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学鉴赏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文学鉴赏

高考题选(文学鉴赏)‎ ‎1、阅读下面文天祥的《念奴娇》,完成(1)─(2)题(1990年全国高考试题)‎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忽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甲)!堂堂剑气,斗牛空以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乙)。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1) (甲)(乙)两处的文句依次是(1分)‎ A.此恨谁雪 细看涛生云灭 B.此恨凭谁雪 看涛生云灭 C.此恨谁雪 看涛生云灭 D.此恨凭谁雪 细看涛生云灭 答案:D ‎(2).词中的"睨柱吞嬴",指的是(1分)‎ A.唐睢在秦廷胁迫秦王就范的故事 B.贾谊奋笔著文批评秦皇嬴政的故事 C.蔺相如在秦廷怒斥秦王的故事 D.荆轲行刺嬴政掷匕于柱的故事 答案:C。‎ ‎2、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四季的景物,分类正确的一组是(1990年全国高考试题)‎ ‎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A.a④ b③ c②⑤ d①⑥‎ B.a① b③④ c② d⑤⑥‎ C.a⑥ b③④ c② d①⑤‎ D.a①④ b③ c⑤ d②⑥‎ 答案:C。‎ ‎3、阅读下面三副对联,回答(1)-(2)题(1991年全国高考题)‎ ‎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③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 ‎(1).上述对联都出自中学课文,这些课文的作者依次是(2分)‎ A.邓拓 毛泽东 曹雪芹 B.邓拓 邓小平 曹禺 C.吴晗 毛泽东 曹禺 D.吴晗 邓小平 曹雪芹 答案:C。‎ ‎(2).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使用上述对联用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用来指出知识分子要认真读书,更要关心国事;‎ ‎②用来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 ‎③用来批判炫耀财富的朱门大族。‎ B.①用来赞扬旧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 ‎②用来讽刺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 ‎③用来揭露富贵人家的奢华。‎ C.①用来说明我国知识分子有着既致力于学问又关心政治的传统;‎ ‎②用来批评主观主义的作风;‎ ‎③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 D.①用来歌颂既重视学问又重视品德修养的人;‎ ‎②用来挖苦没有真才实学却好大吹大擂的人;‎ ‎③用来显示高贵门第的权势与财富。‎ 答案:C。‎ ‎4.对下列古诗句中红字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1993年全国高考题)‎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答案:A。‎ ‎5、对下面这首《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1994年全国高考题)‎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 C.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答案:C。‎ ‎6.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的一项是(1995年全国高考题)‎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答案:D。‎ ‎7、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2)题(1996年全国高考题)‎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1).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 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 答案:D。‎ ‎(2).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 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 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 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答案:‎ ‎7、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1997年全国高考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注]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平风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答案:B。‎ ‎(2).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刘诗选择了月夜摇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答案:D。‎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1998年全国高考题)‎ ‎          题 李 凝 幽 居    贾岛 ‎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答案:B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答案:C.‎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1999年全国高考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答案:C。‎ ‎(2).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答案:C。‎ ‎10.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1999年全国高考题)‎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答案:D ‎11.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       蝉   虞世南 ‎ ‎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注]垂绥,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 清”统一在“垂绥饮清露”的形象中。‎ 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场的响度与力度。‎ 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 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 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 答案:D。‎ ‎1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       雷   杜运燮 ‎   随着陆陆续续的闪电警告:他们来了!‎ ‎   阵阵风都传播着到来的确讯:他们来了!‎ ‎   每一叶片每一枝条都遥指着:他们来了!‎ ‎   每双眼睛在渴望,每张嘴在颤动:他们来了!‎ ‎   越过一张又一张被撕掉的树叶标语,他们来了!‎ ‎   越过一个又一个监狱的铁窗,他们来了!‎ ‎   越过一条又一条报纸上的捏造消息,他们来了!‎ ‎   越过一堆又一堆难忘的血泪,他们来了!‎ ‎   为着撕人心肺的被窒息的呻吟声,他们来了!‎ ‎   为着惨绝人寰的最底层的挣扎声,他们来了!‎ ‎   为着回响在无数街道和炕头的怒吼声,他们来了!‎ ‎   那就是冲破冰冻严寒的春雷欢呼声:他们来了!‎ ‎                1948年于新加坡 A.诗歌第二节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自然图景转向40年代中国社会的政治黑暗,以 四个“越过”表明“雷”来势的不可阻挡。‎ B.诗歌第三节重在表现“雷”滚滚而至的目的,并把“雷”从实写升格为一种消灭压迫和剥削的解放的象征。‎ C.最后一句中“冲破冰冻严寒”几个字,意在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 D.以“随着”“越过”“为着”起始的三节诗,既隐含“雷”到来时由远及近的动态,又逐步揭示了“雷”作为人民解放象征的寓意。‎ 答案:C ‎13.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000年全国高考题)‎ ‎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赵师秀(?——1219),南宋诗人。字紫芝,号灵秀。永嘉(今浙江温州)人。著有《赵师秀集》二卷。本题A、B、D三项对赵师秀《约客》一诗的赏析都是恰当的。“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诗人在这样的雨夜约了友人来下棋,但友人尚未出现,他只得静静等候。因此A的赏析是恰当的。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采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可见B项的赏析也是恰当的。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了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所以D项的赏析也是恰当的。C项中,“闲敲棋子”确是一个细节的描写,但我们仔细体味一下,约客久候不到,灯蕊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十分焦躁。由此可知,C项的赏析是不恰当的。本题的选项应是C。‎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2000年全国高考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 ” 外,还隐指  “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  “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答案:D。第(1)题侧重于诗歌寓意的理解,第(2)题仍重于诗歌的分析和鉴赏。这两道题虽然具有由浅入深地把握诗歌的形象、主题、表达技巧的命题用意,分为解说和赏析两部分,但能力层级都是E级。     ‎ 第(1)题的正确选项为D项。A、B、C三项对这首诗的解说都是恰当的。本诗选自《诗集1942——1947》,作者郑敏是40年代后期出现的“《中国新诗》派”(也叫“九叶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与1999年试题选用的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相比,这首诗的形象、主题、意境、表达技巧都更难把握一些,理解和赏析的难度自然也就有所增加。A项“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诗人仿佛拍电影一样,先给“稻束”一个特写镜头,然后又拉开,展现其伫立于秋天田野的背景,以表现“金黄的稻束”作为劳动成果的辉煌和炫耀感,肯定着人类的劳动成就。它给人的印象主要是视觉上的,但联系全诗看,这两句诗又居于其蕴含的时间序列“黄昏”“暮色”之始,隐含着时间的意味。由于我们不能确定它写的就是诗人白天看见的景象,而只能把时间下限确定在暮色降临之前,因此,A项是恰当的。B项的解说,寓意较明显,也是恰当的,考生不难作出选择。C项诗人是抒情主人公“我”,而“你们”则指诗人借以寓意抒情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所以, C项也不能作为选项。而 D项把“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解说为稻束“低首深思”的内容则显然不恰当。理由有二:一、整首诗所出现的形象以及有关形象的感受,都是诗人“我”‎ 心中所想、眼中所见,C项也不例外。它本是诗人的“旁白”,不能理解为“稻束”沉思的内容。二、即使把它解为“稻束”沉思的内容勉强可通,它也只是一种不太可能的可能性而已,不能把它表述为“实际上就是”的肯定语气。‎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党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答案: D。本题考查的主要是分析和鉴赏的能力。A项是对本诗主题和结构的概括和归纳,指明诗歌中心形象“金黄的稻束”引发的联想由点及面、由空间而时间地形成一个探寻劳动意义的结构:对人类劳动中生命力消逝的沉思,因而它是正确的和恰当的。B项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把握,也是正确的。C项在考查考生体味不同诗歌形象所传达的不同意义的能力基础上,进入对诗歌深层意义的把握,也是正确和恰当的:说“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都具有圆满意味不难理解。“金黄”指稻束成熟,指劳动的收获,而“收获日的满月”则传递不仅劳动的而且时令的圆满信息,但与这一切相对照的,却是诗人想到的“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和她们“那皱了的美丽的脸”。在这种诗人的“残酷”中,诗歌所要揭示的东西也就清楚地表现了出来。D项为选项,它对本诗赏析之所以不恰当,是因为其内容完全是错误的。“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只能是“你们”即“稻束”。虽然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是劳动者母亲,但“肩荷”了这种“疲倦”的主体,却只能是劳动的结晶——“金黄的稻束”,因此,它应该作为选项。‎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2001年北京春季高考试题)‎ ‎ 鸟 鸣 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阒无人声的幽寂。‎ 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答案:A。‎ ‎(2).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答案:B。‎ ‎16.对下列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001年春季北京高考试题)‎ ‎ 偶 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 1945年5月31日 A.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B.第二句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同历史悠久和专制暴政而被冰结、窒息的生命力。‎ C.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道理,这种结构使传达的信念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D.诗歌多次出现“重到”“再看见”“再听见”“重开”等字眼,隐含有生命循环的悲观意味。‎ 答案:D。‎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贮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答案:C。‎ ‎(2)、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下面几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B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C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D满酌劝僮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鞮。‎ 答案:B ‎18、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 海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摸着潮湿的衣角,‎ 看到了你的颜色; 触到了你的体温;‎ 从一阵阵阵清风。 深夜醒来,‎ 嗅到了你的气息;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 (1956年)‎ 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 B由远及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 C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答案:D。‎ ‎1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第(1)—(2)题。(2002年北京春季高考试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兴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 B 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C 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中绚丽多彩的秋景。‎ D 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答案:B。‎ ‎(2)、对这首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村美丽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B 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 C 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D 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 答案:D。‎ ‎20、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002年北京春季高考试题)‎ 我天天走着一条小路 冯至 我们天天走着一条熟路 回到我们居住的地方 ‎ 但是在这林里面还隐藏 ‎ 许多小路,又深邃、又生疏。‎ ‎ 走一条新的,便有些心慌,‎ ‎ 怕越走越远,走入迷途,‎ ‎ 但不知不觉从树疏处,‎ ‎ 忽然望见我们住的地方。‎ ‎ ‎ ‎ 像一座新的岛屿呈在天边。‎ 我们的身边有多少事物 向我们要求新的发现;‎ 不要觉得一切都已熟悉,‎ 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 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 A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哲理,司空见惯的事物并不一定就是被认识了的事物。‎ B 作者通过生活化的诗歌情境启示人们:轻车熟路固然不会迷途,但要有新的发现,就必须走出生活的惯性。‎ C 作者通过“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表达了人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这一深刻主题。‎ D 这首诗写的是日常小事,却揭示了生活中熟悉与陌生的辨证关系。‎ 答案:C。‎ ‎21、阅读下文,完成(1)一(3)题。(2001年春季上海高考试题)‎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 (1).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___________。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_________诗。(3分)‎ ‎ 答案:(3分)诗圣(2分)律(1分) ‎ ‎(2).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2分)‎ ‎ 答案:(2分)戍鼓断人行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 况乃未休兵(写出两句即可) ‎ ‎(3).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3分)‎ 答案:(3分)诗人思念故乡,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比其他地方的月更明,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意思对即可)‎ ‎22、阅读下面一首词,解答第(1)—(4)题。(2001年夏季上海市高考试题)‎ 摸 鱼 儿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歌。‎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几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②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骚》是将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 ‎(1)、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1分)‎ 答案:(1分)稼轩 ‎(2)、词的上阙,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2分)‎ A设问 借代 B设问 比拟 C夸张 比拟 D夸张 借代 答案:B ‎(3)、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武帝宠幸,但都死于非命,所以词中“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2分)‎ 答案:主和派(或:奸臣小人)没有好下场。(意思对即可)‎ ‎(4)、这道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苦”?‎ 答案: (3分)“愁”指抗金主张不被采纳,报国无门的情绪。(意思对即可)(1分)这种想抗敌但又不能抗敌的空闲之愁最苦。(意思对即可)(2分)‎ ‎23、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2002年春季上海市高考试题)‎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蛩(qióng):蟋蟀。‎ ‎(1)、下列名句中为岳飞所写的一句是(1分)‎ A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B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C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答案:C ‎(2)、词中说的“心事”指 (2分)‎ 答案:希望抗金报国。‎ ‎(3)、这首词的主旨句是 (2分)‎ 答案: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4)、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诸君细读《小重山》。”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3分)‎ ‎ 答案:此词表现了立功不易、苦无知音的沉郁情怀,(2分)实质上与作者通常表现的豪迈雄健、慷慨激昂的精神相一致。(1分)(意思对即可)‎ ‎24、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分别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词。(4分)(1988年全国高考题)‎ 溪涨清风①面,‎ 月②繁星满天。‎ 数只船③浦口,‎ ‎④声笛起山前。‎ ‎①(A)吹(B)掠(C)袭(D)拂答()‎ ‎②(A)落(B)圆(C)明(D)上答()‎ ‎③(A)傍(B)依(C)横(D)到答()‎ ‎④(A)声(B)有(C)几(D)一答()‎ 答案:8.(4分)①D、②A、③C、④D答对1个得1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