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2016-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2016-12)

‎ ‎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看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 ‎ (选自2010年11月2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认为它涉及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多种要素凑合在一起是“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和”的状态。‎ C.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协调,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D.儒讲“拿得起”,道说“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2.“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这一说法依据的是( )(3分)‎ 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不能仅靠一种学说。‎ B.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心态。‎ 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趣旨,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 B.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张弛”之道,破“生死”‎ 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入则作了必要的补充。‎ 二、古代诗文阅读(4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伯父暮表 苏 辙 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 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 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 ‎   (选自《苏辙集》,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 B.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 C.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 D.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年:一般指皇帝即位的第一年,或者改换年号的第一年。有时也指新政权的开始或者某个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如,民国元年。‎ B.登科:唐制,考中进士称及第,经户部复试,取中后授予官职,方称登科。后代凡应试得中统称登科,如,登进士科。‎ C.主古代官名,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如“主簿通言语”。‎ D孝肃:文中指北宋名臣包拯的谥号。根据谥法,“慈惠爱亲曰孝,执心决断曰肃”,孝肃是对包拯生平事迹品德修养的赞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涣上进向学。他年轻时很聪明,所认识结交的,全都是当时品德学问出众、年龄较大的人;他考试顺利,第一年参加乡试就通过了。‎ B.苏涣能力出众。他在担任开封士曹期间,西夏人侵略边境,开封府尹把捐出马匹抵做征发士兵的任务交给了苏涣,苏涣不扰民就征收了足够的战马。‎ C.苏涣坚持法律。担任乡书手的张宗谋划让儿子接替自己,却被他惩罚,取消职务;后来两个太监替张宗说情复职,苏涣依法拒绝。‎ D.苏涣行事严谨。他读书学习,每天都有计划,不完成计划绝不停止;他出门求学,行为规范,即使在人后,也没有懈怠放松。‎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5分)‎ ‎(2)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8-9题。‎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释】1.郊扉:犹郊居。‎ ‎8.诗歌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概括。‎ ‎9.本诗的五六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16分)‎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16分)‎ ‎(1)《从军行》在从人和视觉、听觉出发,表现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手的悲壮场面的句子是: , 。‎ ‎(2)《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没有着落。‎ ‎(3)《山居秋暝》中由写景转为写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的诗句是 , 。‎ ‎(4)《旅夜书怀》表达自己因受排挤而去官离职的悲愤之句是: , 。‎ ‎(5)诗人韦应物在《寄李儋元锡》中诚恳地披露了一个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员的思想矛盾和苦闷, , 。真实地概括出这样的官员有志无奈的典型心情。堪为仁者之言。‎ ‎(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洲》中,诗人柳宗元用“赋”笔兼有比兴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 , 。‎ ‎(7)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中感慨人世愁多乐少、应纵忘忧从俗的句子是: , 。‎ ‎ (8)李商隐在《安定城楼》中,借典故表达自己的身世和遭遇的句子是: , 。‎ 三、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横田少佐 【新加坡】希尼尔 ‎(1)我站在海山街口1.东张西望。这一带的景物,对我来说,熟悉又陌生。对于蹲在五脚基、忙着拍照的横田来说,这一切,陌生又熟悉。四十年前,我的祖父,蹲在这里,等待过关,过去后,他登上夜行军车,就再没有回来了。横田先生的祖父那一伙人呢,当年这一群无辜生命的主宰者?今天我们前来拍摄,是要印证历史的冷漠?“没有什么好拍的!”我拉了横田一把。‎ ‎(2)“到别处走走吧,要不然三两天内走不遍你的目标呢!”我把一袋摄影器材背起,然后朝向广合源街、豆腐街一带走去。一路上我甚少开口,他也乐得自然摄取景物。从对待一位海外社友应有的态度来说,我是有点冷待了远方的朋友。不过,当社长告诉我,他的祖父当年是“昭南市政会”的一员时,我对横田先生的到访,心灵上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抗拒感。‎ ‎(3)“横田先生,你应该随你的祖父一同前来才对,他可以告诉你更多的过往,不是吗?不久前就有一批前朝遗老来这儿威耀了一番。”‎ ‎(3)“哦,不,家祖以前只在这儿居留了一段非常短的时期,后来因病回国。——‎ 何况,近年来他不良于行……”‎ ‎(4)“不然,他会再度南下‘进出’一番?……”我有点冲动地打断了他的话。“历史是一切过往的见证,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评价。”‎ ‎(5)“是的,祖父说过,他们当年被派来承担保护八十万市民日常生活的任务是有待评估的。”‎ ‎(6)我的天!我不再开口。脑子有点儿混乱。大屠杀、良民证、共荣圈、宪兵队、奉献金、战俘收容所等似曾相识的名词,在我脑海里翻滚着。在那漫长的日子里,一切少不了血与泪。在湛蓝、宽朗的天空下,紧张的空气,向路人飞扑,仿佛要说服人们,一切过往不曾发生过。站在横田先生的旁边,一切很难忘怀。譬如说我们在南京街吃午餐时,我想起了南京。譬如说在伊丽莎白道,我们蹲在林谋盛烈士的纪念塔前拍鱼尾狮的英姿时我胸中有一股无名的感触。黄昏时分,我们站在市政厅,不,政府大厦前拍纪念照。‎ ‎(7)“到十合百货公司2去吧!刚开张不久的。”我说。‎ ‎(8)听说正式营业那一天,有二十万人涌了进去抢购。他们是成功的,侵略别人不需要武力。我们越过马路,朝莱佛士城走过去。‎ ‎(9)横田又拿起照相机,朝向那探天的浮雕对焦距。夕阳、浮雕、车浪、晚霞,一幅日落而息的安详图景。我们走过围栏,偌大的纪念碑,鲜有游人。碑的四周,池草萋萋;远处,车声隆隆。我想起广岛原爆,片片残瓦,层层钟声,串串纸鹤,和平雕像,小女孩的心声,慰灵碑,一切的一切……‎ ‎ (10)“慢着,这是什么?”‎ ‎(11)“哦,长生殿,”我有意无意地说着,“那年你们的祖父们留下的一点纪念。”‎ ‎(12)“你是说他们出钱建的?”横田认真地说。‎ ‎(13)“不。是他们提供机会罢了!”我趋前,拍拍灰坛,“我的祖父、八叔一家,都葬在这儿!”“干什么?”‎ ‎(14)“他们都是在当年‘皇军进出’时无辜被杀的!”‎ ‎(16)“无辜?”横田用惊慌的眼神望着我。‎ ‎(17)“这石碑,是对当年许许多多蒙难同胞的一种纪念与追悼。”‎ ‎(18)“多少?”‎ ‎(19)我出示了手掌。‎ ‎(20)“五十?”‎ ‎(21)我摇头。‎ ‎(22)“五百?”‎ ‎(23)摇头。‎ ‎(24)横田走到我跟前,一脸狐疑:“你没有开玩笑吧?难道是五千?”我没有回应,我不想让他知道正确的数目,他还没有这个心理准备,让历史去告诉他吧!清白的历史是不会说谎的。良久,横田的脸色依旧十分难看。‎ ‎(25)“祖父不可能欺骗我啊!他说当年是来这儿保护市民的!”‎ ‎(26)“我的祖父也不可能欺骗我,他确确实实躺在里头。”‎ ‎(27)暮色已沉,我看不清横田先生的脸色,好一阵子,他回身把摄影器材收好,说道:“我不去逛百货公司了,让我回去旅店,我需要休息及冷静想想。——你能过来一趟吗?我们谈谈。”‎ ‎(28)我点头,“这也好,我先送你回去。”‎ ‎(29)我望一望腕表。‎ ‎(30)“差一点给忘了,我那两个小侄正等着用车,听说——听说晚上有西城秀树3的演唱会……”(有删改)‎ 注1:文中海山街是新加坡大屠杀的集中出发地;昭南岛是日本对其占领下的新加坡的称呼。‎ 注2:十合百货,日本世界级连锁百货公司。‎ 注3:西城秀树,日本著名歌手。‎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日军将领后代南下新加坡游访为线索,将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侵略国军人及其后代对历史的讳饰与无知和受害国人民对历史真相的刻骨铭心形成鲜明的对照。‎ B.开头写海山街口一带的景物,“我”是“熟悉又陌生”,横田先生是“陌生又熟悉”,这两种说法的差异富有深意:“我”作为主人竟然发现这里的美感,没来拍过照。‎ C.小说以“横田少佐”为标题,既有突出小说人物的意思,又有以“少佐”这一军官名凸显小说主题的意思:横田少佐和他的战友曾对新加坡犯下累累罪行却不知改悔。‎ D.小说在冷静的叙述中包含着难以抑制的愤慨与悲伤。侵略与反抗、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真相与假象、怀古与反思,互相交织,主题严肃,令人遐想,意味深长。‎ E.逝去的冤魂为己作证,清白的历史不会说谎。横田先生来到新加坡,在林谋盛烈士的纪念塔、长生殿等地拍摄,表现了他作为战犯后人追求和平、铭记历史的心态。‎ ‎(2)请结合横田情感变化梳理小说情节。(6分)‎ ‎(3)小说第(9)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文章第(8)段说“他们是成功的,侵略别人不需要武力”,第(30)说“听说——听说晚上有西城秀树的演唱会……”,这表明了小说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解。(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而中国的肥胖现状更是严霜烈目。世卫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我国现在有近九千万的肥胖者,这一数字已超越美国居世界首位。‎ ‎②在办公楼施工现场,满眼望去,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施工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保证顺利完工,工人们两班轮换,不停施工。‎ ‎③研究表明,WIFI发射器的辐射极小,且随距离不断减弱,一米外的辐射值就已微不足道。不过,还是建议将发射器放置在离床头1米范围之外,不用时尽量关闭电源。‎ ‎④现在患多动症的孩子越来越多,有的父母觉得这是“过度诊断”,医生只是在危言耸听,也许孩子只是太好动,让他们多运动就好了,菲尔普斯就是个例子。‎ ‎⑤影片《湄公河行动》取材于当时惊天动地的“10·5湄公河跨国大案”,故事环环相扣、扣人心弦。其中,一场警察扮成商人与毒枭之间过招的戏码看得人惊心动魄。‎ ‎⑥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起用当时只是崭露头角的鲁迅先生设计北大校徽,可谓是慧眼识珠。鲁迅虽有忐忑,但交上的设计让蔡元培连声叫好,这一基本设计也沿用至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任务措施。会议指出,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达到近两亿人,老年化发展迅速。‎ B.如今,习近平主席提出让包括军官在内的领导干部的主要收入主要靠工资,并把做到这一点视为实现“不敢”的必要条件,可见推进落实这一目标的决心。‎ C.近日,林丹出轨事件曝光后,他的经纪团队在微博上传他的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健身房进行腿部肌肉训练的照片,显示林丹全神贯注,状态不错。‎ D.28年来,亿万集团坚守初心,助力牧民搏击沙海,建设绿洲,不仅让农牧民民均收入增长30多倍,而且傅“雷公雨婆”常来常往,野生动物重现沙区。‎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因此我们要学会聆听。这将使我们 ;这将使我们胸怀远大,视野宽广,开拓创新;这将使我们 。‎ ‎①他们只会沾沾自喜,坐井观天,妨碍了他们的见识 ‎②他们只知浮在表面,浅尝辄止,缺乏深厚的内涵 ‎③他们只喜欢征服,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 ‎④高瞻远瞩,潜心探索,内涵深厚 ‎⑤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锐意进取 A.②①③⑤④B.①②③⑤④‎ C.③①②⑤④D.②③①④⑤‎ 五、作文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 当一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牛奶”;当它改装菜油的时候,人们会说“那是菜油”.只有当杯子空置时,人们才看到杯子,说“那是一个杯子”.同样,当我们心中装满成见、财富、权势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自己了.人往往热衷拥有很多,却往往难以真正地拥有自己.‎ ‎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怎样立意,写什么才能出彩,不要具体文章 答案 ‎3.选B。解析:A项,原文无“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这一说法;C项,“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错,只儒、道二教即有互补;D项,“中国固有的学问”这是比“儒道两家”大得多的概念,不可混淆,且“只是”一词太绝对,原文为“主要是讲人生哲学”。‎ ‎4.参考答案:C。‎ ‎5.参考答案:B。“经户部复试”错误,应为吏部。‎ ‎6.参考答案:B。“开封府尹把捐出马匹抵做征发士兵的任务交给了苏涣”错误。应为,“从百姓手中赎买马匹来扩充骑兵队伍”的任务。‎ ‎7.参考答案:(1)苏涣告诉郡中驻京办事机构的官吏,压下王蒙正的奏章并把王蒙正写给权要的私人信件藏起来。不久,王蒙正失势落马,当时的士人因此称赞苏公。(喻,通知,告知;屏,压下,隐藏;未几,没过多久;败,在朝堂失去权势;多,赞美,称赞。)‎ ‎(2)升任利州路提点刑狱。苏公到任一年多,弹劾了一个擅自杀人的城固县令,整个利州路的人都震动害怕,因此一县都太平无事。(擢,提拔,升迁;逾年,满一年;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个胡乱、擅自杀人的县令;一道,整个利州路;遂以无事,县上社会安定,不再有违法事件产生。)‎ ‎8.(1)描写了一幅(秋天)凄凉冷清的画面;秋雨过后黄叶片片飘落;;秋雨过后黄叶片片飘落;寒意阵阵,表达了作者羁留异地的思乡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或:本联通过“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秋天)凄凉冷清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羁留异地的孤独寂寞之感。)‎ ‎【试题分析】:这是道意境类的诗歌鉴赏题。意境,包含两个方面,即境,这是诗人所描绘的画面,意,即其中蕴含的情感。因此,要先描绘画面:秋雨过后黄叶片片飘落;寒意阵阵,寄居孤寺的旅人独对孤灯。再概括画面特点,描写了一副(秋天)凄凉冷清的画面。最后指出其情感:表达了作者羁留异地的思乡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 ‎9.衬托(反衬)手法。(1分)第五句以动衬静,以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1分)第六句以“野僧”邻居来衬托自己的孤单。‎ ‎【试题分析】:要答出五、六两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应知这两句诗句的意思。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邻居只有野僧,以此来衬自己的孤单。可见五、六两诗句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 ‎10.略 ‎11.(1)参考答案A(3分)D(2分)。解析:B.“我没发现美,没来拍照”表述错误;E.横田“追求和平、铭记历史”表述错误。‎ ‎(2)开端,在海山街口,横田到处拍照,悠闲地享受旅游时光;‎ 发展,去广合源街、豆腐街,政府大厦途中,横田相信祖父的话,认为世人误解了祖父的行为,至少是祖父的行为是“有待评估”;(2分)‎ 高潮,黄昏时刻,纪念碑附近,横田和“我”发生争执,横田在历史事实跟前惊慌狐疑;(2分)‎ 结局,暮色已沉,横田觉得自己需要冷静,产生想要获得真相的欲望。(2分)‎ ‎(3)内容,这里的环境描写刻画出了纪念碑周围安详图景和游人稀少被遗忘的荒凉,以及远处车流众多的繁华。(2分)‎ 结构,这里的环境描写通过对比表现出民众对战争的遗忘,引起下文对日本核爆后场景的联想。(任选一条给2分)‎ 主旨,这里的环境描写体现了作者对战争惨痛、战争历史被遗忘的忧虑。(2分)‎ ‎(4)这说明作者注意到了侵略者在战争之外,还有隐蔽的经济侵略、文化侵略等手段,表现了作者更深层次的、对现实的忧虑与反思——另一种侵略已经到来。(4分)‎ 我认同作者的观点。在今天,对一个国家的侵略已经不体现在领土的占领,而体现在文化的同化,经济命脉的把控。比如,美国好莱坞大片、麦当劳全球受欢迎,这是美国生活方式的体现,花旗银行、高盛公司开遍全球是经济渗透的体现。‎ 我不赞同作者的观点。这是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我们应用更开放的态度面对全球化。如苹果电脑,满足的并不仅仅是美国人的需求。‎ ‎12.参考答案B(恶霜烈日:比喻比喻艰苦环境下的严峻考验或经受此考验的刚毅节操。亦作“烈日秋霜”“秋霜烈日”。与此句语境不合。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危言耸听: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慧眼识珠:慧眼:佛教所说的“五眼”之一,今泛指敏锐的眼力。称赞人善于识别人才。)‎ ‎13.参考答案:D解析:A“达到两追忆”错误;B“习近平提出……主要靠工资的要求”,缺宾主,另,“可见推进落实这一目标的决心”缺主语;C“显示林丹全神贯注,状态不错”杂糅。‎ ‎14.C。(扣住关键词“狂妄自大”“闭关自守”“急功近利”,一一对应去思考)‎ ‎15.略 译文 伯父叫苏涣。最初取字公群,后来又取字文父。年少时很聪明。所结交的朋友都是当时的上了岁数的有德行的人。天圣元年,才参加乡试。第二年中举,被任命为凤翔府宝鸡县主簿。‎ 不久,调任凤州司法。王蒙正担任凤州知州,因为与章献太后是亲家,就仗势欺人,骄傲蛮横。知道苏公贤能,屈心下意,以礼相待,把郡中事物托付给苏公。伯父虽然因为职务关系事奉他,但是鄙视他的为人。王蒙正曾经向朝廷举荐他,又给权要大官写信,说苏公可以被任用。苏公告诉郡中驻京办事机构的官吏,压下王蒙正的奏章并把王蒙正写给权要的私人信件藏起来。不久,王蒙正失势落马,当时的士人因此称赞苏公。‎ 因为给太夫人服丧而离任。后来被起用为开封士曹。雍丘有个百姓死在了监狱里,县里的官吏害怕担罪,说是那人得病死的。州府派人审理这个案子,经过好几个人审理也没能查出真相。等到苏公一去,就给他伸了冤。西夏人进犯边境。府中赎买市民的马匹来扩充骑兵。府尹把此事交给苏公,需要的马匹全部征得并且没有扰乱百姓。虽然处理政务非常宽松,但是用法十分恰当,吏民敬畏他,但是又安于他的治理。阆中人鲜于冼,年少时喜欢学习,行为纯正踏实。苏公对待他非常关照,把他作为地方举荐的人选,他因此而得以进入仕途。他刚做官的时候,苏公又期望他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吏。后来鲜于冼做到谏议大夫,号称名臣。‎ 被选任为祥符知县,乡里从事抄写工作的吏员张宗长久以来作奸犯科以权谋私。害怕苏公,借口有病,过了一百天就辞职了,又引荐他的儿子代替自己。苏公说:“按照法律,抄写人员应该任用三等人,你是第二等,不行。”‎ 张宗向来巴结了不少权贵,就向州府申诉,州府发函给祥符县,苏公把张宗打了一顿棍子。不久有地位比较高的宦官来到州府,传达皇帝的旨意,让张宗担任书手,苏公根据法律不接受诏命。又有一个宦官来到说:“即使不合法,也一定要给予他这个职位。”苏公对府尹李珣说:“一个平民百姓却能如此扰乱法律。府中也不能办成什么事了,你为什么不用县里不同意的原因来争辩呢。”李珣听了苏公的话很惭愧,第二天入朝上奏此事,皇上说很好,派内侍查究此事。因为张宗贿赂了温成等人求情,就不再深究这件事。打了假传诏命的宦官一顿棍子,将之贬斥。整个府中都很震动。孝肃公包拯见到苏公,赞叹道:“你凭借着一个县令的身份能够这样,比那些言事官强太多了!”升任利州路提点刑狱。苏公到任一年多,弹劾了一个擅自杀人的城固县令,整个利州路的人都震动害怕,因此而太平无事。‎ 苏公死后27年,不危叙述记录了苏公过去的事情,并交给我苏辙说:“先君已经去世了,只有我们小辈人了,不及时加以记录,时间长了会更加散佚湮灭,那我们就太不孝了。”‎ 我小时候在伯父跟前,听他说:“我小时候读书,稍大些后写文章,每天有一定的限量,不完成不罢休。到外面去的路上,言行都符合规矩,回到卧室,也没有怠惰的神情。所以在那个时候,没听说犯过什么错误。你们的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也学习我少犯错误的作法就可以了。我担心子侄辈每天懈怠,所以记录了我听说的这些,来警示他们。‎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