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 ‎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1-3题。 ‎ ‎ 不可无“我”‎ ‎ 钱谷融 ‎ ①艺术活动,不管是创作也好,欣赏也好,总离不开一个“我”。在艺术活动中要是抽去了“我”,抽去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活动,也就不具有感染人、影响人的艺术效果了。‎ ‎ ②当然,离不开“我”,并不是只有“我”。“我”,是时时处在“非我”的包围影响中的“我”。所谓“非我”,就是“我”以外的一切人以及包围着“我”的客观现实。‎ ‎ ③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但文学艺术的反映,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反映,它必须是具体的、形象的反映。不使自己化为张三李四,不感受体验着张三李四的思想感情,就写不出张三李四来;不使自己融入客观现实之中,不呼吸着客观现实的气息,不感受着客观现实的脉搏,就写不出生动的客观现实来。所以,创作者首先必须要有一个使“我”化为“非我”的过程。‎ ‎ ④另一方面,文艺作品之所以要写出张三李四等人物来,要反映客观现实,又不是无所为的,不是为写张三李四而写张三李四,为反映客观现实而反映客观现实;它是有目的的,它是为感染人、打动人而写张三李四,为影响现实改造现实而反映现实的。所以,艺术家又不能使自己完全化为张三李四,完全没入客观现实之中,而一定仍要不失“我”之所以为“我”,要能在对张三李四的描写中,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中,表现出“我”的鲜明的是非爱憎之感来。所谓要在“非我”之中表现“我”‎ ‎,无非就是要在作品中渗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这,我认为正是创作的主要之点。创作者正是为了要表现他对周围人物、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表现他对社会的歌颂或抗争,才来进行创作的。所以,在创作活动巾,决不可无“我”。‎ ‎ ⑤表演艺术最能说明这种创作的辩证法。俗话说“装龙像龙,装虎像虎”。演员演岳飞就应该像岳飞,演秦桧就应该像秦桧。但只是像岳飞像秦桧,而不能也不应该使自己就变成岳飞.变成秦桧,演员不应该完全丢掉自己。他仍应该让人透过他的表演,感知到他对他所演的角色的爱憎感情,而完成他的最高任务。‎ ‎ ⑥对于欣赏者来说,他所面对的是一件艺术品,是一个艺术世界,要能欣赏它,首先必须走进这个世界中去。不跑进去,而只站在外面,站在旁边,那是既不能领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不能领会作者创作的意图和甘苦的。但是叫你跑进去,并不就是叫你完全跟着作品中的人物跑,把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当作你自己的思想感情。也不是叫你完全听任作者的摆布,对他所表现的是非爱憎态度表示绝对的顺从。而是应该走进这个世界,又不能迷失在这个世界之中,要发现这个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要能在这个“非我”世界中,找回你的自我来,要对作品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对作者所灌注在作品中的是非爱憎之感,表示出你个人的独立的态度来,显示出你的鲜明的个性——“我”来。所以,在欣赏活动中,也不可无“我”。‎ ‎ ⑦艺术活动不可无“我”这一特点,可以最鲜明地从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首先要有一个体验的过程上看出来。对于创作者来说,不但在他提笔之前,必须先有丰富的生活、真切的体验;就是在他提笔之后,他的思维过程、创作过程,也还同样是体验的过程。他必须有一种如同身临其境、亲见其人的感觉,才能进行创作。对于欣赏者来说,他要是不能首先体验创作者所灌注在这一作品中、灌注在他的人物身上的思想感情,他就不能领会欣赏这一作品。而他的领会欣赏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体验的过程,至少是同体验的过程不可分的。总之,要是没有真实的体验,缺乏一种“惑同身受”的态度,不把“我”浸染于其间,那是艺术的门外汉,是既谈不上创作,也谈不上欣赏的。‎ ‎ (选自《钱谷融文论选》,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文学艺术作品既是以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现实,也应该在艺术世界中表现“我”。‎ B.艺术活动中不可无“我”,从表演艺术上来说,就是“装龙像龙,装虎像虎”,甚至使自己变成龙变成虎。‎ C.在艺术创作中,要在“非我”中表现“我”,就是要体现出作者的爱憎感情与思想态度。‎ D.在艺术欣赏中,表示出你的独立思考和爱憎感情,就是从“非我”的世界中找回了“我”。‎ ‎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叙写琵琶女的遭遇,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是创作者在“非我”中表现了“我”。‎ B.创作者必须要有一个使“我”化为“非我”的过程,演员演岳飞像岳飞,演秦桧像秦桧,就是从“我”进入“非我”。‎ C.清代一女子迷恋《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最终抑郁成疾而死,这是她在欣赏活动中迷失了“我”。‎ D.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欣赏者在“非我”中迷失了“我”。‎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活动中不可无“我”,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首先都要有一个体验的过程,要是没有真实的体验,缺乏一种“感同身受”的态度,那是艺术的门外汉。‎ B.艺术活动中不可无“我”,因此对于创作者来说,必须有丰富的生活、真切的体验才能进行创作,要在作品中渗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C.艺术活动中不可无“我”,因此对于欣赏者而言,只要表现出个人的独立态度和鲜明个性,就一定能发现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D.艺术活动中不可无“我”,因此读书就是我阅读、我体会、我理解;吸收什么、摒弃什么,都有一个“我”。‎ ‎(二)阅读文章,完成4—7题(17分)。 ‎ ‎ 在沈从文先生墓前 ‎ ‎ 龙良骅 ‎ ‎①凤凰城的喧嚣留在了身后,沿着沱江边窄窄的石板路,按着路标的指引,我和妻子虔诚地前往听涛山寻找心中的圣地。拜谒沈从文墓,这是萦绕在心中多年的愿望,现在终于有机会走近这位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大师灵魂栖息的地方了。‎ ‎ ②听涛山既不高,也不陡,平平缓缓,多像沈从文先生平和的性格。八十六级之字形的石级,湿漉漉的,象征先生走过的八十六个岁月。路旁有一株红梅,正在寒风中悄然绽放,透露着春天的讯息。而更多的树木,叶片凋谢,不免在料峭春寒中有一丝瑟缩。但几丛翠竹挺拔着,几丛杂树斜生着,绿绿的枝叶,显示着盎然生机。游人稀少,在我们的前面,只有一对年轻的情侣,手牵着手,静静地走着。我们也尽量放轻脚步,怕打扰沈从文先生的安息。 ‎ ‎③ 墓在山腰。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坟茔了吧?坟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坟,沈从文先生的骨灰直接撒入山上的泥土中,这位自然之子最后彻底回归自然,与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就如石级边的一块石碑上写的: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是沈从文的表侄,大画家黄永玉送给他的。从凤凰出发,沿着沅水流域,然后北京、上海、昆明,复又回到北京,这是他的人生轨迹,现在他回家了。听涛山是幸运的,它容纳了蜚声海内外的一位士兵,一位作家,一 位学者,一位“乡下人”。 ‎ ‎④墓碑也是奇特的,一块粗糙的五彩石,正面写着几行小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应该是先生自拟的墓志铭吧?墓碑顶上,放置着一个小小的花环,花瓣上凝着水珠,有一点儿落寞。而墓碑下,插着三炷香,香早燃尽,剩着几截竹签和一点点灰烬。传统的和新潮的祭奠方式就这么巧妙地汇聚在一起了。碑的后面,刻着沈从文小姨子张充和题的一句 话: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算是对其姐夫最深刻的理解,最恰当的评价。走在我们前面的那位女孩儿,低头读着碑上的文字,她忽然一回头,乌黑的眸子一闪一闪,我的思维触电似地拼接起一些记忆的碎片:渡船上的翠翠,守着碾房的三三,做着“女学生梦” 的萧萧,橘子园里的夭夭…… ‎ ‎⑤‎ 水,是理解沈从文的最佳途径。他自己就曾经说过:“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印象实在不少。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沈从文是顽皮的逃学大王,枯燥的私塾和新式的学校都吸引不了他,他总是逃学去看河中的行船,船上的水手;看河岸的树木,林中的小鸟;看河边的小城,城中的针铺、伞铺、皮靴店、染坊、豆腐坊、冥器铺。哪怕是因逃学而被罚在孔夫子牌位前跪着,他脑中呈现出的,仍是河中的鳜鱼被钓起、风筝飞满天、黄鹂在山中歌呼、树上果实累累的情形。他就这样读着一本小书,同时读着一本大书。十四岁多一点,他就到 地方的部队里当兵,那是当地大多数青年人的首选出路。辗转在沅水流域,又从水里认识了船 家、水手、兵士、妓女、商人。直至二十岁,才脱下军装上岸,背着一卷小小的行李,孤身一人 出现在北京车站的站台上,来读那本永远也读不尽的大书。中国现代文学从此多了难得的水的灵气。水的滋润,让沈从文的作品永远水气盈盈,他笔下的人物永远都那么健康丰满,处处闪耀着 人性的美丽光辉。 ‎ ‎⑥听涛山没有涛声,就像寂寞一生的沈从文缄默着。 ‎ ‎⑦想当年那些红极一时的作家都湮没在历史的风烟中,孤独的沈从文却成为了常青树,这莫非也是自然的法则?沈从文曾说,他和他的读者都将老去。其实,沈从文的读者确实在一批批老去,但他的作品则永葆生命力,新的读者也在不断涌现。我相信,刚才和我们同来的那对年轻的情侣也一定是沈从文的崇拜者。因为,他的作品有丰沛的水,源头是鲜活的。 (选自《散文百家》) ‎ ‎4.文中第5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他就这样读着一本小书,同时读着一本大书”中“小 书”和“大书”的含义是什么?(4分)‎ ‎ 5.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4分)‎ ‎6.综观全文,请简要概括沈从文先生的形象特点,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 ‎7.沈从文曾说“他和他的读者都将老去”,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本文内容及你所了解的沈从文及其作品情况说说你的理由。(5分)‎ 二、古诗文阅读.(19+11+6)‎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9分)‎ ‎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   守仁天姿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王守仁传》,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B.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C.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D.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9.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第一”,即状元。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 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探花,第三名称榜眼;二、三甲若干名,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B.“檄”是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下行文种名称之一。原是文书载体名称,指比较长的竹木简,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文书。以后用檄书写的文书也称为檄。 C.“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一部,主管全国刑罚、律令及审核刑名;“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即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D.“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即回老家安度晚年;与“致仕”有区别,“致仕”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原因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守仁正直耿介。他反对刘瑾滥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人,向皇帝上奏章请求营救,触怒刘瑾,结果被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B.王守仁善于用兵,足智多谋。在宁王军队偷袭攻下九江、南康,迫近安庆时,他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三十五天就平定宁王叛乱。这一战术与围魏救赵相似。 C.王守仁性格温厚,待人友善。张忠、许泰两人故意放纵京兵冒犯他,他待京兵更加友善宽厚。他虽是个文士,被迫射箭,三次射中靶心,让张忠、许泰对他心生敬佩。 D.王守仁聪敏好学,苦思潜修。他领悟到要推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应当求助于自己的内心,创立“阳明学”,弟子遍布天下。‎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②守仁天姿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 ‎(四)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11分)‎ ‎ 古风(其三十九)‎ ‎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鹓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 徂晖: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 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只有燕雀栖息于梧桐,鹓鸾栖息于枳棘,才是各得其所,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 E.最后两句说明诗人无奈及无能为力的心情。他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归隐,同时自由地吟唱《行路难》来发泄对社会不公的抗议。‎ ‎13、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三、默写。(6分)‎ ‎(1)《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长啸临河赋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水鸟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 ‎(3)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 (选择24分,第22题4分,第23题10分,共38分)‎ ‎1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2013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他知人善任 ,派不同队员参加不同比赛,充分发挥她们各自的优势。她眼光长远,在培养年轻球员,尤其是天才型球员时,不揠苗助长。赛场上,她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带领队员们屡创佳绩。2016年,中国女排勇夺里约奥运会冠军,不言而喻地证明了郎平执教水平的高超。‎ ‎ A.知人善任B.揠苗助长C.运筹帷幄D.不言而喻 ‎15.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依托海量的普查成果,我国建成了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组成的地理国情数据库。‎ B.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昨天在新建的专属剧场首演,该剧以全新的观演模式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古今穿越”。‎ C.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D.骑自行车健身时,因为在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中使锻炼者能够消耗较多的热量,所以减肥、塑身效果都比较明显。‎ ‎1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彼且恶乎待哉 A.田园将芜胡不归 B.都督阎公之雅望 ‎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今臣亡国贱俘 ‎17.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B.时矫首而遐观 C.此小大之辩也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3分)‎ A.悦亲戚之情话 B.宾主尽东南之美 ‎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1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则刘病日笃 ②而后乃今将图南 ③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 ‎④眄庭柯以怡颜 ⑤或棹孤舟 ⑥四美具,二难并 ‎ ‎ ⑦襟三江而带五湖 ⑧屈贾谊于长沙 A. ①②③/④/⑤⑦/⑥/⑧ B. ①③/②⑤/④⑧/⑥/⑦‎ C. ①③/②⑤/④⑦/⑥/⑧ D. 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但以刘日薄西山 B.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邻之厚,君之薄也 樊於期以穷困来归丹 C. 之二虫又何知 D. 遂见用于小邑 ‎ ‎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 ‎21、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其“拥刘反曹”思想从根本上来讲,还是普遍的明君仁政理想的体现。‎ B.《堂吉诃德》是一部世界级的经典小说,问世后立即引起了轰动,其作者是英国批判现实作家塞万提斯,主人公是拉·曼恰。 ‎ C. 在中国古代,天文与地理往往并称;相传,大禹治水时,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州,所以以“九州”这一名称代指中国,沿用至今。‎ D.《周礼》把礼仪分为五类,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分别关系到祭祀、丧葬、军事、外交和个人成长及王位承袭等。‎ ‎22.阅读下面的文字,逐段概括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0个字。(4分)‎ ‎①中国古代木构房屋需防潮防雨,故有高出地面的台基和出檐较大的屋顶。‎ ‎②这种房屋内部可以全部打通,也可按需要用木材进行装修分隔,分隔方式可实可虚,实的如屏门、板壁等,虚的如落地罩、太师壁等。‎ ‎③工匠们设计房屋的各种构件(如梁、柱)时,在保有其功能的基础上,往往会对其形状,位置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漂亮、美观,如把直梁加工成月梁,以给人参差不齐之感。‎ ‎④为防止木材腐烂,工匠们给木构房屋涂上油漆,尤其在木材表面形成坚固的保护层,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23、中国文学长廊里有许多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请在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人,仿照示例,以“与××对话”为题为一段话。(不超过80字,标点符号占格)(10分)‎ ‎ 林冲 别里科夫  翠翠  林黛玉 ‎ 杜十娘:你是一个聪明美丽、善良多情的女子,但你生活的时代决定了你总处于被侮辱被损害的地位,你渴望爱情,渴望自由,可你托付终身的却是一个薄幸的懦夫,最终,刚强的你别无选择地将生命交付给了滔滔的江水。‎ 五、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800字)‎ ‎ ‎ 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答案 ‎1.(3分)B B项“甚至使自己变成龙变成虎”错误,而又不应该使自己变成龙,变成虎。‎ ‎2.(3分)D D项错误,正因为欣赏者的积极再创作,才有了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不是迷失“我”。‎ ‎3.(3分)C“只要……就”改成“只有……才”,“一定”过于绝对。‎ ‎4.“小书”指在枯燥的私塾和新式的学校中所学的书本知识。(2分)“大书”运用比喻 手法,指的是丰富的大自然和复杂的社会生活。(2分)5.运用对比的手法,(1分)通过红梅、翠竹、杂树与其它树木的对比,突出了红梅、翠 竹、杂树的顽强生命力。(1分)也象征着沈从文顽强的艺术生命力,暗含着作者对沈从文的赞美之情。(2分) 6.①平和谦卑②内敛刚强③文采斐然④热爱自然、热爱乡土、热爱家乡⑤孤独寂寞⑥追求 真善美(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7.我不同意这观点。(1分)因为①想当年那些红极一时的作家都淹没在历史的风烟中, 孤独的沈从文却成为了常青树。(1分)②沈从文确实离开了人世,但他的作品却在现代文学史上展现着独特的魅力,如《边城》内涵丰富,永葆生命力。(2分)③他的读者确实在一批批老去,但新的读者也在不断涌现,一代又一代的人将追随着沈从文及其他的作品。(1分)所以,“他和他的读者都将老去””一说不符合。(如写上同意这观点,并做到有理有据,酌情给分 )文言文.答案:8.B; 9.A; 10.C;11.①叛军听到南昌被攻破,一定会解除安庆的围困来回救。我们在湖中迎面攻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 ‎②王守仁天资异常聪明,贬谪到龙场的时候,穷荒之地没有书籍,每天整理以前所学。‎ 解析:1.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2.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三甲若干名,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3.“让张忠、许泰对他心生敬佩”表述与原文不符,是令张忠、许泰更加懊丧。 12答:AD(A昂扬奋发有误D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13答: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14、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出自 《孟子•尽心上》。本词不可以作为副词修饰动词“证明”,所以答案为D。15、其中A选项“包括……组成”句式杂糅,应当把“包括”改成“由”,或者删除“组成”。C选项中,“这位”代指的是“前方记者”还是“专家”,表意不明。D选项中,“……时”和“因为……”,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删除“时”即可;同时“使锻炼者能够消耗较多的热量”中“使”和“能够”语义重复,应删除其一。综上所述,答案为B。16. C 17. B 18. B 19. B20. B (都是困厄,处境艰难之意。 A 前者是“迫近”,后者是“少”。C前者为“此”,后者为“到”。D 前者表被动,后者为“我”。)21.B 塞万提斯 西班牙作家 ‎22、①台基高,出檐大。 ②内部可通可隔。 ③构件艺术美观。 ④涂有油漆以防腐。‎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应当认真分析题目所给文段,从文段中提取主要信息,最后概括答案。‎ ‎【考点定位】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作文【答案】: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青蛙与螃蟹之间发生了一场美丽的误会,从某种程度上说青蛙的指点没有问题,螃蟹的理解也是理所当然,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这个关键句,另外由于题目中要求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所以我们在构思的时候可以分开从青蛙或螃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       如果从螃蟹的角度思考,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搬硬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等观点。‎ ‎       如果从青蛙的角度思考,我们也可以看出青蛙之所以好心没办成好事,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是只是从自身出发而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忘记了它天生是横着爬这一特点,结果好心办坏事。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等类似的观点。如果有同学全面地把握材料,提出“误会于错误的沟通”等观点并能自圆其说,那也属于切合题意。‎ ‎.参考译文吗:‎ ‎  ‎ ‎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的进士第一名。王华有才量风度,孝宗非常垂爱他。王华生性孝顺,士人在议论时赞美他。王守仁被孕育十四个月才生下来。祖母梦见神人从云中送子下凡,于是给他取名叫云。(王守仁)五岁不能说话,怀有异才的人抚摩他,更名叫守仁,才会说话。弘治十二年考取进士。正德元年冬天,刘瑾抓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王守仁刚正地向皇帝上奏章营救,刘瑾大怒,在朝廷上将王守仁杖刑四十下,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刘瑾被杀,(王守仁)遇赦酌情移至近处,调迁到庐陵做知县。(王守仁)入京朝见皇帝,升任南京刑部主事。‎ ‎   十四年六月,(王守仁)受命勘察福建叛军。行军到丰城时,宁王朱宸濠反叛,知县顾佖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王守仁急忙赶到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军粮,修治器械船只,传送文书揭露朱宸濠的罪状,使太守县令等地方官各自率官员士兵为王事尽力。七月壬辰初一,宁王的军队偷袭攻下九江、南康,迫近安庆。有人请求救援安庆,王守仁说:“不能这样。现在九江、南康已经被叛贼把守,我们越过南昌和他们在江上相持,两个郡的军队断绝我们的后路,这样就腹背受敌了。不如直接攻打南昌。叛军听到南昌被攻破,一定会解除安庆的围困来回救。我们在湖中迎面攻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众人说“好”。朱宸濠果然从安庆回兵。乙卯日(七月二十四日)两军在黄家渡相遇。第二天早晨,朱宸濠正在召见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用小舟装满木柴,乘风放火,烧了叛军的副船。朱宸濠的船只搁浅,匆忙换船逃跑,王冕率领的士兵追赶抓住了他。总共三十五天叛军就被平定。‎ ‎   当时皇帝已经亲自出征,任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同提督军务太监张忠率领数千京兵,逆江而上,抵达南昌。张忠、许泰两人故意放纵京兵冒犯王守仁,有的叫着王守仁的名字辱骂。王守仁不为所动,抚慰他们更加宽厚。病了给他们药,死了给他们棺椁,在路上遇到办丧事的,一定停下车慰问好久才离开。京兵们说王都堂爱护我们,没有再冒犯他的人。张忠、许泰轻视王守仁是个文士,强迫他射箭。(王守仁)慢慢起身,射了三支箭,三次射中靶心。京兵都大声欢呼,张忠、许泰更加懊丧。‎ ‎   世宗刚即位,任命王守仁担任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不赴任,请求回家探望父母。王守仁病重,上疏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诏命回复就回家了。走到南安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  ‎ ‎ 王守仁天资异常聪明,贬谪到龙场的时候,穷荒之地没有书籍,每天整理以前所学。忽然领悟到要推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应当求助于自己的内心,不应当求助于外在事物,感叹说:“道理就在这里。”于是深信不疑。他从事教育,专门以“致良知”为主。求学的人一致听从他,世间于是有了“阳明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