波特与密室》 ②你真正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所作所为。——《蝙蝠侠:开战时刻》 ③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得到什么。——《阿甘正传》 ④没有什么事情是肯定的,这也是我唯一肯定的事情。——《美丽的心灵》 ⑤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所有的精髓!——《死亡诗社》 ⑥有的人三十岁就死了,八十岁才埋。——《77天》 - 25 - 影视作品的经典台词常常会给我们深刻的触动,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心之所向,砥砺前行 人的一生中有无数次选择的机会,它们就像一个个纵横交错的分岔路口,等待着每个人去选择,走出自己的人生路。 《哈利波特》中有一句台词是这么讲的:“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正如电影中所说,选择,决定了我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最简单的例子说起:文理分科。它决定了我们今后从事的行业甚至是生活圈。上升到历史进程层面,我国大文豪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积极推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变革。 显而易见,慎重对待一次选择是多么重要。 每一次选择过后,我们将面对的,是未知的远方。没有人能确信自己的未来是一片光明的。亦或是黑暗无望的。生活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面对未知又神秘的未来,我们能做的只有前进。最重要的便是直面未来,不蹉跎在过去。 许多人在做出了一个选择之后,便会陷入无尽的懊悔。头顶上旋转着无数个“为什么我要选择这样?”“要是当初我没有选择他我会怎么样?”这样的问题,使得内心倍受磨难,然后我们也应明白,失败并不可怕,连最顶尖的科学家也会有实验失败的时候,更何况是自己? 懊悔不会让自己的能力提升一分一毫,只有面向前方,勇敢前进,才会获得新的成就。 失败并不可怕,但如果一个人对生活失去了目标,失去了前进动力,那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 “有的人三十岁就死了,八十岁才埋”。这是《七十七》中让我们印象极为深刻的一句话。许多人一生碌碌无为,到最后还安慰自己平平淡淡才是真。即使我们不求辉煌璀璨名留千古的一生,也应拥有自身的价值追求,过出自己眼中有意义的一生。 因此,慎重选择固然重要,但后续行动也必不可少。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选择你所喜欢的,喜欢你所选择的。”这正是我想表达的观点,走自己所向往的道路,在道路上无悔地追求自己所向往的。便是如此,我们才能过上有意义的一生。 心之所向,砥砺前行。 【解析】 - 25 -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型作文。材料内容思考角度甚广:里面的各句话,看似独立,实则前后勾连,或正或反,逻辑性强。考生要写好这次的作文,除了弄懂六句影视经典台词的内涵之外,还要抓住“请以其中的两三句话为就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来写一篇文章”,要完成这个写作任务,考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六句台词“分组配对”,换句话说,就是“合并同类项”,并提炼出各组的中心观点,之后才是选写自己认为最拿手的那一组的“两三句”。试题给出影视作品的六句经典台词,要求以其中两句或三句为基础来立意,并合理引用,考生构思立意时,应抓住各句台词的内涵,并建构所选的台词之间的有机联系,以之为纽带,阐发自己的感触和思考。新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一)每句可以提炼出如下关键词:①选择、目标、理想、方向。有巨大的能力,做出的事情却让人感到厌恶;能力虽小,却受人尊敬,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全在于自己的选择。②担当、所作所为、勇于行动、入世与出世。对这个世界产生影响的往往是你的所作所为,做好眼前每一件事。③等待、接受、未来、命运。接受生活的给予,热爱生活,相信明天会更好,快乐过好每一天。④寻找、珍惜、自信、未来。未来是无法预测的,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件事情,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生活就是美好的。珍惜现在生活中的每一分钟,尽量做好每一件事。⑤奋斗、求索、人生真谛、人生价值。要不满足于现状,积极探寻生命的意义,努力创造、拼搏、进取,过有意义的一生。⑥改变、追求、心态、生命质量。活着,是理想,是追求,是改变,是创造,是心态,是克服困难,是积极乐观,是坚持自己与突破自己,是永远年轻的心态。(二)选择其中的两三句进行立意:①②句谈选择与行动、理想与担当;③④句谈寻找与接受、等待与珍惜;⑤⑥句谈求索与心态、奋斗与改变;①⑤⑥谈寻觅属于自己的风景;②⑤⑥谈不忘初心,③④⑥命运靠自己掌握;……这6句话各有侧重,两两组合立意颇多,且大都有因果或对立关系。立意上要有逻辑关联,自主组合立意。分组及立意参考:①+②句;有所作为必须选对目标;③+④句:人生幻化莫测,要相信自己。⑤+⑥句:活出精彩。②+③:不畏浮云遮望眼,低头做好脚下事。③+④+①:复杂人生中,目标选择显得尤为重要。③+⑤+⑥:纷繁的世界中,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更精彩。 - 25 -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 25 - - 2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