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时作业3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4
第4课 柳永词两首 一、基础达标 1.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B.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D.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解析 B项“萧鼓”应为“箫鼓”,C项“更哪堪”应为“更那堪”,D项“良晨好景”应为“良辰好景”。 答案 A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三个秋天) B.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指美丽的自然风景)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因悲伤而喉咙梗塞得说不出话来) D.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年复一年) 解析 A项三秋,秋季。 答案 A 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形胜地,兴亡处 B.一将功成万骨枯 将登太行雪满山 C.竟无语凝噎 有志者,事竟成 D.不知乘月几人归 忽复乘舟梦日边 解析 C项都是副词,最终。A项分别为名词,形体;名词,地理形势。B项分别为名词,将领;副词,将要。D项分别为动词,趁着;动词,坐。 答案 C 4.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执手相看泪眼 A.洛阳亲友如相问 B.故曰教学相长也 C.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D.两岸青山相对出 解析 A项是副词,有指代意义,指代“你”。例句和其他三项都是副词,意为“相互”。 答案 A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6 A.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B.便纵有千种风情 C.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D.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解析 B项风情,古义指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深情。今义指情怀、意旨;风土人情。 答案 B 6.下列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解析 例句和A、B、D三项都是由名词排列而成,属于意象组合。 答案 C 7.下列对《望海潮》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起笔便大开大阖,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东南”,就方向言;“三吴”,就地点言。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 B.“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远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似画,真是画中才有的好景致啊。这一处人烟阜盛,各式建筑,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走近了看,微风过处,千门万户帘幕轻摆,显得怡然安详,真是一派“都会”景象。 C.“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山秀水实在是清丽可嘉;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 D.“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权贵出行气派威风,真有一呼百应之势。闲暇时,品酒赏音,吟诗作画,赏玩山水,何等风流潇洒,流露出作者批判的情感。 解析 D项“流露出作者批判的情感”错误。 答案 D 8.下列对《雨霖铃》一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起始三句,点明时间、地点、景物,为全词奠定了基调。 B.“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全是写景,实际上含的都是情,景无边而情无限。 C.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人物语言。以冷落的秋景来衬托词人与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 D.下片是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这是虚写。虚写中所着意描绘的是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连“良辰好景”也不能为他排遣痛苦。 解析 C项“重在刻画人物语言”错误。 6 答案 C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词中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3)作者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5)《雨霖铃》中说离人伤别,自古如此,是多情使然,此时离别更使人难以忍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2)重湖叠清嘉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3)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4)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5)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二、类文阅读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柳 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对诗篇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 B.后两句是说“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这里点明了“春愁”的具体内容,也说明了“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生”字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 C.“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 D.这首词妙在紧扣“春愁”,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感染力更强了。 解析 B项没有点明春愁的具体内容。 答案 B 6 (2)结合下片内容,简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起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他的满怀愁绪挥之下去。但结尾“衣带渐宽”二句陡然一转,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1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近 柳 永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1)对诗篇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开篇“雨晴气爽”两句总写登楼远眺。先以“雨晴气爽”烘托环境气氛,同时暗指时值秋季;再以“江楼”点出登临地点,“伫立”而“望”写出了词人形象。 B.“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从大处落笔,都是从高处远眺所见的景象,一句写江,一句写山。这两句对仗工整,并通过“暮山”暗示了具体的时间。 C.下片“残阳里”句以“残阳”的意象突出秋江日暮对游子情绪的影响,也承上启下,转入抒情。特别是“如醉”一词,一方面写词人借酒浇愁,但是愁未消人先醉;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词人情感的陷溺而不能自拔的状态。 D.这首词意象之间互相照应和映衬,如“伫立”对“静倚”、“暮山”对“暮云”等,词意发展脉络清晰,是一首结构谨严的好词。 解析 C项“写词人借酒浇愁,但是愁未消人先醉”错误,应该是心情抑郁,竟至没有喝酒却已进入醺醺而醉的状态,足见愁情的深沉、浓烈。 答案 C (2)请赏析这首词结句的表达效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考查学生对诗词语言的鉴赏能力。鉴赏语言,要从句意、炼字、情感、结构等几方面入手。“竟 6 日空凝睇”是对抒情主人公的神态描写(句意),寄托了对“故人”的思念(情感),尤其“空”字很传神,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内心空落和无奈之感(炼字),本句在结尾处,具有首尾呼应、总结全词、结构完整的作用(结构)。 答案 以抒情主人公“凝睇”的神态描写作结,情感表达含蓄蕴藉;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结,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与开头“伫立”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完整;“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内心空落和无奈之感。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对本词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实写离别后的情景,首两句直写别离,“散”“离”“去”已带怨意,而一个“恨”字则是直抒胸臆,又点明本词的主题,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凄凉、羁旅之恨。 B.第三句描绘的是词人一步三回头、不忍离去的情态,“烟柳渐重重”,既写出了离愁的层层加深,也写出了离愁的“有形”情态,衬托出了行人心头的迷惘。 C.下阕都是词人想象中的情景。首句以问引起下文。“潮平淮月朦胧”暗示他那离别时的剧烈情绪已逐渐平静下来,开阔的景象也象征着未来旅途的坦荡。 D.全词最为独特之处当在下阕,写离愁却很少直接抒情,而是借助于外在的景物来表现词人内心的离愁别恨。 解析 C项“开阔的景象也象征着未来旅途的坦荡”错误,这里写出了词人的迷茫。 答案 C (2)这首词的下阕与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全词来看,所表达的情感是否完全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不完全相同,柳词主要表现对恋人的眷恋和离别之愁,而徐词中不仅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而且“浮生常恨飘蓬”和对未来旅途的想象,“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等句,还表现了孤寂凄凉、饱经漂泊的羁旅之愁。 (示例二)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写了离人不堪离别之苦,借酒浇愁;两者都设想了酒醒后的情景,为虚写,突出了孤独无依、凄苦难耐之感。 13.【考点链接】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纪怀 [宋]陆游 6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注】 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意思对即可) 三、语言表达 14.柳永有词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请将此句在情与景两方面进行扩展,要求: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②想象合理;③语言生动;④50字左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秋日清晨的风很有些凉意了,词人禁不住打了个寒战。两岸杨柳在黯淡的晨光中依稀可辨,抹着一层伤心碧色。抬头望去,西天一弯冷月如钩。 (示例二)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轻抚着萧萧疏柳,一弯残月爬上了杨柳梢头,想象今宵旅途中离别的况味,心境异常冷落。 15.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中的任一句扩展成一段话,表达孤独寂寞的心境。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路征程,不觉已是黄昏时分。抬眼所见,是一棵缀着稀疏黄叶的千年古树,树身缠绕着几根枯黑的牵牛藤蔓,树顶的乌鸦“哇哇”叫个不停。不知这种漂泊异乡的日子,何时是一个尽头。 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