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3 传记阅读(押题专练)-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3-3 传记阅读(押题专练)-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人,一所大学 陈序经,字怀民,1903年9月1日出生于海南文昌县,早年随父两度侨居新加坡。1925年夏,复旦大学毕业后,陈序经到美国深造,1928年取得博士学位。此后,他又前往德国留学,研究欧洲的政治、哲学和文化。1931年,陈序经回到广州,在岭南大学任教。1934年夏,陈序经来到当时还是私立的南开大学,任职经济研究所,颇受校长张伯苓的器重。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北大、清华与南开决定合并,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陈序经任法商学院院长、校务委员。抗战胜利后,南开大学回迁天津,这时陈序经身兼南开教务长、经济研究所所长和政治经济学院院长三职,教学行政工作非常繁重。1945年8月,陈序经从美国讲学回到国内,一次酒筵上,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宋子文主动请他出任泰国大使,陈序经以“矢志教育不改行”为由,坚决推辞。1949年,国民党有意让其出任教育部次长,他又拒绝了。‎ 陈序经的一生引发过三次大争论。其中两次,一是最著名的文化问题大争论,一是影响深远的关于教育问题的争论。针对广东当局泛扬复古祭孔的趋势,‎1933年12月29日晚,陈序经应邀到中山大学做了题为“中国文化之出路”的演讲,他说:“中国前途的出路,就是要中国文化彻底地西化。”演讲批评了“复古派”和“折中派”,指出这两派是没有出路的。由此在全国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文化大论争,论战的参与者,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的知名文化人,其中包括梁漱溟、胡适等。‎ 关于教育问题的论争,源于胡适1947年发表的《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胡适在文中提出,要由国家出资重点扶持五所大学,使之成为世界一流。陈序经随即撰文反对,他认为不能忽略了私立大学。陈序经还对中国各地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感到忧虑。他在《论学术发展的计划》中说:“我国大学教育,一向集中于平、津、沪数个地方,这本来就不很合理……从地域方面看起来,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 ‎1948年8月1日‎,陈序经离开国立的南开,到私立的岭南大学出任校长。在首次全校公开讲话中,他就强调学术不分宗派,提倡尊重个人思想、信仰、言论与学术自由。陈序经邀请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教授来校,其中包括陈寅恪、姜立夫、王力、容庚……在校董事会领导下,岭南大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具体采用的是由五名教授参与管理的“教授治校”方式。陈序经说,校长应从教授中选举产生,要兼任不要专任,期满了可以回去做自己的学问。他又说,他自己的头衔是“教授兼校长”。由他主持的校务会议,其实就是一个教授会议,是由他们,而不是行政官僚来决定学校的事务。这种管理模式保证了岭南大学的学术风气。‎ 他还结合广东的地域特点,增设了一些院系和研究机构。岭南大学商学院的前身是隶属于文学院的商学经济系。广州商业发达,选读该系的达三百人,为全校系之冠。陈序经顺应社会需求,将商学经济系扩充为商学院,开设经济、商业管理、银行学三个系。他主持校务后,十分注重与地域特点相关的研究工作,恢复了西南社会调查所的研究工作,并将该所扩充为“岭南大学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开展专题研究,辑校有关西南社会经济的文献,翻译有关著作,并从事西南物产资源、农村社会经济、土地制度、物价等方面的调查。短短一年内,就有《三水民调查》《干栏——西南原始住宅的研究》《南洋与中国》等专著问世。‎ 在陈序经到任后的一年间,岭南大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使学校逐渐具全国性与国际性,还扩大了向平、津、沪及外省其他地区的招生人数,而使岭南大学成为立足岭南面向全国的大学。‎ ‎(选自陈其津《我的父亲陈序经》等,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岭南大学是广东的第一所大学,也是基督教会在广东的最高学府,对广东的影响十分深远。从1948年陈序经出任岭南大学代校长一职到1952年院系调整,前后虽然只有4年时间,但这短暂的4年却是岭南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谈火生《陈序经与岭南大学》)‎ ‎②这位谦谦君子,在三十年代却是力倡“全盘西化论”的得力猛将,名字与胡适等风行一时。在极“左”年代一直为“全盘西化”罪名所累的陈序经,其生活方式与待人接物之道,却一直都是中国式的。终其一生,中国传统贤者“恭宽信敏惠”的操行,在陈序经身上有很鲜明的体现。‎ ‎(陆健东《陈寅恪与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 ‎1.下列关于陈序经担任岭南大学之后的工作实绩,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邀请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教授如陈寅恪等来岭南大学任教,并请教授参与校务管理,以保证岭南大学的学术风气。‎ B.结合广东的地域特点,扩充原来隶属于文学院的商学经济系为商学院,开设了银行学等三个系,就读人数达三百人,居全校之首。‎ C.将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扩充为岭南大学西南社会调查所,并进行了一系列文献整理及调查、研究工作,出版了一批专著。‎ D.扩大了向平、津、沪及外省其他地区招生的人数,使岭南大学成为立足岭南、面向全国的大学,具备了全国性和国际性。‎ ‎【答案】A ‎2.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陈序经有多次到国外侨居及留学深造,研究西方政治、哲学和文化的经历,这些经历对他后来的教育实践与教育理念,都有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B.陈序经在南开、西南联大和岭南大学都曾取得不俗的业绩,如果他改变“矢志教育不改行”的信念,跨入仕途,必能成为同样杰出的外交官或行政官员。‎ C.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化问题论争中,陈序经曾力倡“全盘西化论”,其实他针对的是“复古派”和“折中派”,却自那时起一直遭受“极左派”的误解。‎ D.陈序经是我国较早接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之一,但在生活方式与待人接物上,他却是一位谦谦君子,体现了中国传统贤者的品德。‎ E.陈序经是20世纪中国思想发展史和教育史上绕不开的人物,这不仅因为他曾将岭南大学带上高峰,更因为他有数度与胡适等大人物争论的勇气。‎ ‎【答案】AD ‎3.作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杰出的大学校长、教育家,陈序经对于高等教育有哪些重要的观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答: ‎ ‎ ‎ ‎【答案】①公立大学之外,不能忽略私立大学;②大学教育应防止地域方面不合理的畸形发展;③提倡尊重个人思想、信仰、言论、学术自由;④学校应采取“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方式。 ‎ ‎【解析】题目要求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陈序经对于高等教育有哪些重要的观点。信息筛选点是“陈序经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观点”。通读文章,可知答题区域在文章三至四段,仔细阅读这几个段落,很容易找出“胡适在文中提出,要由国家出资重点扶持五所大学,使之成为世界一流。陈序经随即撰文反对,他认为不能忽略了私立大学。陈序经还对中国各地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感到忧虑。他在《论学术发展的计划》中说:‘我国大学教育,一向集中于平、津、沪数个地方,这本来就不很合理……从地域方面看起来,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在首次全校公开讲话中,他就强调学术不分宗派,提倡尊重个人思想、信仰、言论与学术自由。”“在校董事会领导下,岭南大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具体采用的是由五名教授参与管理的‘教授治校’方式。陈序经说,校长应从教授中选举产生,要兼任不要专任,期满了可以回去做自己的学问。他又说,他自己的头衔是‘教授兼校长’”这些信息。分条进行整合概括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烛火丹心朱亚杰 ‎1914年冬,朱亚杰出生在江苏省兴化县中堡镇。在扬州中学读书时,有一次春游,他平生第一次看到火车,这让他对燃料化工和能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时,由于家庭经济日趋困难,父母劝他辍学回乡,而他却说:“只要供我上学,将来家中祖产片瓦分田不要。”逆境中他发愤学习,1934年考入了清华大学化学系。“一二·九”运动中,朱亚杰是请愿示威游行队伍的交通员,目睹斗争的壮烈,他深刻地理解到:要有所成就必须不怕牺牲自我。‎ ‎1938年,朱亚杰在西南联大结束大学生活。194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教育部公费留学生,前往英国攻读化学工程硕士学位。1949年,风雨飘摇的国民党政府悄然撤销驻英使馆,朱亚杰第三年的公费再无着落,朱亚杰无法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半工半读受聘于一家公司。聘用期满,公司对朱亚杰许以“高薪续聘10年,并负担全部家属赴英费用”的承诺,可新中国的成立早让朱亚杰归心似箭,续聘的请求被他婉言谢绝。1950年,朱亚杰回到祖国,在母校清华大学化工系任教。‎ 在中国石油大学历史上的三次重大创业中,朱亚杰都作出了重大贡献。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成立,朱亚杰对建校初期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倾注了大量心血,并担任人造石油教研室主任,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培养了第一批专门人才。1965年,朱亚杰开发出顺丁橡胶的工业化生产技术,此项研究成果20年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文革”后期,下放到农场放羊的朱亚杰回到华东石油学院(1969年北京石油学院迁往山东后更名),为挽回动乱对石油科技造成的损失,朱亚杰丝毫不顾工作环境的阴暗潮湿,昼夜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1981年,为让混乱中的石油高等教育尽快走向正轨并大幅度提高层次,时任副院长的朱亚杰不顾年事已高,四处奔波,克服重重障碍,终于在北京原校址内建立了研究生部。‎ 朱亚杰在煤炭、油页岩、石油等可燃矿物的综合利用方面的科学研究享誉中外,对我国能源技术的发展贡献巨大。1980年朱亚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而作为中国新能源的奠基人,朱亚杰1990年主持我国第一个新能源国家攻关计划,为“九五”以后我国氢能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奠定了基础。‎ 朱亚杰常告诫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打好基础,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能事事考虑个人前途利益。而“做学问,首先是做人”则是朱亚杰对学生们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遵循的为事业之道、为人之道。朱亚杰誉满学界,后来又相继担任一些政治组织、学术团体的重要职务,但他一直讳言自己。在他看来,科学是至高无上的,如果拿它作为获取名利的手段,就是对科学的亵渎,就不配做一个真正的科学家。‎ ‎1996年,朱亚杰病重住院,仍然拖着病体对每一个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严格把关,逐字逐句修改。朱亚杰病危时,他指导的博士刘晨光教授出国进修前来与老师辞行,朱亚杰因带着氧气面罩而不能说话,忍着剧烈的疼痛,艰难地坚持用笔交谈,一再嘱咐刘晨光要注意考察国外新能源研究情况,早日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当时的情景令医护人员都感动得热泪盈眶……爱国者朱亚杰如烛火一般,以赤诚之心,用尽毕生精力,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摘编自孙兴文《克尽毕生一寸丹》等)‎ 相关链接 ‎①他潜心科研,对他钟爱的科学事业敢为人先,为能源研究执着追求;他教书育人,对他寄予期望的学生呕心沥血,为石油教育撑起一片天空。他便是我国著名化学工程学家、石油化工学家和教育家朱亚杰。‎ ‎(摘自《科技名家风采录》)‎ ‎②1957年我考入北京石油学院地质系,每逢学校开大会,常见到一位衣着整洁、身材修长的清瘦中年人,或拎一只木凳,或提一只马扎,和大家一起坐在台下。从高年级学生谈话中我知道了他就是留学英国归来的人造石油化工专家朱亚杰教授。‎ ‎(楚泽涵《我的好老师——怀念朱亚杰先生》)‎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朱亚杰留学英国期间,曾就职于一家公司,是建设新中国的念头促使他谢绝公司的挽留,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说明信念对人生方向的选择影响很大。‎ B.朱亚杰曾忧心石油高等教育的状况,并为建立研究生院四处奔走,他认为若非如此,石油高等教育就很难尽快走上正常发展道路,也很难大幅度提高层次。‎ C.在朱亚杰看来,真正的科学家应该心存敬畏并把科学置于最高地位,而不应该亵渎科学用它来获取名利,所以朱亚杰虽然誉满学界,却较少公开谈及自己。‎ D.朱亚杰很早就对化工和能源兴趣浓厚,后来长期致力于此方面的科研工作,他潜心钻研执着追求,在科学上卓有建树,对我国的能源技术的发展很有贡献。‎ ‎【答案】C ‎【解析】“较少公开谈及自己”错,文章里“一直讳言自己”的意思是“一直不敢或不愿说自己”。‎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在扬州中学读高中期间,朱亚杰因为家境拮据,差点儿没辍学,是求学的信念和淡泊的意识让他得以坚持,最终考上了清华大学。‎ B.朱亚杰在北京石油学院从事教科研工作,培养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批专门人才,1965年其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C.朱亚杰关心学生的成长,他希望学生们有家国情怀而不要事事考虑自己,在学习时要打好基础,以面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D.朱亚杰心系科研工作,病危时他只能用笔写字来与刘晨光教授指导的博士交流,叮嘱他出国进修后别忘关注国外新能源研究情况。‎ E.朱亚杰作为留英专家在学校里有名声,而在学生眼中却是朴实无华的,学生楚泽涵的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老师的敬仰和热爱之情。‎ ‎【答案】CE ‎6.朱亚杰认为“要有所成就必须不怕牺牲自我”,这一点在他的人生中是怎样体现的,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4分)‎ 答: ‎ ‎ ‎ ‎【答案】①朱亚杰心系祖国,拒绝英国公司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国任教,最终成为伟大的爱国者。②朱亚杰钟爱科学,潜心钻研,甚至不顾及环境对身体的损害,最终成为著名的科学家。③朱亚杰献身教育,为北京石油学院的创建倾注了大量心血,不顾年事已高创建研究生院,带病为研究生修改论文,最终成为可敬的教育家。‎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紧扣“成就”“牺牲自我”来筛选信息,即筛选朱亚杰有哪些事迹、成就,其中做出了哪些牺牲等信息。再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怀念施光南:斯人虽逝 黄钟长鸣 李树喜 ‎①施光南1940年生于战火中的重庆。4岁上学,5岁就开始学写和编演歌曲。有一天,老师让孩子们学唱“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小光南唱得却是:“肚子饿了,肚子饿了,要吃饭,要吃饭……”惹得满室哄堂大笑。这是人们最早看到的小家伙的音乐品质和创造意识。施光南在北京一零一中学读书的时候,已经把自己的作品随便填上诸如“哈拉克”“聂尔洛夫斯基①”的名字,在同学中间传唱而暗自得意。‎ ‎②决定报考中央音乐学院的时候,施光南已经16岁了,而且还没有学过钢琴——这在一般专业人员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然而施光南勇敢地报名要试一试。‎ ‎③当时的中央音乐学院地处天津,北京的考试在什刹海边的恭王府进行,主考老师是学院副院长、作曲系主任、著名的教授江定仙。‎ ‎④正规的、科班的考试难住了施光南,而且,最基本的钢琴曲《小奏鸣曲》都没有顺畅地演奏下来……施光南勇敢地弹了他熟悉和喜欢的《牧童短笛》,熟练流畅,那是非正规的、“土”得完全出格的弹奏方法。考场嘈切议论。而主考官江教授似乎欣赏考生的执著与闯劲,和蔼地对施光南说,“请继续,你自选的乐曲是什么?”“《流水》”,施光南回答。‎ ‎⑤“作者是谁?”考官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一曲目。‎ ‎⑥“我自己写的。”这一自创乐曲打动了考官们。施光南又一鼓作气,表演了他熟悉的川剧、越剧、评剧和京剧。 ‎ ‎⑦主科不成,施光南自知必然落选。谁知,几天以后,施光南收到江定仙教授的亲笔来信,说:“施光南同学,由于你的音乐基础知识太差,你的考试没有达到录取要求,本科不能录取。但我们考虑你在作曲方面有发展前途,且年纪小,建议吸收你到本院附中插班补习两年。不知你的意见如何?”看似山穷水尽,却是柳暗花明。施光南遇上了慧眼伯乐,江定仙教授准确地看到了他的作曲创造才能。在音乐学院附中,天资聪明的施光南经过刻苦努力,很快就全方位地赶了上来,并且成为课代表。‎ ‎⑧中央音乐学院的7年寒窗,铸造了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音乐家施光南,但施光南决不满足于学院大墙中的科班教育,他坚信真正的音乐源泉在社会和民间。参加工作之后,只要有机会,他就深入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如饥似渴地学习吸收民间、民族音乐精华,丰富了自己的音乐宝库。他常在学院的晚会上动情地演唱收集和创作的民歌和流行歌曲——这是为学院派很瞧不起的,但施光南坚持不懈,乐在其中。施光南毕业后,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创作的歌曲超过千首,发表一百多首,新人新歌,乐坛瞩目。1963年南宁的音乐创作会议上,中国音乐协会主席吕骥这样赞扬施光南:“一个时代的作者有一个时代的风格、精神、音调,同样是年轻人,聂耳死时是23岁,现在天津的施光南也是23岁。聂耳当时处在水深火热的年代,他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青年的觉醒、悲壮的战斗气息,施光南生活在今天,他的作品体现了一代人乐观、健康向上和充满阳光的时代气氛。”‎ ‎(摘编自《点评:二十八个半风云人物成与败》)‎ ‎[注] ①哈拉克、聂尔洛夫斯基:著名音乐家。‎ 相关链接 ‎①目前,创作一首水准较高的声乐作品耗资大约30万人民币,而施光南音乐作品包括歌曲1169首、歌曲钢琴伴奏213首、歌曲管弦乐谱143首、歌剧三部,还有大量器乐、戏剧作品,其创作成本在5000万人民币以上。(摘编自《斯人虽逝 旋律长留人间》)‎ ‎②聂耳在北平时深入到贫民区天桥等地,收集北方民间音乐素材,并在“充满了工人们的汗臭”的环境中听卖嗓子、卖武功的吼声,从中知道了他们“生命的挣扎”的心曲,著名的《卖报歌》正是在这环境下吟出来的。(摘编自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标题表明了我们怀念施光南的原因,即虽然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乐作品长留在人间。这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B.第①段写施光南的童年与少年时代,突出了他的音乐品质和创造意识,以及那种敬畏著名音乐家权威而充满自信的特点。‎ C.第②至第⑦段写施光南报考中央音乐学院的过程和在音乐学院附中学习的情况,前者详写,后者略写,详略得当。‎ D.最后一段,对施光南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学习情况一笔带过,而着重写他深入社会和民间以及他年轻时的创作成就。‎ ‎【答案】B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开头述说施光南出生地和年份,这是人物传记的常见形式,也交代了时代背景,为后面写童年施光南改唱儿歌作铺垫。‎ B.文本以时间为顺序,从施光南出生至4岁、5岁,至16岁,再至23岁,虽然叙述平淡无波澜,但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C.文本从侧面记述主考官江教授慧眼识英才的伯乐行为,介绍他的身份和职称,是为了说明他对施光南的判断具有权威性。‎ D.用数字说明施光南的音乐创作成就,突出了他创作种类之多,数量之巨;计算其创作成本,说明他创造的经济效益之大。‎ E.文本叙事中含有事理,通过记叙施光南的学习、创作及音乐成就,说明成才不只在于天才加勤奋,还有其他因素。‎ ‎【答案】AE ‎【解析】B项,“叙述平淡无波澜”错误,其实是叙述起伏有致:施光南参加考试时完全出格的弹奏方法,看似没戏,他却得到主考官允许继续的鼓励;他主科不成,却收到江 教授的信。C项,“侧面”错误,应是正面。D项,“说明他创造的经济效益之大”错误,而是说明他创作成就之大。 ‎ ‎3.材料引用吕骥的话,把施光南与聂耳进行比较,这样比较包含了哪些意思?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 答: ‎ ‎ ‎ ‎【答案】①突出施光南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音乐家;②表达一个时代的作者有一个时代的风格、精神、音调的创作观点(或肯定施光南的作品体现了一代人乐观、健康向上和充满阳光的时代气氛);③肯定施光南所走的音乐创作道路——深入社会和民间,学习吸收民间、民族音乐精华,丰富自身的音乐宝库。‎ ‎【解析】注意答出引用的作用和对比的作用,两种方式的作用都有突出传主的品质这一共性特征。吕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道德学问著春秋 ‎1927年1月,安作璋出生于山东曹县城内文庙旁一户书香之家,家门两边有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对联。安作璋说:“长辈们经常给我讲这副对联的意思,教导我长大以后为人要忠厚,要好好读书。没有想到,这竟成了我一生遵循的两个信条。”‎ ‎1937年,当时安作璋小学毕业,正好抗日战争开始,家乡被日军占领,日本人也在县城办了一些学校,但是人们都不乐意去日本办的学校读书。安作璋随家庭转到乡下私塾读书。在家庭熏陶和师长的教诲下,他先后读完前四史和《资治通鉴》等书。1944年秋,安作璋随流亡学生辗转到皖北阜阳,进入山东第二临时中学高中部学习。回忆起这段艰苦岁月,安作璋说:“支撑我继续生活和学习的,就是我过去所熟悉的历史人物在逆境中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我常用司马迁说过的一段话‘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来激励自己。”‎ ‎1947年中学毕业,安作璋以优异成绩考入齐鲁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投入著名文史学家栾调甫、胡厚宣、张维华、朱东润、莫东寅、韩连琪等先生门下,获得了许多终身受益的教诲。在张维华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安作璋主攻秦汉史,他午夜之前极少休息,总是如饥似渴地涉猎着先秦和秦汉的各种文献,前四史被他翻烂两套,四易寒暑竟有7个假期没有回家。“在齐鲁大学学习的四年,我恰巧跨越了新旧两个时代,先是接受了乾嘉学派考据务实思想的影响,以后又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安作璋说,这都为他治学思想与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1年,安作璋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迄今已走过了整整65年。‎ ‎1954年2月20日‎、‎‎5月27日 ‎,短短3个月中,他的论文《西汉的西北屯垦》《论西汉农官的建置及其作用》就相继发表在《光明日报》史学版上,这在当时史学界青年一代中是非常罕见的,产生了很好的反响。1955年,安作璋的第一部史学著作《汉史初探》由学习生活出版社出版,195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当时,他年仅28岁。1959年,其另一部学术专著《两汉与西域关系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年齐鲁书社再版。“十年动乱时期,我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遭到隔离和批斗。”安作璋说,在那是非颠倒的年月,从事学术研究就等于“犯罪”,但他学术研究的步伐并未停止。‎ 安作璋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从事秦汉史研究并取得卓越成就的著名史学家,是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创始人之一。有些青年教师和学生请他传授一些治史秘诀,他说:“我没有什么秘诀,如果说有,那就是‘业精于勤’四个字,即眼勤、脑勤、手勤,也就是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写作。”安作璋本人就是“三勤”的典范。他午夜之前极少休息,每到夜深人静,落笔翻书,正是搞研究的好时候。有时躺下后仍在思考问题,一旦有所发现,立即披衣起床,笔之于书,到了寝不安席的地步。除了“三勤”之外,安作璋在学术研究上还讲究“三通”。他常对学生说:“读书务要精通,治史者尤要如此。要做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就是要研究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通晓历史发展的规律。”他认为,所谓“通”包含三个方面,即纵通、横通、类通,“纵通是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认识过去,把握现在,展望将来。横通是全面联系地看问题,认识同一时期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类通则是触类旁通或逐类相通之意”。‎ 改革开放以后,已届知天命之年的安作璋迎来了学术的春天。1980年,他因研究成果突出从讲师直接越级晋升为教授。安作璋被国内外历史学界誉为“今日秦汉史学界的重镇”。他功多而不矜,名盛而不傲,虽是国内外知名的历史学家,但他一直待人诚恳谦恭,虚怀若谷。他与熊铁基合作的长篇巨著《秦汉官制史稿》,从选题到完成,曾五易其稿,历时十载,才公开出版。2001、2015年,安作璋在中华书局出版的两部论文集分别命名为《学史集》《学史集续集》,他说:“历史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活到老,学到老,也不一定能窥其门径,而升堂入室更不容易,因此本书题名曰《学史集》”,足见他的胸怀。‎ 虽已至耄耋之年,他仍发愤忘食,老而弥笃,以饱满的热情,为祖国的历史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事业辛勤工作。先生家客厅悬挂着一副济南名士徐北文题赠的对联:“良史春秋笔,名师齐鲁风”,工整典雅,正是先生“道德学问”的最好写照。‎ ‎(摘编自赵秋丽等《安作璋:道德学问著春秋》)‎ 相关链接 ‎①“道德学问”是安作璋自己的理想追求,也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他经常给学生讲:人的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需要解决和探讨的问题,但概括起来不外乎如何做人与如何做事两个问题,无论干哪一行,从事何种职业,都离不开做人这个前提条件和根本问题。他把传统道德总结为“孝、忠、仁、义、礼、智、信、和”八德,其中“孝”则居于首位。他经常教导子女和学生说:“交朋友要首先看他对自己父母的态度,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的话,肯定不会真心实意地对待朋友,更谈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光明日报》)‎ ‎②安先生把早已尘封了的古代事件磨莹成清澈照人的历史规镜,给人们以启迪,以感悟,以力量。‎ ‎(山东省委宣传部原部长、‎ 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苗枫林评价)‎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安作璋中学毕业后,曾投到齐鲁大学著名史学家门下,获益颇丰,在张维华先生的悉心指导下,主攻秦汉史,从而走上历史研究道路,这说明学术前辈的提携引领很重要。‎ B.安作璋传授治史经验,认为要想取得成绩,须做到“业精于勤”,即眼勤、脑勤、手勤,也就是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写作。他在史学研究中将“三勤”体现得淋漓尽致。‎ C.“三勤”之外,“三通”也是安作璋学术研究中采取的重要方法,“三通”即纵通、横通、类通: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全面联系地看问题,触类旁通或逐类相通。‎ D.安作璋不仅具有勤奋的治学精神、扎实的学术功底,而且把“道德学问”作为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他认为做人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条件和根本问题,应居于传统道德首位。 ‎ ‎【答案】D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安作璋小学毕业,恰逢抗战爆发,他没有选择日本人办的学校,而是就读于私塾,在家庭熏陶和师长的教诲下,读完了前四史和《资治通鉴》等书。‎ B.求学时经历的艰苦岁月,使安作璋对“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坚定了他专攻秦汉史的决心。‎ C.安作璋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在短短3个月中,他的两篇论文就相继发表在《光明日报》史学版上,这在史学界实属罕见。‎ D.十年动乱时期,安作璋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遭到隔离和批斗,当时从事学术研究就等于“犯罪”,但他不忘初心,学术研究的步伐并未停止。‎ E.改革开放以后,安作璋随即被国内外历史学界誉为“今日秦汉史学界的重镇”,他功劳多而不自夸,名气大而不自傲,待人诚恳谦恭,虚怀若谷。‎ ‎【答案】AD ‎【解析】B.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坚定了他专攻秦汉史的决心”无中生有,应是以此来激励自己;C.“这在史学界实属罕见”错,应是“在当时史学界青年一代中”非常罕见;E.“随即”错误。‎ ‎6.作为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安作璋将道德学问作为自己一生的理想追求。请结合材料,就学者的道德与学问的关系进行分析。(4分)‎ 答: ‎ ‎ ‎ ‎【答案】①道德是做好学问的前提和基础。②安作璋从小就受到家人的教诲,将忠厚做人作为他一生遵循的信条,这为他日后勤奋苦读、安心学问奠定了基础。③道德与学问本来就关系密切,安作璋认为做人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根本,“良史春秋笔,名师齐鲁风”正是他“道德学问”的最好写照。④安作璋功多而不矜,名盛而不傲,虽是国内外知名的历史学家,但他一直待人诚恳谦恭,虚怀若谷,所以能够保持罕见长久的学术生命。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写书 所谓“写书”,就是从事学术研究。霍先生有句名言:“我的岗位工作是教学,所谓研究,其实是备课。”‎ 学术研究、著书立说,必须求真求是,甚至要敢冒风险。自1958年开始,霍先生就因其出版的《文艺学概论》受到冲击。“文革”之初,又因发表《试论形象思维》一文,被点名批判,扣上“为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思潮提供了理论基础”的帽子。抄家、游街、挨斗、扫马路、扫厕所,到最后关牛棚、劳动改造,这些都没能改变先生的学术个性。平反之后,他又写了《再论形象思维》的长篇文章,表明自己的学术观点。这样的精神追求,可用他的一句诗来概括:“浩气由来塞天地,高标那许混风尘。”‎ 学术研究需要宽广的视野。霍先生曾在《“断代”的研究内容与非“断代”的研究方法》一文中强调,“断代”的研究内容不能用“断代”的研究方法。就研究唐诗说,不应割断它与唐以前、唐以后诗歌发展的联系,尤其不应忽视唐诗与今诗的关系。也正是这样的研究视野,他的研究显示出宏大的气魄。如《论白居易的田园诗》一文,直接溯源至先秦时代的《诗经·七月》,然后经陶渊明、王维等发展,中国的田园诗形成了两条线索:一是“田家乐”,二是“田家苦”,再通过对白居易田园诗的分析,认为白居易是“田家苦”线索的继承者和杰出代表。‎ 学术研究要创新。霍先生经常引用《南齐书·文学传论》的一句名言鼓励学术创新:“若无新变,不能代雄。”他的研究,重视资料的挖掘和阐释,如对于《西厢记》的研究,从《西厢记简说》到《西厢述评》,再到后来的《西厢汇编》,把《西厢记》有关的问题、资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把研究结论建立在扎实的材料基础之上。先生的研究,重点在于唐宋诗词,尤其是对杜甫、白居易予以特别关注。《青春集》中显示,在大学本科阶段,他就已发表七篇研究杜甫的论文,展现出青年学者的锐气和创新精神,此后对杜甫的研究更加深入。‎ 学术研究需要理论支撑。霍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建立在他雄厚的文艺理论基础之上。他自己除撰有《文艺学简论》《诗的形象及其他》等著作之外,还整理了大量古代文艺理论著作,如校注《滹南诗话》《瓯北诗话》《原诗》等,主编《中国古代文论名篇详注》《中国诗论史》等,并且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古代诗文的研究实践当中,因而成就斐然。‎ 学术研究还要有广泛的交流。1982年3月,霍先生主持召开首届全国唐诗讨论会,名家云集,气氛热烈,当他在开幕致辞中说到“我们的这次全国性的唐诗讨论会,新中国成立以来是第一次,唐代以来也是第一次”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在这次会议上,程千帆先生给他题写斋榜“唐音阁”,从此,“唐音”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霍先生晚年仍然笔耕不辍,2001年,出版《唐音阁论文集》《唐音阁译诗集》等系列著作。2010年霍先生90岁寿辰时,他亲自整理编撰的《霍松林选集》(十卷本)正式出版,集中体现了其学术成就。‎ 写诗也是霍先生“写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少年时期写的抗战作品,如《卢沟桥战歌》《惊闻南京沦陷,日寇屠城》《八百壮士颂》等,真实反映了抗战历史,把自己的心声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因此,1995年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中国作家协会特将先生列名于“抗战时期老作家”名单中,颁赠“以笔为枪,投身抗战”的奖牌。‎ 霍先生的诗词创作,独树一帜,引领风气,正如程千帆先生所言:“松林之为诗,兼备古今之体,才雄而格峻,绪密而思清。”他还呼吁当前的诗词创作必须求变求新,率先主张用新声新韵取代旧声旧韵,并用新声新韵创作七律。‎2008年12月20日,“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颁奖大会暨5位诗家作品集首发式,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霍先生成为首次颁发的“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5位获奖人之一。‎ 书法也是霍先生“写书”的一个重要部分,他的字就像他的诗一样“刚健含婀娜,韶秀寓清淑”。书法家钟明善先生曾概括霍先生的书法特点:“方圆兼备,疾涩得体,寓刚于柔,潇洒自若。”先生自撰、自书的《香港回归赋》等作品,气势恢宏,刚劲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学海珠玑光简册,诗坛星月耀乾坤”,这是霍先生献给首届全国唐诗讨论会的诗句,用来概括先生的学术风范也十分恰当。先生离开我们了,但“唐音”永存,他的著作将永远流传、光照千古。‎ ‎(摘编自张新科《霍松林:“唐音“永存》,‎ 原文刊于《光明日报》‎2017年2月22日第16版)‎ 相关链接 ‎“如果知识很渊博,却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和论著,那就是有知无能,也就是古人讥笑的‘两脚书橱’,对学术文化的发展起不到重要作用。”‎ ‎(引自《访著名古典文学家、文艺理论家霍松林》)‎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霍松林认为“断代”的研究内容不能用“断代”的研究方法,研究唐诗,应注意它与唐前后诗歌的联系,也要关注与今诗发展的关系。‎ B.霍松林《论白居易的田园诗》一文指出:中国田园诗发展有两条线索——“田家乐”与“田家苦”,白居易是后者的继承者和杰出代表。‎ C.霍松林古典文学研究成就斐然,是源于他大学本科阶段就具备的学者锐气和创新精神,以及他的开阔的学术视野、坚持不辍的笔耕。‎ D.霍松林创作的《卢沟桥战歌》等作品,真实反映了抗战历史;因而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时,他被列入“抗战时期老作家”名单。‎ ‎【答案】C ‎【解析】“源于他大学本科阶段就具备的学者锐气和创新精神,以及他的开阔的学术视野、坚持不辍的笔耕”,原因分析不周全。由原文可知,还应包括“求真求是”“敢冒风险”的精神,“雄厚的文艺理论基础”,“广泛的交流”。‎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1982年召开的首届全国唐诗讨论会上,程千帆为霍松林题写斋榜“唐音阁”,此后,“唐音”日渐享誉国内,声播海外。‎ B.“浩气由来塞天地,高标那许混风尘”这两句诗概括了霍松林先生凛然正气,孤芳自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个性精神。‎ C.霍松林《西厢记》研究成就卓著,这表明要想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应努力改进研究方法,拓宽研究思路。‎ D.文章引用的诗句、他人的评论等,突出表现了霍松林的风骨、才情与学养,起到充实文章内容、增强报道真实性的作用。‎ E.本文题为“写书”,分别从文学研究、诗歌创作、书法等方面介绍了他的贡献与成就,选材典型,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答案】BC ‎【解析】B.“孤芳自赏”理解不当。C.选项中“这表明要想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应努力改进研究方法,拓宽研究思路”分析不当,对应信息在原文第四段,应该说,这表明古典文学研究要充分占有资料并深入挖掘阐释,才能取得丰硕成果。‎ ‎3.霍松林先生认为,学术研究要做到“知能并重”,不做“两脚书橱”。他如何做到“知能结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答: ‎ ‎ ‎ ‎【答案】①“知”的层面:学术研究要有求真求是的态度,扎实的材料积累,有雄厚的理论素养,有开阔的学术视野;②“能”的层面:学术研究要勇于创新,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持续深入,不断写作,要多方涉猎。 ‎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半个世纪前的一天,法国巴黎市民从当天报纸上看到一个十分醒目的消息:昨天,法国物理学家夏里·法布里教授,作为新当选的法国科学院院士,出席了科学院院士例会。按照老规矩,院士第一次参加例会,要宣读一篇高水平的论文。不过,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夏里·法布里教授没有宣传自己的论文,而是宣读了在他指导下的一位中国年轻的物理学家的论文。教授自豪地告诉与会者,这位年轻的中国物理学家由于出色的研究成果,将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位荣获这一荣誉的中国人。‎ 巴黎的报纸还刊登了夏里教授和这位中国年轻科学家的大幅照片。这一消息使巴黎人惊奇异常,因为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又愚昧的国家,而今天,竟然有一位年轻的中国人登上了法国神圣的科学殿堂。要知道,即使是法国科学家,要获得法国国家级科学博士学位,也是不容易的。‎ 这位令巴黎人大吃一惊的中国人,就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严济慈。‎ 严济慈出生在浙江东阳县的一个小村庄,他是农民的儿子。7岁时,进入严家祠堂的蒙馆读书,读四书五经,但他对那些艰涩的圣贤之言没有兴趣。有一次,他父亲到杭州去办事,无意中在一个书摊上发现一本《笔算数学》,便买回来给了严济慈,严济慈高兴极了。当时,村子里谁都没有学过高深的数学,也找不到可以请教的老师。严济慈硬着头皮自己“啃”,硬是“啃”下了这本书。‎ ‎14岁时,严济慈考上了浙江东阳县立中学,成绩是所有考生中最优秀的。家里省吃俭用,把这个“严家几辈子才出的读书人”送进了中学的大门。严济慈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他刻苦用功,每学期的成绩都在班上名列前茅,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中学学业。‎ 这年夏天,他来到省城杭州报考大学。考虑到家里经济困难,他决定报考离家最近的南京高等师范,因为师范不仅免交学费,还免费提供食宿。在等候发榜的日子里,有一天,他看见南京河海工程学校张贴的招生告示,心想:反正没事,不如再去考考看,于是,又报考了河海工程学校。‎ 不久,考试揭晓,严济慈两所大学都考上了,而且均为全省第一。这一来,轰动了杭州城,也迅速传到他的家乡东阳县。为此,浙江省教育厅把东阳中学列为全省的重点中学。‎ 从南京高等师范毕业后,严济慈远涉重洋,到法国留学,把目标选定在著名的巴黎大学理学科。按校规,20多门主课,考试通过一门即可得到一张文凭,考取8张文凭就可毕业。但由于课程艰深,考试繁难,考取一张文凭并非易事,不少学生在校多年,一张文凭也没拿到。巴黎大学一年举行两次考试。这次勇敢尝试的结果,成绩优等,使他一进校就获得了第一张巴黎大学的文凭。巴黎有令人流连忘返的名胜古迹,也有令人难以抗拒的物质诱惑。严济慈对于一切不为所动,每天从下榻的旅馆,到教室,到图书馆,到实验室,四点一线,从不偏离。一年之后,夏天的考试又来临了,严济慈以惊人的记忆力和扎实的知识功底,通过了3门主课的考试,夺得了3张文凭,这是巴黎大学的校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 获得硕士学位以后,严济慈在巴黎大学著名物理学家夏里·法布里教授的著名实验室任工程师,研究当时物理学的一个难度极大的课题——石英在电场下的形变(压电效应)。面对难题,除掉不能再减少的睡眠,分分秒秒都用来研究,最后终于成功了。他的论文《石英在电场下的特变和光学特性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夏里教授在第一次出席科学院院士的例会时拿到会上宣传,轰动了巴黎。‎ ‎(摘编自《中外著名科学家小传》)‎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法国报纸刊登消息,法国物理学家夏里·法布里教授新当选法国科学院院士,他将在科学院院士例会上宣读自己的一篇论文。‎ B.在法国巴黎人的眼里,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又愚昧的国家,竟然有一位年轻的中国人登上了法国神圣的科学殿堂,这令他们非常惊愕。‎ C.严济慈出身农家,他对古代经典作品没有兴趣,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笔算数学》,他靠自己钻研读通了这本书。‎ D.严济慈抵御住了巴黎的名胜古迹的吸引力和巴黎令人难以抗拒的物质诱惑,每天在旅馆、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穿梭,从不偏离。‎ ‎【答案】A ‎【解析】“他将在科学院院士例会上宣读自己的一篇论文”不是报纸消息的内容。‎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严济慈从南京高等师范毕业后留学法国,以优异成绩考入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连续通过3门主课考试,获得了3张文凭。‎ B.严济慈先后报考南京高等师范和河海工程学校,都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中,轰动杭州;因此他家乡东阳县东阳中学被列为省重点中学。‎ C.严济慈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夏里·法布里教授,经过艰苦努力,课题研究取得成功,完成了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硕士学位。‎ D.夏里·法布里教授打破惯例,没有宣读自己的论文,而是宣读严济慈的论文,轰动巴黎,这表现法国人已经改变了对中国的偏见。‎ E.本文主要选取严济慈学业生涯中的事迹,选材典型,突出表现他认真、刻苦学习的品质,赞扬他永不知足、奋发向上的精神。‎ ‎【答案】BE ‎【解析】A.“以优异成绩考入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连续通过3门主课考试,获得了3张文凭”这一 ‎6.这篇人物小传在叙述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 ‎ ‎ ‎【答案】①特点:开篇部分用倒叙方式,叙述严济慈成为第一个获得法国国家科学院博士学位的中国人这件事;然后主体部分再叙述他自蒙馆、中学、大学,再到法国留学的求学历程,用的是顺叙方式。②好处:倒叙是为了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为了突出强调传主的杰出成就;顺叙则脉络清晰地呈现出传主的求学历程,易于读者阅读理解。‎ ‎【解析】先答出“倒叙”的方式,然后结合文章分析哪些地方是倒叙;再分析艺术效果: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强调传主的杰出成就。‎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是天生的诗人 施立松 邵洵美生于豪富之家,祖父邵友濂曾是清廷一品大员,外祖父盛宣怀是清末首富。19岁那年,邵洵美进入剑桥大学读书,他在经济系就读,但课外自学英国文学,醉心于英诗。‎ 混乱纷争的年代,邵洵美仍一味吟风颂月,追求唯美。在他眼中,艺术是自由、奢侈、繁荣,是灵魂在欢乐中的跃动。他写诗,要写在没格子的白纸上,字迹秀丽,行列清晰,匀称洁净,甚至可直接付印。他的英式诗风,诗句唯美,色彩斑斓。邵洵美因此被冠以“唯美主义诗人”的称号。但邵洵美对自己诗作的成就不太在意,只是享受读诗和作诗的乐趣。‎ 邵洵美向往法国的文学沙龙,他特意将书房布置成“花厅”(邵洵美对沙龙的雅称),供朋友们聚会。他还发文呼吁:“但愿我国诸交际领袖,把麻将扑克的约会,易为文学的谈话,则真正的文艺复兴,不难实现也。”他决定“以身试法”,培养“附庸风雅”的风尚,自己做起“花厅先生”。当时,中国这样的“文艺客厅”少得可怜,有名气的仅上海曾朴的“真善美”书店,北平林徽因家中的“太太的客厅”。‎ 在很多人眼里,邵洵美是个十足的书呆子:重友情,轻金钱,物质财富在他眼中微不足道,为接济朋友,甚至是不相识的文人,他也慷慨解囊。胡也频遇难后,沈从文要陪丁玲带着新生的婴儿回湖南老家避难,可囊中羞涩,邵洵美得知后,立即送了一千元给丁玲,并声明不需要还。他慷慨侠义,乐善好施,家中常高朋满座,博得了“文坛孟尝君”的雅誉。‎ 开书店、出刊物,于邵洵美是娱人悦己的梦想。他创办了《狮吼》月刊,开其出版事业先声。随后,他又创办了金屋书店,号称“海上最高尚的文艺书店”,并出版《金屋》月刊。‎ 角色虽不断转变,但邵洵美的诗人气质、理想主义,却始终不变。转向出版业后,邵洵美仍不改唯美趣味,办刊物不忘注重形式美。他花五万美元从德国购买最先进的全套影写版印刷机——由个人投资购买影写版印刷机,在现代中国出版史上,邵洵美是第一人。他为一大批朋友出书,奖掖新人,遇到贫寒尚未成名的文人不惜赔钱出书——沈从文就是一例。‎ 新中国成立前夕,胡适为邵洵美订了两张赴台机票,但他以不忍离开家人和工厂无法处理为由婉拒。叶公超得知后,说服海军用军舰带邵家的人与机器一道迁台,他也谢绝了。新中国成立后,邵洵美搞出版、办书店的热情不减。不久,《人民日报》一连七天刊文批评上海时代书局出版物中的错误,出版社被迫停止运作。后来,他因一封英文信,被以“历史反革命”的罪名逮捕审查。出狱后,他与儿子、儿媳妇挤在一间小房子里,穷得连床都卖了,睡在地上。但他唯美初心不改,还是会用老妈子的刨花水把头发梳得油光水滑。即使贫病交加,也照样把印有“杜甫草堂”的邮票制成书签自赏……老友施蛰存感慨:“洵美是个好人,富而不骄,贫而不丐,即使后来,也没有没落的样子。”‎ 有人说,邵洵美是文学史上被严重低估的作家。对此,邵洵美生前早已释然。1936年,而立之年的邵洵美写了一首《你以为我是什么人》的诗:“你以为我是什么人?是个浪子,是个财迷,是个书生,是个想做官的,或是不怕死的英雄?你错了,你全错了;我是个天生的诗人。”‎ ‎ (有删改)‎ 相关链接 邵洵美倾心倾力出版事业,写诗、撰文,开书店,印杂志,办印刷厂,先后出版《狮吼》《新月》《金屋》《诗刊》等十几种刊物,1938年又积极出版抗日杂志《自由谭》等,前后几十年,万贯家财基本是为建立一个理想的出版事业而耗尽的。‎ ‎(《邵洵美:一个被严重低估的文化人》,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交代了邵洵美的家世及他进入剑桥大学读书时课外自学英国文学的情况,引出下文对他在文学方面的追求的叙述。‎ B.第三段主要使用对比的手法表现当时文艺客厅的少和邵洵美文学沙龙的雅致,表现了邵洵美希望中国有更多人热爱文学而不是各种玩乐的思想。‎ C.“在很多人眼里”“有人说”等词句体现了人们对邵洵美的看法。后者则侧面证明了邵洵美是一位在文学史上被严重低估的作家这个观点的真实性。‎ D.文章结尾引用邵洵美的诗歌,能够引发人们对邵洵美的深入思考;同时,用“我是个天生的诗人”照应题目,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使用对比的手法……邵洵美文学沙龙的雅致”错误,文中没有用对比手法表现当时中国文艺客厅的少与邵洵美文学沙龙的雅致。‎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邵洵美诗风追求唯美,他的英式诗风,诗句唯美,色彩斑斓,被称为唯美主义诗人,他也十分享受读诗和作诗的乐趣。‎ B.邵洵美被许多人看作书呆子,帮助穷人,甚至乞丐,慷慨解囊,不求回报,为此,他也得了文坛孟尝君的雅誉。‎ C.他对印刷刊物追求完美,与人合资从德国购买当时最先进的全套影写版印刷机,这在现代中国出版史上是第一人。‎ D.为培养风雅的风尚,邵洵美特意把书房布置成花厅,供朋友们聚会,这在中国文人中是第一个,他的花厅成为诗人、小说家、画家聚会的场所。‎ E.邵洵美追求执着,淡泊名利,抗日爱国,积极投身抗日的洪流,面对金钱的诱惑,他严词拒绝,体现了他的爱国精神。‎ ‎【答案】AE ‎【解析】B项文中没有说到资助乞丐,主要是帮助文人;C项购买最先进的印刷机是自己出资购买的;D项不是第一个做花厅的人,前面还有林徽因等人。‎ ‎3.邵洵美一生做了哪些与文化联系紧密的事情?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大学期间自学英国文学。邵洵美原本在剑桥大学经济系读书,因为喜爱文学,课外自学英国文学,醉心于英诗。②享受读诗和作诗的乐趣。战争年代,仍然吟风颂月,追求唯美;他的英式诗风,诗句唯美,他被称为“唯美主义诗人”。③‎ 开办文学沙龙。将书房布置成“花厅”,召集喜爱文学的人一起讨论、研究,力求培养“附庸风雅”的风尚。④开书店、出刊物,帮助贫困文人。开办金屋书店,出版《狮吼》《金屋》等刊物,帮助丁玲、沈从文等文人。 ‎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姚名达:“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1942年5月,日本军队发动浙赣会战,战火再次延烧到了江西境内。6月中旬,位于赣中泰和杏岭的国立中正大学校园内,大学教授姚名达与在校学生一起组成战地服务团,怀抱着“爱国岂敢后人”的豪情壮志,慷慨激昂地奔向抗日战场最前线。这群平时“以气节相砥砺,以道义相切磋”的书生,在7月7日与日军短兵相接于新干县石口村时,充分展现出了中国文人的坚强与勇敢。团长姚名达身先士卒,率领团员奋勇杀敌。最终,姚名达与另一名团员吴昌达,不幸以身殉国。‎ ‎1905年出生的姚名达,以身殉国时年仅37岁,无怪乎吴其昌、顾颉刚等昔日同窗师友无不感到突然与惋惜。姚名达去世时,他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对于需要长期积累沉潜的文科教授而言,37岁正是迎接学术上更大发展、更大辉煌的年纪。姚名达实际上也已经为自己未来的学术研究做出了宏大的规划,其中,完成一部《中国史学史》是姚名达甫入清华便立下的宏伟志愿。即便是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他还是坚持,只有这部《中国史学史》才称得上不朽。姚名达的逝世,使得他的《中国史学史》只留下了一部1934年的油印本讲义稿,一直未能出版,后世治史学史之学者遍寻不得,皆扼腕叹息。‎ 如果不是1932年的那场炮火,姚名达的这部《中国史学史》本来是有可能完成的。1929年3月,姚名达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除了办公时间以外,他仍旧于清晨深夜,继续史学史的研究,除了陆续发表一些论文和著作外,还积累了许多零零碎碎的小纸片,“上面有许多从史书和文集里找得到的史料,委实有前人所未发现的宝贝。还有我自己对于史学史上的各种思想,自信亦有些独到之处,也记在小纸片上。说来真很痛心,不料在1932年‘一·二八’的后两日被倭寇把它和我的家庭完全炸毁了”。突然降临的炮火,不仅毁了他的家,而且也给了从小就喜欢研究历史并立志要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历史学家的姚名达巨大的打击。‎ ‎1932年的2月8日,在无桌无椅的困境下,姚名达写信给胡适:“我军若败,不容我们再作纸上功夫,我打算从事政治和社会运动。我军若胜,外交必有转机,百业当可逐渐发达,我打算仍旧作史学的研究。”1933年,姚名达与第一任妻子黄心勉在上海办起了《女子月刊》,拿来做喊醒妇女的播音机。1937年8月,姚名达与妻子巴怡南一起,将他们订婚的戒指捐赠出来,并呼吁全国妇女将饰物捐赠给国家,以增加抗战实力,“用整个民族的力量给日本帝国主义者以致命的打击”。1942年7月,在樟树抗战前线,面对旁人的劝阻,姚名达毅然决然地答道:“惟有能致力抗战,方能胜任建国,若徒有才力而无热血者,比比皆然,又乌睹其为用耶?”如此一步一步地,姚名达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才是真正的哲学问题!那才是一个性情人应该做的事情!‎ ‎1946年,历经劫难的清华大学重返北平,校长梅贻琦在主持学校的重建工作时,特别回顾褒扬了抗战期间牺牲的清华校友姚名达等人,誉其“皆足名垂清华史,实亦母校之光”。2002年,雷洁琼亲笔题词,称赞姚名达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现在重新回眸这位走向抗日战场的教授,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知识分子勇于担当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姚名达的自我选择,也是整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 ‎ (有删改)‎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中提到的伦理学上的一个经典问题,将爱因斯坦的选择与姚名达的选择进行类比,彰显了姚名达的高贵。‎ B.作为一位需要长期积累沉潜的文科教授,他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38岁正是学术上更大发展、更大辉煌的学术年纪,却英年早逝让人惋惜。‎ C.作为一个有热血的中国人,他崇尚道义与气节,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国难当头勇于担当,选择从事政治和社会运动,亲赴抗日前线,与敌斗争坚强勇敢,成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D.姚名达从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到牺牲,一直坚持史学史的研究,把这作为自己的一生事业,做出了极大的成就,发现了前人所未发现的宝贝。‎ ‎【答案】D ‎【解析】“一直”说法不对,文中有“我军若败,不容我们再作纸上功夫,我打算从事政治和社会运动”,表明他在面队国难时也会放弃研究事业。‎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战地服务团慷慨激昂地奔向抗日战场最前线,这与姚名达心怀爱国的豪情壮志,并且与学生在一起时“以气节相砥砺,以道义相切磋”分不开的。‎ B.姚名达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期间,在办公时间以外,还继续史学史的研究,并且将自己对史学史上的各种有独到之处的思想,记在了小纸片上。‎ C.姚名达从史书和文集里找到了前人所未发现的宝贝,可惜在1932年“一·二八”的后二日被倭寇全炸毁了,否则姚名达依靠这些宝贝也一定发达了。‎ D.姚名达从小就喜欢研究历史,并立志要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历史学家,但是在无情的现实面前,他改变了初衷,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不影响他的伟大。‎ E.1946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主持学校的重建工作时,特别回顾褒扬了姚名达等清华校友,这是因为姚名达是清华大学校友中唯一为国捐躯的教授。‎ ‎【答案】DA ‎【解析】B项,“各种有独到之处的思想”不准确,这些思想姚名达“自信亦有些独到之处”;C项,“否则姚名达依靠这些宝贝也一定发达了”错误,这些宝贝只是一些学术资料,并不是真的宝贝;E项,“这是因为姚名达是清华大学校友中唯一为国捐躯的教授”于文无据。‎ ‎6.作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员,姚名达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姚名达身上集中体现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崇高品质:作为一个有才华的学者,他治学勤谨,抱负远大,著述丰富,见解独到;作为一个有热血的中国人,他崇尚道义与气节,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国难当头勇于担当,选择从事政治和社会运动,亲赴抗日前线,与敌斗争坚强勇敢,成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作答时,可从他作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报业奇女子,建海外第一座抗战纪念馆 张忆耕 ‎2015年8月15日,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在旧金山唐人街落成。这个坐落在中心地段的二层白色小楼,看似寻常,却注定承载着不寻常的历史记忆。‎ 这里曾是《美洲国民日报》的所在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当中国土地为战火硝烟所笼罩时,1万公里外,这家报馆大声疾呼,积极宣传抗战,号召海外华人解囊捐助,共赴国难。斗转星移,70多年后的今天,它成为海外首座抗日战争纪念馆,带领世人回望那段屈辱与抗争并存的历史。‎ 纪念馆落成当天,80岁的方李邦琴特意穿上藏青色花纹旗袍,盘起发髻,神情庄重肃穆。多年前,美国媒体曾送给她一个称号——“钢铁花木兰”。今天,站在这座华人华侨捐资300万美元建起的纪念馆前,性格坚毅的她难掩激动之情,几度哽咽。‎ 纪念馆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分为战争综述厅、华侨助战厅、中美友谊厅以及飞虎队等展厅,借助实物展品、文字展板以及电子、影视手段,呈现中国抗战全貌以及美国华人助战和中国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并肩浴血的历史。展品除了美国飞虎队历史委员会以及飞虎队后人捐赠的在美国本土收集的抗战文物,还有湖北武汉市捐赠的在“武汉会战”中被日军炸沉的“中山舰”的模型,以及建川博物馆提供的127件珍贵文物。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还将设立一个口述历史保存室。‎ 方李邦琴说,纪念不是为了诉苦,而是要告诉世界,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如何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纪念馆的筹建远没有想象中简单。筹款网站曾遭“黑客”入侵,留下“支那猪”的字样;改建施工期间,纪念馆的窗户玻璃遭人砸碎;一位日裔人士发起网络“请愿”,要求封杀纪念馆……‎ 对方李邦琴来讲,那场战争是一生都挥之不去的痛楚。“我亲历了抗日战争,还记得它有多么残酷。”1940年,方李邦琴的哥哥们响应“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中断学业参军。至今她还记得,当时母亲拉着哥哥苦苦哀求“不要去、不要去”的情景。后来,大哥牺牲,二哥加入空军,并获得飞虎队奖章。‎ 方李邦琴决意筹建抗战纪念馆,还因受到另外一件事情的触动:“二战期间,600多万犹太人被屠杀,今天全球29个国家共设有167个犹太人纪念馆或纪念碑,而日本军国主义屠杀了3500万中国人,在海外竟一个中国抗日纪念馆都没有,我感到心痛。”‎ 普通人都会有退缩的时候,但在方李邦琴身上,几乎从来都看不到软弱和妥协。她的坚毅,是从儿时就培养出来的。在旧式家庭长大的母亲喜欢儿子,为了讨母亲欢心,方李邦琴从小就表现得像男孩一样。上学时,她曾是学生自治会主席;跳舞时常常女扮男装……‎ ‎1960年,方李邦琴跟随丈夫方大川来到旧金山,用仅有的200美元在唐人街开了一家小印刷厂。丈夫方大川是学新闻出身,一直梦想在美国拥有自己的报纸王国。1979年,夫妻俩把握时机发行了《亚洲人周刊》。后来,他们又收购了《独立报》等。如今,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执掌英文主流媒体的华人。‎ ‎2000年,针对美国主流英文报《旧金山观察家报》,方李邦琴与其原来的拥有者赫斯特家族展开了一场收购大战。方李邦琴作为亚裔,受到了质疑,但她毫不退缩。赫斯特家族在鼎盛时期曾拥有95份报纸、110家公司。它的创始人老赫斯特一向排斥亚裔,这位报业大王不会想到,自己的家族有一天会被一名中国女人击败。‎ 收购成功这天,方李邦琴特意佩戴了一条鹰形项链,鹰是赫斯特的标志,而它如今却戴在一个中国女人胸前。她说:“成功就是看你的肩膀能够担多少。我不觉得有太大压力。我从小就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能力,从来没有。”‎ 在她旧金山的大宅子的客厅里有两个造型奇特的工艺品:一只孔雀和一个抱着三只小鸡的老母鸡的标本。她说,这是她人生的写照:年轻时像一只骄傲的孔雀;到美国后,面对生活的重负,她变成了一只忘我的老母鸡。如今,更多的人将她称为“一只精明、勇敢的鹰”。‎ ‎(选自《环球人物》,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方李邦琴,美籍华人,社会活动家。1935年出生于北京,11岁时随家人前往台湾,20世纪60年代定居美国旧金山。‎ ‎(《报业奇女子,建海外第一座抗战纪念馆》)‎ ‎②参加国际和平文化节的美国侨领、八十岁高龄的方李邦琴女士透露,自己计划2015年10月份搭乘一架抗日战争时期美国飞虎队的援华运输机,重飞“驼峰航线”。‎ ‎(《美侨领方李邦琴计划乘飞虎队战机重飞“驼峰航线”》)‎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材料第一段交代了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落成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以“注定承载着不寻常的历史记忆”引出下文对这座纪念馆和不寻常的历史记忆等的介绍。‎ B.方李邦琴穿着藏青色旗袍,盘着发髻,神情庄重地站在海外抗日纪念馆前,坚毅的她却“难掩激动之情,几度哽咽”,这是因为海外抗日纪念馆的建成是十分艰难的。‎ C.海外抗日纪念馆展厅凸显了“海外”的特征,主要体现了美国在中国抗战中的重要作用,比如美国飞虎队在二战时期对中国抗日的重要贡献等。‎ D.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先交代海外第一个抗日战争纪念馆落成的相关内容,然后回忆纪念馆建造的相关情况以及传主方李邦琴在美国的生活等,突出了文章重点。‎ E.在收购《旧金山观察家报》的过程中,方李邦琴付出了很多努力,在遭到他人的质疑时,她毫不退缩,通过佩戴赫斯特家族的鹰形项链来表达自己收购的决心。‎ ‎【答案】DA ‎【解析】B项,方李邦琴的激动和哽咽不仅仅是因为纪念馆落成过程的艰难,还因为她此时的内心是喜悦的。C项,“主要体现了美国在中国抗战中的重要作用”说法错误,这座纪念馆有多个展厅,只有个别展厅是展示美国对中国抗战的帮助的。E项,“通过佩戴赫斯特家族的鹰形项链来表达自己收购的决心”错误,佩戴项链是在收购成功的那天,其表达的应该是办好这张报纸的决心。 ‎ ‎8.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用三种动物形象生动地概括了她的人生经历,体现了她高傲、能干、精明、勇敢的性格特征。②照应前文内容,从另一个侧面概括方李邦琴的曲折的人生经历,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更全面。③升华了文章的主旨,方李邦琴的人生形象地启示读者:成功必历经曲折。‎ ‎9.方李邦琴建造海外第一个抗日纪念馆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带领世人回望中国抗战时期那段屈辱与抗争并存的历史,告诉世界中国是如何赢得抗战的最后胜利的。②纪念那些在抗战中牺牲的人们。对方李邦琴来说,日本侵华战争是她一生都挥之不去的痛楚,她的大哥牺牲在抗日前线。③海外没有一个中国抗日纪念馆。日本军国主义屠杀3500万中国人,海外却没有一个抗日纪念馆。‎ ‎【解析】作答本题要注意把握文中有关建海外抗日纪念馆的表述,然后据此归纳原因。比如由第五段“方李邦琴说,纪念不是为了诉苦,而是要告诉世界,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如何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可以概括出一条原因,同理不难得出其他原因。‎ ‎10.方李邦琴的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热爱祖国。虽然身在遥远的美国,但方李邦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积极宣传抗战的相关事迹,提醒人们勿忘国耻。②百折不挠。从200美元起家,到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执掌英文主流媒体的华人,方李邦琴靠的是永不言败的品格;筹建抗战纪念馆时,遭遇种种阻碍,但方李邦琴始终坚持自己的目标不放弃。③‎ 善于把握时机。方李邦琴与丈夫方大川能够抓住时机,发行《亚洲人周刊》,后来又收购了多家报纸等。‎ ‎【解析】作答本题,关键是从方李邦琴的具体做法中提炼出精神品质,并结合具体事例进行阐述。比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曾国藩——从“中人”到“完人”的追求 曾国藩曾在家书里说:“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这句话体现了他“尚拙”的人生哲学。‎ 在日常生活上,他“笨拙”地坚持他的日课十二条: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作字、夜不出门。比如他要求自己每天读《廿三史》二十页,天天如此,从不间断。还有他从三十岁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他61岁去世时,从不间断。在战争策略上,他不像孔明一样有很多锦囊妙计,用的也是笨拙的计策。他以“扎硬寨,打硬仗”而著称。湘军攻城时,如同巨蟒缠人一样,用一道一道的壕沟把城市活活困死。他们攻城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而往往是一年、两年,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不停地挖壕沟。安庆、九江、天京,都是这样打下来的。他曾用两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战争生涯,一是“屡败屡战”,一是“艰苦卓绝”。‎ 曾国藩做事靠的是自己执着坚韧的意志和百折不回的信念。那曾国藩树立的是什么样的信念?遇到困难时又如何勉励自己去实现目标呢?‎ 曾国藩有一联自箴,耐人寻味: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 这副对联说的是他勉励自己实现目标的方法——吃苦和惜时。其实人世间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实现的。立志、努力行动、历尽磨难、珍惜时间,这可能是所有成功人士的模式。但说起来容易,做到就很难了。曾国藩用一个“悔”字来确保自己可以做到。‎ ‎“悔”,就是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正是因为深刻的反思,曾国藩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先是一位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家理学家,在戴孝办团练的初期他又采用法家思想,认为乱世必用重典。晚年时,父亲去世,曾国藩在思云馆中重读老庄,从而学会了以柔克刚,功成身退。晚年的曾国藩,接受耶鲁大学毕业生容闳的建议,和李鸿章一起上书建议朝廷送清国小留学生出国深造,师夷长技以自强。因此他又是西方新思想的启蒙者。‎ 曾国藩不仅自己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还在仕途上成就了一批人,而这些人则成为晚清时期的中流砥柱。他知人善用,不仅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一批落魄士子。在国家危难、民不聊生的时代里,曾国藩和他物色的人才为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带来了执着的精神和希望的曙光。‎ 曾国藩不仅事业有成,而且治家有道,教子有方。他对子女的教育,在其家书中多有体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下面的两方面。首先,居安思危,勤俭持家。楼高易倒,树高易折。曾国藩在当官时,就时时想着自己不当官时家人如何生存。“克勤克俭,宜耕宜读。”这样无论当官还是为民都可聊以为生。其次,曾氏主张,不留钱财给子孙,但留诗书和家规。富厚堂的精华部分是3栋藏书楼,多的时候,藏书30多万册。在这山清水秀的清净之所读书思考,坐拥万座书城,又有长者的谆谆教导,怎能没有出息。‎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曾国藩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②曾国藩的政治家风度、品格及个人修养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他或许是十九世纪中国最受人敬仰、最伟大的学者型官员。‎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国藩拥有执着坚韧的意志和百折不回的信念,这是他在历史上取得卓越成就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B.曾国藩知人善用,一生物色、推荐过很多的人才,这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为我们的民族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C.曾国藩是西方新思想的启蒙者、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被人认为“或许是十九世纪中国最受人敬仰、最伟大的学者型官员”。‎ D.曾国藩虽然也读老庄,也是西方新思想的启蒙者,但从立志、修身、待人、治家等方面来看,他依然不失儒家士大夫之风。‎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这是他在历史上取得卓越成就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有误,于文无据。 ‎ ‎2.曾国藩“尚拙”的人生哲学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在日常生活上,他“笨拙”地坚持他的日课十二条。②在战争策略上,他以“扎硬寨,打硬仗”而著称,用壕沟把城市活活困死。③在实现目标的方法上,他用吃苦和惜时勉励自己,并用一个“悔”字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④在治家、教子上,他居安思危,主张并实行勤俭持家、耕读传家的理念。‎ ‎3.曾国藩的人生能够给我们哪些启发?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平凡之人亦可获得人生成功。②执着坚韧是成功的要义。③人生需要不断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④成就别人也是成就自我。⑤为人要懂得居安思危。⑥诗书传家远胜财宝。‎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文章从日常生活、‎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拿破仑:昨天和今天的世界领袖 ‎[美]麦圭尔 拿破仑将指挥总部设在尼斯,并且约见这些将领们。将领们仔细打量着他们的新任总指挥官——一个只有26岁,留着长乱发须的瘦小家伙,一双手紧拿着他新婚妻子的画像,并且坚持每个人都要欣赏——但没有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他们一致认为这个不起眼的人是位政治阴谋家,借着什么秘密交易而谋得了此职位。难道他真的能指望这些在愤怒、饥饿中挣扎的27000名士兵来对抗奥地利帝国?这些人已经好几个月没有领军饷,且衣不蔽体,穿着草鞋。‎ 但是年轻的拿破仑却气定神闲,一点也没有被他们的气势吓倒。反而有条不紊地询问他们单位的大小,部队的士气,以及补给的问题。然后他告诉他们,他将于次日检阅士兵,并且在后天就要开拔部队。‎ 他并没有完全依照原先安排的时间进度来做,但是也没有落后多少。在48小时之内,他已经设法取得足够的面包、肉类,甚至还有白兰地酒,至少可以维持6天。他又将部队中顽劣不驯的士兵打散,分布到其他单位中,借以分散他们的愤怒以及哄吵的力量。‎ 为了增强部队弟兄们强烈的认同感,拿破仑主持了一次正式的检阅。他对部队的演讲,展示了他那激发部队士气的伟大能力,使将士们深受感动,并且从1796年4月2日开始行军。他放弃从阿尔卑斯山穿越的近途,因为那里有防御完善的隘口天险,反而快速地率领大军穿过热那亚领地。在四次遭遇战中,轻易击退了奥地利与撒丁尼亚的联军,接着在4月28日,撒丁尼亚国王同意停战。而奥地利军队也撤退以保卫米兰市。‎ 首次胜利后,拿破仑又向他的部队做了一次演讲:‎ ‎“将士们!到目前为止,你们一直在为一些不毛之地奋战着,虽然这些不毛之地因为你们的浴血奋战而出了名,但是对国家却毫无用处……在缺乏一切物资的情况下,你们却能成就一切事情。你们在没有大炮的武力下赢得战斗,在没有桥梁的情况下横渡河流,在没有靴鞋的情况下咬紧牙关行军,并且经常在没有面包食物,没有白兰地的情况下空腹露宿扎营。只有自由斗士才能够承受你们所忍受的艰难困苦!我衷心地感谢你们所做的一切。”‎ 拿破仑遗留下一个伟大的传奇,而且这个传奇在他死后膨胀得愈来愈大。‎ 他的儿子拿破仑二世从未统治过法国。但是到了1852年,他的侄儿路易·拿破仑,却利用这个名字的声望,宣布成立第二帝国,并且理所当然地用了拿破仑三世这个头衔。拿破仑主义——相信政府应由人民所指派之强大且独裁的统治者所治理——这种观念继续在法国的政治中流行多年,即使在今天,它仍是一种明确而有形的力量。‎ 拿破仑实际上是千百种文艺创作的灵感源泉,无数的绘画、诗词、戏剧和电影都歌颂他的功绩。不管他在历史上的真实角色是什么,不可否认,他仍然是一位十分坚强的人,一位超越了生命的人。不论我们是欣赏他或是憎恨他,是颂赞他或是诅咒他,我们都很难不同意他为他自己所下的评语:“我的一生是多么精彩的传奇!”‎ ‎(选自《拿破仑:昨天和今天的世界领袖》,有删改)‎ 相关链接 滑铁卢战役发生时,卷土重来的俄罗斯大军还没有进入法国,即使拿破仑在滑铁卢“险胜”英国人,当奥地利军队,特别是几十万俄军杀过来的时候,拿破仑将会迎来没有任何机会的惨败。‎ ‎(《拿破仑究竟败在哪儿》)‎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轻的拿破仑却气定神闲,一点也没有被他们的气势吓倒”,这反映了拿破仑镇定自若、毫无畏惧的品格,为后文写其取得的骄人战绩作了铺垫。‎ B.拿破仑的演讲极具魅力,且富有鼓动性,不仅鼓舞了士兵的士气,激发了他们的斗志,而且使他们变成了有战斗力的集体。‎ C.士兵们被拿破仑的演讲深深打动,他们主动放弃从阿尔卑斯山穿越的近途,因为那里有防御完善的隘口天险,拿破仑则快速地率领大军越过热那亚领地。‎ D.拿破仑一生战功赫赫,即使后人对他有欣赏、憎恨、颂赞、诅咒等不同评价,但是大家基本上都同意他为他自己所下的评语:“我的一生是多么精彩的传奇!”‎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他们主动放弃从阿尔卑斯山穿越的近途”,放弃近途是拿破仑的决策。‎ ‎5.“拿破仑遗留下一个伟大的传奇,而且这个传奇在他死后膨胀得愈来愈大”一句有什么深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赞美了拿破仑的人格魅力和军事才能;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拿破仑对后世的影响,即拿破仑的侄儿利用拿破仑的声望所获得的成就以及作为法国政治力量强大根基的拿破仑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回答这个问题,可从句中关键词的意思入手,比如“伟大的传奇”“膨胀”等;然后,将词语的意思连缀成句。其中“伟大的传奇”主要赞美的是拿破仑的人格魅力和军事才能,“膨胀”指拿破仑的侄儿利用拿破仑的声望所获得的成就和“拿破仑主义”在法国政治中的强大力量等。‎ ‎6.作者对拿破仑做出了怎样的评价?结合你的认识,谈谈作者的评价是否合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认为拿破仑是一位十分坚强的人,一位超越了生命的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作者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拿破仑坚强的意志、独特的人格魅力、卓越的军事才能都超越了生命本身,他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过,他发动的战争虽然让一些欧洲国家纷纷走上了民族解放的道路,但同时也给其他国家的人民甚至法国人民带来了灾难。 ‎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回答问题,首先要 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潘建伟:量子世界的“中国耕者”‎ 李陈续 刘爱华 ‎①从读本科时与“量子”结缘,今年45岁的潘建伟已经与“量子”打了二十多年交道。本科毕业后,潘建伟继续在校攻读理论物理硕士,方向是量子基本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潘建伟认识到,量子理论中的各种悬疑需要尖端实验技术才能验证,于是硕士毕业后他选择了去代表世界研究水平的国外高校留学。‎ ‎②1996年,他来到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导师塞林格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我要在中国建一个和您的实验室一样的世界领先的量子光学实验室。”一年后,潘建伟与同事一起在《自然》上发表了首次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学术论文,这个成果被公认为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开山之作,并入选《自然》“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③此时,量子信息已被国际科技界预见为会对未来信息技术和人类社会生活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新兴学科。2001年,潘建伟得到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金支持,在导师张永德教授和近代物理系同仁的支持下,从零开始组建实验室。潘建伟像“候鸟”一样,一边回到欧洲继续从事合作研究,一边指导国内的研究生建立实验室。2004年,《自然》杂志发表了他们首次实现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的成果。这一成果同时入选欧洲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的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这在中国科学家中还是第一次。‎ ‎④在快速推进国内实验室建设的同时,潘建伟继续在欧洲从事冷原子量子调控方面的学习与合作研究,并通过从国内招收研究生和博士后、选派学生到国际先进小组学习等方式培养这方面的研究力量,完成了光与冷原子量子信息技术方面至关重要的人才和技术原始积累。潘建伟的人才布局,从中国科大起步,分别辐射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德国马普量子光学所、瑞士日内瓦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他积极进行着人才的分众深耕。‎ ‎⑤2008年,潘建伟团队整体回归中国科大,以陈宇翱、陆朝阳、张强、赵博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学者组成了强大的研究阵容。从2004年开始,这个团队首次实现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首次实现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首次实现八光子薛定谔猫态,利用八光子纠缠首次实现拓扑量子纠错……《自然》杂志在报道潘建伟团队的成果时评价:“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由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 ‎⑥“科学家要做原始创新,为国服务。”潘建伟有着明确的科研路线图:从初步实现局域的量子通信网络,到实现多横多纵的全球范围量子通信网络,以保证信息传输的绝对安全;通过量子计算研究,实现大数据时代信息的有效挖掘;通过量子精密测量研究,实现新一代定位导航……‎ ‎⑦早在2008年秋,潘建伟团队就在合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光量子电话网,实现了“一次一密”加密方式的实时网络通话,建成真正做到“电话互联互通、语音实时加密、安全牢不可破”的量子保密电话网络系统。2012年和2014年,潘建伟团队分别建成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量子通信网络“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和“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这标志着大容量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技术已经成熟。2012年底,潘建伟团队的量子通信装备在北京投入常态运行,为十八大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信息安全保障。‎ ‎⑧2014年1月,依托于中国科大研究力量,中科院成立了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同时通过整合院内相关研究所和南京大学、国防科大等高校的优质资源,在教育部支持下成立了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潘建伟同时担任了这两个中心的主任。他说:“我们希望能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贡献。”‎ ‎⑨目前,千公里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京沪干线”项目正在稳步建设,将于2016年年底前建成连接北京、上海的高可信、可扩展、军民融合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同时,潘建伟团队牵头实施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将于2016年发射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旨在实现高速星地量子通信并连接地面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初步构建我国的广域量子通信体系。‎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潘建伟在硕士毕业后选择到国外高校留学,主要原因是中国在量子理论研究方面比较落后,缺少验证量子理论中各种悬疑的尖端实验技术。‎ B.潘建伟与同事一起在《自然》上发表的首次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学术论文,在量子研究领域影响深远,他因此被称为量子科学的开山鼻祖。‎ C.潘建伟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实现了许多个“首次”,《自然》杂志在报道这一团队的成果时称,他们的研究已领先于欧洲和北美。‎ D.潘建伟团队在信息安全传输方面颇有建树,他们的量子通信装备已在北京投入常态运行,并为国家一些重大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 E.中国量子科学研究起步虽晚,但成就斐然,许多成果已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应用;在潘建伟团队和中科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广域量子通信体系也将很快建成。‎ ‎【答案】AD ‎【解析】B项,原文只是说“这个成果被公认为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开山之作”,并没有说潘建伟被称为量子科学的开山鼻祖。C项,原文说的是“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此项将未然说成已然。E项,“我国广域量子通信体系也将很快建成”说法不准确,原文是说“将于2016年……旨在……初步构建我国的广域量子通信体系”。‎ ‎8.文章第⑥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交代潘建伟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思想。“做原始创新”是其专业思想,“为国服务”是其研究目的。②点明了潘建伟量子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保证信息传输的绝对安全,实现信息的有效挖掘,实现新一代定位导航。③承上启下。承上文潘建伟团队整体回归,组成强大研究阵容,为国效力,引起下文对潘建伟团队工作成果的实际运用和发展前景的介绍。 ‎ ‎9.潘建伟在建立中国量子科学团队方面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他在得到资金支持和导师、同人的支持时,一边回欧洲从事合作研究,一边在国内建实验室。②招收研究生、博士后,选派学生到国际先进小组学习,进行人才的分众深耕。③集体回国,组成强大研究阵容,为国服务。‎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确定答题区间,即文章的第③④⑤段,然后从中筛选出重要的语句,如“2001年,潘建伟得到……建立实验室”“通过从国内招收研究生和博士后、选派学生到国际先进小组学习等方式培养这方面的研究力量”“潘建伟团队整体回归中国科大……组成了强大的研究阵容”等,用自己的话概括总结不难得出答案。‎ ‎10.潘建伟成为中国量子科学领军人物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有赤诚的爱国之情。潘建伟认为科学家要为国服务始终瞄准世界科学前沿,为国家发展,为社会进步做贡献。②认定目标,坚持到底。留学之初,他就已经有了在国内建立先进实验室的梦想,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③建立并领导一个优秀团队。潘建伟通过从国内招收研究生和博士后,选派学生到国际先进小组学习等方式培养这方面的研究力量。④不断开拓与创新。他认为“科学家要做原始创新”,带领团队开创了中国量子科学的许多个“第一”。‎ ‎【解析】本题要求探究潘建伟成为中国量子科学领军人物的原因,这就要求考生对潘建伟的思想品质、个人追求、奋斗过程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他的思想品质,可以从潘建伟的话中分析得出。他的个人追求和他的奋斗过程,从他的行为事迹中不难得出。‎ 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人,一所大学 陈序经,字怀民,1903年9月1日出生于海南文昌县,早年随父两度侨居新加坡。1925年夏,复旦大学毕业后,陈序经到美国深造,1928年取得博士学位。此后,他又前往德国留学,研究欧洲的政治、哲学和文化。1931年,陈序经回到广州,在岭南大学任教。1934年夏,陈序经来到当时还是私立的南开大学,任职经济研究所,颇受校长张伯苓的器重。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北大、清华与南开决定合并,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陈序经任法商学院院长、校务委员。抗战胜利后,南开大学回迁天津,这时陈序经身兼南开教务长、经济研究所所长和政治经济学院院长三职,教学行政工作非常繁重。1945年8月,陈序经从美国讲学回到国内,一次酒筵上,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宋子文主动请他出任泰国大使,陈序经以“矢志教育不改行”为由,坚决推辞。1949年,国民党有意让其出任教育部次长,他又拒绝了。‎ 陈序经的一生引发过三次大争论。其中两次,一是最著名的文化问题大争论,一是影响深远的关于教育问题的争论。针对广东当局泛扬复古祭孔的趋势,‎1933年12月29日晚,陈序经应邀到中山大学做了题为“中国文化之出路”的演讲,他说:“中国前途的出路,就是要中国文化彻底地西化。”演讲批评了“复古派”和“折中派”,指出这两派是没有出路的。由此在全国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文化大论争,论战的参与者,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的知名文化人,其中包括梁漱溟、胡适等。‎ 关于教育问题的论争,源于胡适1947年发表的《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胡适在文中提出,要由国家出资重点扶持五所大学,使之成为世界一流。陈序经随即撰文反对,他认为不能忽略了私立大学。陈序经还对中国各地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感到忧虑。他在《论学术发展的计划》中说:“我国大学教育,一向集中于平、津、沪数个地方,这本来就不很合理……从地域方面看起来,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 ‎1948年8月1日‎,陈序经离开国立的南开,到私立的岭南大学出任校长。在首次全校公开讲话中,他就强调学术不分宗派,提倡尊重个人思想、信仰、言论与学术自由。陈序经邀请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教授来校,其中包括陈寅恪、姜立夫、王力、容庚……在校董事会领导下,岭南大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具体采用的是由五名教授参与管理的“教授治校”方式。陈序经说,校长应从教授中选举产生,要兼任不要专任,期满了可以回去做自己的学问。他又说,他自己的头衔是“教授兼校长”。由他主持的校务会议,其实就是一个教授会议,是由他们,而不是行政官僚来决定学校的事务。这种管理模式保证了岭南大学的学术风气。‎ 他还结合广东的地域特点,增设了一些院系和研究机构。岭南大学商学院的前身是隶属于文学院的商学经济系。广州商业发达,选读该系的达三百人,为全校系之冠。陈序经顺应社会需求,将商学经济系扩充为商学院,开设经济、商业管理、银行学三个系。他主持校务后,十分注重与地域特点相关的研究工作,恢复了西南社会调查所的研究工作,并将该所扩充为“岭南大学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开展专题研究,辑校有关西南社会经济的文献,翻译有关著作,并从事西南物产资源、农村社会经济、土地制度、物价等方面的调查。短短一年内,就有《三水民调查》《干栏——西南原始住宅的研究》《南洋与中国》等专著问世。‎ 在陈序经到任后的一年间,岭南大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使学校逐渐具全国性与国际性,还扩大了向平、津、沪及外省其他地区的招生人数,而使岭南大学成为立足岭南面向全国的大学。‎ ‎(选自陈其津《我的父亲陈序经》等,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岭南大学是广东的第一所大学,也是基督教会在广东的最高学府,对广东的影响十分深远。从1948年陈序经出任岭南大学代校长一职到1952年院系调整,前后虽然只有4年时间,但这短暂的4年却是岭南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谈火生《陈序经与岭南大学》)‎ ‎②这位谦谦君子,在三十年代却是力倡“全盘西化论”的得力猛将,名字与胡适等风行一时。在极“左”年代一直为“全盘西化”罪名所累的陈序经,其生活方式与待人接物之道,却一直都是中国式的。终其一生,中国传统贤者“恭宽信敏惠”的操行,在陈序经身上有很鲜明的体现。‎ ‎(陆健东《陈寅恪与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 ‎1.下列关于陈序经担任岭南大学之后的工作实绩,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邀请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教授如陈寅恪等来岭南大学任教,并请教授参与校务管理,以保证岭南大学的学术风气。‎ B.结合广东的地域特点,扩充原来隶属于文学院的商学经济系为商学院,开设了银行学等三个系,就读人数达三百人,居全校之首。‎ C.将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扩充为岭南大学西南社会调查所,并进行了一系列文献整理及调查、研究工作,出版了一批专著。‎ D.扩大了向平、津、沪及外省其他地区招生的人数,使岭南大学成为立足岭南、面向全国的大学,具备了全国性和国际性。‎ ‎【答案】A ‎【解析】B.“三百人”是原来选读商学经济系的人数,不是扩充为商学院之后三个系的总人数;C.“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与“西南社会调查所”名称应互换;D.“使岭南大学逐渐具有全国性与国际性”是未来目标而不是已经达成的现实。故选A。‎ ‎2.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陈序经有多次到国外侨居及留学深造,研究西方政治、哲学和文化的经历,这些经历对他后来的教育实践与教育理念,都有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B.陈序经在南开、西南联大和岭南大学都曾取得不俗的业绩,如果他改变“矢志教育不改行”的信念,跨入仕途,必能成为同样杰出的外交官或行政官员。‎ C.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化问题论争中,陈序经曾力倡“全盘西化论”,其实他针对的是“复古派”和“折中派”,却自那时起一直遭受“极左派”的误解。‎ D.陈序经是我国较早接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之一,但在生活方式与待人接物上,他却是一位谦谦君子,体现了中国传统贤者的品德。‎ E.陈序经是20世纪中国思想发展史和教育史上绕不开的人物,这不仅因为他曾将岭南大学带上高峰,更因为他有数度与胡适等大人物争论的勇气。‎ ‎【答案】AD ‎【解析】B.“必能成为同样杰出的外交官或行政官员”过于绝对。C.“自那时起一直遭受‘极左派’的误解”曲解原文,原文链接是说“在极‘左’年代一直为‘全盘西化’罪名所累”。E.“数度与胡适等大人物争论”于文无据。文中只写了与胡适的一次争论。关于“文化问题论争”,原文只说及胡适等是“论战的参与者”;其实,在这次论战中,胡适是陈序经的盟友。故选AD。 ‎ ‎3.作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杰出的大学校长、教育家,陈序经对于高等教育有哪些重要的观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答: ‎ ‎ ‎ ‎【答案】①公立大学之外,不能忽略私立大学;②大学教育应防止地域方面不合理的畸形发展;③提倡尊重个人思想、信仰、言论、学术自由;④学校应采取“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方式。‎ ‎【解析】题目要求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陈序经对于高等教育有哪些重要的观点。信息筛选点是“陈序经 十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烛火丹心朱亚杰 ‎1914年冬,朱亚杰出生在江苏省兴化县中堡镇。在扬州中学读书时,有一次春游,他平生第一次看到火车,这让他对燃料化工和能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时,由于家庭经济日趋困难,父母劝他辍学回乡,而他却说:“只要供我上学,将来家中祖产片瓦分田不要。”逆境中他发愤学习,1934年考入了清华大学化学系。“一二·九”运动中,朱亚杰是请愿示威游行队伍的交通员,目睹斗争的壮烈,他深刻地理解到:要有所成就必须不怕牺牲自我。‎ ‎1938年,朱亚杰在西南联大结束大学生活。194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教育部公费留学生,前往英国攻读化学工程硕士学位。1949年,风雨飘摇的国民党政府悄然撤销驻英使馆,朱亚杰第三年的公费再无着落,朱亚杰无法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半工半读受聘于一家公司。聘用期满,公司对朱亚杰许以“高薪续聘10年,并负担全部家属赴英费用”的承诺,可新中国的成立早让朱亚杰归心似箭,续聘的请求被他婉言谢绝。1950年,朱亚杰回到祖国,在母校清华大学化工系任教。‎ 在中国石油大学历史上的三次重大创业中,朱亚杰都作出了重大贡献。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成立,朱亚杰对建校初期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倾注了大量心血,并担任人造石油教研室主任,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培养了第一批专门人才。1965年,朱亚杰开发出顺丁橡胶的工业化生产技术,此项研究成果20年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文革”后期,下放到农场放羊的朱亚杰回到华东石油学院(1969年北京石油学院迁往山东后更名),为挽回动乱对石油科技造成的损失,朱亚杰丝毫不顾工作环境的阴暗潮湿,昼夜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1981年,为让混乱中的石油高等教育尽快走向正轨并大幅度提高层次,时任副院长的朱亚杰不顾年事已高,四处奔波,克服重重障碍,终于在北京原校址内建立了研究生部。‎ 朱亚杰在煤炭、油页岩、石油等可燃矿物的综合利用方面的科学研究享誉中外,对我国能源技术的发展贡献巨大。1980年朱亚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而作为中国新能源的奠基人,朱亚杰1990年主持我国第一个新能源国家攻关计划,为“九五”以后我国氢能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奠定了基础。‎ 朱亚杰常告诫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打好基础,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能事事考虑个人前途利益。而“做学问,首先是做人”则是朱亚杰对学生们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遵循的为事业之道、为人之道。朱亚杰誉满学界,后来又相继担任一些政治组织、学术团体的重要职务,但他一直讳言自己。在他看来,科学是至高无上的,如果拿它作为获取名利的手段,就是对科学的亵渎,就不配做一个真正的科学家。‎ ‎1996年,朱亚杰病重住院,仍然拖着病体对每一个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严格把关,逐字逐句修改。朱亚杰病危时,他指导的博士刘晨光教授出国进修前来与老师辞行,朱亚杰因带着氧气面罩而不能说话,忍着剧烈的疼痛,艰难地坚持用笔交谈,一再嘱咐刘晨光要注意考察国外新能源研究情况,早日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当时的情景令医护人员都感动得热泪盈眶……爱国者朱亚杰如烛火一般,以赤诚之心,用尽毕生精力,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摘编自孙兴文《克尽毕生一寸丹》等)‎ 相关链接 ‎①他潜心科研,对他钟爱的科学事业敢为人先,为能源研究执着追求;他教书育人,对他寄予期望的学生呕心沥血,为石油教育撑起一片天空。他便是我国著名化学工程学家、石油化工学家和教育家朱亚杰。‎ ‎(摘自《科技名家风采录》)‎ ‎②1957年我考入北京石油学院地质系,每逢学校开大会,常见到一位衣着整洁、身材修长的清瘦中年人,或拎一只木凳,或提一只马扎,和大家一起坐在台下。从高年级学生谈话中我知道了他就是留学英国归来的人造石油化工专家朱亚杰教授。‎ ‎(楚泽涵《我的好老师——怀念朱亚杰先生》)‎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朱亚杰留学英国期间,曾就职于一家公司,是建设新中国的念头促使他谢绝公司的挽留,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说明信念对人生方向的选择影响很大。‎ B.朱亚杰曾忧心石油高等教育的状况,并为建立研究生院四处奔走,他认为若非如此,石油高等教育就很难尽快走上正常发展道路,也很难大幅度提高层次。‎ C.在朱亚杰看来,真正的科学家应该心存敬畏并把科学置于最高地位,而不应该亵渎科学用它来获取名利,所以朱亚杰虽然誉满学界,却较少公开谈及自己。‎ D.朱亚杰很早就对化工和能源兴趣浓厚,后来长期致力于此方面的科研工作,他潜心钻研执着追求,在科学上卓有建树,对我国的能源技术的发展很有贡献。‎ ‎【答案】C ‎【解析】“较少公开谈及自己”错,文章里“一直讳言自己”的意思是“一直不敢或不愿说自己”。‎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在扬州中学读高中期间,朱亚杰因为家境拮据,差点儿没辍学,是求学的信念和淡泊的意识让他得以坚持,最终考上了清华大学。‎ B.朱亚杰在北京石油学院从事教科研工作,培养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批专门人才,1965年其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C.朱亚杰关心学生的成长,他希望学生们有家国情怀而不要事事考虑自己,在学习时要打好基础,以面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D.朱亚杰心系科研工作,病危时他只能用笔写字来与刘晨光教授指导的博士交流,叮嘱他出国进修后别忘关注国外新能源研究情况。‎ E.朱亚杰作为留英专家在学校里有名声,而在学生眼中却是朴实无华的,学生楚泽涵的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老师的敬仰和热爱之情。‎ ‎【答案】CE ‎【解析】A.关系有误,“淡泊的意识”不是“他得以坚持”的因素;B.范围有误,其科研成果获奖时间应为20年后;D.指代有误,朱亚杰指导的那个博士应是刘晨光教授本人。 ‎ ‎6.朱亚杰认为“要有所成就必须不怕牺牲自我”,这一点在他的人生中是怎样体现的,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4分)‎ 答: ‎ ‎ ‎ ‎【答案】①朱亚杰心系祖国,拒绝英国公司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国任教,最终成为伟大的爱国者。②朱亚杰钟爱科学,潜心钻研,甚至不顾及环境对身体的损害,最终成为著名的科学家。③朱亚杰献身教育,为北京石油学院的创建倾注了大量心血,不顾年事已高创建研究生院,带病为研究生修改论文,最终成为可敬的教育家。‎ 十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怀念施光南:斯人虽逝 黄钟长鸣 李树喜 ‎①施光南1940年生于战火中的重庆。4岁上学,5岁就开始学写和编演歌曲。有一天,老师让孩子们学唱“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小光南唱得却是:“肚子饿了,肚子饿了,要吃饭,要吃饭……”惹得满室哄堂大笑。这是人们最早看到的小家伙的音乐品质和创造意识。施光南在北京一零一中学读书的时候,已经把自己的作品随便填上诸如“哈拉克”“聂尔洛夫斯基①”的名字,在同学中间传唱而暗自得意。‎ ‎②决定报考中央音乐学院的时候,施光南已经16岁了,而且还没有学过钢琴——这在一般专业人员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然而施光南勇敢地报名要试一试。‎ ‎③当时的中央音乐学院地处天津,北京的考试在什刹海边的恭王府进行,主考老师是学院副院长、作曲系主任、著名的教授江定仙。‎ ‎④正规的、科班的考试难住了施光南,而且,最基本的钢琴曲《小奏鸣曲》都没有顺畅地演奏下来……施光南勇敢地弹了他熟悉和喜欢的《牧童短笛》,熟练流畅,那是非正规的、“土”得完全出格的弹奏方法。考场嘈切议论。而主考官江教授似乎欣赏考生的执著与闯劲,和蔼地对施光南说,“请继续,你自选的乐曲是什么?”“《流水》”,施光南回答。‎ ‎⑤“作者是谁?”考官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一曲目。‎ ‎⑥“我自己写的。”这一自创乐曲打动了考官们。施光南又一鼓作气,表演了他熟悉的川剧、越剧、评剧和京剧。‎ ‎⑦主科不成,施光南自知必然落选。谁知,几天以后,施光南收到江定仙教授的亲笔来信,说:“施光南同学,由于你的音乐基础知识太差,你的考试没有达到录取要求,本科不能录取。但我们考虑你在作曲方面有发展前途,且年纪小,建议吸收你到本院附中插班补习两年。不知你的意见如何?”看似山穷水尽,却是柳暗花明。施光南遇上了慧眼伯乐,江定仙教授准确地看到了他的作曲创造才能。在音乐学院附中,天资聪明的施光南经过刻苦努力,很快就全方位地赶了上来,并且成为课代表。‎ ‎⑧中央音乐学院的7年寒窗,铸造了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音乐家施光南,但施光南决不满足于学院大墙中的科班教育,他坚信真正的音乐源泉在社会和民间。参加工作之后,只要有机会,他就深入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如饥似渴地学习吸收民间、民族音乐精华,丰富了自己的音乐宝库。他常在学院的晚会上动情地演唱收集和创作的民歌和流行歌曲——这是为学院派很瞧不起的,但施光南坚持不懈,乐在其中。施光南毕业后,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创作的歌曲超过千首,发表一百多首,新人新歌,乐坛瞩目。1963年南宁的音乐创作会议上,中国音乐协会主席吕骥这样赞扬施光南:“一个时代的作者有一个时代的风格、精神、音调,同样是年轻人,聂耳死时是23岁,现在天津的施光南也是23岁。聂耳当时处在水深火热的年代,他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青年的觉醒、悲壮的战斗气息,施光南生活在今天,他的作品体现了一代人乐观、健康向上和充满阳光的时代气氛。”‎ ‎(摘编自《点评:二十八个半风云人物成与败》)‎ ‎[注] ①哈拉克、聂尔洛夫斯基:著名音乐家。‎ 相关链接 ‎①目前,创作一首水准较高的声乐作品耗资大约30万人民币,而施光南音乐作品包括歌曲1169首、歌曲钢琴伴奏213首、歌曲管弦乐谱143首、歌剧三部,还有大量器乐、戏剧作品,其创作成本在5000万人民币以上。(摘编自《斯人虽逝 旋律长留人间》)‎ ‎②聂耳在北平时深入到贫民区天桥等地,收集北方民间音乐素材,并在“充满了工人们的汗臭”的环境中听卖嗓子、卖武功的吼声,从中知道了他们“生命的挣扎”的心曲,著名的《卖报歌》正是在这环境下吟出来的。(摘编自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标题表明了我们怀念施光南的原因,即虽然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乐作品长留在人间。这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B.第①段写施光南的童年与少年时代,突出了他的音乐品质和创造意识,以及那种敬畏著名音乐家权威而充满自信的特点。‎ C.第②至第⑦段写施光南报考中央音乐学院的过程和在音乐学院附中学习的情况,前者详写,后者略写,详略得当。‎ D.最后一段,对施光南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学习情况一笔带过,而着重写他深入社会和民间以及他年轻时的创作成就。‎ ‎【答案】B ‎【解析】“敬畏著名音乐家权威”错误。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开头述说施光南出生地和年份,这是人物传记的常见形式,也交代了时代背景,为后面写童年施光南改唱儿歌作铺垫。‎ B.文本以时间为顺序,从施光南出生至4岁、5岁,至16岁,再至23岁,虽然叙述平淡无波澜,但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C.文本从侧面记述主考官江教授慧眼识英才的伯乐行为,介绍他的身份和职称,是为了说明他对施光南的判断具有权威性。‎ D.用数字说明施光南的音乐创作成就,突出了他创作种类之多,数量之巨;计算其创作成本,说明他创造的经济效益之大。‎ E.文本叙事中含有事理,通过记叙施光南的学习、创作及音乐成就,说明成才不只在于天才加勤奋,还有其他因素。‎ ‎【答案】AE ‎【解析】B项,“叙述平淡无波澜”错误,其实是叙述起伏有致:施光南参加考试时完全出格的弹奏方法,看似没戏,他却得到主考官允许继续的鼓励;他主科不成,却收到江教授的信。C项,“侧面”错误,应是正面。D项,“说明他创造的经济效益之大”错误,而是说明他创作成就之大。 ‎ ‎3.材料引用吕骥的话,把施光南与聂耳进行比较,这样比较包含了哪些意思?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 答: ‎ ‎ ‎ ‎【答案】①突出施光南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音乐家;②表达一个时代的作者有一个时代的风格、精神、音调的创作观点(或肯定施光南的作品体现了一代人乐观、健康向上和充满阳光的时代气氛);③肯定施光南所走的音乐创作道路——深入社会和民间,学习吸收民间、民族音乐精华,丰富自身的音乐宝库。‎ ‎【解析】注意答出引用的作用和对比的作用,两种方式的作用都有突出传主的品质这一共性特征。吕 十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道德学问著春秋 ‎1927年1月,安作璋出生于山东曹县城内文庙旁一户书香之家,家门两边有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对联。安作璋说:“长辈们经常给我讲这副对联的意思,教导我长大以后为人要忠厚,要好好读书。没有想到,这竟成了我一生遵循的两个信条。”‎ ‎1937年,当时安作璋小学毕业,正好抗日战争开始,家乡被日军占领,日本人也在县城办了一些学校,但是人们都不乐意去日本办的学校读书。安作璋随家庭转到乡下私塾读书。在家庭熏陶和师长的教诲下,他先后读完前四史和《资治通鉴》等书。1944年秋,安作璋随流亡学生辗转到皖北阜阳,进入山东第二临时中学高中部学习。回忆起这段艰苦岁月,安作璋说:“支撑我继续生活和学习的,就是我过去所熟悉的历史人物在逆境中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我常用司马迁说过的一段话‘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来激励自己。”‎ ‎1947年中学毕业,安作璋以优异成绩考入齐鲁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投入著名文史学家栾调甫、胡厚宣、张维华、朱东润、莫东寅、韩连琪等先生门下,获得了许多终身受益的教诲。在张维华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安作璋主攻秦汉史,他午夜之前极少休息,总是如饥似渴地涉猎着先秦和秦汉的各种文献,前四史被他翻烂两套,四易寒暑竟有7个假期没有回家。“在齐鲁大学学习的四年,我恰巧跨越了新旧两个时代,先是接受了乾嘉学派考据务实思想的影响,以后又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安作璋说,这都为他治学思想与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1年,安作璋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迄今已走过了整整65年。‎ ‎1954年2月20日‎、‎5月27日,短短3个月中,他的论文《西汉的西北屯垦》《论西汉农官的建置及其作用》就相继发表在《光明日报》史学版上,这在当时史学界青年一代中是非常罕见的,产生了很好的反响。1955年,安作璋的第一部史学著作《汉史初探》由学习生活出版社出版,195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当时,他年仅28岁。1959年,其另一部学术专著《两汉与西域关系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年齐鲁书社再版。“十年动乱时期,我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遭到隔离和批斗。”安作璋说,在那是非颠倒的年月,从事学术研究就等于“犯罪”,但他学术研究的步伐并未停止。‎ 安作璋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从事秦汉史研究并取得卓越成就的著名史学家,是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创始人之一。有些青年教师和学生请他传授一些治史秘诀,他说:“我没有什么秘诀,如果说有,那就是‘业精于勤’四个字,即眼勤、脑勤、手勤,也就是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写作。”安作璋本人就是“三勤”的典范。他午夜之前极少休息,每到夜深人静,落笔翻书,正是搞研究的好时候。有时躺下后仍在思考问题,一旦有所发现,立即披衣起床,笔之于书,到了寝不安席的地步。除了“三勤”之外,安作璋在学术研究上还讲究“三通”。他常对学生说:“读书务要精通,治史者尤要如此。要做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就是要研究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通晓历史发展的规律。”他认为,所谓“通”包含三个方面,即纵通、横通、类通,“纵通是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认识过去,把握现在,展望将来。横通是全面联系地看问题,认识同一时期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类通则是触类旁通或逐类相通之意”。‎ 改革开放以后,已届知天命之年的安作璋迎来了学术的春天。1980年,他因研究成果突出从讲师直接越级晋升为教授。安作璋被国内外历史学界誉为“今日秦汉史学界的重镇”。他功多而不矜,名盛而不傲,虽是国内外知名的历史学家,但他一直待人诚恳谦恭,虚怀若谷。他与熊铁基合作的长篇巨著《秦汉官制史稿》,从选题到完成,曾五易其稿,历时十载,才公开出版。2001、2015年,安作璋在中华书局出版的两部论文集分别命名为《学史集》《学史集续集》,他说:“历史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活到老,学到老,也不一定能窥其门径,而升堂入室更不容易,因此本书题名曰《学史集》”,足见他的胸怀。‎ 虽已至耄耋之年,他仍发愤忘食,老而弥笃,以饱满的热情,为祖国的历史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事业辛勤工作。先生家客厅悬挂着一副济南名士徐北文题赠的对联:“良史春秋笔,名师齐鲁风”,工整典雅,正是先生“道德学问”的最好写照。‎ ‎(摘编自赵秋丽等《安作璋:道德学问著春秋》)‎ 相关链接 ‎①“道德学问”是安作璋自己的理想追求,也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他经常给学生讲:人的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需要解决和探讨的问题,但概括起来不外乎如何做人与如何做事两个问题,无论干哪一行,从事何种职业,都离不开做人这个前提条件和根本问题。他把传统道德总结为“孝、忠、仁、义、礼、智、信、和”八德,其中“孝”则居于首位。他经常教导子女和学生说:“交朋友要首先看他对自己父母的态度,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的话,肯定不会真心实意地对待朋友,更谈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光明日报》)‎ ‎②安先生把早已尘封了的古代事件磨莹成清澈照人的历史规镜,给人们以启迪,以感悟,以力量。‎ ‎(山东省委宣传部原部长、‎ 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苗枫林评价)‎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安作璋中学毕业后,曾投到齐鲁大学著名史学家门下,获益颇丰,在张维华先生的悉心指导下,主攻秦汉史,从而走上历史研究道路,这说明学术前辈的提携引领很重要。‎ B.安作璋传授治史经验,认为要想取得成绩,须做到“业精于勤”,即眼勤、脑勤、手勤,也就是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写作。他在史学研究中将“三勤”体现得淋漓尽致。‎ C.“三勤”之外,“三通”也是安作璋学术研究中采取的重要方法,“三通”即纵通、横通、类通: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全面联系地看问题,触类旁通或逐类相通。‎ D.安作璋不仅具有勤奋的治学精神、扎实的学术功底,而且把“道德学问”作为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他认为做人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条件和根本问题,应居于传统道德首位。‎ ‎【答案】D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安作璋小学毕业,恰逢抗战爆发,他没有选择日本人办的学校,而是就读于私塾,在家庭熏陶和师长的教诲下,读完了前四史和《资治通鉴》等书。‎ B.求学时经历的艰苦岁月,使安作璋对“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坚定了他专攻秦汉史的决心。‎ C.安作璋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在短短3个月中,他的两篇论文就相继发表在《光明日报》史学版上,这在史学界实属罕见。‎ D.十年动乱时期,安作璋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遭到隔离和批斗,当时从事学术研究就等于“犯罪”,但他不忘初心,学术研究的步伐并未停止。‎ E.改革开放以后,安作璋随即被国内外历史学界誉为“今日秦汉史学界的重镇”,他功劳多而不自夸,名气大而不自傲,待人诚恳谦恭,虚怀若谷。‎ ‎【答案】AD ‎【解析】B.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坚定了他专攻秦汉史的决心”无中生有,应是以此来激励自己;C.“这在史学界实属罕见”错,应是“在当时史学界青年一代中”非常罕见;E.“随即”错误。‎ ‎6.作为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安作璋将道德学问作为自己一生的理想追求。请结合材料,就学者的道德与学问的关系进行分析。(4分)‎ 答: ‎ ‎ ‎ ‎【答案】①道德是做好学问的前提和基础。②安作璋从小就受到家人的教诲,将忠厚做人作为他一生遵循的信条,这为他日后勤奋苦读、安心学问奠定了基础。③道德与学问本来就关系密切,安作璋认为做人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根本,“良史春秋笔,名师齐鲁风”正是他“道德学问”的最好写照。④安作璋功多而不矜,名盛而不傲,虽是国内外知名的历史学家,但他一直待人诚恳谦恭,虚怀若谷,所以能够保持罕见长久的学术生命。 ‎ ‎【解析】审读题干可知,本题实质是探究安作璋做人与做学问之间的关系。据此可筛选他如何做人的,他做了哪些学问方面的信息,再抓住一些关键句,如“教导我长大以后为人要忠厚,要好好读书”“他功多而不矜,名盛而不傲,虽是国内外……虚怀若谷”“良史春秋笔,名师齐鲁风”“无论干哪一行,从事何种职业,都离不开做人这个前提条件和根本问题”等,分析两者的关系。‎ 十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写书 所谓“写书”,就是从事学术研究。‎霍 先生有句名言:“我的岗位工作是教学,所谓研究,其实是备课。”‎ 学术研究、著书立说,必须求真求是,甚至要敢冒风险。自1958年开始,霍先生就因其出版的《文艺学概论》受到冲击。“文革”之初,又因发表《试论形象思维》一文,被点名批判,扣上“为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思潮提供了理论基础”的帽子。抄家、游街、挨斗、扫马路、扫厕所,到最后关牛棚、劳动改造,这些都没能改变先生的学术个性。平反之后,他又写了《再论形象思维》的长篇文章,表明自己的学术观点。这样的精神追求,可用他的一句诗来概括:“浩气由来塞天地,高标那许混风尘。”‎ 学术研究需要宽广的视野。霍先生曾在《“断代”的研究内容与非“断代”的研究方法》一文中强调,“断代”的研究内容不能用“断代”的研究方法。就研究唐诗说,不应割断它与唐以前、唐以后诗歌发展的联系,尤其不应忽视唐诗与今诗的关系。也正是这样的研究视野,他的研究显示出宏大的气魄。如《论白居易的田园诗》一文,直接溯源至先秦时代的《诗经·七月》,然后经陶渊明、王维等发展,中国的田园诗形成了两条线索:一是“田家乐”,二是“田家苦”,再通过对白居易田园诗的分析,认为白居易是“田家苦”线索的继承者和杰出代表。‎ 学术研究要创新。霍先生经常引用《南齐书·文学传论》的一句名言鼓励学术创新:“若无新变,不能代雄。”他的研究,重视资料的挖掘和阐释,如对于《西厢记》的研究,从《西厢记简说》到《西厢述评》,再到后来的《西厢汇编》,把《西厢记》有关的问题、资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把研究结论建立在扎实的材料基础之上。先生的研究,重点在于唐宋诗词,尤其是对杜甫、白居易予以特别关注。《青春集》中显示,在大学本科阶段,他就已发表七篇研究杜甫的论文,展现出青年学者的锐气和创新精神,此后对杜甫的研究更加深入。‎ 学术研究需要理论支撑。霍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建立在他雄厚的文艺理论基础之上。他自己除撰有《文艺学简论》《诗的形象及其他》等著作之外,还整理了大量古代文艺理论著作,如校注《滹南诗话》《瓯北诗话》《原诗》等,主编《中国古代文论名篇详注》《中国诗论史》等,并且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古代诗文的研究实践当中,因而成就斐然。‎ 学术研究还要有广泛的交流。1982年3月,霍先生主持召开首届全国唐诗讨论会,名家云集,气氛热烈,当他在开幕致辞中说到“我们的这次全国性的唐诗讨论会,新中国成立以来是第一次,唐代以来也是第一次”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在这次会议上,程千帆先生给他题写斋榜“唐音阁”,从此,“唐音”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霍先生晚年仍然笔耕不辍,2001年,出版《唐音阁论文集》《唐音阁译诗集》等系列著作。2010年霍先生90岁寿辰时,他亲自整理编撰的《霍松林选集》(十卷本)正式出版,集中体现了其学术成就。‎ 写诗也是霍先生“写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少年时期写的抗战作品,如《卢沟桥战歌》《惊闻南京沦陷,日寇屠城》《八百壮士颂》等,真实反映了抗战历史,把自己的心声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因此,1995年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中国作家协会特将先生列名于“抗战时期老作家”名单中,颁赠“以笔为枪,投身抗战”的奖牌。‎ 霍先生的诗词创作,独树一帜,引领风气,正如程千帆 先生所言:“松林之为诗,兼备古今之体,才雄而格峻,绪密而思清。”他还呼吁当前的诗词创作必须求变求新,率先主张用新声新韵取代旧声旧韵,并用新声新韵创作七律。‎2008年12月20日,“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颁奖大会暨5位诗家作品集首发式,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霍先生成为首次颁发的“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5位获奖人之一。‎ 书法也是霍先生“写书”的一个重要部分,他的字就像他的诗一样“刚健含婀娜,韶秀寓清淑”。书法家钟明善先生曾概括霍先生的书法特点:“方圆兼备,疾涩得体,寓刚于柔,潇洒自若。”先生自撰、自书的《香港回归赋》等作品,气势恢宏,刚劲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学海珠玑光简册,诗坛星月耀乾坤”,这是霍先生献给首届全国唐诗讨论会的诗句,用来概括先生的学术风范也十分恰当。先生离开我们了,但“唐音”永存,他的著作将永远流传、光照千古。‎ ‎(摘编自张新科《霍松林:“唐音“永存》,‎ 原文刊于《光明日报》‎2017年2月22日第16版)‎ 相关链接 ‎“如果知识很渊博,却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和论著,那就是有知无能,也就是古人讥笑的‘两脚书橱’,对学术文化的发展起不到重要作用。”‎ ‎(引自《访著名古典文学家、文艺理论家霍松林》)‎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霍松林认为“断代”的研究内容不能用“断代”的研究方法,研究唐诗,应注意它与唐前后诗歌的联系,也要关注与今诗发展的关系。‎ B.霍松林《论白居易的田园诗》一文指出:中国田园诗发展有两条线索——“田家乐”与“田家苦”,白居易是后者的继承者和杰出代表。‎ C.霍松林古典文学研究成就斐然,是源于他大学本科阶段就具备的学者锐气和创新精神,以及他的开阔的学术视野、坚持不辍的笔耕。‎ D.霍松林创作的《卢沟桥战歌》等作品,真实反映了抗战历史;因而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时,他被列入“抗战时期老作家”名单。‎ ‎【答案】C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1982年召开的首届全国唐诗讨论会上,程千帆为霍松林题写斋榜“唐音阁”,此后,“唐音”日渐享誉国内,声播海外。‎ B.“浩气由来塞天地,高标那许混风尘”这两句诗概括了霍松林先生凛然正气,孤芳自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个性精神。‎ C.霍松林《西厢记》研究成就卓著,这表明要想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应努力改进研究方法,拓宽研究思路。‎ D.文章引用的诗句、他人的评论等,突出表现了霍松林的风骨、才情与学养,起到充实文章内容、增强报道真实性的作用。‎ E.本文题为“写书”,分别从文学研究、诗歌创作、书法等方面介绍了他的贡献与成就,选材典型,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答案】BC ‎【解析】B.“孤芳自赏”理解不当。C.选项中“这表明要想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应努力改进研究方法,拓宽研究思路”分析不当,对应信息在原文第四段,应该说,这表明古典文学研究要充分占有资料并深入挖掘阐释,才能取得丰硕成果。 ‎ ‎3.霍松林先生认为,学术研究要做到“知能并重”,不做“两脚书橱”。他如何做到“知能结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答: ‎ ‎ ‎ ‎【答案】①“知”的层面:学术研究要有求真求是的态度,扎实的材料积累,有雄厚的理论素养,有开阔的学术视野;②“能”的层面:学术研究要勇于创新,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持续深入,不断写作,要多方涉猎。‎ 十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半个世纪前的一天,法国巴黎市民从当天报纸上看到一个十分醒目的消息:昨天,法国物理学家夏里·法布里教授,作为新当选的法国科学院院士,出席了科学院院士例会。按照老规矩,院士第一次参加例会,要宣读一篇高水平的论文。不过,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夏里·法布里教授没有宣传自己的论文,而是宣读了在他指导下的一位中国年轻的物理学家的论文。教授自豪地告诉与会者,这位年轻的中国物理学家由于出色的研究成果,将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位荣获这一荣誉的中国人。‎ 巴黎的报纸还刊登了夏里教授和这位中国年轻科学家的大幅照片。这一消息使巴黎人惊奇异常,因为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又愚昧的国家,而今天,竟然有一位年轻的中国人登上了法国神圣的科学殿堂。要知道,即使是法国科学家,要获得法国国家级科学博士学位,也是不容易的。‎ 这位令巴黎人大吃一惊的中国人,就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严济慈。‎ 严济慈出生在浙江东阳县的一个小村庄,他是农民的儿子。7岁时,进入严家祠堂的蒙馆读书,读四书五经,但他对那些艰涩的圣贤之言没有兴趣。有一次,他父亲到杭州去办事,无意中在一个书摊上发现一本《笔算数学》,便买回来给了严济慈,严济慈高兴极了。当时,村子里谁都没有学过高深的数学,也找不到可以请教的老师。严济慈硬着头皮自己“啃”,硬是“啃”下了这本书。‎ ‎14岁时,严济慈考上了浙江东阳县立中学,成绩是所有考生中最优秀的。家里省吃俭用,把这个“严家几辈子才出的读书人”送进了中学的大门。严济慈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他刻苦用功,每学期的成绩都在班上名列前茅,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中学学业。‎ 这年夏天,他来到省城杭州报考大学。考虑到家里经济困难,他决定报考离家最近的南京高等师范,因为师范不仅免交学费,还免费提供食宿。在等候发榜的日子里,有一天,他看见南京河海工程学校张贴的招生告示,心想:反正没事,不如再去考考看,于是,又报考了河海工程学校。‎ 不久,考试揭晓,严济慈两所大学都考上了,而且均为全省第一。这一来,轰动了杭州城,也迅速传到他的家乡东阳县。为此,浙江省教育厅把东阳中学列为全省的重点中学。‎ 从南京高等师范毕业后,严济慈远涉重洋,到法国留学,把目标选定在著名的巴黎大学理学科。按校规,20多门主课,考试通过一门即可得到一张文凭,考取8张文凭就可毕业。但由于课程艰深,考试繁难,考取一张文凭并非易事,不少学生在校多年,一张文凭也没拿到。巴黎大学一年举行两次考试。这次勇敢尝试的结果,成绩优等,使他一进校就获得了第一张巴黎大学的文凭。巴黎有令人流连忘返的名胜古迹,也有令人难以抗拒的物质诱惑。严济慈对于一切不为所动,每天从下榻的旅馆,到教室,到图书馆,到实验室,四点一线,从不偏离。一年之后,夏天的考试又来临了,严济慈以惊人的记忆力和扎实的知识功底,通过了3门主课的考试,夺得了3张文凭,这是巴黎大学的校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 获得硕士学位以后,严济慈在巴黎大学著名物理学家夏里·法布里教授的著名实验室任工程师,研究当时物理学的一个难度极大的课题——石英在电场下的形变(压电效应)。面对难题,除掉不能再减少的睡眠,分分秒秒都用来研究,最后终于成功了。他的论文《石英在电场下的特变和光学特性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夏里教授在第一次出席科学院院士的例会时拿到会上宣传,轰动了巴黎。‎ ‎(摘编自《中外著名科学家小传》)‎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法国报纸刊登消息,法国物理学家夏里·法布里教授新当选法国科学院院士,他将在科学院院士例会上宣读自己的一篇论文。‎ B.在法国巴黎人的眼里,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又愚昧的国家,竟然有一位年轻的中国人登上了法国神圣的科学殿堂,这令他们非常惊愕。‎ C.严济慈出身农家,他对古代经典作品没有兴趣,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笔算数学》,他靠自己钻研读通了这本书。‎ D.严济慈抵御住了巴黎的名胜古迹的吸引力和巴黎令人难以抗拒的物质诱惑,每天在旅馆、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穿梭,从不偏离。‎ ‎【答案】A ‎【解析】“他将在科学院院士例会上宣读自己的一篇论文”不是报纸消息的内容。‎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严济慈从南京高等师范毕业后留学法国,以优异成绩考入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连续通过3门主课考试,获得了3张文凭。‎ B.严济慈先后报考南京高等师范和河海工程学校,都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中,轰动杭州;因此他家乡东阳县东阳中学被列为省重点中学。‎ C.严济慈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夏里·法布里教授,经过艰苦努力,课题研究取得成功,完成了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硕士学位。‎ D.夏里·法布里教授打破惯例,没有宣读自己的论文,而是宣读严济慈的论文,轰动巴黎,这表现法国人已经改变了对中国的偏见。‎ E.本文主要选取严济慈学业生涯中的事迹,选材典型,突出表现他认真、刻苦学习的品质,赞扬他永不知足、奋发向上的精神。‎ ‎【答案】BE ‎【解析】A.“以优异成绩考入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连续通过3门主课考试,获得了3张文凭”这一 ‎6.这篇人物小传在叙述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 ‎ ‎ ‎【答案】①特点:开篇部分用倒叙方式,叙述严济慈成为第一个获得法国国家科学院博士学位的中国人这件事;然后主体部分再叙述他自蒙馆、中学、大学,再到法国留学的求学历程,用的是顺叙方式。②好处:倒叙是为了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为了突出强调传主的杰出成就;顺叙则脉络清晰地呈现出传主的求学历程,易于读者阅读理解。 ‎ ‎【解析】先答出“倒叙”的方式,然后结合文章分析哪些地方是倒叙;再分析艺术效果: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强调传主的杰出成就。‎ 十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窗昏晓送流年 ‎——追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童庆炳先生 ‎2015年6月14日,北京的天空澄碧如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离去了。‎ 先他而去的妻子曾恬曾在文章中这样描写自己的老伴儿:“他一直是个‘努力型’的人……他在10年前就为自己的退休生活画了蓝图。写哪几本学术书,写哪几本小说,上午工作几个小时,下午工作几个小时,写的书名叫什么……也说退休后要加强锻炼,一周多爬一次香山,等等。他说,人如果有工作做,又有能力做,是福气;人若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能有创造性地做,那就是人生的大享受,是大福气。”‎ ‎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师大文艺学学科创始人黄药眠先生去世,文艺学学科遭受重创。危难之中,童先生辞去研究生院副院长一职,回到文艺学教研室担任学科带头人,与程正民老师一起带领一批中青年学者,使北师大文艺学学科走出低谷,并跻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重点学科。‎ 与他一起奋斗的学生们都记得被称为“四大战役”的学术创新活动:1986年到1992年,完成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西比较文论研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上下卷,这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中西比较诗学著作;1990年到1994年,完成国家社科“85规划”重点项目“文艺心理学研究”“心理美学丛书”,由百花文艺出版社陆续出版;1994年间,出版具有开拓性的“文体学丛书”和“文艺新视角丛书”;1990年到1997年,编写出观念更新的《文学理论教程》等教材,至今仍被国内高校广泛采用。‎ ‎“团队学术成就的取得,靠的正是坚硬如钢的顽强意志、毅力。北师大文艺学学科点正是先后凭借黄药眠先生和童庆炳先生两代统帅的统领,建设起了全国学界独树一帜的文艺学学派。”时为北师大中文系教授的王一川说。‎ 童先生在学术上通达开明,善于包容不同的见解,是学界素来称道的。他常常告诉学生,外来的新思想、新观念没有什么可怕的,千万不要视若洪水猛兽,关键是开放而有自己的主见,容纳新知而又有消化之功。‎ 作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学组首席专家,童庆炳曾诚恳地指出,现在的文学理论界有种风气,认为西方的理论一定比中国的高明,因此不加辨别地搬用、套用西方理论,直接造成很多文章内容空洞,下定义者和推论者多,分析现实、讲道理者少,这不可取。西方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与我们有很大差异,我们可以有所借鉴,但绝不能照搬照抄。‎ 作为作家型的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出版过《淡紫色的霞光》等小说。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联合开设了首届文学创作研究生班,童庆炳不仅担任了总导师,还为学生开设了“创作美学”课程。在某种意义上,这也得益于童先生作家与理论家兼备的特殊身份,也是他将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结合起来的一次富有成效的实践。‎ 在中国当代文坛,作家通常不把文学理论家当回事,理论家一般也对作家不服气。但在童先生看来,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是认知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前者是理性的、逻辑的,后者是审美的、直感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它们的合作,有助于推动彼此向更高水平发展。越是名作家的创作就越需要严格的批评,因为他们的作品影响很大,读者对他们期待很高。所以评论家不仅对艺术负有责任,而且对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评论家必须拥有自己的文学理念、生活信念和社会理想。‎ 多年之后,人们还不时回忆:他学识渊博,授课深入浅出,流畅而不急切,精细而不烦琐,理性而不艰涩,论点阐释必结合实例分析,追根溯源之后又有理论提升。虽然是理论课,他却有许多贴近生活的比喻,他的声音回旋于静空,在学生们的心里形成共振。‎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这是启功先生赠给童庆炳先生的墨宝。窗外绿树成荫,窗内书香迎面。想必,童先生是欢喜的。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依然会延续这样的日子。‎ ‎(选自《光明日报》,作者靳晓燕,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童庆炳,1936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学、文艺心理学、文学文体学、美学方面的研究。童庆炳是中国文艺学理论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培养出大批学者、作家,莫言、刘震云、余华、迟子建等知名作家都曾是他担任总导师的首届文学创作研究生班的学生,其中莫言、刘震云等在当时就已成名,其他的大多数则在学习期间起步,在毕业后才逐渐成为“大腕”作家。‎ ‎②童庆炳确认了文学的审美品质,把文学创作看作一种以审美活动为核心的精神活动后,还从社会现实、心理美学、社会学、文体学、语言学和文化学等诸视角,在与古今中西各种文学理论的对话和沟通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着自己以“审美特征”为中心的文学思想,从而创建了一个以审美为核心的文艺学理论体系。‎ ‎(吴子林《童庆炳与中国审美论文艺学的创构》)‎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童庆炳开设首届文学创作研究生班,担任总导师并开设“创作美学”课程,使许多作家从中获益。‎ B.童庆炳“作家与理论家兼备的特殊身份”,使他的文学理论课理论与实例结合,深入浅出,流畅生动,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C.童庆炳对评论家的责任有充分的认识。他认为评论家必须拥有自己的生活信念、社会理想和文学理念,评论家的主要责任是对社会负责。‎ D.童先生认为人若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能有创造性地做,那就是人生的大享受、大福气。他计划退休之后,仍要继续研究、著述。‎ ‎【答案】C ‎【解析】原文是“认为评论家不但要对艺术负有责任,而且要对社会负责”。选项表述不准确。‎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作者不厌其烦地列举了童庆炳及其学术团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推出的一系列著作,具体而充分地表现了他们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 B.童庆炳认为西方的文学理论不一定比中国的高明,他对当时的文学理论界照抄照搬西方理论的风气提出了批评,认为我们应该根据国情对其适当借鉴。‎ C.文章引述童庆炳的妻子曾恬对丈夫的描写和北师大中文系教授王一川对童庆炳的评价,侧面表现了他的精神品质和学术贡献,丰富了文章的写作角度。‎ D.针对当时作家和文学理论家互相轻视的现象,童庆炳认为,评论家对艺术和社会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看,评论家应该比作家具备更高的素质。‎ E.“一窗昏晓送流年”是对童庆炳学者生活的诗意描述,但其中也流露出流年易逝的感慨,表达了对一代学术泰斗离世的深深惋惜之情。‎ ‎【答案】CA ‎【解析】B项“认为西方的文学理论并不比中国的高明”表述不准确,应该是“不一定比中国的高明”;D项“评论家应该比作家具备更高的素质”无中生有;E项“流露出流年易逝的感慨,表达了对一代学术泰斗离世的深深惋惜之情”理解错误。‎ ‎3.童庆炳为把北师大文艺学学科建设成全国学界独树一帜的文艺学学派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危难之际,带领北师大文艺学学科走出低谷,使其迅速发展。在北师大文艺学学科遭受重创之际,童先生辞去研究生院副院长一职回到文艺学教研室担任学科带头人,带领同仁逐步将该学科发展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重点学科。②带领北师大文艺学学科的师生们完成了一系列的学术创新活动,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童庆炳带领学术团队完成了学术创新的“四大战役”,出版了一系列文艺学著作,质量高,影响深广。③兼收并蓄,创建了独特的文艺学理论体系。童庆炳从多角度完善以“审美特征”为中心的文学思想,创建了一个以审美为核心的文艺学理论体系,为建设全国学界独树一帜的文艺学学派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也可)‎ ‎【解析】解答信息筛选题,首先要确定答题区域。然后精读答题区域的文字,筛选整合答案。筛选整 二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学界典范 冯鹏生 启功先生的一生就像展现于人间的一道彩虹,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增添了无限的光辉。现在他已离我们远去,但人们仍在深切地怀念他。启功先生逝世于2005年6月30日,寿年93岁。他是闻名遐迩的书画家、鉴定家、训诂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尤其他那种卓荦大气、蔼然待人的风范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的心中。‎ 记得在1963年的秋天,聆听过先生关于“董其昌书画作品鉴析”的讲座,那时我12岁。后来,在“文革”中又有幸聆听先生教诲,即使在那种缄口齐喑的情况下,先生仍显示出了实事求是、坚持真理、雅然风趣的品格。虽认识先生很早,但一般情况下,不敢前往问学打扰。大概是在1978年,先生为出版“二十四史”事,在中华书局校点“清史”。忘记了是一种什么机缘,先生通知我将一篇名为《装潢历史演变》的稿子送去。当我骑车来到中华书局的传达室时,先生已在那儿等候。我那个时候写的稿子值得请先生斧正吗?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尽管如此,过了几日,先生竟通知我到他的小乘巷寓所见面。几位兄长陪我到了小乘巷先生的一间狭小的卧室兼工作室,室内到处堆放着书籍和纸张,我们只好坐在先生的卧床上。未等寒暄,先生便伏案翻开了我那篇所谓文章,逐字逐句地念,随之以铅笔改谬。‎ 当看到书画形式演变的段落时,先生说:“立轴条幅画,唐时已定型,不是有杜甫为王宰山水图的题诗吗?‘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当时的书画形式,并不完全是横卷。”在座的几位都为先生顺手拈来的诗句所折服。因稿子冗长,先生边看边改,已近午饭时刻,我们几个起身告辞,记得当时都没说声感谢的话。倒是先生,有些歉意似的说:“到吃饭的时候,走啦。”接着他又像哄孩子要给些糖果似的说:“等等!”先生挑选了一幅法书,挥笔题上了我的上款,随之卷起十多幅他的字说:“这是最近写的,送给孩子们的老师,他们会喜欢。”我惭然接了过来。因为赐我的那幅墨宝有上下款,先生过于自谦,故而一直置之书橱,30年来,从未敢张挂。‎ 后些年先生身兼多职,诸事繁多,我再未有过名为“看望”实为“打扰”的举动。但凡经我向先生索取“赐墨”或题写书名堂号的,我多是请人代办,且一一应愿。记得1986年的一天,先生还着人转来一幅写给我的法书,诗意含蓄,并有题记数行,经反复咀嚼,方领悟到,其诗是在鞭策我于事业上应图精进。题记中褒责皆有:我曾有出语不当处,应自省,反映了先生对人的真淳之意;所指我的“擅长”,褒奖有过,故而此幅也未曾示人,折叠置书架20多年矣。‎ 如今回想起来,我烦劳先生的事情太多了,不知耽误了他多少宝贵的时间。即使在“稿酬”通行的情况下,凡我托办的事情,并没给过一次报酬,我也未有一杯热茶敬给先生,反倒让先生为我付出了那么多的精力。先生病中,多次拟随他人去医院看望,总是唯恐“添乱”而作罢,只是请人带去祝愿。在先生仙逝4年后的今天,尤感深深的愧疚和忏悔。‎ 先生逝世,四方哀吊。我去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所设置的灵堂。早早起床,沐浴更衣,怀抱96朵白色康乃馨,奔向了北师大。把花束置放在祭台上,后退几步,便不自觉地双腿跪下,含着泪水,虔诚地三叩首。因为时间尚早,灵堂里只有我和守灵者,便无所顾忌地像孩子似的向先生说:“总想去看望,唯恐添乱,如今后悔,启功先生安息吧,晚生永远怀念您!”‎ 先生旅途漫长,艰难坎坷,但心胸坦荡,意气骏爽,宏著等身,吐纳自深,酌处万机,适度得宜,令人仰慕,堪称学界之楷范。揣其成因,我认为恰如宋王安石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摘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先生学问值得仰慕,人格值得敬佩。启功先生一生艰难坎坷,但心胸坦荡、著作等身,在与“我”的交往中对“我”有深远影响,让“我”受益良多。‎ B.“我”心中充满愧疚和忏悔的情感,多次烦扰先生,耽误先生宝贵时间;而先生生病时没有前去探望,如今先生仙逝,唯有以文凭吊表达愧疚忏悔之情。‎ C.从先生光风霁月而未受到世俗干扰,晚年依旧保持自我本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启功先生勉励后进的学界典范之风。‎ D.作者在文末用“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一句诗来总结启功先生成为学界典范的原因,一是其钻研精神,二是其胸襟宽广。‎ ‎【答案】C ‎【解析】C项中所引用的事例不能够表现启功先生的勉励后进,只能表现启功先生的高洁操守。‎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启功先生是闻名遐迩的书画家、鉴定家、训诂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一生像展现于人间的一道彩虹,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无限光辉。‎ B.“我”将《装潢历史演变》的稿子给先生看时,心中想到自己资历尚浅,不值得让启功先生为“我”斧正,但先生却很细致地修改校对。‎ C.启功先生治学严谨、博学强识,在为“我”修改文章的过程中,看到书画形式演变的段落,立刻想到前人有关诗句,并与“我”的观点发生很大分歧。‎ D.文中表达了“我”对启功先生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启功先生蔼然待人,曾着人转来一幅写给“我”的法书,赞扬“我”的优点同时也指出“我”的缺点。‎ E.这篇文章大量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方式,表达“我”对启功先生的深切怀念,特别是在得知先生逝世后,“我”非常悲痛。‎ ‎【答案】DA ‎【解析】B项,“心中想到自己资历尚浅”这种说法文中没有依据,作者年轻时也许并没有这种想法。C项,“并与‘我’的观点发生很大分歧”说法错误,文中没有提及。E项,文中没有大量议论,主要是记叙和抒情。‎ ‎6.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启功先生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学识渊博。他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还是书画家、鉴定家、训诂学家,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宏著等身。②治学严谨。在修改文章时字斟句酌,逐字逐句修改校对。③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即使在“文革”那种缄口齐喑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这种品格。④待人真诚周到。去拜访他时送给“我”墨宝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法书中真诚地鞭策“我”事业上应图精进。⑤关心后辈,不求回报。答应“我”的许多请求,此外,在稿酬通行的情况下,但凡“我”托办的事情,并未索取一次报酬。(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解析】人物传记主要是对人物的一些事件进行回忆,由此对人物的形象特点进行概括。如原文第一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