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用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2新闻阅读一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专用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2新闻阅读一含解析

专题能力训练二 新闻阅读(一)‎ 一、(2019·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材料一 武汉长江大桥的兴建,开辟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新历史。中国工程人员数十年来在桥梁建设工程中作过许多努力,有过很多成绩,钱塘江铁桥就是中国工程人员自己设计的。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过一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梁。五十年前的黄河铁桥是由比利时包工的,其后的钱塘江铁桥的主要结构部分也是由德国、英国、丹麦三个“洋行”分别承包的。这就不可能使我们系统地积累自己的桥梁建设经验,没有能组成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中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也就长期停滞不前。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将改变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面貌。三年来,主持武汉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的工程人员和地质人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又得到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既考虑了最经济地建设桥梁,又考虑了航运等有关部门对利用长江的要求,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完成了这个伟大工程的初步设计。同时武汉长江大桥的全部工程还将用自己的材料由我国自己的人力来建设。因此,这个工程也将是我国一座最好的桥梁建设学校,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桥梁建设人才。‎ ‎(摘自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人民日报》1954年2月6日)‎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对于这座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而言,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一组组沉甸甸数据的支撑。全长55公里,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5.6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处距海平面46米,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创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截至通车前夕,港珠澳大桥共完成项目创新工法31项、创新软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申请专利454项,7项创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在这一大国重器的背后,不光有千千万万建设者的汗水,更有不少为其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团队。如今,中国的桥梁和高铁一样,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而随着这张名片一同递出的,是我们身为国人的自信心。‎ ‎(摘编自王忠耀等《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以信息化为基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创造具有感知储存能力、学习判断能力的智能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扩展、延伸工程建设者的感知能力、预测能力、控制能力及作业能力,将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紧密结合,形成人机一体化智能建造系统,使工程建设更为安全。智能建造平台由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及应用层组成。感知层是基础,借助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采集各类数据信息,类似人的眼睛等感官;网络层利用光纤通信网等技术,将感知层采集的各类数据信息传输至数据层,类似人体神经系统;数据层中存储着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借助数据库、云存储等智能存储手段,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享;应用支撑层是运算中心,类似于大脑,实现数据融合,最终在应用层形成各种智能控制系统,辅助工程建设者进行决策。‎ ‎(摘编自林鸣等《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探索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8‎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的社论沉雄庄重,激发读者奋发向上的爱国热情;材料二的报道用确凿事实和翔实数据凸显我国科技实力,唤起读者强烈的自豪感。‎ B.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虽然有苏联专家援助,但在建桥伊始就计划全部工程使用我国自己的材料和人力,从而培养锻炼中国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 C.港珠澳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总体跨度和海底隧道、进海最深的沉管隧道、最重的隧道对接沉管,以及首创的智能建造平台和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 D.综合三个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大型桥梁工程建设摆脱了以往的落后面貌,数十年来的中国桥梁建设史,也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3.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材料一 经常网购的消费者会发现,拆包裹时都会有“很费力”的感受。但是,为了防止商品在运输过程中被损坏,卖家和快递公司只好在包装上下功夫。为什么不少用点胶纸或胶带呢?某快递网点负责人说:“我们也想节约成本,但如果因为包装问题,在物流过程中商品损坏,造成损失,就得不偿失了。”‎ 8‎ 市邮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中国200万个快递员运送了350亿个包裹。包裹多了,肯定会产生垃圾。快递只是使用环节,而且我们国家没有关于快递包装的环保标准。记者了解到,我国现行的多为推荐性指标,约束力不强,执行有难度。‎ 快递带来的包装垃圾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包装过度”与“安全所需”,如何在两者之间获取平衡,如何使商家与消费者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如何实现回收—循环—再利用,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选自2017年3月2日《深圳特区报》,有改动)‎ 材料二 ‎ 不愿意将快递包装送回收站的原因 图1‎ 包装废弃物应由哪方负责处理 图2‎ ‎(选自《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 材料三 在对待快递包装问题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买家既想让“宝贝”拥有“金钟罩”,又为家里堆积如山的快递包装物烦恼;店家担心物品在快递途中受损,便将货物“里三层外三层”地包个严严实实,成本自然就高出许多;快递公司面对五花八门的包装只好望“包”兴叹,回收与不回收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在我国大力推动绿色经济的背景下,对“两高一剩”(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企业的规范和整治是重点,但是,对于物流行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保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管理与规范方式。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大到国家的产业政策,小到人们 8‎ 的日常环保意识,缺一不可。而这些日常细节需要从人们很小的时候进行教育和规范,知识和规则需要不断地在人们头脑中强化,因此,真正推动环保和绿色事业,需要从基础的教育工作抓起。‎ ‎(选自《快递包装的“纠结”与绿色金融》)‎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德国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提出包装废弃物管理应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最终处置”的顺序进行,并设定了不同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目标和时限,强制要求包装生产商、销售商对包装回收共同负责。该办法还制定了包装废弃物从收集到最终处置的量化标准,比如规定80%的包装废弃物和100%的运输包装必须回收利用,使包装处理的每个环节都有具体标准可依。‎ 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关注绿色包装。为了提高企业回收包装的积极性,美国各州政府根据企业包装回收利用率的高低,适当免除企业相关的税收。同时,美国的《资源保护与回收利用法》中也规定了“减少包装材料的消耗量,并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目前,美国已在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方面形成产业化运作,不仅改善了环境、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另外,一些美国企业也对包装材料技术进行了积极探索,一些酒类包装物是用秸秆制成的,强度高,便于物流运输,而且环保。‎ ‎(选自《中国物流产品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购包裹的包装材料过多让卖家和快递公司都陷入了很无奈的境地,他们都想节约成本,但又怕商品损坏,造成损失,遭到索赔。‎ B.我国重点对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的企业进行规范和整治,但目前对于物流行业所带来的环保问题一直没有较好的解决对策。‎ C.在对待快递包装问题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所以,人们在由快递包装材料废弃物所带来的包装垃圾问题上难以形成共识。‎ D.德国和美国对包装材料废弃物的回收都出台了法律法规,美国为了提高企业回收包装的积极性,还适当免除回收企业的相关税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国家如果有快递包装的环保标准,相比推荐性指标而言,对商家、快递公司、回收企业的约束力会更强,有了这个标准就可以解决快递废弃物问题。‎ B.根据材料二图1可知,大家不愿意将快递包装送回收站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害怕自己的信息遭到泄露,二是认为将其送回收站太麻烦。‎ C.材料二图2表明,快递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应由快递公司、政府、包装公司、消费者等负责,认为应由快递公司负责的人数最多,认为应由政府负责的其次。‎ D.美国在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方面的措施,既可改善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又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因此比德国的措施更好。‎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在解决快递带来的包装垃圾问题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 8‎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材料一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中国诗词大会>走红,‎ 丰盈精神家园》)‎ 材料二 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中国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 8‎ 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姝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中国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姝,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中国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 阚兆江透露,其实《中国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 所以,《中国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中国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摘编自《给中国诗词搭一个青春大舞台》,‎ ‎《中国青年报》2017年2月14日)‎ 材料三 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画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花令”蔚然成风。众声喧哗之下,舆论也出现了反弹,如“从《中国诗词大会》生出‘学霸’情结是一种不堪”“《中国诗词大会》说白了还是一场电视秀”等。‎ ‎16岁的上海女生武亦姝获胜,成了风靡网络的古典风少女偶像,与新媒体喧嚣传播形成对照的是,女孩淡定地拒绝了媒体采访。江苏省盐城中学语文老师刘百生告诉记者,“会背古诗的孩子成了古代才女的代名词,成了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但热潮总是令人警惕,这不代表咱们的诗词教育很成功,反而说明国民整体古诗词修养很缺乏。爱好古诗词在当下还是颇为小众。”‎ 在节目中,九宫格、干扰项、抢答等定输赢的方式,也让教育界人士嗅出了“应试”味道。也有选手靠“蒙”答对题目,在一些老师看来,这就是当下应试教育最厉害的地方,以答题技巧制胜,这个节目俨然一场标准化考试。‎ ‎“应试思维”是始终令教育界人士矛盾的纠结点。“应试思维”模式导致古诗词多被视为“语言材料”,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背离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 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家讲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风靡一时,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追捧这些文化盛会的原因,‎ 8‎ 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种膜拜的心理,即使如今浸淫于网络词汇,仍心向往之。这也是现在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古诗的原因。可惜,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终仍被奥数和考级等占据,缺失了“诗和远方”。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以减少孩子的背书之苦,让孩子带着热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 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曦,则弥足珍贵。‎ ‎(摘编自《别让这股“综艺清流”变成“猎奇热潮”随风而逝》,‎ ‎《扬子晚报》2017年2月1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中国诗词大会》爆红的现象,但侧重点不同,材料一、材料二肯定了这档综艺节目所带来的积极的社会影响,而材料三则有所保留。‎ B.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的原因,材料二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 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选取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姝的例子,旨在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 D.三则材料都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虽然对《中国诗词大会》的看法不一,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都抱乐观的态度。‎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则材料来源不尽相同,有报纸,有新闻网站,但都及时捕捉到了社会热点,体现了新闻讲求时效性的特点。‎ B.三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影响,相比较而言,第一、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 C.对于同一综艺现象的报道,三家媒体的受众不同,报道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中国青年报》就突出强调了青年一代与诗词的关系。‎ D.三则材料都不注重对新闻事实的详细报道,而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以引发人们的思考。‎ ‎3.《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进行概括。‎ 8‎ 专题能力训练二 新闻阅读(一)‎ 一、1.D D项,“数据融合”有误,应为“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享”。‎ ‎2.C C项,“港珠澳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表述有误,原文材料二说的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首创的智能建造平台”于文无据。‎ ‎3.参考答案:①港珠澳大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外媒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②港珠澳大桥证明当今中国桥梁建设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③从武汉长江大桥到港珠澳大桥,体现了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解析:题目要求简要分析“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的原因,主要应该从材料二入手分析,但也不能忽略材料一、三。‎ 二、1.C “难以形成共识”表述不当,文中有“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的信息。‎ ‎2.B A项,“可以解决快递废弃物问题”分析不当,解决包装废弃物问题不能只靠一个标准。C项,“认为应由政府负责的其次”错误,认为由包装公司负责的人数在调查结果中居第二位。D项,“比德国的措施更好”错,文中没有与德国相比。‎ ‎3.参考答案:①国家缺乏关于快递包装的环保标准。②对于物流快递方面的包装垃圾的处理缺乏有效的管理与规范方式,如在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方面未能形成产业化运作等。③人们的日常环保意识和规则意识不够强。④国家缺乏鼓励政策提高企业回收包装的积极性。⑤在快递包装材料技术方面缺乏积极探索,创新力度不够。‎ 解析:要扣住题干中的“解决快递带来的包装垃圾问题方面”的“不足”来筛选信息。上至政策方面的问题,下至老百姓的做法、意识等都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如材料一中的“快递只是使用环节,而且我们国家没有关于快递包装的环保标准”,再如材料三中的“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管理与规范方式”,而且材料四中其他国家的先进做法也是我们目前所缺乏的,以上这些都是解题的关键。‎ 三、1.C C项,材料三选取武亦姝的例子并不是为了“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而是为了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2.A B项,“第一、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理解有误,第三则材料是部分教育界人士的观点,不一定能代表观众们的普遍看法。C项,“三家媒体的受众不同”理解不准确,三家媒体的受众有交叉。D项,“三则材料……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理解有误,材料二是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 ‎3.参考答案:①《中国诗词大会》带领人们重温经典诗词,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位,让人们在原本单调乏味的生活中发现了诗意和远方;②《中国诗词大会》所选择的诗歌都很接地气,从而拉近了传统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吸引人们爱上古诗词,有助于推动古诗词的普及;③《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的爆红,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④《中国诗词大会》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催生了国人的文化自豪感。‎ 解析:《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的影响从三则材料中都可以找到,有的材料中关于影响的信息非常明显,可以摘录整合材料中的语句作答案要点;有的则需要对材料中相关的信息加以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8‎ 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