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016-12)
鹤壁市淇滨高中2016-2017上学年高二第三次月考卷 语文卷 第一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每小题3分) 用人文音乐滋润心灵 音乐对人的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具有独特的影响。人文音乐更是蕴涵着丰富的生命哲理、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励人、鼓舞人,还与社会发展相互产生积极的影响。 人文音乐有助于凝聚社会精神。音乐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活动,人文音乐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精神文化。人在劳动中总结、概括、创造了音乐,使音乐艺术从原始萌芽状态不断发展成为人类精神文化产品。人文音乐的民族性体现了音乐来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脱离不了民族的精神特点。特别是民歌,更是鲜明地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感情等。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人文音乐的发展,但人文音乐的发展也会反过来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文音乐文化活动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能够对人们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群体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增强民族凝聚力。 人文音乐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人文音乐教育既利于传承民族精神文化,又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在我国古代社会,音乐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孔子认为音乐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在《论语》中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说法。一个人通过学习诗,在内心修养、情感意象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通过学习礼,使行为修养、人际交流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然后再通过“乐”的教化,将前面的学习有机融合,使人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人通过“乐”的教化功能,修养成一个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 人文音乐可以协调人际关系。音乐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由于人文音乐与人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对人的情绪有着强烈的激发作用,可以提供给人有教养的娱乐、有文化的休息,对人的生理、感情以及行为举止等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因而音乐可以对人进行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方面的潜移默化地熏陶,发挥对人的启迪感化作用。人文音乐中美妙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音色可以让人身心愉悦、心境良好。人们在音乐活动中容易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最终在契合中增进友谊。所以,优美的人文音乐可以有效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 人文音乐体现时代精神。音乐如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现实。人文音乐的形式和内涵都必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实际上,每一个时代都要求音乐体现这个时代的精神,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且对社会生活起积极作用。优秀的音乐作品在创作中都体现了所处时代的精神,比如贝多芬的交响乐,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作为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音乐与社会发展应保持契合,让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们得到音乐的潜移默化地启示。当今时代,人类文明快速发展,音乐元素也复杂多样。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观察、审视,有意识地让音乐体现出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念。要把生活融入音乐,用音乐去表达生活、反映生活,又要让音乐引导社会思潮,为社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发挥作用。(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人文音乐的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文音乐不仅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还与社会发展相互产生积极的影响。 B.人文音乐是人类的精神文化产品,来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具有民族的精神特点。 C.人文音乐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使人的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 D.人文音乐的美妙旋律、轻松节奏、悦耳音色,容易让人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从而增进友谊。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民歌是人文音乐的一个典型代表,它能鲜明地反映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感情等,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B.“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表现了孔子对音乐的教化功能的深刻认识,同时也说明人文音乐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 C.人文音乐对人的情绪有着强烈的激发作用,因而可以直接对人进行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方面的教育。 D.贝多芬的交响乐、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都体现了它们所处的时代的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人文音乐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所以,人文音乐能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群体意识。 B.我国古代就重视音乐教育,古人认为,音乐能将“诗”与“礼”的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人的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 C.由于人们在音乐活动中容易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所以,在一些社交场合演奏或播放一些优美的人文音乐,能让人在契合中增进友谊。 D.音乐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现实。为了引导社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就应该多创作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 一、 古代诗文阅读 (一)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董其昌,字元宰,松江华亭人。举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礼部侍郎田一俊以教习卒官,其昌请假,走数千里,护其丧归葬。迁授编修。皇长子出阁,充讲官,因事启沃,皇长子每目属之。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起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并不赴。 光宗立,问:“旧讲官董先生安在?”乃召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天启二年,擢本寺卿,兼侍读学士。时修《神宗实录》,命往南方采辑先朝章疏及遗事,其昌广搜博征,录成三百本。又采留中之疏切于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者,别为四十卷。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五年正月,拜南京礼部尚书。时政在奄竖,党祸酷烈[注]。其昌深自引远,逾年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居三年,屡疏乞休,诏加太子太保致仕。又二年卒,年八十有三。赠太子太傅。福王时,谥文敏。 其昌天才俊逸,少负重名。初,华亭自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张弼、詹事陆深、布政莫如忠及子是龙皆以善书称。其昌后出,超越诸家。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四方金石之刻,得其制作手书,以为二绝。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精于品题,收藏家得片语只字以为重。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人擬之米芾、赵孟頫云。同时以善书名者,临邑刑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图,时人谓刑、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然三人者,不逮其昌远甚。 (选自《明史•董其昌传》) [注]党祸酷烈:此处指明朝东林党人受到宦官的残酷镇压和迫害。 4.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嫉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 B.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 C.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 D.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 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讲官”在古代是指为皇帝经筵进讲的官员,也指太子侍讲 官员。 B.文中的“擢”是古代表示“官员被贬”的意思,与文中的“拜”“转”的意思基本一致。 C.文中的“疏”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用于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 D.文中的“谥”是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董其昌为人仗义,礼部侍郎田一俊教习庶吉士,死在任所,董其昌请假,奔走数千里路程,把田一俊的灵枢护送回乡安葬。 B.董其昌很正直,他担任南京礼部尚书时,看不惯宦官把持朝政,对东林党人残酷迫害,就对东林党人加以援手,从而受到牵连被贬。 C.董其昌做事很踏实,修撰《神宗实录》时,朝廷派他搜集神宗朝时大臣的奏章和遗闻逸事,他搜集记录了三百多本,受到皇上褒奖。 D.董其昌有多种才能,擅长书法、绘画、书画鉴赏,还精于禅理,成就很大,人们把他比作米芾、赵孟顺,后又称他为“南董”。 7.把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5分) (2)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11分) 春 日 (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8. 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5分) 9.“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默写 10.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海上生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竟夕起相思。(望月怀远) (2) 君不见,_________,________。(明妃曲二首) (3) _________,________,此小年也。(神游物外) 乙 选考题 从第11题和12题中选做一题。 三,文学类文本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暮雪 韩少华 下雪了。守在小桌子旁边的那个老者,还揣着手,眯了眼睛,望着窗外;任凭那些打完电话的,把四分硬币放在桌角,看也不看一眼。傍晚,信息高潮过去了;就剩下小伙子,一把抄起话筒,开始拨号。 “K—,K—,K—,K—,K—,K—。” 老者还是眯了眼睛,望着窗外。 “喂……是我呀……甭管友谊俱乐部,民族宫;也甭管用乐队的,用录音机的,只要有迪斯科舞票,给哥们儿弄两张,就齐啦……” 老者的眼光凝住了——窗外,从纷纷的雪花中间,现出个人影来;衣着,体态,面容,都朦胧着;只见一片玫瑰红,正透过飞雪,轻轻地飘来。老人目不转睛——那片玫瑰红,眼看飘到门前了。 “什么?还得等?……得,谁让咱好这个呢……等你的信儿!” 一阵寒气,滑进门来。小伙子挂上电话,在靠墙那条板凳上坐定,闭目养神。那话筒让一只小巧的手,给轻轻地拿了起来。 “K—,K—,K—,K—,K—。” 号盘拨得轻灵,娴雅。话筒,让那只纤手举着,像一枝奇怪的黑色的花。 “喂!”语音,那么轻,那么柔,“是你呀,还是一个人值班?……没事儿——就因为没事儿,才想跟你聊聊……” 小伙子睁眼了。借着窗口映进来的雪光,一个姑娘的侧影依稀可辨。那面容,白,润,冷,让人不能不想起大理石;只是那双眼睛,在望望窗外飞雪的那一瞥间,还闪着光亮。 老者神色不动。小伙子却把眼睛渐渐睁大了。 “复试了,没什么希望……即兴小品还可以。亏了你的那位指点有方……成败无所谓。可你们俩够朋友……当然,咱们仨,聚一聚——在哪儿?‘老莫儿’‘新侨’,还是‘国际’?由你定……” 小伙子的肩膀,慢慢离开了他一直倚着的墙。 “妈妈来信了。她在伯尔尼天堂广场的塞沃伊饭店下榻的……嗯,‘塞沃伊’意思是‘卷心菜’……挺土的一个名字吧?可它是全瑞士顶有名的一家贵族化饭店……西方就这样儿,最贵族的,跟最土气的,常揉在一块儿,形成一种奇特的和谐……” 小伙子还坐在那儿,身子,却不觉倾着了。 “妈妈信里说,巴黎‘卡丹时装研究中心’在圣诞节前夜发布了预测,说‘1984年春季,风靡于整个西欧的女性服装用色,将是以淡淡的丁香紫为主导的变奏色调、多层次色调’……怎么样,要一件吧?……唔,这容易,让妈妈无论托哪位信使叔叔,搭国际班机,给你捎回来呗……” 姑娘说着,随手撩了撩从额头散下来的一绺柔发。 “别生气,你去年春天那件红的,颜色太正了……对,浅丁香紫的魅力就在不那么正,不那么单一,也不那么清晰;穿在身上,就像走在早春的晨雾里似的——美,也就在这儿了……什么?‘谬论’?听着,傻丫头,别林斯基说过,‘ 艺术不是数学,它越模糊,就越美’!……” 小伙子不知不觉地,站了起来。 “来年么,还要考,还要!……唉,上次复试,糟就糟在了独白上。你的那位本来让我读蔡文姬……对,就是那段;可我觉得太陈旧了。这次么,哦,你先听听好了……” 说着,姑娘微昂起头,望着窗外,低声诵读起来: “‘快快跑过去吧,踏着火云的骏马,……让阴沉的暮夜赶快降临。展开你密密的帏幕吧,成全恋爱的黑夜!遮住夜行人的眼睛,让罗密欧悄悄地投入我的怀抱’……” 小伙子好像微颤了一下,却还留在原地。 “哦,对不起……我一读朱丽叶,就激动得难以忍耐,……唉,人生,人生也不过就那么回事……可我,还是得一天一天地这么过……抱歉,好朋友,再见了……” 姑娘略低着头,把似乎是两个二分硬币,匆匆地放在桌角上;随后,一转身,任凭长长的玫瑰红头巾披在肩头。又一阵寒气,滑了进来。 “唉……”老者似乎无所动,只长叹了一声。 “她。她是几号几楼的?”小伙子盯着那背影,问。“不知道。” “她们家里,是干什么的?”“不知道。”“那……那她这是……”“反正是每逢星期六这个点儿,她准来——交给我四分钱,跟她自个说上十分钟的话儿……” “跟,跟自个儿?”小伙子话音凝在暮色里。“嗯,全北京直拨电话,号码儿都是六位数的;她呢,每回都只拨五个。” 窗外,那片玫瑰红,渐渐隐到纷纷的飞雪中去。雪地上,竟仿佛没留下什么痕迹…… 一九八四年春于西湖龙井寺(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小说标题是“暮雪”,“雪”在文中共有三处点扣:开头“下雪了”;姑娘到来时,“纷纷的雪花”“飞雪”;尾段姑娘离开再次点“雪”。 B. 小说多次写到老者的眼光,两次“眯了眼睛,望着窗外”,姑娘来时“眼光凝住了”“目不转睛”等描写侧面表现了姑娘的美丽动人。 C. 小说刻画姑娘多用正面描写,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方法,表现了姑娘与众不同的魅力。 D. 小说语言带有京腔京韵,最具特点的是儿化音和地方语词的运用,比如“信儿”“事儿”“甭” “得”等,显出浓郁的地方色彩。 E. 小说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公共电话站,借助出现在这个电话站的两个人物来完成情节的戏剧性转折,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主题。 (2)小说有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尾”,结局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请从小说中寻找相关的伏笔,并作简析。(6分) (3)“小伙子”这个形象有何特点?对于刻画“姑娘”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那位姑娘虽然举止怪异,却是一个颇有内涵、不弃梦想的美丽女孩,作者对她是持肯定和同情态度的。而有人却认为那位姑娘是一个虚荣浅薄之辈,是作者的批判对象。你赞同哪种看法?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峻厉、温煦的大儒钱穆 邹金灿 ① 在北大,钱穆和胡适的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其中一个吸引点就是两人的观点往往相反。比如,胡适主张老子在孔子前,钱穆则主张老子在孔子后。更重要的是,两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截然不同,胡适批判传统文化,钱穆则推扬传统文化的价值。 ②他毫不客气地表达对胡适的不认同。一次,商务印书馆约请胡适编一本中学国文教材,胡适邀请钱穆合写。钱穆拒绝了,明确告诉胡适:你我关于中国文学的意见迥异,如果各写一本书让读者比对着来读,那样会对读者有益,但合写一本则不行。 ③这符合钱穆某些时候的峻厉形象 ④叶龙告诉我,钱穆先生相处起来很和气,但非常有威严。有一次他请钱穆改文章,钱穆提出意见,他随口说了些反对的话,钱穆马上就不改了——认为他所持的 并不是虚心请教的态度。这令叶龙极其后悔,数十年后谈起此事,仍懊恼不已。 ⑤《朱子语类》里记载了朱子这番话:“凡事回互,拣一般偎风躲箭处立地,却笑人慷慨奋发,以为必陷矫激之祸,此风更不可长。孔子在陈,思鲁之狂士,盖狂士虽不得中,犹以奋发,可与有为。若一向委靡,济甚事!……大凡只看道理合做与不合耳,如合做,岂可避矫激之名而不为?” ⑥1930年,钱穆撰文介绍近百年几个儒者的读书主张,谈到陈澧(1810-1882,字兰甫,清末广东大儒,著有《东塾读书记》等书)的读书方法时,他认为陈澧只是看到了时人的病,开出来的药方却“温和有馀,峻厉不足”,不能振聋发聩。这个“峻厉”的主张,可与朱子的“慷慨奋发”互相发明。 ⑦峻厉与温煦,并存于钱穆身上。在叶龙的记忆中,钱穆很能克制自己的情绪,评议他人时,口不出恶言,比如他对于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不聘请他这件事,其实是有意见的,但多年相处,也只听他不经意地提过一两次。 ⑧在西南联大时,经常有人向钱穆请教。学生对这位老师,先是敬畏,熟悉后变成敬爱。每逢周末,学生成群结队去钱穆宿舍问学。由于地方小,来的人往往是一批出来,另一批再进去。 ⑨这些前来请教的人各式各样,西南联大的学生,其他大学的学生,银行、报馆、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年过50岁的人……对于他们,钱穆没有丝毫疲倦厌烦的神态,一一耐心作答。学生李埏不解,说:“有的人只是慕名而来,只是来瞻仰先生风采的,为何也耐心作答?”钱穆举了范仲淹的例子:范仲淹带兵打仗时,18岁的张载带着兵书求见,范仲淹劝他读《中庸》,张载记取这番话,后来成了一代儒宗。钱穆告诉李埏:“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我宁愿失言,也不肯失人。” ⑩严耕望1941年来到齐鲁大学追随钱穆,报到的第一天,钱穆领他到住处,对起居饮食、铺床叠被、整理书物等一切琐事都耐心指点,并且一天里来其房间五六次,对这位学生关怀备至。50年后,严耕望回忆起这个场景,仍然不禁涕泪横流。 ⑪ 龚鹏程说:“钱先生回台湾演讲,在淡江大学礼堂倒塌被砸之后,身体肯定是受损了(注:1952年,钱穆在台湾淡江文理学院惊声堂演讲时,屋顶水泥大块砸落,伤重入院)。晚年楼居为常。古人云,筋力之减,皆称新来懒上楼,钱先生则是罕得下楼出门。问学者都在客厅中见。政界人物来,亦不接待,任其随席听讲而已。对我辈,因非真正弟子,较客气,多称兄。于我则称龚先生,我称他钱老师或先生。怡然蔼然,论学若话家常,大关节处却极敬肃、不苟且。而不甚道人是非,评价师友均极见分寸。许多成名学者,恃老卖老,动辄狂言骂世、自吹自炫,先生不然。” ⑫太史公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纪,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在人海与时间的磨洗下,个人往往迅速湮灭,死后还为后人纪念的,无疑是“倜傥非常之人”了。 ⑬ 2015年是钱穆诞辰120周年,“我们没有做什么纪念活动,对他的最好纪念,就是读他的书。”钱辉(钱穆的女儿)对我说。 (选自《南方人物周刊》,有删改) 相关链接 (1)钱穆在新亚书院的学生唐端正回忆,钱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地打太极拳,呼吸深长,全套每次可打30分钟,有一天在新亚上课,突然来了两个青年流氓,在门口探头探脑,还旁若无人地在课堂内左右穿插,钱穆警告无效,怒了,“把长袍的两只阔袖拉起,露出两只结实的手臂,一个箭步就抢到那两个阿飞的面前,摆出个揽雀尾的姿势,把他们吓得一溜烟跑了。”从钱穆身上充盈的生命力来看,他如从军,将会是个勇猛的士兵。 (2)胡适有次去苏州中学做演讲,因钱穆已在当地颇有名气,东吴大学的教师陈天一叮嘱胡适,到苏州不要忘了见一见钱穆,那时钱穆正在写《先秦诸子系年》,有两本很生僻的讨论《史记•六国年表》的书,他怎么都找不到,于是当面向胡适询问。不料胡适也答不上来。事后钱穆反省自己“书生不习世故”,初次见面就问生僻的书,无疑是在刁难对方,但因为这个问题积压在心中已久,突然见到一位“天下名人”,是以不禁冲口而出。 这件事没有妨碍胡适对钱穆的肯定。读了《刘向歆父子年谱》后,胡适在日记里说:“钱谱为一大著作,见解与体例都好。他不信《新学伪经考》,立二十八事不可通以驳之。”1931年钱穆进入北大历史系任教时,主持该系工作的正是胡适,其时是文学院院长。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篇写钱穆与胡适的事,一方面形象地写出了钱穆先生“峻厉”的性格,另一方面为了说明两人向来不和。 B.文章第 12 段,引用司马迁的话,是为了对钱穆先生做宏观的评价 ,说明他是“倜傥非常之人”,不会轻易被时间湮灭。 C.通过写上课时,摆出揽雀尾的姿势,把阿飞吓跑的事,说明大的儒者也有“刚猛”的一面,使钱穆先生的形象跃然纸上。 D.文章最后,作者引用钱辉的话是为了针砭时弊,批评现代人很少读钱穆的书,进而呼吁应该多读钱穆先生的书。 E.材料选取钱穆先生生活中的点滴片段,向我们展示了钱穆先生完整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传记选材的典型性特点。 (2)文章中,钱穆先生的“峻厉”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3)文章 11 段引用龚鹏程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4)“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我宁愿失言,也不肯失人。”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你如何看待钱穆先生的“失”与“不失”?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8分) 第二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朝鲜政府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坚持进行第三次核弹实验,这是金正恩政府苦心孤诣策划的危险举动,中国人民是绝不答应的。 B.书商的包装炒作,读者的无暇深读,媒体的推波助澜,使“浅阅读”名噪一时,仿佛人们读的不再是书,而是一种时尚。 C.自从今年8月底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出台后,人们对于异地高考的具体方案就翘首以待。 D.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至于为什么多用秦叔宝、尉迟恭做门神,则因年代久远,雪泥鸿爪,不能详细考证了。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针对路透社关于“朝鲜已向中方通报将在今年再进行一到两次核试验或发射远程弹道导弹”的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18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予以否认。 B.3月5日,阳光花苑社区围绕“雷锋在您身边”的主题,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健康义诊,通过多种方式为辖区居民服务。 C.《江南Style》之所以像病毒一样疯狂肆虐全球的“耳朵”,就是由于其歌词中所表达的调侃、抱怨,符合互联网的舆论气势,满足网民消遣娱乐的需求造成的。 D.麦多馅饼以及加州汉堡在研制之初,从选料、包装、生产到服务等方面做好品牌,从而一举打开了一中食堂这一巨大市场。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庄子所说的“外化而内不化”, , 。 。 , 。 。 ①会把人生整个的流光以一种从容的姿态安详走过 ②而我们最后会获得一个圆熟的、合乎道德、合乎天地自然的自己的生命境界 ③是要我们的心灵逐渐地腾空,把我们心中的杂念逐渐排除 ④而外在,本着内心的宽容和洞察的清明,随遇而安,不与世争 ⑤让我们的心底真正内化的依据能够有所秉持 ⑥这样的话,我们可能会把每一个当下做得更好 A.③⑤②⑥①④ B. ⑤③⑥①④② C.⑥①④②⑤③ D.③⑤④⑥①② 16.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出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言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得超过30个字。(6分) 材料:中国著名糖尿病防治专家聂文涛先生在其专著《有效康复糖尿病》一书中,从中医的角度发现并提出了血糖谷物保护曲线,明确指出谷物有利于糖尿病人康复,并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认可。《有效康复糖尿病》是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第一部中国医生用英文撰写的医学专著。在美国发行的版本封面上写着美国专家的一句话,“如果说聂文涛医生的很多主张曾使他站到了世界的反面,那么今天世界站到了他的一边。”国内相关权威人士拘泥于西方200年来关于糖尿病通行的理论标准而迟迟不愿接受,并对之产生难以置信的疑惑。 我们知道,交通的意义在于能够通行。路口黄灯闪烁,提示缓行,这个时候要求车辆通过。在医学上, ① 。人类本来对疾病的认识需要不断的深入, ② ,否则“人道”将会无法通行。如果说为了安全而放弃通行是一种人道的话,那么 ③ 。 17.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宁愿像谦逊低调的百合,绽放于幽寂的山谷中;也不学庸俗张扬的牡丹,盛开在嘈杂的街巷旁。 七,作文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有个农民,从小便树立了当作家的理想。为此,他十年如一日地努力着,坚持每天写500字,一篇文章写好后总是修改再三,然后满怀希望地寄往远方的报纸杂志。可是,多年努力,他从没有片言只语变成铅字,甚至连一封退稿信也没有收到。 29岁那年,他总算收到了第一封退稿信,信中写道:“看得出,你是一个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的知识面过于狭窄。生活经历也显得相当苍白。但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发现。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 于是,这个青年改练书法,现在是有名的硬笔书法家。 请以“转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B 2.C 3.A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先在整体感知文章论述内容的基础上,从原文中找到论述人文音乐的作用的相关语段,然后将选项分别带入该段,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其是否符合原文意思,再做取舍。B项,此项说的是人文音乐的属性和特点,而非作用,答非所问。所以选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可将选项分别带入原文,比较分析其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C项,人文音乐“可以对人进行道德、情操、精神品质的教育”有误,音乐可以对人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但不能直接对人进行教育。所以选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答题时,可根据文中作者的观点来分析选项是否正确,A项,“因为…所以…”前后内容属于因果不当。故选A。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4、D(3分) 5、B “擢”表示官职提升,与“拜”“转”的意思不一样,“拜”是指授予官职,“转”是指迁职、调官。(3分) 6、B“对东林党人加以援手,从而受到牵连被贬”错误,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他遇事则远远躲开,并请假回乡,并没有受到牵连被贬。(3分) 7、(1)董其昌当即上奏朝廷,请求离职,皇帝不允许,下令有关部门对闹事的书生审查处治,董其昌最终辞职回乡。(关键词:拜疏,上奏;按治,审查处治;卒,最终;谢事,辞职。) (5分) (2)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求书画,(他的)一小幅画或一封短信,流传到社会上,人们竞相购买珍藏他的书画和书信(把他的书画和书信当作宝贝)。(“造请”“尺素短札”、省略、“宝”各1分,句意1分。) (5分) 参考译文 董其昌,字元宰,是松江府华亭县人。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改为庶吉士。礼部侍郎田一俊教习庶吉士,死于任所,董其昌请假,奔走数千里路,把田一俊的灵柩护 送回乡安葬。回来以后,被任为编修官。皇帝的长子就学读书,董其昌充任讲官,他在讲书中根据史事随时对他进行启发诱导,皇长子不时报以会心的一瞥。由于董 其昌未按执政大臣的意志行事,被外任为湖广副使,董其昌称病回乡。后来起用,官得原职,提督湖广学政。因他不谋求私情(宴请嘱托),受到有权势人的怨恨, 他们唆使数百个生儒闹事,捣毁了他的衙门。董其昌当即上奏朝廷,请求离职,皇帝不允许,下令有关部门对闹事的书生审查处治,董其昌最终辞职回乡。朝廷起用 他为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他都不去上任。 光宗即位后,问道:“原来的讲官董其昌先生现在在哪里?”于是朝廷征召他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天启二年,提升为本寺卿,兼侍读学士。当时修撰《神宗 实录》,派他去南方搜集神宗朝时大臣的奏章和遗闻逸事。董其昌广泛搜集征召,记录有三百本之多。他又选择没有批复的奏章中有关太子、藩封、人才、风俗、河 渠、食货、吏治、边防的论述,分门别类,录成四十卷。他仿效史书论赞的体例,每篇之后都附以自己的论断。书编成后,上表进呈,皇帝下旨,加以褒奖,命交给 史馆备用。第二年秋天,提升他为礼部右侍郎,协助管理詹事府事务,不久转为礼部左侍郎。天启五年正月,被授予南京礼部尚书。当时朝政被宦官把持,对东林党 人残酷迫害,董其昌遇事则远远躲开,过了一年即请假回乡。崇祯四年,起用为原官,掌管詹事府事务。过了三年,多次上奏请求退休,皇帝下旨给他加太子太保衔 准予退休。又过了二年就去世了,终年八十三岁,追赠太子太傅。福王在位时,赠谥号为“文敏”。 董其昌天资过人,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声望。当初,华亭地方的人物,从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张弼、詹事陆深、布政使莫如忠及其儿子莫是龙,都以擅长书法 著 称。董其昌后起,超越各家。他起初学习米芾,后自成一体,名闻外国。他的绘画,汇集宋、元各家的长处,按照自己的意愿作画,形成潇洒生动的画风,这不是人 力可以达到的。四面八方的金石刻词,如果能得到他的撰文和书丹,被认为是“二绝”。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求书画,(他的)一小幅画或一封短信,流传到社会上, 人们竞相购买珍藏他的书画和书信(把他的书画和书信当作宝贝)。他又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家得到他有关的片言只字,都十分重视。他生性平和,平易近人,精通 佛理,谈吐高雅,整日无一句世俗语。人们把他比作米芾、赵孟頫,同时以书法著名的人,有临邑的邢侗、顺天的米万钟、晋江的张瑞图,当时人称之为邢、张、 米、董,又称之为南董、北米,但其他三人,成就远不及董其昌。 三、古代诗歌阅读 8.“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2分)颈联使用拟人手法,(1分)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9.“幽情”在本诗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伤春之情。(2分)一是忧国之情。(2分)盛春已经过去了,而南宋也是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故这“幽情”从表面看似是伤春,从全诗看它饱含着忧国伤时的隐痛。(2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A、B不给分。 2.①小伙子的拨号音是六声,而姑娘的拨号音只有五声,与结尾老者的解释呼应。②老者对姑娘的到来满心期待,姑娘打电话时他又不动声色,姑娘离开后他一声长叹,表明老者习以为常了。③姑娘离开交费时,“略低着头”“匆匆”付钱,走入严寒,红头巾却“披在肩头”,没了之前的优雅从容,或是心虚的表现。④姑娘打电话的内容透露出她家境极为优越,而在下雪的傍晚那么冷还出来打公用电话聊天,其言行的矛盾可见其所言未必属实。(6分。每点2分,答对三处即可得满分) 3.①“小伙子”形象特点:品位低,世俗。②“小伙子”的作用侧面烘托“姑娘”形象。小说通过小伙子“眼睛渐渐睁大了”、“不知不觉地站了起来”等一系列反应,侧面烘托出姑娘的外貌和内在的吸引力。(或答:小伙子对姑娘起到了对比或反衬的作用。用小伙子的品位低下和世俗,突出了姑娘有内涵有梦想的特点。或答:小伙子对姑娘起到了陪衬的作用。小伙子与姑娘貌似追求不同,但实质上都是浅薄之人,只是一个直露,一个伪装,构成陪衬关系)(6分.形象特点2分;作用4分,要求有判断有分析,答其中任何一点皆可) 4.观点一:姑娘是个有理想有内涵的人,是作者赞美的对象. ①姑娘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对美的深刻感悟。从对瑞士饭店塞沃伊气质的评价,她对颜色的审美见解,对别林斯基的理解,对莎士比亚的感悟,可以看出她有不俗的内涵与修养。 ②姑娘对梦想的追求是执着坚定的。自已考试失败,姑娘坦然面对,“成败无所谓”,“来年么,还要考,还要!”“人生,人生也不过就那么回事……可我,还是得一天一天地这么过,”这些语言表现了姑娘不屈服于命运的坚强。 观点二:姑娘是个虚荣浅薄的人,是作者批判的对象。 ① 姑娘有着强烈的优越感,喜欢炫耀卖弄。她例举北京有名饭店任由朋友挑,她炫耀妈妈人在国外和神通广大。 ②姑娘的审美和鉴赏标准存在问题。姑娘推崇的皆为洋事物,如对于“塞沃伊”调侃式推崇;对于流行色,信奉巴黎预测;对于独白作品的选择,喜欢莎剧,认为蔡文姬“太陈旧了”。她的审美和鉴赏标准明显透着崇洋意味。 ③姑娘不是生活的强者而是弱者。老者说她“每逢星期六这个点儿,她准来——交给我四分钱,跟她自个说上十分钟的话儿”,只有生活的弱者,才会以这种方式掩耳盗铃、孤芳自赏、自“愚”自乐。(8分。其中“观点”明确2分;“理由”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 (1)(5分)B(3分),C(2分),E(1分);A、D不给分。 (A项,“两人历来不和”有误,在相关链接(2)中可知,钱穆对胡适先生是敬仰的,两人只是学术观点不同。D项,“针砭时弊”“批评现代人很少读钱穆先生的书”有误。E项,“完整的人物形象”不准确,本文只是体现人物的“横截面上的完整性”。) (2)(6分)钱穆先生的“峻厉”主要体现在:①与人学术观点不同时,坚持自己的主张。(或“与胡适先生学术观点不同,拒绝与他合写一本书”)②对不虚 心请教者非常威严。(或“叶龙请他改文章时,他提出意见时,叶龙随口说了反对的话,他马上就不改了。”)③主张做事要“慷慨奋发”,敢作敢为,产生“振聋 发聩”的作用。(或“评价陈澧的读书方法时,认为‘温和有余,峻厉不足’,不能振聋发聩。)④上课时,对于前来骚扰的两个青年流氓毫不畏惧,在警告无效后,摆出揽雀尾的姿势吓跑他们。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3)(6分)①这段话交代了钱穆先生晚年的生活状态,表现了钱穆先生不媚权贵、不恃老卖老、不自吹自炫,做事极有分寸等的性格特征;②有利于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传主,使钱穆先生的人物形象更丰满;③通过他人评价,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答出“真实性”或“客观性”均可);④开启下文,引出太史公的话,来高度评价钱穆先生。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4)(8分)含义:孔子说聪明的人既不错待人,也不说错话;钱穆先生说,我宁愿说错话,也不错待人 。(2分,孔子的话1分,钱穆的话1分。) 观点(一):我认为钱穆先生既不失言,也不失人。 “不失言”表现在:①评议他人时,口不出恶言。②不甚道人是非,评价师友均极见 分寸。③“许多成名学者,恃老卖老,动辄狂言骂世、自吹自炫,先生不然”。 “不失人”表现在:①对于来请教的各式各样的人,钱穆没有丝毫疲倦厌烦的神态,一一耐心作答。②对严耕望等晚辈关怀备至,谦和蔼然。 (观点2分;结合文本分析4分,其中“不失言”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不失人”2分。) 观点(二)我认为钱穆先生失言,但不失人。 “失言”表现在:与胡适初次见面就问生僻的书,事后反省自己这是在刁难对方。 “不失人”表现在:①对于来请教的各式各样的人,钱穆没有丝毫疲倦 厌烦的神态,一一耐心作答。②对严耕望等晚辈关怀备至,谦和蔼然。 (观点2分;结合文本分析4分,其中“失言”2分,“不失人”2分。) 观点(三):我认为钱穆先生偶尔失言,但多数情况下既不失言,也不失人。 “失言”表现在:与胡适初次见面就问生僻的书,事后反省自己这是在刁难对方。 “不失言”表现在:①评议他人时,口不出恶言。②不甚道人是非,评价师友均极见分寸。③“许多成名学者,恃老卖老,动辄狂言骂世、自吹自炫,先生不然” “不失人”表现在:① 对于来请教的各式各样的人,钱穆没有丝毫疲倦厌烦的神态,一一耐心作答。②对严耕望等晚辈关怀备至,谦和蔼然。 (观点2分;结合文本分析4分,其中“失言”1分“不失言”1分,“不失人”2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C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C正确,形容殷切盼望A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感情色彩不当。B名噪一时,一时间名声广为传扬,用于人,对象错。D雪泥鸿爪,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所以选C。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4.A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正确;B成分残缺,开展缺少宾语中心语“活动”;C句式杂糅,“就是由于……造成的”;D语序不当,应当是“选料、生产、包装到服务”。所以选A。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D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答题时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项,然后总体审查。由语句“可能会把”“ 会把”“最后会”可知三句连接,由此可得出答选D。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①更需要有许多这样的黄灯;②任何部门都不能假设自己已经掌握了绝对真理;③过于强制的所谓“医学标准”无论如何都是违背人道的。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先整体感知语段的内容大意,然后再从句子衔接等角度分析,材料是“病”解释用的是“交通规则”,是一种类比,答题时抓住“拘泥”“理论标准”“不愿接受”, ①用交通上的“黄灯”就是不要太教条;②后面是否则,前面应该是一种做法,根据材料应该是“拘泥”的做法;③前面是一种假设,是错误的做法,所以应该是对医学的做法的一种批判,做法应该是材料中的“拘泥”“理论标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宁愿做孤独寂寞的苍鹰,飞翔在苍凉的戈壁上;也不做聒噪短视的麻雀,跳跃在低矮的灌木中。宁愿学坚贞不屈的腊梅,绽放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也不做攀援炫耀的凌霄花,傲慢在高高的枝头。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揣摩所要仿写的语句的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进行相似联想。例句如是单句主要分析句子结构,如是复句主要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句式和例句一致,仿写题大多数都要考修辞,因此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一定不要忽略。此题是续写式仿写,重在意象的选取和意象的解释,意象要注意相互之间的对比,解释要合乎意象的特点。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七、作文 18.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本材料以知名硬笔书法家张文举事业途中的坎坷遭遇表明,人生成功需要多种因素。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否成功,理想很重要,勇气很重要,毅力很重要,但是,人生道路上,光有这些还不行,有时候,你还要学会舍弃,懂得转弯。就“转弯”话题而论,带有明显的比拟性,因而我们在审题构思时应重在从“虚”处着眼,挖掘其“理趣”。若写议论文,应注意以下三点:①论述层次上的递进。不要只是谈“个人”,而应形成“个人”——“社会”——“国家”类似的递进链条,在立意上要力求深入一些。②选例上不要太苍白,只是局限于“同学、我、邻居”的狭小圈子。其实,放开想想,陶渊明“觉今是而昨非”;鲁迅弃医而从文;中国革命时期的长征转变;20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等无不契合“转弯”的理趣。③从材料叙述的情感倾向看,此话题不宜反弹琵琶。若写成记叙文,一定要注意所叙情节的生动性、曲折性。当然,“转弯”之理一定要蕴含其中。并在适宜的语境中用适当方式予以明确,如人物对话、心理独自、议论揭示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转道人生 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破吴而归。君臣共贺,载歌载舞,独不见上将军范蠡,人皆怪之。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时。范蠡驾一叶扁舟,过三江五湖。经风雨寒暑,终至齐焉。遂将周身之珠宝置于商贾之行,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行商之道与众贾大相径庭。夙兴夜寐三五年后,为山东巨富。乃化名陶朱,遍足天下,以游乐焉。 不日,至终南,乃徒步登之。须臾觉眼前一亮。驻足观之,但见天高云淡,山峦峻秀,林木葱茏,泉水清澈,不觉暗暗叫好。续三百步后,见一亭立于水边,内有一银髯老者,闭目养神。范公欲相问,不想老者竟先自语曰:“客请坐矣,不知客何以至此也?”范公忙揖而答之:“晚生冒昧,多有叨扰,失敬失敬!晚生乃山东贾人,名唤陶朱,数日前……”翁大惊。忙问曰:“翁莫非越国上将军范公乎?”“已为陈事,不可提也!”翁叹曰:“吾素闻将军之名,心内甚敬,不想今日见之。幸会、幸会!然余尝闻越王愿以半壁河山相赠,欲与公共享荣华,公何以视之如草芥也?”范公笑而不答。翁曰:“吾乃前吴国大将军孙公讳武之侄也。助夫差战于楚后乃隐于此,今我二人有缘相逢。皆为沦落天涯之人,公不必疑之。”范公默然,久之,叹曰:“吾未曾与人言世事耳,今为公言之。古人云‘名满天下者不福,功高盖主者危矣’。吾虽为将军,有决胜千里,助越灭吴之伟业,然破吴之后,见大王郁郁终日。遂知其意。想大王之为人,长颈鸟喙,鹰眼狼步,惟共患难,又安能同福乐也?若不速往,恐有危矣。” “当年助越灭吴之时,大王一时兴起,欲以半壁江山予臣。臣深知不可,心下惶然,遂有遁世之意。常言曰‘当走不走,反受掣肘,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于是从商于市,转道人生。今已衣食俱足,欲遍游天下,目春风桃李,赏秋雨桐叶,以颐天年。遂至于斯,不想叨扰先生,实为罪过。” 翁凝视良久,徐徐叹曰:“公言至诚矣。吾素闻文种公与先生乃知遇之人,公何不邀共同归也。” 于是,范公至书于文种,俱实言。文种乃悟,欲走之,然为时已晚,竟以谋反罪赐剑以死。文种孤愤难抑,仰天太息流涕曰:“事已至此,吾又有何言?可叹吾纵横一生,功勋千百,独不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至理,始有今日。常言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吾愿以肺腑之言相告世人,吾始为楚之南阳宰,终竟为越国阶下囚。一生克勤克俭,勉志为国,可谓忠贞不贰。然吾不知进退之道,转弯之法,始有今日之祸。望后人哀而鉴之,勿使后人复哀也。”言罢,拔剑自刭。 范公闻之,顿足叹曰:“嗟乎!文种公不知转弯之道,竟横祸加身,何其悲也!然天下之人,知转弯者盖寡。是以事事拂逆,蹉跎一世,为后人叹焉,不亦悲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