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同步课时练习 第二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2020-2021 学年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同步课时练习 第二课 立在地球边上 放号 【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陷井 晴景 轻手蹑脚 水波荡漾 B.破锭 凄婉 柔声细语 波光艳影 C.回溯 寂寥 力挽狂澜 招摇过市 D.沉淀 律吕 悄无生息 沉默寡言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她五官匀称秀丽,眼稍嫌小,但_________,仍是一张美丽的脸蛋儿。 ②德才兼备固然好,可这种人不多,大多数人是_________,各有短长。 ③这件事的真相还不清楚,你先别_________。 ④心中没有戒律,说话就__________,做事就无法无天。 A.瑕瑜互见 瑕不掩瑜 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 B.瑕不掩瑜 瑕瑜互见 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 C.瑕不掩瑜 瑕瑜互见 信口开河 信口雌黄 D.瑕瑜互见 瑕不掩瑜 信口开河 信口雌黄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直到五四之前,中国诗坛还是旧诗一统天下。________________ ①新诗的倡导者们主张废除陈旧的格律,其着眼点当然不仅仅在于形式。 ②尽管旧诗曾有灿烂的过去,但到了 20世纪初,已成强弩之末。 ③它那固定的形式、格律,已使它很难容纳新的思想、新的内容。 ④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向旧诗所代表的传统思想与美学观念发起挑战。 ⑤很难适应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读者的审美要求。 A.①④②③⑤ B.②③⑤①④ C.①④③②⑤ D.②①④⑤③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历史剧往往注重剧情和史实的吻合。郭沫若却独辟蹊径....,超越了史实的限制,借此来实现自己借古讽今的 目的,如历史剧《屈原》。 ②龙是中国的标志,然而,这一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国人产生一些不可理喻....的联想。 ③最近几年来,许多中国人对食用野生动物极度狂热,尤其对珍贵的飞禽情有独钟,这导致国内哀鸿遍野....。 ④王立群教授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汉初历史,可谓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得到了学术界同仁的一致好 评。 ⑤实现“人机对话”已是唾手可得....,能听懂人类语言的“智能”型计算机即将进入中国千家万户。 ⑥闻立鹏教授是闻一多先生的小儿子,他最近在一次访谈中指出,父亲一生危言危行....,对自己人格的养成起 到重要作用。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①②④ D.④⑤⑥ 5.下列关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诗人郭沫若对于力的赞歌,可以看作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发起猛烈冲击的 时代精神的象征。 B.这首诗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可以“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 响一声声号角。 C.《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严格遵守格律,节奏感很强。随着感情的推进,句式,节奏也同时发生变化, 显出一种内在的韵律美。 D.这首诗堪称郭沫若早期“火山爆发式”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五四时期狂飙 突进的时代精神。 【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1.诗歌塑造了怎样的形象?并作简要分析。 2.“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简要赏析这句诗。 3.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运用的通感的手法写出了空中的壮阔景象,写出了诗人极目远望的开阔眼 界。 B.诗人紧扣“立在地球边上”这一着眼点,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地球北极的北冰洋和居于地球腹地的太平 洋联结起来。 C.“无数”“无限”这些词语,写出了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威力的自然形象,显示出它们的宏伟、壮观和 伟力。 D.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横跨两大洋的巨人,也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 界的热情和决心。 2.本诗开篇写了自然景色,有什么特征?有何作用? 3.请你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有 什么深刻的含意。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1.有人说《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应景即兴诗”,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2.郭沫若《女神》中丰富奇特的想象堪称当时诗坛一绝。请简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想象的运用。 【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新诗,完成下面小题。 静夜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作者是郭沫若,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我们课本上学过他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B.本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极为相似:都是在想象的基础上,转而进入写景的世界,收尾出人意料, 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与神往。 C.在诗的第一节中,诗人用月光、村庄、松林、白云、疏星这些意象,描述了诗人眼前静谧的夜景。 D.在诗的第二节中,诗人思绪扩展到广袤的字宙,借“鲛人流珠”的传说,表达了自己惆怅无奈的感情。 2.面对月亮和白云,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试用一两个优美的句子描述出你心中的图景,表达你的 情感。 二、阅读郭沫若的诗歌《炉中煤》,完成问题。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一九二 0年一二月间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炉中煤”的口吻向“心爱的人儿”倾诉衷肠,抒发了对祖国的强烈 热爱之情,表达了甘愿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B.诗歌把祖国比喻成“年青的女郎”,把诗人自己比喻成为年青女郎燃烧的“炉中煤”,通过“炉中煤”对 年青女郎倾诉衷情,表达出诗人对祖国的眷念。 C.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独特想象,以煤自况,表明诗人虽然地位和人格卑贱,但愿意积极进取、以身许国, 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自我觉醒。 D.“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和“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等诗句,很生动地 写出了“炉中煤”的忠贞形象,贴切地表达出诗人眷念祖国的真挚、热烈的思想感情。 2.“啊,我年青的女郎”这句话的反复出现有着怎样的效果?首尾两节呼应又有何作用?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各题。 骆驼(节选) 郭沫若 骆驼,你沙漠的船, 你,有生命的山! 在黑暗中, 你昂头天外, 导引着旅行者 走向黎明的地平线。 …… 看呵,璀璨的火云 已在天际弥漫, 长征不会有 歇脚的一天, 纵使走到天尽头, 天外也还有乐园。 …… 1.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沙漠的船”和“有生命的山”写出了骆驼的特点:是沙漠中的运输工具,有高大的、蕴藏生命所需能 量的驼峰。 B.“昂头天外”写出了骆驼的茫然无措“走向黎明的地平线”写出了骆驼一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C.诗人用托物咏志的手法,是写骆驼,又不是写骆驼,抒发的是从骆驼形象引起的感受,表面咏物,实为 言志抒情。 D.诗人暗示读者,过去需要骆驼精神,今天仍然需要骆驼精神,骆驼精神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巨大动力。 2.虚实结合是第一节诗的突出特点,请分别找出实写和虚写的诗句。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 叉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1.下面对诗句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它已经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儿活力和生气,已无可救药。 B.第二节,直承第一节的三、四两句,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 C.第三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发出洋洋自得的笑声。 D.第五节,诗人忍不住内心的激愤,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彻底地反映了 作者绝望的心情。 2.闻一多创作诗歌讲究“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本诗就体现了他的“三美”主张,请举例 分析其中的一美。 【片段写作】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泪痕也模糊得不分明了/我的生命是艺术/有黄昏时西天的浮云/用残损的手掌祈求” 这首现代诗的作者不是人类,而是微软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按照微软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李笛的说 法,为了拥有写诗技能,小冰“学习”了自 1920 年以来 519 位中国诗人的现代诗,被训练了近 10000 次, 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偏好和行文技巧”。有人说这比中国作家协会的人写的强多了,强烈建议取缔中 国作家协会,装一部机器人就够了。 对上述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 200字的短文,与酷爱写诗的朋友做一次交流。 2.请为新冠疫情期间的快递小哥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识记能力。A 项,“陷井”中“井”应为“阱”。B 项,“破锭”中“锭”应为“绽”。 D 项,“悄无生息”中“生”应为“声”。故选 C。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多于缺点。“瑕瑜互见” 比喻有缺点也有优点,表示客观的评价,比喻优点、缺点都有。第一句指“眼稍嫌小”这一缺点,掩盖不了 “仍是一张美丽的脸蛋儿”的有点。故用“瑕不掩瑜”。第二句指“各有短长”,优缺点都有,故用“瑕瑜互 见”。故排除 AD。“信口开河”指随口乱说一气;“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两者都指随口乱说, 都含贬义。“信口雌黄”侧重不顾事实。如:铁证如山,岂容你信口雌黄!“信口开河”侧重缺乏根据。如: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怎么能信口开河?第三句指“真相还不清楚”,不能不顾事实乱说,故用“信 口雌黄”。第四句指“心中没有戒律”而随口乱说,故用“信口开河”。故排除 CD。故选 B。 3.【答案】B 【解析】文段的整体思路是从旧诗写到新诗,注意“它”“同时”“尽管”等词语。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辨析与运用能力。①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 此处形容郭沫若在历史剧创造上独创的一种方法。使用恰当。②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 执或蛮横,不通情理。不能修饰“联想”,搭配不到。③哀鸿遍野: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 民的悲惨景象。句中指受伤的鸟类。属于望文生义,使用不当。④高屋建瓴: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 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句中用来形容王立群教授的学术水平,使用恰当。⑤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该 词并非指“容易实现”,句中用来形容“人机对话”的实现,使用不当。⑥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 的事。句中用来形容父亲的人品,是恰当的。分析可知,②③⑤成语使用不当。故选 A。 5.【答案】C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形式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C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 严格遵守格律”错误,这是一首自由体诗,诗歌语言形式上不受格律限制;自由体诗每一行的字数,每一节 的划分,每一首诗的节奏和韵律都没有固定的格式。故选 C。 【文本阅读】 一、【答案】1.一个巨人的形象。分析:巨人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 声声响彻寰字的号角,要不断的毁坏旧世界、旧文化、旧事物,不断的创造新世界、新文化、新事物。 2.“太平洋”是这句诗的意象,“无限”形容太平洋之大,面积达,力量大,要把地球推倒。广袤无边的太 平洋,他要提起全身的力量来把地球推倒。与下文的“力哟”相呼应。诗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1)丰富而大胆的想象。(2)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答题前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明确形象的属性,分析人物的情绪、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然后具体分析其中能表现人物哪个方面的 特点?用什么词评价?最后综合起来,表述形式可以采用“本诗塑造了……的形象。”巨人是一个力量强大 的想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字的号角。他的号角声 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 洪涛。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 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 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本句欢呼巨人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排山倒 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看吧,滚 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 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掌握常用的表达技巧,首先明确诗中使用 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最后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1)丰 富而大胆的想象。作者在诗歌中塑造了一个巨人的形象,又通过展示巨人站在地球边上见、闻、感的描写, 表现出不断的毁坏和不断的创造正是万物万事发展的法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2)运用多种修辞手 法。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将太平洋拟人化。②运用 排比的修辞手法。“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描述了“力”强大与曼妙。 二、【答案】1.A 2.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诗中的自然形象具有异乎寻常的规 模、面积、体积、威力,它们引起读者惊异、赞叹,一种狂暴的激情荡涤心胸,从而使人由这种自然形象产 生对社会生活的某种关于崇高和伟大的联想。 3.“力的绘画,力的舞蹈”是洪涛的形态,“力的音乐,力的诗歌”是洪涛的声音,而“力的律吕”则是洪 涛的节奏和音律。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 征。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 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 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A项,“通感的手法”,诗人采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白云当 作人来写。故选 A。 2.考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作用的能力。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学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 言再现画面。学生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概括景物所 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 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景物表达的作用,通常是渲染某种气氛,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表达某种情 感,除此之处,还可以从结构上考虑与上下文的关系。比如,为下文作铺垫。诗人描绘了欢呼怒涌的白云、 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滚滚洪涛,它们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面积、体积、威力,这些自然景物既具有巨大 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让人联想到当时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 3.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对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 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力的绘画,力的舞蹈”是洪 涛的形态,“力的音乐,力的诗歌”是洪涛的声音,而“力的律吕”则是洪涛的节奏和音律。这是对力的歌 颂和赞美。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五四”运动对于中国,正如 滚滚而来的洪涛一般,它正以巨大的破坏力,冲决一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思想罗网,同时以伟大的创造力 建树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五四”运动所展示的中国未来,是光辉灿烂的图景。从中我们最能感 受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三、【答案】1.同意。本诗从北冰洋的情景、太平洋的伟力抒写开去,唱出了不断毁坏和创造的力的赞歌。 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诗中的自然形象具有异乎寻常的规 模、面积、体积、威力,它们引起读者惊异、赞叹,一种狂暴的激情荡涤心胸从而使人由这种自然形象产生 对社会生活的某种关于崇高和伟大的联想;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经过诗人以自己的全部生命和人格进行 艺术创造,自然形象便浸染着、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受,自然现象与诗人主体血肉交融,成了有生命、有感 情的活的存在。这种在特定环境中强烈、丰富的典型感受便象征着一定的社会内容,从而达到对社会现实和 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表现出一种正面的崇高,一种富于乐观进取精神的壮美。 2.诗人把自己想象为一个站在地球边上,目光笼罩广阔天地,并发出了激情呼唤的巨人。诗中紧扣“立在地 球边上”这一立足点,把地球北极的北冰洋和居于地球腹地的太平洋联结起来,把北冰洋晴空中怒涌的白云 和太平洋的万顷波涛组结起来显示出自然的宏伟、壮观和伟力。接下来,诗人从具体的景象一下子想开去, 想到地球、日月星辰,想到千秋万代的无穷未来,想到大宇宙的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抒发的是诗人对创造 力、对改天换地时代精神的赞美。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这首诗气魄宏大,境界开阔,然而却是即景生情,缘 物抒怀的即兴诗,即被歌德称之为“趁时机”“来自现实生活”的“应景即兴诗”。它从眼前北冰洋的情景、 太平洋的伟力抒写开去,唱出了不断毁坏和创造的力的赞歌。一方面:本诗通过“白云”“北冰洋”“太平洋” “滚滚的洪涛”等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这些景观给人的主要感受和印象是: 宏伟、强力、壮丽、炽热。诗中雄奇的形象和澎湃的激情使人惊赞、仰慕,唤起人们对自身力量的自觉意识 和对生活的巨大热情,激起人们以全部生命的力去努力创造,去追求光明,去获取力的艺术,力的美。这是 崇高与壮美的统一,作者唱出的是一曲表现崇高美的激情洋溢的赞歌。所以,从另一方面说,这首诗是自然 现象与诗人主体血肉交融的,有生命、有感情的活的存在,是诗人以自己的全部生命和人格进行艺术创造。 2.本题考查诗歌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具体考查表现手法中“想象”及其作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诗 人紧扣“立在地球边上”这一立足点,把“地球北极的北冰洋”和“居于地球腹地的太平洋”联结起来,把 “北冰洋晴空中怒涌的白云”和“太平洋的万顷波涛”组结起来,诗人“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欢 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 洪涛,一方面显示出自然的宏伟、壮观和伟力,另一方面表现诗人对创造力、对改天换地时代精神的赞美。 诗人一开始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站在地球边上,目光笼罩广阔天地,并发出了激情呼唤的巨人。”后文又从 具体的景象一下子想开去,想到地球、日月星辰,想到千秋万代的无穷未来,想到大宇宙的无边无际、无始 无终。全诗通过“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创造力、对改天换地时代精神的赞美之情。 【拓展阅读】 一、【答案】1.B 2.月亮总会隐去,因为天空都是云的影子。月亮总是倾慕,白云飘舞的婀娜,却千年不曾追逐,因为她和 星星在一起才是永恒的风景。 【解析】1.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歌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 选择题的形式。B项,“都是在想象的基础上,转而进入写景的世界”说法有误。应该为“在写景的基础上, 转而进入想象的世界”。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主要是针对所给物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描写和抒情。首先,明确 月亮和白云的特点和含义。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常用来表达思念之情;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是流逝 的,还用来伤感生命、岁月的流逝;月还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传达哀愁;月皎洁明亮,也可表现高洁 品质。自然界的白云形状不一,变幻不定,舒缓悠闲、轻逸飘渺。然后,结合物象的情感内涵确定表达的主 旨,可以用其中一个物象作为主体,另一个为衬托来构思立意。比如以月为主,表达对亲情的感悟、对人生 的向往等。再展开联想与想象将二者联系起来,组成情景交融的画面。注意语言尽量生动形象。 二、【答案】1.C 2.(1)这句话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反复咏叹的效果,使情感渐趋热烈深沉,同时也显示了因果的脉络。 (2)首尾两节的呼应,强调了“我”对祖国的苦恋与奉献,也使得诗歌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 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 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 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C 项,“表明诗人虽然地位和人格卑贱”分析错误,应为:诗人以煤自况,表明 诗人虽然地位卑贱却有着伟大的人格——本来也是栋梁之材,但被旧制度埋藏不能发挥;但是;也正是“活 埋”的痛苦使诗人变成发热发光的煤,效力之机已来,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故选 C。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第一问,分析诗句反复的表达效果,要结合反复在突出表 达内容、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作用。“啊,我年青的女郎”这句话的反复出现,诗人把祖国称为“年青的女郎”, 正是诗人对封建、落后的旧中国的否定,对五四运动以后新生祖国的赞美、讴歌。第二问,首尾呼应的表达 作用,一般从其表达的内容和产生的艺术效果等方面回答。这首诗的艺术形式与所抒情思十分和谐。从章法 看,首节总述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第二节侧重抒爱国之情,第三节侧重述报国之志,末节与首节是复叠形 式,首尾呼应,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 三、【答案】1.B 2.实写的诗句有“你,有生命的山”导引着旅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线”;虚写的诗句有“骆驼,你沙漠的 船”“在黑暗中,你昂头天外”。 【解析】1.本题综合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 项,“写出了骆驼的茫然无措” 错误,依据“在黑暗中,你昂头天外,导引着旅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线”可知,写的是骆驼的自信。故选 B。 2.本题考查鉴赏诗句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实写就是直接描述事实,正面表现形象特点;虚写则是通过 感受,想象,对比,映衬等手法间接渲染,侧面暗示与表现。故第一节诗中,考生依据虚写实写的特点分析诗 句,容易找出对应诗句。 四、【答案】1.D 2.示例:(1)(音乐美)每节四句,每句九字,排列整齐,各节大体押韵,双行押韵,每节换韵,全诗节奏 鲜明、和谐,具有音乐美。(2)(绘画美)写的是一沟发臭的死水,语言色彩却十分鲜明,有翡翠绿、桃花 红、珍珠白,从而显示出油画般的绘画美。(3)(建筑美)全诗共五节,每节四句,每句九字,排列十分整 齐,具有建筑美。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D 项,“也彻底地反映了作者绝望的心情”错误,第 五节,表明他一方面对死水,也就是对黑暗不存幻想,坚信丑恶断然产生不了美;另一方面,他没有真的绝 望,并非心如死灰,而是痛恨这沟死水,要让它尽快自取灭亡。“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是愤激之言,是在 绝望中饱含着希望,在冷峻里灌注着一腔爱国主义的热情之火。故选 D。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音乐美是从句式的整齐和押韵的角度,绘画美的从语言用词色彩 和画面意境的角度,建筑美是从诗行排列的角度。考生注意在诗歌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进行分析。比如第二节 “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以物品丰富的 颜色词给我们呈现了一幅震撼的视觉图,充满画面美。 【片段写作】 1.【参考例文】 无情无志,何敢言诗 ——给诗友的一封信 诗歌,首先要缘情缘喜而作,其次才是一种需要掌握精巧技能的技艺。和我们人的情志相比,人工智能 有什么呢?一个冷冰冰没有感情没有思维,只具备数据等信息处理能力的机器,即便能收录古今众多诗人的 作品,纵然已形成所谓“独特的风格、偏好和行文技巧”其作品本身也只能算是卖弄文字。无情无志之机器, 又何敢言诗! 有技而无情,有形而无神,机器所作诗歌,竟然还被一些人吹捧,以为胜过人类,对人类作家大可取而 代之。这种肤浅而不负责任的论调既是对人工智能的盲目相信,更是对文学的轻薄,背后反映出的是有些人 自身的无知与鄙陋。 荷尔德林曾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人工智能的发展或许可以让世界不再满是 劳绩,但它永远无法取代人生而有之的诗意。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一要全面审清题意,把握材料表层义和“题外话”, 立意又准又高;二内容要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点面详略得当,杜绝废话;三要注意题材特征:描写要精彩 传神、说明要清晰有条理;议论要有理有据;构思要结构完整。 材料的主体事件比较明确: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通过“学习”和训练写出的诗,获得了一些人的认可。需要 特别注意的是有些人认为机器人的诗歌已经超过了人,甚至可以取代人类的文学。所以本题是就人工智能与 诗歌(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发表自己的观点。机器人写诗,是对文学的创新,还是对文学的亵渎?人工智 能是否可以取代人类的文学?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题干中明确指出交流对象为“酷爱写诗的朋友”从这一要 求看,可以尝试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如通过书信的形式,向自己酷爱写诗的朋友谈一下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2.【参考例文】 慢点,兄弟 城市的大街小巷 总见你来回穿梭 病毒将众多人堵在家 你却选择在外面奔忙 读书十二年的我 就为这一次高考 而你,每天 每时每刻都在赶考 把一件件快递 准确送往千家万户 对着你前冲的背影 我的心中百感交集 我只想对你说 慢点,兄弟,保重 因为家中也有疼你的爹娘 或者爱你的妻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 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 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本题要求给新冠疫情期 间的快递小哥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其他的题干没有做过多的要求,但其实这道题的难度较大,特别 是现代诗的写法,考生平时要注意积累短小而富有哲理的现代诗,要会背诵,学习仿写。内容上,限定背 景为“疫情期间”,人物为“快递小哥”,注意这里并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群体。可以描写快递小哥工 作时的场景,突出他们工作的认真和辛苦;因为是一个群体,可以采用排比手法,从不同角度进行描写, 以展现这一群体的精神状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